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切削刀具
icon
搜索文档
【看好国产切削刀具龙头!机床ETF(159663)上涨0.97%,江特电机涨5.9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3 14:08
市场整体表现 - 11月13日临近午盘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上证指数盘中上涨0.24% [1] - 精细化工 基本金属 电工电网等板块涨幅靠前 公路 石油天然气跌幅居前 [1] 机床板块表现 - 机床板块走强 机床ETF(159663)上涨0.97% [1] - 成分股江特电机上涨5.90% 海目星上涨5.82% 四方达上涨4.06% 合锻智能上涨4.04% 宇晶股份上涨3.61% [1] - 机床ETF紧密跟踪中证机床指数 涵盖激光设备 机床工具 机器人 工控设备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 [3] 刀具行业龙头公司业绩 - 2025年三季度刀具行业龙头公司迎来经营拐点 [3] - 欧科亿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33.0% 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增长69.3% [3] - 华锐精密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44.5% 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增长915.6% [3] 行业前景与投资逻辑 - 随着工业经济有望进入复苏区间 作为加工耗材的切削刀具产品将率先受益 [3] - 看好具备产能规模效应和健全销售网络的国产机床刀具龙头公司 [3] - 中证机床指数涵盖领域是新质生产力理念强调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落地实践的核心阵地 [3]
机床刀具行业:从刀具公司三季报看板块投资机会
国投证券· 2025-11-12 11:13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领先大市-A [7] 核心观点 - 2025年三季度刀具行业龙头公司迎来经营拐点,业绩大幅好转,呈现产销两旺的高景气态势 [1] - 工业增长动能修复,刀具作为工业基础耗材,有望成为制造业景气复苏的先行受益者 [2] - 核心原材料碳化钨价格大幅上涨,带动刀具销售价格持续走高,行业在本轮复苏周期中展现出清晰的价格弹性和涨价逻辑 [3] - 看好具备产能规模效应和健全销售网络的国产刀具龙头公司 [4] 龙头公司业绩表现 - 欧科亿2025年三季度收入为4.2亿元,同比增长33.0%,归母净利润为0.5亿元,同比增长69.3% [1] - 华锐精密2025年三季度收入为2.5亿元,同比增长44.5%,归母净利润为0.5亿元,同比增长915.6% [1] - 行业龙头新增订单快速增长,各产品产能利用率环比快速提升 [1] 行业宏观环境 - 国内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企稳向好,10月份PPI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实现年内首次上涨 [2] - PPI同比下降2.1%,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连续第3个月收窄 [2] 原材料价格走势 - 核心原材料碳化钨(钨精矿)价格从14万元/标吨上涨至31万元/标吨以上 [3] - 硬质合金行业今年以来已进行三轮集中调价以传导成本压力 [3]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华锐精密、欧科亿、中钨高新、新锐股份等国产刀具龙头公司 [4]
研报掘金丨国元证券:厦门钨业PE值较低,具备投资价值,予“增持”评级
格隆汇APP· 2025-11-11 16:0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Q3业绩实现高增长,全年业绩值得期待 [1] - 利润增长主要受益于钨和稀土价格上行及销量提升带动 [1] - 公司通过优化产品与价格联动助力盈利能力大幅度提升 [1] - 2025年Q1-Q3钨钼业务利润增长 [1] 行业与市场状况 - 供需格局趋紧助力钨价高位运行 [1] - 光伏钨丝下游渗透持续提升 [1] - 切削工具业务升级驱动销量增长 [1] - 2025年三家可比公司PE均值为52.84,厦门钨业PE值较低,具备投资价值 [1]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构建了从钨矿山采选到深加工应用及回收的全产业链 [1] - 三大板块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1] - 选取中钨高新、章源钨业、欧科亿作为可比公司 [1]
中钨高新20251027
2025-10-27 23:22
