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储能解决方案
icon
搜索文档
孚能科技:公司正在积极拓展储能业务
证券日报· 2025-11-17 22:14
业务拓展 - 公司正在积极拓展储能业务 [2] 产品与技术 - 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大叠片工艺平台与创新型金属软包结构技术 [2] - 成功研制出超大容量的储能电芯 [2] - 产品兼具成本优势与模块化灵活度的储能解决方案 [2] - 解决了方壳电芯鼓包下循环次数低的痛点 [2] - 提升了软包电芯的日历寿命 [2] - 将SPS技术的长循环寿命和卓越经济性延伸至源网侧储能、工商业储能及家庭储能等全场景应用领域 [2] - 形成覆盖传统软包与金属软包双技术路线的立体化产品矩阵 [2]
国泰海通|电新:海博思创与宁德时代签订3年不低于200GWh的合作协议,阿特斯获海外储能大单
海博思创与宁德时代合作协议 - 海博思创与宁德时代签订2026年1月1日至2028年12月31日期间的电芯采购协议,采购电量累计不低于200GWh [1][2] - 宁德时代确保按海博思创的需求量纲供应电芯 [2] - 海博思创此前还与亿纬锂能签订2025至2027年度的战略采购协议,预计采购总量为50GWh [2] 阿特斯海外储能项目 - 阿特斯储能业务子公司签署合同,为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天望2号"储能项目提供全套解决方案及EPC服务 [2] - 该项目规模达411MW/1,858MWh,是安大略省迄今规模最大的储能项目之一 [2] - 截至目前,阿特斯储能在北美地区已累计部署超过8GWh的储能系统 [2] 国内储能政策动态 - 国家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明确将新型储能纳入容量电价机制适用范围 [3] - 若全国性推广容量电价政策,将有更多省份的储能实现经济性驱动,有利于储能高增 [3] - 内蒙古独立储能2026年放电补偿为0.28元/kWh,储能经济性走通,或极大刺激当地储能需求 [3]
卡塔尔投资促进局总监司君桀:中企在卡投资瞄准创新与氢能新赛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3 07:20
投资趋势转型 - 中国企业在卡塔尔的投资方向正从传统领域向创新驱动型产业转变,日益聚焦于创新、可持续与高附加值产业 [1][2][3] - 2025年1月至8月,中卡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163.74亿美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长1.99亿美元,同比增长1.1% [1] 数字经济与ICT领域 - 中国企业在云计算、智慧城市及5G建设方面积极参与 [1][2] - 华为在卡塔尔深耕逾20年,与Ooredoo、Vodafone合作,并于2023年启用其新总部 [2] - 金蝶在卡塔尔设立区域中心,助力区域企业的数字化管理转型 [2] 先进制造与出行领域 - 宇通与卡塔尔交通公司Mowasalat合作,引入电动巴士,推动卡塔尔公共交通系统绿色升级 [1][2] 游戏与创意产业 - 腾讯旗下Level Infinite正借助卡塔尔游戏生态,布局娱乐与数字内容产业 [1][2] 法律与专业服务 - 盈科律师事务所成为首家在卡塔尔设立分支的中国律所,为双边企业提供跨境商务与法律咨询支持 [2] 航空与互联互通 - 深圳航空与厦门航空开通多哈航线,进一步强化中卡航空连接 [2] 可再生能源合作 - 卡塔尔国家可再生能源战略(QNRES)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18%的可再生能源占比及25%的温室气体减排 [5] - 标志性项目包括800兆瓦的Al Kharsaah太阳能电站,以及Mesaieed和Ras Laffan共计875兆瓦的新项目 [5] - 卡塔尔能源公司计划在Dukhan建设2GW太阳能电站,推动到2030年实现4GW规模化清洁能源产能 [5] 氢能与碳管理 - 卡塔尔计划在2026年建成全球最大的蓝氨工厂,为氢能及基于氨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提供支撑 [6] - 根据2024年循环碳经济指数,卡塔尔在碳捕获、储存与利用(CCUS)领域位居全球第一 [6] - 中国企业凭借在氢能生产、电池技术和碳管理系统等领域的世界领先经验,可与卡塔尔在上述领域开展合作 [4][6]
新能源消纳调控迎指导意见 产业加速从“建得好”迈向“用得巧”
证券日报· 2025-11-12 00:08
