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龙光集团(03380)
icon
搜索文档
楼市早餐荟 | 武汉延长部分房地产政策期限;龙光集团:正努力推进债务重组方案和文件的落实工作
北京商报· 2025-07-01 09:50
房地产政策调整 - 武汉市延长部分房地产政策期限至2025年12月31日 包括优化新建商品房项目审批服务和预售资金监管政策 [1] - 政策适用于中心城区 东湖高新区 武汉经开区开发建设的新建商品住房项目 开发投资额需达到25%以上 主体结构施工形象进度达到±0 [1] 房企债务管理 - 弘阳地产2025年上半年完成约30亿元贷款展期或放缓还款进度 并取得约9000万元新融资 [2] - 弘阳地产采取多项措施应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 包括延长借款还款期 取得新贷款 加快销售回款 控制成本 出售项目公司股权等 [2] - 龙光集团正推进整体债务重组方案 包括准备法律文件 更新项目资产资料 重组现有债务结构等 [3] 房企人事变动 - 中原建业执行董事陈爱国因家庭理由辞任 将于2025年7月1日生效 [4] 行业销售数据 - 2025年上半年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18364.1亿元 同比下降11.8% [5] - 销售总额超千亿房企4家 较去年同期减少2家 分别为保利发展 绿城中国 中海地产 华润置地 [5] - 百亿房企数量为46家 [5]
龙光集团披露债务重组最新进展
快讯· 2025-06-30 20:59
龙光集团债务重组进展 - 公司过去数月持续推进整体债务重组方案 包括准备法律文件 更新债权人项目及资产数据 重组部分现有债务结构 处理银行双边债务和永续证券 [1] - 公司及其顾问正努力推进重组方案和文件的落实工作 将适时公布境外整体重组方案重大进展 [1] - 全资附属公司深圳市龙光控股有限公司已公布21笔境内公司债券及资产支持专项计划(ABS)重组方案 提供全额转换特定资产 资产抵债 现金回购 股票 全额留债等选项 [1] - 公司将适时公布境内债券及资产支持专项计划(ABS)重组重大进展 [1]
龙光集团:公司及其顾问正努力推进重组方案和文件的落实工作。
快讯· 2025-06-30 20:23
龙光集团:公司及其顾问正努力推进重组方案和文件的落实工作。 ...
更多优质房企或重启海外融资
证券时报网· 2025-06-25 20:39
房企债务重组进展 - 多家房企债务重组取得积极进展 包括佳兆业、融创、金轮天地等海外债重组基本获债权人通过 截至目前融创、富力、中梁、金科等10多家房企债务重组或重整获批 房企风险出清提速 [1] - 龙光优化债券重组方案 为21笔公司债券及资产支持证券持有人提供新方案 新方案更加突出多元化、自愿性和公平性原则 为重组提供更多资源支持 [1] - 2024年房企债到期规模4828亿元 2025年债务到期规模5257亿元 2025年房企海外债尚有一千多亿元 总体规模较高峰期已明显下滑 房企海外债已度过偿债高峰期 [1] 民营房企海外融资 - 新城发展拟发行3亿美元2028年到期的优先票据 所得资金主要用于同步购买要约 这是近3年来首家重启资本市场融资的民营房企 被视为民营房企海外融资的破冰之举 [2] - 海外债融资或将继续向少量民营房企开放 2025年前5个月民营房企信用债发行仍面向少数尚未出险的品牌房企 中小民营房企和出险房企未能受益 [2] - 海外债高成本特点尚未改变 房企虽有维持海外债融资渠道畅通的需求 但在盈利持续承压背景下 出于管控融资成本需要 高成本海外债可持续性不强 [2] 房企销售与融资环境 - 2025年前5个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同比下降10.8% 降幅较1-4月微降0.6个百分点 5月单月TOP100房企销售额同比下降17.3% 较4月单月降幅扩大0.5个百分点 [3] - 美联储降息节奏放缓 市场担忧美国长期财政状况和全球金融市场风险 美元债市场波动或将加大 资本市场波动可能对民企稳定发行海外债产生影响 [3]
前4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679个;超九成债权人支持旭辉境外债务重组 | 房产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5 08:40
老旧小区改造进展 - 2025年全国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5万个 1-4月已开工5679个 完成率22.7% [1] - 河北 重庆 辽宁 上海 浙江 湖北6地区开工率超50% 显示区域推进力度分化 [1] - 政策加速推进城市更新 通过改善居住条件拉动投资消费 体现稳增长与惠民生双重目标 [1] 房企债务重组动态 - 旭辉境外债务重组获92.66%债权人支持 涉及1250名债权人持有的79.33亿美元债务 [2] - 重组方案预计削减52.7亿美元债务 占境外债务总额66% 将显著缓解流动资金压力 [2] - 龙光控股优化重组方案 29项原始增信资产将分别用于转换特定资产 抵债及留债选项 [3] - 公司股东额外筹集现金及股票资源 增加偿债来源 方案创新性获市场关注 [3] 土地市场交易 - 中建玖合74.91亿元底价竞得北京通州组合地块 楼面价3.2万元/平方米 [4] - 地块包含8个分区 含居住及多功能用地 居住地块限高100米属北京罕见 [4] - 中铁建20.13亿元竞得成都成华区住宅用地 楼面价14300元/平方米 溢价率2.14% [5] - 成都地块吸引招商蛇口 华润置地等竞拍 显示房企对优质地块争夺意愿仍强 [5]
龙光更新219亿境内债重组方案,拟额外筹集现金保障偿付
第一财经· 2025-06-04 20:00
