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世相
搜索文档
科创板芯片公司半年业绩出炉;两大巨头延长生产DDR4;沪硅产业拟70亿元重大资产重组…一周芯闻汇总(9.1-9.7)
芯世相· 2025-09-08 12:24
科创板集成电路公司业绩 - 120家科创板集成电路公司上半年合计营收1600.43亿元,同比增长24% [8][14] - 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31亿元,同比增长62%,第二季度营收和净利润环比增速分别达到17%和72% [14] - 产业链呈现全链条增长的积极发展态势 [14] 全球及中国半导体市场数据 - 前7个月中国集成电路设计收入2511亿元,同比增长18.5% [12] - 第二季度全球DRAM整体营收为316.3亿美元,环比增长17.1% [12][13] - 第二季度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厂营收达417亿美元,环比增长14.6%,创下新高纪录 [13] 存储芯片市场动态 - 第二季度DRAM产业营收增长主要受一般型DRAM合约价上涨、出货量增长及HBM出货规模扩张推动 [12][13] - 渠道DDR5内存条价格继续小幅上涨,DDR4处于高位横盘,两者价差已缩小至20%以内 [19] - 因DDR4供不应求,三星和SK海力士计划将其生产延长至2026年 [10][19][20] - NAND Flash减产导致SSD价格连续第二个季度上涨,TLC 256GB和512GB产品当季价格分别上涨约5% [21] 国际贸易政策与影响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未在美国生产的半导体企业进口产品征收关税,但在美建厂企业可获得豁免 [8][10] - 美国再次推迟对中国产显卡、主板等半导体产品恢复25%关税的计划,豁免期延长至2025年11月29日 [11] - 美国政府撤销台积电对旗下大陆主要芯片厂运送必要设备的授权 [10] 人工智能芯片与数据中心 - AI数据中心芯片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1230亿美元增至2025年的2070亿美元,增幅达67% [23][24] - 2025-2026年将成为AI数据中心芯片快速增长节奏的末尾,到2026年AI基础设施支出占比将达到峰值 [10][24] - OpenAI与博通共同设计的芯片预计明年上市,该芯片仅供OpenAI内部使用,博通可能因此获得价值100亿美元的新订单 [15][16] 主要公司动向与资本运作 - 台积电第二季度晶圆代工营收为302.4亿美元,市场份额超过70%,并计划从2026年开始对先进制程晶圆涨价5%至10% [13][18] - 沪硅产业拟进行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达70.4亿元,用于收购新升晶投等公司股权 [14] - 摩尔线程IPO审核状态更新为已问询,公司拟募资80亿元用于新一代AI训推一体芯片、图形芯片等研发项目 [15] - Cadence计划以27亿欧元收购Hexagon的设计与工程部门 [17] 终端市场与新兴应用 - 第二季度中国大陆PC市场出货量达1020万台,同比增长12%,平板电脑出货量同比增长18%至910万台 [23] - 预计到2028年,人形机器人芯片市场规模将突破4800万美元,NVIDIA的Jetson Thor芯片是关键驱动力 [23] - 南亚科8月营收达67.63亿新台币,同比大增141.32%,连续7个月实现环比增长,其DDR4产品比重已达50% [17]
8份料单更新!出售TI、ST、英飞凌等芯片
芯世相· 2025-09-08 12:24
