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

搜索文档
飞起!山东布局“天空之城”
大众日报· 2025-07-12 09:12
低空产业规模与结构 - 山东拥有经营性无人机企业1400余家 居全国第三位 [2] - 培育通用飞机和无人机整机 发动机 零部件和航空材料研发制造企业400余家 [2] - 无人机起降平台总量达524个 其中285个为去年新建 [4] 技术研发与制造能力 - 工业无人机在续航 载重能力 复杂环境适应性等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 - 部分企业参与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技术标准制定与验证飞行 [2] - 航空复合材料 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等关键配套能力加速提升 [2] 应用场景拓展 - 30个低空典型应用场景覆盖文化旅游 物流快递 医疗服务等10余个领域 [3] - 青岛海岛低空物流实现鲜活海鲜"10分钟即达" 较水运提速75%以上 [3] - 医疗急救领域实现血液 药品 检验样本无人机即时配送 [3] 区域产业集群建设 - 济南低空产业示范基地构建"通航+改装"一体化产业园区 [4] - 滨州高新区无人机产业园引进南京长空 成都纵横等头部企业 [4] - 6个运输机场实现"运通融合"发展 建成9个低空飞行营地 [4] 政策支持与未来规划 - 发挥"链长制"作用 打造覆盖装备制造 行业应用的产业链体系 [5] - 支持建立省工业级无人机制造业创新中心 新技术演示中心 [5] - 重点拓展市政管理 线路巡检 物流运输 海洋监测等应用边界 [5]
全省多地气温突破7月历史极值
大众日报· 2025-07-12 09:12
高温天气情况 - 全省多地气温突破7月历史极值,10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最高气温创纪录 [2] - 7月3日以来持续高温,内陆地区最高气温达36-39℃,局部40℃以上,最高达43.9℃ [2] - 高温范围最广出现在5日,潍坊、青岛、烟台等地10个站点突破历史极值 [2] 高温成因分析 - 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北抬影响,今年北抬较往年偏早偏强 [2] - 副热带高压控制区域晴到少云,增强白天辐射升温,形成湿热型高温热浪 [2] - 副热带高压引导夏季风北推,输送水汽和热量至北方,增大低层湿度 [2] 未来天气预测 - 预计未来10天高温少雨天气持续,14-15日为最强时段 [2][3] - 11-13日鲁西北和鲁中最高37-39℃,局部40℃以上,南部沿海28-31℃ [3] - 14-15日内陆最高38-40℃,局部42℃以上,16-20日内陆仍有37℃以上高温 [3] 伴随天气现象 - 高温期间部分地区将出现短历时、分散性雷阵雨 [3] - 雷阵雨伴有8-10级雷雨阵风和局部短时强降水 [3] 影响与建议 - 高温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极端性特点 [3] - 建议做好能源保供和防暑降温工作 [3] - 高温少雨加剧农田失墒,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旱象,需加强田间管理 [3] - 需防范局地强对流引发的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和雷电灾害 [3]
山东省在青海考察对接工作
大众日报· 2025-07-12 09:07
鲁青两省合作交流 - 山东省委书记林武率团赴青海考察对接工作 双方省委书记及多名高层领导出席活动 [2] - 林武强调将深化农业 能源 环保 教育 医疗 文旅等领域合作 推动鲁青合作再上新台阶 [2] - 青海省委书记吴晓军提出希望两省在清洁能源 绿色算力 农牧业等特色产业加强合作 [3] 考察调研项目 - 考察团走访圣源地毯集团 青海绿色算电融合调度及生态监测中心 北川湿地公园 高原康养中心等企业及设施 [3] - 调研山东援建海北州的医院 学校 畜牧业科技示范园等项目 [3] - 参观原子城纪念馆 海北州红色研学基地等红色教育基地 [3] 对口支援工作 - 山东表示将扎实做好对口支援和援青干部人才接续工作 [2] - 青海高度评价山东真金白银投入和真情实意帮扶 认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3] - 两省计划平稳有序推进干部人才轮换工作 [3]
山东这家民企上市公司在广东投15亿项目,试生产成功!
