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创新航(03931)
icon
搜索文档
多家企业已通过动力电池新国标
起点锂电· 2025-05-27 18:17
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认证新国标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首次将"不起火、不爆炸"列为强制性要求,新增底部撞击、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等极限场景考核 [1] - 9家电池厂和20家车企参与起草并官宣通过新国标认证,为行业树立安全标杆 [2] - 4月新能源车销量TOP10中,8家为官宣通过新国标认证企业,大部分电池企业和主机厂新品开发设计的安全性能超越新国标要求 [9] 宁德时代 - 4月27日成为国内首家通过新国标的企业,送检产品为麒麟电池 [3] - 5月7日天行B-客车系列、天行H-重型商用车系列与天行L-轻型商用车系列电池包通过新国标检测,成为国内首批满足该标准的商用动力电池 [3] - 5月9日麒麟电池、神行超充电池、骁遥超级增·混电池、巧克力换电块及一款自动驾驶电池包均获得新国标检测报告,成为全国首家乘用车与商用车领域全系量产品牌均通过新国标检测的企业 [3] 比亚迪 - 刀片电池和闪充刀片电池双双提前通过最新国标全项检测 [4] - 2020年刀片电池率先通过针刺穿透测试,在钢针刺穿电芯引发内部短路的极端情况下无明火、无烟、无爆炸 [4] - 闪充刀片电池是行业内首款通过新国标的兆瓦级动力电池,已通过400kN挤压测试(新国标100kN)和70km/h车速刮底测试(C-NCAP标准车速30km/h) [4] 中创新航 - 5月8日成为国内首批获得新国标认证的动力电池企业 [5] - 2020年开始开展各项安全技术储备,执行高于国标的安全标准,并作为新国标核心起草单位之一率先取得认证 [5] 瑞浦兰钧 - 旗下PHEV系列问顶54Ah电芯产品率先通过新国标认证,成为行业首批达标企业 [6] - 问顶54Ah磷酸铁锂电池具有"高安全、长寿命、强适配"特点,适用于-35℃超低温、低SOC功率输出的宽应用场景 [6] 欣旺达 - 5月8日闪充电池3.0获得新国标认证,成为行业内首个获得认证的超充电池产品 [7] - 通过了电芯高温针刺、高温多点热扩散测试、96H盐水浸泡、长时高温火烧、12m高空坠落等6项行业首创极限安全可靠性测试 [7] 其他电池企业 - 蜂巢能源蜂行短刀电池已提前满足新国标 [8] - 亿纬锂能圆柱产品已全面实现"不起火、不爆炸"要求 [8] 车企认证情况 - 极氪自研自产的神盾金砖电池通过220项系统级测试、682项零部件测试,其中15项测试远超行业标准 [8] - 吉利依托神盾电池安全系统一次性通过所有新国标安全验证 [9] - 长城哈弗全系和魏牌全新高山电池通过新国标认证 [9] - 小鹏、智己、鸿蒙智行等新势力品牌全系列车型通过认证 [9] - 岚图汽车的琥珀电池和深蓝的金钟罩电池获得认证 [9] 沧州中孚新能源 - 专注于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研发与生产,注册资金2.64亿元,总投资1亿元 [11] - 自主研发的"萨拉弗-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首创液态电解质原位固化技术,实现传统产线无缝兼容 [11] - 通过构建三维凝胶网络结构降低液态电解质固载率至临界安全阈值,提升电芯能量密度与热失控耐受等级 [11]
中创新航“顶流圆柱”技术路线成果预计将率先批量应用于小鹏汇天新一代飞行汽车产品
快讯· 2025-05-27 11:30
技术路线 - 中创新航"顶流圆柱"技术路线将开发兼具高安全与高比能的材料与电池技术 [1] - 该技术路线提出全场景电池故障诊断与热失控预警方法 [1] - 技术目标为提升立体交通领域动力电池单体及系统能量密度,同时兼顾快充性能及功率输出能力 [1] 项目合作 - 项目成果预计将率先批量应用于小鹏汇天新一代飞行汽车产品 [1] - 项目属于"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本征安全高比能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1] 行业应用 - 技术研发聚焦立体交通领域动力电池性能提升 [1] - 项目启动标志着高比能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关键技术进入新阶段 [1]
每日速递 | 中创新航发布多款电芯新品
高工锂电· 2025-05-14 18:30
