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能(集团)(00131)

搜索文档
卓能(集团)(00131)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9-01 16:30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佈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 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佈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 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CHEUK NANG (HOLDINGS) LIMITED 卓能(集團)有限公司 (於香港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於公佈日期,本公司執行董事為趙世曾博士(主席)、趙式芝博士(副主 席)、趙式浩先生及何秀芬女士;非執行董事為李鼎堯先生;獨立非 執行董事為林家威先生、孫大豪先生及李頌熹先生 董事會會議召開日期 卓能(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謹此宣佈, 本公司謹訂於二零二五年九月二十三日星期二中午十二時零五分假 座香港港灣道 18 號中環廣場 49 樓 4901 室舉行董事會會議, 藉以(其 中包括)考慮及批准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 止之年度業績及其發佈,並考慮建議派發末期股息(如有)。 承董事會命 公司秘書 何秀芬 香港,二零二五年九月一日 (股份代號: 0131) ...
卓能(集团)(00131)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1 14:57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 截至月份: | 2025年8月31日 | 狀態: | 新提交 | | --- | --- | --- | --- | |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 | | | | 公司名稱: | 卓能(集團)有限公司 | | | | 呈交日期: | 2025年9月1日 | | | |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不適用 | | | | FF301 第 1 頁 共 10 頁 v 1.1.1 FF301 II. 已發行股份及/或庫存股份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131 | 說明 | | | | | | | |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數目 | | 庫存股份數目 | | 已發行股份總數 | | | 上月底結存 | | | 652,676,781 | | 0 | | 652,676,781 | | 增加 / 減少 ( ...
IP营销成风,顶级思维究竟是什么?
FBeauty未来迹· 2025-08-23 20:16
文章核心观点 - IP正以文化叙事重构当代消费逻辑 吸引Z世代为盲盒溢价豪掷千金 为限定款彻夜蹲守 折射年轻消费群体情绪需求 [3] - 众多品牌追逐IP联名营销时陷入同质化怪圈 演变成快消式"流量捕手" 雷声大雨点小的营销自嗨 [3][4] - 部分品牌将IP粗暴贴标做"盖章式联名" 造成违和感 无法沉淀品牌资产 透支IP自身生命力 [4] - 新锐美妆品牌因缺乏IP价值体系化评估 授权费用花销巨大但ROI效果不佳 浪费预算错失品牌建设时机 [4] - 屈臣氏以"桥梁"角色串联IP授权方 供应商及跨业态伙伴 以整合协同方式打造共创共赢的"创新飞轮" [5] - 屈臣氏重新解读IP内涵并围绕IP构建专属消费场景 在联动各方中探索多维商业价值 [7] - 屈臣氏没有将IP单纯作为流量入口 而是以"资源整合者"角色让IP融入生活场景 激活消费场景 帮助品牌沉淀高价值内容资产 创造与年轻人情感共鸣 [18] - 未来商业竞争本质是生态网络协同效率的竞争 单打独斗时代终结 超级联盟时代已至 [19] - 屈臣氏营销创新构建以用户资产为核心 多方价值共生的生态共同体 跳出传统零售"渠道分销"单向逻辑 通过数据 场景 服务三维融合实现生态内资源高效流转与价值裂变 [26] - 零售业未来增长难以依赖门店规模或流量红利 最终竞争力在于生态的"共生价值密度" 即单位用户生命周期内平台 品牌 用户三方共创价值的强度与持续性 [28] IP联名营销现状与挑战 - IP合作逐渐演变成快消式"流量捕手" 最终沦为雷声大雨点小的营销自嗨 [3] - 