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创新航(03931)
icon
搜索文档
每日速递 | 中创新航发布多款电芯新品
高工锂电· 2025-05-14 18:30
会议预告 - 2025高工钠电产业峰会将于6月9日在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 主办单位为高工钠电和高工产业研究院 总冠名为众钠能源 [1] - 2025高工固态电池技术与应用峰会将于6月10日在同一地点举行 主办单位为高工锂电 高工储能和高工产业研究院 总冠名为利元亨 [1] 电池 - 中创新航在2025德国慕尼黑国际电池储能技术博览会上全球量产首发314Ah Gen2 0超长循环储能电芯和6 25+MWh液冷储能集装箱系统 并展出640Ah大容量电芯 [1] 材料 - 内江埃普诺硅碳负极新材料项目一期生产线投产 产能为年产12万吨硅碳负极材料 达产后年产值约145亿元 产品应用于电动汽车 高端数码产品和低空经济领域 [3][4] - 斯莱克与力华电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就46系列大圆柱电池合作达成意向 力华电源专注于储能系列大圆柱电池的研发制造 [5][6] - 雅化集团终止与Core公司锂精矿承购协议 因Core公司旗下Finniss锂矿项目运营暂停 无法供应锂精矿 [7] 电池回收 - 杰瑞再生循环与中化环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将在环境治理和资源再生领域合作 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 [9] 海外 - 通用汽车与LG新能源合作开发新型LMR方形电池 目标成为首家在电动车上部署LMR电池的汽车制造商 计划2028年前在美国启动商业化生产 预计2027年底前试生产 该电池相比最优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33% 成本相当 [10]
海外市场格局生变,国轩高科首进前十、特斯拉退步三名 | 动力电池月度排名⑧
新浪财经· 2025-05-10 10:41
全球动力电池市场概况 - 2024年一季度除中国市场外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达98.4 GWh 同比增长26.5% [1] - 包含中国市场在内的全球动力电池装机总量达221.8 GWh 同比增长38.8% 中国市场贡献超一半装车量 [1] - 五家中国企业跻身除中国外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前十 较上年同期增加一家 [1] 中国企业表现 - 宁德时代以29 GWh装车量占据除中国外全球市场29.5%份额 同比增加2个百分点 首次超越LG新能源位居第一 [1][2] - 宁德时代一季度海外装车量占其全球总装车量84.9 GWh的34.2% 客户包括特斯拉、宝马、奔驰、大众等 [2] - 比亚迪装车量6.4 GWh 同比增长104.7% 市占率6.5% 增长2.5个百分点 位居第六 [4][5] - 国轩高科首次进入前十 装车量2 GWh 同比增长108.2% 市占率2% 增速居中国企业之首 [5] - 中创新航和孚能科技分别以2 GWh和1.9 GWh装车量位列第八、九位 市占率均约2% [5] - 五家中国企业合计市占率达42% 较上年同期四家企业的35.2%显著提升 [5] 国际企业表现 - 三家韩国企业LG新能源、SK On、三星SDI合计市占率40.3% 落后中企1.7个百分点 上年同期领先10.6个百分点 [6] - LG新能源装车量21.9 GWh 市占率22.3% 同比下滑2.1个百分点 位居第二 [4][6] - 松下装车量7.2 GWh 同比下滑6.3% 市占率7.4% 同比下滑2.5个百分点 位居第五 [4][6] - 特斯拉装车量1.9 GWh 同比增长447.9% 增速居前十之首 市占率1.9% 位居第十 [4][6][7] 技术发展动态 - 特斯拉已实现4680电池规模化生产 正在扩建内华达超级工厂 规划电池产能100 GWh [7] - 4680电池具有续航里程高、成本低优势 特斯拉已下线第1亿颗4680电池 [7] - 松下计划通过改进2170和4680电池恢复在北美市场的表现 [6]
中创新航(03931) - 2025 Q1 - 季度业绩
2025-05-08 22:40
根据您的要求,我将关键点按照主题进行分组,并确保每个主题单一、不重复,同时严格使用原文关键点并保留文档ID引用。