政策核心目标 - 到2030年基本建立协同高效的多层次新能源消纳调控体系,新增用电量需求主要由新增新能源发电满足[1] - 到2035年基本建成适配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在新能源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4] 行业影响与转型方向 - 政策推动风电和光伏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精耕细作”[2] - 行业增长逻辑从“补贴—规模”转向“市场—技术—系统价值”,有助于降低长期加权平均资本成本[2] - 集中式光伏电站建设将更注重与特高压外送通道配套,并吸引东部产业转移以实现就地消纳[2] - 分布式光伏应用场景将拓展,工业园区、外向型企业成为重点市场,项目盈利能力与“自发自用”比例密切相关[2] 关键技术支撑与市场机遇 - 政策强调电网承载力提升和调节能力优化,需要储能、虚拟电厂等技术协同发展[1] - 提升跨省跨区输电能力和加强配电网建设将为特高压设备、智能变电站、柔性直流输电等领域带来明确增长机遇[4] - 政策通过制度设计将“消纳”内生化,使边际消纳成本可定价、可交易[2] - 下游电力销售市场将推动服务升级,促进电力销售全产业链发展[4] 企业战略布局与解决方案 - 隆基绿能倡导通过电氢协同、光储多元耦合解决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问题[3] - 晶澳科技已发布覆盖电源侧、电网侧与用户侧的七大典型储能解决方案[3] - 在新能源配储场景中,储能可平滑发电曲线、参与电力交易,帮助客户提升收益确定性[3] - 在工商业储能场景中,提供并网型、并离网型等多种解决方案,旨在降低用电成本、提升供电可靠性[3]
鼎力可持续数字科技CEO王德全:部分非洲年轻的创业者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非常有兴趣
新浪财经· 2025-10-18 11:28
大会概况 -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至18日在上海世博园区召开 [1] - 大会由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与新浪集团联合主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北京办公室协办 [1] 中国新能源行业优势 - 中国在新能源领域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包括电车等 [3] - 绿色能源、绿色技术方面中国做的非常好,尤其是在硬核实力方面 [4] - 在开发欧洲市场时,向欧洲出口大量工艺,例如电池、电动车等 [4] 中国企业出海案例 - 非洲年轻创业者对中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非常有兴趣,例如太阳能、电池、储能解决方案 [3] - 有肯尼亚创业者使用太阳能驱动的冰柜冰箱,在高温的非洲地区成为发展的核心力量 [3][4] - 中国客户不仅向欧洲卖车,也尝试建立可循环系统和设施,旨在创造循环经济的闭环 [4] 可持续发展挑战与协作 - 在软性指标方面,如报告、衡量指标及产品可持续性的衍生指标方面非常复杂 [4] - 需要更好的监管环境,欧洲相关利益方与中国形成合作关系,以利用数据改善跨境贸易和沟通 [4] - 跨境协作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4]
宁德时代、马士基共促供应链电动化与物流低碳转型
中国化工报· 2025-10-14 12:41
合作备忘录签署 - 宁德时代与马士基于10月9日在香港签署合作备忘录 [1] - 双方旨在推动全球供应链低碳转型及优化宁德时代全球供应链管理 [1] 合作范围与内容 - 合作探索集装箱船队、港口生态系统、内陆运输及仓储等环节的电动化应用 [1] - 合作内容涵盖电力系统设计、能源管理与电池回收解决方案 [1] - 宁德时代作为马士基在电池技术方面的优先合作伙伴 [1] - 双方将深化在海运、端到端供应链、数字化以及新能源应用等领域的合作 [1] 合作目标与意义 - 共同致力于推动能源转型以实现净零排放未来 [1] - 整合宁德时代尖端电池技术与马士基全球化物流能力以重新定义物流可能性 [1] - 合作旨在加速全球物流行业的脱碳进程并为客户及整个行业创造长期价值 [1]
崧盛股份:公司将积极把握行业机遇,提升储能业务销售占比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10 20:07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储能业务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逆变器、变流器等储能核心部件及更加高效、智能的储能解决方案 [1] - 公司业务旨在助力全球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1] - 公司将积极把握行业机遇,提升储能业务销售占比 [1]
