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京青年报
icon
搜索文档
童书包装精美价格高,谨防陷豪华包装营销误区
北京青年报· 2025-06-24 19:54
童书市场现状 - 童书包装日益豪华,硬壳封面、铜版纸张、精美印刷成为标配,部分书籍采用浮雕工艺、进口丝绸或动植物标本镶嵌等高端设计 [1] - 单本童书价格普遍在100-500元区间,部分仅含二三十页内容的书籍售价高达百元以上 [1] - 出版商将童书与玩具捆绑销售,开发立体书、布书、触摸书等衍生形态,图书功能占比降低 [1] 行业问题分析 - 过度装帧导致童书异化为礼品或社交符号,功能与价格出现本末倒置现象 [1][2] - 高价策略使低收入家庭难以负担,图书馆采购意愿降低,二次流通渠道受阻 [2] - 部分售价数百元的豪华童书使用率极低,最终成为闲置品或废品 [2] 监管与消费建议 - 需建立童书包装标准体系,限定装帧层数、材质及非基础功能价格占比 [3] - 建议多部门联合查处过度包装行为,通过典型案例曝光形成震慑效应 [3] - 消费者应转向物美价廉的平价童书,避免助长市场奢华风气 [3] 社会影响评估 - 豪华童书可能向儿童传递攀比虚荣等错误价值观,影响阅读习惯养成 [2] - 当前市场趋势违背教育资源公平分配原则,限制知识传播范围 [2][3]
北京市672家医院建成老年友善机构
北京青年报· 2025-06-24 09:12
北京市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 全市672家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1] -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化健康管理服务率达69% [1][2] - 131家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占比超过90% [1] 老年健康服务基础设施 -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1个,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个 [1] - 19家公立医疗机构完成向康复机构转型,建设老年护理中心32家,安宁疗护中心20家 [1] - 医养结合机构198家,2个区获评全国首批医养结合示范区,3家机构获评全国首批医养结合示范机构 [2] 老年人免费健康服务项目 - 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每年可免费享受一次健康管理服务和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覆盖率分别为69%和76%) [1][2][3] -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可享受脑健康体检服务(50岁及以上高危人群放宽年龄限制) [3] - 60岁及以上老年人每年可接种流感疫苗,65岁及以上可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3] - 322个社区试点提供心理健康评估、科普讲座等心理关爱服务 [3] 老年人就医便利化措施 - 60岁及以上持医保卡老年人在社区卫生机构就诊减免医事服务费自付部分 [4] - 市属医院全量门诊号源提前2周向基层投放,支持预约转诊 [4] - 慢性病老年人可享受最长3个月的长期处方服务 [4] - 签约家庭医生的城乡居民医保老年人取消首诊转诊限制 [4]
瘦身经验帖背后,是精心算计的“减肥托”
北京青年报· 2025-06-24 09:12
