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儒意(00136)
icon
搜索文档
价格缩水7成,王健林金融梦遭重挫!“割肉”甩卖万达金融板块核心资产,估值仅约8亿元,“老朋友”中国儒意接盘
搜狐财经· 2025-07-23 17:51
交易概述 - 中国儒意以2.4亿元现金收购快钱金融30%股权,分三期支付 [1] - 交易完成后中国儒意成为快钱金融单一最大股东,估值约8亿元 [1] - 当前估值较2014年万达收购价(3.15亿美元/20亿元人民币)缩水70%,较2023年传闻出售价(10亿元)缩水20% [1][6] 买方动机与股东结构 - 中国儒意收购目的是拓展第三方支付及金融科技领域业务,此前已收购万达电影等资产 [4] - 交易后快钱金融股东形成万达、儒意控股、常盛私募基金三方对峙,无控股股东(持股均未超50%) [4] 快钱金融核心价值 - 拥有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第三方支付牌照(2011年首批获得),有效期至2026年5月 [5][6] - 首批数字人民币合作机构,业务覆盖综合支付解决方案、跨境收付款及海外购等 [6] - 2014年收购时行业排名第四,年交易规模仅次于银联商务、支付宝和财付通 [6] 万达金融战略演变 - 2015年成立万达金融集团,以快钱为核心打造互联网金融生态链 [7] - 2016年金融业务分拆,快钱划归万达网络科技集团,2018年因资金紧张该集团业务停止 [8] - 2017年万达全资控股快钱,但高层频繁变动(5次更换法定代表人) [9] 历史出售传闻与处罚记录 - 2018-2023年多次传出出售消息,潜在买家包括苏宁、京东、字节跳动等,均未落地 [10] - 2022-2025年因违反清算/反洗钱规定累计被罚超1700万元(含1004万元单笔最高罚单) [11]
20亿元买入,2.4亿元甩卖部分股权!王健林再“割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11:45
交易概述 - 中国儒意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上海儒意星辰以2.4亿元现金收购万达金融持有的快钱金融30%股权,分三期支付 [1] - 按交易对价估算,快钱金融整体估值约为8亿元 [1] - 交易完成后中国儒意成为快钱金融单一最大股东,但快钱不纳入其合并报表 [1] 快钱金融背景 - 实控人为王健林,通过上海万达网络金融间接持股约27% [2][3] - 2014年底万达以3.15亿美元(约22.57亿元人民币)收购控股权,当年交易流水超2万亿元,行业排名第四 [6] - 2017年实现全资控股,2018年起多次传出出售支付牌照消息,此前传闻交易价达10亿元 [8] 战略价值分析 - 核心价值在于全牌照资质稀缺性及政策窗口期,可卡位数字金融、跨境支付等新兴场景 [10] - 近三年累计被罚超千万元,暴露风控短板需整改 [11] - 收入主要依赖线下收单业务,当前银行卡收单市场收缩,未来盈利增长存疑 [11] 买方中国儒意动向 - 2023-2024年通过多次收购已控股万达电影,影视资本大佬柯利明成为实控人 [13] - 近年通过《你好,李焕英》等爆款影视作品及资本运作扩大影响力 [13] - 前身为恒腾网络,2020年收购儒意影业与南瓜电影后更名并转型 [13] 历史交易对比 - 万达2014年收购成本22.57亿元,本次出售30%股权仅回收2.4亿元,估值大幅缩水 [5][6] - 交易价格较早期传闻10亿元下降76% [8]
中国儒意持续 “扫货” 万达系,2.4亿元入局支付领域,看中快钱金融牌照稀缺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3 09:48
交易概述 - 中国儒意以2.4亿元收购快钱金融30%股权 推算快钱金融整体估值约8亿元 [1][2] - 交易分三期支付 需满足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等先决条件 [3] - 交易完成后中国儒意将成为快钱金融单一最大股东 但快钱金融不会成为其附属公司 财务业绩不合并报表 [3] 交易双方背景 - 卖方上海万达网络金融最终实益拥有人为王健林 这是万达系持续出售资产的又一案例 [4] - 中国儒意此前已通过收购万达电影股权建立业务协同 万达电影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5-5.6亿元 同比增长340.96%-393.87% [4] - 快钱金融为微型企业 天眼查显示人员规模为0人 2024年曾向中国儒意出质股权 [1][6] 标的公司价值 - 快钱金融2011年获首批第三方支付全牌照 业务涵盖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银行卡收单/跨境人民币支付 [2] - 牌照稀缺性是核心价值 在金融/保险/航旅/零售/跨境等行业积累商户资源 [2][6] - 分析师认为8亿元估值合理 支付牌照具有政策红利和战略价值 [3][6] 战略协同效应 - 支付业务可与线上流媒体/游戏及万达电影线下影城形成场景协同 [1][2] - 优化用户支付体验 改善现金流和成本结构 通过支付数据分析用户习惯 [6] - 分析师预计整合周期1-3年 关键在于执行力度 [7] 行业观点分歧 - 支持方认为支付牌照稀缺 业务协同明确 有利于生态闭环建设 [3][6][7] - 质疑方指出跨界金融科技风险较大 缺乏主营业务支撑 场景落地存疑 [6]