公司债务重组方案调整 - 龙光集团对3月中旬提出的219亿元境内债务重组方案进行优化调整,新方案涉及29项原始增信资产的重新配置 [1] - 股东将额外筹集现金资源和龙光集团股票资源以增强偿债能力 [1] - 公司增设现金提前偿付安排,同意方案的持有人可获得0.2%的提前兑付 [3] 重组方案具体选项 - **全额转换特定资产**:设立信托,每100元债券兑换100元信托份额,首次分配0.5%,期限15年,预计接纳40.1亿元本金 [2] - **资产抵债**:包含以物抵债(每100元债券兑换34元资产+1元现金)和信托抵债(每100元债券兑换35元信托份额,首次分配0.5%,期限5年) [2] - **折价购回**:按面值18%价格回购,预计使用4.5亿元现金,接纳25亿元本金 [3] - **债转股**:通过龙光集团定向增发不超过5.3亿股股票抵债,每张债券面值按6港元/股折算,预计接纳29.2亿元本金 [3] - **全额留债**:未选择其他选项的债权人展期至2033年,本金从2030年起每半年支付,利率1%/年 [3] 行业动态与背景 - 龙光是继融创、旭辉后第三家对境内债进行大幅削债的房企 [4] - 融创的境内债重组方案从展期转向削债,为行业提供了新思路 [4] - 当前房企境内债务重组条款趋同,普遍包含现金回购、债转股、以资抵债和全额留债等选项 [4] - 部分出险房企因现金流紧张及资产缩水,需系统性措施化解债务风险 [4]
龙光集团(0338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16:4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232.65亿元,2023年为471.67亿元;2024年净亏损66.18亿元,2023年为88.58亿元[10] - 2024年公司合约销售190.46亿元,2023年为71.79亿元[10] - 2024年公司收入为232.64613亿元,2023年为471.66787亿元;2024年毛利为 - 50.75271亿元,2023年为 - 45.09443亿元[43][59] - 2024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为62.98354亿元,2023年为89.34542亿元;2024年非控股股东应占亏损为3.2013亿元,2023年盈利7643万元[43][59] - 2024年度集团总收入为232.646亿元,较2023年减少239.022亿元(约50.7%)[60] - 2024年度物业开发收入约为229.641亿元,较2023年的467.819亿元减少约50.9%,长江三角洲区域、大湾区、西南区域及其他区域占比分别为37.5%、35.5%、14.5%及12.5%[60][61] - 2024年度销售成本较2023年减少233.363亿元(约45.2%)至283.399亿元,计提了约62.8亿元存货减值拨备[64] - 2024年度销售及营销开支约为8.132亿元,较2023年的14.526亿元减少约44.0%[65] - 2024年度行政开支约为5.159亿元,较2023年的8.925亿元下降约42.2%[65] - 2024年度财务成本净额减少至约11.048亿元(2023年:16.208亿元)[66] - 2024年度企业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净额分别约为拨回6.092亿元及拨回2.037亿元(2023年:约7.079亿元及10.783亿元)[6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值约为2125.859亿元,负债总额约为1877.807亿元,权益总额约为248.052亿元[6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股东应占亏损为人民币6,298,354,000元,2023年为人民币8,934,542,000元[15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公司全年合计顺利完成项目交付70个批次、约2.8万套[3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规划新开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37万平方米,竣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352万平方米[50][51] - 于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发展中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约为763万平方米[52] 各地区表现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开发的土储面积约2361万平方米,大湾区和长江三角洲区域土储货值占比约76%[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实现权益合约销售约71.8亿元,大湾区、长江三角洲区域、西南区域及其他区域占比分别约为52.1%、14.9%、9.2%及23.8%[49] - 2024年公司权益合约销售中,大湾区金额为37.43亿元,占比52.1%;长江三角洲区域金额为10.65亿元,占比14.9%;西南区域金额为6.61亿元,占比9.2%;其他区域金额为17.1亿元,占比23.8%[50] - 2024年公司土地储备中,大湾区建筑面积为1182.6955万平方米,占比50.1%;长江三角洲区域建筑面积为168.2768万平方米,占比7.1%;西南区域建筑面积为587.8423万平方米,占比24.9%;其他区域建筑面积为422.5973万平方米,占比17.9%[56] - 