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P1减重宝典

搜索文档
替尔泊肽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肌肉质量!基于英国生物库MRI数据验证的肌肉健康新证据
GLP1减重宝典· 2025-08-01 16:32
以下文章来源于内分泌早知道 ,作者关注内分泌的 内分泌早知道 . 深度分享内分泌用药经验、病例剖析、指南专业解读并紧跟国内外内分泌领域前沿进展,「每医健」旗下内容平台。 核心发现: 1. 全球首次证实:GLP- 1 /GIP双受体激动剂Tir z e pa ti de能有效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肌肉脂肪沉积,同时保持肌肉量合理变化 2. 5 2周治疗数据显示:患者体重显著降低同时,肌肉脂肪浸润程度明显改善,肌肉量变化与体重下降呈科学匹配 3. 创新研究方法:结合UK Bi oba nk近3000例真实世界数据,为临床结果提供精准参照系 研究价值与发表背景 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源自SURPASS- 3临床试验的MRI亚组分析,最新发表于《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2025年6月刊。研究 团队采用高精度MRI技术,系统对比了Tir z e pa ti de与德谷胰岛素治疗5 2周后,2型糖尿病患者大腿肌肉体积、脂肪浸润程度及标准化Z 分数的动态变化。 研究突破性地引入英国生物库大规模人群数据,首次建立了糖尿病药物治疗与肌肉健康变化的科学评价体系。这不仅为Tir z e p a ti de的 临床优势提供了影像学证 ...
《自然》重磅解密:少食真能长寿?谷歌抗衰老团队揭示"延寿代价"
GLP1减重宝典· 2025-08-01 16:32
诺贝尔奖与谷歌科研成就 - 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均授予与人工智能密切相关的研究者,包括AI领域泰斗Geoff Hinton、谷歌DeepMind联合创始人Demis Hassabis和高级科学家John M. Jumper,谷歌成为最大赢家 [6][7] - 谷歌旗下抗衰老公司Calico Life Sciences专注研究衰老与寿命的生物学机制,近期联合杰克逊实验室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在《自然》发表重磅成果,揭示饮食限制对健康与寿命的双面影响 [9] 饮食限制与寿命研究 - 卡路里限制(CR)能延长寿命,"六分饱"模式使雌性DO小鼠平均寿命比对照组延长9个月(36.3%),但可能导致瘦体重流失和免疫力下降 [9][13][15] - 间歇性禁食(IF)小幅延长小鼠寿命至28个月(对照组25个月),但5:2禁食法可能破坏红细胞群,且对较胖小鼠无效 [9][13][16] - 40%CR组小鼠终生体重持续下降,未达能量平衡,免疫系统受损;AL组平均体重增加28.4% [15] 健康与寿命的悖论 - 饮食限制延长寿命的同时减轻体重和脂肪,但先前研究表明适当体重和脂肪含量才是长寿关键,提示延寿机制可能与代谢特征无关 [17] - 遗传因素在小鼠寿命变异中占主导(6月龄时解释23.6%变异),饮食影响随年龄增长逐渐凸显但仍较弱(仅解释7.4%) [17] 研究结论与行业启示 - 饮食限制可延长寿命但可能损害健康,极端禁食方法需警惕 [19] - 谷歌通过Calico在生命科学领域持续突破,将AI与生物医学结合的研究模式值得行业关注 [7][9]
爆火全球的司美格鲁肽,至高降低阿尔茨海默病患病风险67%!
