Workflow
长江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首个地面可视太空生物智能舱在汉亮相
长江日报· 2025-06-22 15:13
太空育种技术突破 - 武汉太空农业研究院研发全球首个地面可视太空生物智能舱,实现光照、温度、湿度、气压、人工重力等生命维持系统功能的智能调控 [1][3] - 智能舱攻克实时可视技术,地面工作人员可实时观察太空舱内种子生长状态 [3] - 目标是在太空中实现"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培育,包括发芽、生长、成熟 [5] 太空育种成果展示 - 发布会展示重达1090斤的我国最大太空南瓜,种子历经2022年5月太空之旅,经三代选育后种植 [1][7] - 成功培育太空水稻、玉米、油菜及麦类四大粮食作物新品种,以及太空茄子树、太空人参果等特色品种 [7] - 部分品种已在全国多地示范种植,助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7] 太空育种效率提升 - 地面可视太空生物智能舱适用于多种航天载具,大幅增加太空种子搭载量,缩减育种周期 [5] - 传统太空种子依赖神舟飞船,往返周期约半年,整个流程需9个月,智能舱将显著提升育种效能 [5] - 成本相对更低,未来技术应用范围将扩大至鱼虾、家禽养殖及生物制药领域 [5] 太空育种技术特点 - 太空育种利用太空高真空、高能离子辐射、宇宙磁场等环境诱发种子变异,具有变异多、变幅大、稳定快等特点 [3] - 培育品种具备高产、优质、早熟、抗病力强等优势 [3] - 已成功培育粮食作物、蔬菜、果树、花卉等多类新品种 [5]
武汉5月新房成交环比增38%,中心城区领涨,四代住宅与新政共促市场回暖
长江日报· 2025-06-22 12:47
武汉楼市回暖趋势 - 武汉楼市持续数月回暖趋势明显 与国家"稳预期 稳市场"的房地产政策导向形成共振 [1] - 5月全市新建商品住房网签83 42万平方米 环比增长38 91% 同比上涨21 32% [1] - 中心城区新建商品住房成交量46 74万平方米 环比增幅达52 6% [9] - 武汉新房价格同比降幅连续7个月收窄 二手房同比降幅收窄至7% 呈现"量升价稳"态势 [9] 市场特征与需求变化 - 改善型项目人气旺盛 光谷招商天青府5月日均来访近百组 端午假期三天成交30套 改善型客户占比超六成 [4] - 市场从"有房住"向"住好房"升级 四代住宅占比已超30% [19] - 武汉家庭住房置换周期普遍在8-10年 当前正值上一轮购房潮后的改善窗口期 [8] - 25至35岁年轻人成为主力购房群体 光谷科技人员占比超过60% [8] 产品升级与创新 - 招商天青府作为武汉第四代住宅试点项目 以"空中庭院+宋韵美学"为亮点 定价1 68万-1 8万元/平方米 [8] - 武汉城建招商未来中心·C2揽境项目141平方米户型实际使用面积达158平方米 相当于省55万元 [14] - 武汉天宸项目主打智能化 配备海尔智慧屏控制全屋灯光 智能厨电和"无感通行"系统 [14] - 武汉·江城府采用保温系统和智能照明 夏季室内温度比室外低3-15℃ 地下车库一年节电20% [14] 政策支持与市场反应 - 武汉"汉九条"楼市政策为市场注入新动能 包括契税补贴 二孩三孩家庭购房补贴 计划收购3000套二手房源推进"以旧换新" [19] - 政策优化青年群体住房贷款服务 鼓励商业银行提供特色化住房贷款金融产品 [19] - 5月武汉土拍中 武昌区035号住宅地块经38轮竞价 以30 59%溢价率成交 [20]