2024年度物业开发收入约为229.641亿元,较2023年的467.819亿元减少约50.9%,长江三角洲区域、大湾区、西南区域及其他区域占比分别为37.5%、35.5%、14.5%及12.5%[60][6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3月17日公司在境内向投资人发布了整体境内债重组方案[36] - 公司拟将2019年贷款及2020年融资纳入2025年1月10日公布的整体债务重组中[179][180]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4年公司获MSCI维持「A」级ESG评级[9] - 2024年公司获“卓越指数•房地产卓越表现 — 2024房地产卓越企业表现”等集团奖项[14] - 2024年深圳龙光•锦绣公园壹号等项目获多个项目奖项[20] - 202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6%至100280亿元,住宅投资同比减少10.5%至76040亿元[34] - 2024年商品房销售面积9738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9%,销售额96750亿元,下降17.1%[34] - 公司创立于1996年,2013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拥有多项一级资质[8] - 截至2025年2月27日,持有公司境外债务本金总额62.07亿美元中超过80.8%的同意债权人已加入整体CSA[35] - 公司呈報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止期間的企業管治報告[82] - 公司企業管治常規以聯交所上市規則附錄C1企業管治守則第二部份原則為基礎[83] - 公司於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內採納、應用及遵守企業管治守則[84] - 公司秉持「務實、創新、陽光、高效」核心價值觀和「客戶至上、服務為先」經營理念,為超過百萬人口提供服務[85] - 公司一直採用上市規則附錄C3所載上市發行人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標準守則[86] - 全體董事在2024年全年遵守標準守則,公司未發現僱員違反僱員書面指引情況[86] - 执行董事长纪海鹏先生,58岁,于2013年11月18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亦是公司创办人及主席[69] - 廖家瑩女士55歲,2013年11月18日獲委任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2024年11月7日辭任復興亞洲絲路集團獨立非執行董事職務[75] - 蔡穗聲先生74歲,2013年11月18日獲委任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曾於2006 - 2010年任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常務理事[77] - 劉勇平博士69歲,2023年3月30日獲委任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現為萬嘉集團及悅達國際獨立非執行董事[78] - 公司高級管理層包括主席紀海鵬先生、行政總裁賴卓斌先生、執行總裁黃湘玲女士、副總裁陳勇先生和周吉先生[79] - 董事会由五名执行董事及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超三分之一[89] - 主席与行政总裁分别由纪海鹏先生及赖卓斌先生担任[91] - 每位董事任期三年,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93] - 2024年全体董事均参与网上培训及阅读企业管治等材料[98] - 2024年各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及股东周年大会的出席率均为100%[100] - 董事会成立审核、薪酬及提名三个委员会[101] - 审核委员会2024年审核并建议批准2023年度及2024半年度财务报表[10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审核委员会与外聘核数师沟通两次[104] - 2024年审核委员会成员出席会议的出席率均为100%[105] - 新董事履新应接受正式全面就职培训,公司鼓励董事持续专业发展[97] - 2024年薪酬委员会调整了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待遇[108] - 2024年薪酬委员会会议中,张化桥、纪海鹏、廖家莹出席次数/会议次数均为2/2[10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年收入在人民币300万元以下的高级管理人员有2人,300万元至500万元的有3人[109] - 2024年提名委员会检讨了董事会架构、人数及组成等事宜[111] - 2024年提名委员会会议中,纪海鹏、张化桥、廖家莹出席次数/会议次数均为1/1[111] - 董事会九名董事中有两名女性董事[1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全职雇员男性占约61.4%,女性占约38.6%[112] - 提名委员会每年将检讨董事会架构、人数及组成,尤其关注性别多元化[114] - 公司已采纳董事会独立性机制,2024年检讨执行情况及成效,结果令人满意[120][121] - 