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耐世特(01316)
icon
搜索文档
耐世特20250519
2025-05-19 23:20
纪要涉及的公司 耐世特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一季度经营情况**:2025 年一季度新项目投产强劲,23 个新项目集中在亚太二三线城市,预计延续投产势头推动亚太业务跑赢大市;锁定 8 亿美元订单,同比增长显著,中国客户贡献 40%,围绕电动车相关项目,北美市场也有重要贡献,底特律三大客户之一管柱业务将转至墨西哥生产[2][4] 2. **全年订单预期**:预设全年订单目标 50 亿美元,反映客户定点节奏及关税影响;预计今年剩余时间线控相关订单持续流入,包括前轮线控转向、电子机械制动器等新品类[2][6] 3. **业务布局与协同效应**:具备独立设计、制造线控转向及线控制动器能力,与大陆汽车各占 50%相关知识产权;通过软件集成实现制动与转向冗余功能;未来发展线控转向及线控制动提供新增长曲线[2][7] 4. **北美市场表现**:重新获得底特律三大客户之一管柱业务,将生产基地从美国转至墨西哥利用成本优势,稳固北美市场地位;2024 年北美市场收入约 22 亿美元,大部分产品满足 USMCA 关税豁免条件,通过与客户谈判转嫁额外成本,目前关税影响较小[2][5][8] 5. **亚太区业务情况**:年初至今表现优异,收入增长远超大市,预计中期国内公司收入比例达 35% - 40%,将推动公司整体收入增长;盈利恢复符合或超出管理层预期[2][10][14] 6. **订单分布与占比**:未披露 50 亿订单各业务具体贡献比例,但 EPS 业务占整体订单约 70%,仍是主要贡献来源,未来可能单独披露线控业务订单比例[11] 7. **应对关税政策措施**:缩减中美贸易及上游供应链敞口,扩大北美满足 USMCA 本地化要求的采购和生产部件,关注美国市场需求端及供应链成本变化以调整策略[12] 8. **线控底盘技术前景**:随着布局深入和订单转化为收入,线控底盘技术预计成为公司可持续增长亮点,未来几年推动公司发展[13] 9. **各地区利润率情况**:亚太地区利润率可维持在 17%左右;欧美地区盈利有恢复空间,欧洲意大利利润率争取恢复至中高个位数,北美利润率预计从高个位数恢复至低双位数[15] 10. **北美新能源车领导者业务**:采用实时库存管理,年初关税问题未重大影响生产布局,上半年需求和供应强劲,生产计划如预期实现,短期内生产情况符合预期[16] 11. **2026 年北美线控转向业务**:前景取决于前期商业化测试结果,预计明年初期投产量小,但短时间内产量可能迅速增加,有较大增长空间[17] 12. **自动驾驶应用与线控制动方案**:线控转向系统适用于高阶情况,主要关注载人自动驾驶;中国客户倾向全干式线控制动解决方案,对 L3 及以上级别有更好赋能高阶辅助驾驶能力[18] 13. **新订单利润率目标**:目标是亚太地区订单运营利润率达到 10%,欧美地区朝此方向努力,实际受制造效率及采购绩效影响[3][19][20] 14. **订单确认周期**:订单确认按年度看,季度波动大;从拿到订单到飞机准备期两到三年,投产后生命周期约六年;欧美项目准备期和生命周期较长,亚太业务流转率较快[21] 15. **管理层激励政策**:2025 年 3 月分红比例从 20%提高至 35%;2024 年推出价值创造计划,涵盖副总裁以上管理层,根据股价表现与同行比较确定奖励金额,最高可达 1000 万美元;原有期权激励影响较小[22] 16. **资本支出和折旧情况**:2025 年资本支出目标保持在收入比例 4%以内,约 3.5%,欧美节制投入,亚太因新业务和新工厂投产需更多投入,但地方政府支持缓解压力;折旧摊销预计与 2024 年相同[23] 17. **所得税税率变化**:2024 年所得税税率约 30% - 35%,2025 年预计回落至 30%左右;未来几年有效税率预计在 20% - 30%区间,长期稳定有效税率预计在 20%或以下[24][25] 18. **线控新产品订单节奏**:转向技术后续部署加速,2024 年业务量显著增加,2025 - 2026 年继续增长,未来供给中国客户时间可缩短;预计 2026 年大量新车安装 EMB 解决方案,2025 年底也会有大量新车采用,有信心今年取得首个线控制动订单并未来一到两年投产[26][2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墨西哥 9 亿美元收入中,4 亿美元零部件出货给墨西哥客户总装厂由客户清关,5 亿美元由耐世特清关并跨境运输到美国总装厂[8] 2. 无人快递小车转向系统简单,类似遥控赛车,公司线控转向系统适用于高阶情况,能在极端天气接管车辆[18] 3. 海外有新的半干半湿线控制动解决方案,但中国客户倾向全干式方案,L3 以下级别转换意愿不强,L3 及以上级别全干式制动赋能高阶辅助驾驶能力更好[18] 4. 过去订单注重业务获取和市场份额扩张,牺牲利润,目前管理层更关注盈利能力,新订单注重价格及商务条款质量[19]
