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链合作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猛囤全球石油,却对俄油订单减半,中俄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搜狐财经· 2025-11-14 23:22
中国战略石油储备 - 2025年前九个月中国日均进口原油超1100万桶,其中100至120万桶/日未进入炼厂而直接进入储备库[3] - 2025年新实施的《能源法》将战略石油储备从建议性要求变为强制性规定,例如浙江舟山浙石化投资近10亿元建设4座大型储罐以扩容[3] - 全国储油能力接近20亿桶,实际储存量估计为13亿桶,可满足106天的需求[3] 储备动机与市场影响 - 从金融角度看,美元波动剧烈且美国联邦债务突破38万亿美元,中国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占比从2015年的72%降至59%,并连续12个月增持黄金[5] - 从安全角度看,中国对外原油依赖度超过70%,在地缘政治动荡和海运路线不稳定的背景下,囤油是为能源供应上保险[5] - 10月份国际油价跌至五个月低点,中国的采购行为将价格稳定在每桶65美元左右,显示出对市场的托底效应[5][22] 俄罗斯原油进口量变化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7404.6万吨,同比下降8.1%,其中第一季度同比下降14.7%[7] - 机构测算显示,中国暂时减少了约40万桶/日的俄罗斯原油进口量,约为之前日均进口量的一半[7] - 9月单月进口俄罗斯原油829万吨,环比8月增长4.3%,俄罗斯仍是中国第一大原油供应国,占比17.5%,高于沙特的14.1%[7] 减少俄油采购的结构性原因 - 美国10月底对俄罗斯石油公司和卢克石油实施新制裁,切断了其与美元结算系统的联系,中国国有石油公司为规避风险暂停了部分海运俄油采购[9] - 中国炼化行业更偏好重质高硫原油且环保标准趋严,而俄罗斯原油多为轻质低硫(如ESPO),与需求匹配度下降[9] - 从俄罗斯经北极航道或中亚转运的运输路线更长、成本更高,在全球油价低位时运输成本占比更为显著[11] 进口来源多元化调整 - 2025年1至4月从马来西亚进口原油794.9万吨,同比大幅增长96.8%,使其成为中国第二大原油来源国[11] - 能源安全战略强调进口来源多元化,涵盖中东、非洲、拉美和东欧,减少俄油进口是分散风险和优化结构的一部分[13] - 中石油暂停的主要是海运俄油,通过管道输送的原油(约90万桶/日)未受影响,该业务由中石油独家负责,交易更透明且合规风险可控[13] 中俄能源合作模式演变 - 合作从单纯的“量”的输送转向“链”的连接,7月开通“北极快线1号”海铁联运(全程约1.3万公里,比传统航线节省10天),10月签署北极东北航道商业化协议[15] - 双方联合开发北极LNG2项目,年产能1980万吨LNG,中石油和中海油参股,2025年已恢复生产并完成首批出口[15] - 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接近70%,上海期货交易所进行了多次跨境人民币支付试点[17] 中国在全球能源市场的角色转变 - 中国通过大规模囤油和调整进口结构,从“被动进口”转向“主动储备加塑造市场”,在全球石油市场中获得了更多主动权[21] - 中国的采购力度已成为全球油市的重要变量,分析师认为若中国停止购买,全球油价可能跌至每桶50美元出头[22] - 整体战略是在短期经济利益和长期能源安全之间寻找平衡,通过谨慎态度降低潜在制裁风险和供应中断风险[24]
瑞泰新材(301238.SZ):目前持有天际股份5.99%的股份
格隆汇APP· 2025-11-12 15:23
投资持股情况 - 公司目前持有天际股份5.99%的股份 [1] - 公司参与认购了天际股份向特定对象发行的股份 [1] 投资动机与战略意义 - 投资决策基于天际股份的行业地位和经营情况 [1] - 投资决策基于双方多年来的紧密合作关系 [1] - 投资有利于深化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并完善供应链 [1] - 投资有利于优化公司资产结构和提升综合竞争力 [1]
瑞泰新材:目前持有天际股份5.99%的股份
格隆汇· 2025-11-12 15:17
投资持股情况 - 公司目前持有天际股份5.99%的股份 [1] - 公司参与认购了天际股份向特定对象发行的股份 [1] 投资动机与战略意义 - 投资决策基于天际股份的行业地位和经营情况 [1] - 投资决策基于双方多年来的紧密合作关系 [1] - 投资有利于深化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并完善供应链 [1] - 投资有助于优化公司资产结构和提升综合竞争力 [1]