行业现状 - 社交媒体上存在大量伪装成"瘦身经验分享"的商业推广内容,商家通过多个小号自导自演制造虚假测评,诱导消费者购买高价减肥产品 [1] - 商家利用"既想瘦又怕累"的普遍心理,将"躺瘦"包装成可实现目标,并刻意模糊科学减肥规律,使用"分解脂肪"等伪科学话术 [1] - 营销手法形成完整套路:用完美案例激发欲望、用"反弹警告"制造焦虑、以"专属方案"提供虚假安全感 [1] 产品风险 - 宣称"纯植物提取"的减肥产品实际可能含有西布曲明、酚酞等违禁成分,这些成分会导致代谢紊乱、肠道损伤甚至心脏疾病 [2] - 产品副作用具有滞后性,消费者出现健康问题后往往面临商家失联、维权无门的困境 [2] 行业影响 - 虚假经验帖导致"七天速成"等伪科学观念盛行,削弱公众对科学减脂的信任,扭曲健康管理方向 [2] - 形成以"减肥托"为核心的灰色产业链,包括受雇水军和虚假博主,暴露出平台监管失察、软文界定模糊等监管漏洞 [2] 监管建议 - 需要建立穿透式审查机制,对减肥类内容实施标签化管理 [3] - 建议将"种草笔记"纳入广告监管范畴,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3] - 需提升公众健康素养,推广科学减脂理念,增加规范体重管理服务供给 [3]
夏至节气 一粥一菜加一茶
北京青年报· 2025-06-24 09:12
夏至养生药膳食谱 - 荷叶莲子粥配方:鲜荷叶半张(或干荷叶10g)、莲子15g、粳米50g、冰糖适量,具有清热解暑、补益心脾功效,适用于心脾两虚、暑热夹湿症状[2] - 沙参玉竹老鸭汤配方:老鸭一只配北沙参、玉竹、生姜,小火煲1.5小时,能益气养阴生津,改善夏季食欲不振[3] - 清暑祛湿茶配方:藿香、佩兰、薄荷各3克冲泡,每日3-5杯,可芳香化湿解暑,适合湿热气候饮用[4] 夏至养生核心原则 - 重点方向:清心泻火消暑热与健脾和胃化湿邪相结合,应对高温多雨导致的气阴耗伤和湿邪困脾[5] - 饮食调理:苦瓜、莲子心可清心除烦,茯苓山药健运中焦,麦冬乌梅酸甘化阴[6][7][8] - 食材选择:薏米赤小豆利湿,莲子百合安神,绿豆西瓜解暑但忌过度贪凉[9][10][11] 夏至起居建议 - 运动时间:选择清晨或傍晚锻炼,避免大汗导致气津耗伤[12] - 防护措施:需避免烈日暴晒并及时补水,保持情绪平和[11][12]
老祖宗的夏日特饮 把酸梅汤喝出花
北京青年报· 2025-06-24 09:12
乌梅汤的历史与起源 - 乌梅汤早在先秦时期就已作为消暑佳品,周朝天子饮宴中的梅浆是其早期形式 [2] - 唐宋时期出现各种梅汤药方,清代慈禧太后日常饮用乌梅汤 [2] - 明代《奇效良方》详细记载了乌梅汤的配方和功效 [2] 乌梅汤的核心成分与功效 - 主要成分包括乌梅、山楂、陈皮和甘草 [3] - 乌梅味酸涩,性平,具有生津止渴、敛肝血、助睡眠、消食解腻、缓解腹泻、增进食欲、敛肺止咳等功效 [4] - 山楂健胃消食,化浊降脂,活血化瘀,改善消化不良、腹胀、食欲不振 [4] -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缓解脾胃气滞引起的腹胀、食欲不振 [4] - 甘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补脾益气,调和诸药 [4] 乌梅汤的附加配料与功效 - 可加入薄荷、荷叶、玫瑰花等,增强清热解暑、生津止渴、润肠通便、开胃消食等功效 [5] - 冰糖润肺止咳,补中益气,调和药性,增加甜度 [5] - 洛神花富含花青素和有机酸,增加色泽和酸度,增添花香 [5] - 桂花增添香气,提升风味和口感 [5] - 桑葚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花青素,增添甜味和果香,促进肠道蠕动 [5] - 薄荷带来清凉感,适合夏季清热解暑 [6] 乌梅汤的适用人群与禁忌 - 胃酸过多者慎饮,可能加重反酸、烧心等症状 [7] - 血糖偏高者需注意含糖量,避免血糖波动 [7] - 经期或孕期女性需谨慎,可能影响经血排出或体质特殊 [7] - 儿童及脾胃虚弱者不宜过量饮用,可能刺激肠胃 [7] - 服药人群需咨询医师,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7] 乌梅汤料包的挑选与使用 - 优先选择专注传统养生食材的品牌,核心食材品质是关键 [8] - 查看配方比例,不同需求选择含山楂或薄荷叶的料包 [8] - 选择密封防潮包装,注意生产日期与保质期 [9] - 根据体质加减配方,可咨询专业医师量身配置 [9]
北京发布推动总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新版总部政策突出北京服务
北京青年报· 2025-06-23 12:00
