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P1减重宝典
搜索文档
甲状腺结节患者,使用司美格鲁肽等GLP-1RA药物的指南
GLP1减重宝典· 2025-10-25 17:01
GLP-1药物与甲状腺安全性 - 目前尚无确凿证据显示GLP-1受体激动剂与甲状腺癌有直接因果联系 [4] - 对于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占95%),使用GLP-1RA是可行的 [6][7] - 有甲状腺髓样癌病史或家族史,以及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的患者,通常不建议使用GLP-1RA药物 [6] 甲状腺结节分类与风险 - 医学研究显示甲状腺结节中良性结节占95%,恶性结节占5% [7] - 甲状腺结节TI-RADS分级系统用于评估恶性风险,级别从0到6级,恶性风险从0%至100%不等 [9][10][11] - 甲状腺髓样癌是一种罕见甲状腺癌,占所有甲状腺癌发病率的2%至3% [12][13] 口服司美格鲁肽临床进展 - 诺和诺德开发的口服司美格鲁肽是全球首款GLP-1口服药物,PIONEER系列临床研究显示52周期间HbA₁c平均下降1.0%-1.5%,体重减少约4 kg [14] - PIONEER-12中国亚组分析显示口服司美格鲁肽相比西格列汀对HbA₁c和体重控制更具统计学优势,安全性与国际结果一致 [16] - 口服剂型便利性显著提升患者长期依从性,尤其适合日常管理需求 [16] 小分子口服GLP-1研发动态 - 伊莱莉开发的小分子GLP-1激动剂Orforglipron在Phase 3临床中,36 mg剂量40周后平均减重7.3 kg、HbA₁c下降约1.5% [18] - ATTAIN-2研究中高剂量组72周减重10.5%(约10.4 kg),HbA₁c平均下降1.3%-1.8%,超过75%患者达到糖尿病缓解标准 [18] - 诺和诺德已向美国FDA提交口服Wegovy(口服司美格鲁肽25 mg)用于慢性体重管理的上市申请,有望成为首个口服GLP-1减重产品 [19]
Nature旗下子刊引爆热议:减肥潮流下,主食迎来新机遇!上海交通大学贾伟平团队重磅发布“肠道菌群联动代谢组”新突破
GLP1减重宝典· 2025-10-25 17:01
研究核心观点 - 上海交通大学贾伟平团队在《Nature Metabolism》发表研究,证实补充抗性淀粉能显著帮助超重或肥胖人群减轻体重 [6] - 研究通过“肠道微生物组+代谢组学”的多维分析,揭示抗性淀粉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实现减重并提升胰岛素敏感性 [6][8] - 研究发现抗性淀粉可通过改变肠道菌群,影响胆汁酸代谢、减少炎症、修复肠道屏障和抑制脂质吸收等多重通路起效 [6] 研究设计与方法 - 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交叉试验设计,干预周期8周,两组间设有4周洗脱期,有效降低混杂变量 [6][10][11] - 临床试验纳入37位超重或肥胖参与者,纳入标准为年龄18至55岁且BMI≥24 kg/m²,或男性腰围≥85 cm、女性腰围≥80 cm [9][11] - 研究结合宏基因组和代谢组学技术,并通过粪菌移植实验和动物模型深入探讨作用机制 [10][16] 主要临床结果 - 抗性淀粉干预可有效降低体重、减少脂肪和腰围,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11] - 抗性淀粉摄入可降低炎症指标,提高血清脂联素含量,还能提升葡萄糖输注速率 [11] - 抗性淀粉增益了肠道内双歧杆菌属等益生菌的丰度,增强了肠道屏障 [11][13] 肠道菌群机制发现 - 抗性淀粉能显著提升双歧杆菌属、长双歧杆菌和罗氏菌的丰度 [13] - B. adolescentis与BMI、腰围、内脏脂肪面积及血清ANGPTL4水平高度相关,提示其在缓解肥胖中起关键作用 [13][14] - 