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保险(01336)

搜索文档
卖保险不再是中年职场的退路
和讯· 2025-04-21 18:01
保险代理人行业转型 - 保险代理人数量连续五年下降,2024年五大上市险企人身险代理人数量较2019年巅峰时期的912万人减少约631万人,降幅达70% [8][12] - 行业从粗放式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2024年五大上市寿险公司代理人数量整体降幅收窄至2.71%,平安人寿逆势增长4.6% [12][13] - 监管政策推动行业"清虚向实",2024年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文件深化个人营销体制改革,加速职业化转型 [10][11] 高学历人才涌入与行业精英化 - 2024年保险营销员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近30%,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高知代理人集中收割90%高端订单 [14][16] - 险企推出高端人才计划(如友邦HEA计划、中宏宏才计划),吸引985/211毕业生、海归及跨界精英加入 [14][15] - 泰康HWP队伍中博士、硕士超300人,双一流及海外顶尖高校背景超1500人,专业人才转向综合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15] AI技术冲击与职业竞争加剧 - AI已覆盖80%标准化保单业务,车险线上化率达78%,66%营销员认为AI对工作冲击较大 [18] - 行业预测2026年保险销售环节AI替代率将达43%,但复杂服务仍需人类专业判断 [18] - 代理人收入两极分化显著,近60%月收入低于1万元,资源向3.8%持证顶尖人才集中 [16][17] 市场需求与职业理性重塑 - 保险业受政策扶持且养老需求爆发,长期发展潜力仍存,但"人情单"红利期结束 [15][18] - 职业本质回归专业服务,风险管理方案设计、资源整合能力成为核心壁垒 [18][20] - 行业从社会就业蓄水池转向职业化赛道,传统代理人黄金时代终结 [11][20]
分化!上市险企2024年保险服务收入增减不一,适应新准则仍需时间
券商中国· 2025-04-21 15:17
保险服务收入与保费收入的分化 - 2024年上市险企保险服务收入出现分化,财险公司均增长而寿险公司多家下滑 [1][2] - 财险公司中人保财险保险服务收入4852.23亿元(同比+6.1%)、平安产险3281.46亿元(+4.7%)、太保财险1913.97亿元(+8.1%) [4] - 寿险公司中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及健康险、太保寿险、新华保险保险服务收入分别下滑2.0%、0.1%、2.3%、0.5%,仅人保寿险大增23.0% [4] 新旧会计准则差异 - 新准则下保险服务收入基于权责发生制,需剔除投资成分并按服务进度确认,而保费收入按收付实现制一次性确认 [5] - 寿险公司保险服务收入缩水幅度大于财险公司,因财险业务多数无投资成分且保单期限短 [5] - 太保寿险保险服务收入下降2.3%主因主动收缩亏损短险业务,强化风险筛选 [4] 行业过渡与指标关注度 - 行业仍处新旧准则过渡期,保险服务收入因计算复杂(涉及合同服务边际摊销等假设)尚未被广泛重视 [6] - 部分上市险企如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已停发月度保费数据,转向新准则指标 [6] - 长期看保险服务收入重要性将提升,因其波动小且更反映保险功能价值,符合寿险高质量发展导向 [7]
险资长期投资试点加速落地 私募基金公司设立有序推进
证券时报· 2025-04-18 02:17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进展 - 泰康资产获批设立全资私募基金管理子公司泰康稳行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金融监管总局已批准其申请 [1] - 中国太保设立私募基金公司相关申报材料已报送金融监管总局 处于等待批复阶段 [1] - 除泰康和中国太保外 其他试点保险机构设立私募基金公司也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 [1] 试点基金规模与投资策略 - 泰康稳行将作为基金管理人向泰康人寿定向发行契约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首期投资规模预计为120亿元 [2] - 该基金将精选内地和香港市场的优质上市公司 追求中长期稳健增值 [2] - 试点基金旨在优化新会计准则下保险资金的资产负债匹配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 第二批试点规模与参与机构 - 第二批试点规模从500亿元增至1620亿元 参与保险公司从2家增至8家 [3] - 太保寿险、泰康人寿、阳光人寿及相关保险资管公司1月份获准以契约制基金方式参与试点 规模合计520亿元 [3] - 人保寿险、中国人寿、太平人寿、新华保险、平安人寿3月初获批试点 规模合计600亿元 [3] - 泰康获批120亿元 太保寿险和阳光人寿各获批200亿元 太平人寿获批100亿元 平安人寿获批200亿元 [3] - 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在第二批试点中共获批200亿元 人保寿险获批100亿元 [3] 试点推进情况 - 第二批试点机构正推动私募证券基金设立及投资工作 [4] - 中国太保集团组织旗下太保寿险和太保资产推动具体事项落地 私募基金公司设立申报材料已报送监管 [4] - 中国人保、中国平安表示正加快推进试点落地 第二批试点机构倾向于单独发起设立私募证券基金 [5] 政策背景与行业影响 - 中央金融办和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 明确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6] - 第二批批复规模1120亿元高于最初拟定的1000亿元 显示保险公司参与积极性高 [6] - 长期投资试点可解决险资入市投资的堵点 会计计量方式有助于降低权益市场波动对利润表的影响 [6] - 第一批试点采用权益法核算 避免市值波动对当期利润的影响 [7] - 第二批试点新增契约制基金 计量方式与所持份额相关 可避免利润表受股票市值波动影响 [7] - 长期投资试点有助于保险公司提升权益投资 发挥市场稳定器作用 实现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 [7][8]
超1600亿!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加快落地,更多险企出手
券商中国· 2025-04-14 15:21
