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搜索文档
堵截“减肥神药”需强化处方审核
北京青年报· 2025-10-16 10:52
行业监管漏洞 - 处方药司美格鲁肽和替西帕肽在临床上有明确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严格的诊断评估和医生处方才能使用[1] - 存在医生随意更改处方诊断的现象,例如将诊断从“2型糖尿病”直接划掉改为“体重增加”[1] - 药店审核形同虚设,可凭借模糊不清的外购处方出售药品,甚至不按处方剂量限制销售[1] - 线上平台审核流程过于简化,如某电商平台仅需勾选“2型糖尿病”即可通过处方认证完成司美格鲁肽购买[1] 规范使用与治理措施 - 司美格鲁肽在中国获批的“降糖版”仅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减重版”仅适用于特定的肥胖人群[2] - 规范处方开具需经过严格诊断评估,包括血糖及甲状腺、胰腺功能等必要检查[2] - 应建立和完善电子处方系统,实现处方开具、审核、流转的全流程可追溯[2] - 需进一步规范外购处方格式并强制加盖医院公章或电子签章,同时强化药店药师的实质审核责任[2] 市场环境与社会影响 - 社交平台存在大量以“躺瘦”“月瘦40斤”为噱头的虚假宣传,通过私信引导至私人账号交易未经验证的减肥药物[3] - 公众被误导盲目追求快速减肥,忽视药物副作用和医学规范,应树立科学减重观念[3] - 药品仅应作为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的辅助手段,且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严禁个人自行调整剂量或混合用药[3] - 当前从线下医院到线上平台再到药店的处方滥用已形成完整链条,需从源头规范处方开具以遏制滥用现象[3]
公交开设专72路 助市民接驳地铁
北京青年报· 2025-10-16 01:37
本报讯(记者 刘洋)为进一步方便国美家园社区、华纺易城社区、润枫水尚小区的市民换乘地铁6号 线,北京公交集团客二分公司于10月15日开通专72路,帮助居住在青年西路沿线社区的市民可以快速往 返地铁6号线青年路站。 专72路首站为姚家园西路,末站为青年路口西,沿途设站国美家园社区站、华纺易城社区站、润枫水尚 小区站,发车间隔为6-8分钟。线路开通前期,客二分公司按照"短频快"的工作思路,通过开展公交"六 进"活动,带领车队干管职工来到国美家园小区、华纺易城社区、润枫水尚小区以及地铁6号线青年路站 周边设立多个调研点位,全方位掌握国美家园、华纺易城、润枫水尚等小区居民换乘地铁6号线的乘车 需求。通过分析调研数据,车队了解到市民主要依靠步行、自行车和电动车前往地铁6号线。专72路开 通后,多个社区居民的出行效率大大提升。 ...
“符号营销”的暴力方法该退场了
北京青年报· 2025-10-15 16:07
广告营销行业趋势 - 广告行业传统上被允许采用无意义或自相矛盾的内容来激发购买欲望 [1] - 近年来因措辞不当和审美不佳导致品牌形象受损的营销案例显著增加 [1] - 简单重复的符号营销模式受到消费者质疑,其市场生存能力引发关注 [1] 符号营销策略分析 - 符号营销核心逻辑是"重复就是力量,简单就是王道,流量不分美丑" [2] - 营销策略注重将符号做得大、亮、多以实现快速传播 [2] - 该方法执着于制造密集的物理刺激,但缺乏内在维度建设 [2] 符号营销失效案例 - 鹅夫人餐厅采用"鹅鹅鹅,鹅夫人"广告语后,全国门店在5年内收缩至个位数 [3] - 该营销未能提供购买理由、营造消费环境或带来愉悦心情 [3] - 重复播放导致消费者产生被强制营销的感受,符号与产品实质分离 [3] 消费者认知变化 - 消费者已能识别符号意义滑落背后的功利主义目的 [4] - 符号暴力通过施行者与承受者的默契形成,但承受者认知正在觉醒 [4] - 当营销优先维持言说形式时,传递与接收的信息出现严重偏差 [4] 企业价值主张转变 - 消费者从收入工具转变为企业最重要资产,双方形成共生关系 [5] - 企业价值观契合度成为与消费者建立连接的关键因素 [5] - 无法表达消费者真实想法的符号将沦为抑制感受的冰冷工具 [5]
舆情恐惧症,该怎么破?
