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保险(01336)
搜索文档
29股获券商买入评级,新华保险目标涨幅达29.45%
第一财经· 2025-10-15 08:34
Wind数据显示,10月14日,共有29只个股获券商买入评级,其中2只个股公布了目标价格。按最高目标 价计算,新华保险、徐工机械目标涨幅排名居前,涨幅分别达29.45%、17.65%。 从评级调整方向来看,25只个股评级维持不变,4只个股为首次评级。此外,有2只个股获多家券商关 注,中宠股份、新华保险获评级数量居前,分别有4家、3家券商给予评级。 从获买入评级个股所属Wind行业来看,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食品、饮料与烟草、资本货物买入评级 个股数量最多,分别有6只、6只、4只。 ...
10月13日【輪證短評】贛鋒鋰業、新華保險、港交所、中芯、藥明康德、嗶哩嗶哩
格隆汇· 2025-10-15 08:00
赣锋锂业 (01772) 窝轮产品分析 - 股价自9月10日上升后,于10月10日开始调整,有投资者考虑利用认购证部署反弹 [2] - 市场上价外认购证选择稀少,仅有一只行使价约50元的产品,价内产品杠杆为3.2-3.3倍,与价外产品3.5倍杠杆相近 [2] - 价内产品溢价低于价外产品,价外产品溢价为18.06%,价内产品溢价在11%以下,但价内产品引伸波幅较高,处于71%-73% [2] 新华保险 (01336) 窝轮产品分析 - 股价上周走势良好,近期出现调整,有投资者考虑在43元或42元左右价位部署 [3] - 认购证选择不理想,价外产品价外幅度超过15%,若正股续跌可能扩大至20%,导致不跟价情况更严重 [3] - 存在一只价内7%、杠杆约3倍的产品可留意,但整体合适产品稀少,投资者若参与建议关注正股 [3] 香港交易所 (00388) 窝轮与牛证分析 - 有投资者考虑低位部署,价外认购证行使价464元,价外幅度7.2%,但高于阻力位446元和457元,需较长时间等待变价内 [4] - 行使价464元的7只产品均于11月到期,仅剩约半个月,到期日太短不建议考虑;价内产品到期日在12月,时间值损耗较高 [4] - 牛证方面,支持位在421元和409元,收回价低于409元的牛证较合适,市场有4-5只产品,杠杆12-14倍,溢价0.85%-1% [4] 瑞声科技 (02018) 窝轮市场状况 - 股价跌幅较大,有投资者考虑跌穿40元后搏反弹,但窝轮市场上合适的认购证选择极少 [5] - 目前仅有一只价外9.7%的产品,产品选择过少导致难以判断条款优劣,建议等待发行商上市更多有竞争力的产品 [5] 中芯国际 (00981) 窝轮产品对比 - 股价接近保力加通道中线,有投资者部署反弹,价外产品行使价88.88元以上的选择较多,价外幅度超10% [6] - 市场有6只产品可选,杠杆约4倍,但溢价差异大,范围在21.43%至24.43%,引伸波幅水平在65%至68%之间 [6] - 价内产品杠杆3-3.3倍,无价外风险,且引伸波幅和溢价更低,在杠杆相近时,价内产品竞争力可能更强 [6] 药明康德 (02359) 窝轮产品选择 - 股价跌近保力加通道底部,投资者部署认购证搏反弹,价外产品行使价118-120元,价外幅度12%-14% [7] - 行使价120元左右有4只产品,杠杆差异大,范围在2.6倍至3.9倍,引伸波幅水平在75.2%至85%之间,差距显著 [7] - 建议选择低引伸波幅和低溢价的产品,因正股无升跌时,高引伸波幅产品若调整至较低水平将导致价格下跌 [7] 哔哩哔哩 (09626) 窝轮产品分析 - 股价跌幅较大,接近保力加通道中线,有投资者考虑部署认购证 [8] - 行使价258元的产品价外幅度达19%,较夸张;行使价236元产品价外幅度9.7%,更接近阻力位231元和240元 [8] - 行使价228元的产品杠杆达4.4倍,且溢价和引伸波幅更低,显示价外幅度较低的产品可能条款更优 [8]
2025上半年寿险公司保险业务收入排名榜:老六家提速,新华增速超20%,中邮和友邦增速超10%,建信、农银、大都会等排名上升!