大众日报· 2025-07-11 17:39
项目进展 - 公司控股子公司广东东粤化学科技有限公司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性项目已完成厂房建设、机器设备安装调试、产线试运营等各项准备工作,并于近期试生产成功,装置运行平稳 [1] - 试生产成功可以产出高附加值的化工原料,实现从"废塑料循环化工原料循环高端材料"的绿色化工产业链条,同时可实现项目的复制推广 [1] - 项目最初计划投资总额为11.99亿元,后增加投资3.01亿元,截至目前总投资达到15亿元 [1] 经济效益 - 项目一期预计年产值可达12.43亿元,年纳税2.65亿元 [1] - 通过扩大产能和基地建设,未来有望覆盖更广的区域,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1] - 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 [1]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从事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服务,业务模式是"废催化剂处理处置+废催化剂资源化生产再利用+资源化催化剂销售" [2] - 主要为炼油企业提供催化剂产品,并对炼油产生的废催化剂进行无害化处理 [2] - 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涵盖废催化剂资源化利用技术、高硫石油焦制氢灰渣综合利用技术、工业烟气非氨基还原除酸脱硝技术等 [2] 股价表现 - 2024年至今公司股价大幅增长,自2022年4月以来股价已涨超20倍 [2] - 截至7月11日收盘,公司股价报245.02元/股,总市值480亿元 [2] - 市盈率(TTM)高达3490.72倍、市盈率(预测)达260.35倍 [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9亿元,同比增长7.33%;净利润0.48亿元,同比下滑68.97% [3] - 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5亿元,同比下滑4.27%;净利润-922.43万元,同比下滑139.75% [3]
临沂|大型演艺活动助临沂“出圈”
大众日报· 2025-07-11 09:21
演唱会经济效应 - 刀郎2025巡回演唱会临沂站吸引12万歌迷 拉动直接消费3.2亿元 综合消费4.6亿元 [3] - 演唱会带动临沂重点A级以上景区游客量增长25% 24家景区推出折扣优惠 10家景区对持票歌迷免费开放 [3] - 配套活动包括千架无人机灯光秀 沂蒙山歌挑战赛等 形成文旅联动效应 [3] 城市配套服务升级 - 临沂开通3趟"歌迷专列"及10条免费公交专线 加密40条常规线路 两天累计运送乘客7.8万人次 [4] - 奥体公园设置5个特色市集区域 吸引160余家品牌商户进驻 配备700余名志愿者 [5] - 商务部门征集255家深夜食堂 涵盖临沂炒鸡 羊肉汤等地标美食及多元化餐饮 [7] 文化IP与城市营销 - 演唱会以《沂蒙山小调》开场 成为连接红色文化与现代演艺的符号 相关话题多次登全国热榜 [2][3] - 临沂网民自发提供旅游攻略 住宿建议等 形成全民参与的城市形象推广 [7] - 作为全国首站落地地级市 演唱会结合沂蒙精神(420万人口中曾有20万人参军 10万英烈牺牲)强化城市文化标签 [6] 产业协同发展 - 发展票根经济 推出"听歌游临沂"套餐 实现演艺与景区客流双向导流 [3] - 公交免费政策与接驳专线形成交通-文旅闭环服务 [4] - 市集售卖区设置城市推广专区 实现商业品牌与城市IP联合曝光 [5]
滨州|发挥高铁交通枢纽及客流、物流、信息流优势 滨州高铁片区打造产城融合增长极
大众日报· 2025-07-11 09:11
高铁片区综合交通枢纽项目 - 项目总投资4亿余元 占地约110亩 整合高铁 城市公共交通及公路客运功能 兼具办公和商务功能 预计年底完工 [1] - 建成后将成为大客流集散换乘点 提升城市交通便利性和综合服务能力 [1] - 同步建设黄河十九路快速路 长3千米 双向六车道 含综合管廊 年底前具备通车条件 [1] 片区规划与产业布局 - 规划面积8 11平方公里 采用站城一体 产城融合模式 补强城市短板 强化韧性 惠及民生 [1][2] - 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核心 聚焦商贸物流 智能设计 科教培训 城市服务四大功能 布局"1+4+N"产业体系 [2] - 通过16个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同步推进 