政策修订背景 - 北京市修订原有总部政策以匹配首都城市战略定位 培育壮大总部经济 强化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服务"四个中心"功能建设 [1] - 新版政策《北京市推动总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分为四部分十七条 涵盖主要目标 总部企业类型标准 便利化措施及组织实施 [1] 总部企业分类与认定 - 总部企业分为六类: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外资研发总部 贸易型总部 文化型总部 科创型总部 行业示范总部企业 [1][2] -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总部由市商务局直接认定 其余四类需经市发展总部经济工作联席会议确认 [2] - 企业可通过"首都之窗"在线或政务服务中心窗口申请 符合条件者获发《确认证书》享受支持政策 [2] 核心便利化措施 - 八项便利化措施聚焦四大方向:全球资源调配(资金流动 数据跨境流动) 创新能力(研发创新 政策支持) 营商环境(政务服务 通关便利) 惠企服务(人员服务 政企对接) [2] - 政策集成"两区"建设制度性开放成果 突出"北京服务"品牌优势 [2] 政策实施安排 - 新版措施自印发30日后施行 同步废止原《北京市促进总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规定》(京政发〔2021〕3号) [2] - 组织实施机制包括联席会议制度 动态管理体系和市区联动机制 [1]
国际香蕉集散中心在新发地正式启用
北京青年报· 2025-06-23 10:46
行业动态 - 京津冀地区规模最大的国际香蕉集散中心在北京新发地市场建成投用,采用智能气调冷库技术将香蕉催熟时间从7天缩短至3天 [1] - 该中心每日可向市场投放1.5万箱优质香蕉,约占北京市香蕉日供应量的30% [1] - 集散中心占地4000平方米,采用"气候环境调节库"以纯物理方式催熟香蕉,不使用任何化学药剂 [1] 技术创新 - 智能气调库通过模拟高压锅原理的负压仓实现全智能运行,既保障食品安全又提升催熟效率 [1] - 新技术使香蕉口感更软糯、甜度更均匀,出品率从95%提升至99% [2] - 催熟加工间的投资成本降低40%,每箱加工用电节省0.2元 [2] 市场影响 - 集散中心单次可容纳90个货柜、约13.5万箱香蕉 [2] - 北京市日均消耗香蕉约5万箱,此前市场承担3万箱供应任务,新冷库投入使用后日均增加1.5万箱供应量 [2] - 新发地汇聚了东南亚、中南美、非洲等20多个主产国的优质香蕉 [2]
“我们带泡泡玛特上过太空!”
北京青年报· 2025-06-22 00:41
北京市商业航天产业格局 - 北京市拥有商业航天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核心研发单位占全国50%以上 [1] - 经开区、丰台区、大兴区聚集全国70%以上商业火箭整箭企业,海淀区形成全国卫星制造产业链最全聚集区,初步形成"南箭北星"格局 [1][3] - 商业航天涵盖运载火箭、卫星制造、地面站及终端设备、卫星应用服务全产业链,46家在京企业入选"2024中国商业航天企业百强"榜单,占全国近50% [3][5] 海淀区卫星产业进展 - 海淀区企业微纳星空研制的泰景三号04星、泰景四号02A星实现"星上AI+高分辨率"工程化应用 [3] - 海淀区计划通过《行动计划》加快核心技术攻关,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3] - 北清路布局空天信息应用创新集聚区,首期以中关村壹号为启动区,后续拟建超20万平方米"卫星小镇" [5] 火箭产业与园区建设 - 经开区瀛海镇建设"火箭大街",周边已集聚近60家星箭相关企业 [1][5] - 丰台区建设"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大兴区启动商业航天产业基地一期建设 [5] - 星河动力与蓝箭航天等公司探索火箭广告商业化模式,如泡泡玛特IP涂装火箭 [6][8] 商业航天跨界合作案例 - 星河动力谷神星一号(遥十六)运载火箭搭载泡泡玛特"MEGA SPACE MOLLY"IP涂装,进入535km太阳同步轨道 [6] - 蓝箭航天火箭曾搭载招商银行、波普艺术家嫦娥等广告内容 [8] - 航天公司推出联名周边产品,如星河动力与泡泡玛特联名手办售价219元瞬间售空,发射任务徽章售价119元受好评 [8]
“看看这些花儿,心里别提多亮堂了!”北京建设疗愈花园需求迫切,难点在哪儿?