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2.0%至68.96亿元人民币[10]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18.2%至3.37亿元人民币[10] - 净利润同比增长75.4%至3.57亿元人民币[1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同比增长36.1%至2.30亿元人民币[11] - 少数股东损益同比增长268.1%至1.27亿元人民币[11] - 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5.91亿元人民币,较年初的13.61亿元人民币增长16.9%[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同比)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5.7%至3.68亿元人民币[10]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至6.08亿元人民币[1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扩大至51.64亿元人民币[1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21.16亿元人民币[1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6.22亿元人民币[16] 资产与负债状况 - 公司货币资金为100.7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的124.36亿元人民币减少19.0%[7] - 公司短期借款为154.05亿元人民币,长期借款为305.22亿元人民币,总债务规模显著[7] - 公司应收账款为65.38亿元人民币,存货为63.03亿元人民币,营运资金占用较大[7] - 公司固定资产为424.28亿元人民币,在建工程为397.73亿元人民币,资本开支维持高位[7] - 公司总资产为1248.97亿元人民币,总负债为763.67亿元人民币,资产负债率61.1%[8] - 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355.30亿元人民币,少数股东权益为130.01亿元人民币[8] 融资活动 - 公司取得中期票据注册额度50亿元人民币,有效期2年[3] - 公司2025年第一期绿色科技创新债券已于2025年5月8日公告发行[3] 财报编制说明 - 公司一季度财务数据未经审计,根据中国会计准则编制[5]
直接涨停!中创新航买下汽车产业链龙头
鑫椤锂电· 2025-05-08 16:14
苏奥传感股权变动及中创新航收购 - 公司控股股东李宏庆拟将持有的8762.04万股股份(占总股本11%)转让给中创新航,并放弃1.56亿股(占总股本19.55%)表决权 [1] - 公司拟向中创新航定向发行不超过1.19亿股A股股份,募资总额不超过6.73亿元,完成后中创新航控股比例将提升至22.61% [1][2] - 本次权益变动完成后,中创新航将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权,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1] 中创新航行业地位及业务表现 - 中创新航近两年稳居全国动力电池TOP3,全球范围内连续反超三星SDI、松下及SK On,跃升为全球第四 [2] - 2024年度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增长16.6%,装车量排名全球第四、国内第三 [2] - 2025年一季度预计实现出货20GWh,同比增长150%,出口车和海外储能是主要订单来源 [2] 苏奥传感主营业务及产品 - 公司专注于为汽车制造企业提供高品质零部件产品与服务,主要产品包含感测器及配件、燃油系统附件、汽车内饰件、新能源部件 [2] - 控股子公司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主要产品包含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广泛应用于汽车空调、发动机及电机、电池、电控等模组 [2] 市场反应及战略意义 - 消息公布后公司股价开盘20.05cm涨停,反映市场对收购的高度认可和期待 [2][3] - 中创新航收购基于对公司业务内在价值及发展前景的信心,同时为落实自身发展战略,发挥新能源及汽车产业链资源优势 [2] - 双方协同发展有望提升公司业绩和市场竞争力 [3]
新“国九条”下的赋能样本,中创新航(03931.HK)控股苏奥传感
格隆汇· 2025-05-08 09:21
市场反应 - 港股动力电池龙头中创新航(3931HK)盘中一度涨1051% [1] - A股汽车零部件企业苏奥传感(300507SZ)复牌首日开盘即封涨停板 [1] - 市场反应直接动因是中创新航通过"股权收购+表决权放弃+定向增发"组合拳入主苏奥传感 [1] 交易安排 - 中创新航拟以每股583元收购苏奥传感原控股股东李宏庆持有的87620380股股份(占总股本11%),收购代价约511亿元 [2] - 李宏庆承诺放弃所持苏奥传感1955%股份对应的表决权 [2] - 中创新航拟以每股563元认购苏奥传感不超过119482337股配售A股股份,认购总金额不超过673亿元 [2] - 交易完成后中创新航预计将持有苏奥传感2261%的已发行股份 [2] 政策背景 - 中国资本市场并购重组进入加速期,新"国九条"明确表示要加大并购重组改革力度 [3] - 证监会指出并购重组是支持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市场工具 [3] 企业现状 - 苏奥传感在燃油车零部件领域保持领先地位,2024年新能源部件收入同比增长10284% [3] - 新能源业务占苏奥传感总营收比例约152% [3] - 中创新航2024年动力电池装机量位列全球第四、国内第三,储能电芯出货量全球第五 [5] 协同效应 - 中创新航拥有包括广汽、小鹏、长安等乘用车车企及中国重汽、徐工等商用车头部企业的客户网络 [5] - 苏奥传感可通过中创新航资源切入新能源产业核心零部件供应链,拓展至新能源汽车、储能、船舶等多元场景 [5] - 传感器产品可应用于电池管理系统,实时监测电压、电流、温度等关键参数 [4] - 热管理系统产品可智能化控制电池工作温度,防止热失控并延长电池寿命 [4] 战略意义 - 交易体现新能源产业链从"松散协作"向"深度耦合"进化 [6] - 中创新航探索"资本+产业"赋能模式,形成"研发-生产-应用"一体化能力 [5] - 赋能将推动苏奥传感从传统零部件供应商向系统方案提供者转型 [6]
