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世相

搜索文档
11份料单更新!求购MICROCHIP、升特、ADI芯片
芯世相· 2025-06-17 12:12
公司业务规模 - 拥有1600平米芯片智能仓储基地,现货库存型号1000+,覆盖100种品牌 [1] - 现货库存芯片达5000万颗,总重量10吨,库存价值超1亿元 [1] - 在深圳设有独立实验室,每颗物料均进行QC质检 [1] 采购需求 - 当前求购ADI品牌LTC2642ACDD-16PBF型号2500片 [2] - 求购Semtech品牌LR1121IMLTRT型号30千片 [2] - 求购MINI品牌WP4U+型号10千片 [2] - 求购华彩威品牌WS2812B-2020型号25千片 [2] - 求购MICROCHIP品牌LAN8720AI-CP型号10千片 [2] - 求购ADI品牌ADXL345BCCZ型号10千片 [2] - 求购MICROCHIP品牌ATMEGA328P-AU型号10千片 [2] 库存促销 - 特价出售英飞凌品牌SAK-TC377TP-96F300S AA型号10千片,年份24+ [3] - 特价出售英飞凌品牌SAK-TC375TP-96F300W AA型号10千片,年份24+ [3] - 特价出售ADI品牌ADSP-21565WCSWZ10型号216023片 [3] - 特价出售英飞凌品牌XDPE15284D-0000型号272千片,年份22+23+ [3] - 特价出售英飞凌品牌IKW40N120CS7型号100千片,年份22+23+ [3] - 特价出售润石品牌RS2299XTQC16型号100千片,年份24+ [3] 用户服务 - 累计服务1.8万用户,提供最快半天完成的交易服务 [4] - 通过【工厂呆料】小程序解决"找不到、卖不掉、价格优化"问题 [5] - 支持电脑网页版登录dl.icsuperman.com进行业务操作 [6] 行业动态 - 行业TOP4芯片分销商格局发生变化 [8] - 芯片行业面临暂停接单、原产地判定等挑战 [8] - ST、ADI、瑞芯微等品牌芯片出现涨价现象 [8] - 在TI、ADI涨价背景下,国产模拟芯片接单量增加 [8] - TI和ADI当前处于行业风口浪尖 [8]
大兼并时代:中国汽车产业内卷终局推演
芯世相· 2025-06-17 12:12
中国汽车产业现状与兼并整合趋势 行业核心矛盾与现状 - 中国汽车产业表面通过"60天账期"倡议缓解舆论战,但深层内卷竞争问题未解决,协会文件无法规范价格体系或改变市场规律[4][5] - 行业专家提出"兼并整合"是治理内卷的关键手段,符合产业发展规律[6][7] 车企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不经济" - 车企面临固定成本隐性增长问题:虽然销量突破3000万辆(2024年增长4.5%),毛利率达15.6%(十年新高),但资产周转效率持续恶化[14][15] - 关键周转指标显示:固定资产周转率4.83(十年最低)、存货周转率6.67(十年次低)、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剪刀差扩大(主机厂话语权达十年峰值)[17][18][19] - 电气化改革带来销量红利但资本投入过剩,导致资产利用率低下,形成"规模不经济"现象(固定成本激增抵消规模效益)[21] 兼并整合的必然性与条件 - 技术停滞周期下,资产过度扩张已成事实:主机厂长期待摊费用增长、资产减值损失创新高(2019新准则后持续攀升)[27][34] - 经济性贬值率指标显示:2024年行业整体达0.335(统计局口径0.204),头部企业如比亚迪产能利用率100%,差值超0.3,远超水泥行业并购潮阈值(0.2)[41] -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性贬值率差值每减少0.15对应资本价格贬值10%,当前汽车行业已具备大规模兼并基础条件[40][42] 国际经验与产业路径 - 欧洲(大众集团)和日本(丰田)通过纵向并购整合冗余资产,而美国部分车企因未及时重组被淘汰[31][32] - 资产重置是解决"规模不经济"的核心路径,需通过兼并盘活贬值资产(如咖啡店类比中堂食区改造)[30][42]
