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手回集团(02621)
icon
搜索文档
流量驱动失速、上市就破发,手回集团在港股价值重估
搜狐财经· 2025-06-11 15:54
港股IPO与股价表现 - 手回集团在香港上市后股价破发 发行价为8 08港元 上市当天盘中跌幅达17% 截至6月11日午间收盘股价跌至5 09港元 较发行价下跌近四成 [2] - 公司当前市值11 52亿港元 换手率0 20% 成交额232 40万港元 [3] 公司业务模式与收入结构 - 公司为互联网人身保险中介服务提供商 通过线上平台为投保人及保险公司提供解决方案 不承担保险风险 [5] - 主营业务分为三部分:牛保100(贡献62 8%收入)、小雨伞(21 3%)、咔嚓保(15 9%) [9][15] - 牛保100包含自媒体流量渠道(29 4%收入)和持牌经纪代理公司(33 4%) 合作方超1100家 [10] - 小雨伞为直接分销平台 咔嚓保通过2 7万名保险代理人分销 其中1 6万人在2024年有实际销售 [13][14] 行业竞争格局 - 2023年中国人身险市场规模3 8万亿元 中介市场总保费2370亿元(占6 3%) [6][7] - 线上中介占人身险中介市场89 1%份额 公司以2 9%市场份额排名第八 在长期人身险领域为第二大线上中介(7 3%份额) [7]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波动较大:2021年15 48亿元 2022年8 06亿元 2023年16 34亿元 2024年13 87亿元 [8] - 净利润剧烈波动:2021年亏损2 04亿元 2022年盈利1 31亿元 2023年亏损3 56亿元 2024年亏损1 36亿元 [8] - 经调整后净利润:2022年0 75亿元 2023年2 53亿元 2024年2 42亿元 [17] 成本结构 - 主要成本为佣金支出(2024年占55 8%)和渠道推广费(37 5%) [20] - 销售及营销开支中广告营销占比连续三年超40% [21] - 2024年渠道费用8 01亿元 研发投入仅5100万元(同比降16 6%) 研发人员从145人减至133人 [23] 商业模式分析 - 公司高度依赖外部流量获客 商业模式本质为营销驱动而非技术驱动 [23] - 与社交软件类似存在"反向网络效应"风险 需持续投入流量维持规模 [25]
6.4犀牛财经早报:多家公募自购新发浮动费率基金 手回集团较招股价跌近三成
犀牛财经· 2025-06-04 09:37
基金行业动态 - 多家公募自购新发浮动费率基金,兴证全球基金拟运用2000万元认购旗下兴证全球合熙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1] - 新模式浮动费率基金明确锚定业绩比较基准,费率与持有期挂钩,采用开放式运作模式 [1] - 理财行业掀起"降费潮",部分产品管理费率低至0.01%/年,近一周内超300只理财产品调降费率 [2] 上市公司回购与增持 - 5月以来A股共440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相关公告,5月单月78家发布新回购方案 [1] - 自2024年10月以来A股共650家上市公司或重要股东获回购增持贷款,总金额约1370亿元 [1] - 格力电器股东京海互联已增持452.2万股,增持金额达2.03亿元,计划增持金额10.5-21亿元 [10] 银行业动态 - 农业银行北京分行叫停高息高返,将车贷返佣比例从15%降为5% [2] - 北京、四川、河南等地多家银行对汽车贷款业务高息高返问题进行整改 [2] - 美联储解除对富国银行逾七年的资产上限规定 [4] 科技与医药行业 - 拜耳前列腺癌药物Nubeqa获FDA批准,联合疗法降低影像学进展或死亡风险46% [3] - Meta调整VR开发计划,砍掉Quest 4升级项目,加速开发"超轻薄开放式头显" [4] - OpenAI可能在7月发布GPT-5 [3][4] 资本市场与IPO - 港股IPO外资基石投资者增加,今年15家企业引入外资基石投资者,去年同期仅3家 [5] - 手回集团上市后股价较招股价跌近三成,市值15亿港元 [6][7] - 乘风科技启动北交所IPO辅导,从事阀门、流体控制机械研发生产 [7] 企业并购与融资 - 联合光电拟发行股份购买长益光电100%股份 [8] - 中国平安拟发行117.65亿港元零息可转债,用于业务发展和补充资本 [5] 企业业绩与展望 - 华润三九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将实现双位数增长 [9] 美股市场 - 美股三大股指集体上涨,道指涨0.51%,标普500涨0.58%,纳指涨0.81% [11] - 英伟达涨近3%,领涨道指,市值重回第一 [11]
手回集团较招股价跌近三成
南方都市报· 2025-06-04 07:11