会议预告 - 2025高工钠电产业峰会将于6月9日在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 主办单位为高工钠电和高工产业研究院 总冠名为众钠能源 [1] - 2025高工固态电池技术与应用峰会将于6月10日在同一地点举行 主办单位为高工锂电 高工储能和高工产业研究院 总冠名为利元亨 [1] 电池 - 中创新航在2025德国慕尼黑国际电池储能技术博览会上全球量产首发314Ah Gen2 0超长循环储能电芯和6 25+MWh液冷储能集装箱系统 并展出640Ah大容量电芯 [1] 材料 - 内江埃普诺硅碳负极新材料项目一期生产线投产 产能为年产12万吨硅碳负极材料 达产后年产值约145亿元 产品应用于电动汽车 高端数码产品和低空经济领域 [3][4] - 斯莱克与力华电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就46系列大圆柱电池合作达成意向 力华电源专注于储能系列大圆柱电池的研发制造 [5][6] - 雅化集团终止与Core公司锂精矿承购协议 因Core公司旗下Finniss锂矿项目运营暂停 无法供应锂精矿 [7] 电池回收 - 杰瑞再生循环与中化环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将在环境治理和资源再生领域合作 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 [9] 海外 - 通用汽车与LG新能源合作开发新型LMR方形电池 目标成为首家在电动车上部署LMR电池的汽车制造商 计划2028年前在美国启动商业化生产 预计2027年底前试生产 该电池相比最优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33% 成本相当 [10]
海外市场格局生变,国轩高科首进前十、特斯拉退步三名 | 动力电池月度排名⑧
新浪财经· 2025-05-10 10:41
全球动力电池市场概况 - 2024年一季度除中国市场外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达98.4 GWh 同比增长26.5% [1] - 包含中国市场在内的全球动力电池装机总量达221.8 GWh 同比增长38.8% 中国市场贡献超一半装车量 [1] - 五家中国企业跻身除中国外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前十 较上年同期增加一家 [1] 中国企业表现 - 宁德时代以29 GWh装车量占据除中国外全球市场29.5%份额 同比增加2个百分点 首次超越LG新能源位居第一 [1][2] - 宁德时代一季度海外装车量占其全球总装车量84.9 GWh的34.2% 客户包括特斯拉、宝马、奔驰、大众等 [2] - 比亚迪装车量6.4 GWh 同比增长104.7% 市占率6.5% 增长2.5个百分点 位居第六 [4][5] - 国轩高科首次进入前十 装车量2 GWh 同比增长108.2% 市占率2% 增速居中国企业之首 [5] - 中创新航和孚能科技分别以2 GWh和1.9 GWh装车量位列第八、九位 市占率均约2% [5] - 五家中国企业合计市占率达42% 较上年同期四家企业的35.2%显著提升 [5] 国际企业表现 - 三家韩国企业LG新能源、SK On、三星SDI合计市占率40.3% 落后中企1.7个百分点 上年同期领先10.6个百分点 [6] - LG新能源装车量21.9 GWh 市占率22.3% 同比下滑2.1个百分点 位居第二 [4][6] - 松下装车量7.2 GWh 同比下滑6.3% 市占率7.4% 同比下滑2.5个百分点 位居第五 [4][6] - 特斯拉装车量1.9 GWh 同比增长447.9% 增速居前十之首 市占率1.9% 位居第十 [4][6][7] 技术发展动态 - 特斯拉已实现4680电池规模化生产 正在扩建内华达超级工厂 规划电池产能100 GWh [7] - 4680电池具有续航里程高、成本低优势 特斯拉已下线第1亿颗4680电池 [7] - 松下计划通过改进2170和4680电池恢复在北美市场的表现 [6]
中创新航(03931) - 2025 Q1 - 季度业绩
2025-05-08 22:40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 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CALB Group Co., Ltd. 中創新航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3931) 二零二五年第一季度報告 本公告乃中創新航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為「本 集團」)根據香港法例第571章《證券及期貨條例》第XIVA部的內幕消息條文(定義 見《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上市規則」)及上市規則第13.09及 13.10B條而發出。 茲提述本公司日期為2024年12月6日及2024年12月31日的公告,及2024年12月 9日的通函,內容有關本公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境內申請註冊發行債 務融資工具。本公司已於2025年4月21日取得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關於 中期票據的註冊通知書,註冊額度50億元人民幣,額度有效期2年。本公司2025 年度第一期綠色科技創新債券已於2025年5月8日公告發行。載有該等債 ...
