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解放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新规征求意见 外卖行业将“洗牌”?
解放日报· 2025-10-20 07:41
监管新规概述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外卖行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5年11月16日 [1] - 新规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外卖规定,将倒逼外卖平台和入网经营者彻底改掉多年顽疾 [1] 行业现存问题 - 外卖行业长期存在资质与经营过程不透明的问题,导致“一址多店”、“一证多用”、加工环境脏乱差、使用不合规原料等乱象 [2][3] - 多数平台已与监管部门建立资质交流比对机制,验证效率提高,许多无证照经营者被挡在平台外 [2] “互联网+明厨亮灶”要求 - 新规要求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监控需覆盖食品加工关键过程,否则将面临警告及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4] - 外卖平台需审查入网商户的“明厨亮灶”实现情况,未实现者不得上线,否则平台面临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4] - 截至2024年底,上海有14.9万户餐饮主体,截至2025年3月底有4.8万户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 [4] - 业内认为受技术、成本限制,短期内实现全覆盖难度较大 [4] “无堂食”标识争议 - 新规要求平台在无堂食外卖提供者页面加注“无堂食”标识 [5] - 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是“贴标签”行为,对专注外卖的合规从业者不公平,可能误导消费者 [5][6] - 《上海市“放心外卖”食品安全白皮书》显示,23.7%受访用户愿意接受“外卖专营店” [6] - 京东外卖表示“无堂食”非入网一票否决项,审核重点为合法合规及信息一致性 [6] 平台激励措施 - 美团助力金计划已覆盖36万家餐饮商户,公司宣布追加投入20亿元助力金,其中5亿元用于推动“明厨亮灶”建设 [6]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今起在京召开
解放日报· 2025-10-20 07:25
会议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 擘画蓝图 来源:新华社 日期:2025-10-20 "十五五",正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也是踏上新征程后党中央着手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我们要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把'十五五'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战略举措规划好实施好, 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习近平总书记笃定自信 领航定向驾驭发展全局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抓住难得机遇、顶住各种挑战、拓展发展 新空间的关键时期 五年间,一幅山河锦绣、盛世昌荣的恢弘画卷运笔着墨、徐徐铺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在亿万人民波澜壮阔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激扬起奋进新征程最深沉、最磅礴的力量 乘势而上科学谋划"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今年9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十五五"时期经 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扩大高水平开放""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 勇往直前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新的五年,改革之路将越走越宽;新的五年,创新之力将势 ...
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今天在世界会客厅开幕 见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加速崛起
解放日报· 2025-10-19 10:35