公司及行业概述 * 纪要涉及的公司为中钨高新 其核心业务包括硬质合金切削刀具 难熔金属 精矿及粉末产品等 子公司荆州公司在PCB工具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1][2]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硬质合金及PCB工具行业 特别是AI产业发展对高端PCB钻头的需求激增带来显著影响[2][13] 公司整体经营与财务表现 * 202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7.55亿元 同比增长13.39% 利润总额10.9亿元 同比增长24% 净利润8.46亿元 同比增长20.77% 基本每股收益0.38元 效益增幅远超营收增幅[4] * 公司现金流状况改善 经营性活动现金流预计年底转正 财务管理取得成效[2][8] * 公司通过优化业务结构实现利润提升 包括稳健经营原料端 加大微钻 数控刀片等核心产品力度 同时主动压降贸易业务规模[2][6] 主要产品板块表现 * 切削刀具收入27.38亿元 同比增长16% 其他硬质合金收入31亿元 同比增长21% 难熔金属收入超过20亿元 同比增长15% 精矿及粉末产品收入超过40亿元 同比增长近30%[2][7] * 除精矿及粉末产品外 切削刀具 其他硬质合金和难熔金属的毛利率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终端需求影响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2][7] * 数控刀具销量增长16% 但利润收缩40% 主要受市场竞争和原材料成本上涨影响[5][23] 子公司经营情况 * 子公司荆州公司利润大幅增长 增幅达到110%以上 世竹源公司利润同比增长50%以上 珠钻公司利润略有下降约40% 自印公司和南印公司也实现了利润增长[2][9] * 珠钻公司利润下降原因包括原材料价格上涨 以及价格调整存在滞后性 未实现全品类普调[21] 产品价格策略与成本管理 * 硬质合金产品价格从2025年5月起已提价四次 未来将根据市场和成本变化适时调整价格以确保盈利能力[2][10] * 荆州公司对AI产业需求的新产品采用全新定价体系 但现有产品系列价格不变 选择自行消化原材料成本波动[12][21] * 公司采取提前锁定原材料备货策略 优先保证下游硬质合金产品产能 以应对原料价格波动和紧缺[5][23] 荆州公司市场地位与核心竞争力 * 荆州公司在全球PCB工具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 核心竞争力包括长期坚持的精益管理 科技创新和智能制造[11] * 公司拥有超过500项专利 其中接近200项为发明专利 并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超过一半以上的关键工序实现了自动化生产[11][12] * 在高倍数产品出货方面领先 已出货数千万只30倍及以上产品 吉小镜产品服务于0.15毫米以下需求 涂层产品也占据重要地位 这三类产品合计在2024年占公司营收结构的54%[5][18] 产能扩张与技术优势 * 荆州公司产能持续扩张 2025年7月月均产能达7,000万只 9月达8,000万只 预计10月底月均产能达8,000万只 1.4亿只技改方案预计在2026年上半年完成[2][12] * 针对AI中高端需求 主要依赖瑞士进口装备 并已锁定瑞士2026年的全部产能以保障扩产[15] * 在AI PCB通孔加工领域 荆州公司主流产品如0.2毫米直径 6.0毫米长 30倍钻头占据全球70%至80%的市场份额[19][26] * 公司技术优势体现在结构设计 涂层技术 工程制成能力和设备精度等方面 并正在研究一步成孔技术以提高加工效率[19][28] 行业需求驱动因素 * PCB工具行业钻头需求激增主要受AI相关PCB材料硬度增加 钻头使用习惯改变以及材料变硬导致孔线数减少等因素驱动[3][13] * AI PCB通孔加工需要使用多支钻头进行通孔加工 目前市场上约70-80%的用量依赖荆州公司的产品[19][27] 矿山资产与资源整合 * 公司加快推进矿山重组工作 已完成石洲源交割 远景物业已召开董事会并公告股东大会日期 如果顺利通过将很快交割并表[6][15] * 柿竹园钨矿技改进度正常 预计2027年投产 达到1万吨标吨的年产量 萤石年产量可能突破50万吨[31] * 公司计划以上市公司为主体策划股权收购 包括收购世筑源公司少数股权以实现100%控股[33] 宏观政策与市场展望 * 公司严格执行国家钨制品出口管制政策 尽管中美经贸谈判出现积极信号 但战略性稀缺金属的加强管控仍是未来趋势 该政策对公司业务影响可控[34] * 从供需情况看 市场缺口在放大 整体支持物价高位运行 但对四季度涨幅空间存在不确定性[24] * 粉末调价基本与钨矿价格同步调整 而硬质合金制品从1至9月份的加价幅度远低于原料调价幅度 预计四季度毛利率会有所修复[25]
天工国际总裁朱泽峰:以科技创新驱动高端转型
中国证券报· 2025-10-20 08:43
