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

搜索文档
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进军文旅 将打造更丰富更精细场景 “竖店”又上新“片场一日游”在路上
解放日报· 2025-08-24 10:15
核心观点 - 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推出古装微短剧内外景基地 进军文旅市场 通过提供全产业链服务打造微短剧生态圈 [1][2][3][4][8] 基地建设与规模 - 古装基地总面积8000余平方米 含5000平方米外景区域及模块化内景区域 [1][3] - 外景含城墙瞭望塔 古风街商铺戏台 九曲桥状元府邸 内景含皇宫大殿 王府 寝宫等主题场景 [3] - 年服务剧组预计达50个以上 场景利用率85% 单场景日均支持2-3组拍摄 [3] - 配套服饰道具库房面积达数千平方米 含数万件从横店等地调拨道具 [4] 业务模式创新 - 从短视频广告拍摄转型为微短剧全产业链服务 提供IP 场地 投放支持 [6][8] - 发展文旅业务 与旅行社合作片场一日游项目 主打银发群体客源 [4] - 住宿配套已建成230间房 满房时需加行军床 并带动周边餐饮商超消费 [8] 行业发展趋势 - 微短剧行业向精品化发展 观众对场景精细化需求提升 [3][6] - 剧组成本控制需求强烈 转场拍摄费时费力 园区通过丰富外景避免业务流失 [6] - 与喜马拉雅 华誉影视合作"喜报计划" 整合内容IP 制作 发行资源 [8] 区位与竞争优势 - 园区前身为姚记扑克生产厂房 2020年改造为拍摄基地 [5] - 占地面积200多亩 远小于横店5万亩 但通过产业生态和服务差异化竞争 [8] - 属地政府协调外景搭建审批问题 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6]
上海去年直播零售额近五千亿元 同比增长12.9% 在全国城市中位居榜首
解放日报· 2025-08-24 10:15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上海市直播零售额达4937亿元 同比增长12.9% [1] - 上海直播电商零售额目标2026年达到6000亿元 [2] 企业运营与基础设施 - 容么么直播中心拥有2万平方米直播基地和150间品牌专属直播间 [1] - 企业服务120余家国际中高端品牌并配备300名主播 [1] - 直播平台需整合"人货场"要素实现高效运营 [1] 发展战略与区域建设 - 长宁区建设直播经济集聚区 聚焦时尚消费领域 [1] - 推动直播人才职业化建设和产业链集成发展 [1] - 通过数据驱动提升商贸流通效率和技术服务能力 [1]
上海市三八红旗手获表彰
解放日报· 2025-08-24 10:15
会议概况 - 市妇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暨2025年半年度工作会议 传达全国妇联常委扩大会议及十二届市委七次全会精神 [1] - 会议总结并部署市妇联2025年半年度工作 [1] 表彰情况 - 授予丁秀峰等10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 [1] - 授予王立夏等10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提名奖称号 [1] - 授予丁汀等280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1] - 授予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创新促进中心等200个集体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1]
用好工具箱提振消费力 上海7月社零总额增7.8%
解放日报· 2025-08-24 10:15