GLP1减重宝典· 2025-08-01 16:32
整理 | GLP1减重宝典内容团队 研究人员指出,这一发现可能会影响未来2型糖尿病的治疗指南,使其更重视兼具控糖和神经保护作用的药物选择。 此前已有研究表明,GLP-1受体激动剂和二甲双胍都可能对糖尿病患者的大脑功能有保护作用。然而,迄今为止尚无大规模现实数据对比这两 类药物在降低痴呆风险方面的效果——而2型糖尿病患者患痴呆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出近70%。 ▍GLP-1减肥神药,减重降糖外还能抗痴呆 最新研究显示,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GLP-1受体激动剂,可能在预防痴呆方面优于目前广泛使用的二甲双胍。该研究是同类中规模最大的一 项,发表于《BMJ Open Diabetes Research & Care》开放获取期刊。 结果显示,作为一线治疗时,两类药物在降低血管性痴呆方面的效果没有显著差异。但GLP-1受体激动剂在整体预防痴呆方面效果更佳:约 2.5%(2,130人)的GLP-1使用者被诊断为痴呆,而二甲双胍组的发病率接近5%(4,215人),相对风险下降约10%。 具体来看,GLP-1药物使用者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降低了12%,患非血管性痴呆的风险则降低了25%。 点击关注,追踪最新GLP-1资讯 为进一 ...
速递|特朗普施压17家药企CEO:限期降低美国药价
GLP1减重宝典· 2025-08-01 16:32
整理 | GLP1减重宝典内容团队 受此消息影响,多家药企股价当日下跌,其中辉瑞、礼来和吉利德科学跌幅约2%,纽约泛美制药指数下跌3%。 特朗普在信中提出明确要求:所有药企必须向美国政府医疗补助项目(Medicaid)的患者提供"最惠国价格",即OECD国家中最低的定 价。此外,新药也应执行相同政策。同时,企业需承诺不得向其他发达国家提供低于美国的售价。 他还要求企业将因国外高定价而获得的超额利润返还给美国患者和纳税人,方式是与政府签订返还协议。为打击中间商加价行为,特朗 普还提出支持企业直接面向患者销售药品,但前提是执行"最惠国"定价。 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向17家大型制药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发出公开信,要求他们将美国处方药的价格降低至与国际市场接轨,尤其是与其 他发达国家一致。白宫证实,这一行动是特朗普行政命令的一部分,旨在压制美国持续高企的药品费用。 今年5月,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要求药企将药品价格与国际最低价格对齐,否则政府将通过立法、行政规则,甚至允许从海外 进口低价药品等手段干预市场。 收到信件的企业包括礼来、赛诺菲、再生元、默沙东、强生、阿斯利康等全球领先的制药公司。特朗普在信中表示:"大多数药 ...
速递|“不安全且非法的大规模仿制药”持续冲击!诺和诺德下调25全年业绩和盈利预期
GLP1减重宝典· 2025-07-31 17:21
整理 | GLP1减重宝典内容团队 因其主要药物在美国市场增长放缓,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下调了全年销售和利润预期。 公司同时宣布任命内部高管马齐亚尔·迈克·杜斯达(Maziar Mike Doustdar)为新任首席执行官,接替5月被意外撤换的拉尔斯·弗鲁尔 高·约根森(Lars Fruergaard Jørgensen)。 公司目前预计,全年在固定汇率基础上的销售增长将介于8%至14%之间,低于此前预测的13%至21%;经营利润增长预期则从原来的 16%至24%下调至10%至16%。 此次调整紧随公司5月对2025年业绩前景的下调,当时第一季度销售未达预期。诺和诺德计划于8月6日公布完整的第二季度财报。 总部位于哥本哈根的诺和诺德近期在美国Wegovy市场遭遇挑战,特别是受到司美格鲁肽混合制剂竞争加剧的影响,这些制剂在美国食 品药品 监督管理局(FDA)因药品短缺做出相关裁定后迅速流行。 尽管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设定的针对大规模复配药物的宽限期已于2025年5月22日结束,诺和诺德的市场调研仍发现,违 规和不安全的复配行为仍普遍存在,多个机构仍以"个性化用药"为名,实际销售未经批准的GLP-1复 ...
