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美格鲁肽片
搜索文档
司美格鲁肽片,如何突破多肽药物的口服易降解、难吸收?
GLP1减重宝典· 2025-11-05 13:00
整理 | GLP1减重宝典内容团队 在医药领域,口服给药因其便捷性和患者依从性高而备受青睐。但对于多肽类药物,如GLP-1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实现口服给药一 直是个技术挑战。多肽分子在胃酸和消化酶的作用下容易降解,且难以被肠道吸收。然而,司美格鲁肽口服制剂的成功上市,标志着这 一难题已被攻克。 司美格鲁肽口服制剂的开发克服了多重障碍,包括胃酸和消化酶导致的不稳定性、多肽分子的大分子尺寸带来的吸收难题,以及个体差 异对疗效的影响。这一成就得益于其创新的分子结构和辅助成分SNAC(一种修饰的辛酸钠)的运用。 脂肪酸酰化修饰技术提升了多肽的脂溶性,促进了肠道吸收,并延长了药物的半衰期。SNAC通过调整胃内微环境,不仅促进了多肽的 吸收,还保护了多肽不被胃酸和酶降解。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确定了最佳给药方法和剂量,确保了与300 mg SNAC结合的司美格鲁 肽片剂能够实现最优的生物利用度。 此外,司美格鲁肽片剂的崩解和吸收过程迅速,大约1小时后即可观察到药物吸收,随即发挥其长效GLP-1RA的药效。临床研究也证实 了司美格鲁肽片剂的滴定方法和临床疗效,从低剂量开始逐步递增至有效剂量,以实现最佳临床效果。研究显示, ...
智通港股解盘 | 月底魔咒再起恒指跌破关口 医药目录谈判引发资金涌入
智通财经· 2025-10-31 20:50
【解剖大盘】 月底的魔咒比较难打破,不是惯性往上就是往下,昨天是跌的,今天就顺势往下。恒指收盘跌1.43%, 破了26000点关口。 此次中美元首会谈,预示2025年初启动的全球关税对垒暂告一段落。应该来说,对双方都是好事,各种 附加的扰动都拆除了。然而,从媒体反馈来看,均很低调,双方都没有大肆渲染各种成果。当然也可以 理解为利好兑现。或许要等双方具体的协议签署。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中美贸易协定最早可能于 下周签署。 周四美股三大指数均出现调整,Meta因其巨额AI支出计划而股价暴跌11%,引发了市场对AI投入产出比 的广泛担忧。甲骨文五年期CDS成本已升至2023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附近。市场注意力正转向维持AI 泡沫所需的大量债务。密切关注甲骨文的CDS走势至关重要—公司债券表现或将成为整个AI投资狂潮能 否持续的关键指标。市场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巨额投资能否带来回报仍存疑虑。纳指科技指数收跌超 1.7%,半导体指数跌超1.5%。 10月31日电,本周,宁波航运交易所发布的海上丝绸之路指数之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NCFI)报收于 1100.3点,较上周上涨12.6%。21条航线中有16条航线运价指数上 ...