核心技术突破 - 公司成功攻克核聚变装置用中子屏蔽新材料的雾化制粉、筛分混匀和热等静压等核心技术,粉末核钢实现小批量试验件生产[1] - 此次突破标志着公司在粉末钢领域的技术与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1] - 公司主动对接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经多轮技术交流确认采取“粉末冶金+热等静压”工艺来突破核聚变领域结构材料[6] 业务发展历程 - 公司从切削刀具起家,逐步延伸产业链至生产工模具钢、攻克粉末冶金,并发展钛合金业务[1] - 1992年公司决定自行生产高速工具钢以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产品自主研发能力大大加强[2] - 2018年公司投入资源上马国内尚处空白的粉末冶金工模具钢规模化生产线,用4年时间实现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成为国内唯一规模化生产企业[2] 粉末冶金技术应用 - 公司粉末冶金钢应用领域已超出自身刀具生产,例如与赛维达在超大型压铸模具材料方面创新合作[3] - 公司粉末冶金模具钢采取差异化工艺路径,能够实现更均匀的微观组织和优异综合性能,应对传统电渣重熔模具钢在超大型压铸场景下的性能瓶颈[3] 钛合金业务进展 - 公司子公司天工股份于今年5月成功上市,成为北交所开市以来首个港股红筹架构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至北交所成功上市的案例[4] - 天工股份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钛合金业务从粗加工逐步向精加工、深加工转型[4] - 今年3月公司EB炉二期项目热试成功,直径720mm的10吨钛锭顺利出炉,标志着高端钛及钛合金领域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扩展[4] - 今年8月天工股份与多个合作方共同出资设立江苏天工钛晶新材料有限公司,开展钛合金粉末等材料的研发生产,以填补高端钛合金粉末材料国内空白[5] 研发与市场战略 - 公司构建充足人才队伍,研发费用持续提高,并主动与科研院所开展产、研、用深度合作[6] - 公司与中国钢研、东北大学、东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江苏大学、山东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广泛多层次合作[6] - 公司外贸销售占比超过六成,目前正加大力度开发国内市场,以高端精密刀具为突破口抢占市场份额,国内精密刀具是一个数百亿元的大市场,目前销售突破10亿元的本土企业寥寥无几[6]
天工国际总裁朱泽峰: 以科技创新驱动高端转型
中国证券报· 2025-10-20 04:16
核心技术突破 - 成功攻克核聚变装置用中子屏蔽新材料的雾化制粉、筛分混匀和热等静压等核心技术,粉末核钢实现小批量试验件生产 [1] - 此次突破标志着公司在粉末钢领域的技术与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 [1] - 公司是国内唯一规模化生产粉末冶金工模具钢的企业,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2] 业务发展历程与战略 - 公司成立于1981年,从切削刀具起家,1987年以麻花钻切入市场,1992年为控制材料成本决定自行生产高速工具钢,打通产业链上下游 [2] - 2018年投入粉末冶金工模具钢规模化生产线,用4年时间攻克核心环节,实现从无到有 [2] - 科技创新引领、瞄准高端领域是公司不断转型升级的驱动力 [1] - 公司外贸销售占比超过六成,目前正加大力度开发国内市场 [6] 粉末冶金钢应用拓展 - 粉末冶金钢应用领域已远超自身刀具生产,例如与赛维达在超大型压铸模具材料上创新合作 [3] - 公司粉末冶金模具钢采用差异化工艺路径,能实现更均匀的微观组织和优异综合性能,解决传统电渣重熔模具钢在超大型压铸场景下的性能瓶颈 [3] - 2025年初主动对接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采用“粉末冶金+热等静压”工艺突破核聚变领域结构材料 [6] 钛合金业务进展 - 子公司天工股份于今年5月成功上市,成为北交所开市以来首个港股红筹架构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至北交所成功上市的案例 [4] - 天工股份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产品从消费电子、3D打印延伸至更广阔新兴市场 [4] - 今年3月EB炉二期项目热试成功,直径720mm的10吨钛锭顺利出炉,标志着高端钛及钛合金领域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展 [4] - 今年8月与多方共同出资设立江苏天工钛晶新材料有限公司,开展钛合金粉末等材料研发生产,以填补高端钛合金粉末材料国内空白 [5] 研发体系与竞争优势 - 公司构建了充足的人才队伍,研发费用多年来持续提高,并主动与科研院所开展产、研、用深度合作 [6] - 与中国钢研、东北大学、东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江苏大学、山东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了广泛多层次的合作 [6] - 以高端产品为突破口打破“内卷式”竞争,精密刀具在国内是数百亿元大市场,但销售突破10亿元的本土企业寥寥无几,公司正以高端精密刀具为突破口抢占市场份额 [6]