买到停不下来,“蒜鸟”带着湖博文创首次开到家门口
长江日报· 2025-06-22 09:43
文创产品市场表现 - 全国首家荆楚宝藏主题文创快闪店在武汉亲橙万象汇开业,吸引大量游客专程购买"蒜鸟"玩偶和湖博文创 [1][3] - "蒜鸟"玩偶(越王勾践、吴王夫差系列)成为顶流产品,消费者排队抢购并出现集齐全套款式的现象 [3][4] - 快闪店内200平方米空间陈列超过200款荆楚文创精品,包含十大镇馆之宝衍生品 [9] 产品设计创新 - "蒜鸟"玩偶融合楚文化元素:手持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剑、红蓝飘带、披风等设计,形成"威武与可爱并存"的独特风格 [4] - 黄鹤古韵旋转灯等产品将楚文化符号转化为现代设计,被评价为"把楚文化玩活了" [20][21] - 文创产品线覆盖多品类:冰箱贴、中性笔、毛绒玩偶、古风灯具等 [3][16][21] 消费者行为分析 - 出现跨区域消费现象:消费者专程从街道口、香港路等地赶赴购买 [3][21] - 家长通过文创产品向孩子传递历史知识,形成"边买边学"的消费场景 [11][16] - 消费者购买动机包括:弥补未能参观博物馆的遗憾、治愈系需求、收藏需求 [4][16] 营销策略与行业拓展 - 采用限时快闪模式(6月21日-8月30日),结合免费集章打卡、战国服饰换装等体验活动增强互动性 [21] - 计划暑期与苏州博物馆联动快闪,推动楚文化与宋式美学的跨界碰撞 [21] - 该活动是继"樱花季"主题快闪后的延续,显示公司持续深耕在地文化IP的商业化路径 [21]
“间歇性开机”灵活抽排积水,他们连续4天“钉”在泵站
长江日报· 2025-06-22 09:42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21日讯(通讯员袁巾茹 记者金文兵)6月21日12时30分,汉 阳区四新排水站主泵房内,车间主任高伟抹去额头的汗水,匆匆扒完午饭,抓起记录本又赶 向主泵房。 四新排水站承担着四新片区和墨水湖区域37.9平方公里的防汛重任。 鹦鹉洲排水站内,殷苍浩(右)与同事巡查机组运行情况。通讯员袁巾茹 供图 自6月18日武汉入梅以来,高伟和同事们已连续4天"钉"在岗位上,一边在站内值守抽 排,一边与汉阳区相互配合,共享实时数据,保证片区联排连调。 在泵机群中,高伟时而俯身贴近仪表盘,时而仰头检查管道,动作熟练而迅速。"看、 听、闻,是我们的'三板斧'。"他指着仪表盘解释,值班人员需每小时巡查一次电气房和泵 机,通过观察仪表数据波动判断设备状态。若发现电流异常升高或温度骤变,需进一步排查 尽快找到原因。 此时,室外雨势渐小,气温凉爽,但泵房内的3台泵机正在运行,巨大的轰鸣声伴随着 机器散发的热浪,如蒸笼一般,体感温度超40℃。 高伟说,大家已经习惯这种闷热的环境,确保泵机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与此同时,距离四新排水站约5公里的鹦鹉洲排水站内,值班长殷苍浩正和同事们进行 当天的第8次巡查。 四新排水站工作 ...