北京青年报· 2025-10-15 16:07
地方政府舆情应对的演变与困境 - 新媒体时代舆论对地方政府是双刃剑,既希望借助流量为地方发展增力,又害怕被负面舆论反噬,产生舆情恐惧症[1] - 早期回避型冷处理方式导致舆情越拖越大,后续出现硬扛否认事实、答非所问聚焦边缘细节、息事宁人式道歉等不恰当应对方法[1] - 这些现象根源包括地方政府政绩观问题,以及怕被问责的心理动因,一些地方存在舆情洁癖甚至零舆情考核[1] 舆情应对的正确策略与根本之道 - 应对舆情需具体分析不能一刀切,应全面看待并从更长周期考察,不能唯舆情论,要创造宽松干事空间和适当容错机制[2] - 真诚是应对舆情的最佳方式,详细周密回应群众关心细节和谣言的通报能获得信服,语焉不详的敷衍难以得人心[3] - 根本之道在于踏实做好本职工作,社会安定、法治畅通、经济发展才是消弭舆情的基础,群众口碑决定一切[3]
前9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双破千万辆
北京青年报· 2025-10-15 01:41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1至9月中国汽车行业产销分别完成2433.3万辆和243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3%和12.9% [1] - 2025年9月单月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27.6万辆和322.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6.4%和12.9%,同比分别增长17.1%和14.9% [1] - 汽车行业月度同比增速已连续5个月保持10%以上,市场整体延续良好态势 [2] 新能源汽车产销总量 - 2025年前9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千万辆,分别累计完成1124.3万辆和1122.8万辆,同比增幅均超过30%,分别为35.2%和34.9% [1] - 2025年9月单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1.7万辆和160.4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6.3%和15%,同比分别增长23.7%和24.6% [1] 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 - 2025年1至9月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6.1% [1] - 2025年9月单月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9.7% [1] 新能源汽车细分品类表现 - 2025年前9个月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呈快速下降,其他两大类新能源汽车品种产销呈不同程度增长 [1] - 2025年9月单月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大类新能源汽车品种产销环比、同比均呈不同程度增长 [1] 行业增长驱动因素 - 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继续显效,地方车展火热进行,企业新品密集上市,共同推动市场 [2] - 新动能加快释放,对外贸易呈现韧性,为行业增长提供支撑 [2]
北京智能汽车为何“更聪明”
北京青年报· 2025-10-15 01:32
政策与标准 - 北京市发布4项自动驾驶地方标准,覆盖封闭试验场地测试和车路云一体化路侧设施两大核心领域,首次为封闭测试建立标准化框架[7] - 《北京自动驾驶汽车条例》施行,是中国首个全面规范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汽车的地方性法规,明确将个人乘用车出行纳入支持范围[7] - 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是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构建适度超前的政策管理体系,推动无人配送、干线物流等多场景应用落地[7] 产业发展目标与现状 - 北京市力争到2025年汽车产业产值突破7000亿元,智能网联汽车(L2级以上)渗透率达到80%[7] - 2024年北京市汽车与交通产业实现产值超过44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5%[8] - 2024年7月,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达5.2万辆,同比增长1.4倍,1-7月累计产量已突破31万辆,超越去年全年总产量[8] 技术基建与示范应用 - 北京亦庄已实现600平方公里的智能网联道路和智慧城市专网覆盖,部署各类车载单元1000余套,测试验证里程超3800万公里[7][8] - 云控平台日均处理数据量约420TB,接入约1100辆测试车辆,覆盖1600余个路口[7] - 示范区实现67条道路绿波通行,257个路口动态优化,动态发布覆盖300多个路口的实时信息[7][8] 产业链生态与企业动态 - 北京亦庄聚集120余家智能网联汽车企业,涵盖汽车设计、制造、芯片、智能座舱、智能底盘等关键领域[8] - 小米汽车超级工厂通过智能化技术改造优化生产流程,设备开工率与生产效率双攀升,全力加快小米SU7等车型的生产与交付[8] - 北京拥有地平线、辉羲智能等芯片企业,地平线2024年在自主品牌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市占率位居第一,辉羲智能产品计算性能比国外主流芯片翻倍且成本更低[8] 应用场景与商业化进展 - 百度萝卜快跑已在包括北京在内的全国15个城市开展常态化运行,安全行驶里程超1.7亿公里,累计提供超1100万次乘车服务[8][9] - 小马智行在北京、广州、深圳三城开启7×24小时全天候自动驾驶测试,其第七代极狐阿尔法T5自动驾驶车辆具备L4级无人驾驶能力[9] - 新石器在亦庄部署超300辆无人车,建成全球首个无人车共配中心,日分拣量最高可达10万件[7]
“自动驾驶”绝非醉驾的免罪符
北京青年报· 2025-10-14 18:14
归根结底,方向盘不仅是车辆的操控器,更是责任的象征。在交通环境日益复杂的今天,法律对醉 驾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行为的"零容忍"态度,是守护社会安宁的基石。北京二中院的这一判决,不仅是 对闫某某个人的公正裁决,更是面向全社会的一次法律重申:技术的星辰大海值得我们探索,但法治的 底线尊严不容逾越。每一位驾驶者都必须时刻铭记:责任,永远无法设置为"自动驾驶";依法驾驶,才 是通往安全彼岸唯一不变的导航。 【责任编辑:杨鑫宇】 其次,坚持依法驾驶是每一位交通参与者不可推卸的铁律,它超越了一切技术配置。令人忧心的 是,随着辅助驾驶功能的普及,一种"技术无罪论"的侥幸心理正在滋生。短视频平台上那些在高速路上 放手酣睡、炫耀"解放双手"的行径,以及部分车企在营销中对"自动驾驶"概念的模糊与夸大,都在无形 中侵蚀着"依法驾驶"的社会共识。然而,交规的每一字句都以鲜血教训写成,其核心要求始终未变:驾 驶员必须全程保持对车辆的控制与警觉。依法驾驶,不仅意味着不超速、不闯红灯,更意味着在任何技 术辅助下,都必须履行法律所要求的注意义务和掌控责任。将生命安全与公共安全托付给一个尚未成熟 的技术系统,既是对法律的漠视,也是对生命的极端不 ...
