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创新航(03931)
icon
搜索文档
锂电新周期“引爆”,设备端迎来“黄金时代”
高工锂电· 2025-10-16 16:59
行业新周期特征 - 锂电池行业正从行业洗牌中走出,迎来全新的资本开支周期,本轮扩产在驱动力、地域分布和技术内涵上发生深刻变化 [1] - 行业反转逻辑清晰,从2024年第四季度起电池厂商产能利用率同步回升,至2025年上半年宁德时代产能利用率已回升至接近历史峰值的90%,头部电池厂商自2022年以来首次整体突破80% [2][3] - 锂电行业资本开支同比转正,2025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增速达到31.72%,且从25年Q1开始连续两个季度同比增长,宁德时代资本开支规模达历史第二高位,亿纬锂能资本开支同比翻倍 [5][6] - 中创新航、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截至2025年上半年的在建产能规模均已超过百GWh [7] 扩产驱动力 - 扩产由头部企业引领,需求呈现前所未有的刚性与规模,三大确定性需求支撑本轮扩产 [2][8] - 储能市场转向市场化驱动,全球出货量预测已大幅上调50% [8] - 动力电池单车带电量持续提升至近55kwh,带动需求预期上修至25%,电池需求增速已快于整车 [8] - 设备刚性更新需求显现,2020年上一轮扩产高峰的设备按5年使用寿命计算,从2025年起逐步进入更新周期,未来三年更新比例将不断提升 [8] 全球化特征 - 扩产呈现鲜明全球化特征,从"产品出海"迈向"产能出海",欧美与东南亚的巨大渗透潜力吸引中国电池企业加速全球布局 [9] - 中创新航葡萄牙15GWh工厂动工,宁德时代、瑞浦兰钧在印尼落子电池产能,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圆柱电池工厂投产后继续新增储能电池基地,比亚迪明确欧洲建厂计划 [9] - 海外产能从早期PACK组装向技术壁垒更高的电芯、模组制造延伸,带来更高的设备价值 [10] 技术迭代特征 - 本轮扩产与前沿技术迭代紧密共振,是"先进产能"的扩张,高压实铁锂、厚电极等工艺及固态电池对设备提出革命性要求 [11] - 以2027-2028年固态电池上车为倒推节点,相关中试线设备采购已在2025年拉开序幕 [12] - 海外和新技术产线对应着更高的单GWh设备投资额,对设备精密、稳定和前瞻性提出新高度 [13] 海裕百特业务布局 - 公司三大核心业务进展针对行业新周期三大考题:高通量辊压设备满足效率诉求,高自动化欧标线支持全球化战略,干法电极技术卡位下一代电池技术 [14][15] - 公司拥有超过二十年行业深耕及技术沉淀,2018年前瞻性研发部署辊分一体机,成为国内最早布局者之一,2019年实现商业化量产并在重庆弗迪工厂率先运行,成为首批进入刀片电池供应链的设备厂商 [16][17] 高通量辊压设备 - 公司最新交付国内首批辊径达1.2米、幅宽达1.6米的大型高通量设备,生产速度高达120m/min,正在研发的大辊径大宽幅设备速度高达260m/min [18] - 更大设备幅宽直接决定更高单位时间产能,更大辊径能有效减小轧辊在辊压过程中的扰度形变,让极片获得更高压实密度和厚度均匀性,对高能量密度电池和厚电极工艺至关重要 [20][21][22] - 公司幅宽达2.4米的下一代设备已有成熟方案,预计将于2026年交付,届时单线产能将实现超过2.5倍的飞跃 [23] - 设备综合效率(OEE)通过自动接带、自动剔除单面片、自动避让胶带、自动贴胶等环节,OEE系数比传统设备高出至少五个百分点,人工参与环节减少降低物料损伤风险,提升产品一致性和良品率 [25][26] - 创新快速换辊装置将900*1300以上型号轧辊更换工作从5-6人耗时两到三天缩短至15小时以内,极大减少产线换辊停机时间 [26] 高自动化欧标线 - 公司高自动化"欧标线"为客户全球化扩张铺设基石,解决海外建厂技能人员短缺、作业标准不统一、高昂人力成本和严格生产标准等问题 [27] - 2024年公司配合弗迪电池针对欧洲标准进行设备正向开发并通过严苛验证,部分参数成为弗迪后续欧标线设备技术参考标准,目前方案已迭代至3.0版本并中标弗迪多个生产基地设备订单 [27][28] - 自动化水平实现行业内多个首创:集成视觉检测系统自动识别来料不合格单片并自动剔除、自动完成胶带续接;分切工序支持换刀后"一键复位"确保调试标准化和一致性;率先推出全自动立式双收卷结构具备不停机自动接带等功能 [30][32][33] 干法电极技术布局 - 公司在前瞻性干法电极设备领域进行深刻差异化布局,干法电极省去涂布、烘烤等传统湿法工艺环节,显著降低能耗并与固态电解质天然兼容 [34][35] - 区别于特斯拉/Maxwell主流单次强力压实技术路线,公司开发采用小辊径、多组成膜辊、逐级独立液压控制减薄技术方案,第二代设备支持每组成膜辊独立调节压力,有效解决多辊依次排开施加统一压力后减薄不理想行业痛点 [36][38] - 设备支持干粉直接成膜,也支持将成型膜片与集流体直接复合,目前已顺利出货给国内干法电极领域代表性企业验证可行性,第三代设备正着重提升宽幅和均匀性,目标将有效辊宽提升至800mm达到当前湿法工艺主流水平 [39][40][42]