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进展 - 试点规模从500亿元增至1620亿元,参与保险公司从2家增至8家寿险公司[2][3] - 首批试点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各出资250亿元设立鸿鹄基金,二期获批200亿元[5][7] - 第二批试点包括太保寿险、泰康人寿等8家,规模1120亿元,超原定1000亿元计划[6] 试点模式与会计处理优势 - 采用公司制私募基金权益法核算,避免市值波动影响当期利润(如鸿鹄基金2024年净利润9.17亿元)[11] - 契约制基金可按长期股权投资或OCI类资产计量,平滑利润波动[12] - 偿付能力风险因子七折优待,降低资本消耗[12][13] 投资策略与政策支持 - 试点机构聚焦高股息股和成长股平衡,考核周期从1年延长至3年[14][15] - 政策明确支持设立私募证券基金长期持股,科技金融方案提及深化试点[18] - 部分中小险企探索"搭便车"参与其他资管公司发起的基金[16][17] 行业影响与未来趋势 - 试点规模占保险资金股票投资总额(2.27万亿元)比例仍较小,但政策推动扩容[18] - 大中型险企积极申请,部分机构因偿付能力或成本问题持观望态度[13][17] - 公司制基金在免税和OCI核算方面更具优势,但契约制灵活性更高[17]
新华保险(0133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0 16:22
公司治理与会议决策 - 2025年3月27日,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年度报告》,应出席董事10人,亲自出席10人[4] - 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同意聘任潘兴先生为公司总精算师,其任职资格有待监管机构核准[3] - 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同意聘任刘智勇先生为公司董事会秘书、联席公司秘书,其董事会秘书的任职资格有待监管机构核准[14] 分红情况 - 2024年中期,公司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股利每股0.54元,共计16.85亿元;拟派发2024年末期现金股利每股1.99元,共计62.08亿元;2024年合计派发现金股利78.93亿元,约占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1%,末期利润分配方案尚待股东大会批准[4] - 2024年首次开展中期分红,拟派发现金股利78.93亿元,比去年增加197.6%[27] - 2024年首次开展中期分红16.85亿元,全年拟合计派发分红78.93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30.1%[55] 公司基本信息 - 2019年11月,公司注册地址由中国北京市延庆区湖南东路1号变更为中国北京市延庆区湖南东路16号(中关村延庆园)[14] -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杨玉成[14] - 公司客服电话和投诉电话是95567[14] 审计报告情况 - 公司2024年度合并财务报表经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根据国际审计准则审计,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4] 公司风险与管理 - 公司面临市场、信用、保险、操作、声誉、战略及流动性等风险,已采取措施管理和控制[4] 合规情况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报告真实性等情况[4] 客户情况 - 公司为3119.9万名个人客户及7.8万家机构客户提供服务[1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62.29亿元,较上年增长201.1%[19][28][51][63][71] - 2024年总投资收益率5.8%,综合投资收益率8.5%[20][29][51][106] - 2024年末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24.07%,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17.55%[20][51][120] - 2024年末投资规模16293.61亿元[29] - 2024年数字化建设投入较上年度提升超10%[26] - 2024年收入合计132,044百万元,较2023年的72,254百万元增长82.7%[63] - 2024年税前利润28,141百万元,较2023年的5,515百万元增长410.3%[63]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6,290百万元,较2023年的91,548百万元增长5.2%[63] - 2024年末总资产1,692,297百万元,较2023年末的1,403,257百万元增长20.6%[65][71] - 2024年末总负债1,596,028百万元,较2023年末的1,298,165百万元增长22.9%[65][71] - 2024年末归属母公司股东的股东权益96,240百万元,较2023年末的105,067百万元下降8.4%[65] - 2024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基本加权平均每股收益8.41元,较2023年的2.79元增长201.4%[66] - 2024年末归属母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30.85元,较2023年末的33.68元下降8.4%[66] - 2024年再保险合同资产108.12亿元,较2023年的98.02亿元增长10.3%;保险合同负债13660.9亿元,较2023年的11464.97亿元增长19.2%[68] - 2024年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投资302.45亿元,较2023年的51.74亿元增长484.6%[74] - 2024年其他投资收益512.15亿元,较2023年的 - 92.6亿元因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因素变动[75]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843.2亿美元,占比2.4%,较2023年增长76.4%[108] - 2024年债券投资为8494.93亿美元,占比52.1%,较2023年增长26.1%[108] - 2024年股票投资为1807.95亿美元,占比11.1%,较2023年增长70.2%[108] - 2024年净投资收益为4528.3亿美元,较2023年的4204.1亿美元增长7.7%[109] - 2024年总投资收益为7968.7亿美元,较2023年的2266.4亿美元增长251.6%[109] - 2024年综合投资收益为11496.1亿美元,较2023年的3261.5亿美元增长252.5%[109] - 2024年投资资产减值损失为457.5亿美元,较2023年的30.7亿美元增长1390.2%[109] - 2022 - 