万达,再卖资产
新华网财经· 2025-07-22 20:55
交易概述 - 中国儒意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上海儒意星辰拟以2 4亿元收购快钱金融服务30%股权[1][2] - 交易完成后中国儒意将成为快钱单一最大股东但快钱不会成为其附属公司[4] - 交易需满足包括央行批准在内的先决条件[3] 标的公司业务价值 - 快钱为2011年首批获央行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 主营大中型企业综合支付解决方案[2] - 业务布局涵盖跨境收付款 全球收单 跨国人民币结算等跨境产品 积极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2] - 系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首批合作机构 具备全面受理数字人民币能力[5] 战略协同效应 - 支付服务可与公司现有流媒体 在线游戏及万达电影线下影城业务形成协同[5] - 通过快钱行业资源 技术能力及政策优势拓展金融科技业务 实现多元化布局[5][6] - 收购有助于集团长远增长 创造战略协同效益及潜在增长机会[5][6] 历史收购脉络 - 2023年7月以22 62亿元收购万达投资49%股权 间接持有万达电影9 8%股份[7] - 2023年12月收购万达投资51%股权 2024年4月完成剩余股权收购实现100%控股[7] - 通过控股万达投资间接控制万达电影 柯利明取代王健林成为实控人[8] 公司沿革 - 前身为马斯葛集团 2015年被恒大 腾讯收购后更名恒腾网络[8] - 2020年收购儒意影业与南瓜电影 转型影视流媒体业务[8] - 2021年恒大清空持股 2022年2月更名为中国儒意[9]
中国儒意2.4亿元收购快钱金融30%股权,成单一最大股东
搜狐财经· 2025-07-22 09:22
股权收购计划 - 中国儒意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上海儒意星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将收购快钱金融30%股权 [1] - 交易总价值为人民币2.4亿元 付款分三个阶段完成 [1] - 收购完成后 中国儒意将成为快钱金融的单一最大股东 [1] 快钱金融业务优势 - 快钱金融于2011年获得中国人民银行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 拥有全牌照资质 [1] - 业务范围涵盖互联网支付 移动支付 银行卡收单及跨境人民币支付等 [1] - 目标公司主要为大中型企业提供综合支付解决方案 覆盖金融 保险 航旅 零售及跨境等行业 [1] - 已布局海外市场 推出跨境收付款 全球收单 跨国人民币结算等跨境产品 [1] 收购协同效应 - 收购将推动中国儒意业务拓展至第三方支付及金融科技领域 [1] - 快钱金融支付服务可与集团现有线上流媒体 线上游戏服务形成协同效应 [1] 财务处理与长期发展 - 快钱金融不会成为中国儒意附属公司 财务业绩将作为联营公司权益处理 [2] - 收购预期有助于集团长远增长及发展 [2] - 快钱金融已完成跨境人民币备案 具备开展跨境支付业务的完整资质 [2]
中国儒意(00136.HK)拟2.4亿元收购快钱金融服务(上海)30%股权
格隆汇· 2025-07-22 08:12
收购事项概述 - 中国儒意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上海儒意星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人民币2.4亿元现金代价收购快钱金融服务(上海)有限公司30%股权 [1] - 交易分三期支付 需满足包括央行批准在内的若干先决条件 [1] - 完成后公司将成为目标公司单一最大股东 但目标公司不纳入集团财务报表综合入账 列为联营公司权益 [1] 目标公司业务资质 - 目标公司为2011年首批获得央行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机构 持有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银行卡收单及跨境人民币支付等全牌照 [1][2] - 已完成跨境人民币备案 是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首批合作机构 具备全面受理数字人民币能力 [2] 目标公司业务布局 - 主要为大中型企业提供综合支付解决方案 覆盖金融、保险、航旅、零售及跨境等行业 [2] - 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推出跨境收付款、全球收单、跨国人民币结算、海外购等跨境产品 [1] 战略协同效应 - 目标公司支付服务可与公司现有线上流媒体、线上游戏及万达电影线下影城业务产生协同 [2] - 收购有助于公司拓展第三方支付及金融科技领域 实现业务多元化 [2] - 目标公司的行业资源、技术能力及数字人民币政策优势将为集团带来长期战略协同效益 [2]