13个精算师· 2025-10-14 22:07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人身险公司保险业务收入总额为22,747.28亿元,同比增长7.27% [7][11] - 行业保费增速在2025年上半年略高于上年同期,规模和效益两端均保持稳定增长 [11] - 寿险公司净利润连续三年上升,且创近年来新高 [9] 头部寿险公司(“老六家”)表现 - 头部公司排名稳定,多数公司保费增速较往年有所提升,能跟上甚至超越市场 [19] - 中国人寿保险业务收入5,250.88亿元,同比增长7.3%,市场份额23.08% [2] - 平安寿险保险业务收入3,179.53亿元,同比增长5.7%,市场份额13.98% [2] - 太保寿险保险业务收入1,680.10亿元,同比增长9.7%,市场份额7.39% [2] - 泰康人寿保险业务收入1,309.73亿元,同比下降5.8%,市场份额5.76% [2] - 新华保险保险业务收入1,212.62亿元,同比增长22.7%,市场份额5.33% [4] - 头部公司保费提速主要得益于银保渠道的增速贡献,多家头部公司银保渠道保费增速均超30% [20][21] 新华保险深度分析 - 新华保险是“老六家”中保费增速最快的公司,个代渠道新单保费增长65.2%,银保渠道新单保费增长150.2% [23][24] - 分产品看,传统险保费增速为36%,为公司贡献约20%的保费增速;分红险新单保费增速更快,首年保费约46亿元,较上年同期翻数倍 [25] 中邮人寿与友邦人寿表现 - 中邮人寿保险业务收入1,180.72亿元,同比增长12.1%,市场份额5.19% [4] - 友邦人寿保险业务收入497.08亿元,同比增长14.1%,市场份额2.19% [4] - 两家公司保费增速自2023年起持续保持在10%以上,超越行业 [28] - 中邮人寿得益于邮储背景的渠道优势和产品集中策略;友邦人寿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优秀代理人模式和分支机构扩张 [29] 其他快速增长公司 - 建信人寿保险业务收入338.03亿元,同比增长22.9%,市场份额1.49% [4] - 农银人寿保险业务收入326.11亿元,同比增长24.2%,市场份额1.43% [4] - 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保险业务收入222.50亿元,同比增长50.2%,市场份额0.98% [4] - 中信保诚保险业务收入188.56亿元,同比增长17.4%,市场份额0.83% [4] - 中英人寿保险业务收入142.68亿元,同比增长30.8%,市场份额0.63% [4] - 此类公司多为银保系或外资险企,其快速增长亦受益于银保渠道和分红险业务 [33][34] 中小险企表现 - 中小险企保费增速在2025年明显放缓,且分化加剧 [35][37] - 在上年保费规模不足百亿的险企中,有21家增速输给市场,其中17家为负增长 [37] - 部分公司由上年的高增长转为负增长,如国宝人寿、国民养老、鼎诚人寿;另有多家公司连续两年负增长,如弘康人寿、中华人寿、长生人寿 [37] 数据统计说明 - 本次统计涵盖72家已披露偿付能力报告的寿险公司 [3][12] - 前海人寿、中融人寿等18家公司因未披露偿付能力报告未包含在内 [14] - 文中保费指标主要为“保险业务收入”,是原保险保费收入与分保费收入的总和,可作为保费排名的重要参考 [13]
新华保险(601336):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点评:投资收益持续向好,利润增长提速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0-14 21:54
投资评级与目标 - 对新华保险的投资评级为“增持” [6] - 目标价格为77.49元,对应2025年P/EV为0.85倍 [6][13] 核心观点与业绩摘要 - 新华保险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为299.86-341.22亿元,同比增长45%-65%,较2025年半年度33.5%的利润增长进一步提速 [13]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51.87-193.23亿元,同比增长58%-101% [13] -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投资收益持续同比高增,预计资产和负债共振将推动盈利持续改善 [2][13] - 上调2025-2027年每股收益预测至12.50元、12.99元、13.18元 [13] 