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创新航(03931)
搜索文档
每日速递|中创新航“发力”零碳航运
高工锂电· 2025-07-03 20:17
电池 - 辉能科技次世代固态锂陶瓷电池累计出货量突破240万颗 其中桃科Giga级超级工厂自2024年初启用以来累计出货50万颗 [1][2] - 中国绿发内蒙古分公司乌海市20万千瓦/80万千瓦时半固态电池储能电站项目开工 总投资7亿元 年均充电电量2.31亿千瓦时 年均放电量1.89亿千瓦时 [3][4] - 中创新航与华电湖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打造绿色航运、智能港口等电化长江全场景应用 [5][6][7] 材料 - 恩捷股份在云南玉溪成立玉溪恩捷 推进年产千吨级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中试生产线项目 总投资2.5亿元 [8][9] - 天赐材料子公司九江天赐就商业秘密侵权纠纷向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0][11] - 璞泰来年产1.2万吨硅基负极材料项目开始试生产 总投资30亿元 预计2025年8月正式投产 [12][13] - 硅宝科技硅碳负极材料中试线累计实现百吨级销售 已建成3000吨/年锂电池用硅碳负极生产线 [14][15] - 出光兴产计划扩建硫化物固态电解质量产技术开发设备 总投资11亿日元 目标将样品年产能力提升至十数吨级 [16][17]
电池厂账期255天反超整车,头部供应商压账痼疾待纠治
第一财经· 2025-06-23 21:30
汽车产业链账期结构分析 - 超长账期是整个汽车产业链的共性问题 不仅存在于整车环节 更通过层级化供应链结构自上而下传导[1] - 传统汽车供应链分为Tier1、Tier2、Tier3三级 一级供应商直接与整车厂商签约 底层中小供应商在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1] - 头部供应商通过账期差将财务压力向上游传导 整车环节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远大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 整车企业账期数据表现 - 8家乘用车A股上市公司2024年付款周期平均达182天 收款周期平均仅66天 账期差高达116天[2] - 监管机构6月中旬要求17家头部车企将支付账期统一控制在60天内[1] 动力电池厂商账期状况 - 8家上市动力电池厂商2024年付款周期平均达255天 收款周期平均103天 账期差152天 问题比整车更严重[4] - 宁德时代2024年付款周期259天 收款周期65天 账期差194天 展现强势谈判地位[5] - 亿纬锂能付款周期265天 国轩高科282天 中创新航282天 鹏辉能源283天 均超过宁德时代[5] 汽车零部件企业账期特征 - 255家A股汽车零部件企业2024年付款周期平均142天 收款周期平均116天 账期差26天 相对平衡[5] - 市值超千亿企业福耀玻璃付款周期81天/收款76天 潍柴动力付款194天/收款59天[5] - 市值500亿以上企业付款周期平均147天 收款周期77天[5] - 市值200-500亿企业付款周期平均135天 收款周期88天[5] - 市值低于200亿的236家企业付款周期平均143天 收款周期119天[5] 企业规模与账期关系 - 上市零部件公司付款周期均在140天左右 上游中小企业持续承受长账期压力[6] - 市值越大收款周期越短 规模更大的零部件公司回款能力更强[6] - 市值超200亿的19家头部企业中 福耀玻璃(81天)、万丰奥威(44天)、均胜电子(79天)付款周期表现较好[6] - 潍柴动力(194天)、伯特利(194天)、新泉股份(211天)等头部企业账期较长[6] 产业链结构调整方向 - 头部零部件企业需加入"账期攻坚战" 杜绝占用上游资金发展行为[7] - 产业链企业应树立大局意识 头部企业发挥榜样作用 推动反"内卷"和产业链健康发展[7]
花旗:中国汽车零部件 -电池每周更新
花旗· 2025-06-10 15: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周(5月26日 - 6月1日)中国新能源乘用车(NEV - PV)电池安装量环比增长11.2%至11.9GWh,同比增长29.9%,年初至今安装量同比增长37.3%,其中纯电动(B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电池安装量年初至今同比分别增长47.3%和30.6% [1] - 截至6月5日,碳酸锂现货价格环比下降2.7%至60,400元/吨,同比下降9.4%;4月26日期货价格环比上涨0.6%至61,720元/吨,同比下降9.4% [1] - 截至5月23日,磷酸铁锂(LFP)电池成本降至245.2元/kWh,环比下降1.3%,同比下降9.3%;镍钴锰(NCM)电池成本环比下降0.8%,同比下降10%至351.9元/kWh,LFP和NCM电池毛利率分别达到15.9%和17.2%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电池安装情况 - 上周NEV - PV电池安装量环比增长11.2%至11.9GWh,同比增长29.9%,当月累计安装量同比增长14.5%,年初至今安装量同比增长37.3% [1] - 宁德时代(CATL)当月累计市场份额环比增加0.5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特斯拉和问界当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比亚迪(BYD)当月累计市场份额环比下降4个百分点,安装量增长较慢 [1] - 各主要电池供应商中,宁德时代、中创新航(CALB)、亿纬锂能(EVE)安装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亿纬锂能环比增长21.7% [3] 电池成本与毛利率 - 截至5月23日,LFP电池成本降至245.2元/kWh,环比下降1.3%,同比下降9.3%;NCM电池成本环比下降0.8%,同比下降10%至351.9元/kWh [2] - LFP和NCM电池平均销售价格稳定,分别为350元/kWh和510元/kWh,LFP和NCM电池毛利率分别达到15.9%和17.2%,环比和同比均有所提升 [2] 碳酸锂价格 - 截至6月5日,碳酸锂现货价格环比下降2.7%至60,400元/吨,同比下降9.4%;4月26日期货价格环比上涨0.6%至61,720元/吨,同比下降9.4% [1]
电芯厂一季度业绩PK!