董事提名政策载列评估建议候选人的准则及股东大会甄选举程序[117] - 公司已制定股息政策,董事会可建议及宣派中期、末期、特别股息等,需考虑财务业绩、现金流等多因素[122][128] - 提名委员会每年评估独立董事独立性,对董事会独立性进行年度审查[124] - 公司制定反腐政策,对腐败及非法行为零容忍,审计监察室监督系统完整性[125] - 公司制定举报政策,审核委员会负责监督执行及调查投诉[126] - 2024年审核委员会审阅公司企业管治政策、人员培训等情况[127] - 公司建立与COSO 2013框架相符的内部控制制度,风险管理程序包括识别、评估、管理阶段[129][131] - 管理层确认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外聘公司进行评估,结果2025年3月落实[130] - 董事会认为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充足,重大风险性质及程度无变动[132] - 董事负责编制及审阅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务报表,认为符合准则并充分披露[133] - 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外聘核数师核数服务薪酬260万元,中期审阅服务费85万元,总计345万元[135] - 李昕颖于2024年接受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2025年3月27日辞任公司秘书,苏嘉敏获委任[138] - 持有公司缴足股本(有投票权)十分之一以上的股东可要求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大会应在要求提出后两个月内举行[140] - 公司2024年未对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作出变动,最新版本可在公司及联交所网站浏览[148] - 公司董事会提呈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报及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150] - 公司于开曼群岛注册,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位于环球贸易广场68楼02–03A室[151] - 公司作为投资控股公司,主要从事物业开发及经营[152] - 集团业务回顾、未来发展讨论、风险因素描述及财务表现分析分别载于年报相应页面[153] - 集团遵守环保法规,设定合规程序确保合规[154] - 集团注重与雇员、客户、业务伙伴的关系,采取多种措施维护[155][156] - 公司不建议派发2024年度末期股息(2023年:零)[159] - 公司将于2025年6月16日至6月19日暂停办理股东登记手续,过户文件须不迟于2025年6月13日下午4时30分送达[160] - 2019年贷款协议初始金额为16.1亿港元,可增至不超25亿港元,年利率3.95%,截至年报日期8.8亿港元未偿还[178][179] - 2019年7月15日,定期贷款融资增加1.5亿港元至17.6亿港元[178] - 2022年7月25日,2019年贷款协议最终到期日延长至2023年1月24日[178] - 2020年融资协议获授相当于25.2564亿港元的双货币定期贷款融资,附上限7.7亿港元增额权,截至年报日期7.8亿港元及2.2388亿美元未偿还[180] - 纪海鹏先生、张化桥先生及刘勇平博士将在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符合资格并同意膺选连任[170] - 每名董事任期三年,其后可续任,直至一方发出不少于三个月书面通知终止[1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持有库存股份,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167][168] - 购股计划有效期为2013年11月18日至2023年11月17日,期满后2024年12月31日无购股可授出[181][186][191] - 购股计划涉及股份上限为全球发售完成后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即5亿股,相当于年报日期已发行股份约8.79%[182] - 因购股计划及其他购股计划未行使购股获行使可能发行股份,任何时候不得超已发行股份30%[183] - 接受购股计划授出购股时,承授人需支付1.0港元作为代价[184] - 截至报告日期,购股计划已授出未行使购股可发行5878.2万股,相当于报告日期已发行股份约1.03%[186] - 十二个月内,向各合资格参与者授出购股获行使时,已发行及可能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授出日期已发行股份1%[187] - 购股可在董事决定期间行使,不超授出日期起计10年,受提早终止条款规限[187] - 除非董事另行规定,获授购股可行使前无最短持有期限[188] - 购股行使价不得低于授出日期收市价、前五营业日平均收市价及普通股面值最高者[189] - 购股计划参与者包括公司或附属公司雇员、董事及对公司有贡献的其他人士[185] - 2024年概无授出购股权[19
青岛调整公积金贷款借款人年龄上限;龙光集团2024年净亏损66.2亿元
北京商报· 2025-03-28 10:49
