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LP1减重宝典
icon
搜索文档
速递|礼来替尔泊肽减肥适应症,再获批准上市
GLP1减重宝典· 2025-07-13 12:49
产品上市与适应症 - 礼来加拿大公司宣布ZEPBOUND™ KwikPen®(替尔泊肽注射液)在加拿大正式上市 该药物为每周一次的注射剂 用于肥胖或超重成年患者的慢性体重管理 需结合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 [2] - ZEPBOUND™适用于BMI≥30的成人 或BMI在27-30且患有高血压 血脂异常 2型糖尿病 睡眠呼吸暂停症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2] 药物机制与临床效果 - ZEPBOUND™通过同时激活GIP和GLP-1激素受体调节食欲和代谢 是加拿大首个获批用于长期体重管理的双受体激动剂 [3] - SURMOUNT-1临床试验显示 使用15毫克剂量的患者在72周后平均减重21 8公斤(48磅) 5毫克剂量组减重15 4公斤(34磅) 安慰剂组仅减重3 2公斤(7磅) [5] 加拿大肥胖现状与社会影响 - 加拿大每三人中有一人患肥胖 该疾病与200多种疾病相关 包括心脏病 2型糖尿病和某些癌症 [6] - 54%肥胖患者遭遇同事歧视 64%遭受医疗人员体重偏见 肥胖相关年度经济损失达276亿加元 比先前估算高20% [6] 行业专家与患者组织评价 - 医学专家认为ZEPBOUND™是肥胖治疗的重要进展 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有效选择 [8] - 患者组织指出该药物上市标志着社会对肥胖认知的提升 呼吁政府确保公平获取治疗机会 [8]
NEJM重磅!司美格鲁肽可有效改善膝关节疼痛
GLP1减重宝典· 2025-07-13 12:49
骨关节炎的全球影响与治疗需求 - 全球约有3亿人受骨关节炎困扰,膝关节骨关节炎最为普遍,常导致慢性疼痛和活动能力下降 [1] - 肥胖率上升加剧膝关节骨关节炎发病率,形成恶性循环 [1] - 亟需探索新治疗方法以解决这一重大健康问题 [1] 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病理机制与症状 - 疾病由关节软骨退化引起,伴随关节间隙变窄和骨骼摩擦增加,导致疼痛和功能障碍 [4] - 发生机制涉及软骨磨损、骨结构变化和炎症反应,症状随年龄或过度使用加剧 [4] - 典型症状包括膝关节钝痛或刺痛、晨僵、肿胀、积液及活动范围受限 [4] 肥胖与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关联 - 肥胖是主要风险因素,通过机械压力和代谢改变加速疾病进展 [5] - 体重每减少1%,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中的疼痛、功能和僵硬改善约2% [5] - 减重被视为缓解症状的有效手段 [5] 司美格鲁肽的临床研究设计 - 研究为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纳入407名肥胖(BMI≥30)且患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参与者 [8] - 参与者随机分为司美格鲁肽组(N=271)和安慰剂组(N=136),研究周期68周+7周随访 [8] - 司美格鲁肽剂量从0.24毫克逐步增至2.4毫克,允许不良反应者维持1.7毫克 [8] 参与者基线特征 - 平均年龄56岁,平均BMI 40.3,81.6%为女性,WOMAC疼痛评分平均70.9分 [9][10] - 司美格鲁肽组基线疼痛评分更高(72.8 vs 67.2),其他特征如血压、共存疾病(高血压48.2%)两组均衡 [10] 司美格鲁肽的疗效结果 - 司美格鲁肽组体重平均减少13.7%,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3.2%(P<0.001) [10] - WOMAC评分改善41.7分,优于安慰剂组的27.5分(P<0.001) [10] - SF-36身体功能评分提高12.0分,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6.5分(P<0.001) [11] 司美格鲁肽的潜在机制与人群适用性 - 减重是关键机制,通过减少膝关节机械压力缓解疼痛 [15] - 对同时患2型糖尿病的患者疼痛缓解更明显,且减少NSAID等止痛药使用 [13] - 2.4毫克每周一次的方案对肥胖合并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前景良好 [16]
剔除饮食中的这种氨基酸,竟能引发惊人减重效果!
