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辽宁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国铁沈阳局10月11日起实行第四季度运行图
辽宁日报· 2025-10-10 08:59
列车运行图调整 - 国铁沈阳局自10月11日起实行第四季度新运行图,安排图定旅客列车1094列、货物列车2435列 [1] - 新图增开旅客列车64列、货物班列12列,旨在提升铁路客货运输能力、服务品质和运行效率 [1] - 铁路部门采取压缩列检、机车换挂等措施,进一步提升运输效率和提高新增班列开行品质 [2] 客运服务优化 - 利用9月28日开通的沈白高铁安排开行动车组列车64列,大幅压缩北京、沈阳至抚顺、通化、长白山间的铁路旅行时间 [1] - 利用区域环线高铁开行沈阳北至沈阳北、长春西至长春动车组列车各2列,串联辽宁、吉林省主要城市 [1] - 利用京哈高铁北京至沈阳段复兴号动车组列车高标运行成果,安排开行停站少、速度快、旅时短的标杆列车57列 [1] 货运能力提升 - 新增蒲河(沙岭)至大弯镇、蒲河(沙岭)至南翔等快速多式联运班列3列,强化东北与长三角、西南地区经贸往来 [2] - 持续畅通大连区域与内蒙古、黑龙江地区间铁水联运货物运输 [2] - 新增大石桥至曹子里等城际普快货物班列3列,满足城际间货物运输需求 [2]
抚顺百年车站转型“城市会客厅”
辽宁日报· 2025-10-10 08:59
经过两个月的保护性修缮,历经百年沧桑的抚顺站站舍(当地市民称为"抚顺南站")近日以"城市 会客厅"的崭新姿态面向市民开放,将打造成为举行展会、庆典以及聚会交流的平台。 在开放之后举行的城市记忆展上,闻讯而来的市民排起了长队,还有老人坐着轮椅赶到现场,看看 留在记忆深处的火车站。 75岁的退休职工张久一,拿着手机绕着火车站不停地拍照。他说:"1968年,我从这里坐着火车下 乡插队,1975年又从这里出站到钢厂工作,这个火车站见证了我的成长。" "为实现展示、交流的功能,抚顺站站舍划分为展示区、交流区、休闲区,建筑的色彩、肌理、整 体风貌都得到保留,大厅穹顶、藻井天花式屋顶、框架式窗户等都没有改变。"负责设计的沈阳市规划 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综合设计所所长李明说。 抚顺市历史文化学者卢然说:"抚顺站站舍承载着抚顺人的情感和记忆,从上世纪50年代起,数万 抚顺技术工人和干部从这里乘车去支援全国建设,抚顺站站舍的保护性修缮留住了身处异乡的抚顺人的 乡愁,也留住了抚顺工业文化的根脉。" "家乡永远为你亮着一盏灯。"据介绍,抚顺站站舍启用后,每天晚上都会点亮一盏灯,为旅居在外 的抚顺人留住一份乡愁,传递一份温馨的思念。 抚 ...
检验检测促进产业发展优秀案例发布
辽宁日报· 2025-10-10 08:59
今年以来,省市场监管局推进检验检测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组织开展了检验检测促进产业优化升 级行动,积极发挥检验检测连接研发与生产之间的"连接器"、助推产业技术升级的"助推器"、保障经济 贸易的"稳定器"作用。省市场监管局将聚焦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赋能新质生产力,形成更多可复制、 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为积极引导广大检验检测机构借鉴学习优秀案例,深入实施检验检测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行动,日 前,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检验检测促进产业发展十大优秀案例。 来自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沈阳工业大学、大连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阜新市检验 检测认证中心、省药品检验检测院、抚顺市食品检验检测所、辽宁华电环境检测有限公司、辽宁祥渌检 测有限公司、抚顺中煤科工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西丰县检验检测认证中心十家单位的案例上榜十大优秀 案例。 ...