上市进程与股价表现 - 手回集团历经三次递表、两次折戟后于5月30日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并完成IPO,发行2435.84万股新股,发售价8.08港元/股(发行区间上限),募资总额1.97亿港元 [2] - 上市首日股价破发,开盘价7.50港元/股(较发行价跌7%),收盘报6.61港元/股(跌幅18.19%),市值15亿港元,随后两个交易日继续下跌至5.71港元/股(较发行价累计跌近30%),总市值缩水至13亿港元 [2] 业务结构与市场份额 - 旗下拥有三大平台:"小雨伞"(C端直销,2024年收入占比21.3%)、"咔嚓保"(代理人分销,收入占比15.9%)、"牛保100"(B端合作,收入占比62.8%),B端渠道贡献超六成收入 [3][4] - 2023年在中国线上长期人身险市场份额达7.3%,位列行业第二 [3] - 收入结构单一,99%以上依赖保险交易佣金,技术服务收入不足1% [6] 财务数据与行业影响 - 营收波动显著:2022年8.06亿元→2023年16.34亿元(同比+102.7%)→2024年13.87亿元(同比-15.1%) [5] - 净利润由2022年盈利1.31亿元转为2023年亏损3.56亿元、2024年亏损1.36亿元,两年累计亏损4.92亿元 [5] - "报行合一"政策导致长期寿险首年佣金率从2022年34.6%降至2024年21.5%,长期寿险收入占比从50%降至33.8%,短期险种占比提升至22.2%但佣金率更低 [5] 募资用途与对赌压力 - 募资约60%用于优化销售网络与研发,其余补充流动性及并购,但研发投入占比从2022年6.6%降至2024年3.7% [7] - A轮至C轮投资者协议包含撤资权条款,若未在2025年9月30日或首次递表后18个月内上市,需按本金+利息或150%本金等条件回购股份,2024年末现金储备仅1.13亿元 [7] 公司治理与行业挑战 - 2020年管理层内讧事件曝光治理风险,创始人徐瀚控诉CEO光耀"篡权"后离职创立竞品,光耀现持股29.68% [8] - 子公司曾因返利、违规销售等被罚,2020年小雨伞保险被罚12万元,2023年创信保险销售被罚5万元 [8] - 面临蚂蚁保、腾讯微保等流量巨头挤压,以及保险公司"去中介化"趋势 [9]
小雨伞保险母公司手回集团上市首日收跌18% 创始人团队仅CEO一人上台敲锣致辞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30 21:08
公司上市情况 - 公司于5月30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每股定价8 08港元 共发行2435 84万股股份 每手400股 [1] - 上市首日股价开盘即跌 收盘报6 61港元/股 跌幅达18 19% [1] - 公开发售阶段获990倍认购 最终公开发售股份1217 92万股 占发售股份总数50% [4] - 国际配售阶段获1 13倍认购 最终国际发售股份1217 92万股 占发售股份总数50% [4]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1 34亿港元 [4] 公司业务与财务 - 公司成立于2015年 为人身险中介服务提供商 在线提供保险服务解决方案 [1] - 收入主要来自保险公司支付的佣金 保险技术服务收入占比近三年均低于1% [1]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8 06亿元 16 34亿元 13 87亿元 [5] - 同期期内利润分别为1 31亿元 -3 56亿元 -1 36亿元 [5] - 同期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7502万元 2 53亿元 2 42亿元 [5] 公司产品与战略 - 旗下核心平台为小雨伞保险分销平台 [3] - 产品覆盖用户全生命周期 包括"大黄蜂"少儿重疾险 "超级玛丽"成人重疾险 "养多多"养老保险等 [4] - 募资金额60%用于销售及营销网络优化 20%用于研发能力提升 10%用于并购 10%用于营运资金 [4] - 未来战略聚焦"明白买 放心赔"理念 推动保险生态共赢及全球市场拓展 [4] 行业竞争格局 - 公司主要与保险中介机构 保险公司内部销售人员 银行保险渠道及保险兼业代理机构竞争 [5] - 中国在线长期人身险中介市场集中且竞争激烈 [5] - 按2023年人身险中介市场总保费计 公司排名第八 市场份额2 9% [5] - 2025年以来已有轻松健康集团 青民数科 白鸽在线等7家保险科技及中介平台递交港股 美股招股书 [5] 公司管理层 - 创始人兼CEO光耀负责上市敲锣及致辞 [1][3] - 联合创始人韩立炜现任首席技术官 年龄40岁 [3] - 前联合创始人徐瀚2020年退出公司 未出现在招股书中 [3]
手回集团港交所上市!福田金科双园培育又一家上市企业
搜狐财经· 2025-05-30 18:33