2025年9月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机量TOP15出炉!
鑫椤锂电· 2025-10-15 16:19
2025年前三季度产业总体运行 - 2025年前三季度动力和其他电池产量1121.9GWh,同比增长51.4% [4] - 2025年前三季度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1067.2GWh,同比增长55.8% [4] - 2025年前三季度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493.9GWh,累计同比增长42.5% [4][51] - 2025年前三季度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出口199.9GWh,同比增长45.5%,其中其他电池出口同比增长76.3% [4] 2025年9月产量分析 - 2025年9月动力和其他电池产量151.2GWh,环比增长8.3%,同比增长35.4% [9] - 磷酸铁锂电池是主要技术路线,9月产量119.4GWh,占比79.0%,1-9月累计产量884.5GWh,占比78.8% [9] - 三元材料电池9月产量31.5GWh,占比20.9%,1-9月累计产量235.8GWh,占比21.0% [9] 2025年9月销量与出口分析 - 2025年9月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146.5GWh,环比增长9.0%,同比增长42.2%,动力电池销量占比75.5% [14] - 2025年9月动力电池销量110.5GWh,环比增长11.8%,同比增长44.4% [20] - 2025年9月其他电池销量36.0GWh,环比增长1.0%,同比增长36.1% [21] - 2025年9月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出口26.7GWh,环比增长18.2%,同比增长28.3%,占当月销量18.2% [26] - 2025年9月动力电池出口17.6GWh,环比增长17.1%,同比增长50.9% [27] 2025年9月装车量分析 - 2025年9月动力电池装车量76.0GWh,环比增长21.6%,同比增长39.5% [51] - 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62.2GWh,占总装车量81.8%,同比增长50.4% [51] - 三元电池装车量13.8GWh,占总装车量18.2%,同比增长5.2% [51] - 纯电动货车装车量表现突出,9月占比16.9%,同比增长163.9%,1-9月累计占比16.0%,累计同比增长156.5% [4][55] 市场竞争格局 - 行业集中度高,2025年9月装车量前3家、前5家、前10家企业市场份额分别为63.8%、81.1%和94.4% [62] -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占据领先地位,2025年9月装车量分别为32.51GWh(占比42.81%)和16.00GWh(占比21.07%) [66] - 部分二线电池企业增长迅猛,2025年9月销量同比增幅显著,如中创新航(76.0%)、亿纬锂能(68.8%)、瑞浦兰钧(61.6%) [32] 关键材料需求概算 - 2025年9月正极材料需求:三元材料6.3万吨,磷酸铁锂材料29.9万吨 [82] - 2025年9月其他关键材料需求:负极材料21.1万吨,隔膜30.2亿平方米,电解液20.7万吨(三元2.8万吨,磷酸铁锂17.9万吨) [82]
林武会见中创新航科技集团客人
大众日报· 2025-10-15 09:01
10月14日下午,省委书记林武在山东大厦会见了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静瑜一 行。林武、刘静瑜分别介绍了山东省、中创新航科技集团发展情况,围绕扩大中创新航在鲁业务布局、 加快项目建设、深化供应链合作等交换了意见,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推动更多创新资源在鲁集 聚,更好促进互利共赢。近年来,山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强化产业配套,推动新能源产业不断做 强做大。会见前,枣庄市与中创新航科技集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积极推进中创新航新能源枣庄 基地项目建设。省委常委、副省长张海波参加。(记者 李子路 于新悦) ...