商圈人气旺 消费活力足
辽宁日报· 2025-10-10 08:59
"瞅准了再撇"的挂旗海报、印着"唠扯"等东北方言的文创袋……国庆中秋假期,在沈阳老北 市,"东北味"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游客。这个假期,当地打造沉浸式体验游玩购物新场景,将专业赛事、 戏曲表演、汽车市集等多元业态植入老北市,为提升消费体验提供了新路径。 这个假期,省内各地的"人气旺"全面带动"消费火"。10月9日,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庆中 秋假期,全省商务系统以"乐购辽宁 惠享美好"为主题,组织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开展300余场促消费活 动,有效激发消费活力。综合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全省住宿业重点企业营业收入和住宿 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6.7%、10.3%,重点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3%,我省重点监测的步行街(商 圈)客流量同比增长7.2%。 这个假期,"情绪消费"成为我省消费热点。沈阳的文创、玩偶"盲盒"等新兴业态深受消费者青睐; 大连开展动漫嘉年华主题活动,动漫周边、电竞比赛等活动人气颇高。 餐饮消费同样表现火热。据美团数据显示,这个假期,我省餐饮企业堂食消费同比增长14.9%,餐 饮消费订单量同比增长14%,特别是一些"老字号"商户销售额同比增长62.7%、订单量同比增长37.2%, 增 ...
假期全省营运性客运量达1964.8万人次
辽宁日报· 2025-10-10 08:59
假期交通运输总体表现 - 行业在假期期间总体平稳有序,保障了安全便捷出行 [1] - 全省交通运输营运性客运量达到1964.8万人次,其中发送旅客960.8万人次,到达旅客1004万人次 [1] -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累计发送旅客733万余人,日均发送91.6万人 [1] 铁路运输保障措施与成效 - 为满足出行需求,国铁沈阳局加开列车1599列次,安排动车组重联953列次,并对普速列车加挂145辆 [1] - 新开通的沈白高铁假期日均发送旅客3.5万人次,日均开行动车组列车64列 [1] 各交通方式流量增长 - 全省高速出口流量为1313.7万台次,同比增长12.1%,其中客车流量1224.4万台次,同比增长12.9% [1] - 全省起降航班7724架次,同比增长12.8% [1] - 渤海湾滚装运输发送航班183班次,同比增长17.3%,到达航班151班次,同比增长25% [1] 优化出行体验的具体举措 - 高速公路方面深化"阳光救援"行动,增设常态或临时救援点81处 [2] - 国省干线公路173个养护站全部对社会车辆开放,提供基本服务功能 [2] - 民航方面全面开放国内安检通道,大幅降低值机平均等候时长 [2] - 水运方面累计投放客运船舶72艘,提供24128个客位 [2] 安全生产与监管措施 - 节前部署三十条硬措施,并针对重点企业、重要点位开展专项指导帮扶,累计帮扶企业235家 [2] - 全面摸排重大危险源底数,强化重大危险源管控 [2] -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累计开展调度核查26611条,实施提级管控612条 [2]
我省两人荣登今年二、三季度全国见义勇为勇士榜
辽宁日报· 2025-10-10 08:59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央政法委发布2025年第二、三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全国共69位勇士上榜,其中辽宁省李宝东、栾印波两人入选 [1] -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李宝东、栾印波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美德,其挺身而出的精神值得学习,应以其为榜样弘扬见义勇为精神,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 [2] 人物事迹总结 - 李宝东事迹:2025年1月1日,锦州北镇市青堆子镇王家村居民李宝东在鸡棚突发大火时,爬上7米多高的棚顶试图构建隔离带,因棚顶烧塌从高处摔落,导致身体大面积烧伤、脊椎骨骨折,面临瘫痪风险,目前仍在治疗观察中 [1] - 栾印波事迹:2025年3月16日,盘锦市双台子区司法局统一镇司法所所长栾印波在成都休假时,跳入锦江救起一名落水女子,在无任何救援设备的情况下托住已昏迷的女子直至救援船到达,协助将其营救上岸,本人因岸边湿滑摔倒导致身体多处擦伤 [1]
我省秋粮收获已近半
辽宁日报· 2025-10-10 08:59
秋收总体进度 - 截至10月8日,该省粮食作物已收获2611.2万亩,进度达到48.5% [1] - 玉米作为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已完成收获2260.6万亩,完成进度达53.7% [1] - 大豆已完成收获127.84万亩,占播种面积的41.2% [3] - 水稻完成收获73.7万亩,不足播种面积的一成 [3] 玉米产量表现 - 合作社已收玉米亩产达2200斤至2300斤,较去年增加约300斤 [1] - 折合标准水分后,亩产达到“吨粮田”水平 [1] - 玉米亩产提升得益于良种、良技、良法的综合运用,特别是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的示范效应 [2] 农业生产技术应用 - 通过应用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宽窄行种植、秸秆还田等措施,在沙壤土地上实现了亩产2000斤的目标 [2] - 机械化收割方式在秋收中得到应用 [1][4] - 农业技术应用增强了在不同年景下稳产丰收的信心 [2]