NEXTEER(01316.HK):ROBUST BOOKING WINS WITH CHINA NEVS; BENEFITING FROM TARIFFS EASING AND US AUTONOMOUS DRIVING REGULATIONS RELAXING
格隆汇· 2025-05-17 09:54
公司业务进展 - 2025年第一季度新启动23个项目(其中19个为新获取业务),新能源车项目占比60.9%达14个,占亚太区全部项目的65.2% [1] - 季度核心亮点为中国新能源车厂商持续强劲的订单流,覆盖REPS、DPEPS及最新后轮转向系统(RWS) [1] - 北美市场获得重要转向柱订单,增强该业务板块竞争力与规模 [1] - 全年订单目标50亿美元,第一季度已获8亿美元订单,完成年度目标的16% [1]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除去年推出的RWS业务外,正在积极开发机电制动(EMB)新产品 [1] 关税影响与应对 - 受美国关税影响,主要干扰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零部件及原材料供应,对不符合USMCA的汽车零件征收25%关税 [1] - 墨西哥出口美国的大部分产品符合USMCA,继续享受免税待遇 [1] - 正与客户及供应商合作优化区域化供应链和制造策略,以应对政策风险 [1] - 对无法豁免的关税成本,确保通过客户补偿机制抵消 [1] 政策环境 - 4月25日特朗普政府计划放宽自动驾驶法规,简化非商业用途自动驾驶车辆的测试/演示/研究活动的事故报告流程 [1] - 新政将直接利好公司自动驾驶相关业务,包括高容量EPS及先进线控转向(RWS)业务单元 [2] 市场预期 - 综合考虑1)美国汽车关税干扰影响 2)亚太区持续强劲订单获取 3)美国关税暂时缓和 4)自动驾驶法规放宽等因素,维持"买入"评级 [2] - 目标股价6.50港元,对应2025年15.6倍市盈率 [2]
耐世特(01316.HK):中国新能源汽车订单量强劲;受益于关税放宽及美国自动驾驶法规放宽
格隆汇· 2025-05-17 09:54
公司业务进展 - 2025年第一季度投产23个项目,其中19个为新或新获取业务,新能源汽车项目占比60.9%达14个,占亚太地区所有项目的65.2% [1] - 第一季度主要亮点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厂商订单持续强劲,涵盖REPS、DPEPS及最新RWS系统 [1] - 获得北美客户大量管柱订单,增强北美管柱业务竞争力与规模效应 [1] - 预计年内将获得更多"线控"技术相关订单 [1] - 全年订单额目标50亿美元,第一季度订单额8亿美元,占年度目标16.0% [1]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除RWS业务外,新产品EMB也在积极开发中 [1] 政策环境 - 特朗普政府拟放宽自动驾驶汽车监管,削减非商业用途自动驾驶汽车的合规程序 [2] - 该政策有利于美国自动驾驶发展,公司将直接受益于自动驾驶相关业务及线控转向系统 [2] - 美国关税暂停实施及自动驾驶监管放宽对公司形成利好 [2] 供应链与关税 - 美国关税对公司影响可控,主要影响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零部件及原材料供应 [1] - 墨西哥出口至美国的大部分产品符合《美墨加协定》规定,继续享有免关税待遇 [1] - 公司正优化区域化供应链和生产策略以降低政策风险 [1] - 对于无法豁免的关税成本,公司确保从客户处获得补偿以抵消费用 [1] 市场前景 - 亚太地区订单持续强劲 [2] - 美国自动驾驶监管放宽将推动相关业务发展 [2]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6.50港元,对应15.6倍2025年市盈率 [2]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早盘跌0.81%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走高
智通财经网· 2025-05-16 12:05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跌0.81%至23262点,下跌190点 [1] - 恒生科技指数跌0.57% [1] - 早盘成交额1076亿港元 [1] 生物科技行业 -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涨1.64% [2] - 山东新华制药涨8.95%,三生制药涨7%,远大医药涨3.91%,石药股份涨3.85%,中国生物制药涨3.85% [2] 航空运输行业 - 南方航空涨2.59%,中国国航涨1.4% [2] - 航司4月运营数据向好 [2] 博彩行业 - 新濠国际发展涨超13% [2] - 附属公司新濠博亚首季经调整EBITDA同比增长14%,超出市场预期 [2] 汽车零部件行业 - 耐世特涨超6% [2] - 自动驾驶带动SBW系统渗透率提高,公司有望显著受益 [2] 人工智能行业 - 创新奇智涨超7% [2] - 与亨利加、钉钉达成战略合作,提升"AI+金融服务"领域竞争力 [2] 金融科技行业 - 金融壹账通涨13% [2] - 获控股股东中国平安每股2.068港元提私有化 [2] 银行业 - 恒生银行跌近4% [2] - 裁员风波持续发酵,去年不良贷款比率升至6.12% [2] 煤炭行业 - 南戈壁跌近17% [2] - 首季经营业务亏损,平均实现售价下降受煤炭市场下行影响 [2] 互联网行业 - 阿里巴巴-W跌超5% [3] - 第四财季营收不及市场预期,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18% [3]
