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01157)

搜索文档
中联重科(000157) - 关于全资子公司中联重科融资租赁(中国)有限公司拟注册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及信用债的公告


2025-05-29 16:45
融资计划 - 中联租赁中国拟申请注册发行不超40亿元资产支持证券,分期发行,单期不超5年[4][5] - 中联租赁中国拟申请注册发行不超10亿元信用债,分期发行,单期不超3年[10][11] 财务数据 - 2024年末资产73.62亿元,负债44.03亿元,净资产29.59亿元[13] - 2025年3月末资产71.71亿元,负债41.84亿元,净资产29.87亿元[13] - 2024年营收3.95亿元,利润总额3.40亿元,净利润2.57亿元[13] - 2025年1 - 3月营收0.68亿元,利润总额0.38亿元,净利润0.28亿元[13] 担保情况 - 公司为中联租赁中国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和10亿元信用债提供担保[6][11] - 截止披露日,公司累计对外担保余额146.96亿元,占比25.72%[17] 发行条件 - 本次发行需公司股东大会审议批准[19]
中联重科(000157) - 第七届监事会2025年度第三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


2025-05-29 16:45
会议安排 - 会议通知于2025年5月19日以电子邮件发出[3] - 会议于2025年5月29日以通讯表决方式召开[4] 会议表决 - 3名监事对议案表决,3票赞成,0票反对,0票弃权[4][5] 会议决议 - 审议通过全资子公司拟注册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及信用债议案[4] 信息披露 - 相关内容详见2025年5月30日公告(编号:2025 - 036)[5]
中联重科(000157) - 第七届董事会2025年度第三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


2025-05-29 16:45
会议安排 - 会议通知于2025年5月19日以电子邮件发出[3] - 会议于2025年5月29日以通讯表决方式召开[4] 议案审议 - 审议通过《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事务管理制度》议案,7票赞成[5] - 审议通过子公司注册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及信用债议案,7票赞成[6] 信息披露 - 《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事务管理制度》于2025年5月30日披露[5] - 子公司相关公告于2025年5月30日披露,编号2025 - 036[6]
中联重科:全资子公司拟注册发行不超40亿元资产支持证券
快讯· 2025-05-29 16:43
融资计划 - 中联重科全资子公司中联重科融资租赁(中国)有限公司拟申请注册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BS)及信用债 [1] - 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不超过40亿元 [1] - 信用债发行规模不超过10亿元 [1] 担保安排 - 中联重科将为中联租赁中国提供担保 [1] 发行目的 - 优化资产结构 [1] - 拓宽融资渠道 [1] - 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1]
中联重科:升目标价至6.6港元,重申“买入”评级-20250528
大和证券· 2025-05-28 17: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大和证券将中联重科目标价从6港元上调10%至6.6港元,重申“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首四个月房地产投资疲软冲击中联重科传统业务,预计房地产投资6月底好转 [1] - 因公司海外产能提升,对公司长期海外增长持乐观态度 [1] - 预测2025 - 27年中联重科收入同比增长达13 - 16%,毛利率为28.4 - 28.8% [1]
中联重科: 关于以公开摘牌方式购买北京租赁股权暨关联交易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8 17:22
交易概述 - 公司通过公开竞价摘牌方式分别购买兴湘集团和迪策投资挂牌转让的北京租赁公司股权 [1] - 交易已通过公司第七届监事会2025年度第二次临时会议审议 [1] - 详细内容已在2025年5月21日通过《证券时报》《证券日报》等媒体披露 [1] 交易进展 - 公司向湖南联交所提交了兴湘集团所持北京租赁公司45%股权的摘牌申请 [1] - 兴湘集团所持45%股权的转让价款为90,405.01万元(小写:¥904,050,100.00) [1][2] - 迪策投资所持36%股权的交易尚未完成,公司暂未与其签署相关协议 [1] 产权交易合同主要内容 - 交易通过湖南联交所挂牌转让,采取场内协议转让方式确定受让方和交易价格 [3] - 交易需经湖南省国资委产权管理处和北京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审批 [3]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享有标的股权的股东权利及权益并承担股东义务 [3]
中联重科(000157) - 关于以公开摘牌方式购买北京租赁股权暨关联交易的进展公告