部分品牌做"盖章式联名" 根本不沾边还硬凑CP造成违和感 让消费者直呼"辣眼睛" [4] - 急功近利做法无法为被授权品牌沉淀资产 还在无形中透支IP自身生命力 [4] - 新锐美妆品牌因缺乏对IP价值的体系化评估 授权费用花销巨大但最终ROI效果不佳 浪费预算也错失品牌建设好时机 [4] - 品牌单独谈IP合作需准备百万级巨额预算 [23] 屈臣氏IP联名创新策略 - 以"桥梁"角色串联IP授权方 供应商及跨业态伙伴等 以整合协同方式打造共创共赢的"创新飞轮" [5] - 重新解读IP内涵并围绕IP构建专属消费场景 在联动各方中探索多维商业价值 [7] - 找到契合点让IP成为情感沟通符号 如与萌趣趣联名将IP可视化特征予以放大寻求独特性表达 [8] - 挖掘IP内在精神时代共鸣点 串联多品类参与 如与飞天小女警合作契合"元气美学"场景化 [14] - 与品牌联合进行独家产品开发和场景设计 共同为消费者带来"新奇特"购物体验 [15] - 线上通过微信小程序 社群和小红书 抖音 微博等社交平台发起话题吸引目标人群关注 [15] - 线下在业主中庭黄金位置打造主题快闪店 与业主共同撬动商圈客流 联动品牌方推出IP授权独家套组产品形成全生活场景渗透 [15] - 在举办快闪主题商场推出主题门店 让联名产品持续与消费者产生连接 [15] - 提炼IP元素匹配产品矩阵 使IP成为可感知内容和可持续品牌印记 如与小黄人联名合作提炼"挖宝"元素 [17] - 构建持续互动机制将单次消费转化为长期互动 在持续破圈中提升相关产品复购率 [17] 屈臣氏跨业态合作实践 - 与Keep发起「好彩路跑」 以跑步社群作为锚点展开"兴趣场景"设计 融合色彩疗愈与运动健康双重元素 [19][21] - 联动施华蔻 科蒂等供应商设置"好彩头制造屋" "多巴胺香氛体验区"等现场互动区 将染发和香氛产品体验无缝嵌入跑步场景 [21] - 采用私域运营和数据化工具对新客进行定制性内容推送 吸引目标用户在小程序和线下门店下单同款 完成"内容引流-小程序承接-即时配送"消费闭环 [22] - 发挥"零售+服务+体验"三位一体商业模式优势 与异业合作方一起锚定目标客户复合需求 在"场景共生"中实现用户资产价值跨越式增长 [22] - 通过屈臣氏与多方联手最大化"降本" 活动势能得以延续 在沉淀品牌用户资产等长期价值上提质量"增效" [23][24] - 带给品牌"费用分摊"性价比和"小预算 大曝光" 打造高效转化留存经营闭环 [24] - 将异业合作从"流量交换"升级为价值共生系统 联动各方在存量市场中开辟增量赛道 [24] 屈臣氏生态商业体系 - 拥有逾6500万会员用户基础 构建独特生态 提供从"交易场"进化为"价值共同体"完整路径 [25] - OPTIMO(品牌创新增长部)为库内品牌提供评估诊断 数据洞察和场景落地一站式赋能 [25] - 数据开放共享机制使每一个生态参与者从"盲人摸象"进阶为"全局洞察" 显著降低创新试错成本 [25] - 构建以用户资产为核心 多方价值共生的生态共同体 通过数据 场景 服务三维融合实现生态内资源高效流转与价值裂变 [26] - 对IP运营方提供更广阔商业化空间 为IP内容注入新商业活力 吸引更多优质品牌关注与资源投入 持续提升IP商业变现能力和市场影响力 [27] - 对跨业态伙伴充当「场景渗透中枢」 通过全品类触点将主题内容深度植入消费者日常 实现高频次心智占领 解决流量碎片化和体验割裂难题 巩固用户忠诚度 [27] - 对供应商品牌成为「品效销协同杠杆」 借力屈臣氏全域数据与即时履约网络 将营销投入转化为可量化用户资产与复购率提升 [27] - 实现"用户黏性提升—品牌价值增长—商业资源反哺"良性循环 形成多场域共振共赢生态 挖深自身护城河 [27]
卓能(集团)(00131)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6 12:07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 截至月份: | 2025年7月31日 | 狀態: 新提交 | | --- | --- | --- | |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 | | | 公司名稱: | 卓能(集團)有限公司 | | | 呈交日期: | 2025年8月6日 | | |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不適用 | | FF301 第 1 頁 共 10 頁 v 1.1.1 FF301 II. 已發行股份及/或庫存股份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131 | 說明 | | | | | | | |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數目 | | 庫存股份數目 | | 已發行股份總數 | | | 上月底結存 | | | 652,676,781 | | 0 | | 652,676,781 | | 增加 / 減少 (-) | | | 0 | | 0 ...