矿业巨头发力绿色转型,徐工获史上最大绿色矿山机械出口订单
华夏时报· 2025-09-27 20:15
福德士河集团脱碳目标与合作协议 - 全球第四大矿业巨头福德士河集团宣布2030年实现澳大利亚铁矿石陆地运营真正零排放目标 [2][3] - 集团在联合国大会期间宣布与比亚迪、隆基绿能、徐工集团及远景能源达成绿色技术合作 [2][3] - 合作涵盖储能解决方案(比亚迪)、绿色能源方案(隆基绿能)、纯电动矿卡(徐工)及风电集成技术(远景能源) [3][4] 徐工集团订单与市场表现 - 徐工集团获得福德士河150-200台240吨纯电动矿卡订单 计划2028至2030年交付 [2][4] - 订单金额超过去年同期30亿元人民币合作规模 创中国最大绿色矿山机械出口纪录 [2][4] - 徐工新能源产品收入占比在今年上半年已达22.2% 产品应用于力拓、必和必拓等全球矿业巨头 [6] 矿业巨头绿色转型举措 - 力拓投资30亿澳元建设皮尔巴拉矿区风光储系统 预计2026年满足80%电力需求并年减排90万吨CO₂ [5] - 必和必拓与宁德时代、比亚迪合作研发矿卡电池方案 目标2050年运营净零排放 [5] - 淡水河谷在巴西引入72吨电动矿卡及240吨氢燃料电池矿卡 配套绿氢制备厂 [5] 电动工程机械行业前景 - 全球电动工程机械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150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500-70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20% [7] - 矿用卡车及大型挖掘机等高频耗设备电动化需求占比超60% 配套充电及电池服务市场同步增长 [7] - 中国供应链企业可能占据全球40%以上电动设备供给 主要需求来自澳大利亚、智利及欧美市场 [7]
中信银行北京分行携手中信金租、海博思创 共筑“储能 + 金融”产融协同新生态
北京青年报· 2025-09-08 02:19
合作概况 - 2025年8月20日中信银行北京分行与海博思创及中信金租签署三方合作协议 共同撬动万亿级储能资产市场[1] - 合作以产业与金融深度融合为抓手 在储能+金融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1] - 合作旨在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与双碳目标实现注入金融动能[1] 行业背景 - 中国双碳目标深入推进 国家发改委136号文件落地实施[1] - 储能产业正加速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化主导[1] - 储能电站建设成本持续降低 电力现货市场逐步开放及配套政策不断完善[1] - 储能电站资产经济性显著提升 为金融资本深度参与储能产业搭建广阔平台[1] 合作方优势 - 海博思创是中国储能行业领军企业 市值超百亿的全球储能解决方案头部企业[2] - 海博思创业务覆盖电网侧 电源侧及用户侧全场景储能领域[2] - 中信银行是最早参与国内外金融市场融资的商业银行之一[2] - 中信银行北京分行2019年起以陪伴式服务支持海博思创发展 提供结算和授信支持[2] - 中信金租聚焦船舶 飞机 户用光伏 乘用车 绿色环保等融资租赁业务[3] - 中信金租在绿色业务领域积累丰富经验 投资项目涵盖风 光 水 储 氢等多个方向[3] 合作内容与目标 - 三方将打造储能资产+专业化运营+综合金融方案的融资模式[3] - 合作将发挥各自在产业端 技术端 金融创新工具 融资租赁 资金募集等方面的优势[3] - 合作为储能行业金融创新探索新的路径[3] - 合作是中信银行北京分行践行绿色金融理念 服务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实践[3] - 未来将持续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 激活储能产业发展活力[3]
【点金互动易】储能+固态电池,已构建从电芯、模组到集成的储能解决方案,这家公司成功布局全固态电池量产的全线工艺设备环节
财联社· 2025-09-05 08:23
储能与固态电池 - 公司已构建从电芯、模组到集成的储能解决方案 [1] - 公司成功布局全固态电池量产的全线工艺设备环节 [1] 服务器与高速连接 - 公司为宇树机器人供应精密连接组件 [1] - 公司铜高速连接线缆产能充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