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保险(01336)

搜索文档
一季度A股五大上市险企归母净利润“三升两降”
证券日报· 2025-04-30 02:44
业务运营情况 - 2025年一季度A股上市险企业务经营整体平稳,中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2] - 中国人寿总保费达3544.09亿元同比增长5%,续期保费2469.75亿元同比增长9.7%,浮动收益型业务首年期交保费占比51.72%同比大幅提升 [2] - 中国平安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379.07亿元同比增长2.4%,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128.91亿元同比增长34.9%,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1.5%,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0.8%,平安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851.38亿元同比增长7.7%,综合成本率96.6%同比优化3.0个百分点 [2] - 中国太保旗下太保寿险规模保费1184.22亿元同比增长11.8%,新业务价值57.78亿元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39.0%,太保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631.08亿元同比增长1.0% [3] - 中国人保旗下人保财险保险服务收入1207.41亿元同比增长6.1%,承保利润66.53亿元同比增长183.0%,综合成本率94.5%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 [3] - 新华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732.18亿元同比增长28.0% [3] 归母净利润表现 - A股五大上市险企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呈"三升两降"态势 [4] - 中国人保归母净利润128.49亿元同比增长43.4%,位列A股上市险企首位 [4] - 中国人寿归母净利润288.02亿元同比增长39.5%,总投资收益537.67亿元 [4] - 新华保险归母净利润58.82亿元同比增长19% [4] - 中国太保归母净利润96.27亿元同比下降18.1% [4] - 中国平安归母净利润270.16亿元同比下降26.4% [4] 影响因素分析 - 中国人保持续优化保险业务结构、提升业务质量,承保业绩较快增长,投资业绩大幅提升 [4] - 中国人寿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理念,固收投资把握利率阶段性抬升机会,权益投资推进均衡配置和结构优化 [4] - 长期债券市场波动加剧是部分上市险企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5]
新华保险披露一季报:投资收益再成亮点,鸿鹄二期枕戈待旦
华尔街见闻· 2025-04-29 22:4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34亿元,同比增长26% [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82亿元,同比增长19% [2] - 投资收益接近100亿元,对净利润拉动明显 [3][11] - 年化总投资收益率5.7%,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2.8% [9] - 投资资产规模达1.69万亿元 [8] 保费增长 - 原保险保费收入732.18亿元,同比增长28.0% [6] - 长期险首年保费272.36亿元,同比增长149.6% [6] - 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194.71亿元,同比增长117.3% [7] - 长期险首年趸交保费77.65亿元,同比增长298.4% [7] - 个险渠道保费445.53亿元,同比增长11.9% [7] - 团体渠道保费17.76亿元,同比增长18.6% [7] 投资动态 - 拟出资不超过100亿元认购鸿鹄二期私募基金份额,扩大长期股票投资规模 [4][13] - 高股息OCI类权益工具投资从53.70亿元增长至306.40亿元,增幅470.6% [13] - 2025年陆续举牌杭州银行(A股)、北京控股(港股)等上市公司 [12]
200亿!利好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4-29 21:38
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设立私募基金 - 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拟各出资100亿元设立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总规模200亿元 [1][3] - 基金存续期限为10年,投资范围为中证A500指数成份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 [3] - 标的公司需具备公司治理良好、经营运作稳健、股息相对稳定、股票流动性较好等特点 [3] - 该投资符合国家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贯彻长期投资理念,通过低频交易、长期持有获得稳健股息收益 [3][4] 鸿鹄志远一期基金投资情况 - 2024年2月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各出资250亿元成立500亿元鸿鹄志远基金 [5] - 截至2025年3月初,该基金已投资落地500亿元,风险低于基准、收益高于基准 [5] - 2025年一季度末持仓:伊利股份42.90亿元(1.53亿股)、中国电信59.80亿元(7.62亿股)、陕西煤业23.05亿元(1.16亿股) [5][6] - 基金持续加仓陕西煤业和伊利股份,对中国电信持股保持稳定 [5]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扩容 - 2024年1月六部委印发方案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增加A股投资 [6] - 金融监管总局批准第二批试点:太保寿险等520亿元,第三批试点:人保寿险等600亿元 [7] - 目前共有8家保险公司获批参与试点,合计规模从500亿元扩展至1620亿元 [7] 行业政策背景 - 国家积极推动保险等长期资金入市,鼓励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投向二级市场股票 [4] - 保险资金投资特点为长期持有,符合保险资金长期投资需求 [3][4] - 试点机构范围与资金规模后续将逐步扩大 [6][7]