文章核心观点 - 芯片库存积压导致显著资金和仓储成本压力 价值10万元呆料每月产生至少5000元成本 半年亏损达3万元[1] - 芯片超人平台提供呆料快速变现解决方案 最快半天完成交易 累计服务用户达20000家[2][9] - 平台具备大规模仓储与质检能力 拥有1600平米智能仓库 1000+现货型号 100个品牌 5000万颗芯片库存 总价值超1亿元[8] 库存积压成本分析 - 10万元呆料库存每月产生至少5000元综合成本(仓储费+资金成本)[1] - 半年期库存积压导致直接亏损达3万元 年化损失率超30%[1] 呆料处理解决方案 - 提供打折清库存服务 交易周期最短仅需半天[2][9] - 覆盖"找不到、卖不掉、价格优化"三大核心需求场景[2][9] - 通过微信小程序和网页端双平台运营(dl.icsuperman.com)[9] 现货库存资源 - 现库存芯片5000万颗 总重量10吨 涉及100个品牌[8] - 存储芯片特价清单包含MICRON 金士顿等品牌 数量达2500-610000件不等[5] - 功率器件库存包含英飞凌IGBT模块IKQ75N120CH3达11760件 IKQ50N120CH3达26400件[5] - 微控制器库存包含ST SPC560P44L3CEFAR 3000件 SPC574S64E3CEFAR 4000件[5] 供应链服务能力 - 拥有1600平米智能仓储基地 配备深圳独立实验室[8] - 实施全数QC质检流程 保障物料质量[8] - 求购服务覆盖ST LMV321LILT 80000件 TI TLV9051IDBVR 180000件等紧缺型号[7] 行业动态关联 - 推送芯片分销行业变化 原产地判定 Switch2芯片应用等产业动态[9] - 关注日本分销商并购重组 模拟芯片厂商业绩增长等趋势[9]
搞垮日本芯片产业40年后,美国又盯上了韩国
芯世相· 2025-09-06 09:06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通过技术控制和政策限制主导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 日本和韩国先后成为其技术附庸 面临发展困境 [5][12][22] - 台积电通过纯代工模式改变产业成本结构 成为全球芯片制造关键环节 但同样受美国政策制约 [19][20][22] - 韩国半导体产业高度依赖美国技术设备和中国市场 在美中博弈中陷入被动 缺乏独立自主能力 [24][27][31] - 中国半导体产业通过自主创新实现技术突破 正在快速追赶国际先进水平 [31] 历史背景与产业格局演变 - 日本半导体产业在1980年代全球份额超48% 通过改进美国技术实现DRAM良品率反超 [6] - 1985年《美日半导体协议》强制日本芯片涨价100% 结合《广场协议》导致日本半导体份额十年内减半 [12][13] - 韩国1980年代通过技术引进(三星支付300万美元获得美光DRAM授权)和外资入股(IBM技术出售时华尔街资本占三星外资53%)起步半导体产业 [12] - 韩国DRAM市场份额从1980年代不足5%跃升至1990年代中期30%以上 三星1996年量产1GB DRAM [13] 台积电的产业角色 - 台积电1988年通过提升良率从50%至80%获得英特尔代工订单 创立纯代工模式 [17][19] - 代工模式取代传统IDM模式 为高通、英伟达、苹果等企业节省成本并提升芯片品质 [19] - 2020年美国禁止台积电为华为代工7nm芯片 2025年限制扩展至16nm及以下制程 [22] 韩国半导体产业现状 - 韩国半导体占全球市场14%份额 DRAM和NAND闪存领域全球占比超50% [24] - 韩国技术设备依赖美国企业:应用材料、泛林集团和科磊提供超七成技术占比 [24][27] - 2020年韩国半导体对华出口占比35% 存储芯片对华依赖度达42% 2024年对中国大陆出口占比仍维持33.3% [27] - 2023年美国延长三星、SK海力士在华工厂设备供应豁免 但禁止EUV光刻机在华使用 [27] 中国半导体产业进展 - 华为通过昇腾910B芯片3D堆叠技术在14nm制程实现近4nm性能 [31] - 长江存储232层Xtacking 3.0架构NAND芯片量产 首次在存储领域获得定价权 [31] - 上海微电子SSX800系列光刻机实现28nm制程国产化 5nm量子芯片设备进入Alpha测试 [31] 地缘经济影响 - 2024年中韩双边贸易额3280.8亿美元 占韩国外贸总额21% 中国连续21年位居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27] - 韩国GDP从1969年76.76亿美元增长至1.86万亿美元 增幅242倍 但半导体产业仍受制于美国技术控制 [23][31]