中国儒意:拟2.4亿元购买快钱金融30%股权
快讯· 2025-07-22 08:11
股权交易 - 中国儒意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上海儒意星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拟以2 4亿元人民币购买快钱金融服务(上海)有限公司30%股权 [1] - 交易对手方为上海万达网络金融服务有限公司 [1] - 交易款项将分三期支付 [1] 交易结构 - 交易通过股权转让协议形式进行 [1] - 买方有条件同意受让股权 卖方有条件同意转让股权 [1]
中国儒意(00136) - 自愿公告 - 收购目标公司的30%股权
2025-07-22 08:0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受让目标公司30%股权,现金代价2.4亿元[4] - 交易待央行批准等先决条件满足方可完成[5] - 完成后公司成目标公司单一最大股东,目标公司不入集团财报综合入账[6] 目标公司情况 - 目标公司为全牌照第三方支付机构,是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首批合作机构之一[7] - 目标公司2011年获央行第三方支付牌照,积极拓展跨境业务[11] 提醒 - 协议交易须多项条件达成方可作实,提醒股东和投资者谨慎[12]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7月18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18 16:43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止7月18日收盘,共有160只股票创52周新高 [1] - 中国新经济投资(00080)以288.89%的创高率位居榜首,收盘价0.440港元,最高价0.700港元 [1][2] - 澳亚集团股权(02905)和中安控股集团(08462)分别以55.28%和50.00%的创高率位列第二、三位 [1][2] - 创高率超过30%的股票还包括华联国际(00969)40.13%、中科生物(01237)37.25%、万马控股(06928)30.43% [2] 52周新高股票列表 - 乐普生物-B(02157)收盘价7.940港元,创高率24.54% [2] - 指尖悦动(06860)收盘价0.238港元,创高率17.14% [2] - 中国金典集团(08281)收盘价0.090港元,创高率17.12% [2] - 富誉控股(08269)收盘价0.540港元,创高率16.07% [2] - 加科思-B(01167)收盘价6.700港元,创高率15.31% [2] 52周新低股票表现 - XI二南CO-U(09311)以-16.10%的创低率位居榜首,收盘价0.930港元,最低价0.896港元 [6] - XI二南CO(07311)创低率-12.62%,收盘价7.360港元,最低价7.025港元 [6] - 昊天国际建投(01341)创低率-5.70%,收盘价0.228港元,最低价0.182港元 [6] - 协同通信(01613)创低率-4.00%,收盘价0.242港元,最低价0.240港元 [6] - 新达控股(08471)创低率-3.45%,收盘价0.086港元,最低价0.084港元 [6]
中国儒意(00136) - 翌日披露报表
2025-07-09 08:21
股份数据 - 2025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15,520,108,286股[3] - 2025年7月8日配售新股327,004,000股,占比2.11%[3] - 新股每股发行价HKD 2.37[3] - 2025年7月8日结束时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15,847,112,286股[3] - 2025年6月30日及7月8日库存股份数目均为0[3] - 2025年7月8日已发行股份总数15,847,112,286股[3] 其他 - 股份发行获董事会正式授权批准[5] - 购回报告不适用[13] - 在场内出售库存股份报告不适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