《自然·代谢》重磅:生酮饮食为何真能瘦?复旦科学家破解肠道微生物与胆汁酸协同阻断能量吸收新机制
GLP1减重宝典· 2025-07-31 17:21
以下文章来源于肥胖世界ObesityWorld ,作者欢迎订阅 肥胖世界ObesityWorld . 《肥胖世界》Obesity World - 同步传真肥胖及代谢国际新学术进展,为医学减重临床、教研人员搭建一座与国际接轨的桥梁,「每医健」旗下内容平台。 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洪尚宇、郑琰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在《自然·代谢》发表,揭示了生酮饮食减重的全新机制。研究发现,生酮饮食 会改变特定肠道菌群丰度,降低其产生的胆盐水解酶(BSH)水平,从而导致小鼠血液中牛磺脱氧胆酸(TDCA)和牛磺熊脱氧胆酸(TUDCA)显 著升高。这两种物质能抑制肠道碳酸酐酶1表达,直接阻断卡路里吸收过程。 这一发现在涵盖四百余人的临床观察研究中得到验证,研究者认为TDCA和TUDCA有望成为治疗肥胖及其并发症的潜在药物靶点。 生酮饮食近年风靡全球,其"高脂不增重"的特性吸引无数减重人士尝试。这种不必"避雷"脂肪却能瘦身的饮食方案,究竟魔力何在? 传统观点认为,生酮饮食主要通过诱导体内酮体产生,促使身体转向消耗脂肪作为能量来源。然而,科学家们发现其减重机制远不止于此, 如某些研究表明生酮饮食能显著提升能量消耗率。 为深入探索生酮饮食的减 ...
晚餐时间竟由基因决定?现代人健康饮食的奥秘不仅在于"吃什么",更关键的是"几点吃"!
GLP1减重宝典· 2025-07-31 17:21
以下文章来源于内分泌早知道 ,作者关注内分泌的 内分泌早知道 . 深度分享内分泌用药经验、病例剖析、指南专业解读并紧跟国内外内分泌领域前沿进展,「每医健」旗下内容平台。 国际权威期刊《柳叶刀》子刊eBi oMe di c i ne发表突破性研究指出:你的晚餐时间可能早就刻在DNA里——但提前开饭却能显著降低糖 尿病风险,这记"基因时钟"与"代谢警报"的双重暴击,正在颠覆传统健康认知。 研究团队发现: 1. 遗传基因暗中操控着我们的进食时间偏好 2. 每推迟1小时进餐,血糖波动风险激增 3. 提早进食可打破"肥胖-高血糖"恶性循环 ▍ 生物钟决定最佳吃饭时间?《柳叶刀》子刊最新研究揭秘 这项发表在《柳叶刀》子刊的研究,首次通过92对双胞胎的精密实验,结合5天饮食记录+葡萄糖耐量测试(OGTT),破解了"吃饭时 间"的代谢密码。 核心发现: ✅ 即使排除睡眠、年龄、性别等因素, 晚吃依然拉高BMI和腰围 你以为吃饭只是填饱肚子?错!最新科学研究发现,进食时间竟能直接影响血糖代谢和糖尿病风险——而这一切,可能早就被你的基因 安排得明明白白。 生物钟:藏在身体里的"代谢指挥官" 人体生物钟不仅控制睡眠,更是代谢系统的 ...