第四届链博会赴川推介 16家企业现场签约
中国新闻网· 2025-11-12 10:34
链博会活动概况 - 第四届链博会四川推介会暨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16家企业现场签约,涉及绿色农业、清洁能源、先进制造、智能汽车、数字科技等领域[1] - 第四届链博会聚焦先进制造、绿色农业、数字科技、健康生活、智能汽车、清洁能源及供应链服务等全产业链,展现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循环利用的全链条创新与合作[1] - 截至目前,已有超过200家中外企业签约参展第四届链博会[1] 链博会平台价值 - 链博会是全球共享的公共产品,核心价值在于构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高效对接与深度合作生态[3] - 第三届链博会吸引来自75个国家和地区的651家展商及其上下游合作伙伴共1200家企业参展,外资企业占比达35%,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占比超65%[3] - 第三届链博会观众数量超过21万人次,展商和专业观众精准对接超2.4万次,现场达成合作意向6000多项[3] - 链博会是链主企业展示供应链体系与标准、甄选优质合作伙伴的有效渠道,也是链属企业对接龙头企业资源、参与全球供应链协作的平台[3] 企业参与与战略 - 四川省贸促会将以“链链有川企,数智联全球”为主题,组织优质企业参展第四届链博会,紧扣四川省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与“17+N”重点产业建圈强链[5] - 东方电气集团通过链博会集中展示清洁能源与高端装备制造能力,与全球上下游企业深化合作,拓展供应链网络,把握绿色化、数字化趋势[5] - 宜宾五粮液作为连续三届参展企业,将依托链博会平台与全球伙伴探讨链上合作新机遇,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5]
中国制造2025原本计划,2045年逼近美国却加速完成,全因这三件事
搜狐财经· 2025-11-07 23:46
中国制造2025整体进展 - 中国制造2025计划整体目标完成率已超过90%,进展速度远超预期[2] - 十大重点领域中,四项已彻底完成,五项部分完成,仅剩一项仍在进行中[4] - 高技术产品出口额2023年突破9500亿美元,2024年增长62%[4] 外部压力驱动的自主创新 - 美国自2018年发起的贸易战和技术封锁,倒逼中国企业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华为研发投入占比从14%提升至25%[6] - 车规级IGBT自给率从5%大幅提升至45%,光伏产品全球市场份额稳定超过80%[6]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规模扩大至近2000亿美元,税收抵扣比例提升至75%[8] - 中芯国际14纳米制程良率追平台积电,28纳米产能占据全球29%的市场份额[8] - 2024年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达到1.5万亿美元,装备制造业占比35.9%[10] 区域产业链合作深化 - RCEP于2022年1月生效,覆盖15个国家,90%货物关税被削减[12] - 比亚迪在泰国建厂,年产能15万辆,供应链本地化率高,中国动力电池在东盟的出口翻番,全球市占率超60%[12][14] - RCEP生效三年多,通关简化和投资便利化等制度红利使供应链更加稳定,内蒙古风场叶片出口年增50%[14] - 2025年RCEP升级议定书推动数字贸易和电子商务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占比达16.7%[16] 数字化转型赋能制造业 - 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2023年达1.36万亿元,2024年增长至1.53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18] - 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设备超1亿台,智能工厂数量超过4万家,中小企业数字化率超50%[18] - 87%的专精特新企业实现研发、生产、管理全数字化,成本降低50%,周期缩短50%[20] - 光伏风电装备出口年增50%,5G基站超400万个,工业软件市场规模2500亿元,年增20%[20][22] - 新能源车年产量900万辆,占全球一半,C919交付18架,华龙一号出口额达千亿元级别[22]
突发!锂业巨头终止赴港上市!