卓能(集团)(00131)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3-20 16:4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未经审核综合除税后亏损为3491.9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盈利3.129亿港元[3] - 2024年公司收入为7768.5万港元,2023年为7847.1万港元[24] - 2024年期内全面支出总额为2755.7万港元,2023年为收益3.18438亿港元[25]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56.19784亿港元,较6月的56.20835亿港元略有下降[27]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为36.89683亿港元,较6月的39.40853亿港元有所减少[27]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10.59614亿港元,较6月的19.63422亿港元大幅降低[27]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额为26.30069亿港元,较6月的19.77431亿港元有所增加[27] - 2024年12月31日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82.49853亿港元,较6月的75.98268亿港元有所上升[28]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为14.10921亿港元,6月为68.92596亿港元[28]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为68.38932亿港元,较6月的68.92596亿港元略有下降[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2746.7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净流入3.38354亿港元[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入684.9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459.6万港元[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2.18356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净流入1019.6万港元[30] - 2024年和2023年应报告分部溢利分别为39,832千港元和18,009千港元,集团除税前亏损分别为2,729千港元和13,485千港元[50] - 2024年和2023年其他收入分别为14,839千港元和10,654千港元,其中上市股份投资股息收入分别为2,072千港元和2,461千港元[51] - 2024年和2023年总财务成本分别为30,317千港元和23,405千港元,扣除资本化利息后分别为30,317千港元和12,351千港元[53] - 2024年和2023年折旧分别为3,600千港元和1,405千港元,员工薪金等福利分别为12,337千港元和11,031千港元[53] - 2024年和2023年所得税总支出╱(计入)分别为32,190千港元和 - 326,385千港元,2023年收到退税约3.517亿港元[57] - 2024年和2023年已付末期股息分别为26,107千港元和19,580千港元,拟派中期股息均为14,686千港元[58] - 2024年和2023年本公司持有人应占(亏损)╱溢利分别为 - 49,518千港元和312,911千港元[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投资物业资本开支为64.2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0.3万港元;发展中物业资本开支为75.3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35.1万港元[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亏损净额为2224.2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136.6万港元[62] - 2024年12月31日其他金融资产非流动资产为5.0335亿港元,6月30日为4.9248亿港元;流动资产为87.6万港元,6月30日为62.8万港元[63]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金融资产总额,2024年12月31日为8.8775亿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8.744亿港元,2023年7月1日为10.1703亿港元[64]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金融资产减值亏损,2024年12月31日第三阶段为3756.4万港元,与6月30日持平,报告期开始时为3258.9万港元,报告期内确认减值亏损增加497.5万港元[64] - 2024年12月31日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为6.3703亿港元,6月30日为5.7216亿港元[66]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账款为2.1777亿港元,6月30日为2.1095亿港元[6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确认累计减值亏损达3756.4万港元[65]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账款为3678000港元,6月30日为4197000港元[68]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存款204000000港元、银行现金436325000港元,总额640325000港元;6月30日银行存款719394000港元、银行现金162398000港元,总额881792000港元[71] - 2024年12月31日租赁负债最低租赁付款总额5162000港元,现值4884000港元;6月30日最低租赁付款总额2129000港元,现值2034000港元[74] - 2024年12月31日提前收取引致的合约负债为3803000港元,6月30日为12785000港元[76] - 2024年12月31日发展中物业已签约但未拨备的资本承担为170290000港元,6月30日为170170000港元[79] - 2024年12月31日物业未来收取最低租金应收款总额一年內为21838000港元、第一至第二年內为8719000港元,总计30557000港元;6月30日一年內为8402000港元、第一至第二年內为1152000港元,总计9554000港元[80] - 2024年12月31日仓库短期租赁一年内租赁承担为97000港元,6月30日为0[82] - 2024年12月31日总银行借贷915000000港元以资产抵押,6月30日为1129000000港元[83] - 2024年支付主要管理人员薪金及其他短期雇员福利7636000港元、利息付予赵世曾博士7260000港元、支付物业管理费3355000港元;2023年分别为7000000港元、6140000港元、1057000港元[8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赵世曾博士给予集团的垫款为2.37116亿港元,较2024年6月30日的2.11617亿港元增加[88] - 