武航院集中签约7个重点项目,航空低空产业发展创新研究中心成立
长江日报· 2025-06-22 09:28
产学研合作签约 - 武汉航空新材料产业发展研究院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成立航空低空产业发展创新研究中心 [1] - 研究中心是当天签约的7个项目中唯一聚焦产业发展研究的项目 [4] - 研究中心将开展航空产业与低空经济融合发展研究 探索产业发展、产业规划、建设方案等项目 [4] 企业参与与技术突破 - 海威复合材料参与C919大飞机材料国产化开发 与百思通合作开发的航空阻燃预浸料已通过初步认证 [4] - 企业期望通过研究中心把握航空低空产业未来机遇 [4] - 沃尔核材、百思通等企业联合高校攻关 跻身C919机身材料供应商 [7] 专家团队与项目引入 - 华中科技大学丁汉教授团队等4个专家团队项目签约入驻武航院 [5] - 引入航空大型构件吸附式加工机器人系统、薄壁高筋构件重载机器人智能成形制造、先进航空材料设计制造等项目 [5] 产业布局与集群发展 - 未来材料是武汉市13个重点布局的细分领域之一 [7] - 蔡甸区启动建设航空新材料产业基地 引育朗志镍钛、湘伟模塑等上下游企业20余家 [7] - 加速形成百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 [7] 研究院建设与专家资源 - 武航院去年7月揭牌成立 傅正义等25名教授专家受聘为专委会成员 [7] - 航空热塑性复合材料研发中心、航空复合材料基体企业创新中心等项目相继落户 [7]
武汉61座公园可赏荷,这3座荷花面积超10万㎡
长江日报· 2025-06-21 15:40
武汉公园赏荷概况 - 全市61座公园可赏荷 较去年新增21座 [1] - 月湖风景区 东湖荷园 江夏区中央大公园荷花面积均超10万平方米 [1] 重点公园荷花资源 月湖风景区 - 荷花面积13.3万平方米 占水域面积20% [4] - 初花期呈现红 白 粉 金黄等多色 盛花期预计7月初 [4] - 最佳观荷点包括九曲桥亲水平台 梅子山观景平台等5处 [4] 东湖荷园 - 面积13万平方米 收集1200余个荷花品种 占全国观赏品种80% [4] - 自主培育近900个新品种 当前处于盛花期需购票观赏 [4] 江夏区中央大公园 - 荷花面积10余万平方米 占水域面积33% [5] - 荷花为自然生长 以单瓣红色为主 南北亲水平台为最佳观赏点 [5] 沙湖公园 - A区展出400余品种3000余盆荷花 C区荷园种植402种荷花 [7] - 瓣型涵盖单瓣至千瓣 色系包括白 粉 黄 绿等 [7] 其他公园特色 - 市园林科学研究院荷花基地存有1000余缸500多种荷花 盛花期已过 [9] - 汤湖公园种植4.2万平方米荷花 含舞妃莲等10余品种 [9] - 新增赏荷点包括新月溪公园(2.5万平方米)等5处 [11] 荷花观赏知识 - 最佳观赏时间为晴天/阴天上午7-10点 单朵花期约4天 [13] - 花瓣早开午合 若持续展开表明即将凋谢 [13]
“搞莫狮”上线,武汉方言主题乐园年底也要来了
长江日报· 2025-06-21 15:39
公司动态 - 武汉有芒果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推出新品"搞莫狮"玩偶,首批30只3分钟内售罄[1][5] - "搞莫狮"设计灵感源自武汉方言"搞莫斯",形象为光谷创业小伙,身背"过早"包,毛发蓬乱[2][4] - 玩偶采用多种面料拼接工艺,面部顺滑,身体毛绒感强,头发胡子可自由编辫子[4] - 公司此前推出的"蒜鸟"系列玩偶已成为现象级产品,累计销售近20万只[4] - 公司已形成完善供应链体系,新品"搞莫狮"售价49元,通过淘宝、小红书、抖音及微信小店"鄂人文创"销售,支持次日达[4][5] 产品表现 - "搞莫狮"上线首日销售量达300只[5] - 公司文创产品60%以上消费者为18-35岁女性,60%订单来自北上广深等外地城市[4] - 消费者群体包括对武汉文化好奇的外地人及在外的武汉人、曾武汉求学人群[4] 发展战略 - 公司文创版图持续扩大,"蒜鸟"家族已衍生10余款角色[4] - 与武汉欢乐谷合作建设"武汉方言主题乐园",预计年底建成[4] - 已与霸王茶姬联名推出"搞莫狮"超级英雄版本[4] - 计划开发热干面、面窝等早餐系列玩偶,推广武汉方言文化[4] - 公司愿景是成为"全国第二大文创公司"[4]
未来院让科技成果在汉落地生“金”
长江日报· 2025-06-21 15:39
