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基地产(00012)
搜索文档
港股5日跌0.07% 收报25935.41点
新华网· 2025-11-05 18:24
中资金融股方面,中国银行涨0.22%,收报4.53港元;建设银行跌0.37%,收报8.02港元;工商银行涨 0.16%,收报6.25港元;中国平安跌0.97%,收报56.25港元;中国人寿无升跌,收报24.7港元。 石油石化股方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跌0.71%,收报4.2港元;中国石油股份涨0.36%,收报8.36港元; 中国海洋石油跌0.29%,收报20.34港元。 【纠错】 【责任编辑:谷玥】 新华社香港11月5日电 香港恒生指数5日跌16.99点,跌幅0.07%,收报25935.41点。全日主板成交 2388.25亿港元。 国企指数跌9.97点,收报9163.24点,跌幅0.11%。恒生科技指数跌32.44点,收报5785.85点,跌幅 0.56%。 蓝筹股方面,腾讯控股无升跌,收报629港元;香港交易所跌0.47%,收报423.6港元;中国移动跌 0.06%,收报86.65港元;汇丰控股涨0.19%,收报108.2港元。 香港本地股方面,长实集团涨0.05%,收报39.52港元;新鸿基地产跌1.42%,收报96.85港元;恒基地产 涨0.72%,收报28.04港元。 ...
恒基地产(00012) - 月报表截至月份31/10/2025

2025-11-05 17:09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10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11月5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不適用 FF301 第 1 頁 共 10 頁 v 1.1.1 FF301 II. 已發行股份及/或庫存股份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012 | 說明 | | | | | | | |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數目 | | 庫存股份數目 | | 已發行股份總數 | | | 上月底結存 | | | 4,841,387,003 | | 0 | | 4,841,387,003 | | 增加 / 減少 (-) | | | 0 | | 0 | | | | 本月底結存 | | | 4,841,387,003 | | 0 | | 4,841,387 ...
小摩:更多迹象支持住宅市场持续复苏 料至明年底楼价再反弹约半成
智通财经网· 2025-11-03 16:16
智通财经APP获悉,摩根大通发布研报称,自2025年3月的低谷以来,香港住宅价格已反弹超过4%,该 行观察到更多迹象支持住宅市场持续复苏,包括股市表现韧性,历史上与楼价展现出良好的相关性(财 富效应);被压抑的需求释放,成交量持续保持强劲;银行上调物业估值;二手市场挂牌量持续呈现下降趋 势;越来越多成交以高于估值价格完成,助长"害怕错过"的情绪;按息预计将进一步(至少温和)下降;库存 水平下降;租金上涨;内地买家的兴趣保持稳固(其人口预计将出现结构性增长);金融产业复苏(香港GDP的 最大贡献者)。 在香港房地产开发商中,该行的首选是信和置业(00083)(风险较低;6%的股息收益率确定性高),其次是 恒基地产(00012)(股息收益率较高,为6.6%,但诚然存在股息削减的风险)。如果新鸿基地产(00016)的 股价回落至约85港元,该行会考虑买入。 在此背景下,该行预测到2026年底,楼价将再反弹约5%。诚然,市场仍面临一些阻力(例如,高风险开 发商可能仍会降价促销,某些行业失业率较高),但该行相信上述正面迹象在短期内将占据主导地位。 话虽如此,该行的建设性立场取决于恒生指数的持续韧性,因为房地产市场是由情 ...