72 亿美元!辉瑞花近半个 “身家” 收购,能否跻身减肥赛道 “优等生”?|跨国药企洞察
新浪财经· 2025-09-23 18:44
文章核心观点 - 辉瑞公司宣布以最高72亿美元收购减肥药物开发商Metsera,以高额投入进入竞争激烈的减肥药市场[2] - 此次收购是辉瑞在自主研发屡次失败后,为应对增长压力和专利悬崖,所采取的关键战略举措[5][6][12] - 全球抗肥胖药物市场预计在2030年突破1500亿美元,成为制药史上最大的单品类市场之一,吸引众多药企布局[3][4][14] 交易细节与估值 - 交易结构为辉瑞以每股47.50美元现金收购Metsera,并在达成特定里程碑时再支付每股22.50美元,总价值最高达72亿美元[2][8] - 里程碑付款与三项临床及监管进展挂钩:MET-097i+MET-233i联合方案启动III期临床支付每股5美元,MET-097i单药获FDA批准支付每股7美元,联合方案获FDA批准支付每股10.50美元[8] -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辉瑞现金及短期投资总额为132.49亿美元,此次收购动用了其超过一半的现金储备[2] 市场背景与规模 - 肥胖症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挑战,与超过200种疾病相关,全球有超6亿成人患肥胖症[3] - 中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已达50%,儿童达20%,预计2030年将升至65.3%[3] - 到2030年,GLP-1激动剂及相关复方制剂将占所有处方药销售额的近9%[4] - 预计2030年礼来Mounjaro将成为全球销量最高药物,创收360亿美元;其Zepbound以255亿美元位列第三;诺和诺德三款GLP-1药物将跻身全球前十[4] 收购标的Metsera分析 - Metsera成立于2022年,2025年1月在纳斯达克上市,收购消息使其股价盘初一度暴涨超63%[8][9] - 核心管线包括每周/每月注射的GLP-1受体激动剂MET-097i(II期开发,12周试验体重减少11.3%)和每月一次胰淀素类似物MET-233i(I期开发)[9][10] - 核心价值在于HALO平台(可实现每月一次给药)和MOMENTUM平台(解决口服多肽生物利用度难题)[10] - Metsera通过收购和许可快速构建管线,例如收购Zihipp获得包含20,000多种肠道激素肽的专有库,并与D&D Pharmatech达成价值超7.4亿美元的许可协议[11] 辉瑞的战略动机与挑战 - 辉瑞面临严重的“专利悬崖”,将失去立普妥、络活喜、恩利等重磅产品的专利保护,导致销售额大幅下降[12] - 公司股价较新冠疫苗巅峰时期腰斩,业绩压力增大,计划在2025年完成两到三个交易,并准备了150亿美元预算[12] - 辉瑞自主研发的减肥药物Lotiglipron因肝损伤风险(转氨酶升高发生率6% vs 安慰剂1%-2%)和Danuglipron因耐受性问题(38%患者因胃肠道事件停药)均告失败[5] - 收购前,辉瑞减肥管线中仅剩GIPR拮抗剂PF-07976016处于2期临床,12周体重降幅约7%,远低于已上市药物[6] 市场竞争格局 - 目前市场由诺和诺德和礼来两大巨头主导,呈现“双雄争霸”格局[13][14] - 诺和诺德2025年上半年肥胖症药物销售额同比增长58%至57.40亿美元,其减肥用司美格鲁肽注射液Wegovy销售额同比增长78%至54.58亿美元[13] - 礼来2025年上半年营收282.862亿美元,同比增长41%,其GLP-1/GIP双靶点激动剂替尔泊肽(Mounjaro和Zepbound)合计销售额达147.34亿美元[14] - 众多药企纷纷布局,市场走向多方混战,例如罗氏、默沙东、安进以及中国的信达生物、恒瑞医药等[14] 收购后的潜在挑战 - 临床数据挑战:Metsera产品管线疗效和安全性需进一步验证,MET-097i的短期减重效果(11.3%)尚未明显领先于Zepbound(15%-22%)和Wegovy(15%-20%)[15] - MET-233i的研发前景受此前同类药物Symlin(因每日注射、低血糖风险等问题市场表现不佳)的阴影影响[16] - 商业化挑战:需平衡定价(参照Wegovy月费1349美元,Zepbound月费1300美元)、医保报销、建立销售渠道,并与药房福利管理机构达成合作[16][17] - 市场教育挑战:需提高消费者对减肥药的认知和接受度,并消除对滥用及长期健康影响的疑虑[17]
两款独家药品未通过医保目录调整形式审查
贝壳财经· 2025-09-03 10:04