2025固态电池:技术、量产、时间、协同“已定”
高工锂电· 2025-10-14 18:33
行业核心观点 - 固态电池产业在2025年已从概念探索阶段进入技术收敛、突破加速和落地临近的关键阶段 [4][24] - 行业已形成统一且明确的时间推进蓝图,2027年为小批量装车关键节点,2030年目标规模化量产 [7][10][11] - 硫化物路线凭借高离子电导率和良好的产业链兼容性,已成为行业公认的主流技术方向 [13][14][17] - 产业化路径采取务实的渐进式策略,以半固态电池作为过渡,并规划差异化技术组合以降低量产风险 [20][21] 技术路线与进展 - 硫化物电解质路线优势在于离子电导率最高(室温达10-3 S/cm),能量密度潜力大(理论500Wh/kg),但面临化学稳定性差和制备成本高(硫化物材料成本为碳酸锂的5-10倍)的挑战 [14][16] - 主流电池企业已基本冻结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电解质环节锁定硫化物,正极材料制定“短期高镍三元过渡、远期富锂锰基升级”的阶梯式方案 [17] - 多家企业公布其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目标,例如宁德时代达500Wh/kg,三星SDI达600Wh/kg,太蓝新能源达720Wh/kg [8] - 技术路线的收敛扫除了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促使产业链从材料到设备的资源投入愈发集中 [18] 企业量产计划与产能布局 - 头部电池厂商如宁德时代、中创新航、亿纬锂能等均将2027年定为全固态电池小批量装车的关键节点 [8][10] - 外资车企如丰田、大众调整战略节奏,计划在2026-2027年通过合资电池厂实现固态电池在中国市场的本地化供应 [10]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国内已有超过20家电池与材料企业启动固态电池产能布局,例如卫蓝新能源规划产能达128.2GWh,清陶能源规划产能达65GWh [11][12] 产业化路径与核心突破 - 多数企业以半固态电池作为过渡方案,通过规模化生产验证产业链配套能力,并已将长续航车型价格下探至20万元以下 [20] - 头部电池厂规划“湿法工艺+硅基负极”和“干法工艺+金属锂负极”两条差异化技术路径并行,以兼顾现实适配性与未来前瞻性,其中干法工艺能降低超四成以上能源消耗 [21] - 设备领域共识深化,固态电池中试线已完成核心部件调试与工艺验证,国内设备企业如先导智能、利元亨等已具备整线设备供应能力 [22] - 材料端聚焦硫化物电解质降本与性能优化,锂金属负极的压延法和蒸镀法两条主流路线并行发展,产业化进程提速信号明显 [23]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9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同比增长35.4%
智通财经网· 2025-10-14 18:13
行业整体产销情况 - 2025年9月,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51.2 GWh,环比增长8.3%,同比增长35.4% [1][12][13] - 2025年1-9月,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达1121.9 GWh,累计同比增长51.4% [1][12][13] - 2025年9月,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销量为146.5 GWh,环比增长9.0%,同比增长42.2% [1][18] - 2025年1-9月,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销量为1067.2 GWh,累计同比增长55.8% [1][18] 产品销售结构 - 2025年9月,动力电池销量为110.5 GWh,占总销量75.5%,环比增长11.8%,同比增长44.4% [1][18][23] - 2025年9月,其他电池(主要为储能电池)销量为36.0 GWh,占总销量24.5%,环比增长1.0%,同比增长36.1% [1][18][24] - 2025年1-9月,动力电池累计销量786.0 GWh,占总销量73.7%,累计同比增长48.9% [1][18][23] - 2025年1-9月,其他电池累计销量281.1 GWh,占总销量26.3%,累计同比增长78.9% [1][18][24] 出口市场表现 - 2025年9月,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出口26.7 GWh,环比增长18.2%,同比增长28.3%,占当月销量18.2% [2][28] - 2025年9月,动力电池出口量17.6 GWh,占总出口量66.0%,环比增长17.1%,同比增长50.9% [2][28][29] - 