苏奥传感拟11.8亿易主股价大涨20% 中创新航“H吃A”加码新能源产业链
长江商报· 2025-05-08 08:49
交易概述 - 中创新航将通过股权转让和定增方式取得苏奥传感控制权,合计斥资11.84亿元[1][2] - 中创新航拟以5.11亿元收购苏奥传感11%股份,转让价5.83元/股[2] - 原控股股东李宏庆放弃19.55%股份表决权,期限60个月[2] - 中创新航拟以不超过6.73亿元参与定增,发行价5.63元/股,认购不超过1.19亿股[2] - 交易完成后中创新航将直接持有苏奥传感22.61%股份,成为控股股东[2] 市场反应 - 苏奥传感复牌后股价涨停,涨幅20.05%,收报8.74元/股[1][3] - 中创新航股价盘中最高涨超10%,收盘涨5.73%至17.7港元/股[3] 战略意义 - 中创新航入主有助于落实新能源产业链布局战略[1] - 苏奥传感将获得中创新航在新能源及汽车产业链的资源支持[3] - 双方主营业务均属汽车行业上游,具备协同效应[1] 公司基本面 - 苏奥传感2024年营收16.7亿元(+48.87%),净利润1.38亿元(+11.31%)[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5.64亿元(+131.88%),净利润0.28亿元(+0.61%)[5] - 新能源部件产品销售同比增长102.84%,主要因合并子公司博耐尔报表[4] - AMB覆铜基板项目2024年通线,总投资8.62亿元,已与国际卡钳制造商达成合作[5] 募资用途 - 定增募集资金将用于加码AMB覆铜基板项目[5] - AMB覆铜基板是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关键基础材料[5] - 募资完成后将改善公司财务状况,增强核心竞争力[5] 行业背景 - 中创新航为港股锂电池巨头,专业从事锂电池及BMS研发生产[2] - 苏奥传感是国内最大汽车油位传感器生产商之一,产品涵盖新能源部件[4]
11.8亿,中创新航买下这家汽车零部件公司控股权
新浪财经· 2025-05-07 13:10
交易概述 - 中创新航计划以总计约11.8亿元控股苏奥传感 [1] - 第一阶段以5.1亿元收购苏奥传感11%股权,交易价格为每股5.83元,较停牌前收盘价折价20% [1] - 交易完成后,原实控人李宏庆将放弃19.55%股权的表决权五年,使中创新航取得控制权 [1] - 第二阶段拟通过非公开发行认购15%股权,斥资不超过6.7亿元,认购价格为每股5.63元,最终持股比例将达22.61% [1] 市场反应 - 苏奥传感复牌首日股价上涨20.05%至8.74元,中创新航股价上涨3.82%至17.38港元 [3] 公司基本面 - 苏奥传感2023年营收16.7亿元(+48%),净利润1.37亿元(+11%) [3] - 第一大业务汽车燃油系统附件占比近三分之一 [3] - 2023年9月以1.1亿元收购博耐尔24%股权,持股比例提升至61.5%,博耐尔Q4营收3.7亿元,净利润87万元 [5] 战略协同 - 双方均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业务存在协同价值 [3] - 中创新航为全球第四大动力电池制造商(市场份额4.4%),2023年营收277亿元,净利润8.4亿元 [4] - 中创新航称收购有利于落实发展战略,将发挥新能源产业链资源优势 [4] 资金用途 - 苏奥传感拟将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全部用于扬州AMB覆铜基板项目,计划投资8.6亿元 [5] - AMB覆铜基板应用于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5] 业绩承诺 - 原实控人承诺2024/2025年净利润不低于1.78/1.98亿元,否则补偿上限8000万元 [4]
中创新航拟控股苏奥传感!锂电巨头切入汽车电子行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7 11:19