直接涨停!中创新航买下汽车产业链龙头
鑫椤锂电· 2025-05-08 16:14
苏奥传感股权变动及中创新航收购 - 公司控股股东李宏庆拟将持有的8762.04万股股份(占总股本11%)转让给中创新航,并放弃1.56亿股(占总股本19.55%)表决权 [1] - 公司拟向中创新航定向发行不超过1.19亿股A股股份,募资总额不超过6.73亿元,完成后中创新航控股比例将提升至22.61% [1][2] - 本次权益变动完成后,中创新航将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权,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1] 中创新航行业地位及业务表现 - 中创新航近两年稳居全国动力电池TOP3,全球范围内连续反超三星SDI、松下及SK On,跃升为全球第四 [2] - 2024年度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增长16.6%,装车量排名全球第四、国内第三 [2] - 2025年一季度预计实现出货20GWh,同比增长150%,出口车和海外储能是主要订单来源 [2] 苏奥传感主营业务及产品 - 公司专注于为汽车制造企业提供高品质零部件产品与服务,主要产品包含感测器及配件、燃油系统附件、汽车内饰件、新能源部件 [2] - 控股子公司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主要产品包含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广泛应用于汽车空调、发动机及电机、电池、电控等模组 [2] 市场反应及战略意义 - 消息公布后公司股价开盘20.05cm涨停,反映市场对收购的高度认可和期待 [2][3] - 中创新航收购基于对公司业务内在价值及发展前景的信心,同时为落实自身发展战略,发挥新能源及汽车产业链资源优势 [2] - 双方协同发展有望提升公司业绩和市场竞争力 [3]
新“国九条”下的赋能样本,中创新航(03931.HK)控股苏奥传感
格隆汇· 2025-05-08 09:21
市场反应 - 港股动力电池龙头中创新航(3931HK)盘中一度涨1051% [1] - A股汽车零部件企业苏奥传感(300507SZ)复牌首日开盘即封涨停板 [1] - 市场反应直接动因是中创新航通过"股权收购+表决权放弃+定向增发"组合拳入主苏奥传感 [1] 交易安排 - 中创新航拟以每股583元收购苏奥传感原控股股东李宏庆持有的87620380股股份(占总股本11%),收购代价约511亿元 [2] - 李宏庆承诺放弃所持苏奥传感1955%股份对应的表决权 [2] - 中创新航拟以每股563元认购苏奥传感不超过119482337股配售A股股份,认购总金额不超过673亿元 [2] - 交易完成后中创新航预计将持有苏奥传感2261%的已发行股份 [2] 政策背景 - 中国资本市场并购重组进入加速期,新"国九条"明确表示要加大并购重组改革力度 [3] - 证监会指出并购重组是支持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市场工具 [3] 企业现状 - 苏奥传感在燃油车零部件领域保持领先地位,2024年新能源部件收入同比增长10284% [3] - 新能源业务占苏奥传感总营收比例约152% [3] - 中创新航2024年动力电池装机量位列全球第四、国内第三,储能电芯出货量全球第五 [5] 协同效应 - 中创新航拥有包括广汽、小鹏、长安等乘用车车企及中国重汽、徐工等商用车头部企业的客户网络 [5] - 苏奥传感可通过中创新航资源切入新能源产业核心零部件供应链,拓展至新能源汽车、储能、船舶等多元场景 [5] - 传感器产品可应用于电池管理系统,实时监测电压、电流、温度等关键参数 [4] - 热管理系统产品可智能化控制电池工作温度,防止热失控并延长电池寿命 [4] 战略意义 - 交易体现新能源产业链从"松散协作"向"深度耦合"进化 [6] - 中创新航探索"资本+产业"赋能模式,形成"研发-生产-应用"一体化能力 [5] - 赋能将推动苏奥传感从传统零部件供应商向系统方案提供者转型 [6]
苏奥传感拟11.8亿易主股价大涨20% 中创新航“H吃A”加码新能源产业链
长江商报· 2025-05-08 08:49