打造宜居 韧性 智慧片区 形成产城融合示范区 [2] 城市设计与空间结构 - 以中央轴线为骨架 布局高端商务酒店 特色商业街区 文化中心等设施 满足商旅需求 [3] - 形成"一带统领 绿脉交织 多中心发展"格局 结合水系与绿地构建城市生态脉络 [3] - 融入滨州特色文化 采用绿色低碳理念 打造城市发展新门户 [3] 分期建设策略 - 近期重点建设站前核心区 物流产业园区 依托现有道路和高铁站推进招商 [4] - 中期完善生活 文化教育组团 补足服务短板 建设中轴空间和产业物流功能 [4] - 远期动态调整功能 补充文化 教育 医疗等资源 随招商进度启动建设 [4]
山东18条措施助力机器人产业“加速跑”
大众日报· 2025-07-11 09:07
山东省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 - 到2027年机器人制造产业规模将突破500亿元 [1][3] - 培育产值超20亿元的机器人制造领军企业3家以上 [3] - 布局建设覆盖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四大领域的创新中心和平台 [3] 政策支持与实施路径 - 推出18条措施形成全维度、全周期支持体系 [2] - 实施技术创新、主体培育、产业集聚、场景拓展、要素支撑5大任务 [3] - 推动省级平台向国家级平台跃升并加速成果转化 [3] - 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链主"企业形成梯度生态 [4] 区域发展重点 - 济南打造国内领先的机器人测试验证平台并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 [4] - 青岛推进工业、家庭服务、海洋、康养等领域机器人研发制造 [4] - 各市制定差异化"任务清单"推动资源要素集聚 [4] 应用场景与商业化成果 - 珞石机器人协作臂提升电子信息企业生产效率40%以上 [5] - 威高集团手术机器人完成全国首例量子远程手术 [5] - 卫邦配药机器人提升药品调配精度10倍并降低污染95% [5] - 乐聚发布国内首款家庭服务人形机器人 [5] - 优宝特人形机器人完成泰山盘道测试并开发陪跑场景 [5] 市场推广与创新实践 - 机器人产品列入首台套装备和首版次软件支持方向 [5] - 危险岗位替代、智能巡检、医疗康养等领域加速场景渗透 [6] - 博物馆、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增加机器人元素普及 [6]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举办平行论坛
大众日报· 2025-07-11 08:59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概况 -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于7月9日至10日在曲阜举行,推动对话范围从学界扩展至社会各界,构建多元交流场域 [1] 中埃古代文明对话会 -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孙立成强调黄河文明与尼罗河文明作为大河文明的交流互鉴意义,提出深化考古合作与文明对话 [1] - 论坛邀请中、埃、英三国专家学者围绕"黄河与尼罗河:跨越时空的中埃古代文明对话"主题展开交流 [1] 世界文化遗产论坛 -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随莲指出山东系统性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举措,包括法治建设与守正创新,并计划加强国际文博机构合作 [2] 文化中国·尼山世界华侨华人论坛 - 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陈旭呼吁侨胞守护中华文明根脉,增强文化自信,并通过跨文化传播推动中外合作 [2] - 山东省副省长陈平强调华侨华人在文明交流中的桥梁作用,鼓励新生代回乡交流并邀请侨胞来鲁发展 [3] 水文化论坛 - 水利部副部长刘冬顺提出挖掘水文化历史脉络,弘扬新时代治水经验,加强国际水文化交流以应对水安全挑战 [4] - 山东省副省长陈平指出山东水文化融合黄河、运河、海洋及泉水文化,将发展面向现代化的先进水文化 [4] 中医药文化论坛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余艳红强调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推动中西医协调发展,促进国际传统医药合作 [4] - 山东省副省长陈平表示将打造中医药文化高端平台,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 [5] 尼山儒学对话会 - 山东省政协党组成员唐洲雁探讨儒家"成人之道与成人之美"的现实意义,呼吁通过国际学术交流解决人类共同挑战 [5] - 论坛汇聚中、韩、日、越、克罗地亚等50余名学者,聚焦文明间相互成就的路径 [5]