NEXTEER(01316)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15 21: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北美地区营收达22亿美元 其中美国业务13亿美元 墨西哥业务9亿美元 [18] - 墨西哥业务向美国出口约5亿美元成品 大部分符合USMCA规定可免关税进口 [19] - 2025年预计实现200-300个基点的超行业收入增长 亚太区是关键驱动力 [2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完成23个新项目启动创纪录 其中14个为电池电动车平台项目 19个为新业务或竞标项目 [7] -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占新订单36% 转向柱占45% 反映北美大客户订单贡献 [11] - 线控技术组合新增线控转向 后轮转向 线控制动及软件系统 已获得多个线控转向订单 [10][1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新项目区域分布:北美3个 EMEA地区5个 亚太15个 [7] - 新订单中近40%来自中国车企 显示与中国市场增长趋势高度契合 [11] - EMEA地区推出单齿轮和转向柱式CPS系统 亚太区推出TapJet技术满足中国新能源车需求 [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通过墨西哥制造战略提升北美转向柱业务竞争力 成功夺回曾流失的北美客户业务 [10] - 制动技术正从液压向电控转型 公司利用现有技术优势开发模块化高精度线控制动系统 [13][14] - 推出NexSphere软件平台 支持软件定义底盘功能 如转向制动集成 车辆健康管理等 [1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面临动态关税环境 稀土供应链限制等挑战 但团队有效应对并持续推出创新技术 [5] - 线控技术将开启长期增长 提升与自动驾驶和电动车平台的兼容性 [22] - 通过固定成本削减 产能优化和供应链效率提升推动利润率持续扩张 [21] 其他重要信息 - 上海车展展示"中国速度引领全球 motion control"主题 推出后轮转向 双齿轮EPS等高端新品 [6][9] - 预计2026年启动后轮转向量产 计划未来几年内实现线控制动系统量产 [12][13]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北美市场最新趋势及关税影响 - 北美市场表现符合预期 近期客户排产计划保持强劲 但下半年仍存在关税导致的波动风险 [26][28] - 5月生效的汽车零部件关税暂未影响客户订单趋势 近期排产计划维持稳定 [30] 问题: USMCA关税细则 - USMCA规定墨西哥输美产品需含75%北美成分方可免关税 不符合者需缴纳25%附加税 [32][33] - 公司大部分墨西哥输美产品已符合USMCA规定 正与客户供应商合作提升剩余产品合规性 [33][35]
NEXTEER(01316)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15 21: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北美地区2024年营收达22亿美元 其中美国业务13亿美元 墨西哥业务9亿美元 [19] - 墨西哥业务向美国出口约5亿美元成品 大部分符合USMCA规定可免关税 [20] - 美国业务仅15%原材料从北美以外地区进口 中美贸易敞口极小 [2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实现23个新项目启动创纪录 其中14个为电动车平台项目 19个为新业务或竞争性业务 [8] - 新业务订单方面 第一季度获得8亿美元订单 全年预计50亿美元订单 [12] - 订单构成中 电动助力转向占比36% 转向柱占比45% 近40%订单来自中国车企 [12] - 线控技术产品组合扩展至线控转向 后轮转向 线控制动和软件系统 [11][13] - 已获得两项中国领先车企的后轮转向合同 预计2026年投产 [14] - 预计年内将获得首个中国车企的电子机械制动系统订单 [1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项目启动区域分布 北美3个 EMEA和南美5个 亚太15个 [8] - 中国车企订单占比近40% 显示公司与中国市场增长趋势高度契合 [12] - 北美市场成功重新获得重要转向柱业务 得益于墨西哥制造战略提升竞争力 [1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战略重点转向线控底盘技术 包括线控转向 后轮转向 线控制动和软件系统 [13] - 制动技术正从液压制动向电子制动转变 与公司核心技术优势高度契合 [15] - 通过NexSphere软件平台提供软件定义底盘功能 如先进车辆动力学控制 [16] - 传动系统产品专注于为电动车提供高性能 轻量化 紧凑型传动部件 [16] - 制造战略强调区域化供应链以降低关税风险 北美地区原材料本地化率达85% [19][2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5年面临动态关税环境 稀土供应链限制等挑战 [6] - 预计2025年营收将比市场平均水平高出200-300个基点 [21] - 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业务是增长主要驱动力 [21] - 通过降低固定成本 优化布局和提高供应链效率持续推动利润率提升 [21] - 线控技术将成为长期增长核心 符合自动驾驶和电动车平台需求 [23] - 预计下半年将在中国市场获得更多线控技术订单 [24] 其他重要信息 - 在上海车展推出"以中国速度引领全球运动控制"主题 展示最新技术 [7] - 正在开发模块化高精度制动系统 计划未来几年投产 [14] - 软件系统提供车辆健康管理 开发加速工具等增值功能 [16]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北美市场最新趋势及美国车企生产订单情况 - 目前北美市场表现符合预期 客户近期排产计划保持强劲 [27] - 下半年仍存在波动性 主要取决于关税形势发展 [29] - 新关税生效后暂未观察到客户订单趋势变化 [31] 问题: USMCA关税细节及公司合规情况 - USMCA规定北美地区含量需达75%方可免关税 [33] - 公司大部分墨西哥出口产品已符合USMCA规定 [34] - 目前没有对非美国含量部分额外征税的政策 [36]
NEXTEER(01316)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15 21: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北美业务收入22亿美元,其中美国业务收入13亿美元,墨西哥业务收入9亿美元 [17] - 2025年第一季度预订额8亿美元,预计全年预订额50亿美元 [11] - 2025年有望实现高于市场200 - 300个基点的收入增长 [1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23个新项目投产,其中14个为电池电动汽车平台项目,19个为新业务或征服业务项目 [7] - 新项目投产在各地区分布为:北美3个,EMEA SA 5个,亚太15个 [7] - 第一季度新业务预订中,电动助力转向占36%,立柱占45%,近40%的预订来自中国OEM [1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目前,北美市场表现符合预期,近期客户生产计划强劲 [2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计划通过改变采购地点和双采购计划来降低关税成本,无法避免时与客户协商转嫁成本 [19] - 公司将继续与中国OEM共同成长,亚太地区是收入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19] - 公司致力于降低固定成本、优化布局和提高供应链效率,以推动利润率持续扩张 [20] - 公司将Motion by wire技术和战略作为长期增长的核心,预计将在全年获得更多相关预订,尤其是在中国市场 [2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5年面临动态关税环境、稀土矿物供应链限制等挑战,但团队有效应对并推出创新技术 [5] - 公司对全年新项目投产和新业务预订充满信心,有望再创纪录 [7][11] - 公司认为从液压控制向电动和线控控制的转变为公司带来了机遇,公司在相关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将有助于其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21]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北美尤其是美国市场的最新趋势以及未来几个月的市场情况如何? - 截至目前,北美市场表现符合预期,近期客户生产计划强劲,市场表现良好 [24] - 下半年市场仍存在不确定性,主要与关税情况有关,但公司保持乐观,准备应对各种环境 [26] 问题: 自5月3日汽车零部件关税生效以来,客户订单趋势或指导是否有变化? - 客户提供的近期生产计划保持强劲,与增量关税无关,短期内订单量保持稳定 [28] 问题: USMCA合规产品的非美国内容是否仍需缴纳25%的关税? - USMCA合规产品从墨西哥运往美国可享受零关税,非合规产品需缴纳25%的增量关税,目前没有根据非美国内容征收额外关税的情况 [30][32]