跨越白山黑水 树起全新标杆
辽宁日报· 2025-10-10 08:59
项目概况与战略意义 - 沈阳至佳木斯高速铁路沈阳至白河段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东北高铁网完成历史性合龙 [1] - 沈白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21年7月全线开工建设 [1] - 该线路的建成标志着辽宁省实现了“市市通高铁”的目标 [5] 工程建设挑战与技术突破 - 线路穿越长白山支脉11条断裂带,跨越三大水系80余条河流,桥隧比高达78.4% [2] - 面临极寒冻土、火山灰地层、湿地生态区及东北最大岩溶隧道群四重世界级挑战 [2] - 东北冬季气温低至-30℃至-40℃,每年有效施工期不足200天 [2] - 采用“冬期施工措施”使混凝土强度达标率提升至99.8% [5] - 头道松花江特大桥110米高的9号墩是东北地区“第一高墩”,采用优化钻头工艺在安山岩层中完成36根直径2.5米的深桩 [6] - 新宾隧道施工遭遇断层破碎带,日涌水量最高达8086立方米,创新采用综合治理方案并形成新工法 [4] 智能化建造与技术创新 - 轨道板预制基地实现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每10分钟产出一块高精度轨道板,整体高差控制在毫米级 [8] - 首创研发的流水机组法智能制造生产线技术实现国际领先水平,8000余平方米生产线仅需20多人 [8] - 创新融合“BIM+GIS”技术,打造覆盖全线接触网和四电所亭的数字化全息沙盘,完成510项模型构建 [9] - 应用新一代自动化腕臂预配平台、无轨化接触网承力索小张力架设装备、道岔闪光焊接技术等新装备新工艺 [9] 生态环保与绿色施工 - 线路规划秉持“最小干预”原则,主动绕开17处自然保护区和22处水源地 [11] - 采用“以桥代路”、“以隧代挖”方式保护生态,例如为保护1500余株50年树龄油松而开凿穿山隧道 [10] - 施工采用钢围堰和防污帘实现与河水的物理隔离,并设置隔音屏障、使用洒水车和雾炮车控制环境影响 [11] - 全线设置2174户27976平方米隔声窗、179处83579延米声屏障,59处弃土渣场综合利用,290处临时用地复垦率达100% [12]
国内首座500千伏全自主可控新一代变电站在辽投运
辽宁日报· 2025-10-09 09:23
近日,我国首座500千伏全自主可控新一代变电站——铁岭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这座位于辽北风、光富集区的枢纽电站,从核心材料、关键芯片到操 作系统、数据库,全部实现国产化,标志着辽宁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实现能源转型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铁岭地区风、光资源丰富,是辽宁新能源发展的重点区域。"十四五"初期,国网辽宁电力就投运了首座500千伏永安输变电工程,初步打通清洁能源送 出通道。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今年3月,铁岭第二座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启动建设,进一步优化电网结构,提升供电与新能源消纳能力。 据了解,该工程包含500千伏铁岭—石岭线路和500千伏西泉变电站两大部分。线路总长320千米,新建铁塔825基;变电站本期安装两台120万千伏安变 压器,新建500千伏出线2回、220千伏出线5回。 更引人注目的是,其中的西泉变电站系统示范应用了16类原创技术成果,成功解决新能源电网经济性、稳定性和安全性难题,显著提升辽北地区新能源 消纳能力上限。 据悉,这一项目不仅获批国家电网公司原创技术策源地科技示范工程,更成为全国同类地区解决新能源消纳难题的"辽宁样本",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 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解题方案。 变 ...
“陕公大学堂”在辽宁大学开讲
辽宁日报· 2025-10-09 09:23
活动概述 - 陕公大学堂暨宋则行名家大讲堂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辽宁大学协办并在辽宁大学举行[1] - 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第八季于9月24日至29日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2个城市全面开讲[1] - 活动聚焦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整合各领域专家力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阐释和宣传普及[1] 活动内容与参与 -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温铁军围绕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发展新机遇等话题展开论述并与学生代表交流[1] - 该系列讲座以中国人民大学前身“陕北公学”为名[1] - 2023年以来,“陕公大学堂”已举办8季共241场活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