财务表现与预测 - 营业收入:2024年为132,555百万元(同比增长85%),预计2025年将达到173,350百万元(同比增长31%)[4] - 归母净利润:2024年为26,229百万元(同比增长201%),预计2025年将达到38,992百万元(同比增长49%)[4] - 净资产收益率:2024年为27%,预计2025年将提升至35% [4] - 新业务价值: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52.8%(非可比口径)[13] 投资收益分析 - 投资收益持续向好,2025年前三季度在2024年同期高增长基础上继续同比大幅增长 [13] - 驱动因素包括:2025年前三季度资本市场回稳向好,截至2025年9月末沪深300指数较年初上涨17.9%(2024年同期为17.1%),其中第三季度单季上涨17.9%(2024年同期为16.1%);上证指数较年初上涨15.8%(2024年同期为12.2%),其中第三季度单季上涨12.7%(2024年同期为12.4%)[13] - 公司持续优化资产配置结构,2025年上半年核心权益(股票+基金)配置占比达18.6%,领先上市同业 [13] 业务增长动力 - 新业务价值预计延续增长,需求侧受“831”预定利率下调前客户集中购买储蓄险产品推动,供给侧受公司积极的业务策略推动 [13] - 个险渠道人力规模整体稳定,合格率、绩优率及人均产能持续改善;银保渠道通过积极拓展银行合作推动新单增长 [13]
A股三季报预告超八成预喜,鲁股韧性凸显
齐鲁晚报网· 2025-10-14 18:31
整体业绩表现 - 截至10月14日,A股市场已有72家上市公司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相关报告,预喜企业占比达84%,其中18家略增、4家扭亏、41家预增 [2] - 22家公司前三季度盈利超5亿元,新华保险以320.54亿元净利润居首,同比增长45%-65%,立讯精密净利润111.17亿元,同比增长20%-25% [2] - 22家公司净利润实现同比翻倍,5家增速超300%,楚江新材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5亿元-3.8亿元,同比增幅2057.62%-2242.56% [3] 行业与板块亮点 - 半导体行业迎来爆发式复苏,2025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3460亿美元,同比增长18.9%,其中存储芯片以20%的增速领跑 [3] - 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长川科技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8.27亿-8.77亿元,同比猛增131.39%-145.38%,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暴涨180.67%至215.75% [3] - 扬杰科技预计净利润9.37亿-10.04亿元,同比增长40%-50%,增长动力来自汽车电子、人工智能、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强劲需求 [3] - 高盈利公司覆盖新能源、金融、消费电子等关键赛道,如盐湖股份(45亿元)、越秀资本(30.08亿元)、领益智造(20.05亿元)等净利润均超20亿元 [2] 区域与公司个案分析 - 鲁股表现突出,金岭矿业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47亿元,同比增长12.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0亿元,同比增长47.09% [4] - 金岭矿业业绩增长得益于主产品铁精粉销量增加、单位生产成本下降及副产品铜精粉量价齐升 [4] - 山东钢铁通过降本增效措施实现扭亏为盈,吨钢降本60元以上,购销差价提升超过200元/吨,半年报毛利率提升至6.02%,增加4.15个百分点 [4] 机构观点与投资机会 - 当前市场进入"政策 + 业绩"布局窗口期,业绩成为筛选标的核心标准 [5] - 前海开源基金指出三季度科技板块行情扩散,但内部已现分化,有业绩支撑的企业持续走强 [5] - 万联证券与中信建投看好游戏板块,认为行业版号常态化发放,供给端持续释放,行业修复节奏推进,建议关注有产品储备、研发能力的头部厂商 [5][6] - 华泰证券建议关注受益于产业链复苏的港股科技、AI算力需求驱动的国产算力、高端制造领域的机器人与电池,以及消费复苏下的大众消费龙头 [6]
保险股历史行情复盘:哪些因素是保险股行情的催化剂?