GLP1减重宝典· 2025-07-13 12:49
肥胖治疗新突破 - 最新研究发现饮食中去除半胱氨酸可使实验小鼠7天内体重骤降30% [4][6][7][10] - 这种减重效果具有高度可逆性 恢复正常饮食后体重能快速回升 [4][6][10] - 半胱氨酸缺失触发的减重效果远超现有饮食干预手段 比普通节食组高出15% [7][10] 代谢机制新发现 - 半胱氨酸缺乏可能触发未知的代谢重编程机制 导致能量平衡系统剧烈调整 [4][6] - 实验组小鼠呼吸交换比显著降低 脂肪燃烧效率大幅提升 [7] - 白色脂肪组织出现"棕色化"现象 产热蛋白UCP1表达激增 [7][10] 分子机制研究 - 半胱氨酸缺失通过"GSH耗竭-应激反应激活-能量危机"级联效应切换代谢模式 [11] - 肝脏基因分析显示eIF2α磷酸化抑制蛋白质合成 同时激活NRF2通路调控抗氧化系统 [7] - 这种干预方式将机体代谢模式切换至高效燃脂状态 [11] 潜在应用前景 - 研究发现为开发新型代谢干预策略提供了重要线索 [7][11] - 靶向半胱氨酸代谢的干预策略有望革新肥胖治疗模式 [11] - 该发现可能为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提供新治疗思路 [11]
健康中国再提速:三年体重管理新政全解!国家战略升级,从“吃饱”迈向“吃好”,从“治已病”走向“防未病”
GLP1减重宝典· 2025-07-13 12:49
国家政策与战略规划 - 国家卫健委明确提出"健康体重是全民健康的核心指标",并将体重管理纳入慢性病防治的核心举措 [6] - 2024年启动"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目标包括建立支持性环境、提升全民意识、改善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 [7] - 行动覆盖所有年龄群体,强调家庭作为健康管理的基本单元 [6] 肥胖现状与健康风险 - 中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和肥胖率突破50%,6-17岁青少年肥胖率接近20%,6岁以下儿童肥胖率达10% [12] - 每增加5公斤体重,糖尿病风险上升27% [12] - 中国有超过2亿人罹患与肥胖相关的慢性疾病,包括1.4亿糖尿病患者和2.7亿高血压患者 [13] 体重管理标准与方法 - 成年人BMI标准为18.5-24.0,低于18.5为体重过轻,24.0-28.0为超重,28.0及以上为肥胖 [10] - 成年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85厘米为中心型肥胖 [19] - 建议每周至少5天中等强度运动,累计150分钟以上,结合有氧、抗阻和高强度间歇训练 [21] 科学减重策略 - 减重速度建议每周不超过0.5公斤,3-6个月内减少5%-10%体重 [23] - 超重儿童应在保证身高增长前提下维持体重不增或延缓增速 [23] - 老年人减重应以维持肌肉和骨量为主 [23] 运动管理建议 - 初学者建议从中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行开始 [25] - 运动强度需合理控制,过高易消耗糖原而非脂肪,过低则热量消耗有限 [26] - 每次锻炼时长需适度,避免关节过度磨损,建议充分热身和拉伸 [28][29] 饮食与生活习惯 - 控制总能量摄入,减少高能量食物,多吃全谷物和新鲜蔬果 [20] - 充足睡眠和积极心态有助于体重管理 [22] - 倡导家庭共管,相互支持形成健康饮食和运动习惯 [24] 多部门协作措施 - 推广"一秤一尺一日历"理念和"一减两增,一调两测"学生减重方法 [16] - 开发微信表情包,邀请奥运冠军担任宣传大使 [7] - 截至2024年9月,中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37.2%,目标2025年提升至38.5% [7]
外媒热议:中国“减肥潮”兴起,背后竟藏一大利好
GLP1减重宝典· 2025-07-12 13:03
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崛起 - 中国生物制药领域近年来取得显著进展 引发全球关注 被西方媒体称为中国生物医药的"DeepSeek时刻" [5] - 中国药物研发屡获突破 吸引了国际药企的广泛合作与巨额投资 [5] - 减肥药成为中国生物制药领域的焦点之一 本土企业在新药研发上持续取得进展 [7] 中国减肥药市场机遇 - 中国肥胖人群迅速增长 为减肥药研发提供了大量合格的临床试验志愿者 [7] - 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减肥新药临床试验中心 [7] - 中国肥胖人口规模已居全球首位 为生物制药企业带来巨大市场机遇 [7][8] 政策与市场环境 - 政府鼓励政策使在华开展临床试验的成本更具优势 吸引国际药企合作 [7] - 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14亿人)和经济水平提升推动肥胖率持续上升 [7] - 减肥药在中国市场供不应求 反映出强劲的市场需求 [8]