上海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现 - 7月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91.38亿元 同比增长7.8% 显著高于全国3.7%的增速 [1] 商品零售额增长驱动 - 7月商品零售额1140.85亿元 同比增长9.7% 成为社零增长主要动力 [2] 文化办公用品与家电类商品表现 - 文化办公用品零售额同比大幅增长78% [2]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49.7% [2] - 1-7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累计同比增长22.4% [2] - 增长主要受夏季家电需求提升、学生假期消费及"以旧换新"政策升级推动 政策采用"国补+市补+企补"三级补贴与双渠道协同模式 [2] 金银珠宝类消费复苏 - 7月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1.5% 增速位列第三 [3] - 1-7月累计同比增长1.5% 扭转此前下滑趋势 [3] - 回暖主要受"五五购物节"和"上海之夏"等促销活动推动 部分活动提供最高10000元减1000元优惠 [3] 汽车消费市场变化 - 7月汽车消费实现年内首次正增长 [4] - 增长得益于区级补贴政策与国家补贴形成叠加效应 降低消费者购车成本 [4] - 新能源车市场零售折扣收窄 推动零售额增长 [4] 必选消费品类分化 - 1-7月粮油食品类零售额稳中有升 [5] - 服装类和日用品类零售额增长较弱或出现下降 [5] - 反映消费倾向向"刚需"商品集中 [5] 政策与市场环境支持 - 上海通过多维度政策支持和消费氛围营造提振消费 [6]
达索系统为上海再投“信任票” 中国首个开放创新实验室启用 还成立创业孵化器企业引入全球专家资源
解放日报· 2025-08-23 10:28
公司战略与投资 - 达索系统在中国上海启用全球第五个、中国首个3DEXPERIENCE实验室 并成立创业孵化器企业以构建协同创新生态系统 [1] - 公司计划在上海设立创投基金 专门用于支持中国本土创新企业 [5] - 达索系统将亚太总部从东京迁至上海 凸显中国战略地位提升 中国市场业绩20年增长22倍 客户超6万家 [4] 业务发展与合作 - 实验室聚焦先进制造、新材料、绿色基建、生命科学等领域 推动产学研用闭环 [2] - 公司通过3D建模软件和数字孪生技术为初创企业提供仿真设计与验证支持 并共享全球2000多名创业导师资源 [2] - 上海实验室首年目标孵化1000家初创企业 未来或超1万家 规模与美国实验室相当 首批入驻企业覆盖制造业、生物医药与生命科学及建筑与城市领域 [3] 市场表现与客户 - 中国市场已成为公司全球最大客户市场之一 上海客户比例较高 包括各大船企、中国商飞等大型企业及高端中小企业 [4] - 公司参与上海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和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通过论坛等形式为创新企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5] - 特斯拉早期选择与达索系统合作 公司技术支持成为其成功推出电动汽车的重要助力之一 [2]
噬菌体或成破除耐药“新解” 上海已初步构建起研究、临床、制剂、监管协同推进的完整链条
解放日报· 2025-08-23 10:28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全球每年抗生素耐药相关死亡病例达400万人 其中直接死亡病例达130万人 [1] - 抗生素耐药已成为全球临床医学一大难题 [1] 噬菌体疗法临床突破 - 噬菌体疗法成为破解抗生素耐药的全新突破口 [1] - 上海已完成噬菌体治疗300余例 患者恢复情况乐观 [2] - 56岁肾移植术后患者经噬菌体局部治疗后伤口愈合 感染灶明显缩小 无需使用抗生素且体温正常 [1] 噬菌体技术特性 - 噬菌体是侵袭细菌的病毒 为病毒中最普遍、分布最广的群体 [2] - 已发现噬菌体超过6000种 实际数量远超该水平 [2] - 存在于污水、泥土及动物肠道中 肠道内存活数量超过细菌 [2] 政策与产业发展 - 欧盟已批准噬菌体纳入临床应用 [2] - 中国在噬菌体制剂开发与个体化治疗领域初见成效 [2] - 上海构建研究、临床、制剂、监管协同推进的完整产业链条 [2]
暑未消人气旺 共享“夜”精彩 上海小吃节延展至本月24日 百联集团发放千万元级别夜间消费券
解放日报· 2025-08-23 10:28