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下跌0.07%,前十大权重包含新华保险等
金融界· 2025-04-29 20:41
指数表现 - 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4月29日报2930.08点,下跌0.07%,成交额75.14亿元 [1] - 该指数近一个月下跌5.99%,近三个月上涨2.53%,年内至今上涨0.89% [1] - 指数基日为2014年11月14日,基点为3000.0点 [1] 指数构成 - 指数从港股通证券中选取不超过50家非银行金融主题上市公司作为样本 [1]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83.14%,其中香港交易所(17.05%)、中国平安(15.05%)、友邦保险(14.84%)为前三大成分股 [1] - 指数样本全部来自香港证券交易所 [1] 行业分布 - 保险行业占比最高达65.20% [2] - 其他资本市场占比21.56%,证券公司占比11.91% [2] - 其他金融服务和消费信贷占比较小,分别为1.11%和0.21% [2] 调整机制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分别在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个交易日实施 [2] - 特殊情况下会进行临时调整,包括样本退市、新上市相关行业企业市值排名前十等情况 [2] - 样本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时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2]
拟出资100亿元!险资入市最新进展来了
券商中国· 2025-04-29 19:55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进展 - 新华保险拟出资100亿元认购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份额,中国人寿亦出资100亿元,基金总规模200亿元 [2] - 鸿鹄二期基金为权益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范围聚焦中证A500指数成份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标的需满足公司治理良好、股息稳定等条件 [2] - 基金存续期限为10年并可延长,投资策略强调低频交易、长期持有以获取稳健股息收益,实现资金保值增值 [3] 首批试点成果与第二批试点扩容 - 首批试点中,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各出资250亿元设立规模500亿元的鸿鹄基金,截至2025年3月初已全部投资落地 [3] - 鸿鹄基金2024年净利润9.17亿元,综合收益总额27.16亿元,新华保险对其投资账面价值从250亿元增至263.58亿元 [3] - 第二批试点规模从500亿元增至1620亿元,参与保险公司从2家扩至8家,包括"老七家"大型寿险公司 [3] 第二批试点机构推进动态 - 泰康资产获批设立全资私募基金管理子公司泰康稳行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3] - 中国太保集团旗下太保寿险和太保资产已向金融监管总局报送设立私募基金公司相关申报材料 [3] - 试点配套政策支持包括权益法、OCI类会计计量方式及偿付能力优化,旨在发挥保险资金长期优势并稳定资本市场 [3]
中证老年消费主题指数报1560.86点,前十大权重包含美年健康等
金融界· 2025-04-29 19:30
中证老年消费主题指数表现 - 中证老年消费主题指数报1560 86点,近一个月下跌4 38%,近三个月上涨1 14%,年至今下跌2 70% [1] - 指数以2009年12月31日为基日,基点为1000 0点 [1] 指数样本构成 - 指数选取业务涉及老年娱乐、老年金融、老年服务、老年教育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特殊情况下会进行临时调整 [2] 十大权重股 - 恺英网络(6 62%)、三七互娱(5 37%)、新华保险(5 2%)、中国中免(5 14%)、爱尔眼科(5 09%) [1] - 中国人寿(4 7%)、巨人网络(4 5%)、美年健康(3 73%)、昆仑万维(3 6%)、宋城演艺(3 37%) [1] 市场板块分布 -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62 02%,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37 98% [1] 行业分布 - 通信服务占比41 10%,可选消费占比27 49%,医药卫生占比13 49% [2] - 金融占比11 28%,信息技术占比3 38%,房地产占比2 60%,主要消费占比0 66% [2]
200亿元!险资入市又有新进展,准备投向这些上市公司
证券时报· 2025-04-29 19:29
险资入市新进展 - 新华保险拟出资不超过100亿元认购国丰兴华发起的私募基金份额,该基金总规模为200亿元,中国人寿也将出资100亿元 [1][3] - 基金名称为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存续期限10年,投资范围为中证A500指数成份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 [3] - 国丰兴华由新华资产与国寿资产共同出资设立,双方各持股50% [3] 基金投资策略 - 基金贯彻长期投资理念,通过低频交易、长期持有方式获取稳健股息收益,提升长期投资回报 [3] - 投资标的需满足公司治理良好、经营运作稳健、股息相对稳定、股票流动性较好等条件 [3] - 此次投资符合国家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体现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稳健投资理念 [4] 前期试点项目表现 - 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此前各出资250亿元设立规模500亿元的鸿鹄基金,截至2025年3月初已全部投资落地 [4] - 鸿鹄基金实现风险低于基准、收益高于基准的良好业绩表现 [4] 鸿鹄基金持仓情况 - 2025年一季度加仓陕西煤业1503.77万股,总持股达11633.89万股,持股市值23.05亿元 [5] - 持有中国电信76174.22万股不变,持股市值从55亿元上升至59.80亿元 [6] - 2024年三季度末持有伊利股份1.19亿股 [6]