医保目录调整形式审查结果 - 国家医保局公布2025年药品目录调整形式审查结果 共有6个药品审查结果发生变化 其中2款药物未通过审查 4款产品被调进名单 [1] - 未通过审查的药品为注射用利培酮微球和注射用双羟萘酸曲普瑞林 通过审查的包括左旋多巴注射液等4款产品 [1] 未通过审查药品详情 - 注射用利培酮微球为圣兆药物独家品种 2023年2月获批上市 用于治疗精神类疾病 是国内首个获批的仿制药 原研药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达4.9亿美元 预计2030年中国市场规模达9.2亿元 [3] - 注射用双羟萘酸曲普瑞林为益普生独家品种 2023年国内获批 用于治疗性早熟和前列腺癌 [3] - 两款药物虽为独家品种 但同治疗领域已有早前纳入医保的竞品(绿叶制药利培酮微球2021年入医保 亮丙瑞林2000年上市并纳入医保) [3] 商保创新药目录进展 - 首次设立的商保创新药目录共有121个药品通过形式审查 覆盖CAR-T疗法、核药等最新治疗技术 [5] - 5款CAR-T疗法通过审查 包括阿基仑赛注射液、纳基奥仑赛注射液、瑞基奥仑赛注射液、伊基奥仑赛注射液和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 CAR-T此前因价格过高(远超30-50万元)多次未能进入医保目录 [5] - 4款核药通过审查 包括锝[99mTc]替曲膦注射液和氟[18F]贝他苯注射液 核药具有精准靶向肿瘤细胞的特点 [6] 重点药品动态 - 司美格鲁肽片通过形式审查 该药为全球首款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 2024年1月在国内上市 其原研药2023年上半年以167亿美元销售额成为全球"药王" [6] 后续工作安排 - 医保目录调整将于9-10月开展谈判/竞价/价格协商工作 最终结果计划在10-11月公布 [7]
天价药有望报销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21:40
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进展 - 国家医保局公示2025年药品目录调整初步形式审查结果 基本医保目录534个药品通过初审 商保创新药目录首次纳入调整范围并有121个药品通过形式审查 [1] 目录覆盖范围与结构 - 商保创新药目录聚焦肿瘤、罕见病、自免与代谢等未满足需求领域 覆盖5款国内获批CAR-T疗法(如阿基仑赛注射液120万元、瑞基奥仑赛注射液129万元)及多款罕见病药物和慢性病创新药(如司美格鲁肽片、仑卡奈单抗注射液) [6] - 国产药企品种占比显著提升 涵盖自主研发PD-1抑制剂和CAR-T疗法 增强供应链可控性并改善价格可及性 [6] - 当前中高端医疗险特药清单与商保创新药目录重合度低 仅几十个交叉 险企特药清单虽含200-300个药品但差异极大 [7] 支付机制与协商模式 - 商保创新药目录采用协商定价模式 非强制性谈判 尊重商保公司市场主体地位 保险公司和专家参与评审与价格决策 [9][10] - 协商面临挑战 需平衡患者可及性与保险公司可持续性 全国统一赔付上限和适应症界定待细化 多适应症药物定价操作难度大 [11] - 药品需满足严苛证据体系要求 包括真实世界数据质量、长期安全性随访及PFS、OS等核心指标的可量化与可追踪 [11] 落地实施挑战 - 医院对高价药成本管控和处方外流合规性存堵点 "三除外"政策(不计入医保自费率、集采替代检测范围、单独定价结算)缺乏配套细则 实际效果难预估 [3][12] - 商保创新药目录药品需通过企业申报、形式审查、专家评审、价格协商等多环节 形式审查仅为第一步 不保证最终纳入 [8] 商保产品创新与市场影响 - 保险公司可基于目录优化产品策略 将目录内创新药保障作为核心权益 开发专项特药险互补现有医疗险 覆盖高净值人群 [13] - 2024年平安健康特药报销金额达19.8亿元(同比增长70%) 太保健康特药送药金额达1174万元 [13] - 需建立"事前准入、事中控费、事后评估"闭环管理 加强药企和医疗机构合作 建立风险共担机制防止滥用 [14] 行业支付格局与前景 - 2024年创新药销售额预计1620亿元 医保基金支付710亿元(占比44%) 个人现金支付786亿元(49%) 商保支付124亿元(仅7.7%) [16] - 商保创新药目录旨在破解支付难题 与基本医保互补 避免医保基金过度承压 为药企提供新支付通道 [18] - 预计2035年创新药械市场规模达1万亿元 商保支付占比需提升至44%(约4400亿元) [16]