2024年期间营业额为7768.5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1%;深圳物业销售金额达6179.8万港元,较2023年增加1.5%;物业租赁租金收入达1588.7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6.5%[94] - 2024年期间毛利为5715.7万港元,2023年为5711.7万港元;其他收入增加39.3%至1483.9万港元;按公允价计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允价正变动为6487万港元,2023年为负变动1397万港元;投资物业公允价负变动为2224.2万港元,2023年为4136.6万港元[95] - 2024年期间行政开支增加0.9%至2861.3万港元;财务成本增加145.5%至3031.7万港元;所得税费用为3219万港元,2023年所得税计入3.26385亿港元[95] - 2024年期间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4951.8万港元,2023年为溢利3.12911亿港元;基本每股亏损为0.08港元,2023年为盈利0.48港元;已摊薄每股亏损为0.08港元,2023年为盈利0.48港元[96] - 2024年期间已派发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末期股息4.0港仙,2023年为3.0港仙;董事会决议派发现金中期股息每股2.25港仙,与2023年相同[9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集团权益总额约为66.16105亿港元,较2024年6月30日减少6826.3万港元或1.0%;每股权益为10.14港元,较2024年6月30日减少1.0%[9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投资上市证券、基金及永久票据及债券分别为6079.8万港元、290.5万港元及5121.1万港元;上市证券组合增加包括公允价获利6535万港元,2023年为亏损1397万港元;基金投资公允价亏损4.8万港元,2023年无;永久票据及债券赎回6.5万港元,2023年为229万港元;无预期信用亏损,2023年为38.2万港元;金融资产投资占总资产的1.2%,2024年6月30日为1.1%[100] - 2024年12月31日,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总额为1.52478亿港元,其中第一级为6079.8万港元,第二级为9168万港元;2024年6月30日总额为1.44656亿港元,其中第一级为5426.3万港元,第二级为9039.3万港元[89][9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及其他借贷为11.52亿港元,较6月30日的13.43亿港元减少;现金及银行结存为6.40亿港元,较6月30日的8.82亿港元减少;贷款净额为5.12亿港元,较6月30日的4.61亿港元增加[103] - 2024年12月31日,总债务及股本权益比率为17.5%,较6月30日的20.2%下跌;债务净额与股本权益比率为7.7%,较6月30日的6.9%上升[10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及其他借贷中,38.9%须于一年内偿还,61.1%须于二至五年内偿还[103] - 2024年期间利息支出为3031.7万港元,较2023年的1235.1万港元增加145.5%;平均利率为4.9%,较2023年的4.5%上升[10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投资物业及发展中投资物业估值总数为53.60亿港元,较6月30日的53.65亿港元增加约2224.2万港元;持有并提供予董事作宿舍之土地及楼宇公允价值为1.77亿港元,较6月30日的1.86亿港元减少186.3万港元[10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雇员44人,较6月30日的47人减少[109] 股息派发情况 - 董事会决定派发中期股息每股2.25港仙,与2023年中期股息相同[4] - 董事会建议派发现中期股息每股2.25港仙,与2023年相同,将于2025年4月14日派发给3月28日登记在册的股东[131] - 公司将于2025年3月25日至2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欲获拟派中期股息,股份过户文件须于2025年3月24日下午4时半前送交指定处[13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香港物业方面,趙苑二期租用率维持在60%,趙苑三期两座楼宇入住率为75%,新趙苑第一期超過30%的別墅已租出[7][9][11] - 中国深圳卓能雅苑截至目前共售出807套,销售额达人民币39.6亿元[13] - 马来西亚第一期“Parkview”服务式公寓入住率已增长至80%[1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物业销售收入61,798千港元,物业租赁收入15,887千港元,应报告分部收入总额77,685千港元[4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应报告分部溢利39,832千港元[4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应报告分部资产8,601,399千港元,应报告分部负债628,379千港元[4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物业销售收入60,902千港元,物业租赁收入16,993千港元,物业管理收入576千港元,应报告分部收入总额82,471千港元[4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应报告分部溢利18,009千港元[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报告分部资产8,424,840千港元,应报告分部负债405,546千港元[45] - 2024年上半年物业销售中国区收入61,798千港元,物业租赁中国区379千港元、香港区15,040千港元、马来西亚区468千港元[48] - 2023年上半年物业销售
卓能(集团)(00131)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2-28 19:0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未经审核综合除税后亏损为3491.9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盈利3.129亿港元[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7768.5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7847.1万港元[22]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56.19784亿港元,较6月30日的56.20835亿港元略有下降[25]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为36.89683亿港元,较6月30日的39.40853亿港元有所减少[25]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10.59614亿港元,较6月30日的19.63422亿港元大幅降低[25] - 