芯片人去德国!一口气看两场行业大展
芯世相· 2025-06-16 11:46
行业趋势与出海背景 - 芯片行业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出海成为产业升级与持续增长的新选项[3] - 出海需理解终端市场、区域法规、技术趋势与产业节奏,比"走出去"更重要[3] - 公司组织德国商务考察活动,聚焦消费电子与汽车电子领域[3] 展会与活动亮点 - IFA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上一届吸引1800多家展商,21万多名观众,AI+硬件是重要主题[4] - IAA慕尼黑车展:上届吸引750家展商,50多万观众,涵盖主机厂、Tier1等全产业链[4] - 两场展会预计数千家企业参加,覆盖消费电子与汽车全产业链[5] - 组织2场深度沙龙,链接当地资源,促进中德行业交流[6] 行程安排与实地考察 - 走访柏林、莱比锡、德累斯顿、斯图加特、慕尼黑五个城市,感受德国产业氛围[7] - 参观格罗方德、大众透明工厂、奔驰工厂等企业[19] - 考察安世半导体(年产1000亿颗芯片)、Fraunhofer(2023年营收34亿欧元)等企业[22][23] - 参观慕尼黑工业大学及创新创业中心[21] 公司经验与资源优势 - 已3次组织德国商务考察,积累丰富执行经验与本地资源网络[10] - 带领百余家企业前往越南、印度、日本等多国考察,优化线路与内容[10] - 由电子产业领域专家带队,同行团员均来自产业上下游企业[12][13] 行程细节 - 9月4日至14日,11天行程涵盖展会参观、企业考察、自然人文景点[16][25] - 具体活动包括IFA展会2天、IAA展会2天、企业参观2天[17][20][22] - 穿插勃兰登堡门、国王湖等景点参观[16][24]
集成电路出口额增长18.9%;全球前十大IC设计厂营收季增6%;美光将停产DDR4…一周芯闻汇总(6.9-6.15)
芯世相· 2025-06-16 11:46
一周大事件 -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前5个月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额达5264亿元,同比增长18.9% [8] - 美光宣布将停产DDR4内存产品 [8] - AMD发布两代旗舰AI芯片MI350和MI400系列,采用三星和美光HBM3E内存 [8][15] - 台积电日本JASM第二晶圆厂预计2025年下半年动工 [8][16] - 高通将以24亿美元收购ALPHAWAVE半导体以加速数据中心业务扩张 [8][19] 行业风向前瞻 - 中国前5个月机电产品出口6.4万亿元,其中集成电路占5264亿元,增长18.9% [10] - 法国总统马克龙推动法国成为全球最先进半导体制造重镇,目标生产2-10nm芯片 [10] - 集邦咨询预计HBM3e将占据2025年HBM出货量90%以上,HBM4将于2026年Q2量产 [10] - SK海力士保持HBM主力供应商地位,美光快速追赶,HBM供需预计保持平衡 [11] - 集邦咨询预计2025年全球晶圆代工产业增长19.1%,先进封装产能年增长76% [12] - TrendForce预计2025年Q1全球前十大IC设计厂营收季增6%至774亿美元 [12] - 瑞银预测2纳米将成为台积电未来三年第二大制程节点 [12] - TrendForce预计2025年Q2前十大晶圆代工厂营收将呈现季增 [13] 大厂芯动态 - AMD发布MI350系列AI芯片,采用8个36GB HBM3E内存,总带宽8TB/s [15] - 美光计划在美国投资1500亿美元用于内存制造和500亿美元研发 [16] - 台积电与东京大学合作成立芯片研究实验室 [16] - 台积电日本业务2024年贡献销售额超40亿美元,占比约5% [17] - Wolfspeed裁员73人,作为成本削减战略的一部分 [17][18] - 高通24亿美元收购ALPHAWAVE半导体以加速数据中心扩张 [19] - iPhone 17 Pro系列或将搭载苹果自研Wi-Fi 7芯片 [19] 芯片行情 - CFM预计Q3服务器DDR4价格涨幅10%-15%,DDR5价格微幅增长 [21] - 美光宣布将在6-9个月内逐步停产DDR4,全球三大DRAM厂商均已退出该市场 [21] 前沿芯技术 - 全球首个AI芯片设计系统"启蒙"发布,实现全流程自动化设计 [22] - PCI-SIG推出PCIe光学互联解决方案,支持PCIe 6.4和7.0规范 [22] 终端芯趋势 - Switch 2上市4天销量达350万台,创任天堂历史最佳开局 [22] - 2025年Q1全球蜂窝物联网模块出货量同比增长16%,中国引领市场增长 [23]
求购EXAR、升特、ADI芯片
芯世相· 2025-06-16 11:46
公司业务规模 - 拥有1600平米芯片智能仓储基地,现货库存型号1000+,覆盖100个品牌 [1] - 现货库存芯片达5000万颗,总重量10吨,库存价值超1亿元 [1] - 深圳设有独立实验室,每颗物料均进行QC质检 [1] 客户服务数据 - 累计服务用户1.8万,支持最快半天完成交易 [4] - 提供网页版(dl.icsuperman.com)及【工厂呆料】小程序渠道解决库存难题 [5][6] 现货交易动态 - 求购特定料号:EXAR品牌SPX3819M5-L-3-3/TR需求42K,Semtech LR1121IMLTRT需求30K,ADI LTC2642ACDD-16PBF需求2500PCS [2] - 特价出售INFINEON SAK-TC377TP-96F300S AA等型号,库存量10K-100K,年份23+至24+ [3] 行业资讯关联 - 往期内容涉及芯片分销商格局变化、ST/ADI/瑞芯微等品牌涨价动态、TI/ADI市场动向等热点话题 [8]
拆解特斯拉机器人供应链:30 多位从业者看到的泡沫和希望
芯世相· 2025-06-13 18:30
核心观点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已进入量产阶段,成为全球唯一具备完整供应链的人形机器人产品,带动A股机器人概念板块上涨93%(同期沪深300仅涨1%)[2][3][4] - 行业面临硬件成本高企(单台6万美元)、生产效率低下(仅为人工20%-30%)、耐用性不足(灵巧手平均寿命1-3个月)等核心挑战[26][30][31] - 技术路线呈现两极分化:特斯拉采用行星滚柱丝杠+直线关节的精密制造方案,中国创业公司则押注具身智能模型的软件突破[11][32][37] - 当前应用场景局限在展示性功能(车模/表演)和简单工业搬运,尚未证明商业可行性[45][46] 技术方案 硬件架构 - 执行器占硬件成本55%,特斯拉采用14根行星滚柱丝杠(单根4000元)实现直线关节,承重达半吨[7][11] - 减速器将电机扭矩放大200倍,供应商为哈默纳科和绿的谐波[12][16] - 六维力传感器(单价1.2万元)测量误差<0.2%,但特斯拉尝试用软件替代[15][18] - 灵巧手复刻22个自由度,采用钢丝绳驱方案,但耐用性仅1-3个月[17][19][31] 软件系统 - 主流训练方案VLA模型需1000万条真机数据(当前不足100万条),单条采集成本10元[39][40] - 仿真数据通过Real-to-Sim流程建模物理交互(如开冰箱门的力学参数)[41] - 端到端训练存在延迟问题,演示视频普遍加速播放[38] 供应链生态 - 全球超1000亿元投入,2024年预计出货2万台(相当于劳力士周产量)[3][4] - 特斯拉重构7000个零件中的大部分,关键供应商包括舍佛勒(丝杠)、三花智控(热管理)、旭升股份(结构件)[11][23][25] - 中国供应商通过送样获取技术参数,即使未中标也可服务其他机器人公司[22][25] 商业进展 - 特斯拉2024年目标产量5600台,主要用于自有工厂搬运4680电池[4][46] - 成本6万美元/台(目标降至2-3万),相当于美国搬运工15个月薪资[26][27] - 中国公司探索情绪价值场景(如车模),部分对标泡泡玛特商业模式[45][47] 行业动态 - 智元机器人(成立2年)估值超宇树科技(成立9年),具身智能公司Physical Intelligence估值20亿美元[43] - 波士顿动力CTO批评行业过度依赖数据而简化模型设计[44] - 马斯克将百万台量产目标从2027年推迟至2029年[47]