港股28日跌0.33% 收报26346.14点
新华网· 2025-10-28 21:04
市场整体表现 - 香港恒生指数下跌87.56点,跌幅0.33%,收报26346.14点 [1] - 国企指数下跌91.43点,跌幅0.97%,收报9375.79点 [1] -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77.64点,跌幅1.26%,收报6093.44点 [1] - 全日主板成交额为2427亿港元 [1] 蓝筹股表现 - 腾讯控股下跌1.68%,收报645港元 [1] - 香港交易所下跌0.41%,收报432.4港元 [1] - 中国移动上涨0.41%,收报85.55港元 [1] - 汇丰控股上涨4.41%,收报106.5港元 [1] 香港本地地产股表现 - 长实集团上涨1.15%,收报38.86港元 [1] - 新鸿基地产上涨0.74%,收报95.8港元 [1] - 恒基地产下跌0.14%,收报28.22港元 [1] 中资金融股表现 - 中国银行上涨0.45%,收报4.44港元 [1] - 建设银行上涨0.25%,收报7.9港元 [1] - 工商银行下跌0.33%,收报6.06港元 [1] - 中国平安上涨0.27%,收报56.15港元 [1] - 中国人寿下跌0.71%,收报25.04港元 [1] 石油石化股表现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下跌0.24%,收报4.22港元 [1] - 中国石油股份上涨0.13%,收报8港元 [1] - 中国海洋石油下跌0.55%,收报19.95港元 [1]
小摩:料香港可持续吸引资金流入 首选港交所、创科实业、港铁公司与恒基地产等
智通财经· 2025-10-24 03:16
指数目标与预测 - 摩根大通将MSCI香港指数今年年底基本目标上调至13000点,乐观目标上调至14000点 [1] - 基于市盈率不同假设,2026年底指数目标分别为14366点、15522点及16679点,潜在升幅达8%、16%及25% [1] - MSCI香港指数年初至今以美元计回报达26% [2] 市场观点与估值 - 香港自2023年以来复苏趋势显著,金融市场表现强劲,住宅物业市场趋向稳定 [1] - 香港市场估值相对于历史水平与其他市场不高,目前指数未来12个月预测市盈率较10年平均水平低03个标准差 [1][2] - 香港成为亚太区内除东盟以外估值最便宜的市场,可持续吸引资金流入 [1][2] 投资偏好与个股选择 - 对明年市场持正面看法,首选港交所、富途、银河娱乐、美高梅中国、创科实业、中国建筑国际、恒基地产及港铁公司 [1] - 将通讯服务板块评级升至"增持" [1]
小摩:料香港可持续吸引资金流入 首选港交所(00388)、创科实业(00669)、港铁公司(00066)与恒基地产(00012)等
智通财经网· 2025-10-23 17:35
市场表现与估值 - MSCI香港指数年初至今以美元计回报达26% [1] - 该指数未来12个月预测市盈率较10年平均水平低0.3个标准差 [1] - 香港成为亚太区内除东盟以外估值最便宜的市场 [1] 目标点位预测 - 摩根大通将今年年底MSCI香港指数基本及乐观目标分别上调至13,000点及14,000点 [1] - 基于市盈率相对10年平均水平的不同假设,2026年底目标点位分别为14,366点、15,522点及16,679点 [1] - 对应潜在升幅达8%、16%及25% [1] 市场前景与资金流向 - 香港自2023年以来复苏趋势较显著,金融市场表现强劲,住宅物业市场趋向稳定 [1] - 香港市场估值相对于历史水平与其他市场不高 [1] - 预期香港可持续吸引资金流入,对明年持正面看法 [1] 看好板块与公司 - 将通讯服务板块评级升至"增持" [1] - 首选公司包括港交所、富途、银河娱乐、美高梅中国、创科实业、中国建筑国际、恒基地产及港铁公司 [1]
港股22日跌0.94% 收报25781.77点
新华网· 2025-10-22 17:59
市场整体表现 - 香港恒生指数下跌245.78点,跌幅0.94%,收报25781.77点 [1] - 主板全日成交额为2275.36亿港元 [1] - 国企指数下跌78.88点,跌幅0.85%,收报9223.78点 [1] -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84.85点,跌幅1.41%,收报5923.09点 [1] 蓝筹股表现 - 腾讯控股下跌1.11%,收报623.5港元 [1] - 香港交易所下跌1.58%,收报422.4港元 [1] - 中国移动下跌0.88%,收报84.45港元 [1] - 汇丰控股上涨0.1%,收报102.5港元 [1] 香港本地股表现 - 长实集团下跌0.26%,收报37.86港元 [1] - 新鸿基地产下跌1.44%,收报92.35港元 [1] - 恒基地产下跌0.87%,收报27.3港元 [1] 中资金融股表现 - 中国银行下跌0.23%,收报4.36港元 [1] - 建设银行下跌0.13%,收报7.81港元 [1] - 工商银行上涨0.17%,收报5.96港元 [1] - 中国平安下跌0.72%,收报55.5港元 [1] - 中国人寿下跌2.33%,收报24.36港元 [1] 石油石化股表现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上涨0.24%,收报4.13港元 [1] - 中国石油股份上涨1.15%,收报7.89港元 [1] - 中国海洋石油上涨0.93%,收报19.5港元 [1]
港股通红利低波ETF(520890)跌0.36%,成交额2026.9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4 01:10
