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自然资源报
icon
搜索文档
推动与南太平洋地区海洋经济合作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10 10:58
学术交流与合作活动 -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代表团赴南太平洋地区开展气候变化学术交流与可持续海洋合作系列活动 [1] - 代表团参加萨摩亚"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和"2025携手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对话会"并作主题报告 [1] - 代表团访问斐济太平洋岛国发展论坛并开展斐济蓝色经济调研 [1] 合作协议签署 - 中心与萨摩亚国立大学签署《"推行海洋空间规划助力蓝色经济发展"谅解备忘录》 [1] - 合作协议标志着中心与南太平洋岛国海洋合作逐步拓展和深化 [1] 调研与座谈 - 代表团与萨摩亚自然资源和环境部、农渔业部等政府机构座谈 [1] - 调研内容包括萨摩亚海洋管理政策、环境保护要求、渔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潜力与需求 [1] - 代表团与斐济外交部驻太平洋岛国大使、太平洋岛国发展论坛蓝色经济部负责人座谈 [1] - 讨论主题包括太平洋国家海洋空间规划与可持续蓝色经济合作中心建设计划、斐济蓝色经济现状及发展潜力 [1] 未来合作计划 - 中心将与太平洋岛国发展论坛、斐济海洋管理部门、萨摩亚国立大学紧密合作 [2] - 计划联合举办海洋空间规划与蓝色经济合作主题会议 [2] - 开展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海洋空间规划编制合作 [2] - 打造"小而美""海洋空间规划+"试点项目 [2]
赛出无人装备作业加速度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10 10:58
测评活动概况 - 国内首次针对深远海矿物勘探无人装备的大规模实战化检验,汇聚哈尔滨工程大学三亚南海创新发展基地、三亚南山港科技、青岛海舟、智船科技、珠海云洲、中科酷原、青岛罗博飞等顶尖团队 [1] - 通过9天海上作业完成多波束、浅地层剖面测量、重力、磁力、高光谱、海底地质取样6个关键赛道测评 [1] - 验证无人艇、半潜航行器、波浪滑翔机、水下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在海洋矿产调查中的技术可行性与性能 [1] 技术创新突破 - 多波束地形测绘:无人艇集群作业效率提升40%以上,13小时内完成110千米测线测量 [3] - 地质取样:水下机器人结合可视化技术实现精准采样,提升取样成功率 [4] - 高光谱探测:水下机器人成功获取海底矿物光谱数据库,提供高精度可视化探测能力 [4] - 浅地层剖面:无人艇搭载参量阵声呐实现5厘米穿透分辨率的精细探测 [6] - 磁力测量:波浪滑翔机在3~4级海况下持续作业94小时,磁力数据完整率100% [6] - 重力测量:国内首次使用小型化原子重力仪实现高精度海洋观监测 [7] 协同作业模式 - 首次验证"有人母船+无人集群"协同作业体系,无人艇单日作业量达传统船舶1.5倍 [9] - 波浪滑翔机能耗成本降低70%以上,无人艇吃水不足1米突破潮间带测量盲区 [9] - 多类型无人装备依靠卫星定位技术,自主规划与执行走线精准度远高于传统方式 [9] - 测试涵盖无人船、半潜器、水下机器人、海底爬行机器人、波浪滑翔机等多类装备 [10] 核心成果与应用 - 建立装备优选库,筛选出多波束测量无人艇、长续航磁力滑翔机等4类高性能装备 [13] - 发布技术标准草案,首次编写无人集群协同作业流程规范,推动数据格式统一 [13] - 形成应用指南,明确波浪滑翔机适用于大范围长周期观测,水下机器人适用于精准取样 [13] - 开展数字孪生、水池测试、实海测试"三位一体"验证工作,加速技术迭代与应用转化 [13] 未来发展方向 - 构建"母船攻坚深远海+无人艇覆盖近岸"的立体勘探网络 [10] - 组建"无人装备产业联盟",攻关强海况作业、集群通信、深海取样等技术瓶颈 [13]
千年商都向海行——广东省广州市海洋强市建设综述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10 09:31
海洋强市建设 - 广州深入推进海洋强市建设,通过空间规划引领、改革创新赋能、政策支持保障,确立科技兴海、产业强海、开放活海、生态护海、文化亲海五大发展航道 [2] - 广州成立市海洋强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广州市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举办首届广州海洋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大会,上线"广海汇"平台,聚焦"港、船、能、药、游"五个重点赛道制定产业链招商图谱 [3] - 国务院赋予广州"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定位,提出打造南方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 [2] 海洋科技创新 - 广州以"一船一库一装置一基地"为核心,聚焦"深潜、深钻、深网、极地",打造国家级海洋科技基础设施矩阵 [4] - 汇聚涉海科研机构66家,省部级以上海洋重点实验室34个和省级以上海洋工程技术中心27个 [4] - 