2024年三年平均淨投資收益率3.7%,總投資收益率4.0%,綜合投資收益率4.3%[111][1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非標資產投資金額951.28億元,較上年末減少618.20億元,佔總投資資產5.8%,較上年末下降5.9個百分點[111] - 2024年保險服務業績及其他124.67億元,同比增長8.6%;投資業績156.74億元,扭虧為盈;稅前利潤281.41億元,同比增長410.3%;淨利潤262.33億元,同比增長201.0%[115] - 2024年末核心資本1568.83億元,實際資本2750.89億元,最低資本1264.47億元;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124.07%,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217.55%[120] - 2024年末資產負債率94.3%,較2023年末上升1.8個百分點[121] - 2024年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962.90億元,同比增長5.2%;投資活動現金流量淨額 - 1417.71億元,同比減少9.5%;籌資活動現金流量淨額620.29億元,同比減少10.5%[123]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原保险保费业务 - 2024年原保险保费收入1705.11亿元,同比增长2.8%[20][28][43][51][78][82][92][95] - 2024年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272.20亿元,同比增长15.6%[78] - 2024年长险首年期交保费占长险首年保费比例为70.1%,较上年同期提升12.6个百分点[80] - 2024年长期险首年保费388.11亿元,同比下降5.1%;续期保费1279.25亿元,同比增长5.5%[82] - 2024年个险渠道保费收入1159.70亿元,同比增长0.3%,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132.35亿元,同比增长19.7%[87] - 2024年银保渠道保费收入516.74亿元,同比增长8.1%,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138.73亿元,同比增长11.5%;续期保费267.55亿元,同比增长42.8%[88] - 2024年团体渠道保费收入28.67亿元,同比提升14.5%,长期险首年保费1.88亿元,同比增长56.7%[90] - 2024年政策性健康保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9.49亿元,同比增长29.3%,覆盖客户1931万人[90] - 2024年分红型保险长期险首年保费收入918百万元,较2023年的9百万元增长10,100.0%[92] - 2024年公司约57.1%的保费收入来自10家分公司[95] - 保费收入居首的荣耀世家终身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0,626百万元[98] - 2024年前五大客户原保险保费收入占比约0.58%[99] - 2024年原保险合同保险服务业绩16,237百万元,较2023年增长9.8%[100]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新业务价值 - 2024年一年新业务价值62.53亿元,同比增长106.8%[20][28][51][79] - 2024年首年保费口径下新业务价值率14.6%,较2023年的6.7%提高7.9个百分点[79]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个人寿险业务 - 2024年个人寿险业务13个月继续率为95.7%,同比提升5.9个百分点;25个月继续率为86.2%,同比提升7.8个百分点[36][81][99] - 2024年退保率为1.9%,与上年持平[81]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理赔业务 - 2024年公司累计处理理赔案件480万件,赔付金额152亿元,日均赔付1.31万件、4155万元,96.8%个人理赔申请线上提交[34] - 5000元以内小额医疗险理赔申请至结案时效0.43天,个人理赔申请至结案平均时效0.71天[34] - 2024年理赔数据直连服务覆盖多地672家医院[34]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个险渠道人力 - 2024年“XIN一代”计划推动下,个险渠道增员回暖,年度入围IDA会员人数同比增长超100%[35] - 2024年个险代理人规模人力13.64万人;月均绩优人力1.55万人,同比增长4%,月均绩优率10.9%,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87]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产品情况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销产品共176款[37] - 2024年公司新上市产品58款[96] 公司荣誉与评级 - 2024年公司连续10年入选《全球最具价值保险品牌排行榜》前50强等,获穆迪财务实力“A2”评级、惠誉财务实力“A”评级[41] - 2024年公司位列《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第644位、《财富》中国500强第262位等多项荣誉[48] 服务国家战略与实体经济 - 截至2024年末,支持实体经济投资规模10888亿元,服务国家战略投资余额约4833亿元[26] - 2024年公司服务实体经济投资余额超万亿元,服务国家战略投资余额约4833亿元[52] - 公司为服务国家战略相关企业客户提供风险保障额度超3万亿元,参与承保18个省市、36个惠民保项目[90] - 公司首次形成170余款具有服务国家战略属性的产品清单,中标两个国家级公益项目,惠及12个省110个县[52] 公司社会责任 - 公司统筹调度乡村振兴帮扶总资金超6100万元,接近2023年总额的3倍[52] 公司创新举措 - 2024年公司推出“新华尊”等服务品牌,服务涵盖十个领域,新华悦已在16个城市布局21个康养社区、10个城市布局11个旅居项目[30][32] - 公司联合相关机构设立行业首支500亿元私募证券投资基金[54] 行业与公司发展展望 - 2025年是保险业“新国十条”全面推进的元年,行业发展空间广阔[56] - 2025年公司将围绕提升市场竞争力深化改革转型,推进各领域创新发展[57][59] - 2025年公司将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推进专业化、市场化、体系化改革[130] - 2025年公司面临国际环境复杂严峻、行业深度调整转型等风险[131] 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 公司将结合监管要求优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132] 