200亿元!险资大手笔!准备投向这些上市公司→
证券时报· 2025-04-29 19:12
险资入市新进展 - 新华保险拟出资不超过100亿元认购国丰兴华私募基金份额,中国人寿也将出资100亿元,基金总规模为200亿元 [1][5] - 该私募基金名称为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存续期限10年,投资策略为低频交易、长期持有以获取稳健股息收益 [5] - 基金投资范围为中证A500指数成份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标的需具备公司治理良好、股息稳定等特点 [2][5] 鸿鹄基金投资动向 - 鸿鹄基金一季度加仓陕西煤业1503.77万股,截至一季度末持股11633.89万股,持股市值23.05亿元 [7] - 鸿鹄基金持有中国电信76174.22万股,一季度持股不变,持股市值从55亿元升至59.80亿元 [8] - 鸿鹄基金2024年二季度成为伊利股份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1.19亿股,三季度持股数量未变 [8] 险资长期投资战略 - 新华保险表示此次投资符合国家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 [5] - 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此前各出资250亿元设立500亿元规模的鸿鹄基金,截至2025年3月已全部投资落地,业绩表现良好 [5] - 私募基金作为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项目,旨在发挥长期资本优势,实现资金保值增值 [5]
新华保险(01336) - 2025 Q1 - 季度业绩

2025-04-29 16:3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334.02亿元,同比增长26.1%;归母净利润58.82亿元,同比增长19.0%[8] -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7534.1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6%;归母股东权益798.49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7.0%[8]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为 - 4100万元[10]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合并资产总计17534.16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6922.97亿元有所增长[24] - 2025年3月31日合并负债合计1673537,较2024年12月31日的1596028增长4.86%[25] - 2025年3月31日合并股东权益合计79879,较2024年12月31日的96269下降17.03%[2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3个月合并营业收入33402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26479百万元增长26.14%[2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3个月合并投资收益9772百万元,2024年同期为 - 1719百万元[2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3个月合并营业支出 - 27388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 - 21326百万元增长28.43%[2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3个月合并净利润5883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4943百万元增长18.99%[2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3个月合并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 - 22238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 - 16003百万元下降38.96%[2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3个月合并综合收益总额 - 16355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 - 11060百万元下降47.88%[27] - 2025年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1.89元,2024年为人民币1.58元[27] - 2025年稀释每股收益为人民币1.89元,2024年为人民币1.58元[27] 公司偿付能力指标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核心资本2435.29亿元,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84.04%;实际资本3393.62亿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56.46%[12] 股东相关信息 - 报告期末股东总数72549户,其中A股股东72276户,H股股东273户[14] - 前十大股东中,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31.34%,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比例31.15%,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2.09%[14] 原保险保费业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732.18亿元,同比增长28.0%[15] - 