2024年12月31日总资產減流動負債为82.49853亿港元,较6月30日的75.98266亿港元有所增加[26]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为14.10921亿港元,较6月30日的7.0567亿港元大幅上升[26]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为68.38932亿港元,较6月30日的68.92596亿港元略有下降[2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2746.7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净流入3.38354亿港元[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入684.9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净流入459.6万港元[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2.18356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净流入1019.6万港元[28]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40325亿港元,较7月1日的8.81792亿港元减少[28] - 2024年7月1日公司总权益为6892596千港元,12月31日结存为6838932千港元[31] - 2024年7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公司持有人应占权益亏损49518千港元,全面收益支出42156千港元[31] - 2024年7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换算海外业务报表产生汇兑获利4099千港元,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增加1400千港元,持有物业公允价值变动增加1863千港元[31] - 2024年已批准及已付2022年末期股息26107千港元[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77685千港元,其中物业销售61798千港元,物业租赁15887千港元[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应报告分部溢利为39832千港元,其中物业销售50268千港元,物业租赁亏损13907千港元,物业管理亏损3175千港元,其他6646千港元[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2155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1445千港元[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所得税支出33296千港元,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减少22242千港元,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增加6487千港元[4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报告分部资产为8601399千港元,应报告分部负债为628379千港元[41]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物业销售收入分别为61,798千港元和60,902千港元,物业租赁收入分别为15,887千港元和16,993千港元,物业管理收入2024年为0千港元,2023年为576千港元[45]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应报告分部溢利分别为39,832千港元和18,009千港元,集团除税前亏损分别为2,729千港元和13,485千港元[48]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分别为14,839千港元和10,654千港元,其中上市股份投资股息收入分别为2,072千港元和2,461千港元,利息收入分别为10,915千港元和7,728千港元,杂项收入分别为1,852千港元和465千港元[49]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总财务成本分别为30,317千港元和23,405千港元,扣除资本化利息后分别为30,317千港元和12,351千港元[50]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折旧分别为3,600千港元和1,405千港元,员工成本(包括薪金、人工及其他福利和退休计划供款)分别为12,713千港元和11,361千港元[50]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所得税总支出╱(计入)分别为32,190千港元和 - 326,385千港元,其中中国企业所得税分别为7,626千港元和 - 351,706千港元,中国土地增值税分别为25,670千港元和25,321千港元[54]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已付末期股息分别为26,107千港元和19,580千港元,拟派发中期股息分别为14,686千港元和14,686千港元[57] - 2024年和2023年本公司持有人应占亏损分别为49,518千港元和312,911千港元[59] - 2024年和2023年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盈利的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652,676,781[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投资物业资本开支为642,000港元,2023年为603,000港元;发展中物业资本开支为753,000港元,2023年为3,351,000港元[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亏损净额为22,242,000港元,2023年为41,366,000港元[62]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其他金融资产为50,335千港元,6月30日为49,248千港元;流动其他金融资产为876千港元,6月30日为628千港元[64]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金融资产总额于2023年7月1日为101,703千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87,440千港元,2024年12月31日为88,775千港元[66]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金融资产减值亏损于2024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第三阶段均为37,564千港元[66]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2024年12月31日为63,703千港元,6月30日为57,216千港元[70] - 贸易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账款2024年12月31日为21,777千港元,6月30日为21,095千港元[70] - 银行结存及现金2024年12月31日为640,325千港元,6月30日为881,792千港元[73] - 租赁负债2024年12月31日现值为4,884千港元,6月30日为2,034千港元[74] - 合约负债2024年12月31日为3,803千港元,6月30日为12,785千港元[76] - 2024年开始时合约负债12,785,000港元在本期确认为收入[77] - 发展中物业资本承担已签约但未拨备2024年12月31日为170,290千港元,6月30日为170,170千港元[79] - 作为租赁人未来最低租金应收款总额2024年12月31日为30,557千港元,6月30日为9,554千港元[81] - 作为承租人仓库短期租赁租赁承担2024年12月31日一年內为97千港元,6月30日为0[8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银行借贷为9.15亿港元,较2024年6月30日的11.29亿港元减少[83] - 2024年下半年营业额为7768.