天价药有望报销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20:58
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概况 - 2025年国家基本医保目录初审通过534个药品,首次纳入的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有121个药品通过形式审查 [1] - 商保创新药目录定位为覆盖超出基本医保范围、临床价值突出的创新药,聚焦肿瘤、罕见病、自免与代谢等领域 [5][6] - 目录包含5款国内获批的CAR-T疗法(如120万元的阿基仑赛注射液、129万元的瑞基奥仑赛注射液)及多款罕见病药物(法布雷病、戈谢病等) [6] 药企与险企参与动态 - 药企参与自愿,但面临价格协商不确定性,部分企业表示若"杀价"超预期可能退出 [3] - 险企关注药品降价空间与成本节约,但对落地效果存疑,更侧重销售规模扩张而非保障功能 [3][10] - 国产药企占比提升,涵盖PD-1抑制剂、CAR-T疗法等,增强供应链可控性并改善价格可及性 [6] 目录落地挑战 - 协商模式取代强制谈判,约束性降低,需平衡患者可及性与险企可持续性 [9][10] - 医院端存在高价药成本管控和处方外流合规性堵点,需配套细则解决 [3][10] - 临床数据要求严苛,需补强真实世界证据及长期安全性随访 [10] 商保产品创新方向 - 保险公司可开发专项特药险,针对高净值人群设计差异化产品(如报销比例、限额) [13] - 平安健康2024年特药报销金额达19.8亿元(同比+70%),太保健康送药金额1174万元 [13] - 需建立"准入-控费-评估"闭环管理,与药企/医疗机构合作防范滥用风险 [14] 行业支付格局与政策影响 - 2024年创新药销售额1620亿元中商保仅支付7.7%(124亿元),个人现金支付占比49% [16] - 《2025目录调整方案》引导药企转向"First-in-class"研发,与基本医保形成互补 [17][18] - 政策目标为2035年商保支付占比达44%(4400亿元),构建"医保+商保+慈善"多元支付体系 [16][17]
天价药有望报销了!医保、商保、药企三方仍需寻求平衡打通堵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18:49
国家医保局发布2025年药品目录调整公告 - 基本医保目录534个药品通过初审,商保创新药目录121个药品通过形式审查 [1] - 商保创新药目录后续需经过专家评审、谈判竞价等环节,最终入选存在不确定性 [1] - 药企和商保公司参与目录以自愿为原则,协商机制下能否达成一致存变数 [1] 商保创新药目录定位与覆盖范围 - 目录聚焦超出基本医保"保基本"范围、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突出的药品 [3] - 覆盖肿瘤、罕见病、自免与代谢等领域,包含5款国内获批的CAR-T疗法 [4] - 包含多款罕见病药物和慢性病创新药,如司美格鲁肽片、仑卡奈单抗注射液 [4] - 国产药企品种占比提升,涵盖自主研发PD-1抑制剂、CAR-T疗法等 [4] 商保创新药目录实施挑战 - 协商模式面临保障范围与风控平衡的挑战,统一赔付上限等细则待明确 [9] - 多适应症药物定价难度大,可能加剧支付端压力 [9] - 临床真实世界数据质量和核心结局指标要求严苛 [9] - 医院成本管控和处方外流合规性存堵点,落地效果难预估 [10] 商保产品创新与衔接 - 保险公司可基于目录优化产品策略,开发专项特药险吸引高净值人群 [12] - 平安健康2024年特药报销金额达19.8亿元,同比增长70% [12] - 太保健康2024年特药送药金额达1174万元 [12] - 需建立"事前准入、事中控费、事后评估"闭环管理应对高价药赔付波动 [12] 创新药支付现状与发展 - 2024年我国创新药销售额预计达1620亿元,商保仅支付7.7% [14] - 《白皮书》预计2035年创新药械市场规模达1万亿元,商保支付需占44% [14] - 国家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构建多元支付体系 [15] - 商保创新药目录被视为破解高价创新药支付难题的关键一步 [16] 商保创新药目录的潜在影响 - 药企可通过商保覆盖扩大患者群体,回收资金推动研发 [17] - 保险公司可利用医保共享信息拓展业务,提供更强保障 [17] - 患者可降低就医负担,获得以往无法承担的高昂医疗费用 [17]
68周减重18.34 kg,司美格鲁肽片为何能突破多肽药物的口服易降解、难吸收?