内含价值评估 - 普华永道审阅新华保险截至2024年12月31日内含价值结果[133] - 审阅内容包括截至2024年12月31日内含价值、2024年一年新业务价值等[135] - 普华永道认为公司准备内含价值结果所用方法和假设与评估标准和市场信息一致[137] - 公司准备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内含价值结果为投资者提供辅助工具[138] - 公司内含价值披露依据“内含价值评估标准”相关规定[139] - 内含价值为经调整的净资产价值与扣除要求资本成本后有效业务价值之和[140] - 公司采用8.5%的风险贴现率计算有效业务价值和一年新业务价值[143] - 非投资连结型寿险资金未来年度每年投资回报率假设为4.0%,投资连结型为6.0%[144] - 每单费用假定未来每年通胀率为2.0%[148] - 公司将70%的分红业务盈余分配给保单持有人[150] - 所得税税率假设为每年25%[15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经调整的净资产价值为189,233百万元,2023年为162,783百万元[15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扣除要求资本成本后一年新业务价值为6,253百万元,2023年为3,024百万元[157] - 计算2024年和2023年一年新业务价值的首年保费分别为426.83亿元和449.41亿元[157][160] - 公司内含价值从2
国家队持有ETF市值突破1万亿,三大信号值得关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2 07:49
核心观点 - 中长期资金(汇金系、险资等)通过ETF大举布局A股市场,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提速 [2][14] - 汇金系2024年下半年增持超700亿份ETF,持有总市值突破1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7.6倍 [2][4][14] - 险资成为ETF市场重要增量来源,配置呈现"广撒网"特点,既布局宽基ETF也加码行业主题ETF [7][8][9][10] 汇金系ETF布局 - 2024年下半年汇金资管新增买入713.58亿份ETF,主要增持华泰柏瑞沪深300ETF(258.93亿份)、易方达沪深300ETF(190.11亿份)等6只宽基ETF [3] - 同期新进持有华夏上证50ETF(117.85亿份)、南方中证1000ETF(75.57亿份)等6只ETF,单只买入规模14-52亿份不等 [4] - 截至2024年12月末,汇金系持有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达622.76亿份,另有6只ETF持有量超百亿份 [5] - 汇金资管委托公募管理的单一资管计划重点增持行业主题ETF,如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30ETF、沪深300医药卫生ETF等 [6] 险资ETF配置 - 2024年下半年中国人寿、新华人寿分别增持79.82亿份、78.97亿份ETF,位列机构增持量第二、第三 [8][9] - 中国人寿持有123只ETF合计653.19亿份,重点配置恒生医疗保健ETF(39.26亿份)、港股通互联网ETF(27.92亿份)及科创板/医疗/半导体等主题ETF [10] - 新华人寿持有68只ETF合计291.81亿份,超10亿份的8只产品均为港股类ETF [10][11] - 险资配置逻辑:ETF风险分散、流动性好,且低利率环境下可提升收益弹性 [12] 行业发展趋势 - 政策支持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证监会《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鼓励方向 [16][17] - ETF产品创新需求迫切,需开发多资产ETF、生命周期智能ETF组合等工具满足中长期资金需求 [18] - 宽基ETF(如中证A50)和科技细分领域ETF(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将成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19]
五大上市险企全年拟分红907.89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超两成
券商中国· 2025-03-28 16:44
上市险企分红情况 - 五大上市险企2024年合计分红907.89亿元 同比增长20.21% [2] - 中国平安分红总额最高 全年股息每股2.55元 现金分红总额461.74亿元 占归母净利润比例36.5% 连续13年增长 [2] - 中国平安过去10年累计分红3404.51亿元 过去5年现金分红年复合增长率4.3% [2] 各公司分红方案 - 新华保险2024年合计分红78.93亿元 占归母净利润比例超30% 总额同比增加近200% [3] - 中国人寿2024年分红总额183.72亿元 同比增长51.14% 占归母净利润比例17.2% [3] - 新华保险AH股股价受分红方案提振表现良好 多家券商认为其分红超出预期 [3] 政策环境与行业影响 - 2023年12月证监会发布新规 健全上市公司常态化分红机制 鼓励增加现金分红频次 [3] - 新规要求公司在章程中明确分红政策 对低分红公司强化披露要求 [4] - 持续稳定分红被视为上市公司经营稳健信号 有助于抑制题材炒作 引导投资者关注企业盈利能力 [4] 业绩驱动因素 - 2024年资本市场回暖带动险企投资收益增长 叠加保险业务结构优化 推动净利润大幅提升 [2]
新华保险(0133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7 17:27
财务报告审计与审议 - 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经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审计,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6] - 第八届董事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25年3月27日审议通过《2024年年度报告》,应出席董事10人,亲自出席10人[6] 现金股利派发 - 2024年中期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股利每股0.54元,共计16.85亿元[6] - 拟向全体股东派发2024年末期现金股利每股1.99元,共计62.08亿元[6] - 2024年合计派发现金股利78.93亿元,约占2024年度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1%[6] - 2024年首次开展中期分红,派发现金股利16.85亿元;拟派末期现金股利62.08亿元,合计拟派发现金股利78.93亿元,比去年派息金额增加197.6%[29] - 