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物业销售增加1.5%,物业租赁减少6.5%[91] - 2024年下半年毛利为5715.7万港元,与2023年下半年基本持平,其他收入增加39.3%至1483.9万港元[92]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正变动为648.7万港元,投资物业公允价值负变动为2224.2万港元[92] - 2024年下半年行政开支增加0.9%至2861.3万港元,财务成本增加145.5%至3031.7万港元[92] - 2024年下半年所得税费用为3219万港元,2023年下半年所得税计入32.6385亿港元(主要由于退税)[92] - 2024年下半年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4951.8万港元,2023年下半年为溢利3.12911亿港元[93] - 2024年下半年基本每股亏损为0.08港元,已摊薄之每股亏损为0.08港元,2023年下半年为盈利[9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集团权益总额约为66.16105亿港元,较6月30日减少1.0%[95] - 2024年12月31日,上市证券、基金及永久票据及债券投资分别为6079.8万港元、290.5万港元及5121.1万港元,金融资产投资占总资产的1.2% [96]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及其他借贷为11.52116亿港元,现金及银行结存为6.40325亿港元,贷款净额为5.11791亿港元,总债务及股本权益比率为17.5%,债务净额与股本权益比率为7.7% [98]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11.52116亿港元中,38.9%及61.1%须分别于一年内及二至五年内偿还 [100] - 2024年12月31日,投资物业及土地及楼宇账面价值分别为25.29747亿港元、1765万港元已作抵押获取银行贷款 [101] - 2024年利息支出为3031.7万港元,较2023年的1235.1万港元增加145.5%,平均利率为4.9% [102] - 2024年12月31日,投资物业及发展中投资物业估值总数为53.59899亿港元,公允值增加约2224.2万港元 [10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雇员44人,较2024年6月30日的47人减少 [106] - 2024年12月31日,投资债券市场价值为5121.1万港元,期内赎回债券总额为6.5万港元,无购入债券[126] - 2024年12月31日,投资股票证券市值为6079.8万港元,期内无购入或出售股票证券[126] - 2024年12月31日,基金投资为290.5万港元,期内无购入或出售基金[12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赎回、购入或注销股本[129] 股息派发情况 - 董事会决定派发中期股息每股2.25港仙,与2023年中期股息相同[4] - 2024年已派发末期股息4.0港仙,董事会决议派发现金中期股息每股2.25港仙[93] - 董事会建议派发中期股息每股2.25港仙(2023年:2.25港仙),将于2025年4月14日派发给2024年3月28日登记股东[127] 物业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赵苑二期租用率维持在60%,赵苑三期两座楼宇入住率为75%,新赵苑第一期超30%的别墅已租出[7][8][10][116][117][119] - 深圳龙华卓能雅苑截至目前共售出807套,销售额达人民币39.6亿元[12][121] - 马来西亚吉隆坡第一期「Parkview」服务式公寓入住率已增长至80%[16] - 马来西亚吉隆坡项目招标于2024年10月28日开始,2025年1月20日结束,7个潜在买家购买招标文件但未收到投标文件[125] 金融市场及行业趋势 - 2025年1月香港楼市成交量及价格略有上升,全球利率下跌趋势明显,香港金融市场将进一步复苏[19] 公司投资情况 - 公司投资香港上市永久票据本金额介于500,000美元至4,500,000美元,固定年利率为4.85%至6.5% [69] - 公司投资香港境外上市永久票据本金额为500,000美元、1,000,000美元及1,400,000美元,浮动年利率为5.25%至8.00% [69] - 公司投资香港上市债券本金额588,611美元,到期日为2028年1月31日,固定票面利率为每年6.50% [69] 公司股份及过户相关 - 有投票权普通股股份数目2024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均为652,6
卓能(集团)(00131)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10-22 14:46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度收入为188,042千港元[3] - 公司2024年度本公司持有人应佔盈利为171,678千港元[3] - 公司2024年度每股盈利为0.26港元[3] - 公司2024年度每股股息为0.05港元[3] - 公司2024年度盈利派息比率为5.01倍[3] - 公司2024年度固定资产为5,555,636千港元[3] - 公司2024年度资产净值为6,892,596千港元[3] - 公司2024年度每股资产净值为10.56港元[3] - 本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录得综合盈利171,004,000港元,较去年增加222%[27]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4.00港仙,连同中期股息每股2.25港仙,全年合共派息每股6.25港仙,较去年增加32%[27] - 营业额增加316.4%至18.8042亿港元[86] - 物业租赁收入减少22.4%至3.1794亿港元[86] - 毛利增加至1.0680亿港元[87] - 其他收入增加38.8%至2.2132亿港元[87]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减少1.5407亿港元[87] - 行政开支减少18.8%至5.657亿港元[87] - 财务成本增加197.3%至5.3831亿港元[87]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佔盈利为1.7168亿港元[88] - 每股基本盈利为0.26港元[88] - 建议派发每股4.00港仙的末期股息[88] 投资组合 - 投資上市證券、基金及永久票據及債券的公允價值分別為54,263,000港元、2,953,000港元及49,876,000港元[91] - 上市證券投資組合因公允價值獲利益5,953,000港元[91] - 基金投資購買3,000,000港元,公允值虧損為47,000港元[91] - 