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成功实施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创造"产气总量、日均产气量"两项纪录 [4] 海洋产业发展 - 广州培育壮大新一代船舶海工、海洋电子信息、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天然气水合物四大海洋新兴产业 [6] - 广州港2024年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位居全球第五位和第六位,开通284条集装箱班轮航线,联通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6] - 广州造船年生产能力超550万载重吨,船舶制造业总产值超500亿元,集聚20多家船舶制造企业 [6][7] 海洋新兴产业 - 国内最大半潜式海洋牧场养殖平台"鑫环1号"交付使用,国内首套6000米级光学探测自主水下机器人"鱼探仪"进入商用 [7]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开发高端化妆品,中山大学研发强效抗肿瘤活性化合物进入临床前研究 [7] - "南鲲"号波浪能发电装置并网发电,国内首套20千瓦海洋漂浮式温差能发电装置完成海试 [8] 海洋文旅发展 - 南沙国际邮轮母港是亚洲最大、功能最全的邮轮综合体之一,南沙游艇会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游艇会 [10] - 广州积极引进和举办国际帆船赛事,包括沃尔沃环球帆船赛、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帆船赛等 [10] - 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工作持续推进,南海神庙、南越国宫署遗址等成为热门打卡地 [10] 海洋开放合作 - 广州国际海事展为航运和造船行业搭建交流平台,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落户广州 [11] - 与新加坡高校推进海洋领域合作,深化与港澳及南海周边省市合作,共建南部海洋经济圈 [11] - 与东盟加强海洋领域合作,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 [11]
广西通报六起矿产资源违法违规典型案例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10 09:16
矿产资源违法违规案例通报 - 广西自然资源厅通报6起矿产资源违法违规典型案例,涵盖非法采矿、违规批准采矿等情形,旨在强化矿产资源监管执法[1] - 案例涉及非法开采锑矿5.2吨、铅锌矿越界开采、钾长石矿越界开采20.07万吨、违规开采石灰岩矿15万吨、违规取土81万立方米、违规出让建筑用砂77.34万吨等行为[2] - 违法违规行为严重破坏矿产资源管理秩序,扰乱矿业市场环境,造成国家矿产资源损失[3] 案件查处情况 - 南宁市武鸣区张某留等4人无证开采锑矿案于2024年5月13日立案查处[2] - 梧州市岑溪市某矿业公司越界开采铅锌矿案于2024年5月20日立案查处[2] - 贺州市八步区某矿业公司越界开采钾长石矿案于2024年11月15日立案查处[2] - 崇左市江州区某矿业公司违规开采石灰岩矿案涉及开采面积88.17亩[2] - 来宾市象州县某公司违规取土案涉及取土面积122亩[2] - 玉林市某县政府违规出让案涉及建筑用砂77.34万吨,成交金额385万元[2] 监管要求 - 广西各级自然资源部门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整改,符合立案条件的必须立案查处[3] - 涉嫌违法犯罪的必须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3] - 涉重金属违法行为的坚决从快从严查处[3] - 要求切实加强辖区矿产资源监管执法,防止出现类似问题[3]
冰雪科学盛宴走进校园社区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09 16:18
极地知识进校园活动概况 - 2025年极地知识进校园辽宁站活动于7月2日~4日在辽宁省实验中学、丹东市朝鲜族中学和大连海洋大学举行三场活动 [6] - 活动主题为"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探索自然奥秘、勇攀科学高峰" [6] - 活动由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牵头组织,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等8家单位共同参与 [9] 活动内容与形式 - 每场活动以《冰路征程——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和《中国南极秦岭站建设纪实》两部宣传片开篇 [10] - 活动包含极地专家演讲、现场视频连线南极考察站、师生互动提问等环节 [10][11][12] - 三场活动分别吸引1000名、300名和500余名师生及社区居民参与 [10][12][15] 极地科考成就展示 - 中国南极内陆考察队成功建立昆仑站,挺进南极内陆海拔最高点冰穹A [10] - 中国北极科考实现首次抵达北极点的历史性突破 [10] - 展示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从蓝图到落成的全过程 [10] - "雪龙2"极地科考破冰船展现新时代我国极地考察保障能力新发展 [10] 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 - 大连海洋大学博士马天鸣曾参与中国第31次南极科学考察,承担冰川科学考察任务 [15] - 大连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苏冰担任"深蓝号"首任远洋渔业科学观察员,完成264天南极科研任务 [16] - 大连海洋大学校长表示活动将推动师生积极投身极地考察等国家事业 [17] 社会影响与教育意义 - 活动激发青少年对极地科学的兴趣,培养守护地球、勇担使命的信念 [6][12] - 通过视频连线让师生直观了解南极中山站和长城站的科考工作 [11][12] - 展现中国极地科考40年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辉煌历程 [10]