7份料单更新!出售ST、英飞凌、Yuasa等芯片
芯世相· 2025-09-05 14:20
文章核心观点 - 芯片库存积压导致企业面临高额仓储和资金成本 积压价值10万元的呆料每月成本达5000元 半年亏损3万元[1] - 芯片超人平台提供呆料快速处理服务 累计服务2万用户 最快半天完成交易[2][9] - 平台通过线上小程序和网站渠道连接买卖双方 解决"找不到、卖不掉、价格不理想"行业痛点[10][11] 库存处理服务 - 平台展示大量ST品牌优势物料特价出售 包括微控制器、电源管理、比较器等芯片 库存数量从2500到25000不等 生产年份涵盖2015-2020年[5] - 同时提供英飞凌、Yuasa、EVE等其他品牌物料 库存数量1000-27000 生产年份最早至2015年[6] - 平台发布具体求购需求 包括ST、SKYWORKS、TI等品牌芯片 求购数量从20K到180K[7] 平台实力与基础设施 - 拥有1600平米智能仓储基地 现货库存型号超1000种 涵盖100个品牌[8] - 库存规模达5000万颗芯片 总重量10吨 库存价值超过1亿元[8] - 在深圳设立独立实验室 对每颗物料进行QC质检确保质量[8] 渠道与服务 - 提供网页版登录入口dl.icsuperman.com 方便电脑端用户访问[11] - 通过【工厂呆料】小程序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呆料处理服务[10] - 平台定期推送行业相关内容 包括分销商动态、市场趋势和厂商业绩等[11]
拆解起亚和现代的ECU:给你讲解每颗芯片的具体作用
芯世相· 2025-09-05 14:20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详细解析了汽车ECU内部关键元器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通过拆解起亚和现代两款车型的ECU 展示了主控MCU 驱动集成电路 传感器信号处理芯片等核心组件的作用[5][8][11] - 文章对比了手动变速箱和自动变速箱ECU的差异 指出手动变速箱ECU省去了变速箱控制部分 但基础元器件类型相同[53][54][56] - 文章强调不同功能的ECU如发动机ECU 变速箱ECU 转向ECU使用相同类型的基础元器件 区别在于集成电路的编程和控制方式不同[61][63] ECU主控MCU - 英飞凌TC17xx系列的SAK-TC1762-128F66HLAC作为主控MCU 承担五大功能:读取传感器信号 处理控制算法 发送控制信号 管理CAN/LIN通信 执行故障监测[8][11] - ST10F275-CFG作为另一颗MCU 功能类似但结构更简单 负责传感器信号收集 算法处理 执行器控制 CAN通信 诊断功能及程序加载[14] - 两个独立微控制器分别控制发动机和变速箱 采用分离式设计提升系统可靠性和处理效率[14] 驱动与功率集成电路 - 博世30639智能功率集成电路用于控制喷油嘴 EGR阀 进气控制阀等执行器 能承受大电流并具备过流 过热 短路保护功能[15] - 型号40048的驱动集成电路作为MCU与输入输出信号的接口 处理控制指令和传感器信号转换[17][19] - 英飞凌TLE6232GP作为低侧功率输出驱动器 控制喷油嘴 电磁阀 继电器等小负载设备[21] - 英飞凌TLE6288R作为智能H桥驱动集成电路 专门控制高精度直流电机 用于电子节气门控制 可变气门系统等[31] 信号处理与逻辑芯片 - 74HC14逻辑反相器集成电路用于清理传感器信号 生成稳定方波脉冲 确保信号准确传输至MCU[25] - HEF4093BT逻辑信号处理集成电路擅长处理带噪声信号 用于信号过滤 振荡信号生成和逻辑条件判断[28][29] - HEF40106BT六施密特触发器反相器具备噪声过滤能力 将模拟信号转换为干净逻辑信号[36] - TI的LM2904运算放大器用于放大传感器微弱信号 如氧传感器和MAP传感器信号 并参与电压阈值比较[36] 