基金表现与交易数据 - 10月13日基金收盘下跌0.36%,成交额为2026.92万元[1] - 基金经理李茜自2024年9月4日管理该基金以来,任职期内收益达40.20%[2] - 近20个交易日基金累计成交金额为6.88亿元,日均成交金额为3441.16万元[1] - 今年以来186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金额为26.43亿元,日均成交金额为1420.88万元[1] 基金规模与份额变动 - 截至10月10日,基金最新份额为7000.80万份,最新规模为9815.12万元[1] - 相较于2024年12月31日,基金今年以来份额减少43.09%,规模减少32.92%[1] 基金基本情况 - 基金成立于2024年9月4日,全称为华泰柏瑞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1] - 基金管理费率为每年0.50%,托管费率为每年0.10%[1] - 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为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收益率[1] 基金持仓构成 - 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包括首钢资源、远东宏信、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等[2] - 持仓占比最高的为首钢资源,占比3.83%,持仓市值236.82万元[2] - 前十大重仓股合计持仓占比约为27.97%[2]
中国香港地产系列研究之一:楼市调整或近尾声,港资房企迎投资机遇
平安证券· 2025-10-13 15: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中国香港楼市本轮调整或已接近尾声,并指出港资头部房企在当前时点具备投资机遇 [1][3] - 核心逻辑在于:对比历史周期,当前居民购房能力与意愿改善、市场供需格局优化,与上轮周期企稳前的特征相似 [3][22][27] - 建议关注中国香港本地头部发展商,因其市场集中度高、业绩与股价弹性大,且多元化布局与稳定分红提供吸引力 [3][75] 历史复盘:购房意愿与能力均提升,供需优化带来房价企稳 - 上轮周期(1997-2003年)中国香港私人住宅售价指数累计跌幅达66% [9] - 成交量先于价格见底,楼宇买卖合约成交金额从1998年的3409亿港元降至2002年的1854亿港元,降幅达45.6% [9] - 企稳驱动因素包括:1)经济与收入预期好转,居民供楼负担比例从1997年高点的85%降至2003年的17% [12][13];2)租金回报率吸引力提升,2002Q3私人住宅平均租金回报率达5.28%,接近或超过按揭利率(5.76%)[18];3)供需格局优化,2003年获批预售住宅数量下降56.5%,一手住宅销供比提升至149% [19][20] 当下展望:积极因素有望形成共振,楼市或接近调整尾声 - 本轮调整自2021年9月至2025年3月,私人住宅售价指数累计下跌28.4%,但2025年第二季度出现企稳迹象,4-7月环比分别上涨0.6%、持平、上涨0.1%、0.5% [26][27] - 购房能力增强:2025年居民供楼负担比率(所有中小型单位)从2021年高点的62%降至45%,同时GDP单季增速反弹至3%及以上,居民可支配收入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6.1% [28][32][34] - 购房意愿改善:2025年7月私人住宅平均租金回报率为2.94%,其中A类住宅达3.6%,已可覆盖按揭利息成本(按揭利率上限约为3.25%),且接近十年期政府债券收益率(3.05%)[35][37][39] - 供需格局优化:需求端,2025年上半年人口恢复净流入,总人口达753万人,高端人才引进计划获批约5.3万份签证;供给端,2025年8月待批预售住宅单位仅8047个,2024年一手住宅销供比反弹至143% [40][41][46] 企业格局:头部房企市占率集中,上行期业绩及股价弹性较大 - 市场集中度高:2024年中国香港TOP5发展商一手住宅销售额市占率达46.8% [3][52] - 业绩弹性显著:在2003-2021年房价上涨502.3%的周期中,新鸿基地产物业销售业务营业溢利累计增长595.1%,其营业溢利率最高达63.2%,高于内地主流房企 [53] - 成本控制与土储优势:头部房企通过旧楼重建、农地变性等方式控制土地成本,如新鸿基地产2025财年中国香港总土储达5740万平方呎,足够未来6-7年发展 [54][56] - 多元化布局与分红吸引力:2024年五大房企平均物业租赁收入占比25.2%,有效平滑业绩波动;当前股息率介于3.8%-6.5%,派息稳定 [3][62][68] - 股价弹性历史表现:2003-2021年楼市上行期,信和置业、嘉里建设股价区间最大涨幅分别达1510.9%、1412.0% [70][72]
大行评级丨瑞银:对香港发展商持“增持”立场,看好恒基地产、新鸿基地产等
格隆汇· 2025-10-10 11:48
投资评级调整 - 瑞银将长实集团投资评级从"中性"上调至"买入" [1] - 长实集团被指为瑞银覆盖地产股中最被低估的公司 [1] 长实集团价值释放催化剂 - 潜在对处于困境的香港商业地产资产进行增值收购 [1] - 香港酒店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1] - 因非本地学生入学人数结构性增长 存在将酒店转换为学生宿舍的潜在机会 [1] - 英国铁路资产处置 [1] - 美联储减息后可能带来更高的外汇转换收益 [1] 行业立场与个股偏好 - 对香港银行持"中性"立场 因香港商业地产敞口拨备开支增加及潜在减息周期带来净息差收缩风险 [1] - 对香港发展商持"增持"立场 [1] - 最看好公司包括恒基地产、新鸿基地产、领展、永利澳门、银河娱乐及国泰航空 评级均为"买入" [1] - 最看淡港铁 评级为"沽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