一群硬科技投资人、产业人,又要组团去德国
芯世相· 2025-06-13 18:30
行业趋势与出海背景 - 芯片行业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出海成为产业升级与持续增长的新选项[3] - 出海需理解终端市场、区域法规、技术趋势与产业节奏,比单纯走出去更重要[3] - 公司组织德国商务考察活动,聚焦消费电子与汽车电子领域[3] 全球顶级展会 - IFA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源于1924年,上届吸引1800多家展商及21万观众,覆盖138个国家,AI+硬件是重要主题[4] - IAA慕尼黑车展:世界五大车展之一,上届吸引750家展商及50万观众,涵盖主机厂、Tier 1等全产业链[4] - 两场展会预计数千家企业参与,IFA覆盖消费电子全领域,IAA覆盖汽车全产业链[5] 行程亮点 - 参与两场全球行业标杆展会,直接接触数千家企业,发掘潜在供应商与客户[5] - 组织两场深度沙龙,链接当地资源,促进中德行业人士交流[6] - 走访柏林、莱比锡、德累斯顿、斯图加特、慕尼黑五个城市,实地感受德国产业氛围[7] 企业考察与学术访问 - 参观格罗方德、大众透明工厂、奔驰工厂(年产36.7万辆,占地2.9平方公里)[19] - 访问安世半导体(年产量超1000亿颗,全球第一)及Fraunhofer(2023年营收34亿欧元)[22][23] - 考察慕尼黑工业大学及创新创业中心,接触顶尖科研资源[21] 公司经验与资源 - 已3次组织德国商务考察,积累丰富本地资源与执行经验[10] - 带领百余家企业考察越南、印度、日本等多国,优化线路满足产业需求[10] - 由电子产业专家带队,同行团员均来自产业链上下游,促进高密度交流与合作[12][13] 行程安排 - 9月4日-14日,覆盖IFA、IAA展会及五城市考察,包含企业访问、沙龙、自然人文景点[16][17][18][19][20][21][22][24][25] - 具体活动包括参观奔驰工厂、安世半导体、Fraunhofer等企业,以及慕尼黑工业大学学术访问[19][21][22]
8份料单更新!求购TI、ADI、Holtek芯片
芯世相· 2025-06-13 16:58
公司业务规模 - 拥有1600平米芯片智能仓储基地,现货库存型号1000+,品牌100种,库存芯片5000万颗,总重量10吨,库存价值1亿+ [1] - 在深圳设有独立实验室,每颗物料均安排QC质检 [1] - 累计服务1.8万用户,最快半天完成交易 [5] 采购需求 - 求购TI品牌BQ7694003DBTR型号4000颗 [2] - 求购ADI品牌LTC2174IUKG-14PBF型号200颗 [2] - 求购Holtek/合泰品牌HT66FB560型号20000颗,48LQFP封装 [2] 销售信息 - 特价出售Littelfuse品牌CG21000MS型号3500颗,年份24+ [3] - 特价出售AWINIC品牌AW83118TSR型号2500颗,年份22+ [3] - 提供打折清库存服务 [5] 平台服务 - 提供【工厂呆料】小程序解决找不到、卖不掉、价格优化问题 [6] - 电脑可登录网页版dl.icsuperman.com [7] 行业资讯 - 推荐阅读内容包括芯片分销商变化、芯片行业动态、芯片涨价信息等 [9]
这家模拟芯片大厂,业绩还在哐哐涨
芯世相· 2025-06-13 16:58