东吴证券· 2025-10-14 18:26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维持“增持”评级 [2] 核心观点 - 当前保险板块资产端和负债端均有改善,板块估值与公募基金持仓仍处于历史低位 [2] - 2024年以来,资产端因素是驱动保险板块行情的主要动力,其中股市因素影响显著 [2] - 板块基本面向好:资产端方面,Q3股市走强,上市险企权益投资规模同比大幅增长,预计Q3净利润有望克服高基数压力实现稳健表现,长端利率企稳利好固收类资产配置,若后续持续上行将大幅利好保险股估值修复;负债端方面,预计全年新业务价值维持较快增速,预定利率下调将推动分红险转型进程加速,利好负债成本改善,下调后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仍高于银行存款,具有相对吸引力,对2026年新单保费持乐观预期 [2] 保险板块股价历史走势 - 自保险股2007年A股上市以来,截至2025年10月10日,保险指数累计上涨165%,超额收益为55%,其中半数以上年份可以实现超额收益 [5] - 上市以来共计19个年度,有10年实现正收益,其中5年绝对收益幅度在50%以上(2007年84%、2009年107%、2014年87%、2017年84%、2019年52%),有11年实现超额收益,其中4年超额收益在20%以上(2014年35%、2017年62%、2022年22%、2024年28.6%) [12][13] - 从个股表现看,中国平安和新华保险上市以来累计涨幅显著高于同业,分别为+266%和+212%,中国人寿和中国太保分别为+36%和+18% [15] 保险股行情催化因素 - 股市行情、长端利率走势和负债端表现是催化保险股行情的三大核心要素 [5] - 保险公司利润来自“三差”(利差、死差、费差),因此行情催化剂主要与相关因素有关 [16] - 股市行情对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和当期损益影响较大,历史上保险指数走势与大盘相关性很高,牛市是催化保险股行情的关键因素 [5] - 利率水平是影响保险公司长期利差空间的基础因素,对于险企产品销售、投资收益率表现和准备金计提等多方面均有影响,利率上行容易激发险企独立行情与超额收益表现 [5] - 负债端表现是评估保险公司经营情况的重要侧面,一般以新单保费和新业务价值等指标为核心,通常负债端改善不容易单独驱动独立行情,但对于板块超额收益水平亦有影响 [5] - 从个股影响因素看,通常负债端表现以及公司特定事件(转型改革、管理层变动)等对于估值的影响较为显著 [5] 历史典型行情复盘 - 通过梳理2014年以来的五次典型行情,发现初期行情更多由股市上涨带动,但超额收益的产生通常需要长端利率和负债端基本面的配合 [5] - **2014-2015年**:主要受权益牛市和负债端高增长双重因素带动,股市大涨显著提高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与ROE水平,负债端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升保险产品吸引力,代理人规模大幅增长,新业务价值增速达到历史高位,但长端利率趋势性下降是导致保险板块未能取得显著超额收益的重要原因 [5] - **2017年**:利率、权益市场与负债端表现三重利好,价值转型深化催化出显著超额收益,经济预期改善推动长端利率趋势性上行,股市呈现偏重于蓝筹股的结构性行情,负债端开门红表现亮眼且业务结构价值转型成果显著,该段行情内保险股绝对涨幅达111%,相对收益达88% [5] - **2019年**:股市走强与负债端复苏带动,但超额收益更多来自利率上行阶段,经济复苏叠加政策趋于宽松带动股市上涨,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随之提升,同时负债端逐步恢复增长,行情前期长端利率横盘震荡,保险股超额收益不明显,在2019年4月利率显著上行后才形成明显超额收益 [5] - **2020年**:投资端权益与利率均有利好,但负债端承压拖累了超额收益表现,Q2伴随疫情影响减弱与宏观经济复苏,股市迎来持续上涨,长端利率亦明显修复上行,但由于负债端新单保费与新业务价值增速承压,人力规模下滑,保险板块虽然绝对涨幅约46%,但超额收益表现并不理想 [5] - **2022-2023年**:资产端与负债端共振带来显著绝对收益与相对收益,国内疫情防控政策优化,经济预期改善带动股市大涨和利率上行,同时负债端经历连续下滑后,新单保费与新业务价值重回正增长,叠加2023年一季度净利润高增,驱动保险股行情大幅走强 [5]
新华保险借牛市“腾飞”,前三季度预盈或超300亿元
环球老虎财经· 2025-10-14 18:25