速递|国产三靶点减重药,西泰利生物完成首两个SAD剂量组给药
GLP1减重宝典· 2025-07-12 13:03
公司动态 - 上海西泰利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陕西麦科奥特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三靶点减重/代谢新药注射用XTL6001的I期临床试验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 [1] - 第二个单次递增剂量(SAD)组健康受试者已于2025年7月7日成功完成给药 标志着中国药企在全球减重赛道实现从机制创新到临床验证的关键跃升 [1] 药物机制与优势 - XTL6001采用独特的GLP-1/GCG/全新靶点三通路协同机制 系统性解决当前主流GLP-1类药物的关键局限 [3] - 临床前数据显示其呕吐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零 显著低于现有疗法74%的恶心呕吐发生率 [3] - 实现减重与肌肉保护的双重获益 突破传统疗法导致肌肉流失的困境 [3] - 通过生理性调控食欲 避免药物性食欲过度抑制 促进更自然的食欲与代谢平衡 [3] 临床试验设计 - I期研究严格筛选健康受试者 核心入选标准包括年龄18-65周岁 体重指数(BMI)18.5-28.0 kg/m² 男性体重≥50.0 kg 女性体重≥45.0 kg [3] 行业社群 - GLP-1俱乐部覆盖数百位专业人士 构建了围绕GLP-1产业链上下游的专家库 成为业内顶尖专业人士获取行业真知灼见的首要选择 [5] - 社群拥有3W+粉丝和数百位专家 共同参与GLP-1的减重降糖革命 [7]
司美格鲁肽停药后体重反弹?因为你没有这样做
GLP1减重宝典· 2025-07-12 13:03
中国肥胖现状 - 中国是全球肥胖和超重人数最多的国家 2021年数据显示超过一半成年人口超重或肥胖 其中16.4%为肥胖 34.3%为超重 总人数达5.32亿 肥胖人数近1亿 [2] - 预测到2030年中国成年超重人数将达5.4亿 肥胖人数增至1.5亿 较2000年分别增长2.8倍和7.5倍 [2] - 预计2035年全球四分之一人口将被归为肥胖人群 2020年该比例仅为14% [2] GLP-1类药物市场表现 - 司美格鲁肽在减肥药物中依从性最高 三个月后用药比例为63% 六个月为56% 一年为40% 显著高于其他减肥药 [5] - 被开具减肥药的肥胖患者中 三个月后仍在用药比例为44% 六个月为33% 一年后仅19% [5] - 司美格鲁肽自2022年以来一直供不应求 [9] - 用于减肥时通常不在医保范围内 需自费购买 [10] 司美格鲁肽临床效果 - 20周治疗期间结合生活方式干预 参与者平均减重10.6% [6] - 停药48周后体重平均回升6.9% 持续用药组进一步减重7.9% [6] - 68周持续用药并坚持生活方式干预 平均减重17.3% [6] - 停药近一年后减掉体重的三分之二被重新增回 [6] - 持续2年用药配合生活方式干预 平均减重15.2% 77.1%患者减重至少5% [19] - 连续4年用药平均减重约10% 体重减轻持续65周未见反弹 腰围减少7.7厘米 [19] 停药原因与副作用 -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17%低剂量)、腹泻(12.2%)、呕吐(6.4%) 随剂量增加发生率上升 [8] - 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4%因副作用停药 [8] - 停药可能因达到目标体重或进入减肥平台期 [11] - 体重减轻进入平台期是正常现象 误以为药物失效 [14] 用药与停药建议 - 建议从最低剂量开始 几个月内逐步增加剂量 减少副作用 [12] - 突然停药不会引发戒断反应 但可能饥饿感增强 [14] - 逐步减少剂量比突然停药更合适 减少饥饿感反弹 [14] - 停药后应监测食欲和体重变化 必要时重新使用低剂量 [14] - 肥胖被视为慢性疾病 需要长期管理 类似高血压或心脏病 [19] 生活方式干预重要性 - 单靠药物很难实现有效减重 生活方式改变至关重要 [15] - 应避免高脂肪、反式脂肪、高糖、高钠和精制碳水化合物食物 [16] - 规律运动有助于防止体重反弹 提升心肺功能和免疫力 [18]
糖尿病患者必须告别火锅?真相颠覆你的认知!