福田金科双园发展成果 - 手回集团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 股票代码2621HK 成为福田金科双园培育的第三家上市企业 [1] - 福田金科双园包括湾区国际金融科技城和国际金融科技生态园 构建6万㎡产业空间载体 形成双园联动发展格局 [2] - 五年间成功培育三家上市企业:财富趋势科创板688318 凌雄科技港股2436HK 手回集团港股2621HK [2] - 截至2024年 园区企业总估值最高接近700亿元 其中上市公司市值总计34403亿元 未上市企业总估值达29943亿元 [2] 手回集团业务亮点 - 公司以科技创新驱动保险中介行业变革 成为数字化转型典范 覆盖从获客到理赔的全业务流程 [5] - 采用AI技术优化业务品质 鹰眼AI识别销售风险使有效投诉率降至1%以下 [5] - 智慧双录系统将单件保单双录时间缩短至10至15分钟 通过率达996 [5] 产业培育服务体系 - 福田金科双园提供"四个对接"精准服务:市场对接打造供需合作平台 资本对接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 政策对接协助获取支持 人才对接吸纳高端人才 [6] - 手回集团上市案例体现政企园三方协同创新模式 展示园区资源整合与生态构建能力 [6]
三度递表终闻锣响 手回集团今日正式登陆港交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17:03
公司上市情况 - 公司历经两次递表折戟后于5月30日成功登陆香港交易所主板市场 [1] - 全球发售2435.84万股,香港与国际发售各1217.92万股,最终发售价为每股8.08港元 [1] - 公司于2024年1月首次递表,7月第二次递表,5月15日通过聆讯,5月30日正式上市 [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定位为人身险中介服务提供商,核心业务为通过数字化平台促成保险交易,收入主要来自保险公司支付的佣金 [1] - 在中国人身险中介市场排名第八,市场份额为2.9% [2] - 按2023年长期人身险总保费计算,公司是中国第二大线上保险中介机构,市场份额为7.3% [2] - 按2023年长期人身险的首年保费收入计算,公司亦为中国第二大线上保险中介机构 [2] 财务表现 - 2021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48亿元、8.06亿元、16.34亿元、13.87亿元 [3] - 2021年亏损2.04亿元,2022年盈利1.31亿元,2023年、2024年分别亏损3.56亿元、1.36亿元 [3] - 经调整后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别录得净利润0.75亿元、2.53亿元和2.42亿元 [3] - 2024年收入回落但通过产品优势和优化运营流程实现持续盈利 [3] 业务构成 - 公司商业版图由三个数字化平台构成:直营平台"小雨伞"、赋能保险代理人的"咔嚓保"以及连接B端合作伙伴的"牛保100" [3] - 2024年小雨伞在线直接分销收入为2.93亿元,占保险交易服务总收入的21.3% [3] - 咔嚓保通过保险代理人分销收入为2.20亿元,占比15.9% [3] - 牛保100在业务伙伴协助下分销收入为8.65亿元,占比62.8% [3]
小雨伞母公司手回集团上市即破发跌18% 去年降收减亏
中国经济网· 2025-05-30 16:53
上市表现 - 公司于港交所上市首日开盘报7.5港元,较最终发售价8.08港元下跌7.18%,收盘报6.61港元,跌幅达18.19% [1] - 公司发售股份总数24,358,400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与国际发售各占12,179,200股 [1][2] - 上市时已发行股份数量为226,378,600股(超额配股权行使前) [2] 发行与募资 - 最终发售价定为8.08港元(发行价范围6.48-8.08港元),未行使发售价格调整 [5] - 募资总额196.82百万港元,扣除62.59百万港元上市费用后净募资134.22百万港元 [4][6] - 联席保荐人包括中金公司、华泰国际等10家金融机构 [2] 业务概况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人身险中介服务提供商,通过数字化平台提供保险解决方案 [6] - 主要运营三大分销平台:小雨伞、咔嚓保、牛保100 [6] - 募资用途包括:60个月内优化销售网络、提升研发能力;36-60个月内进行战略并购;60个月内补充营运资金 [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8.06亿元(+102.6%)、16.34亿元(-15.1%)、13.87亿元 [6][7] - 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1.31亿元、-3.56亿元、-1.36亿元 [6][7] - 毛利率从2022年34.8%提升至2024年38.1%,主要因营业成本占比下降 [7] - 2023年出现35.8%的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亏损,显著影响利润 [7] - 经营活动现金流从2022年净流出5426万元改善为2023年净流入2.05亿元,2024年保持1.10亿元净流入 [7][8]
5月30日电,利弗莫尔证券显示,手回集团香港上市首日低开超7%,报7.5港元,发行价为8.08港元。