核心观点 - 模拟芯片厂商MPS在行业整体疲软背景下实现连续13年营收创新高,2025年Q1营收同比大增39%至6.4亿美元,展现出逆势增长能力 [3][12][13] - 公司成功因素包括:专注高集成度电源管理芯片技术、Fabless轻资产模式、工程师文化驱动产品创新、精准布局AI服务器等高增长领域 [26][27][31][32] - 现货市场呈现阶段性波动特征,2024年经历消费/工业/AI电源需求高峰后,2025年Q1出现无人机等新需求,但5月起部分分销商反馈需求回落 [4][5][6][7][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22亿美元(同比+21.2%),净利润17.87亿美元(同比+318.1%),毛利率55.3%维持高位 [12][14] - 2025年Q1营收6.4亿美元创单季新高(同比+39.2%),经营现金流2.564亿美元,账面现金超10亿美元 [12][16] - 企业数据市场营收占比从2022年14%跃升至2024年32.5%(年增速121.8%),成为最大终端市场 [32][33] 技术优势与商业模式 - 采用自研BCD Plus等专有工艺,与台积电深度合作实现高集成度,单芯片可替代70多个分立器件 [21][28] - Fabless模式减少固定成本,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25年Q1达1.335亿美元) [15][26] - 产品聚焦DC/DC转换器(占营收94%),延伸至高集成电源模块、服务器电源等高端应用 [24][30] 市场动态 - 2023年10月至2024年7月经历消费/工业/AI电源需求高峰,2024年底汽车芯片需求反弹 [4][5] - 2025年初无人机应用需求增长,但分销渠道存在交期延迟(部分排单延至Q3)和"询价热成单冷"现象 [6][8][9] - 现货市场存货周转时间增至146天,应收账款周期拉长6天,反映供应链调整 [9] 发展战略 - 计划2025-2027年营收增速超行业10-15个百分点,目标毛利率55%-60% [36] - 通过小规模技术并购(如2024年收购Axign音频技术)补强产品矩阵 [30] - 重点布局AI服务器电源管理市场,已成为NVIDIA/AMD等多相电源方案主要供应商 [31][32]
谁是中国电车的海外消费者?我们找到了一些答案
芯世相· 2025-06-13 16:58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 - 1-4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64.2万辆,同比增长52.6%,其中插混汽车出口21.2万辆,同比暴增1.5倍 [3] - 尽管欧盟加征关税,中国连续两年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出口国,比亚迪一季度出口销量同比翻倍 [3] 海外用户画像 - 出租车公司是主要买家,比亚迪与东南亚网约车平台Grab合作提供5万辆电动车 [9][12] - 个人用户中注重性价比的群体占多数,例如印尼五菱Air EV车主月电费仅20美元(燃油车200美元) [13] - 经济优渥家庭选择中国电动车作为子女首车,如澳大利亚MG 3客户家庭常用车多为BBA [16][17] - 充电条件优越地区用户更倾向购买,澳大利亚太阳能车主可实现免费充电 [20] 价格与质量认知 - 西方媒体渲染的"1万美元廉价中国车"与实际市场价差10%-20%,如比亚迪海豚英国售2.6万英镑(大众ID3为3万英镑) [22][23] - 巴西用户对比哈弗H6与竞品(卡罗拉Cross/指南者),认为其配置优势明显且质量可靠 [26] - 小鹏G6在澳大利亚比Model Y便宜5000-8000美元,但提供更豪华体验 [28] - 比亚迪海豹内饰对标豪华品牌,被认为对BBA构成挑战 [29] 品牌全球化特征 - 沃尔沃、极星等被收购品牌仍被海外消费者视为原产地品牌(瑞典/英国) [31] - 特斯拉上海工厂国产化率超95%,产地与品牌国籍界定模糊 [33] - 汽车产业链高度全球化,零部件设计/生产涉及多国协作,"民族品牌"概念弱化 [35][36] 行业展会活动 - 9月4日-14日德国商务考察将覆盖IFA消费电子展与IAA慕尼黑车展,走访柏林/莱比锡/德累斯顿/斯图加特/慕尼黑五城 [38][51] - 行程包含奔驰辛德芬根工厂(年产36.7万辆)与慕尼黑工业大学创新中心参观 [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