GLP1减重宝典· 2025-07-12 13:03
糖尿病饮食管理新观点 - 国际糖尿病联盟2024年指南强调科学饮食控制比盲目忌口更重要,打破糖尿病饮食必须远离美食的刻板印象 [4] - 火锅可通过科学搭配成为糖尿病患者健康饮食的一部分,其食材多样性和烹饪灵活性为个性化调控提供机会 [6] - 多样化饮食比单调限制性饮食更有利于长期血糖管理,颠覆传统认知 [6] 火锅控糖的食材选择 - 提出"红绿灯"食材分类法:绿灯食材包括高纤维蔬菜(菠菜、生菜等,GI<55)和优质蛋白(瘦牛肉、鸡胸肉等) [9] - 菌类(金针菇、杏鲍菇)含活性多糖,具有辅助调节血糖功效 [9] - 避免高淀粉食物(加工丸子、糯米制品)和高脂肪肉类(肥牛、肥羊),后者可能加重胰岛素抵抗 [9] 锅底与蘸料的科学选择 - 推荐菌菇汤、番茄汤(无糖版)锅底,避免高脂肪牛油麻辣锅 [7] - 蘸料选择蒜泥+醋+小米辣+香菜组合,可避免传统芝麻酱(每100g含糖8g)的血糖负担 [7] - 低脂蘸料使餐后血糖增幅比高脂蘸料组降低20% [8] 饮品选择与血糖控制 - 无糖茶类(乌龙茶最佳)和无糖气泡水是理想选择,茶多酚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10] - 含糖饮料(酸梅汤、可乐)和酒精类饮品(啤酒)可能干扰降糖药物代谢 [10] - 无糖绿茶饮用者餐后2小时血糖显著低于含糖饮料对照组 [10] 进食顺序与份量控制 - 采用"蔬菜→蛋白质→主食"顺序可降低餐后血糖峰值30% [12] - 建议食材比例:蔬菜:蛋白质:主食=2:1:0.5 [12] - 高纤维蔬菜先食用可形成"纤维屏障",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 [12] 餐后补救与长期管理 - 餐后2小时血糖应<10mmol/L,需记录引发波动的食材以优化后续饮食 [13] - 餐后30分钟进行20分钟轻度运动(如散步)可促进葡萄糖代谢 [13] - 建立"火锅饮食记录表"三个月可使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下降 [13] 糖尿病饮食平衡理念 - 控糖关键在于平衡而非禁止,科学搭配可使火锅融入日常饮食 [14] - 控糖目标是获得饮食自由而非剥夺生活乐趣,通过智慧选择享受社交快乐 [14]
速递|将肥胖型偏头痛患者的头痛天数减少近50%!减重药物利拉鲁肽在小型临床研究中展现新潜力
GLP1减重宝典· 2025-07-11 12:45
核心观点 - 利拉鲁肽(一种GLP-1受体激动剂)在小型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显著降低偏头痛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的效果,可能与调节颅内压和CGRP有关,而非单纯减重作用 [7][19][23] - 该研究为偏头痛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不同于现有主要针对CGRP阻断的预防药物 [20][23] - 尽管结果积极,但研究存在样本量小、缺乏对照组等局限性,需进一步验证 [21][26][27] 研究设计与方法 - 研究对象为31名肥胖(BMI>30)且对至少两种预防性治疗无效的高频/慢性偏头痛患者(每月≥8天头痛) [10] - 采用开放标签设计,每日皮下注射利拉鲁肽(0.6mg起始,渐增至1.2mg),持续12周 [12] - 主要评估指标包括每月头痛天数(MHD)和偏头痛残疾评估(MIDAS)评分 [12] 研究结果 - 