接受抗性淀粉菌群移植的小鼠体重、脂肪量均低于对照组,脂肪细胞体积明显缩小,葡萄糖耐受性改善 [16] 抗炎与屏障修复作用 - 抗性淀粉诱导的肠道微生物群降低了体内炎症水平,小鼠循环中的MCP-1、IL-1β和IL-6水平显著降低,抗炎因子IL-10水平升高 [18] - 抗性淀粉组小鼠肠道通透性降低,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表达上升,肠道到循环的LPS转运减少 [19] - 研究提示抗性淀粉重塑的菌群通过巩固肠道屏障,降低LPS渗透,从而缓解肥胖相关慢性炎症 [19] 关键菌种B. adolescentis的作用 - 活性B. adolescentis能显著上调肠道ANGPTL4表达,减缓西式饮食引起的小鼠体重与脂肪增长 [21] - B. adolescentis处理使小鼠腔内脂肪酶活性下降,小肠甘油三酯减少,粪便甘油三酯增多,同时升高血液ANGPTL4水平 [21] - B. adolescentis促进脂肪组织对FGF21的敏感性,并通过阻断LPS-TLR4-NF-κB通路产生效应,代谢组学显示其改变胆汁酸和支链氨基酸代谢 [21]
一文读懂肥胖指标:你的体重真的超标了吗?
GLP1减重宝典· 2025-10-24 20:26
以下文章来源于内分泌早知道 ,作者关注内分泌的 内分泌早知道 . 深度分享内分泌用药经验、病例剖析、指南专业解读并紧跟国内外内分泌领域前沿进展,「每医健」旗下内容平台。 还在为体重数字焦虑?科学评估肥胖有妙招!这份指南教你用对指标,精准掌握健康体重。 ▍ 一、全身肥胖的黄金标准:BMI 2024版《肥胖症诊疗指南》明确指出,BMI(体质指数)仍是评估肥胖的核心指标。只需用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就能 快速判断体重状态: 这个沿用30年的指标有何优势? 但要注意3个"不完美": 【关键结论】BMI仍是首选筛查工具,但需结合个体情况综合判断! 二、隐形杀手:中心性肥胖三大指标 亚洲人更需警惕"苹果型身材"!腰围、腰臀比、腰高比是检测内脏脂肪的利器: 1. 腰围(最常用) 男性≥9 0cm、女性≥8 5cm即超标 2. 腰臀比 - <1 8.5 低体重 - 18.5 - 23 .9 正常 - 24- 2 7.9 超重 - ≥2 8 肥胖(分四级) ✓ 全球通用,数据可比 ✓ 与体脂率相关性良好 ✓ 肥胖并发症预警性强 1. 肌肉达人易"误伤"(运动员可能被误判) 2. 老年人适用性降低 3. 青少年评估需 ...
《自然》全新揭示:肥胖导致肿瘤免疫无效!
GLP1减重宝典· 2025-10-24 20:26
以下文章来源于肥胖世界ObesityWorld ,作者欢迎订阅 肥胖世界ObesityWorld . 《肥胖世界》Obesity World - 同步传真肥胖及代谢国际新学术进展,为医学减重临床、教研人员搭建一座与国际接轨的桥梁,「每医健」旗下内容平台。 研究人员将小鼠分为两组,分别喂以低脂饮食(LFD,脂肪提供10%的能量)和高脂饮食(HFD,脂肪占比高达45%),喂食周期从6周龄 持续到20周龄。尽管两组小鼠的进食总量差异不大,HFD组小鼠依然体重明显增加,并出现了高血糖和高胰岛素血症等典型的肥胖相关代谢 异常。 肥胖已成为癌症的重要诱因,目前已知有超过13种癌症的发生与肥胖密切相关。作为仅次于吸烟的第二大可预防癌症风险因素,肥胖的危害不 容忽视。 然而,科学家们却发现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尽管肥胖会加速癌症的发生和进展,但在接受免疫治疗时,肥胖患者却往往表现出"保护效 应"——高BMI人群对免疫疗法的响应率更高,生存预后也更理想。 这究竟是肥胖隐藏的"善意",还是背后藏着不为人知的机制? 近日,范德堡大学的科研团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最新研究。他们发现,肥胖引发的炎性细胞因子会刺激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 ...