论坛概况与影响力 - 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于10月19日在上海开幕,是连续第五年举办 [1] - 论坛是全球航运界高层深入交流、凝聚共识、贡献智慧的重要平台,被视为航运界的“达沃斯论坛” [1][2] - 论坛特色活动增至10个,2025年将首次举办全球航运绿色发展圆桌沙龙,并计划发布50余项最新行业成果,创历届之最 [3] - 参会嘉宾从受邀转变为主动预约,参与积极性高,在上海停留时间延长以深入交流合作 [2][3]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展 -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中的排名从2021年的世界第三稳步提升,与前列的新加坡和伦敦差距越来越小 [2][8] - 上海加速补齐高端航运服务业短板,在航运金融、保险、仲裁等领域取得突破,例如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上市,中国绿色船舶保险共同体在沪成立,中国船东互保协会保赔险入会总吨突破1亿大关 [8] - 上海拥有从造船、港机、航司到金融机构的完整航运生态,资源要素齐全度超越伦敦和新加坡,吸引国际航运组织和企业加码上海 [4][5] - 中国船级社国际船舶检验业务运营中心于今年7月落地上海,国际航运公会亦在上海设立代表处 [4] 绿色与智能航运创新 - 上海港与洛杉矶港在2023年论坛上携手发布绿色航运走廊实施计划纲要,为世界首条横跨太平洋绿色航运走廊提供清晰路径 [6] - 上海成为全球绿色船舶建造高地,其10万吨级绿色甲醇项目获欧盟认证并计划于今年年底投产 [6] - 上海吸引丹麦绿色航运集团入驻,建设全球首个“甲醇船用燃料交易平台”,并成立国内首个国际航运碳足迹标识协会 [6] - 洋山深水港四期全自动码头生产效率创新高,上海港的智慧港口技术已成功输出至秘鲁钱凯港 [9] - 上海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面具有创新引领优势 [8]
政策“踩点”链主“领跑”形成完整全产业链 长宁打造工业互联网创新高地
解放日报· 2025-10-19 10:35
记者 舒抒 茶饮品牌"蜜雪冰城"目前已在全球有超过4万家门店,哪家店需要补货,哪家店经营策略要调整, 这些从细微到宏观的策略需要"一张蓝图"通盘考虑。为"蜜雪冰城"打造柔性生产管理系统,实现消费 端、制造端与前沿技术高效融合的,是一家来自上海长宁的工业科技公司——黑湖科技。 然而,如今为全球超过3.4万家工厂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的黑湖科技,其自身发展也经历过波折。 帮助黑湖冲破经济周期的是企业的"自我造血"战略,背后有来自上海市和长宁区多部门的支持与服 务——研发困难时,长宁区新华路街道及时协助企业申请到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支持;资金链紧张 时,市发改委及时为企业发出"城市服务业引导资金",多家沪上金融机构为黑湖提供了一系列的科技金 融整体解决方案。 去年11月,黑湖科技提前实现盈利,企业走上大跨步发展的新征程。但黑湖的故事并非个例。长宁 区在服务工业互联网企业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套切实有效的支持办法。 例如,区科委会同税务部门专门梳理国家"十四五"软件规划、上海市工业软件"首版次"认定、研发 费用加计扣除等专项政策,组建了"政策专员+行业专家"的团队上门辅导企业,用精准的"靶向式"政策 服务让企业集中精力突破 ...
原本单一的办公空间转化为复合型生活场域 上海“商改住”落地首批公寓
解放日报· 2025-10-19 10:35
项目概况 - 苏河美欣公寓是上海市“商改住”政策首批落地项目,由申能集团与金外滩集团联合开发运营,旨在缓解中心城区保障性租赁住房压力 [1] - 项目规划了230套公寓,配备全新家电及管家服务、免费健身房、会议室、高层休闲画廊等配套设施,实现“拎包入住” [1] - 项目区位优越,紧邻苏州河南岸,距离人民广场仅600米,周边有四行仓库、静安大悦城等城市地标 [1] - 项目支持用住房公积金支付租金,租期以长租为主,面向青年群体与新市民 [1] 政策与行业背景 - 上海市政府印发实施意见,明确鼓励存量商务楼宇功能调整,支持商办物业转型为居住等用途 [1] - 上海城市发展进入存量优化阶段,传统商业办公空间面临供需失衡、资源闲置问题,而高品质保租房需求迫切 [2] - “商改住”政策指引下,企业合作可形成协同效应,盘活存量资产 [2] 项目战略意义与模式 - 项目将单一办公空间转化为“居住+商业+休闲+配套”的复合型生活场域,填补了苏州河沿岸高品质居住资源空白 [3] - 项目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主动融入周边社区生态,将商业配套和共享公区向周边居民适度开放 [3] - 该项目为城市存量楼宇功能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和方法论 [1][3] - 项目所在地块历史悠久,其转型是城市空间再生与社区重构的有益探索 [2][3] 开发运营方与合作 - 开发运营方为申能集团与金外滩集团,双方优势互补形成“1+1>2”的协同效应 [2] - 申能集团旗下申能能创专注于不动产资源综合利用开发,金外滩集团则深谙区域需求且具备强大执行能力 [2] - 据运营方透露,项目作为苏河岸线黄浦区段内为数不多的保租房项目,租赁情况较好 [1]
静安上半年金融服务业增加值288.17亿元 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举办
解放日报· 2025-10-19 10:35
行业活动与平台 - 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举办,活动设置全体大会、国际对话、平行闭门会以及多场主题演讲及论坛 [1] - 论坛集聚百余名国内外重量级嘉宾,围绕数字驱动时代的世界变化、技术红利与财富创造、时代变革下的全球金融合作、全球投资展望与创新趋势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1] - 该论坛是静安区与全球财富管理论坛再次合作打造的高端资管对话沟通平台 [1] 区域金融表现 - 静安区今年上半年实现金融服务业增加值288.17亿元,产业规模和发展增速均稳居全市前列 [1] 金融科技创新 - 大会期间成立“上海AI-FI实验室”,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金融行业的深度融合 [1] - 实验室围绕“AI+金融”领域的关键问题开展研究,促进金融领域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 [1] - 实验室的设立是静安布局金融科技前沿生态的重要一步,标志着上海在“AI+金融”的创新实践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1]