2025-05-28 16:4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拟购北京租赁公司45%、36%股权,转让方为兴湘集团、迪策投资[2] - 兴湘集团、迪策投资挂牌转让底价分别为90,405.01万元、72,324.01万元[2] - 2025年5月28日公司与兴湘集团签合同,价款90,405.01万元[4] - 交易方式为场内协议转让,付款汇入湖南联交所专户[5] - 交易需行政审批,存在不确定性[6]
沪深300机械制造指数报5816.79点,前十大权重包含徐工机械等
金融界· 2025-05-27 15:59
指数表现 - 沪深300机械制造指数报5816 79点 [1] - 近一个月下跌0 21% 近三个月下跌5 59% 年至今上涨1 11% [1] 指数编制规则 - 沪深300指数样本分为11个一级行业 35个二级行业 90余个三级行业及200余个四级行业 [1] - 沪深300行业指数系列以进入各层级行业的全部证券作为样本编制 [1] - 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 基点为1000 0点 [1] 权重股分布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89 15% 其中汇川技术(18 05%) 三一重工(13 92%) 中国中车(11 06%) 潍柴动力(10 23%) 中国船舶(8 73%) [1] - 徐工机械(8 66%) 中国重工(6 25%) 恒立液压(4 67%) 中联重科(4 48%) 宇通客车(4 1%) [1] 市场板块分布 -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54 88%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45 12% [1] 行业构成 - 工程机械占比27 07% 电动机与工控自动化占比18 05% 船舶及其他航运设备占比18 04% [2] - 商用车占比15 21% 城轨铁路占比14 16% 气液机械占比4 67% 其他专用机械占比2 80% [2] 样本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遇沪深300指数调整或公司行业变更时同步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收购合并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 [2]
中联重科拟16.27亿元重新控股北京租赁 强化产融协同减少关联交易
长江商报· 2025-05-23 07:13
交易概述 - 公司拟通过公开竞价摘牌方式回购关联方持有的北京租赁45%和36%股权,挂牌转让底价分别为9.04亿元和7.23亿元,合计16.27亿元 [1] - 交易对手方兴湘集团为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持股比例14.48%),且其法定代表人及总会计师分别担任公司董事和监事会主席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对北京租赁持股比例从19%提升至100%,北京租赁将成为全资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 历史背景 - 北京租赁成立于2002年,成立初期公司持股90%,2009年成为全资子公司,2021年6月公司将45%和36%股权分别转让给兴湘集团和迪策投资 [1] - 本次回购价格与2021年转让价格完全一致(45%股权9.04亿元,36%股权7.23亿元) [2] 战略意图 - 2021年转让控股权是为调整产业结构聚焦主业,本次回购旨在强化产融协同能力,形成"设备+服务"一揽子解决方案 [2] - 公司将升级北京租赁业务管理模式,推进数字化、端对端全流程管理,打造产融结合的智能决策模型 [2] - 收购有助于减少关联交易,当前北京租赁主要业务为公司塔机融资租赁 [2] 财务数据 - 北京租赁2024年营收4.3亿元,净利润4832.47万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6905.23万元,净利润2683.72万元 [2] - 截至2025年3月末,北京租赁资产总额53.61亿元,股东权益20.6亿元 [2] - 2024年公司通过北京租赁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实现不含税收入6.77亿元 [3] 公司整体表现 - 公司2024年营收454.78亿元(同比-3.39%),归母净利润35.2亿元(同比+0.41%) [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21.17亿元(同比+2.92%),归母净利润14.1亿元(同比+53.98%) [3]
挺起产业发展“硬脊梁”——湖南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观察
上海证券报· 2025-05-23 02:56
湖南制造业发展概况 - 湖南以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产业为核心,持续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1] - 一季度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8%,装备制造业增长12.8%,拉动全省规模工业增长3.7个百分点 [2] - 已有5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15个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数量居全国前列 [6] 产业链发展模式 - 实施"链长制"升级版,围绕13条重点产业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 - 龙头企业裂变发展:中车株所近三年营收每年跨越百亿台阶,三一集团在风电、氢能等领域孵化行业"独角兽" [5] - 产业集群聚合生长:衡阳输变电产业集群引进200余家上下游企业,宁乡储能材料产业链年产值超500亿元 [5][7]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其中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增长55.4% [8] - 湖南中伟新能源累计研发投入超41亿元,建立千人团队研发固态电池等新材料 [7] - 实施"智赋万企"行动,83万家企业上云上平台,一季度新建314家智能制造企业 [10] 绿色转型实践 - 三一新能源重卡年销售1.4万台,市场占有率全国前列 [11] - 长沙经开区三年形成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11] - 计划新培育100家绿色工厂/园区,建设零碳工厂/园区 [11] 国际化拓展 - 中联重科2024年境外收入233.8亿元占比51.41%,三年复合增长率59.26% [12] - 星邦智能在波兰、墨西哥设厂,推进零部件本地化布局 [13] - 一季度工程机械出口增长8.4%,对中东/东盟/非洲出口分别增长49%/49.3%/70.3%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