公司2024年首次开展中期分红16.85亿元,全年拟合计派发分红78.93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30.1%[56] 公司人员任职相关 - 公司拟聘任潘兴为总精算师,任职资格待监管机构核准[5] - 公司董事长为杨玉成,执行董事为杨玉成、龚兴峰[3] - 非执行董事为何兴达、杨雪、胡爱民和李琦强,独立董事为马耀添、赖观荣、徐徐和郭永清[3] - 2025年2月何興達先生因工作原因辞去公司多项职务,但将继续履职至新任董事资格获批[174] - 2023年12月22日公司同意聘任李文峰为总裁助理,2024年2月其任职资格获核准[174] - 2024年1月25日公司同意聘任劉琛、劉智勇为总裁助理,2024年3月二人任职资格获核准[174] - 2024年12月9日公司同意聘任劉智勇为董事会秘书等,其任职资格待核准[174] - 杨玉成自2023年12月起担任公司执行董事、董事长[175] - 龔興峰自2024年12月起担任公司执行董事、总裁及财务负责人[176] - 何興達自2021年10月起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2023年11月兼任资产管理公司董事[177] - 楊雪自2021年10月起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2023年10月兼任新华养老保险董事[178] - 胡愛民自2016年6月起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179] - 李琦強自2019年8月起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180] - 馬耀添自2019年12月起擔任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2023年獲得粵港澳大灣區執業律師資格[181] - 賴觀榮自2022年12月起擔任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2001年取得廈門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182] - 徐徐自2022年12月起擔任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2006年取得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183] - 郭永清自2022年12月起擔任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2002年取得上海財經大學會計理論博士學位[184] - 劉德斌自2021年6月起擔任公司股東代表監事及監事長,2008年取得北京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碩士學位[185] - 余建南自2018年2月起擔任公司股東代表監事,1996年取得廣東商學院經濟學學士學位[186] - 劉崇松自2019年8月起擔任公司職工代表監事,2012年取得北京大學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87] - 汪中柱自2016年3月起擔任公司職工代表監事,1988年取得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投資經濟管理專業經濟學學士學位[188] - 秦泓波自2021年11月起擔任公司副總裁,2024年11月起擔任資產管理公司董事、董事長,2011年取得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190] - 王練文自2022年12月起任公司副总裁[191] - 李文峰自2024年2月起任公司总裁助理,7月起兼任新华养老保险董事长[192] - 刘琛自2024年3月起任公司总裁助理并兼任收展部总经理[193] - 刘智勇自2024年3月起任公司总裁助理[194] 公司风险与合规 - 公司面临市场、信用、保险等多种风险,已采取措施管控[6] - 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和违规对外担保情况[6] 客户与业务规模 - 公司为3119.9万名个人客户及7.8万家机构客户提供寿险产品及服务[20] 原保险保费收入 - 2024年原保险保费收入1705.11亿元,2023年为1659.03亿元[22] - 2024年原保险保费收入1705亿元,总资产达1.69万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62.29亿元,三项指标均创新高[45][52] - 2024年公司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705.11亿元,同比增长2.8%[79] - 2024年原保险保费收入1705.11亿元,同比增长2.8%,传统型保险保费888.87亿元,同比增长10.0%,长期险首年保费365.30亿元,同比下降6.9%,续期保费522.59亿元,同比增长25.9% [93] 营销员人力 - 2024年末个险营销员人力13.6万人,2023年末为15.5万人[22] 投资收益率 - 2024年总投资收益率5.8%,2023年为1.8%;净投资收益率3.2%,2023年为3.4%;综合投资收益率8.5%,2023年为2.6%[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投资规模16293.61亿元,总投资收益率5.8%,综合投资收益率8.5%[31] - 2024年综合投资收益率8.5%,同比提升5.9个百分点[52] - 2024年公司投资组合综合投资收益率为8.5%,总投资收益率为5.8%,净投资收益率为3.2%[107] - 2022 - 2024年三年平均淨投資收益率3.7%,總投資收益率4.0%,綜合投資收益率4.3%[112][113] 新业务价值与内含价值 - 2024年一年新业务价值62.53亿元,2023年为30.24亿元;内含价值2584.48亿元,2023年为2505.10亿元[22] - 2024年一年新业务价值62.53亿元,同比增长106.8%[52] - 公司准备了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内含价值结果,编制依据为2016年11月中国精算师协会发布的《精算实践标准:人身保险内含价值评估标准》[134][140] - 普华永道咨询(深圳)有限公司对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内含价值结果进行审阅,认为所用方法和假设与评估标准要求及市场信息一致[134][138] - 内含价值为经调整的净资产价值与扣除要求资本成本后有效业务价值之和[141] - 内含价值不包含未来新业务所贡献的价值,新业务价值代表一定时期内新业务产生的经济价值[139] - 公司有效业务价值代表预期未来产生的税后股东利益的贴现,新业务价值可衡量新业务为股东创造的价值及评估业务增长潜力[139] - 内含价值披露准则在国际和国内持续发展,公司内含价值披露形式和内容可能变化[140] - 公司采用8.5%的风险贴现率计算有效业务价值和一年新业务价值[144] - 非投资连结型寿险资金未来年度每年投资回报率假设为4.0%,投资连结型为6.0%[145] - 