每月头痛天数从基线19.8天降至10.7天,减少9.1天,48%患者发作频率降低≥50% [15][16] - MIDAS评分从60.4分降至28.6分,显示日常功能显著改善 [17] - BMI仅从34.0微降至33.9,证实疗效与体重变化无关 [18] - 不良事件发生率42%,主要为轻微胃肠道症状,无治疗中断 [19] 作用机制 - 可能通过抑制脉络丛钠钾泵活性降低颅内压,减少脑脊液积聚 [23] - 可降低CGRP表达及中枢神经系统敏化,CGRP是已知偏头痛通路关键分子 [23][24] - 与托吡酯等现有降颅压药物机制存在相似性 [23] 行业意义 - 为GLP-1类药物开辟新适应症可能性,或扩大糖尿病/减肥药市场边界 [7][25] - 若后续验证成功,可能改变当前偏头痛治疗格局,提供全新作用靶点 [20][23] - 需关注其他GLP-1药物(如司美格鲁肽)是否具有类似效果 [27] 研究局限性 - 样本量仅31人且无对照组,随访期仅12周 [10][21] - 未直接测量颅内压等关键生理指标 [26] - 开放标签设计可能引入偏倚 [21]
日本“瘦腰令”到中国“控重潮”:我们是在“内卷健康”吗?
GLP1减重宝典· 2025-07-11 12:45
政策背景与行动 - 中国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行动,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在全国两会上重点阐述"体重管理",探索中国特色、系统性创新的体重管理之路 [4] - 日本2008年推出"全民瘦腰计划",通过立法要求企业为40岁以上员工测量腰围,超标企业最高罚款1900万日元,医疗体系每年为代谢综合征患者承担3.2万亿日元经济压力 [4][5] - 中国预计到2025年成人超重率将达34.3%,儿童青少年肥胖率超19%,慢性病引发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70%以上 [5] 治理模式比较 - 日本采用"法律强制+经济处罚"模式,企业承担主要责任,如松下要求员工腰围每年下降3%,NEC因监管不力被罚1900万日元,2012年中年女性中风率下降15% [6] - 中国采用"社会共治+数字创新"模式,融入地域特色饮食如"东北菜包饭""西北臊子面",推出健康积分兑换医保优惠、VR健身游戏等激励机制 [7] - 中国模式避免了日本"自动离职"条款的伦理争议,依托移动互联网推动健康管理深入生活场景 [7] 文化与传统应用 - 日本将发酵食品如味噌、纳豆转化为健康优势,普及"腰臀比"概念,体脂秤成为家庭常用设备 [8] - 中国推出节气养生指南,纳入"春吃芽、夏吃瓜"等民间经验,深圳试点"智能餐盘+基因检测"个性化健康方案 [8] - 中国在药食同源产品现代升级、传统运动疗法标准化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8] 产业发展 - 日本减重产业形成完整链条,bio-ral有机食品品牌十年增长7637亿日元,功能食品占据细分市场,健康管理成长为万亿级产业 [9] - 中国构建多层次健康生态,包括"国家体重管理"APP、社区减重小组、三甲医院减重专科、运动康复师等新职业 [9] - 中国模式突破日本单一企业监管局限,为"银发经济""健康消费"等新兴增长点预留空间 [9] 政策创新 - 中国将体重管理纳入"健康住房"贷款利率优惠政策 [10] - 日本开始学习中国"数字健康社区"经验 [10] - 两国政策体现东方国家探索集体健康路径的文明对话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