我省启动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大众日报· 2025-07-11 08:59
试点政策覆盖范围 - 试点覆盖出行行业的曹操出行、滴滴出行 [1] - 即时配送行业的美团、饿了么、达达、闪送、顺丰同城 [1] - 同城货运行业的货拉拉、快狗打车、滴滴货运、满帮省省 [1] - 共11家平台企业及相关新就业形态人员 [1] 缴费机制 - 平台企业根据缴费基准额与单量之积缴纳职业伤害保障费 [1] - 出行行业0.01元/单 [1] - 即时配送行业0.07元/单、0.25元/单 [1] - 同城货运行业0.18元/单 [1] - 即时配送行业首次参保按0.07元/单执行 [1] - 2027年开始对平台企业缴费基准额进行浮动 [1] 保障内容 - 新就业形态人员可通过"一键报案"功能进行事故备案 [2] - 职业伤害发生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列支 [2] - 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从基金中列支 [2] - 伤残待遇和职业伤害死亡待遇从基金中列支 [2] 实施情况 - 通过公开招标确定4家商业保险公司作为委托办理机构 [2] - 已有59.5万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保障范围 [2] - 参保、事故备案等工作有序开展 [2]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举办多场平行论坛
大众日报· 2025-07-11 08:59
金融文化论坛 - 论坛以"传统文化与现代金融"为主议题 探讨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弘扬路径 [3] - 分议题包括"诚实守信 以传统文化涵育现代金融价值体系""守正创新 塑造金融服务实体新优势""依法合规构建现代金融发展新秩序" [3] - 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 新华保险董事长杨玉成 招银国际CEO霍建军等发表主旨演讲 解析中华文化基因对金融行业的影响 [3] 两河文明对话 - 山东大学在章丘焦家遗址发现"黄河下游最早史前城市" 为中华文明提供黄河样本 [4] - 卢克索文物局通过3D光影重现卡尔纳克神庙内部结构 展示科技赋能考古新范式 [4] - 北京语言大学设立"埃及汉学家理事会" 山东大学与开罗大学联合培养人才 推动文明互鉴 [4] 文化遗产保护 -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推动丝绸之路 长城 大运河等文化遗产参与全球合作 [5] - 故宫博物院确立特色保护策略 在科技应用 国际合作方面取得显著成就 [5] - 尼泊尔考古局提出用传统材料延续建筑真实性 代际传承抵御技艺断层 气候适应性技术降低生态风险 [5] 华侨华人文化使命 - 俄中文化交流协会在圣彼得堡等城市举办活动 向当地儿童讲述曲阜"三孔"文化遗产故事 [6] - 华侨华人既守护中华文明精神内核 又参与跨文明对话 为构建多元现代性文明作贡献 [7] 水文化论坛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称水是中华文明道德与哲学理想的象征 呼吁视为共同遗产 [8] - 埃及与中国将合作研究白鹤梁与尼罗尺两大古代水文测量系统 [8] - 中国水利协会强调孔子"智者乐水" 老子"上善若水"哲学对治水国际合作有指导意义 [8] 中医药国际化 - 肯雅塔大学将中医药学科融入医学生培养 设立附属医院开展中医诊疗 [9] - 巴西设立针灸医学学士学位 与中国多所中医药大学合作改善当地人医疗状况 [9] 儒学现代转化 - 中外学者探讨儒家"成人"标准与现代文明体系的兼容性 利他主义与全球伦理可能性 [10] - 青年辩论会围绕"传统文化创新重内容还是形式""大学教育重'成人'还是'成功'"展开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