全球首发“线控运动控制”技术 耐世特上海车展打造未来出行生态
中国经营报· 2025-04-26 17:35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专注于安全关键型运动控制领域的全球创新企业,在中国和全球市场都是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2] - 公司目前在运动控制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创新产品和技术组合为底盘的"线控运动控制"提供助力 [2] - 公司产品包括电动助力和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线控转向和后轮转向系统等 [2] - 公司为电气化、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自动驾驶和共享出行等行业面临的运动控制挑战提供解决方案 [2] -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60余家客户 [2] 技术展示 - 公司在上海国际车展展示了最新的运动控制创新成果,参观者可通过模拟驾驶体验下一代安全、舒适和性能的突破性创新 [2] - 公司展示了转向、制动、驱动系统和软件技术的无缝集成,以实现高性能、高舒适、高效率和高可用 [2] - 展示的具体技术包括模块化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高输出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优质半轴、紧凑型三销节、八钢球等速万向节、球花键轴杆半轴等 [2] 市场策略 - 公司与中国领先的整车厂并肩成长,助力并协同全球众多整车厂洞察市场趋势、敏捷响应变化 [3] - 公司凭借兼具卓越品质与突出价值的前沿技术,快速实现产品的市场投放 [3] - 整车厂选择公司的原因是远见、迅驰和价值对于在竞争极其激烈且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取得成功至关重要 [3]
耐世特(0131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6 18:00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增长战略包括扩展并多元化收入基础、强化科技领先地位等[3] -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运动控制技术公司,加速实现安全、绿色和振奋人心的移动出行[5] - 公司坚守六点盈利增长策略,包括扩展并多元化收入基础、强化技术领先地位等[61][6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球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奥本山[11] - 公司有26间制造工厂,包括1间非合并合营企业[11] - 公司有5间技术中心[11] - 公司有13间客户服务中心[11] - 公司产品包括电动助力转向、线控转向等[11] - 公司客户有60家以上全球及国内整车制造商,如宝马、比亚迪等[10] - 公司全球布局涉及美国、墨西哥、巴西等多个国家和地区[9]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转向及DL系统及零部件,转向系统有EPS、SbW、HPS及CIS,DL产品包括前驱动半轴等[32][33] - 公司提供转向管柱和中间轴(CIS)产品,包括先进的转向管柱和广泛的CIS产品组合[45] - 公司生产磁助力扭矩叠加转向器(MTO)及流量自动控制泵两款优质液压产品[48] - 公司的转向软件可实现所有SAE ADAS级别中的先进安全性及性能,支持从优化转向辅助到全自动驾驶等功能[54] - 公司的软件解决方案包括先进的转向软件、SbB、静默方向盘™转向等[59] - 集团为全球汽车整车制造商开发、制造及供应先进的转向及动力传动系统[188]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42.761亿美元,较2023年的42.068亿美元增加6930万美元或1.6%,调整后增长2.5%,跑赢市场360个基点[123][126] - 2024年毛利4.48517亿美元,较2023年的3.68593亿美元增长21.7%[120] - 2024年除所得税前利润1.17232亿美元,较2023年的6422.7万美元增长82.5%[120] - 