股权转让与复牌情况 - 苏奥传感停牌近半个月后于5月7日复牌 开盘20CM涨停 报8 74元/股 总市值69 62亿元 [1] - 控股股东李宏庆与中创新航签署协议 转让8762 04万股(占总股本11%) 并放弃1 56亿股(占总股本19 55%)表决权 [1] - 中创新航将成为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协议转让及表决权放弃不以发行为前提 但发行以协议实施为前提 [1] - 李宏庆出具承诺函 明确不谋求公司控制权以稳定收购后股权结构 [1] 交易价格与发行细节 - 股份转让价格为5 83元/股 总价款5 11亿元 较停牌前7 28元/股折价约20% [2] - 公司拟向中创新航定向发行不超过1 19亿股 募资不超过6 73亿元 发行后中创新航持股比例将达22 61% [1] 交易背景与战略意义 - 中创新航表示交易基于对苏奥传感业务价值及前景的信心 旨在通过控制权获取落实发展战略 [4] - 中创新航计划利用新能源及汽车产业链资源为苏奥传感业务赋能 提升双方价值 [4] 新能源业务表现 - 苏奥传感2024年营收16 70亿元 同比增长48 87% 其中新能源部件收入2 54亿元 同比增速达102 84% [4] - 新能源部件领域高速增长 Busbar铜排注塑件 高低压滤波组件等创新产品已规模化交付并取得较高市占率 [5] - 新能源客户涵盖主流主机厂及一级零部件供应商 [5]
苏奥传感复牌20CM涨停 中创新航收购加定增将成实控人
中国经济网· 2025-05-07 11:15
公司股价表现 - 苏奥传感(300507.SZ)今日开盘涨停,截至发稿时报8.74元,涨幅20.05% [1] 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李宏庆筹划股份协议转让,可能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 [2] - 中创新航(03931.HK)与李宏庆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受让87,620,380股(占总股本11%) [2] - 李宏庆将放弃155,725,311股(占总股本19.55%)表决权,期限60个月 [2] - 交易完成后,中创新航持有11%有表决权股份,李宏庆持股比例降至25.55%,表决权降至6% [3] 定向增发计划 - 公司拟向中创新航定向发行不超过119,482,337股A股,募集资金不超过672,685,557.31元 [3] - 发行价格为5.63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均价的80% [5] - 发行完成后,中创新航持股比例将增至22.61%,仍为控股股东 [3][4]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AMB覆铜基板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862,062,610.00元 [5][6]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64亿元,同比增长131.88% [7][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30.00万元,同比增长0.61% [7][8] - 扣非净利润2352.48万元,同比增长56.42% [7][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281.53万元,同比增长136.98% [7][8] 历史分红及增发 - 2022年每10股转增6股派0.6元,2021年每10股转增4股派1元,2020年每10股转增4股派1元 [7] - 2021年定向增发65,927,971股,发行价7.22元/股,募集资金净额466,656,622.39元 [6]
中创新航(03931.HK)将取得苏奥传感控制权
格隆汇· 2025-05-06 23:12
收购与认购协议 - 公司同意收购江苏奥力威传感高科股份有限公司87,620,380股A股股份,占目标公司已发行总股本的11.00%,每股价格为人民币5.83元,总代价为人民币510,826,815.40元 [1] - 卖方同意放弃155,725,311股A股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占目标公司已发行总股本的19.55% [1] - 公司同意认购目标公司不超过119,482,337股配售A股股份,每股价格为人民币5.63元,总金额不超过人民币672,685,557.31元 [2] - 收购和认购完成后,公司预计持有目标公司约22.61%的已发行股份 [2] 目标公司概况 - 目标公司为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代码:300507),属于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细分行业为汽车核心电子行业 [2] - 目标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感测器及配件、燃油系统附件、汽车内饰件、新能源部件,其控股子公司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为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 [2] 战略意图 - 公司拟通过本次收购获得目标公司的控制权,目标公司财务业绩将并入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 [1] - 公司认为本次收购及认购有利于落实发展战略,将充分发挥自身在新能源及汽车产业链等方面的资源和优势,为目标公司业务发展赋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