房地产行业政策 - 3月27日青岛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通知,缴存人购青岛市商品房现房申请公积金贷款额度可上浮10%,且可与其他上浮政策叠加,叠加后最高限额150万元 [1] - 通知调整青岛市公积金贷款借款人年龄上限,贷款到期日男性不超过68岁,女性不超过63岁,或不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后5年,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30年 [1] 企业业绩情况 龙光集团 - 3月27日龙光集团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2024年权益合约销售额71.8亿元,确认收入232.6亿元,年内净亏损66.2亿元,持续亏损因房地产业务低迷、项目结转毛利率下行及计提存货减值 [2] - 截至2025年2月27日,龙光境外债务整体重组获持有62.07亿美元境外债务本金总额超80.8%的债权人加入支持协议 [2] 金融街物业 - 3月27日金融街物业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报告,2024年收入约17.52亿元,同比增加约15.65%,年内利润约1.32亿元,同比减少约7.87%,股东应占利润约1.16亿元,同比减少约9.39% [2] 碧桂园服务 - 3月27日碧桂园服务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2024年全年总收入439.9亿元,同比增长3.2%,物业管理等业务合计经调整收入同比增长10.2%,核心业务合计经调整毛利增长6.4%至92亿元 [3] 弘阳地产 - 3月27日弘阳地产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2024年度营收约113.06亿元,同比减少42.9%,净亏损55.256亿元,报告期间毛损率为1.6%,去年同期为3.4% [4]
龙光集团(03380)公布2024年业绩 全年完成交付约2.8万套
智通财经网· 2025-03-27 17:55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龙光集团面临挑战积极应对,虽业绩亏损但交付房屋,境外债务重组获进展,境内债重组方案公布且具合理性 [1][2] 行业情况 - 202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延续深度调整态势,行业整体销售规模持续收缩,房企经营压力加剧 [1] - 百强房企全年销售总额同比降幅超30%,市场下行压力显著 [1] - 已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的90余家上市房企中,约60%企业面临不同程度亏损,行业盈利空间持续收窄 [1] 公司经营举措 - 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深化精细化管理 [1] - 狠抓销售去化与资金回笼,全力保障项目开发运营 [1] - 始终将“稳经营、保交”付作为重要任务,2024年累计完成70批次、约2.8万套房屋交付 [1]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32.6亿元,录得净亏损人民币66.2亿元,主要系项目结转毛利率下行及计提存货减值所致 [1] 公司债务重组情况 - 截至2025年2月27日,境外债务已获得持有境外债务本金总额62.07亿美元中超过80.8%的债权人加入支持协议 [1] - 境内债重组方案于2025年3月17日正式公布,提供折价购回、资产抵债、债转股、特定资产和全额展期留债等五个选项 [2] - 分析人士认为境内债重组方案设计合理全面,为投资人提供灵活多元退出路径,反映企业诚意,具较高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2] 公司后续计划 - 继续采取积极措施“稳经营、保交付”,加快推进境内外债务整体重组方案实施落地 [3]
龙光集团(03380)发布年度业绩 取得收入232.65亿元 全年合计顺利完成项目交付约2.8万套
智通财经网· 2025-03-27 17:40
文章核心观点 - 龙光集团2024年业绩亏损,主要因行业低迷和存货减值,集团积极应对挑战,推进交付和债务重组 [1][2]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集团收入232.65亿元,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62.98亿元,每股基本亏损113.95分 [1] - 持续亏损主因房地产行业低迷、毛利率低及存货计提减值拨备 [1] 公司经营举措 - 积极应对挑战,调整经营策略,落实精细化管理,强化项目销售及资金回笼,保障项目开发运营 [1] - 2024年全年完成项目交付70个批次、约2.8万套 [1] - 坚持生产经营和债务管理两手抓,继续采取措施“保交付,稳经营” [2] - 境外债务整体重组方案获多数债权人支持批准,将加快推进实施落地,继续与境内债权人沟通完成境内外整体债务重组 [2] 公司土地储备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约2361.41万平方米,大湾区及长三角区域货值占比约76% [2] 行业政策情况 - 中央政府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目标,出台优化增量住房和消化存量住房措施,放宽限购,下调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及收购存量商品房等政策,但效果显现需过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