2025年一季度原保险保费收入732.18亿元,较2024年的571.93亿元增长28.0%[18][20] 长期险业务关键指标变化 - 一季度,公司长期险首年保费272.36亿元,同比增长149.6%;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194.71亿元,同比增长117.3%;长期险首年趸交保费收入77.65亿元,同比增长298.4%[15] - 2025年一季度长期险首年保费272.36亿元,较2024年的109.10亿元增长149.6%[18] 业务品质指标 - 一季度,公司退保率为0.5%,与上年同期持平;个人寿险业务13个月及25个月继续率同比提升[15] 新业务价值指标 - 首年期交保费快速增长及业务品质持续提升助力公司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67.9%[15] 各渠道保费业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一季度个险渠道保费收入445.53亿元,同比增长11.9%;长期险首年保费120.17亿元,同比增长131.5%[18] - 2025年一季度银保渠道保费收入268.89亿元,同比增长69.4%;长期险首年保费150.57亿元,同比增长168.2%[19] - 2025年一季度团体渠道保费收入17.76亿元,同比增长18.6%;短期险保费15.30亿元,同比增长13.8%[19] 特定年期交保费业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一季度十年期及以上期交保费5.40亿元,较2024年的9.93亿元下降45.6%[18] 短期险业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一季度短期险保费18.28亿元,较2024年的16.82亿元增长8.7%[18] 投资资产及收益率指标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投资资产为16876.97亿元[21]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5.7%;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为2.8%[21] 公司现金流量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Q1公司合并收到签发保险合同保费现金710.39亿元,2024年同期为606.23亿元[28] - 2025年Q1公司合并支付签发保险合同赔款现金316.05亿元,2024年同期为184.39亿元[28] - 2025年Q1公司合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5.88亿元,2024年同期为376.58亿元[28] - 2025年Q1公司合并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为1857.41亿元,2024年同期为1310亿元[28] - 2025年Q1公司合并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52.66亿元,2024年同期为82.62亿元[28] - 2025年Q1公司合并吸收结构化主体少数股东投资收到现金8.05亿元,2024年同期为44.27亿元[29] - 2025年Q1公司合并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50.85亿元,2024年同期为 - 424.39亿元[29] - 2025年Q1公司合并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额为 - 0.25亿元,2024年同期为0.86亿元[29] - 2025年Q1公司合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32.12亿元,2024年同期为35.67亿元[29] - 2025年Q1末公司合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16.44亿元,2024年同期末为253.55亿元[29]
保险行业点评:万能险机制功能和定位迎来重构
民生证券· 2025-04-27 12:4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通知》从产品管理、账户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和销售管理四个方面对万能险发展进行规范,推动万能险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防范利差损风险,缓解资产负债匹配压力 [5][7] - 短期行业万能险保费或有波动,长期利好产品销售,产品经营久、运营和投资稳健的头部险企更受益,建议关注中国太保,关注阳光保险、新华保险、中国平安、中国人寿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4月2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万能型人身保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对产品开发、保障水平、账户管理、资金运用和销售行为等方面规范调整 [2] 产品管理 - 明确万能险定义,规范产品设计和开发,杜绝产品“异化”,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3] - 仅允许终身寿险、两全保险和年金保险设计为万能型,剔除定期寿险,保障期限不低于5年 [3] - 单款万能险基本保险费上限由1万元提至2万元,18 - 60周岁人群身故保额不低于基本保费20倍 [3] - 允许保险公司设置万能险保证利率调整机制,废止“保证利率终身不变”条款 [3] 账户管理 - 明确万能账户结算频率,基于真实投资收益,不得虚增收益,使投资收益确认和收益率披露更真实精确 [4] - 允许险企在万能险单独账户设立后6个月内划拨自有启动资金,禁止随意变更资金归属 [4] - 要求险企制定盈余分配规则,提取特别储备,规定三种结算利率调整情形,使万能结算利率更平滑 [4] 资产负债管理 - 明确万能账户资金运用集中度限制,预计部分小规模万能账户配置难度增加、数量减少 [5] - 规范万能险账户资金运用,加强流动性管理,助险企合理制定投资计划,规范投资行为,使投资收益更稳健 [5] 销售管理和全过程监督 - 明确万能险销售分级培训与负面清单,规定“新老划断”产品调整时间节点,2025年5月1日后新产品全面合规,存量业务2026年4月30日前完成整改 [5] - 加强非现场监管,视情况开展现场检查,使万能险产品销售更规范,减少销售误导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