2025年9月,其他电池出口量9.1 GWh,占总出口量34.0%,环比增长20.3%,同比下降0.5% [2][28][34] - 2025年1-9月,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出口199.9 GWh,累计同比增长45.5%,占累计销量18.7% [2][28] 动力电池装车量 - 2025年9月,动力电池装车量76.0 GWh,环比增长21.6%,同比增长39.5% [2][49] - 2025年1-9月,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493.9 GWh,累计同比增长42.5% [3][49] - 从技术路线看,2025年9月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62.2 GWh,占总装车量81.8%,同比增长50.4%;三元电池装车量13.8 GWh,占比18.2%,同比增长5.2% [2][49][54] - 2025年1-9月,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402.6 GWh,占比81.5%,累计同比增长62.7%;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91.2 GWh,占比18.5%,累计同比下降7.8% [3][49][54] 企业竞争格局 - 2025年9月,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车量32.51 GWh,市场份额42.81%;比亚迪装车量16.00 GWh,市场份额21.07% [63] - 2025年1-9月,宁德时代累计装车量210.67 GWh,市场份额42.75%;比亚迪累计装车量111.21 GWh,市场份额22.57% [66] - 2025年9月,行业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占总装车量94.4%,市场集中度高 [56][59] - 在磷酸铁锂路线,2025年9月宁德时代装车量22.86 GWh(占比36.82%),比亚迪装车量16.00 GWh(占比25.76%)[65] 关键材料需求 - 2025年9月,动力和其他电池生产带动正极材料需求,其中三元材料需求6.3万吨,磷酸铁锂材料需求29.9万吨 [78][80] - 2025年9月,负极材料需求21.1万吨,隔膜需求30.2亿平方米,电解液总需求20.7万吨 [78][80] - 2025年1-9月,三元材料累计需求47.2万吨,磷酸铁锂材料累计需求221.1万吨 [78][80]
苏奥传感:中创新航受让公司控制权完成过户登记
新浪财经· 2025-10-13 20:13
苏奥传感公告,2025年10月13日,公司控股股东李宏庆与中创新航签署的股份转让协议及表决权放弃协 议已完成过户登记。中创新航受让公司8762.04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0.94%,成为公司第一大股 东。李宏庆先生持有公司股份2.04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5.42%,但其所持股份的表决权比例降至 5.94%。此次转让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中创新航,无实际控制人。中创新航尚需支付剩余股权 转让款,李宏庆先生将在60个月内放弃1.56亿股股份的表决权。公司将于过户登记完成后30个工作日内 完成董事会改选。 ...
中创新航8月动力电池装机5.89GWh市占率跃升至6%引关注
新浪财经· 2025-10-13 19:33
值得关注的是,资本市场对其成长价值的认可持续升温,近日多家头部机构密集发布研报看好。其中, 法巴证券不仅维持中创新航"买入"评级,更在一个月内第二次上调其目标价——将30.8港元大幅提升 39%至42.9港元;里昂证券亦给出积极判断,预测公司2025-2027年盈利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6%,凸显对 其长期增长动能的信心。 (来源:辰珵) 全球权威调研机构SNE Research披露2025年8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数据,中创新航(3931.HK)以 5.89GWh单月装机量继续锁定行业全球第一梯队头部席位;其同期装机量同比激增70.9%,增速显著跑 赢行业平均水平,同步推动全球市占率突破6%关键关口,在全球动力电池竞争格局中彰显强劲增长韧 性。 来源:市场资讯 当前,中创新航凭借领先技术构建核心壁垒,叠加全球化客户结构与产能释放节奏的精准协同,为持续 抢占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份额提供强支撑,成长确定性突出,后续有望在行业竞争中进一步巩固头部地 位。 ...
中创新航51GWh项目获批!