鑫椤锂电· 2025-11-03 15:24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决定终止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1] - 公司拟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4] - 此次战略调整旨在深化产业链合作及协同 加快实现公司成为全球锂电新能源材料领先企业的战略目标[6] 战略合作引入 - 公司引入的战略投资者之一中创新航是全球领先的动力及储能电池企业 2025年上半年动力电池装车量达21.8GWh 同比增长22.7% 排名全球第四和国内第三[4] - 中创新航2025年上半年储能电芯出货量实现大幅增长 排名全球第四[4] - 另一战略投资者华友控股集团是全球锂电正极材料和三元前驱体产品主要供应商之一[5]
盛新锂能拟定增募集不超32亿元 引入中创新航、华友控股集团为战投
证券时报网· 2025-10-31 22:22
定增方案核心信息 - 盛新锂能拟向盛屯集团 中创新航 华友控股集团定向增发股份 募集资金不超过32亿元 发行价格为17.06元/股 [1] - 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债务 [1] - 盛屯集团认购金额为11.28亿元 中创新航认购金额为9.45亿元 华友控股集团认购金额为11.28亿元 [1] - 发行完成后 中创新航和华友控股集团均将成为盛新锂能持股5%以上的股东 [1] 战略投资者背景与实力 - 盛屯集团为盛新锂能控股股东 [1] - 中创新航为国内头部电池厂商 2024年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增长16.6% 排名全球第四及国内第三 储能电芯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五 [1][2] - 华友控股集团是拥有华友钴业等多家公司的大型投资集团 业务涉及镍资源开发 有色冶金 电池材料 回收利用等锂电材料一体化产业链 [1] - 华友钴业正极材料及三元前驱体产销规模居前 其关联公司友山科技2024年磷酸铁锂产量超14万吨 市占率居行业前五 2024年上半年已跻身行业前三 [2] 战略合作内容与协同效应 - 引入中创新航旨在深化产业链合作 中创新航将加大对盛新锂能锂产品的采购 助力其扩大销售规模 [3] - 中创新航将协助盛新锂能与行业内优质企业在市场 渠道 品牌 技术 资源 投融资等方面开展合作 [3] - 与华友控股集团的合作涵盖原材料供销 原材料加工 矿产资源开发 产业链资源等多个方面 [3] - 合作有助于锁定下游优质客户 增加产品消纳渠道 保障销售稳定 并借助华友控股的国际客户网络拓展下游市场 提升产品渗透率 [3] 公司近期动态与业绩 - 盛新锂能终止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决策基于公司战略发展规划 [4]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明显回暖 实现营收14.81亿元 同比增长61.07% 净利润8871.91万元 同比及环比均实现扭亏为盈 [4] -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锂盐产品市场价格上行以及印尼工厂开始销售出货 [4] - 公司曾于2022年向比亚迪定增募资20亿元 目前比亚迪持有公司5.09%股份 为第三大股东 [3]
盛新锂能(002240.SZ)拟引入中创新航和华友控股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 募资不超过32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10-31 21:42
融资方案 - 公司拟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 引入中创新航和华友控股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 [1] -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2亿元 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债务 [1] 战略投资者中创新航 - 中创新航为动力电池龙头企业 2024年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增长16.6% 排名全球第四及国内第三 [1] - 中创新航2024年储能电芯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五 [1] 战略投资者华友控股集团 - 华友控股集团业务覆盖钴镍资源开发 有色冶金 电池材料 回收利用等新能源锂电材料一体化产业链 [2] - 集团控股子公司华友钴业为全球锂电正极材料和三元前驱体产品主要供应商 [2] - 集团全资子公司浙江友山新材料科技2024年磷酸铁锂产品产量超14万吨 市占率为行业前五 2025年上半年市占率已跻身行业前三 [2] 合作意义 - 本次发行有助于公司与下游龙头客户深化产业链合作及协同 加快实现成为全球锂电新能源材料领先企业的战略目标 [2]
盛新锂能:与中创新航和华友控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1 20:33
合作主体与方式 - 公司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引入中创新航和华友控股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1] - 公司与中创新航和华友控股集团分别签署了《附条件生效的战略合作协议》[1] 合作方背景与实力 - 中创新航2025年上半年动力电池装车量为21.8GWh,同比增长22.7%[1] - 中创新航2025年上半年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全球第四、国内第三[1] - 中创新航2025年上半年储能电芯出货量排名全球第四[1] - 华友控股集团是全球锂电正极材料和三元前驱体产品主要供应商之一[1] 合作目标与战略意义 - 合作旨在深化产业链合作及协同[1] - 合作旨在加快实现公司成为全球锂电新能源材料领先企业的战略目标[1]
聚焦APEC会议丨中韩产业链深度合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搜狐财经· 2025-10-31 20:10
中韩产业链合作概况 - 中韩企业在供应链体系中的互补与协同发展是亚太地区合作的重要缩影[1] - 中韩双边贸易额达3280.8亿美元,同比增长5.6%[5] - 中国连续21年位居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韩国则重回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5] 产业链深度融合与互补 - 两国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在半导体、电池等关键产业链环节形成高度互补[5] - 韩国部分核心原材料仍主要依赖从中国进口[5] - 中国企业也在与韩方合作中不断拓展高端制造及技术创新领域[5] 企业层面的合作案例 - 韩国中小企业生产电视机背光显示模组等零部件,这些零部件占电视机制造成本的约一成[3] - 该公司所需的原材料几乎全部来自中国,且与多家中国供应商合作超过十五年[3] 技术合作与未来展望 - 中国在机器人等领域拥有世界顶尖的技术实力[7] - 韩中两国在经济上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在彼此需要的领域实现稳定的供应链合作至关重要[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