口服,将决定GLP-1药物能否从“明星药物”升级为“普及性重磅药物”的关键
GLP1减重宝典· 2025-10-24 20:26
文章核心观点 - 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是推动该类药物从“明星药”转变为“普及型重磅药物”的关键路径,其在便捷性、依从性和可及性方面相比注射剂型具有显著优势 [4][12] - 以口服司美格鲁肽和Orforglipron为代表的口服GLP-1药物已展现出显著的临床疗效,未来市场潜力巨大,有望开启“口服GLP-1普及时代” [6][10][14] - 口服GLP-1药物的普及需要企业、医生、医保等多方协同,通过加速审批、开展本土研究、推动医保覆盖等措施,构建以患者需求为核心的精准代谢管理生态 [12][13] GLP-1药物疗效与市场地位 - 注射型GLP-1激动剂如司美格鲁肽可使体重下降10%-15%,HbA₁c降低1.5%-2.0%,并降低心血管风险 [4] - 替尔泊肽作为GLP-1与GIP双激动剂,在疗效方面更具优势,已成为代谢治疗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4] - 诺和诺德已向美国FDA提交口服司美格鲁肽25 mg用于慢性体重管理的上市申请,如获批将成为首个口服GLP-1减重产品 [11] 口服司美格鲁肽的临床进展 - 口服司美格鲁肽(Rybelsus)的PIONEER系列临床研究显示,52周期间HbA₁c平均下降1.0%-1.5%,体重减少约4 kg,耐受性良好 [6] - 针对中国人群的PIONEER-12研究显示,口服司美格鲁肽在3 mg/7 mg/14 mg剂量下,对比西格列汀对HbA₁c和体重的控制更具统计学优势 [8] - 在亚洲患者中,口服司美格鲁肽降糖初期速度较快,52周疗程仍具持续疗效,高剂量组体重控制效果更显著 [8] 小分子口服GLP-1药物前景 - 小分子GLP-1激动剂Orforglipron在肥胖伴2型糖尿病患者中,36 mg剂量使用40周后平均减重7.3 kg,HbA₁c下降约1.5% [10] - ATTAIN-2研究中,Orforglipron高剂量组72周减重10.5%(约10.4 kg),HbA₁c平均下降1.3%-1.8%,超过75%患者达到糖尿病缓解标准 [10] - Orforglipron具有堪比注射型产品的疗效,但提供每日口服的简便性,胃肠耐受性整体良好,未来有望成为广泛应用的新一代治疗路径 [10] 口服GLP-1药物的普及路径与展望 - 口服剂型在结构上更贴合日常生活方式,在成本、可及性、依从性和安全性方面具备显著优势,未来趋势是注射与口服并行的精准管理路径 [12] - 推动普及的关键方向包括加速口服制剂审批与临床应用、开展中国人群长期循证研究、推动医保支付覆盖以及支持国产仿创产品发展 [12] - 中国庞大的肥胖与2型糖尿病患者群体对高品质、便利、经济可及的产品有刚性需求,口服GLP-1的普及将提高依从性并降低医疗资源负担 [13]
速递|EASO最新共识:肥胖及并发症治疗首选司美格鲁肽或替尔泊肽
GLP1减重宝典· 2025-10-24 20:26
文章核心观点 - 欧洲肥胖研究协会发布最新指导意见,推荐司美格鲁肽或替尔泊肽作为肥胖及大多数相关并发症的首选药物[4] - 专家指出司美格鲁肽与替尔泊肽的疗效远超其他药物,应成为几乎所有病例的首选[6] - 药物治疗并非体重管理首选,生活方式干预是首要手段,新算法旨在为患者提供个体化循证治疗方案[12] "首选药物"的确定依据 - 研究团队以患者是否存在肥胖相关并发症作为主要决策依据,综合评估药物在总体减重效果、并发症改善及安全性等方面的表现[8] - 基于截至2025年1月的荟萃分析结果,当目标是实现显著体重下降时,替尔泊肽和司美格鲁肽应被视为一线药物[8] - 将肥胖相关并发症分为脂肪负担性疾病和病理性脂肪疾病两类,并针对不同并发症给出具体用药建议[9] 脂肪负担性疾病的用药建议 - 