永久票據及債券總額2,290,000港元已被贖回,預期信用虧損4,975,000港元已作撥備[91] - 金融資產投資佔總資產的1.1%[91] 资产负债情况 - 銀行及其他借貸為1,343,125,000港元,現金及銀行結存為881,792,000港元,債務淨額為461,333,000港元[93,95] - 總債務與股本權益比率為20.1%,債務淨額與股本權益比率為6.9%[96] - 銀行及其他借貸100%需於一年內償還[97] - 投資物業及發展中投資物業估值總數為5,365,067,000港元,公允價值減少154,070,000港元[101] 业务发展 - 香港住宅租赁市场略有升幅,在本地需求和海外人才支持下,預計大型住宅租金和豪宅租金將保持較為乐观[28] - 壹号九龙山顶项目第一期已发出满意紧,部分买家已完成交易[30] - 趙苑二期和三期的出租率分別達60%和61%[31][35] - 卓能山庄两座豪华别墅正计划以公开招标方式出售[33] - 新趙苑第一期19座別墅已取得入伙紙,第二期4座別墅正在開發[34] - 中国政府出台多项措施提振房地产市场,包括降低首付比例、建立保障性房屋再贷款机制等[37] - 上海、北京等城市推出放宽购房限制等措施,刺激房地产市场[38][39] - 杭州取消新建房屋限購,非城市戶籍購房者可申請當地戶口[42] - 卓能河畔軒項目建設基本完成,但尚未完成建築驗收和房產證分層[45] - 澳門政府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改善民生和城市基礎設施[46] - 馬來西亞勞動力市場保持彈性,失業率維持在疫情前低水平[49][51] - 公司第一期Parkview項目的服務式公寓出租率為60%,正在進行升級改造[52] - 公司第二期Cecil Central Residence項目已獲批建築面積170.86萬平方英尺[53] - 公司在澳門的土地用途變更申請仍在審批中[47][48] - 公司在馬來西亞的Parkview和Cecil Central Residence項目進展順利[52][53] - 本集團在香港的主要項目包括壹號九龍山頂、趙苑二期和三期、卓能山莊和新趙苑[114][115][117][118] - 本集團在深圳的卓能雅苑項目已累計銷售793伙,銷售額達38.72億人民幣[116] - 本集團在馬來西亞的服務式公寓項目入住率為60%,正在進行物業升級[122] - 本集團在澳門的石排灣項目正在與政府就土地用途變更進行溝通[121] 公司治理 - 公司未能符合上市規則有關主席及行政總裁職責分離之規定[127] - 正通過不同渠道找尋適合人選擔任行政總裁,希望於下一財政年度可符合要求[127] - 董事會負責領導及控制本集團的業務運作,制定策略方向、監督運作及財務表現[129] - 董事會保留多項重大決策權力,包括涉及利益衝突、制定策略、財務控制、資本架構變動等[129,130] - 董事會成員之間無任何重大關係,在考慮涉及利益衝突的事項時,相關董事須申報權益並放棄投票[133] - 年內共舉行3次全體董事會議,各董事出席率良好[134,135] - 主席負責領導董事會並確保其有效運作,行政總裁則負責建議政策及策略並實施[138] - 公司正努力尋找合適人選擔任行政總裁,以符合上市規則要求[138] - 公司已成立提名委員會,由兩名獨立非執行董事和一名執行董事組成[149]
卓能(集团)(00131)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9-25 06:09
财务业绩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本集团录得综合盈利171,004,000港元,较上年增加222.4%[2] - 董事会建议派发全年股息每股6.25港仙,较上年增加32%[2] - 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收入为188,042,000港元,同比增长316.8%;毛利为106,796,000港元,同比增长284.8%[21] - 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实现净利润171,004,000港元,同比增长222.6%[2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9,561,688,000港元,较上年增加36.6%;总负债为2,669,092,000港元,较上年增加75.8%[22][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6,892,596,000港元,较上年增加1.6%[23] - 本集团须於十二個月內償還的計息借款為1,131,508,000港元,而銀行結餘及現金為881,792,000港元[26] - 董事認為本集團有足夠的營運資金來履行其到期財務責任,且不存在可能對本集團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問的重大不確定性[26] - 集团收入为188,042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8.1%[46] - 集团除税前虧損為134,518千港元,上年同期盈利89,193千港元[46] - 可報告分部資產為8,424,840千港元,較上年同期減少4.8%[46] - 可報告分部負債為405,546千港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4.4%[46]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佔盈利为171,678,000港元,每股基本盈利为0.26港元[63] 物业销售及租赁 - 香港住宅租赁市场略有升幅,大型住宅租金和豪宅租金将保持较为乐观[3] - 深圳卓能雅苑项目已累计销售793套,销售额达3,872,000,000元人民币[10] - 杭州卓能·河畔轩项目已大致完成建筑工程,但建筑验收及房产证分层产权证仍未完成[12] - 马来西亚第一期"Parkview"服务式公寓的入住率为60%,正在进行物业升级以提高入住率[16] - 马来西亚第二期"Cecil Central Residence"项目已批准建筑面积1,708,648平方呎[17] - 营业额增加316.4%至188,042,000港元,主要由于深圳及香港销售物业增加[63] - 租金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22.4%至31,794,000港元[63] - 投资物业及土地及楼宇账面值分别为2,546,738,000港元及186,254,000港元已作抵押[67] - 投资物业及发展中投资物业的公允价值减少约154,070,000港元[69] - 壹号九龙山顶、趙苑二期及三期等项目进展顺利[74] - 深圳卓能雅苑项目已累计销售793伙,销售额达3,872,000,000万元人民币[75] - 马来西亚Parkview项目服务式住宅入住率为60%,正在进行物业升级[76] 政策环境 - 澳门政府推动实施"1+4"经济适度多元策略,加速城市基础建设[13] - 澳门星光大路一号项目的土地用途变更申请遇到政府要求重新提交开发提案的问题[14] - 中国多个城市出台放宽购房限制等措施以提振房地产市场[9,10,11] - 2024年第二季度香港经济持续温和增长,但地缘政治局势和全球经济前景存在不确定性[19] - 中央政府推出多项利好措施支持香港入境旅游和私人消费,但旅客和居民消费模式变化以及港元强势可能带来挑战[19] 会计政策变更 - 本年度採納新訂及經修訂的香港財務報告準則對本集團本年及過往期間已製訂及呈列之業績及財務狀況並無重大影響[28] - 香港會計準則第1號(修訂本)「流動負債或非流動負債的分類」及「附契約的非流動負債」修訂澄清了負債分類的相關指引[30] - 根據目前的評估,本集團已識別出可能受到上述修訂影響的負債[31]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报告期生效,对财务报表的列报和披露产生重大影响[33] - 