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资源报

搜索文档
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 促进土地要素有序流动与节约集约高效配置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12 08:49
李春临表示,此次试点聚焦要素市场建设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经营主体反映强烈的问题,结合试点 地区资源禀赋、优势特色和发展需要,部署具体改革任务,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着力破除 阻碍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解决一批要素市场化改革中的难点问题。在土地要 素方面,持续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改革、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重点解决土地集约高效利用等问题; 在数据要素方面,加快拓展数据开发应用场景,重点解决数据价值实现与高效应用等问题;在资源环境 要素方面,完善资源市场化交易机制,重点解决市场机制建设等问题。 土地是产业落地、基础设施建设、人口集聚的支撑要素。此次试点准备在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方面 部署哪些工作?有什么亮点? 近日,国务院批准在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9月11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 行吹风会,介绍全国部分地区实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 临、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司司长孔维东等介绍了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环节,此次试点有望破解当前要素市场化配置中 的哪些突出问题? 在创 ...
中泰携手守护海洋生灵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11 18:17
e DMCR තពාවැරි (FIO) TRAINING WORKSHOP ON 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 FOR MARINE ENDANGERED SPECIES โครงการฝึกอบรมเยิงปฏิบัติการ การจัดทำแบบจำลองการแพร่ทระจายของสัตว์ทะเล หาขาดและใกล้สูญพันธุ์ ๑ 25-28 AUGUST 2025 AT THE O VALLEY HOTEL, SURATTHANI PROVINCE, THAILAND 本届培训班由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和泰国自然资源与环境部海洋与海岸资源司联合主办,旨在提升海洋濒危物种栖息地分布研究与保护的技术 水平,推动中泰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深度合作。 培训期间,海洋一所科研人员以濒危物种儒艮为核心案例,从物种分布模型概念入手,系统讲解物种分布数据与环境数据的获取、预处理方法,以及 栖息地模型构建与验证流程,并现场指导泰方学员完成物种分布模型全流程实操,确保技术教学落地见效。此外,双方还结合泰国布氏鲸实际调查分布数 据开展综合分析,针对建模关键技术问题展开深入 ...
浙江三门青少年迎来别样“开学第一课”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11 18:17
此次活动以"探秘深蓝筑梦未来"为主题,涵盖科普报告、视频展播、科学家互动和实践体验等环节。在科普报告环节,海洋二所刘昭君副研究员的《海 洋中的河流》深入浅出地揭示了洋流的奥秘;王嵘副研究员通过《一路向北,阅读地球》分享了极地科考的精彩见闻;张海峰副研究员制作的科普视频《万 类霜天竞自由—神奇的海洋精灵》,则将深海生物的奇妙景象生动地展现在同学们眼前。在"与海洋科学家面对面"互动交流中,余星研究员以"海底探宝"为 主题,与同学们积极互动。针对同学们提出的海底火山、矿产原理,以及自然科学学习方法等问题,余星研究员耐心解答,并鼓励大家保持对世界的好奇 心,尊重自然,勤奋学习。 g (2) ø (A DH@ID 9月6日,由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三门团县委、三门教育局主办的"开学第一课"主题研学活动成功举办,来自三门县的40余名中小学生走进 研究所,沉浸式感受海洋科学魅力,迎来充满新意的开学第一课。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倒置光学显微镜和Argo浮标实物展示区。同学们亲手操作显微镜,观察藻类等微观海洋生物,探索微观海洋世界的奥秘;通过观察 浮标实物和操作Argo浮标模型,深入了解浮标的工作原理。此外,同学们在研究所 ...