北京青年报· 2025-06-21 17:57
疗愈花园行业现状 - 北京海淀、昌平、密云等区已开始尝试打造疗愈型花园场景,但整体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1] - 当前面临资金保障不足、配套措施欠缺、专业人才短缺等挑战,公众认知度低且室内建造难度大[1] - 清华大学李树华教授团队在昌平区泰康燕园养老院打造了600余平方米室内疗愈花园,中庭高度16米并采用玻璃顶解决光照问题[7] 典型案例分析 - 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老年医学科自2021年起引入园艺治疗,定期举办植物作画、干花制作等活动改善患者心理健康[4] - 金樱谷花园容纳近1400种植物,通过四季轮转的花卉设计实现疗愈功能,并探索出以设计服务反哺运营的商业模式[10][11] - 成都世园会"绿康园"项目通过五感刺激设计(颜色、气味、质感等)结合中医药植物实现康养效果[8] 技术创新与学科建设 - 《老年常见疾病园艺治疗》系统梳理25种慢性病的园艺治疗方案,填补国内医学与园艺交叉领域空白[13] - 开发减压园、失眠园、降糖园等专项疗愈空间,如降糖园利用黑松释放的萜类化合物改善胰岛素敏感性[13] - 呼吁建立园艺疗愈学科体系,推动园林、医学、心理学跨学科融合,加强园林康养师人才培养[14] 政策与规划建议 - 提案将首都"七站两场"作为重点改造区域,打造兼具生态稳定性和疗愈功能的交通枢纽空间[12] - 建议新建建筑前置疗愈空间规划,从源头解决荷载、种植基盘等技术问题[12] - 推广在商圈、养老机构、学校等场所嵌入小型疗愈花园或康养角的模式[12] 市场需求与发展潜力 - 都市人群心理健康需求催生自然疗愈场景,成为北京花园城市建设的新方向[1] - "公园20分钟效应"验证短暂接触自然即可改善情绪,反映深度"用绿"需求正在萌芽[15] - 行业需从景观化向功能化转型,推动自然从观赏对象转变为日常疗愈载体[16]
统一美容整形价格让求美更安心
北京青年报· 2025-06-21 10:28
行业规模与现状 - 2024年中国美容整形市场规模已接近3000亿元,显示出强劲的消费升级动力[1] - 行业从少数人的奢侈消费转变为大众消费,反映民众生活水平提高和审美观念转变[1] - 行业存在收费名目繁多、项目名称不一、收费标准差距大等乱象,影响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1] 政策规范与影响 - 国家医保局发布《美容整形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首次统一规范价格项目[1] - 指南将项目名称按技术原理归类,避免机构用花哨名称误导消费者,提升透明度[2] - 规范价格体系有助于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减少乱收费现象[2] - 政策保留对新技术、新材料的兼容性,允许医疗机构设立加收项和扩展项,支持个性化服务[3] 行业发展趋势 - 政策引导下,行业将向透明化、有序化方向发展,机构需适应规范要求寻找新机遇[3] - 监管部门将加强治理收费乱象,严查不报备项目和虚假低价宣传等违法行为[3] - 消费者需选择正规机构,并在遭遇侵权时积极维权,推动市场良性竞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