起点锂电· 2025-05-31 14:39
锂电行业回暖趋势 - 锂电行业订单呈现回暖趋势,年初储能领域接连出现大单,全球范围内大储风潮兴起 [1] - AI快速发展导致全球电力行业负担加重,储能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2] - 动力电池装车量保持高增速,今年Q1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增长约50%和47%,电池企业提前备货 [3] 新兴市场机会 - 数据中心储能板块成为新蓝海,今年新增算力中心项目超过150个,预计未来几年将飞速发展 [4] - 机器人领域商业化进程加速,15家企业布局机器人赛道,人形机器人将成为圆柱电池下一个发展机会 [4] 电池厂业绩对比 - 宁德时代营收847.05亿元(同比增长6.18%),净利润139.63亿元(同比增长32.85%),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持续领先,中标阿联酋19GWh数据中心储能项目 [6][7] - 亿纬锂能营收127.96亿元(同比增长37.34%),净利润11.01亿元(同比增长3.32%),动力电池和储能业务稳健发展 [6][7] - 中创新航营收68.96亿元(同比增长41.93%),净利润3.57亿元(同比增长75.41%),动储电池出货量创新高,出海顺利且大储项目交付 [6][7] - 国轩高科营收90.55亿元(同比增长20.61%),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45.55%),海外布局加速,泰国、越南、德国项目投入运营 [6][8] - 多氟多净利润增长69.24%,布局新型电解质和钠电池电解液材料,构建全产业链布局 [6][8] - 韩国电池厂业绩下滑,LG新能源营收6.3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2%),三星SDI亏损4341亿韩元,SK Innovation电池业务亏损2993亿韩元 [6][9] 行业竞争与技术趋势 - 电池市场呈现产量创新高、安装新增长、出口额上升、库存消除快等特点,产品迭代速度加快 [11] - 大圆柱电池、半固态电池、凝聚态电池、钠电池、锰铁锂电池等新品不断涌现 [11] - 锂资源供应充足,钴资源可能因刚果(金)暂停出口导致价格上涨,镍资源对外依存度高但印尼镍矿主要由中企控制 [12] - 新能源汽车销量国内持续走高,国外混动车型更受欢迎,储能竞争将遍及全球,AI、XR、机器人、无人机等新兴市场受关注 [12]
中创新航拟合资40亿成立新公司
起点锂电· 2025-05-29 17:52
合资公司成立 - 中创新航与邯郸市产投集团及邯郸市城运集团共同成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0亿元,中创新航持股60%出资24亿元,邯郸方持股40%出资16亿元 [1] - 合资公司将被视为中创新航的附属公司,其财务业绩将并入集团综合财务报表 [1] - 合资公司主要业务为开发及建设动力、储能电池及储能系统集成项目,有助于公司动力及储能业务的市场拓展和战略布局 [2] 合资方背景 - 邯郸市产投集团是邯郸市产业投资、产业引导、资本运营主体,业务涵盖资本运营、水务环保、清洁能源、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最终实益拥有人为邯郸市国资委 [1] - 邯郸市城运集团主要承担邯郸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公用运营服务等领域的投融资和运营管理,业务包括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土地整理、房地产开发经营等,最终实益拥有人为邯郸市国资委 [2] 行业动态 - 亿纬锂能联手国企成立新公司 [2] - 国轩高科20GWh电池项目动工 [2] - 鹏辉能源落地河南 [2]
注资40亿!中创新航又有新动作
鑫椤锂电· 2025-05-29 16:03