司美格鲁肽口服片:每天早上吃一粒,两个月瘦了十多斤
GLP1减重宝典· 2025-07-31 17:21
整理 | GLP1减重宝典内容团队 搜索"司美格鲁肽"或"减肥针",看到不少减肥人士的分享:"终于从易胖体质变成易瘦体质了"、"打减肥针2个月,从120斤减到100斤,脂肪率 从27%降到20%"。其中不乏两个月瘦十多斤的使用者,司美格鲁肽被冠以"减肥神药"之名。 ▍司美格鲁肽片剂在国内已上市 2024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了诺和诺德公司研发生产的诺和忻(司美格鲁肽片)在中国的上市申请,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治 疗。 那么司美格鲁肽片剂是否真的具有减肥效果? 司美格鲁肽能够有效降低血糖和体重,其主要机制在于通过激活GLP-1(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发挥多重作用。首先,它以葡萄糖浓度依赖 的方式促进胰岛素分泌,同时抑制胰高糖素的分泌,帮助控制血糖水平。此外,司美格鲁肽通过延缓胃排空,增强饱腹感,从而减少食物摄 入;同时,它还作用于下丘脑的摄食中枢,抑制食欲。这些综合作用共同促进降糖和减重效果。 司美格鲁肽口服片是全球首个GLP-1受体激动剂口服剂型,它结合了司美格鲁肽和吸收增强剂SNAC。SNAC能够显著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使口服给药途径的司美格鲁肽分子吸收效率提高约100倍 。 近年来,GLP ...
全球糖尿病危机加剧:中国未确诊患者达7300万,健康警报亟待关注
GLP1减重宝典· 2025-07-30 14:09
全球糖尿病流行现状 - 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总数突破8亿,是1990年的4倍以上 [5] - 2022年全球30岁及以上糖尿病患者中59%(4.45亿)未接受治疗,未治疗人数较1990年增长3.5倍 [5] - 预测到205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飙升至13.1亿,患病率较2021年再增59.7% [7] - 2021年全球糖尿病相关医疗支出达9660亿美元,预计2045年突破10540亿美元 [7] 中国糖尿病危机 - 中国成人糖尿病患者达1.48亿,其中7800万未获治疗,未治疗率超52% [5][9] - 中国仍有近7300万糖尿病患者未被确诊,暴露于并发症风险 [5] - 2021年中国新增糖尿病病例约400万例,其中2型糖尿病占比99.2% [10] - 男性糖尿病患者健康损失更严重,55-59岁残疾负担达峰值 [10] 糖尿病并发症负担 - 30%-40%糖尿病患者会发展为慢性肾病,2型糖尿病是主要驱动因素 [8] - 1990-2017年全球因2型糖尿病导致的CKD新增病例增长74%(140万至240万例) [8] - 终末期肾病患者仅27%-53%能获得肾脏替代治疗,低收入国家资源匮乏 [8] 中国防治策略更新 - 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从2013年10.9%升至2018-2019年12.4% [11] - 2024版指南维持空腹血糖、OGTT和HbA1c作为核心诊断指标 [11] - 当前中国糖尿病知晓率36.7%、治疗率32.9%、控制率50.1% [12] - 新方案要求高危人群每年检测空腹血糖,目标2030年知晓率达60%以上 [12][13]
国家掀减肥风暴真因揭秘:中国超重人群激增,放任肥胖危机巨大
GLP1减重宝典· 2025-07-30 14:09
以下文章来源于体重管理三年行动 ,作者体重管理三年行动 体重管理三年行动 . 响应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落实"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本账号发布权威资讯 曾几何时,中国还被称为"瘦国",如今却已跻身全球超重人口最多的国家行列。《柳叶刀》最新研究显示,2021年全球超重和肥胖人数达到26 亿,其中中国占据了超过4亿,位居前列。更令人震惊的是,预计到2030年,中国男性超重和肥胖人数将增至3亿,女性也将达到2亿;在30-34 岁男性中,超重率已高达38.5%,肥胖率也达到19.3%。这并非只是"看起来胖",更多人属于"悄悄变胖"——外表不显胖,腰围却早已超标,内 脏脂肪悄然埋下健康隐患。 "同志们,腰围越来越粗,体重持续超标,有些人还患上了慢性病!"2025年3月9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国家卫健委主任雷 海潮的一句直白"喊话",让"国家喊你减肥"迅速登上热搜。这绝非一句玩笑,而是一记警钟——中国的肥胖危机已迫在眉睫。数据显示,到 2030年,中国成年人的超重和肥胖率预计将高达70.5%,儿童也将达到31.8%。2024年底,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了《体重管理指导原则 (2024年版)》,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