鑫椤锂电· 2025-10-13 11:02
中创新航邯郸基地项目 - 中创新航51GWh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系统邯郸基地项目一期工程项目备案获批 [1] - 项目一期工程首发日期为2025年09月29日 位于河北 投资总额540000万元 [1] - 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635亩 总建筑面积约39万平方米 [1] - 新建电极车间 电芯车间 集成车间 PACK车间等生产及辅助用房 新建一条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及相关附属配套设施 [1] - 一期工程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12GWh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的生产能力 [1] 行业会议信息 - 鑫椤资讯主办会议 会议时间2025年11月12-13日 会议地点中国上海 [3]
智通港股通占比异动统计|10月13日
智通财经网· 2025-10-13 08:43
港股通最新日持股变动 - 信义能源、盈富基金、海尔智家在2025年10月10日港股通持股占比增加值最大,分别增加0.07%、0.05%、0.02% [1] - 地平线机器人-W、南方恆生科技、药明康德在当日港股通持股占比减少值最大,分别减少0.82%、0.63%、0.56% [1] - 信义能源最新持股比例达12.98%,盈富基金为2.10%,海尔智家为16.62% [2] - 地平线机器人-W最新持股比例为14.69%,南方恆生科技为59.30%,药明康德为15.03% [2] 港股通近5日持股变动 - 大眾公用、中创新航、昭衍新药在最近5个交易日港股通持股占比增加值最大,分别增加3.98%、1.40%、1.08% [1] - 南方恆生科技、昊天国际建投、百果园集团在同期持股占比减少值最大,分别减少2.01%、1.58%、1.42% [1] - 大眾公用最新持股比例高达67.37%,中创新航为17.08%,昭衍新药为50.59% [3] - 南方恆生科技最新持股比例为59.30%,昊天国际建投为58.50%,百果园集团为6.94% [3] 港股通近20日持股变动 - 大眾公用、沧港铁路、山高控股在20日期间港股通持股占比增幅最大,分别增加34.46%、31.45%、13.53% [3][4] - 宜搜科技、百果园集团、美中嘉和在20日期间持股占比降幅最大,分别减少7.62%、6.66%、5.31% [4] - 大眾公用最新持股比例为67.37%,沧港铁路为43.11%,山高控股为15.00% [3][4] - 宜搜科技最新持股比例为33.85%,百果园集团为6.94%,美中嘉和为30.32% [4]
锂电厂商竞逐低空经济电池市场
证券日报· 2025-10-12 23:48
行业动态 - 多家锂电厂商竞逐低空经济电池市场,看准eVTOL市场的广阔前景,反映锂电企业与eVTOL整机厂商的协同合作进入新阶段,或将有效破解eVTOL动力瓶颈,为锂电产业谋求新增量 [1] - 锂电厂商争相布局eVTOL领域,核心在于eVTOL不仅是新兴应用场景,更有望成为(半)固态电池的理想“试炼场” [2] - 飞行器公司和电池厂商正积极布局相关产业,多家飞行器公司已与电池厂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飞行器固态电池产业的加速落地 [3] 亿纬锂能 - 公司受邀参加辽宁省航空产业发展大会暨沈阳法库国际飞行大会,展示了针对低空经济领域的高可靠性电源解决方案 [1] 中创新航 - 公司与合肥览翌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是其在eVTOL动力领域的又一重要举措 [2] - 公司此前已与广东高域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eVTOL电源标准化产品,并为广东高域Aircab提供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 [2] - 搭载公司飞行专用电池的广东高域GOVY AirCab于今年6月份发布并开启预订,获得近1000架意向订单,7月份顺利交付样机,产品目前已进入适航审定阶段,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取证并量产交付 [2] 孚能科技 - 公司eVTOL半固态电池已进入产业化阶段 [2] - 广州工控集团计划推动公司融入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布局,加强与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合作,公司目前已与上述企业对接相关需求 [2] 宁德时代 - 公司发布凝聚态电池,并已与上海峰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投资与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eVTOL航空电池开发 [3] 技术趋势 - (半)固态电池的技术优势,或将有效破解eVTOL的动力瓶颈 [2] - 固态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高耐热性能等关键优势,能够显著提升飞行器的安全性和续航能力,是飞行器技术突破的重要方向之一 [3] - 随着飞行器公司及电池产业链企业持续加大对固态等动力电池技术的研发投入,未来各产业有望形成协同效应,加速固态电池在飞行器领域的产业化落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