作品品类展出规模均是“迄今之最” 粤港澳大湾区原创精品集中上演 岭南美术带着满满“家当”来上海
解放日报· 2025-10-19 10:35
33米层特别设置了关山月、黎雄才两位岭南画派第二代中坚画家的画作展厅,关山月展厅分为"写 生·战地纪行""宏图·祖国山河""心象·诗意花木"三部分,黎雄才展厅则将其创作以山河巨卷、行旅写生、 笔墨探新三类展开,观众可通过数十幅作品,深度探索两位名家的艺术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从49米层走向41米层的通道变身为"300米文献时光长廊",记述广东美术百年关键 节点,宛如"行走的岭南美术史"。 纵观百年,广东与上海的艺术交流从未间断。"岭南画派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上海。"上海市美术 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美术馆原馆长陈翔说,"岭南画派吸收了一部分日本与西方绘画的表达方式,在当 时,与倡导'国画复活运动'的国画研究产生碰撞。"于是,高剑父等一批广东艺术家来到上海。 交流是双向的。海派大家黄宾虹与黄节、邓实、黄般若等广东名家交往密切,留下信笺、诗文与画 稿。20世纪30年代,决澜社核心成员倪贻德赴广东执教,将现代艺术思潮带入岭南。改革开放后,关山 月、黎雄才等广东艺术家的作品频频在上海展出,岭南艺术的革新精神与海派文化的包容气质在持续的 对话中彼此滋养。 记者 阮佳雯 施晨露 当岭南美术带着满满一百年的"家当"来到上海,我 ...
国际自然保护周启幕
解放日报· 2025-10-19 10:35
活动概览 - 第十一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启幕 为国内首个以自然保护为主题的大型科普教育公益活动[1] - 活动自2015年创办以来 广泛吸引全球顶尖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参与[1] - 活动已成为展示城市绿色发展成果 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及生态文明对话交流的重要国际平台[1] 活动内容与规模 - 本届自然保护周以科技为主线 打造超千场特色活动[1] - 活动期间 39家上海市环境教育基地及90家上海市环保设施单位集中向公众开放[1] - 共同发布5条City Walk自然科普路线和11条生态研学路线 让市民体验科技赋能生态保护成果[1]
“数字化终身学习”国际会议在沪开幕
解放日报· 2025-10-19 10:35
会议概况 - 会议主题为“2025数字化终身学习:创新·智能·融合”的国际会议在上海开幕 [1] - 来自37个国家的200多位专家学者、教育决策者及研究者参会 [1] - 与会者集体参观了首届上海老年学习课程展 [1] 国际合作与成果发布 - 上海开放大学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UIL)及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IITE)两大一类中心联合发布合作成果 [1] - 发布《数字赋能终身学习与变革性成人教育框架》,涵盖教学实践、数字赋能等四大领域的12项关键能力指标 [1] - 该框架为终身教育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标准化工具 [1] 未来合作规划 - 上海开放大学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UIL)签约,计划在2026至2028年合作共建“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研究院创新与能力建设中心” [1]
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落幕
解放日报· 2025-10-19 10:35
光影节期间,自行车维修、租赁订单量比去年同期上涨了两三成,迪卡侬荟聚店自行车部门经理黄 辉喜上眉梢:"我们举办了几次夜骑活动,经过几处长宁区光影景观,之后微信群每天都会多几十个 粉。"国庆中秋假期,滨港商业中心里的沪语脱口秀也"爆"了,每天1000张票"手慢无"。 光影节的美好不会昙花一现,将长久造福城市。目前,已有多个分会场的光影秀、灯光艺术装置确 定保留。除气模装置外,本届光影节光影艺术装置延续使用率达53.6%。 长宁区上海荟聚的7个光影艺术装置将全部保留。其中,《触·光》已移至北翟路与福泉路路口的家 园绿地,夜里,造型像"LOVE"字样的"书页"透出湖蓝色的水波纹光,陪伴在绿地里散步休憩的市民。 展现城市魅力活力、增强商业繁荣信心,为期一个月的全城盛事"点亮"上海。 徐汇西岸大砼仓顶部的布朗石、长宁区上海荟聚五楼的一痕月、虹口区滨港商业中心三楼的品 庐……这三家看似毫无关联的餐厅,因为光影节有了共同点——光影节为他们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气。 海派剪纸花瓣层层叠叠,螺旋上升,宛如岁月的留声机……光影艺术装置《夜来香留声》惊艳亮相 后,原本工作日稍显冷清的平台变得热闹起来,或被小红书种草,或被商场宣传吸引,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