交易概述 - 中创新航将通过股权转让和定增方式取得苏奥传感控制权,合计斥资11.84亿元[1][2] - 中创新航拟以5.11亿元收购苏奥传感11%股份,转让价5.83元/股[2] - 原控股股东李宏庆放弃19.55%股份表决权,期限60个月[2] - 中创新航拟以不超过6.73亿元参与定增,发行价5.63元/股,认购不超过1.19亿股[2] - 交易完成后中创新航将直接持有苏奥传感22.61%股份,成为控股股东[2] 市场反应 - 苏奥传感复牌后股价涨停,涨幅20.05%,收报8.74元/股[1][3] - 中创新航股价盘中最高涨超10%,收盘涨5.73%至17.7港元/股[3] 战略意义 - 中创新航入主有助于落实新能源产业链布局战略[1] - 苏奥传感将获得中创新航在新能源及汽车产业链的资源支持[3] - 双方主营业务均属汽车行业上游,具备协同效应[1] 公司基本面 - 苏奥传感2024年营收16.7亿元(+48.87%),净利润1.38亿元(+11.31%)[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5.64亿元(+131.88%),净利润0.28亿元(+0.61%)[5] - 新能源部件产品销售同比增长102.84%,主要因合并子公司博耐尔报表[4] - AMB覆铜基板项目2024年通线,总投资8.62亿元,已与国际卡钳制造商达成合作[5] 募资用途 - 定增募集资金将用于加码AMB覆铜基板项目[5] - AMB覆铜基板是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关键基础材料[5] - 募资完成后将改善公司财务状况,增强核心竞争力[5] 行业背景 - 中创新航为港股锂电池巨头,专业从事锂电池及BMS研发生产[2] - 苏奥传感是国内最大汽车油位传感器生产商之一,产品涵盖新能源部件[4]
11.8亿,中创新航买下这家汽车零部件公司控股权
新浪财经· 2025-05-07 13:10
交易概述 - 中创新航计划以总计约11.8亿元控股苏奥传感 [1] - 第一阶段以5.1亿元收购苏奥传感11%股权,交易价格为每股5.83元,较停牌前收盘价折价20% [1] - 交易完成后,原实控人李宏庆将放弃19.55%股权的表决权五年,使中创新航取得控制权 [1] - 第二阶段拟通过非公开发行认购15%股权,斥资不超过6.7亿元,认购价格为每股5.63元,最终持股比例将达22.61% [1] 市场反应 - 苏奥传感复牌首日股价上涨20.05%至8.74元,中创新航股价上涨3.82%至17.38港元 [3] 公司基本面 - 苏奥传感2023年营收16.7亿元(+48%),净利润1.37亿元(+11%) [3] - 第一大业务汽车燃油系统附件占比近三分之一 [3] - 2023年9月以1.1亿元收购博耐尔24%股权,持股比例提升至61.5%,博耐尔Q4营收3.7亿元,净利润87万元 [5] 战略协同 - 双方均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业务存在协同价值 [3] - 中创新航为全球第四大动力电池制造商(市场份额4.4%),2023年营收277亿元,净利润8.4亿元 [4] - 中创新航称收购有利于落实发展战略,将发挥新能源产业链资源优势 [4] 资金用途 - 苏奥传感拟将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全部用于扬州AMB覆铜基板项目,计划投资8.6亿元 [5] - AMB覆铜基板应用于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5] 业绩承诺 - 原实控人承诺2024/2025年净利润不低于1.78/1.98亿元,否则补偿上限8000万元 [4]
中创新航拟控股苏奥传感!锂电巨头切入汽车电子行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7 11:19
股权转让与复牌情况 - 苏奥传感停牌近半个月后于5月7日复牌 开盘20CM涨停 报8 74元/股 总市值69 62亿元 [1] - 控股股东李宏庆与中创新航签署协议 转让8762 04万股(占总股本11%) 并放弃1 56亿股(占总股本19 55%)表决权 [1] - 中创新航将成为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协议转让及表决权放弃不以发行为前提 但发行以协议实施为前提 [1] - 李宏庆出具承诺函 明确不谋求公司控制权以稳定收购后股权结构 [1] 交易价格与发行细节 - 股份转让价格为5 83元/股 总价款5 11亿元 较停牌前7 28元/股折价约20% [2] - 公司拟向中创新航定向发行不超过1 19亿股 募资不超过6 73亿元 发行后中创新航持股比例将达22 61% [1] 交易背景与战略意义 - 中创新航表示交易基于对苏奥传感业务价值及前景的信心 旨在通过控制权获取落实发展战略 [4] - 中创新航计划利用新能源及汽车产业链资源为苏奥传感业务赋能 提升双方价值 [4] 新能源业务表现 - 苏奥传感2024年营收16 70亿元 同比增长48 87% 其中新能源部件收入2 54亿元 同比增速达102 84% [4] - 新能源部件领域高速增长 Busbar铜排注塑件 高低压滤波组件等创新产品已规模化交付并取得较高市占率 [5] - 新能源客户涵盖主流主机厂及一级零部件供应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