绘就“缤纷百里”最美江海岸线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09 11:15
生态修复工程 - 启东市实施"缤纷百里"最美江海岸线行动 总投入5 28亿元进行海洋生态保护修复[1] - 工程推出"一百千万美丽启东—江海岸线"建设架构 包括一江碧波 百里海岸 千河清水 万亩滩涂[1] - 项目采用"一年打基础 三年见成效 五年树样板"的推进计划 为受损岸线和湿地定制生态诊疗方案[1] 技术应用与成效 - 圆陀角示范段建成12 5公里生态海堤 通过岸线岸滩修复提升防浪减灾功能[2] - 在盐碱地成功植绿3000多亩 相关经验在全国推广[2] - 采用"刈割+围淹""翻根深埋"等生态技术 修复300万平方米滨海湿地[2] - 恢复70万平方米潮汐通道 显著提升植被覆盖率和生物种群数量[2] 生态经济价值 - 工程将碧海银滩转化为金山银山 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3] - 打造兼具生态屏障与景观价值的"蓝色粮仓" 增强湿地碳汇能力[2][3] - 以生态"金边"串起"缤纷百里" 打造沪苏一体融合发展的展示窗口[3]
浙江嘉兴局公开通报8起自然资源违法典型案例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09 10:14
非法占地案例汇总 - 平湖市新裕建设有限公司非法占用土地1675.4平方米(耕地1525.45平方米,交通运输用地149.92平方米),被处以罚款合计777717元并没收建筑物 [3][4] - 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庄史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非法占用集体土地2453平方米,被罚款36795元并没收建筑物 [6] - 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实业有限公司非法占用林地182.79平方米,被罚款54837元并没收违法财物价值92514元 [7][8] - 海盐古韵江南城镇建设有限公司非法占用土地896平方米,被罚款89600元并没收建筑物 [9] - 海宁市拓垚房地产开发公司非法占用土地896.13平方米,被罚款107535元 [10][11] - 桐乡市乌镇镇碓坊桥股份经济合作社非法占用园地241.96平方米,被罚款48392元并没收建筑物 [12] - 桐乡市石门镇颜井桥股份经济合作社非法占用农用地740.36平方米,被罚款223836元并没收建筑物 [13][14] - 嘉兴市鸿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非法占用集体土地5993平方米,被罚款2662900元并没收建筑物 [15][16] 处罚措施 - 所有案例均要求退还非法占用土地 [3][6][7][9][10][12][13][15] - 多数案例涉及没收非法占用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设施 [4][6][7][9][12][13][15] - 罚款金额根据土地类型和面积计算,耕地处罚标准最高达500元/平方米 [4][15] 执行情况 - 所有案件行政处罚决定均已执行到位 [5][6][8][9][11][12][14][16] - 部分案件当事人已补办相关手续 [5]
广西玉林通报15起土地违法典型案例及查处整改情况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09 10:14
违法占地建设各类产业项目及耕地"非农化"问题 - 容县林原木业厂未经批准擅自占用0.61亩土地建设生产厂房,被没收非法财物并处罚款4.0762万元 [1] - 兴业红狮水泥有限公司违法占用5.39亩土地(含2.62亩耕地和2.33亩基本农田)建设工业炸药仓库,已自行拆除并复耕 [2] - 北流镇河泉村村民委员会违法占用14.6830亩土地(含14.0192亩基本农田)建设文化广场,被处罚款4.8938万元并退还土地 [2] - 北流镇松花村15组违法占用66.876亩土地(含45.195亩耕地)作为停车场等用途,被处罚款4458.4万元并复耕 [3] - 陈某某违法占用1.28亩耕地建设临时砂石场,被强制清除堆放物并复耕 [3] 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 - 郑某违法占用0.69亩耕地建设住宅,被依法拆除并复耕 [4] - 党某广、党某深违法占用0.6亩永久基本农田建设住宅,被依法拆除并复耕 [4] - 李某等3人违法占用0.55亩永久基本农田建设住宅,被依法拆除并复耕 [5] - 陈某违法占用0.27亩永久基本农田建设住宅,被依法拆除并复耕 [5] - 黄某违法占用0.38亩耕地建设住宅地基,被依法拆除并复耕 [6] - 张某违法占用0.15亩耕地建设住宅,被依法拆除并复耕 [6] - 卢某某违法占用0.42亩耕地建设住宅,被依法拆除并复耕 [6] - 李某违法占用0.47亩永久基本农田建设住宅,被依法拆除并复耕 [7][8] 耕地"非粮化"问题 - 陆川县生态移民发展中心违法占用6.79亩永久基本农田建设养殖鱼塘,已复耕种植蔬菜 [8] - 王某某、曾某某违法占用34.64亩永久基本农田种植番石榴,正在整改中 [9] 政策背景与执法要求 - 案例涉及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粮食安全保障法》等多项法规 [10] - 相关部门要求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严厉打击违法占用耕地行为 [11]