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99.86亿元至341.22亿元,同比增加93.06亿元至134.42亿元,同比增长45%至65% [1] - 公司预计前三季度扣非后净利润为289.98亿元至331.41亿元,同比增长40%至60% [1] - 第三季度净利润预计为151.86亿元至193.22亿元,单季度增速为58%至101%,盈利超越上半年总利润 [1] - 今年1-8月,公司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580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8月份保费收入203亿元,同比增长10.2% [2] 业绩驱动因素 - 业绩大幅上涨主要由于中国资本市场回稳向好,使得公司投资收益在去年同期高增长基础上继续同比大幅增长 [1] - 权益市场上行推动投资收益率提升,公司上半年年化总投资收益率达5.9%,同比增长1.1个百分点 [1] - 公司股票投资金额为1992.48亿元,较年初增长10.2% [1] - 预定利率调整利好负债端,推动保费持续上涨 [2] 投资策略与市场环境 - 公司自去年起在资本市场动作频频,举牌国药股份、上海医药、海通证券及港股北京控股等,所涉标的多为高股息资产 [2] - 公司与中国人寿共同设立的鸿鹄基金一期已于年中完成建仓并取得良好收益,二期基金于二季度末基本完成建仓,三期基金于7月初启动 [2] - 鸿鹄基金投资范围为中证A500指数成份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 [2] - 2025年4月低点以来A股走出“慢牛”行情,截至9月底沪深300指数累计上涨约18%,其中第三季度单季上涨约18% [2] 财务状况 - 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总资产达到1.78万亿元,较上年末提升5% [1] - 公司上半年年化净投资收益率为3.0% [1]
研报掘金丨中泰证券:维持新华保险“买入”评级,高基数下业绩持续大增彰显权益业绩弹性
格隆汇APP· 2025-10-14 17:44
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9M25累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99.86亿元至341.22亿元,对应同比增长45%至65% [1] - 预增中枢对应3Q25归母净利润为172.55亿元,同比增速达79.8% [1] - 业绩在同期高基数下表现超出预期 [1] 业绩驱动因素 - 业绩增长主要系前三季度中国资本市场回稳向好,使得投资收益在去年同期高增长基础上继续同比大幅增长 [1] - 股市慢牛行情带动公司权益投资业绩兑现,公司收获底部加仓收益 [1] - 投资利差大幅改善带动净利润超预期增长 [1] 行业前景与估值 - 保险股业绩对权益市场弹性的逐步兑现和释放 [1] - "慢牛"行情下上市险企估值与业绩双击可期 [1] - 结合三季报预告超预期利润,上调投资收益率预期 [1]
险资入市驱动投资收益大增!新华保险上涨5.34%,A股保险股全线飘红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4 17:41
保险板块市场表现 - 10月14日A股保险板块逆势走强,新华保险股价上涨5.34%至65.5元/股,总市值达2043.3亿元,盘中最高涨幅超6% [1] - 中国人保、中国太保、中国平安、中国人寿A股股价分别上涨4.34%、3.09%、2.5%和2.07% [1] - 港股内险股同步回暖,新华保险港股上涨2.75%,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等港股个股跟涨 [1] 新华保险业绩预增 - 新华保险2025年前三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99.86亿元至341.22亿元,同比增加93.06亿元至134.42亿元,同比增长45%至65% [2]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289.98亿元至331.41亿元,同比增加82.85亿元至124.28亿元,同比增长40%至60% [2] - 业绩增长主因是聚焦保险业务价值增长和品质提升,优化负债端经营,并积极优化资产配置结构 [2] 投资收益与策略优化 - 资本市场回稳向好推动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投资收益在去年高基数上继续同比大幅增长 [3] - 公司适应低利率环境,投资策略更稳健,优化配置结构,充实OCI及长期股权投资等优质权益底仓资产 [3] - 