每单费用假定未来每年通胀率为2.0%[149] - 公司将70%的分红业务盈余分配给保单持有人[151] - 所得税税率假设为每年25%[15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经调整的净资产价值为189,233百万元,2023年为162,783百万元[15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扣除要求资本成本后的有效业务价值为69,215百万元,2023年为87,727百万元[15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扣除要求资本成本后的一年新业务价值为6,253百万元,2023年为3,024百万元[158] - 计算2024年和2023年一年新业务价值的首年保费分别为426.83亿元和449.41亿元[158][161] - 公司内含价值从2023年12月31日的250,510百万元增至2024年12月31日的258,448百万元[164] - 2024年12月31日中间情景下,有效业务价值为692.15亿元,一年新业务价值为62.53亿元[167] - 风险贴现率9.0%时,有效业务价值为641.01亿元,一年新业务价值为58.81亿元;风险贴现率8.0%时,有效业务价值为747.51亿元,一年新业务价值为66.60亿元[167] - 投资回报率比中间情景提高50个基点,有效业务价值为1040.23亿元,一年新业务价值为93.10亿元;降低50个基点,有效业务价值为342.73亿元,一年新业务价值为31.82亿元[167] - 获取费用和维持费用提高10%,有效业务价值为670.81亿元,一年新业务价值为53.64亿元;降低10%,有效业务价值为713.49亿元,一年新业务价值为71.41亿元[167] - 失效和退保率提高10%,有效业务价值为708.02亿元,一年新业务价值为60.33亿元;降低10%,有效业务价值为674.97亿元,一年新业务价值为64.88亿元[167] - 死亡率提高10%,有效业务价值为683.41亿元,一年新业务价值为61.60亿元;降低10%,有效业务价值为700.93亿元,一年新业务价值为63.48亿元[167] - 发病率及赔付率提高10%,有效业务价值为634.90亿元,一年新业务价值为59.18亿元;降低10%,有效业务价值为749.87亿元,一年新业务价值为65.87亿元[167] 偿付能力充足率 - 2024年末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24.07%,2023年末为157.01%;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17.55%,2023年末为278.43%[22] - 2024年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17.55%,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24.07%,处行业优秀水平[52] - 2024年末核心資本1568.83億元,實際資本2750.89億元,最低資本1264.47億元;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124.07%,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217.55%[121] 支持实体经济与国家战略投资 - 截至2024年末,支持实体经济投资规模10888亿元,服务国家战略投资余额约4833亿元[28] - 2024年服务实体经济投资余额超万亿元,服务国家战略投资余额约4833亿元[53] 数字化建设投入 - 2024年数字化建设投入较上年度提升超10%[28] 康养社区与旅居项目布局 - 截至2024年底,“新华悦”在16个城市布局21个康养社区,在10个城市布局11个旅居项目[34] - 公司在全国16个城市落地21家优质康养社区[54] 理赔相关数据 - 2024年累计处理理赔案件480万件,赔付金额152亿元;日均赔付1.31万件,日均赔付金额4155万元[36] - 5000元以内小额医疗险理赔申请至结案时效0.43天;个人理赔申请至结案平均时效0.71天;96.8%的个人理赔申请通过线上提交[36] - 2024年理赔数据直连服务覆盖672家医院[36] 个险渠道业务 - 2024年“XIN一代”计划推动下,个险渠道入围IDA会员人数同比增长超100%[37] - 2024年个人寿险业务13个月继续率为95.7%,同比提升5.9个百分点;25个月继续率为86.2%,同比提升7.8个百分点[38] - 2024年个人寿险业务13个月继续率为95.7%,同比提升5.9个百分点;25个月继续率为86.2%,同比提升7.8个百分点;退保率为1.9%,与上年持平[82] - 2024年个险渠道实现保费收入1159.70亿元,同比增长0.3%,其中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132.35亿元,同比增长19.7%[88] - 2024年个险代理人规模人力13.64万人;月均绩优人力1.55万人,同比增长4%,月均绩优率10.9%,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88] - 2024年月均万C人力0.35万人,同比增长28%,月均万C人力占比2.5%,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月均人均综合产能0.81万元,同比增长41%[88] - 2024年个人寿险业务13个月继续率为95.7%,较2023年提升5.9pt,25个月继续率为86.2%,较2023年提升7.8pt [100] 银保渠道业务 - 2024年银保渠道实现保费收入516.74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138.73亿元,同比增长11.5%;续期保费267.55亿元,同比增长42.8%[89] 团体保险业务 - 2024年团体保险保费收入合计2867万元,同比增长14.5%[86] - 2024年团体渠道保费收入28.
新华保险:盈利具较高弹性,新业务价值增速领先同业,但2025年面临高基数
交银国际证券· 2024-11-01 08:4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交银国际维持新华保险(1336 HK)的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公司盈利表现 - 2024年3季度盈利大幅提升,略高于预告区间上限,主要受益于股票投资收益回升 [1]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6.7% [1] - 预计2024全年盈利表现将较前三季度进一步提升 [1] 保费结构优化 - 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9%,增长主要来自续期保费,但被银保趸交保费的同比下降部分抵消 [1] - 10年期以上期交保费同比增长21.3%,占新单期交保费比重12.4%,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 [1] - 银保期交占新单期交保费的比重63%,较上半年进一步提升 [1] 新业务价值增长 - 前三季度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79.2%,增速较上半年进一步提升,增速领先同业 [2] 投资收益表现 - 投资资产较年初增长19% [2] - 年化总投资收益率6.8%,同比上升4.5个百分点,高于同业 [2] - 公司计划提升FVOCI投资占比,提升投资收益表现的稳健性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投资评级 - 交银国际维持新华保险(1336 HK)的买入评级 [3] 公司盈利表现 - 2024年3季度盈利大幅提升,略高于预告区间上限,主要受益于股票投资收益回升 [1]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6.7% [1] - 预计2024全年盈利表现将较前三季度进一步提升 [1] 保费结构优化 - 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9%,增长主要来自续期保费,但被银保趸交保费的同比下降部分抵消 [1] - 10年期以上期交保费同比增长21.3%,占新单期交保费比重12.4%,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 [1] - 银保期交占新单期交保费的比重63%,较上半年进一步提升 [1] 新业务价值增长 - 前三季度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79.2%,增速较上半年进一步提升,增速领先同业 [2] 投资收益表现 - 投资资产较年初增长19% [2] - 年化总投资收益率6.8%,同比上升4.5个百分点,高于同业 [2] - 公司计划提升FVOCI投资占比,提升投资收益表现的稳健性 [2]
新华保险(01336) - 2024 Q3 - 季度业绩
2024-10-30 17:15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513.65亿元,同比增长297.8%;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1069.56亿元,同比增长72.9%[4] - 本报告期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97亿元;年初至报告期末为206.8亿元,同比增长116.7%[4] - 本报告期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6.07亿元;年初至报告期末为207.13亿元,同比增长116.6%[4]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87.88亿元,同比增长11.5%[4]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6670.2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8.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股东权益910.39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3.4%[5] - 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合计 - 1亿元;年初至报告期末为 - 3.3亿元[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9个月,公司合并营业收入为106,956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61,855百万元增长72.91%[25] - 2024年1 - 9月债权投资和其他债权投资计提预期信用减值准备,减少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6亿元[25] - 2024年1 - 9月长期股权投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减少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3亿元[2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9个月,公司合并持续经营净利润为20,683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9,544百万元增长116.71%[2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9个月,公司合并营业利润为23,316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8,711百万元增长167.66%[2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9个月,公司合并净利润为20,683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9,544百万元增长116.71%[2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9个月,公司合并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为 - 32,041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 - 12,162百万元减少163.46%[2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9个月,公司合并综合收益总额为 - 11,358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 - 2,618百万元减少333.84%[3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9个月,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6.63元,较2023年同期的人民币3.06元增长116.67%[3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9个月,公司稀释每股收益为人民币6.63元,较2023年同期的人民币3.06元增长116.67%[3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9个月,公司合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8788亿元,较2023年的7.9611亿元增长11.53%[3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9个月,公司合并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6.7357亿元,较2023年的 - 