对于肥胖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推荐使用替尔泊肽作为一线治疗[9] - 对于肥胖合并膝骨关节炎者,现有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司美格鲁肽在减轻疼痛方面效果最佳,建议作为首选[9] 病理性脂肪疾病的用药建议 - 对于肥胖合并糖尿病前期或2型糖尿病的患者,替尔泊肽与司美格鲁肽均推荐为一线用药[10] - 对于肥胖合并心血管疾病者,荟萃分析显示使用司美格鲁肽可显著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因此被推荐为首选药物[11] - 对于肥胖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现有证据表明替尔泊肽或司美格鲁肽均可作为一线治疗[11] - 对于肥胖合并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暂推荐替尔泊肽为一线药物,但2025年1月后发表的Ⅲ期ESSENCE研究结果显示司美格鲁肽在改善该病症方面与替尔泊肽相当[11] 未来展望与局限 - 目前大多数药物尚未针对具体并发症进行独立验证,许多疾病的直接证据仍有限[12] - 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这些药物在慢性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部分癌症及心理健康等更广泛的并发症上也可能带来积极影响[12] "并非人人适用"的警示 - 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平均疗效更高,但并不意味着对每位患者都是最佳选择,有些人可能对药物反应不足或无法耐受其副作用[12] - 研究表明许多药物都能在不同人群中实现良好疗效,关键在于个体化匹配[12] - 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应基于全面评估与医患共同决策,而非单纯依赖药物排名[12]
瘦身奇迹!一文了解司美格鲁肽为何成为全球医疗热点,要减肥的你必须了解
GLP1减重宝典· 2025-10-23 19:49
▍下一代"全球药王" 2022年起,司美格鲁肽在全球掀起热潮。名人效应的加持和社交平台上的分享, 让在国内仅获批糖尿病适应证的司美格鲁肽摇身一变 成了"网红减肥针"。 2022年10月,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X上发文称,他一个月内减重9公斤,秘诀是Wegovy。 名人效应的加持,包括特朗普的使用,让Wegovy销量暴增,甚至其"姐妹产品"——同属诺和诺德旗下的Ozempic(中文名诺和泰)也 全球缺货。两者主要活性成分均为司美格鲁肽,后者用于2型糖尿病 治疗。在抖音海外版Tiktok搜索"Wegovy"和"Ozempic",有大量视频和社交账号宣传它们的减肥效果,药物相关标签已累计数亿人次的 浏览量。 整理 | GLP1减重宝典内容团队 Ozempic 的故事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当时发现了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这种天然激素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而糖尿病患者的 血糖水平可能会升高到危险的程度,因此人们认为,一种模仿 GLP-1 的药物可以帮助治疗这种疾病。 制药公司诺和诺德的首个此类药物利拉鲁肽(商品名为 Victoza)于 2010 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批准 ...