辅助元器件 - 电容器用于电源输入滤波和信号耦合 包括白色高压滤波电容和黄色低压滤波电容[38] - 二极管提供反向极性保护 过压浪涌保护和交流信号整流功能 齐纳二极管可稳定输入电压[41] - 功率MOSFET用于切换大负载如燃油泵和控制阀 而小信号晶体管用于电路内部信号切换[44][45] - 表面贴装电阻器起分压 限流和偏置电压作用 电流检测电阻器用于监测功耗和过流保护[46][50] - 晶体振荡器为MCU提供精确振荡信号 确保稳定运行[48] ECU类型对比 - 手动变速箱ECU仅保留发动机控制部分 省去变速箱控制MCU 但基础元器件类型与自动变速箱ECU一致[53][54] - 电动助力转向ECU内部元器件类型与发动机ECU相同 包括晶体振荡器 MOSFET 集成电路等 区别在于集成电路的编程和控制任务不同[58][61]
安徽首富,又去IPO敲钟了
芯世相· 2025-09-05 14:20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曹仁贤1968年出生于杭州 18岁考入合肥工业大学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 毕业后留校从事可再生能源教学与研究[6] - 1997年辞去大学教职 以50万元启动资金在合肥创立阳光电源 初期依靠传统电源产品维持运营[8] - 2003年研制出中国首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光伏逆变器 打破国外垄断 2008年产品应用于北京奥运会鸟巢场馆[8] - 2009年占据国内新能源逆变器60%以上市场份额 2011年登陆深交所 成为"中国新能源电源行业第一股" 最新市值超2000亿元[8] - 2014年成立阳光新能源 2023年首轮外部融资获8.47亿元 投前估值超190亿元[9] - 2019年成立氢能事业部 2021年孵化阳光氢能 2023年完成6.6亿元A轮融资 估值达60亿元[9]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35.33亿元 同比增长40.34% 净利润77.35亿元 同比增长55.97%[11][12] - 毛利率达34.36% 同比提升1.94个百分点 主要受益于品牌溢价、产品创新和规模效应[12] - 储能系统业务营收178.03亿元 占比40.89% 首次超越光伏逆变器业务(153.27亿元 占比35.21%)[13] - 海外地区营收253.79亿元 同比大增88.32% 占比达58.3%[1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4.34亿元 同比转正并增长231.91%[12] 战略布局与行业地位 - 公司以光伏逆变器为核心 向太阳能、风能、储能、氢能、电动汽车五大领域拓展[8] - 拟赴港上市以深化全球化战略 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并打造多元化融资渠道[13] - 合肥新能源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光伏储能规模突破1800亿元 逆变器产量全球第一 储能系统市占率全球领先[14][15] - 合肥汇聚6家整车企业 2024年1-5月新能源汽车产量46.6万辆 增长21.8% 目标2027年产量超200万辆 集群营收超7000亿元[14] 行业趋势与出海浪潮 - 中国新能源产品出口强劲:2024年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增71.9% 光伏产品连续4年出口超2000亿元 锂电池出口39.1亿个创历史新高[16] - 全球50%以上光伏组件、40%风电整机产自中国 新能源汽车全球市占率达70.5%[16][17] - A股新能源企业掀起"A+H"上市潮:宁德时代港股市值1.3万亿港元 钧达股份成首家"A+H"光伏企业 亿纬锂能等纷纷赴港[16] - 出海被视为长期系统性机会 港股平台有助于海外业务扩张和国际供应链建设[16][17]
行情、变现、外贸…近百名芯片人聚在一起,都聊了啥?