2024年经调整EBITDA为4.244亿美元,较2023年增加7780万美元或22.5%[123] - 2024年现金结余4.223亿美元,较2023年的3.117亿美元增加1.105亿美元[124]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462亿美元,较2023年增加4210万美元[124] - 2024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为4320万美元,较2023年增加480万美元[124]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净利润为6170万美元,占总收入1.4%,较2023年增加2500万美元或68.1%[132] - 2024年公司销售成本为38.276亿美元,较2023年减少1060万美元或0.3%[132] - 2024年公司毛利为4.485亿美元,较2023年增加7990万美元或21.7%,毛利率从8.8%提升至10.5%[135] - 2024年公司EBITDA增加7780万美元[136] - 2024年公司所得税开支较去年增加2310万美元[136] - 2024年公司工程及产品开发成本为1.798亿美元,占收入4.2%,较2023年增加2910万美元或19.3%[137] - 2024年公司与工程开发成本有关的资本化利息总额为620万美元,2023年为550万美元[138] - 2024年公司工程及产品开发成本总投资为2.828亿美元,较2023年减少1520万美元或5.1%[138] - 2024年公司销售、分销及行政开支为1.681亿美元,占收入3.9%,较2023年增加1330万美元或8.6%[139] - 2024年亚太区分部收入较2023年增加1.231亿美元或10.1%,北美洲分部减少6610万美元或2.9%,欧洲、中东、非洲及南美洲分部减少880万美元或1.2%[130] - 2024年其他收益(亏损)净额为收益1410万美元,较2023年亏损170万美元增加1580万美元[140] - 2024年融资成本净额为180万美元,2023年为零美元[141] - 2024年分占与重庆耐世特有关的合营企业业绩为430万美元,2023年为290万美元[142]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4210万美元,占除所得税前利润的35.9%;2023年为1910万美元,占29.7%[14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拨备9980万美元,较2023年的8740万美元增加1240万美元[145]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462亿美元,较2023年的4.041亿美元增加4210万美元[147] - 2024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79793亿美元,2023年为2.99148亿美元[147][149] - 2024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320万美元,较2023年的3840万美元增加480万美元[149] - 2024年12月31日借款总额为4780万美元,较2023年的4910万美元减少130万美元[150] - 2024年流动借款为13.7万美元,非流动借款为3498.8万美元;2023年流动借款为1412.2万美元,非流动借款为4762.5万美元[151] - 2024年和2023年借款总额分别为47762千美元和49110千美元,其中1年内到期借款分别为137千美元和14122千美元,1至2年到期借款分别为137千美元和34988千美元,2至5年到期借款分别为47488千美元和0千美元[152] - 2024年12月31日已抵押总资产约为724.1百万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90.5百万美元减少66.4百万美元[153] - 2024年和2023年资本负债率均为2.4%[156]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最大客户通用汽车分别占公司合并收入约36%及33%[194]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原材料成本分别约占公司合并收入的64.1%及65.4%[19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取得价值60亿美元的订单,其中31%为新/新获取业务,28%为中国国内整车制造商业务,较去年中国国内整车制造商订单量增加38%[23] - 2024年亚太区首次赢得双小齿轮电动助力转向(DPEPS)订单、线控转向(SbW)订单、后轮转向(RWS)订单、线控转向(轮端执行器-RWA)订单[24] - 