浙江湖州局公开通报10起典型自然资源违法案件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09 10:14
自然资源违法案件查处 - 浙江省湖州市自然资源部门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强化查处与整改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并公开曝光10起典型案件以发挥警示教育作用 [1] 非法占地案件 - 湖州某某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非法占地5056平方米建游客中心停车场,被责令退还土地并处罚款50560元 [2] - 吴兴高新区某某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非法占地450平方米建舞台及周边设施,被责令退还土地、没收新建设施并处罚款139500元 [3] - 浙江湖州某某城镇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非法占地2190平方米建公园,被责令退还土地、没收新建设施并处罚款1642500元 [4] - 湖州某某建材有限公司非法占地2269平方米建办公楼,被责令退还土地并处罚款453800元,部分处罚事项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5] - 浙江湖州某某集团有限公司非法占地3964平方米建漫步道,被责令退还土地并没收其他设施,处罚款84950元 [6] - 德清县某某矿业有限公司非法占地1692平方米建钢棚,被责令退还土地、限期拆除设施并处罚款28760元 [7] - 长兴某某家庭农场有限公司非法占地149.11平方米建游乐设施,被责令退还土地、没收新建设施并处罚款46224.1元 [11] - 戴某某非法占用560平方米永久基本农田建厂房,被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自行拆除恢复土地原状 [14][15] 非法采矿案件 - 吴某某无证开采萤石矿4610.54吨,矿产品价值873362.66元,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5万元 [8][9][10] - 徐某和匡某无证开采矿产资源166.17吨,被没收违法所得7280元并处罚款728元 [12][13]
浙江宁波公开通报12起自然资源领域违法典型案例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09 10:14
自然资源领域违法典型案例通报 核心观点 - 浙江省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开通报12起自然资源领域违法典型案例,旨在打击违法行为并发挥警示教育作用 [1] 非法占地案件 - 浙江某建筑劳务有限公司非法占用4.56亩集体土地(含3.87亩耕地)建设临时工棚,后自行拆除并恢复土地 [3] - 鄞州区某基础工程有限公司非法占用567平方米建设用地建造配电房等设施,被没收建筑物并罚款5670元 [4][5] - 宁波某建设管理发展有限公司非法占用3016平方米土地(含1450平方米坑塘水面)搭设工棚,被罚款69.8048万元 [7] - 北仑区某村经济合作社非法占用2415.2平方米土地建设文化礼堂,被没收建筑物并罚款67625.6元 [8] - 慈溪市洪某某非法占用55.15亩耕地作窑土堆场,导致耕地重度毁损,被判刑并处罚金1万元 [13] 非法采矿案件 - 鄞州区吴某某非法开采黄泥1660吨及宕渣741吨,获利46632.4元,被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13989.7元 [6] - 北仑区郑某某非法开采黄泥1200立方米,获利24000元,被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7200元 [9][10] - 奉化区王某某超范围采挖砂石5257.46立方米(价值27.1313万元),被判刑1年缓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 [11] - 余姚市黄某某等非法开采塘渣5000余吨(价值28万元),分别被判刑7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5000元 [12] - 象山县潘某某以清淤名义非法开采石料13030.1吨(价值26.0602万元),被判刑8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2万元 [17] 其他违法行为 - 宁海县徐某某非法占用36.7亩永久基本农田挖塘养鱼,导致36.04亩农田毁坏,被判刑1年缓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 [14][15] - 宁波某建材有限公司超挖矿量761立方米(损失价值90298元),被罚款36119.2元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