加拿大、瑞典、法国三国政要将访华,外交部回应
北京青年报· 2025-10-14 17:13
中加高层交往 - 加拿大外长阿南德将于10月16日至17日访华,这是其今年5月就任以来首次访华 [1] - 此访是继两国总理9月在联大期间会见、两国外长7月在马来西亚会见之后的中加之间又一高层交往 [1] - 中方期待通过此访加强战略沟通,推进落实两国领导人共识,推动中加关系不断改善 [1] - 今年是中加建交55周年和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 [1] 中瑞高层交往 - 瑞典外交大臣斯蒂纳加德将于10月16日至17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1] - 瑞典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今年5月两国元首就建交75周年互致贺电 [1] - 中方期待以此访为契机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础上加强沟通深化合作 [2] 中法战略对话 - 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博纳将于10月15日至16日来华,同王毅举行新一轮中法战略对话 [3] - 中法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近年来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关系保持稳健发展势头 [3] - 今年5月两国元首通电话,就加强战略沟通维护多边主义等达成重要共识 [3] - 中方期待通过对话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深入交流,推动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 [3]
年轻人亲近传统文化需要更多破局之道
北京青年报· 2025-10-14 11:26
文化消费新趋势 - 历史名城洛阳兴起“上坟游”,导游转型带领“历史名人墓地一日游”,该小众另类旅游方式在年轻人中流行[1] - 年轻人通过给曹操墓留止痛药、在武侯墓写祝福等充满生活气息的方式,与历史人物建立情感联结[1] - 该趋势反映年轻人从传统文化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拒绝僵化说教,渴望互动共情[1] 市场驱动力与消费者洞察 - “上坟游”是年轻人应对快节奏生活的心灵疗愈,提供与“永驻史册的偶像”对话的精神出口[2] - 年轻人渴望打破传统文化厚重刻板的标签,从被动知识接收者变为主动情感投入者[1][2] - 亲近传统文化的关键核心包括共情、体验、创造、社群四大要素[2][3] 产品与服务创新机会 - 博物馆可推出角色代入活动,如让年轻人穿汉服参与“科举考试”[2] - 景区可开发诗词实景游,在李白放歌的敬亭山、杜甫登临的岳阳楼等地让年轻人循诗句打卡[2] - 鼓励年轻人用短视频、剧本杀等现代形式解读历史故事,成为文化转译者[3] 行业生态系统发展 - 社会应设立创意基金,支持年轻人将巧思转化为文创产品与特色活动[3] - 需搭建“同好社群”,通过线上古籍共读、历史辩论,线下手艺工坊、访古研学等活动维持热情[3] - 以共情为纽带、体验为载体、创造为动力、社群为支撑,为年轻人搭建更多亲近传统文化的桥梁[3]
寒露节气 一粥一菜加一茶
北京青年报· 2025-10-14 09:21
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标志着气候从凉爽向寒冷过渡。此时地面露水 渐寒,北风渐起,气候特点为"燥寒并重,肃杀气盛"。养生需温肺润燥、暖中散寒、通络防痹,为冬藏 夯实根基。 新鲜山药400克,莲藕、猪排骨各200克。山药、莲藕去皮后切块,排骨剁块,焯烫后去血水。将所 有材料放进锅中,加适量水煮沸,转小火炖约1小时,加盐、葱末、香油调味即可。 山药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莲藕可开胃健脾、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山药莲藕排骨汤 可益气养阴、开胃健脾,尤宜于气阴两虚,气血虚弱,久病体虚者食用。也可酌加适量枸杞、当归、黄 芪、百合等增强补益气血、滋补五脏的作用。 茯苓红枣桂圆百合茶 茯苓、红枣、桂圆各5克,百合3克,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3至5杯。 推荐一粥一菜一茶,助您愉快度寒露。 百合枸杞大枣莲子粥 干百合15克、枸杞15克、大枣15枚、莲子30克、大米或糯米100克。百合、莲子、大枣提前用清水 浸泡1小时。锅中加水,放入大米(或糯米)煮开后转小火,加入百合、莲子、大枣,搅拌均匀。煮至 米粒开花、粥变黏稠,最后放入枸杞再煮5分钟即可。 百合功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补肺阴清肺热,止咳化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