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发展概况 - 国内首台自主品牌氢内燃机发电机组投入运营,关键部件实现100%国产化 [1] - 车规级固态电池样品即将量产 [1] - 中试车间占地3万平方米,入驻率超八成,部分项目规划扩建二期产线 [1] - 成立三年累计转化14个中试项目,孵化10家科创企业,累计融资破亿元 [3]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 采用"科技研发在学校,概念验证在中心,中试熟化在基地,产业落地在园区"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1] - 构建"多元共建、共享利益、共担风险"机制,提供中试空间和引导资金,吸引社会资本降低早期风险 [1] - 通过知识产权服务、创业辅导、基础设施保障等全方位孵化支持科研团队 [2] 重点项目进展 氢内燃机领域 - 成晓北教授团队实现耐氢脆陶瓷涂层活塞、多燃料自适应喷嘴等核心部件100%国产化 [2] - 项目从实验室到商业化运营仅用一年,正加速氢能领域规模化应用 [2] 激光加工领域 - 秦应雄教授团队突破激光加工头高性能镜片技术,获头部企业认可 [2] - 孵化企业武汉华秦激光科技营收从百万级跃升至千万级,产品周期不足一年 [2]
武汉最大储备粮库开仓纳粮
长江日报· 2025-06-21 08:36
项目概况 - 武汉市政府储备粮库(经开)项目正式竣工投产 占地面积225亩 总投资5 88亿元 新建高大平房仓10栋 成品粮仓2栋 总库容22万吨 是武汉单体容量最大的储备粮库 [2] - 项目有效缓解全市粮食仓储压力 提升粮食应急保障能力 [2] - 项目集成仓储 加工 质检 物流功能 配备2栋成品粮低温库实现精准温控保鲜 日处理量300吨的原粮加工生产线 每小时250吨处理能力的智能清理中心 [3] 技术应用 - 集成绿色智能储粮新技术 搭载智慧粮库综合管理平台 包含智能出入库 粮情监测 环流熏蒸等八大系统 是武汉市首个"数字粮仓"和"智慧粮仓" [2] - 运用氮气气调绿色储粮 光伏能源利用等前沿技术 粮食储藏损耗率低于1% 达到行业领先标准 [2] 战略意义 - 项目探索政府储备粮库建设运营新模式 构建全市粮食安全储备体系 推进武汉港口型粮食物流核心枢纽建设 [3] - 标志着武汉市政府储备粮库迈入信息化 智能化 绿色化储粮新技术集成应用新阶段 [3] 未来规划 - 武汉市在建储备粮库还有两处 分别是总库容15万吨的武汉市政府储备粮库(江北)项目和市政府储备粮库(长江新区)项目 [6] - 全部建成投运后 全市储备粮库总库容近100万吨 可满足武汉市民约3个月口粮需求量 [6]
市政府召开第153次常务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重要文章精神 研究部署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市等工作
长江日报· 2025-06-21 07:55
推进新型工业化与制造强市建设 - 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和未来产业先导区,奋力打造新时代制造强市 [2] -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方向,发挥"链长+链主+链创"机制作用和"人工智能+"赋能作用,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三线并进",构建体现武汉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 企业竞争力与产业生态优化 - 持续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深入推进中小企业培育"七万工程",培育一批有引领力的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独角兽企业,着力形成大中小企业共生共荣、融通发展的生动局面 [2] - 优化产业生态,推进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和转型发展,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双创示范基地等配套服务,强化人才、资金、数据、用能等要素保障,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保障体系 [2] "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 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准确把握阶段性要求,科学谋划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指标、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改革举措和重大工程项目,做到远近结合、上下贯通、内容协调 [1] - 坚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深化调研论证,加强对上衔接争取,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使制定的规划和政策体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