合资公司成立 - 中创新航与邯郸市产投集团及邯郸市城运集团共同成立合资公司 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40亿元 中创新航持股60% 出资人民币24亿元 邯郸方持股40% 出资人民币16亿元 [2][6] - 合资公司将被视为中创新航的附属公司 其财务业绩将并入集团的综合财务报表 [6] 全球项目合作 - 中创新航为智利塔拉帕卡Aurora项目提供高性能储能电芯 该项目预计每年输送600GWh可再生电力 可满足20万户家庭全年用电需求 [6][7] - 该项目是当前拉美地区最大光储项目之一 采用314Ah Gen2 0储能电芯 该电芯针对高海拔 强辐照环境优化设计 已通过欧盟CE认证 [7] - 配套的6 25+MWh液冷储能集装箱采用"热电分离"专利技术 整机占地面积减少15% 运维效率提升30% [7]
中创新航(03931.HK)拟成立合资开发及建设动力、储能电池及储能系统集成项目
格隆汇· 2025-05-28 22:59
合资公司成立 - 公司与邯郸市产投集团及邯郸市城运集团订立合资协议,共同成立合资公司 [1] - 合资公司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40亿元,公司持股60%出资24亿元,邯郸方持股40%出资16亿元 [1] - 合资公司将被视为公司附属公司,财务业绩并入集团综合财务报表 [1] 合资公司业务 - 合资公司主要开发及建设动力、储能电池及储能系统集成项目 [1] - 成立合资公司有利于集团动力及储能业务的市场拓展和战略布局 [1] 合作方背景 - 邯郸市产投集团是邯郸市产业投资、产业引导、资本运营主体,业务涵盖资本运营、水务环保、清洁能源等 [1] - 邯郸市城运集团主要承担邯郸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公用运营服务等 [2] - 两家合作方的最终实益拥有人均为邯郸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1][2]
多家企业已通过动力电池新国标
起点锂电· 2025-05-27 18:17
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认证新国标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首次将"不起火、不爆炸"列为强制性要求,新增底部撞击、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等极限场景考核 [1] - 9家电池厂和20家车企参与起草并官宣通过新国标认证,为行业树立安全标杆 [2] - 4月新能源车销量TOP10中,8家为官宣通过新国标认证企业,大部分电池企业和主机厂新品开发设计的安全性能超越新国标要求 [9] 宁德时代 - 4月27日成为国内首家通过新国标的企业,送检产品为麒麟电池 [3] - 5月7日天行B-客车系列、天行H-重型商用车系列与天行L-轻型商用车系列电池包通过新国标检测,成为国内首批满足该标准的商用动力电池 [3] - 5月9日麒麟电池、神行超充电池、骁遥超级增·混电池、巧克力换电块及一款自动驾驶电池包均获得新国标检测报告,成为全国首家乘用车与商用车领域全系量产品牌均通过新国标检测的企业 [3] 比亚迪 - 刀片电池和闪充刀片电池双双提前通过最新国标全项检测 [4] - 2020年刀片电池率先通过针刺穿透测试,在钢针刺穿电芯引发内部短路的极端情况下无明火、无烟、无爆炸 [4] - 闪充刀片电池是行业内首款通过新国标的兆瓦级动力电池,已通过400kN挤压测试(新国标100kN)和70km/h车速刮底测试(C-NCAP标准车速30km/h) [4] 中创新航 - 5月8日成为国内首批获得新国标认证的动力电池企业 [5] - 2020年开始开展各项安全技术储备,执行高于国标的安全标准,并作为新国标核心起草单位之一率先取得认证 [5] 瑞浦兰钧 - 旗下PHEV系列问顶54Ah电芯产品率先通过新国标认证,成为行业首批达标企业 [6] - 问顶54Ah磷酸铁锂电池具有"高安全、长寿命、强适配"特点,适用于-35℃超低温、低SOC功率输出的宽应用场景 [6] 欣旺达 - 5月8日闪充电池3.0获得新国标认证,成为行业内首个获得认证的超充电池产品 [7] - 通过了电芯高温针刺、高温多点热扩散测试、96H盐水浸泡、长时高温火烧、12m高空坠落等6项行业首创极限安全可靠性测试 [7] 其他电池企业 - 蜂巢能源蜂行短刀电池已提前满足新国标 [8] - 亿纬锂能圆柱产品已全面实现"不起火、不爆炸"要求 [8] 车企认证情况 - 极氪自研自产的神盾金砖电池通过220项系统级测试、682项零部件测试,其中15项测试远超行业标准 [8] - 吉利依托神盾电池安全系统一次性通过所有新国标安全验证 [9] - 长城哈弗全系和魏牌全新高山电池通过新国标认证 [9] - 小鹏、智己、鸿蒙智行等新势力品牌全系列车型通过认证 [9] - 岚图汽车的琥珀电池和深蓝的金钟罩电池获得认证 [9] 沧州中孚新能源 - 专注于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研发与生产,注册资金2.64亿元,总投资1亿元 [11] - 自主研发的"萨拉弗-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首创液态电解质原位固化技术,实现传统产线无缝兼容 [11] - 通过构建三维凝胶网络结构降低液态电解质固载率至临界安全阈值,提升电芯能量密度与热失控耐受等级 [11]