12.3824亿元减少35.15%[3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9个月,公司合并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0177亿元,较2023年的4.3553亿元增长84.09%[3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9个月,公司合并收到签发保险合同保费取得的现金为156.827亿元,较2023年的160.166亿元减少2.08%[3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9个月,公司合并支付签发保险合同赔款的现金为52.604亿元,较2023年的63.176亿元减少16.73%[3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9个月,公司合并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为403.385亿元,较2023年的402.171亿元增长0.30%[3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9个月,公司合并取得投资收益和利息收入收到的现金为25.536亿元,较2023年的31.337亿元减少18.51%[3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9个月,公司合并吸收结构化主体少数股东投资收到的现金为4.929亿元,较2023年的19.347亿元减少74.52%[3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9个月,公司合并发行资本补充债券收到的现金为10亿元,2023年无此项收入[3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合并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3.447亿元,较2023年的16.983亿元增长38.06%[36] 偿付能力相关数据变化 - 2024年9月30日核心资本1647.95亿元,较6月30日增加;实际资本2818亿元,较6月30日增加;最低资本1262.55亿元,较6月30日增加[9] - 2024年9月30日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30.53%,较6月30日上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23.20%,较6月30日下降[9] 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增长原因 - 7 - 9月期间营业收入变动主要因资本市场上涨,三季度投资业绩同比增加[10] - 1 - 9月期间营业收入、净利润等增长主要因前三季度投资业绩同比增加[11] 股东相关信息 - 报告期末股东总数为75,636户,其中A股股东75,351户,H股股东285户[12] -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977,530,534股,持股比例31.34%[12] 保险业务整体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456.44亿元,同比增长1.9%[14] - 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收入247.47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十年期及以上期交保费收入30.78亿元,同比增长21.3%[14] - 续期保费收入1082.26亿元,同比增长7.8%[14] - 前三季度,公司退保率为1.3%,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0.2个百分点[14] - 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79.2%[1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45,644百万元,较2023年的142,911百万元增长1.9%[18] 各保险业务渠道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三季度末,个险渠道实现保费收入977.91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119.77亿元,同比增长18.8%[16] - 银保渠道实现保费收入453.09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126.62亿元,同比增长6.3%[16] - 团体渠道实现保费收入25.44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短期险保费22.83亿元,同比增长4.2%[17] - 个险渠道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2024年为11,977百万元,较2023年的10,085百万元增长18.8%[18] - 银保渠道长期险首年趸交保费2024年为8,891百万元,较2023年的16,476百万元下降46.0%[18] - 团体保险长期险首年保费2024年为179百万元,较2023年的97百万元增长84.5%[18] 投资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投资资产为16,067.06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6.8%,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为8.1%,上年同期为3.0%[19] 合并资产负债相关数据变化 - 2024年9月30日合并资产总计为1,667,028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403,257百万元有所增长[21] - 2024年9月30日合并负债合计为1,575,961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98,165百万元有所增长[22] - 2024年9月30日合并股东权益合计为91,067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5,092百万元有所下降[23] - 2024年9月30日货币资金合并为23,467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1,808百万元有所增长[21] - 2024年9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合并为515,388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80,239百万元有所增长[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