2024年公司成功投产77个客户项目,创历史新高,其中68个为新或新获取业务,45个为EV平台业务[25] - 2024年亚太区投产52个项目,为中国国内整车制造商及全球整车制造商提供支持[25] - 2024年与北美电动车领导者进行第二次投产,本次投产传动系统(DL)[25] - 公司在多间中国国内整车制造商中首次实现REPS项目投产,与日产的首个REPS项目也投产[27] - 公司于欧洲、中东、非洲及南美洲投产首个DPEPS项目,于主要邻近市场投产首个适用于全地形车的SPEPS项目[27] - 2024年公司发布模块化单小齿轮式及双小齿轮式电动助力转向(mPEPS)系统,构建涵盖所有EPS架构的模块化产品组合[28] - 2024年公司取得客户项目订单量合计60亿美元,订单总量的31%为新/新获取业务[65] - 2024年来自领先的中国国内整车制造商的订单量较2023年增加38%,占订单总量的28% [65] - 2024年公司取得客户项目订单量总计60亿美元,64%订单量来自EPS产品线,36%用于EV或EV/ICE共享平台,31%为新/新获取业务[67] - 2024年公司来自中国国内整车制造商的订单量较2023年增长38%,占总订单量比例达28%[68] - 2024年公司在全球各地成功投产77个客户项目,超2023年年度投产项目最高记录[66] - 全部投产项目中有68个为新或新获取业务,45个为电动车项目,52个位于亚太区[66] - 2024年公司发布mPEPS,完成EPS产品组合的模块化布局[66] - 公司于亚太区首次赢得DPEPS、SbW、RWS、RWA订单[66][68][69] - 公司于北美获得全尺寸卡车平台的第四代REPS业务,实现现有DL业务重大扩展[66][69] - 公司与日产的首个REPS项目投产,于欧洲、中东、非洲及南美洲投产首个DPEPS项目[66] - 2024年耐世特北美团队获得31亿美元订单[104] - 2024年北美完成18个项目投产,收入达22亿美元,调整商品补偿后收入减少2.8%,低于市场表现1.4%[105] - 2024年亚太区成功投产52个项目,收入达13亿美元,同比增长10.1%,调整后同比增长11.7%,较市场表现高出1130个基点[107] - 2024年亚太区订单量达21亿美元,2024年前十大在产的中国国内整车制造商中有八家是公司客户[110] - 2024年欧洲、中东、非洲及南美洲分部收入维持在7亿美元水平,订单量总金额为7亿美元[114] - 按地区分部,2024年北美洲收入21.93003亿美元占比51.3%,亚太区13.37848亿美元占比31.3%[128] - 按产品划分,2024年EPS收入28.87391亿美元占比67.5%,CIS收入4.40201亿美元占比10.3%[129] 公司运营与项目进展 - 北美管柱业务剩余项目按计划于2025年转移,墨西哥技术中心扩建工程于2024年3月破土动工[27] - 常熟基地于2025年1月开业,距2024年1月破土动工仅12个月[27] - 2024年4月巴西发生洪灾影响公司业务,7月前迅速恢复生产[2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为合资格的美国受薪雇员推出第二轮回提前退休奖励计划[79] - 2024年公司启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萨吉诺基地25英亩的太阳能发电站[79] - 北美管柱业务转移目标完成时间提前至2025年[79] - 2024年公司为墨西哥技术中心的扩建工程举行奠基仪式,预计2025年上半年完工[79][82] - 2024年1月公司为常熟新基地奠基,2025年1月举行启用仪式及部分投产庆典[81] - 2024年4月巴西南部洪灾,公司阿雷格里港业务受影响,50名员工失去家园及财产,工厂被淹30日,7月底全面恢复运营[81] - 2024年4月公司在波兰与200多名供应商举办年度全球供应商大会[8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自北美的一个已取消项目获得重大补偿[78] - 美国密歇根州萨吉诺基地启用25英亩太阳能发电站,预计发电量占美国分部总用电量约30%[105] - 公司获得密歇根州MEDC的2500万美元补助,用于偿付5100万美元新资本投资[105] - 北美模型中心运营转移整合至美国技术中心[105] - 转向管柱业务由美国密歇根州萨吉诺基地转移至墨西哥华雷斯城基地,目标提前至2025年第二季度完成[105] - 2024年3月耐世特为墨西哥技术中心扩建工程举行奠基仪式,预计2025年上半年完工[105] - 2024年1月公司为常熟新基地奠基,2025年1月启用并部分投产[111] - 2024年公司EUTC增强技术能力及基础设施,提高成本及时间效益[115] 公司人员变动 - 石仕明自2024年8月13日起辞任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及合规委员会成员,乔堃自2024年8月14日起获委任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及合规委员会成员[12] - 