浙江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海洋”发展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11 18:17
《方案》还提出,将统筹"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两新"(大规模设 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海洋强省重大项目、浙江省海洋产业科技项目等资源,通过组织开展业务 培训交流、遴选打造示范应用场景、举办"人工智能+海洋"相关活动等,对行动任务予以政策支持和服 务保障。 座谈会现场,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之江实验室等科研院所,浙江大学、浙江海洋大学等高 校,浙江省能源集团、省海港集团等省属企业,以及相关市县海洋经济、海洋渔业主管部门等有关负责 人参加会议,就"人工智能+海洋"产学研用联动、场景拓展等进行深入探讨,加快构建浙江开放协同产 业生态。 9月3日,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在杭州召开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海洋"发展座谈会。高校、科研院 所、省属企业以及相关市县海洋经济、海洋渔业主管部门等有关负责人建言献策。 《方案》聚焦海洋渔业安全生产、大黄鱼种质创新与智能养殖、智慧港口建设、海洋新兴产业培育 等关键领域,系统提出实施4大行动和17项重点任务。包括"人工智能+渔船安全治理"提升行动、"人工 智能+大黄鱼养殖"提质行动、"人工智能+港口环境"升级行动、"人工智能+海洋新兴产业"赋能行动,发 ...
“海味”开学第一课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11 18:17
9月1日,自然资源部南海海域海岛中心联合广州市海珠区六中珠江中学举办"守护蓝星'海'好有你"海洋科普进校园活动。 南海海域海岛中心林朗博士、黎远金博士分别带来"海洋微塑料""测绘遥感在海洋领域的应用"专题科普课,结合专业知识与互动游戏、倡议等形式,拓 宽学生视野。初一新生周铨表示,通过活动学到减塑妙招,期待更多此类科普活动。 活动现场设置了"二十四节气海洋生物"主题图文展。"二十四节气海洋生物"系列由南海海域海岛中心科普人员创作,展现了小丑鱼、和尚蟹、叶海马等 24种海洋生物,同时巧妙地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与海洋文化相融合。暖场环节还播放了《听,南海生态之声》《南海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科普视 频,激发师生保护海洋生态意识。 ...
厦门海洋高新区吸引优质涉海资源集聚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11 18:17
9月5日下午,以"融智创新,向海图强"为主题的厦门海洋高新区招商推介会在厦门举行。 值得关注的是,总规模20亿元的厦门海洋高新产业发展基金在推介会期间正式宣布完成备案,首期 5亿元已完成认缴出资。该基金采用"直投项目"模式,主要投向海洋生物医药及生物制品产业、海洋高 端装备制造和材料业、海洋信息与数字产业、渔港经济和海洋种苗业、蓝碳及海水综合利用产业等领 域,其中投资厦门项目的比例不低于70%,涉海项目不低于50%,将成为推动厦门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 的重要资本力量。 推介会现场,厦门海洋高新区三大高能级科研平台集中亮相,包括致力于海洋前沿技术研究和成果 转化的福建省海洋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鹭江创新实验室)、重点开展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自然 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翔安基地,以及聚焦海洋工程装备研发与产业化的集美大学海工装备检测与再制 造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这三大平台形成了覆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的完整创新链条,为园 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据介绍,厦门海洋高新区总体规划面积约10.27平方公里,重点布局"6+2"产业体系,聚焦海洋生物 医药与制品、海洋高端装备与新材料两大海洋新兴产业。目前园区已 ...
江苏“我和海洋有场约会”主题活动开启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11 18:17
江苏省海域执法监督中心海洋科普教育基地迎来首批60名小学生。在科普讲解员的全程陪同下,孩 子们沿着"生命阶梯"前行,从单细胞的有孔虫到身披铠甲的玳瑁,从螺旋如轮的菊石化石到3米长的白 鲸骨骼,开展了一场生动的海洋探索之旅。同学们在显微镜下观察有孔虫、在海狮标本前比对身高,一 路参观、一路惊叹,纷纷在研学日志中写下了对大海的不同感悟。 今年9月,我国迎来首个"全国科普月"。江苏省海域执法监督中心第四届"我和海洋有场约会"主题 开放月活动正式启幕。 本次活动是江苏省海域执法监督中心贯彻落实"全国科普月"相关要求,推动海洋知识普及、提升青 少年海洋意识的重要举措。该中心科普教育基地开放活动将持续至九月底,邀请全市中小学生团体预约 参观,把下一次与大海的约会留在这里,让热爱与守护一起生根发芽。 ...