快讯· 2025-05-30 09:23
公司上市表现 - 手回集团香港上市首日低开超7% [1] - 首日报价7 5港元 较发行价8 08港元下跌7 18% [1]
手回集团启动招股 拟5月30日登陆港交所主板
经济观察网· 2025-05-29 12:37
公司上市计划 - 公司计划全球发售2435.84万股股份,发行价区间为每股5.84港元至8.08港元,预计于5月30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2] - 国际配售占比约90%(2192.24万股),香港公开发售占比10%(243.6万股,可重新分配) [2] - 已引入天津海泰集团、鹿驰资本作为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约4955万港元股份,其中天津海泰认购500万美元(约合3874万港元),鹿驰资本认购1000万元人民币(约合1081万港元) [2] - 以发行价中位数7.28港元计算,公司上市后市值约16.48亿港元(约15.17亿元人民币),对应市销率(PS)1.09倍、市盈率(PE)6.27倍 [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8.06亿元、16.34亿元、13.87亿元 [3] - 同期经调整净利润为0.75亿元、2.53亿元、2.42亿元,调整后净利率逐年提升至2024年的17.4% [3] 公司业务模式 - 通过数字化平台提供人身险交易及服务解决方案,旗下拥有小雨伞(在线直销)、咔嚓保(代理人分销)、牛保100(合作伙伴分销)三大平台 [3] - 截至2024年底,累计分销超1900个保险产品,其中定制产品占比约15%,有效保单覆盖160万投保人及240万被保人 [3] 行业背景 - 2023年中国互联网人身险保费规模达5000亿元,占人身险市场总保费的14.6% [3] - 保险科技及中介平台在资本市场表现分化,2024年上市的有家保险、致保科技首日破发,车车科技虽首日涨超5倍,但目前股价不足1美元 [3] - 业务同质化、依赖流量平台及"报行合一"政策压缩佣金空间等因素制约行业估值 [3] 行业竞争格局 - 除公司外,轻松健康集团、青民数科等7家保险科技公司仍在排队赴港、赴美上市 [3] - 公司上市由华泰国际、中金公司担任联席保荐人,公开招股将于5月27日截止 [3]
对赌倒计时下三闯港交所,手回集团终过上市聆讯
南方都市报· 2025-05-27 22:02
上市进展 - 手回集团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结束长达18个月的IPO征程 [1] - 计划全球发售0.24亿股股份,其中国际发售0.22亿股,香港公开发售243.6万股 [1] - 发行价格区间为5.84至8.08港元,募资规模至多1.968亿港元,预计5月30日开始交易 [1] 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5年,由腾讯团队、保险专业团队及医疗健康团队联合创立 [5] - 2023年长期人身险市场份额占7.3%,为中国第二大线上保险中介服务机构 [5] - 拥有三大平台:"小雨伞"(C端直销)、"咔嚓保"(代理人渠道)、"牛保100"(B端合作) [5] - 2024年收入结构:牛保100占62.8%(8.65亿元)、小雨伞21.3%(2.93亿元)、咔嚓保15.9%(2.2亿元) [6] 财务表现 - 营收波动明显:2022年8.06亿元→2023年16.34亿元(+102.7%)→2024年13.87亿元(-15.1%) [7] - 净利润:2022年盈利1.31亿元→2023年亏损3.56亿元→2024年亏损1.36亿元,两年累计亏损4.92亿元 [7] - 长期寿险佣金率从2022年34.6%降至2024年21.5%,收入占比从50%降至33.8% [7] - 短期险种占比提升至22.2%,但佣金率更低 [7] - 收入结构单一:99%依赖保险交易佣金,技术服务收入不足1% [8] 募资用途 - 60%资金用于优化销售网络与研发,剩余部分补充流动性及并购 [9] - 研发投入占比从2022年6.6%降至2024年3.7%,销售费用常年维持9%-12% [9] 对赌协议 - A轮至C轮投资者约定若未能在2025年9月30日或首次递表后18个月内上市可要求回购股份 [9] - 赎回条款严苛:可能按"本金+利息"、"本金150%+未分配利润"或"公允市值"最高者执行 [9] - 2024年末现金储备仅1.13亿元,若触发赎回资金链将面临断裂风险 [9] 公司治理 - 2020年发生管理层内讧事件,创始人徐瀚控诉CEO光耀"篡权"并强夺财务章,后离职创立竞品 [10] - 光耀现通过控股实体持股29.68%,徐瀚已完全退出 [10] - 子公司曾因违规受罚:2020年小雨伞保险被罚12万元,2023年创信保险销售被罚5万元 [10] 行业环境 - 面临蚂蚁保、腾讯微保等流量巨头挤压,以及头部保险公司"去中介化"趋势 [11] - "报行合一"政策实施导致佣金率下降,长期寿险产品需求萎缩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