香港会计师公会发布新指引,规定自2025年5月1日起取消强积金-长期服务金抵销机制[34][35]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债券投资总额为49,876,000港元,年内已赎回2,290,000港元债券,未有新增购买[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香港证券投资市值为54,263,000港元,年内未有新增购买和出售[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基金投资资产为2,953,000港元,年内新增购买3,000,000港元[18] - 集团有权在报告日期后至少十二个月展期499,000,000港元的银行贷款[32] - 总债务及股本权益比率为20.1%,债务净额与股本权益比率为6.9%[66] 其他 - 公司欢迎李颂熹先生于2024年6月17日加入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 - 集团共有员工47人,薪酬政策根据员工表现、经验及市场情况确定[70] - 本公司以本公司持有人应佔溢利和每股盈利为关键财务指标[71] - 本集团已与数个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与客户及员工保持良好关系[73] - 公司将于11月14日至11月2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以确定出席股东周年大会并投票的股东资格[79] - 公司将于11月26日至11月2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以确定获取擬派末期股息的股东资格
卓能(集团)(00131)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3-20 16:27
公司业绩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综合除税后盈利为312,9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未经审核综合除税后亏损18,000,000港元有显著增长[2] - 公司决定派发中期股息每股2.25港仙,较去年同期的1.75港仙有所增加[2] - 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78,471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213.5%[24] - 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312,90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净亏损18,000千港元有显著增长[24] 项目情况 - 香港物业项目壹號九龍山顶和荃湾汀九宝丰台8号已获得满意证书[3] - 中国物业市场受益于中央政策,中央银行将五年期贷款优惠利率下调0.25%,对中国楼市有稳定作用[8] - 深圳龙华的卓能雅苑项目在2023年春节后恢复销售活动,已售出17套,销售额达人民币100,150,000元[9] - 马来西亚物业项目Parkview的服务式公寓入住率不理想,公司将继续翻新物业以提升入住率[13] 财务状况 - 投资债券市场价值为45,282,000港元,本期间内赎回的债券总额为1,292,000港元,未购入债券[15] - 投资股票证券市值为46,819,000港元,本期间内未出售及购入股票证券[16] - 公司持有现金为682,479千港元,较7月1日增加[28] - 公司持有人应占权益为6,805,524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9] 资产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的非流动资产总额为6,933,992千港元,较6月30日的6,998,481千港元略有下降[26] - 2023年12月31日的流动资产净额为1,703,520千港元,较6月30日的1,340,859千港元有显著增长[26] - 投资物业及发展中投资物业估值为6,832,209,000港元,公允价值减少约41,366,000港元已在收益表中列账[106] 财务活动 - 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额为338,354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 - 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额为4,596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8] - 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0,196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8]
卓能(集团)(00131)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2-29 22:26
业绩总结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计综合除税后盈利为312,900,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8,000,000港元的亏损有显著增长[1] - 中期股息每股派发为2.25港仙,较2022年同期的1.75港仙有所增加[1]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六个月收入为78,471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3.5%[22] - 期内溢利为312,900千港元,每股基本溢利为0.48港元[22] - 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为312,900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 用户数据 - 香港物业项目壹號九龍山顶和荃灣汀九寶豐台8号的整个项目已获得满意证书,律师已向所有购买者发出完成购买的通知书[2] - 深圳龙华项目卓能雅苑截至目前共售出17套,销售额达人民币100,150,000元[8] - 杭州余杭区项目卓能•河畔轩整个项目建筑已全部完成,规划验收已获批准,新地下铁道车站将位于项目工地前面[9] 未来展望 - 公司的目标是增加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和每股盈利,将溢利与往期比较作为衡量表现的标准[105] - 马来西亚物业计划翻新以提升服务式公寓入住率[120]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投资于香港上市的永续票据,本金额介于500,000美元至2,000,000美元,固定利率在4.85%至6.50%之间,每半年支付一次[53] - 公司投资于三笔永续票据,本金额分别为500,000美元、1,000,000美元和1,400,000美元,票面利率在5.25%至8.00%之间,每半年支付一次[54]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澳门物业已获得土地续约批准,正在与政府商讨实现最佳利益[119] - 公司投资于七笔上市债券,本金额介于500,000美元至2,790,000美元,固定到期日在2022年3月23日至2026年5月17日之间,票面年利率介乎5.50%至10.50%,每半年支付一次,債券发行人有拖欠利息的情况[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