中创新航“顶流圆柱”技术路线成果预计将率先批量应用于小鹏汇天新一代飞行汽车产品
快讯· 2025-05-27 11:30
技术路线 - 中创新航"顶流圆柱"技术路线将开发兼具高安全与高比能的材料与电池技术 [1] - 该技术路线提出全场景电池故障诊断与热失控预警方法 [1] - 技术目标为提升立体交通领域动力电池单体及系统能量密度,同时兼顾快充性能及功率输出能力 [1] 项目合作 - 项目成果预计将率先批量应用于小鹏汇天新一代飞行汽车产品 [1] - 项目属于"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本征安全高比能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1] 行业应用 - 技术研发聚焦立体交通领域动力电池性能提升 [1] - 项目启动标志着高比能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关键技术进入新阶段 [1]
最新动力电池排行:宁德时代市占率跌破40%,中创新航承压
南方都市报· 2025-05-16 14:00
中国动力电池市场格局变化 - 2025年4月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达54.1 GWh,同比增长52.8%,但头部企业竞争格局显著变化,宁德时代市占率18个月来首次跌破40%,比亚迪、国轩高科等加速追赶[2] - 宁德时代4月装车量21.2 GWh仍居榜首,但市占率环比下滑2.94个百分点至39.44%,主因三元电池需求萎缩(市场规模同比降6.3%),该领域虽占其72.06%份额,但仅贡献总装车量30%[5] - 比亚迪磷酸铁锂电池市占率快速逼近宁德时代,两者差距从年初10.12%缩窄至1.32%(宁德时代32.94% vs 比亚迪31.62%)[6] 企业竞争态势 - 比亚迪4月装车量14.17 GWh(全部为磷酸铁锂),市占率环比升1.83个百分点至26.35%,与宁德时代差距缩至13.09%,创18个月最低,与其2024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427万辆(同比增41.26%)形成协同[7] - 国轩高科4月装车量3.14 GWh,市占率同比升2.12个百分点至5.85%,首次超越亿纬锂能跻身第四,海外战略成效显著:一季度海外装车量同比增108.2%,海外收入占比从20%提升至30%[8] - 中创新航虽以7.02%市占率保持第三,但三元电池技术路线与市场趋势背离(磷酸铁锂占行业82.8%份额),其与国轩高科差距从去年同期3.51个百分点缩至1.17个百分点[8] 技术路线与市场趋势 - 三元电池需求持续萎缩(宁德时代该领域装车量同比降6.3%),磷酸铁锂主导地位巩固(占行业82.8%份额)[5][8] - 储能赛道爆发推动"其他电池"销量同比增75.5%,国轩高科、欣旺达等企业因布局储能业务获得更高增速(如国轩高科4月动力+储能销量同比增192.4%)[9] 全球化竞争 - 宁德时代海外市占率26.9%仍领先,但出口增速53.6%远低于国轩高科的555.2%,后者在巴西、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布局快速兑现[10] - 国轩高科通过摩洛哥、德国产能基地实现海外收入占比从20%提升至30%,全球化布局初具雏形[8] 行业竞争维度升级 - 行业竞争从单一产能扩张转向"技术路线选择+全球化布局+商业模式创新"多维博弈,宁德时代过度依赖三元电池、比亚迪垂直整合模式、国轩高科海外战略分别体现不同竞争路径[11] - 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产业化临近,叠加欧盟《新电池法案》、美国IRA政策等外部变量,行业变数增加[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