通过“核心+卫星”策略平衡风险收益,权益投资规模与结构同步优化 [6] 政策支持与行业动态 - 2025年政策鼓励险资入市,方案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 [4] - 财政部推动保险资金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新考核指标自2025年度绩效评价起实施 [4]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达36.23万亿元,同比增长17.4%,股票投资占比提升至8.8% [4] 行业投资逻辑 - 长端利率低于负债端产品预定利率,促使保险公司加大股票投资力度以提升投资收益率 [5] - A股慢牛行情带动权益投资业绩兑现,沪深300指数上涨20%对上市险企净利润影响幅度达38.6% [6] - 新华保险作为纯寿险公司且增配权益交易性金融资产,业绩弹性更为充分 [6]
新华保险(601336):2025Q3业绩预增:受益于投资收益提升,Q3单季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8%-101%
东吴证券· 2025-10-14 17:04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对新华保险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1] - 核心观点:新华保险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大幅增长,主要受益于国内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带来的投资收益提升,同时新业务价值(NBV)预计延续较快增长势头,当前估值处于低位 [1][7]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预增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为300亿元至341亿元,同比增加93亿元至134亿元,同比增长45%至65% [7] - 以此推算,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约152-193亿元,同比增长58%-101% [7] - 业绩增长主因是国内资本市场回稳向好,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增长 [7] - 第三季度公司对杭州银行派驻董事,相关投资预计以长期股权投资形式入账,可能对当期损益产生一次性利好影响 [7] 行业比较与驱动因素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万得全A指数累计上涨19.5%,优于上年同期的17.7%,科技成长风格行情提振保险资金相关持仓收益 [7] - 2025年上半年上市险企股票及权益基金规模同比大幅增加,增速分别为:中国平安(+75.9%)、中国人寿(+35.7%)、中国人保(+32.1%)、中国太保(+25.4%)、新华保险(+22.6%)[7][8] - 各险企股票投资中FVTPL(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占比较高,股价浮盈直接计入当期利润,2025年上半年新华保险该占比为81.2%,在上市险企中最高 [7][11] 新业务价值(NBV)展望 - 2025年上半年上市险企NBV同比增速为:人保寿险(+71.7%)、新华保险(+58.4%)、中国平安(+39.8%)、中国太保(+32.3%)、中国人寿(+20.3%)[7] - 预计第三季度在预定利率下调前客户需求旺盛,推动新单保费阶段性高增长,将带动NBV延续较快增长势头 [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报告上调新华保险盈利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调整为387亿元、402亿元、418亿元(前值分别为313亿元、325亿元、337亿元)[1][7] - 营业收入预测2025-2027年分别为1483.03亿元、1542.62亿元、1606.53亿元 [1] - 当前市值对应2025年预测市盈率(P/E)为5.01倍,预测市净率(P/B)为2.17倍,预测股价对内含价值比(P/EV)为0.69倍,报告认为估值仍处低位 [1][7][12] - 每股收益(EPS)预测2025-2027年分别为12.41元、12.89元、13.41元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