“龙宫号”投入运营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11 18:17
项目概况 - 国家电投广东公司揭阳海洋牧场"龙宫号"于9月5日在广东揭阳神泉海域完成安装并投入运营 标志着广东揭阳首个风渔融合试验项目正式启动 [1] - 项目位于国家电投揭阳神泉二50.2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风场内 离岸距离约30公里 总投资额达1.28亿元 [1] - 项目采用桩基础重力式结构 整体尺寸为长46米×宽46米×高56.8米 总重量约3822吨 养殖水体容量超过7万立方米 [1] 技术特点 - 设施由上建平台(含生活区与机械区)和下部养殖网箱组成 集成养殖集控、自动投喂、网衣清洗、环境监测及水下生物识别等智能化功能 [1] - 能源供应采用太阳能光伏与风机相结合的绿色供电模式 实现"水上绿电、水下粮仓"的海洋资源立体开发 [1] - 施工采用半潜驳船与浮吊船联合作业 通过气囊助浮完成网箱沉放 并实施钢管桩沉桩与灌浆工艺 [2] 战略意义 - 作为国家电投集团首个海洋牧场项目 突破国内传统"异地制造、长途转运"模式 实现本地化制造、出运、施工全流程闭环 [1] - 为前詹通用码头(国家电投在粤唯一港口)积累超大型海工钢结构出运经验 强化区域产业资源联动效应 [1] - 项目面临水深涌急、施工窗口期短、船舶选型苛刻及吊装工况要求高等挑战 团队通过抓住台风过境后黄金窗口期完成安全安装 [2]
新矿产资源法有奖问答获奖名单来了!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11 14:38
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此次获奖名单的抽取 9月10 由自然资源部法规司主办 中国自然资源报社承办 新矿产资源法有奖问答 获奖名单揭晓 由Deepseek完成 我们为60位获奖人准备了小小心意 请及时查收您的专属荣誉 ↓ 获奖名单如下 ↓ | 第一期 | | --- | | 刘 妍 | | 北 方 土 蝠 | | 六 味 地 黄 王 | | 吕 振 福 | | 沙 草 | | 新 星 | | 汪 敬 徽 | | 黄 豆 | | 磁 铁 和 铋 | | 张 雪 梦 律 师 | | R o u r o u | | I w i l l s h i n e | | 加 方 | | a n d a 欣 欣 | | 访 客 m s b j 6 c | | | 第二期 | | | --- | --- | --- | | 孜 | | 孜 | | 子 味 的 吐 司 | | 橘 | | 路 的 舒 克 | | 迷 | | 先 生 | | 右 | | 包 菜 | | 包 | | 染 | | | | 牛 牛 | | 森 | | 好 学 习 % | | 好 | | 人.练 气 期 | | 凡 | | 望 | | 希 | | 全 ...
照亮深地“藏宝图”的科技之光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11 08:50
技术破局——照亮深部的"探照灯" 时光倒回20世纪90年代,彼时物探工作者赴野外执行电法勘探任务,需带着体积庞大的发电机和小功率激电仪,在旷野中布线。5000瓦功率,探测200 米是极限。 随着浅部资源日益枯竭,找矿目标转向500米以深的"第二空间",甚至向1000米、2000米进军。"西部是高山深谷,人难进、设备难运;东部工业区遍布 电网、高铁,电磁干扰严重。"严加永列举电法勘探的困境,"小功率仪器信号微弱,如同在嘈杂的菜市场听心跳,矿体异常被噪声淹没,更别提往深部 走。" 2014年,严加永(前)和来自法国、意大利的专家一起,在山东招远开展三维激电探测技术试验。 更棘手的是二维电法勘探的"直线束缚"。团队成员薛融晖博士说:"规范要求,测点最大偏移不能超出2%,比如1000米长的测线,最大只能偏离20米。 在东北林区或是南方水网和地表植被覆盖密布地区,走直线特别困难,要不就需要绕道,不仅效率低,数据还可能失真。" 在新疆托里县的一处戈壁滩上,一台80千瓦的发电机发出低沉的轰鸣,电缆刺入加了盐水的砂砾。地表之下,看不见的电流正以每秒上千伏的电压向千 米深的地层"充电"。不远处,64台黑色接收机如哨兵般矩阵式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