芯世相· 2025-09-04 20:31
芯片行业2025年行情复盘与展望 - 2025年2-3月春节前后分销商业绩翻倍 ADI生意好转 ST价格倒挂问题缓解 [4] - 4月至6月上旬行业高歌猛进 6月中突然遇冷 7月底开始复苏 [4] - TI和内存芯片近期涨价 上游产能紧张 大原厂及"双A双W"(文晔/大联大/安富利/艾睿)财报显示确定性复苏 [4] - 芯片产业链传导至分销商仍需时间 [4] 流量获取与变现策略 - 流量获取本质是在精准人群中建立信任以降低获客成本和提高转化效率 [5] - 私域运营是务实方法 通过经营朋友圈建立信任并为他人创造价值 [5] - 流量变现核心是概率与转化率 需规避只询价不给公司名/目标价的低效客户 [6] - 系统化方法包括流量核身/分类/打标签/私域管理/首单转化/客户筛选 [6] 芯片分销业务管理实践 - 销售采购管理涉及制定销售计划/招聘标准/主管精力分配 [6] - 团队建设与激励制度实践经验分享 [6] - 采芯检测通过算法软件提升柔性供应链匹配效率 服务华强北7000多家采购商 [6] - 采芯检测获得12000个付费注册用户 无销售团队靠价值驱动自发传播 [6] 外贸业务发展路径 - 线上可通过网站/独立站/社交媒体/搜索优化获客 [7] - 做大业务仍需依靠线下渠道 [7] - 外贸团队建设与国产化趋势应对策略 [8] - 新手起盘方法及行业定位指导 [8] 芯片分销俱乐部运营数据 - 俱乐部累计吸引5491位学员 完成19038小时学习 [9] - 70%以上学员在同学圈内达成订单成交 [9] - 学员构成:贸易商63% 代理商29% 原厂5% 终端3% 其他8.9% [28] - 地域分布:广东70.7% 上海10% 江苏5.4% 北京3% 浙江2% [28] 俱乐部2.0核心权益体系 - 每月1次线下沙龙(4-5小时闭门交流)和1次主题沙龙(含线上直播) [10][12] - 独家市场情报包括行业趋势/热门料号/行情信息 [13] - 价值2500元芯片分销课程包(含头部分销商发展史/训练营/基础课) [14][24] - 会员专属社群及地域资源对接服务 [27] 课程体系与学员画像 - 已上架课程:头部分销商发展史(199元)/训练营(1499元)/基础课(99元) [15][24] - 课程覆盖产业链分析/渠道管理/成交技巧/关系维护/职业规划/防骗专题 [15][24] - 学员类型:芯片分销老司机/电子行业老手/跨界转行者/行业小白/投资观察者 [16] - 典型学员案例:20年经验潮汕现货商(1000平仓库/1万料号)/15年连接器渠道商/日韩市场终端服务商 [11]
9份料单更新!出售ST、微芯、Skyworks等芯片
芯世相· 2025-09-04 20:31
公司业务模式 - 专注于呆滞芯片库存处理服务 提供打折清库存解决方案 最快半天可完成交易[2][10] - 拥有线上交易平台"工厂呆料"小程序 支持电脑网页版dl icsuperman com访问[11][12] - 累计服务用户数达20,000家[2][10] 库存处理价值主张 - 价值10万元呆料库存每月产生至少5,000元综合成本(仓储费+资金成本) 存放半年亏损达3万元[1] - 解决行业痛点:找不到买家 卖不掉存货 价格谈判困难[2][11] 现货库存规模 - 运营1,600平方米智能仓储基地 库存芯片型号超1,000种[9] - 覆盖品牌100余种 现货库存量5,000万颗 总重量10吨[9] - 库存总价值超过1亿元[9] 质量保障体系 - 在深圳设立独立实验室 对每颗物料实施QC质检流程[9] 库存供应明细 - 供应ST品牌呆料包括LM2903DT(1,000颗/2020年)至STM8S003F3P6TR(14.2万颗/23年+)等16个型号[6] - 供应PI品牌TNY285DG-TL型号1万颗(2022年)[6] - 供应Microchip品牌23K640T-I/ST(2,500颗/2020年)至SST26VF032BT-104I/SM(2,100颗/2021年)等6个型号[6][7] - 供应英飞凌/ Vishay/TI/Skyworks/Renesas等品牌特定型号呆料[7] 采购需求清单 - 求购ST品牌LMV321LILT 8万颗 LIS3MDLTR 8万颗[8] - 求购Skyworks品牌SE5004L-R 2万颗[8] - 求购TI品牌TLV9051IDBVR 18万颗[8]
8份料单更新!出售NXP、ST、海力士等芯片