夜间经济活动升温 - 奉贤新城圆心汇生活广场举办为期3天的四周年庆文艺汇演活动 提升市郊夜间经济热度 [1] - 静安区大宁音乐广场第六届上海小吃节延长至8月24日 人流密集 [1] - 上海小吃节将在青浦 普陀 徐汇 虹口等地联合300多个重点餐饮企业举办分会场活动 [1] 企业促销措施 - 百联集团于8月22日至9月7日发放千万元级别夜间消费券 每日9时可通过i百联App或云闪付App领取 18时至次日7时在旗下直营门店使用 [2] - 第一百货商业中心延长餐饮商户营业时间至次日2时 在商场8楼天台打造包含互动游戏 驻唱歌手和特调饮品的夜市酒吧 [2] - 新世界城推出51.28米高攀岩道夜场优惠 即日起至8月31日20时后门票买一送一 [2] 消费时段扩展 - 百联集团线下门店打烊后 消费者仍可通过线上i百联平台进行夜间购物 [2] - 夜间消费券适用时段覆盖18时至次日7时 跨越传统营业时间限制 [2] - 餐饮商户营业时间延长至凌晨2时 直接拓展夜间服务时长 [2]
上海老干部演绎红色经典
解放日报· 2025-08-23 10:28
活动概况 - 上海市举办老干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活动 由市委组织部 市委宣传部 市委老干部局联合主办 [1] - 活动地点为上海交响音乐厅 全市老干部系统1200多名老同志参与演出 [1] - 演出形式包括合唱 朗诵 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 演绎红色经典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抗战精神 [1] 领导致辞 - 市委常委 组织部部长张为出席活动并致辞 强调上海作为红色之城 光荣之城的定位 [1] - 指出对抗战胜利的最好纪念是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接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1] - 要求引导老同志结合自身经历讲好中华民族发展故事 激励党员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坚定信仰 勇于斗争 [1] - 强调要继续做好新时代老干部工作 实现老有所养 老有所为 老有所乐的目标 [1]
八月香 丰秋收
解放日报· 2025-08-23 10:28
品种特性 - 生长期仅102天属于早熟类型 [2] - 抗旱性强减少水资源依赖 [2] - 株型适中和分蘖力中等但成穗率高 [2] - 半直立穗搭配较高结实率且粒型中等 [2] - 成熟期转色效果出色 [2] 种植效益 - 成熟早可支持后续再种一季其他作物 [2] - 种植户收入增加明显 [2] 行业影响 - 作为上海地区首个开镰收割节水抗旱稻品种拉开秋季丰收序幕 [2] - 由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选育的粳型常规水稻品种 [2]
百座“人民坊”营建美好生活新场景 在15分钟社区生活圈“精雕”宜居空间 优化服务供给满足居民多元需求
解放日报· 2025-08-23 10:28
核心观点 - 上海通过建设"人民坊"这一新型社区服务空间 有效解决城市空间有限与居民生活需求增长的矛盾 实现存量空间的集约化开发和社区服务的精准供给 [1][2][9] 空间建设与规划 - 人民坊已落地超100座 2023年起重点推动建设 预计2024年下半年新增30座 [1] - 通过行政线、技术线、社会线联动机制 对灰色空间和城市边角料进行改造 如普陀区将三不管道路、违建浴室和脏乱菜场改造成泰山人民坊 [5][6] - 采用集成式(整栋大楼改造)和组团式(多功能建筑群)两种布局模式 徐汇万体汇三层楼包含40多种功能区 [6][7] 服务功能与覆盖范围 - 提供免费兴趣课程(书法、插花、做香囊)、健康理疗、社区食堂、就业服务等多元化功能 [1][2] - 杨浦辽源党群服务中心一年内开展活动近千场 服务人数达11万人次 [7] - 已演化出区域特色品牌 如徐汇"生活盒子"、嘉定"我嘉·邻里中心" 2024年建成20个项目 [3] 运营模式创新 - 采用政府引导、市场参与、居民共建模式 引入企业运作实现自我造血 如曹家渡食堂由光明食品集团运营 单品价格低于10元 [8] - 通过数字化赋能打造线上人民坊 居民可通过"随申办"预约服务、订餐和定位功能 目前已在各区试点 [9] - 使用感知探头实时监测空间使用率 动态调整运营计划以提升社会效益 [7] 社区治理与居民参与 - 居民从服务享受者转变为空间参与者和活动贡献者 需求驱动服务持续升级 如长白新村街道根据居民需求陆续引进修补摊位、理发店和深夜食堂 [8][3] - 强化邻里关系与社区归属感 吸引跨区域居民参与(如退伍军人专程前往社区食堂)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