以科技创新驱动高端转型
中国证券报· 2025-10-20 04:13
公司技术突破 - 成功攻克核聚变装置用中子屏蔽新材料的雾化制粉、筛分混匀和热等静压等核心技术 [1] - 粉末核钢顺利实现小批量试验件生产 标志着公司在粉末钢领域的技术与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 [1] - 主动对接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采用“粉末冶金+热等静压”工艺突破核聚变领域结构材料 [4][5]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 - 公司成立于1981年 从濒临破产的村办小厂起步 通过生产麻花钻等切削刀具打开市场 [1] - 1992年决定自行生产高速工具钢以打通产业链上下游 产品自主研发能力大大加强 [1] - 发展理念为科技创新引领、瞄准高端领域 以此驱动不断转型升级 [1] - 通过研发高端产品打破“内卷式”竞争 外贸销售占比超过六成 并正加大力度开发国内市场 [5] 粉末冶金业务 - 2018年投入大量资源上马当时国内尚处空白的粉末冶金工模具钢规模化生产线 [2] - 用4年时间攻克核心环节 实现粉末冶金工模具钢从无到有、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2] - 成为国内唯一规模化生产粉末冶金工模具钢的企业 [2] - 粉末冶金模具钢采用差异化工艺路径 能实现更均匀的微观组织和优异综合性能 解决传统模具钢在超大型压铸场景下的性能瓶颈 [2] 钛合金业务 - 钛合金业务经营主体天工股份于今年5月成功在北交所上市 成为北交所开市以来首个港股红筹架构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成功上市案例 [2] - 天工股份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 [2] - 业务从粗加工逐步向精加工、深加工转型 产品延伸至消费电子、3D打印及更广阔新兴市场 [3] - 今年3月EB炉二期项目热试成功 直径720mm的10吨钛锭顺利出炉 标志着高端钛及钛合金领域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扩展 [3] - 今年8月合资设立江苏天工钛晶新材料有限公司 开展钛合金粉末等材料的研发生产 以填补高端钛合金粉末材料国内空白 [4] 研发投入与合作 - 公司持续重视研发 构建充足人才队伍 研发费用多年来持续提高 [4] - 主动与科研院所联络 开展产、研、用的深度合作 [4] - 与中国钢研、东北大学、东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江苏大学、山东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了广泛而多层次的合作 [5]
天工国际(00826.HK)8月25日收盘上涨14.96%,成交4.84亿港元
金融界· 2025-08-25 16:37
股价表现 - 8月25日港股收盘价2.92港元/股 单日涨幅14.96% 成交量1.72亿股 成交额4.84亿港元 振幅12.99% [1] - 近一个月累计涨幅19.81% 年初至今累计涨幅37.1% 同期跑赢恒生指数26.32%涨幅 [1] 财务数据 - 2024年度营业总收入48.32亿元 同比减少6.42% 归母净利润3.59亿元 同比减少3.09% [1] - 毛利率20.35% 资产负债率43.9% [1] 行业估值 - 金属及矿石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3.8倍 行业中值-0.18倍 [2] - 公司市盈率17.87倍 居行业第23位 显著高于同业公司(爱德新能源2.55倍/沪港联合2.84倍/兴合控股3.01倍/兴业合金3.38倍/迈科管业4.01倍) [2] 公司概况 - 中国高速钢、模具钢及切削刀具主要生产商 员工3500余人 始建于1981年 2007年香港主板上市 2020年纳入恒生指数成份股 [3] - 国内首家实现粉末冶金工模具钢规模化生产企业 2019年建成首条粉末冶金生产线 产品实现进口替代 [3] 产品与技术 - 产品涵盖高速工具钢、模具钢、切削刀具三大系列 产量居全球前列 高速工具钢获国家工信部"单项冠军产品"认证(2019-2021) [3] - 构建完整产业链(熔炼/重熔/锻造/轧制/深加工/粉末冶金) 与钢铁研究总院、东南大学等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 设省级博士后工作站 [3] 市场布局 - 产品应用于航空、汽车、海洋工程、高速列车、石油化工等领域 高速钢和模具钢列入《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材料目录 [3] - 在美国、印度、捷克等国家设立销售分公司 2020年泰国生产基地投产 [3]