执行董事雷自力54岁,2022年6月21日任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及主席[163] - 执行董事MILAVEC, Robin Zane 57岁,负责整合企业战略及全球工程[163] - 非执行董事王坚63岁,2019年6月3日获委任[163] - 非执行董事张文冬48岁,2020年11月13日获委任[163] - 独立非执行董事刘健君56岁,2013年6月15日获委任[163] - MILAVEC于2020年6月30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2021年8月17日获委任为公司总裁,在汽车行业有逾35年经验[165] - 王坚于2019年6月3日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2022年3月16日辞任主席,在汽车行业有逾29年经验[166] - 张文冬于2020年11月13日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自2018年7月起任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67] - 乔堃于2024年8月14日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有超37年公司财务管理经验[168] - 刘健君于2013年6月15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01年8月成为中国执业律师[169] - 王坚自2022年4月至2024年1月担任中航客舱系统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166] - 张文冬自2024年9月起担任北京奕摩集成电路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监事[167] - 张文冬自2024年10月起担任国投创业(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监事[167] - 张文冬自2024年12月起担任北京电控集成电路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董事[167] - 乔堃2024年6月起任中国航空汽车系统控股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及总法律顾问[1
耐世特关税影响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耐斯特(Nash特) - 行业:汽车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关税影响 - **短期影响有限**:客户需承担100%关税影响,谈判较顺利,最差情况客户也愿承担额外关税成本;车架上涨对终端需求影响间接,耐斯特直接付关税影响短期有限;斯特兰提斯墨西哥工厂停产两周影响有限,因有充足库存[1][2]。 - **长期需关注政策变化**:虽难以判断关税后续情况,但整体直接影响风险相对可控;美国政策可能调整,如采取补贴、补偿等措施抵消关税不利影响[3][9][10]。 区域市场情况 - **北美市场**:一季度经营景气度好,原因包括年初市场表现不错、新项目投产放量、关税问题导致客户备货;市场韧性强,需求端较好;产能布局灵活,美国和墨西哥可调整比例,采购本地化比例达80 - 90%;若美国市场更封闭,耐斯特作为北美最大转向供应商将受益,订单质量更高,成本转嫁更顺利[2][7][14][16][18][20][26]。 - **亚太市场**:客户组合更均衡,通用、雷诺、长安等有收入贡献,新业务增长空间大;中国对北美出口零件占亚太收入比例低,贸易窗口小且可控[11][13][4]。 - **欧洲市场**:一季度业绩改善显著,得益于经营性改善、质保问题解决和客户需求回暖;新能源汽车销量有较大增长,产品结构与客户布局一致,利润率预期可达到高个位数水平;欧洲业务受美国关税影响不大[14][38][39][40][41]。 产能布局与成本 - **产能布局调整**:以美国为主,核心生产线保留在美国,对成本敏感的业务可在美墨间调整,影响有限;美国有额外产能,可提高制造自动化水平[33][34]。 - **成本转嫁**:供应链成本可能上升,但成本转嫁会更顺利,新销售合同会加入更多成本相关条款,触发成本转押机制[22][2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年北美地区客户收入占比:通用占50%多不到60%,福特占25%,斯德兰提斯占15%;亚太地区通用占18%(主要是出口业务),雷诺占8%(主要是印度业务),长安占8%[11]。 - 美国对整车厂征收25%关税,转向产品满足75%美墨加本地化可享受零关税待遇[30]。 - 行业调整需较长时间,汽车响应美国政策投资几百亿,要到2028年见效果[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