GLP1减重宝典· 2025-08-14 18:33
口服司美格鲁肽的技术突破 - 口服司美格鲁肽制剂攻克了多肽类药物在胃酸和消化酶作用下易降解及肠道吸收难的技术挑战 [4] - 创新的分子结构和辅助成分SNAC(修饰辛酸钠)解决了胃酸稳定性、大分子吸收及个体差异问题 [4] - 脂肪酸酰化修饰技术提升多肽脂溶性并延长半衰期 SNAC调整胃内微环境促进吸收并保护药物不被降解 [6] - 药代动力学研究确定300 mg SNAC结合的片剂可实现最优生物利用度 药物吸收迅速 约1小时起效 [6][9] 临床疗效与减重数据 - 14 mg司美格鲁肽片剂降低HbA1c水平约2% 并具减重效果 临床采用低剂量逐步递增的滴定方法 [9] - OASIS 1研究中 口服50mg组肥胖患者平均体重减少17.4%(18.34kg) 基线体重105.4kg [9] - 非糖尿病人群使用2.4 mg/周司美格鲁肽 68周平均体重变化−14.9%(安慰剂组−2.4%) [12] 作用机制与核心通路 - 司美格鲁肽与人源GLP-1序列同源性达94% 半衰期约1周 通过激活下丘脑及脑干GLP-1受体抑制食欲 [10] - 显著减慢胃排空 延长饱腹感 长期用药后效应略减但仍为关键作用 [11] - 促胰岛素、抑胰高血糖素作用稳定血糖 减少进食驱动 临床效果叠加中枢神经、胃肠迷走、胰岛代谢三通路 [12][13] 行业影响与药物对比 - 口服司美格鲁肽打破多肽口服给药壁垒 为同类药物研发树立标杆 [9] - 列举GLP-1受体激动剂包括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利拉鲁肽等10种药物 [20]
“天价抗癌药”冲关医保双目录
北京商报· 2025-08-14 00:31
基本医保目录调整情况 - 国家医保局共收到基本医保目录申报信息718份 涉及药品通用名633个 其中534个通过形式审查 [3] - 目录外申报信息472份 涉及药品通用名393个 通过初审的通用名310个 较2024年的249个增加61个 [3] - 通过初审的目录外药品涵盖肿瘤 慢性病 罕见病等多个领域 单抗注射液通过数量较多 [3] - 新药上市加快获批推动进入医保产品需求数量增长 医保仍为主要的支付方 [3] - 初审规模增长体现此前创新药研发投入集中 全国医药研发投入大幅增加 临床试验项目总数增多 [4] 商保创新药目录设立与特点 - 商保创新药目录为今年全新设立的独立通道 与基本医保目录同步申报 [1][5] - 共收到申报信息141份 涉及药品通用名141个 121个药品通用名通过形式审查 通过率约85.82% [5] - 目录涵盖肿瘤 慢性病 罕见病等多个领域 主要以西药为主 包括2款中成药 [5] - PD-(L)1单抗申报数量较多 还包括4款核药 [5] - 设立表明国家在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通过商保提供补充保障 [6] - 将商业健康保险纳入国家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整体框架 形成"先商保后医保"的梯度准入闭环 [6] 重点药品通过情况 - 司美格鲁肽片通过初审 其口服降糖版本为主适应症 [6] - 礼来替尔泊肽注射液通过形式审查 主适应症为2型糖尿病 [3] - 5款CAR-T疗法药物出现在商保创新药目录初审名单中 [6] - 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成为商保创新药目录唯一入选疫苗 