芯世相· 2025-09-03 15:54
公司运营规模 - 拥有1600平米芯片智能仓储基地 库存型号超过1000种 涵盖100个品牌[1] - 现货库存芯片达5000万颗 总重量10吨 库存价值超过1亿元人民币[1] - 在深圳设立独立实验室 对所有物料实施QC质检流程[1] 库存销售情况 - 特价销售NXP品牌物料包括LPC2214FBD144/01,5等20余种型号 库存数量从1000到12000不等 生产年份集中在2013-2020年间[2] - 销售海力士H54G66BYYQX104型号10000颗 英飞凌R-集成电路IRMCF171TR型号10000颗 生产年份均为24周以上[2] - ST品牌库存包括STM32WB55RCV6型号10920颗 STP57N65M5型号7000颗 STD3NK90ZT4型号50000颗[2] 采购需求 - 求购ST品牌STM32F051K6U7型号80000颗 LMV321LILT型号80000颗[3] - 采购SKYWORKS品牌SE5004L-R型号20000颗[3] 业务服务能力 - 新增采购需求包括ST LIS3MDLTR型号80000颗 TI TLV9051IDBVR型号180000颗[4] - 采购LITEON品牌三种LED型号各200000颗 型号分别为LTST-C193KFKT-5A/LTST-C193KRKT-5A/LTST-C193TGKT-5A[4] - 累计服务客户数量达20000家 提供打折清库存服务 最快半天完成交易[4] 业务拓展渠道 - 推出【工厂呆料】小程序解决物料寻找难 销售难 价格优化等问题[5] - 提供网页版平台dl.icsuperman.com供电脑端访问[6]
32亿!这家国产模拟芯片公司,想要豪购同行
芯世相· 2025-09-03 15:54
公司并购活动 - 晶丰明源计划以32.83亿元人民币(4.57亿美元)收购易冲科技100%股权,溢价率达260% [3] - 2020年以来公司已完成或计划进行4起并购,包括收购上海莱狮(4600万元)、上海芯飞(2.7亿元)、凌鸥创芯(5.18亿元)及易冲科技(32.83亿元) [4] - 并购战略旨在扩大产品组合并增强竞争力,例如易冲科技的无线充电芯片业务在全球非IOS手机市场销售规模位居第一 [17] 业务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2008年,通过LED照明驱动芯片业务崛起,2009年销售额达1亿元,2018年销售38亿颗芯片,营收7.67亿元,市占率近30% [5][6] - 业务分为电源管理芯片和控制驱动芯片两大类,2024年LED照明驱动芯片占比58%,经销渠道贡献77%收入 [7] - 2024年营收规模15亿元,位列国产模拟芯片厂商前十,但与前三大厂商(矽力杰41亿元、圣邦微电子33.5亿元、晶心科技25.6亿元)仍有差距 [10][1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2024年连续三年净亏损,金额分别为2.06亿元、0.91亿元和0.33亿元,亏损主要受行业需求波动、产品价格竞争及研发投入增加影响 [21][22] - 2024年研发费用达4亿元,同比增长36.04% [22] - 2025年上半年业绩好转,归母净利润0.16亿元,同比大增152%,毛利率提升至39.6% [28] 产品线转型与增长 - LED照明驱动芯片营收占比从2023年72.3%降至2024年57.76%,营收同比下滑7.82%,但出货量增长10.48% [17][19] - AC/DC电源芯片(第二增长曲线)2024年营收同比大增39.64%,电机控制驱动芯片营收同比增95.67% [18][19] - 新业务布局包括高性能计算电源芯片、AC/DC电源芯片和电机控制驱动芯片,通过并购实现协同效应(如凌鸥创芯2024年营收2.98亿元、净利润0.86亿元) [16][17][26] 行业背景与挑战 - 2024年中国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达1452亿元,但晶丰明源市场份额有限 [10] - 模拟芯片行业依赖并购实现快速产品布局,国内多家企业(如圣邦股份、思瑞浦)均通过并购补齐产品版图 [11][29] - 行业竞争加剧,2023年芯片设计上市公司亏损率达38.9%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