恒而达与天工国际共拓高端制造新版图
证券日报· 2025-07-20 22:13
战略合作背景 - 恒而达与天工国际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围绕粉末金属材料 切削刀具 高精度滚动功能部件及高精度螺纹磨床等领域建立联合研发 制造 产业化应用及对外投资等合作关系 [1][3] - 合作旨在通过产业资源共享与技术优势互补 实现产业协同创新与公司价值最大化 共同推动中国高端制造业发展 [1] - 恒而达此前收购德国SMS公司获得高精度螺纹磨床技术 天工国际在粉末高速钢 高氮钢等新材料领域具有技术优势 [6] 合作双方优势 - 恒而达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专注于金属新材料领域 产品包括高强韧材料 多金属复合材料 模切工具等 拥有高精度螺纹磨床国产化能力 [2][5] - 天工国际是中国知名高速钢 模具钢及切削刀具生产商 相关产品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前列 [2] - 双方通过材料端(天工国际粉末高速钢) 工具端(精密切削刀具/核心功能部件)与装备端(恒而达高精度螺纹磨床)的深度耦合 构建研发—制造—应用闭环生态 [2] 合作具体内容 - 金属新材料领域开展材料性能验证与工艺迭代 推动精密部件国产化 [2] - 精密切削刀具领域共建研发—验证—优化全流程闭环 提升新能源汽车传动系统 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 半导体设备等场景的精密制造效能 [2][4] - 智能数控装备领域 恒而达将向天工国际首批丝锥全自动生产线供应30-50台国产化SMS高精度螺纹磨床 [4] - 天工国际将为SMS磨床提供规模化验证场景 双向打通高端装备—尖端材料协同链条 [4] 行业影响 - 合作有望打破高端粉末高速钢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降低精密工具制造成本 破解国产高精度磨床卡脖子难题 [5] - 双方联合攻关的粉末高速钢材料 行星滚柱丝杠 精密螺纹磨床等 均是高端装备核心部件国产化的关键环节 [5] - 合作将重塑金属材料细分领域竞争格局 响应国家高端装备与核心材料自主可控战略 [1][5] 未来规划 - 双方将通过技术互锁形成护城河 为参与国际竞争夯实基础 [5] - 合作深度契合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导向 为工业母机 人形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领域提供底层技术支撑 [5][6]
恒而达与天工国际签订框架合作协议 互相采购产品联合研发
证券时报网· 2025-07-16 18:59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恒而达与天工国际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长期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为宗旨,在技术创新、产业链协同与市场开拓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1] - 天工国际锯切工具专用粉末高速钢材料(M42、M51等)的研发及产业化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双方将共同加速推进该材料在锯切工具产品领域的应用 [1] - 恒而达将在天工国际材料通过验证测试后,逐步将其切换为主要供应商,自2026年起5年内每年采购不少于100吨,五年合计不少于600吨 [1] 采购与技术合作 - 天工国际计划向恒而达采购40至50台锯切装备用于境内外工厂生产线升级改造 [2] - 恒而达承诺优先选用天工国际切削刀具产品,双方将联合开发高精度滚动功能部件专用刀具 [2] - 天工国际同意由恒而达承建2条丝锥全自动生产线,核心设备将采用恒而达国产SMS高精度螺纹磨床,首批采购量30至50台 [2] 业务发展与国产化 - 协议将助力恒而达巩固"横向拓宽"与"纵向延伸"的业务架构,加速滚动功能部件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 [3] - 合作将加快突破国内滚动功能部件加工精度、加工效率、良品率等关键生产工艺和核心装备环节 [3] - 恒而达2025年5月8日全资收购德国SMS Maschinenbau GmbH磨床公司,致力于高精度螺纹磨床国产化 [4] 行业地位与合作意义 - 天工国际是中国知名金属合金新材料和切削刀具生产商,高速工具钢、模具钢、切削刀具产品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前列 [3] - 合作不仅是双方资源互补的深度融合,更是服务高端制造、加快国产化进程的重要战略举措 [3] - 恒而达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金属新材料领域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