也是两大目录中唯一疫苗产品 [6] - 包括艾力斯申报的肺癌新药枸橼酸戈来雷塞片等多款创新药进入基本医保目录初审名单 [4] 双目录申报现象分析 - 包括CAR-T疗法药物在内的多款药品同时申报基本医保目录和商保创新药目录 进行"双赛道"冲关 [1][7] - 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同时申报两个目录并获初审通过 [7] - 纳基奥仑赛注射液 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和伊基奥仑赛注射液同时出现在两个目录初审名单中 [7] - 双申报有利于自费药从挂网到入院 即使进不了医保也能提高进院可能性 [7] - 反映药企希望扩大市场覆盖范围的诉求 针对不同支付能力患者群体提供全面保障 [8] - 因两者申报条件不完全一致 会出现形式审查结果不一致的情况 [8] 行业影响与意义 - 基本医保目录与商保创新药目录并行可针对不同支付能力患者群体提供全面保障 [1] - 提高药品可及性和市场竞争力 [1] - 新药上市后先纳入商保目录积累真实世界数据 为医保谈判提供科学依据 [6] - 通过协商合理确定商保创新药目录药品结算价 探索价格保密机制 降低患者自付比例 [6] - 解决患者初期用药可及性问题 待临床价值证据充分后再考虑通过医保谈判纳入基本医保目录 [6]
2025国谈初审名单公布
国际金融报· 2025-08-13 20:29
2025年医保及商保目录调整申报情况 - 国家医保局于8月12日公示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初步形式审查名单 公示时间为8月12日至8月18日 [1] 申报规模及结构变化 - 基本医保目录共收到申报信息718份 涉及药品通用名633个 经初审534个通过形式审查 [3] - 目录外申报信息472份 涉及药品通用名393个 通过初审通用名310个 较2024年249个显著增加 [3] - 商保创新药目录共收到申报信息141份 涉及药品通用名141个 经初审121个药品通用名通过形式审查 [3] - 79个品种同时通过医保和商保目录形式审查 将同步开展谈判 [3] 商保目录创新药类型分布 - 通过商保目录审查的创新药包括12款单抗 3款CAR-T疗法 1款ADC 1款双抗 2款中成药 [6] - 国内已上市7款CAR-T产品中5款申报商保目录(年费约百万元) 雷尼基奥仑赛和西达基奥仑赛未参与本次申报 [6] - 42款目录外药品仅通过商保目录审查 包括强生三款双抗(特立妥单抗 塔奎妥单抗 埃万妥单抗) 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片 百济神州泽尼达妥单抗等 [6] 特定药品适应症与支付范围 - 司美格鲁肽片通过形式审查但未申请减重适应症 医保支付范围仅限于成人2型糖尿病相关适应症 [7] - 慢病领域新药纳入商保目录 包括伦卡奈单抗(阿尔茨海默病) 莱博雷生(失眠) 依达拉奉舌下片/依达拉奉右莰醇舌下片(脑卒中) 钇[90Y]微球注射液等 [7] 目录调整流程与时间安排 - 通过形式审查仅表示符合申报条件 需经过专家评审和谈判/竞价环节才能最终纳入目录 [4] - 医保谈判将于9月至10月进行 结果于10月至11月公布 医保目录调整与商保目录制定同步推进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