速递|一款口服减肥药,二期临床后画上终止符
GLP1减重宝典· 2025-10-23 19:49
文章核心观点 - Terns Pharmaceuticals公司宣布其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TERN-601的二期临床试验顶线结果,并决定终止该项目的开发,公司将重新聚焦于肿瘤学领域[2][6] 关键试验结果 - 在超过500毫克剂量组中,观察到最大安慰剂调整体重减轻为4.6%,显示出统计学显著的体重减轻[3] - 不同剂量组的安慰剂调整体重减轻数据分别为:250毫克组-1.8%,500毫克慢速递增组-3.6%,500毫克组-4.6%,750毫克组-3.0%[3] - 500毫克和750毫克剂量的p值低于0.01,具有统计学显著性[3] 安全性概况 - 12%的参与者因不良事件停止治疗,主要为胃肠道问题[4] - 胃肠道不良事件通常为轻度或中度,包括恶心(56%)、呕吐(26.9%)、便秘(11.9%)和腹泻(9.7%),与剂量相关但未发生严重情况[4] - 三名参与者在治疗后出现3级肝酶升高,其中两例可能与药物相关并与药物性肝损伤一致[4] 公司战略调整 - 基于试验结果未达到差异化口服GLP-1RA治疗的高标准,公司决定终止TERN-601项目[6] - 公司将不再在代谢疾病领域进行进一步投资,重新聚焦于肿瘤学项目TERN-701[6] - TERN-701是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的全osteric BCR-ABL抑制剂,其CARDINAL一期试验数据预计在本季度公布[6]
两项《自然》最新研究:年轻人间断性高脂饮食,危害超乎想象
GLP1减重宝典· 2025-10-23 19:49
以下文章来源于肥胖世界ObesityWorld ,作者欢迎订阅 肥胖世界ObesityWorld . 《肥胖世界》Obesity World - 同步传真肥胖及代谢国际新学术进展,为医学减重临床、教研人员搭建一座与国际接轨的桥梁,「每医健」旗下内容平台。 你最近检测过自己的血脂吗?根据《中国成人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的数据,2018年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血脂异常的总患病率已高达 35.6%。这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以及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 血脂异常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但实际上血管已经在悄悄受损。随着病情进展,脂肪、胆固醇等物质在血管内逐渐沉积,形成"斑块",导 致血管逐步硬化、变窄,进而大幅提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很多人以为高血脂只是中老年人才需要担心的健康问题。事实上,过去针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筛查和防控,大多也是聚焦在50岁以上胆固醇偏高 的人群。 然而,最近《自然》杂志发表的新研究提醒我们,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应更早开始,年轻时就要重视血脂管理,尤其要警惕高脂饮食在儿童和 青少年中的摄入。 在这项研究中,剑桥大学心肺研究所的科学家用小鼠做实验,探索高脂饮 ...
重磅研究颠覆传统认知!美食愉悦感竟是体重管理关键因素?
GLP1减重宝典· 2025-10-23 19:49
深度分享内分泌用药经验、病例剖析、指南专业解读并紧跟国内外内分泌领域前沿进展,「每医健」旗下内容平台。 以下文章来源于内分泌早知道 ,作者关注肥胖的 内分泌早知道 . 传统观念一直将高热量美食视为肥胖元凶,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St e pha n Lamme l团队在《自然》期刊发表的最新研究彻底颠覆了这 一认知。该研究题为《神经降压素信号变化驱动肥胖中的快感贬值》,首次揭示进食过程中的愉悦感受对维持健康体重具有不可忽视的 积极作用。令人惊讶的是,即便是火锅、炸鸡、奶茶、蛋糕这类被贴上"垃圾食品"标签的高油高糖食物,其带来的正向饮食体验同样能 成为体重管理的潜在助力。这项突破性研究不仅阐明了肥胖形成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更为全球肥胖防治提供了革命性的科学视角。 研究团队通过精密的神经科学实验发现,当大脑接收美食带来的愉悦信号时,会激活特定的神经调控通路,这种正向反馈实际上有助于 维持能量代谢平衡。这一发现完全颠覆了"美味必然导致肥胖"的简单线性思维,将饮食快感从肥胖诱因重新定义为代谢调节的重要环 节。该成果为开发新型肥胖干预策略奠定了理论基础,未来或可通过调节饮食愉悦相关的神经信号通路来实现更科学有效的体重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