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03988)

搜索文档
嘉鼎国际集团股东将股票由软库中华金融服务转入中国银行(香港) 转仓市值126.28万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4 08:32
股东持股变动 - 股东于8月13日将持股从软库中华金融服务转入中国银行(香港) [1] - 转仓市值为126.28万港元 [1] - 转仓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达6.43% [1] 股份配发情况 - 公司于2025年8月8日根据配售协议完成配发及发行1834.14万股配售股份 [1]
嘉鼎国际集团(08153)股东将股票由软库中华金融服务转入中国银行(香港) 转仓市值126.28万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4 08:32
股东持股变动 - 股东于8月13日将持股从软库中华金融服务转入中国银行(香港) [1] - 转仓市值为126.28万港元 [1] - 转仓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达6.43% [1] 股份配发情况 - 公司于2025年8月8日根据配售协议配发及发行1834.14万股配售股份 [1]
消费贷贴息利率降至“2”字头;央行公布7月金融数据 | 金融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07:33
金融数据与货币政策 - 2025年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9.94万亿元,同比增长8.8%,狭义货币(M1)余额111.06万亿元,同比增长5.6% [1] - 前七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23.9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12万亿元,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1.26万亿元,同比增长9% [1] - 前七个月净投放资金4651亿元,体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为实体经济提供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1] 消费信贷政策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利率降至年化1%,相当于商业银行利率的三分之一,优质客户消费贷款利率进入"2"字头,相当于打7折 [2] - 财政贴息采取"先拨后贷"方式,能够明显降低消费信贷融资成本,减轻还款压力,提振消费信心 [2] - 六大国有银行宣布自2025年9月1日起对符合要求的个人消费贷款实施贴息,积极响应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4] 房地产金融政策 - 天津允许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存量房首付款,符合条件的缴存人及配偶可一次性提取购房合同签订前的公积金金额 [3] - 该政策实现"一站式"办理,降低交易成本,填补自筹资金不足,同时不影响公积金贷款额度计算 [3] - 购房人可自由选择贷款银行,在哪贷款不受限制 [3]
多家银行迅速响应两项贷款贴息政策
证券日报· 2025-08-14 00:43
政策内容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于8月12日正式公布 [1]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时间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 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可享受财政贴息 [2] -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针对餐饮住宿、健康、养老等8类消费领域 实施时间为2025年3月16日至12月31日 [3] 银行响应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10家银行已发布公告 表示将有序开展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工作 [2] - 银行明确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推进政策落地 不收取任何费用 [2] - 农业银行等银行将优化服务业贷款办理流程 简化手续并匹配优惠信贷额度 [3] 政策影响 - 预计两项政策叠加将对商业银行业务产生结构性影响 推动个人消费贷款规模增长 [1] - 餐饮、零售、文旅等行业对公贷款余额有望提升 带动供应链金融等综合服务需求 [1] - 形成"消费需求扩张-企业营收改善-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提升-消费能力增强"的正向循环 [3] 银行业务机会 - 消费金融和普惠金融将成为银行增长引擎 零售和普惠贷款占比有望上升 [4] - 消费信贷市场结构性扩容 绿色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或成新增长点 [4] - 深化与中小微服务业企业合作 提升客户黏性 实现零售与对公业务协同联动 [4] 银行应对措施 - 银行需强化系统支撑 实现贷款账户与消费场景动态绑定 严防套利风险 [5] - 优化业务流程简化贴息申请手续 同时针对区域差异灵活调整授信策略 [5] - 深化数字化风控 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确保资产质量稳定 [5][6]
详解金融国补:1元贴息带动百元促消费贷款
北京商报· 2025-08-14 00:24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联合多部门推出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通过财政金融协同撬动资金流向消费领域 个人最高可享3000元补贴 企业单户贴息上限1万元 [1] - 政策首次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 需求端降低居民信贷成本(贴息比例1%相当于减少1/3利息支出) 供给端提升服务业供给能力 形成"1+1>2"效应 [1][4][5] - 财政资金乘数效应显著 1元贴息可带动100元贷款投放 政策实施期限1年 覆盖商品与服务消费 [1][4][8] 个人消费贷款细则 -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以下日常消费及5万以上汽车/教育/医疗等8大重点领域 多笔叠加后单机构最高贴息3000元 [5][8] - 操作流程简化 借款人仅需授权贷款机构识别消费账户 贴息资金自动抵扣利息 无需额外操作 [7][8] - 以20万元装修贷款为例 3%年利率下贴息可减少2000元利息支出(降幅33%) [8] 服务业贷款政策 - 覆盖餐饮/养老/旅游等8大服务行业 单户贷款贴息上限100万元 财政补贴1%利息 最高1万元/户 [9] - 要求银行聚焦基层消费行业 优化审批流程 按月汇总贴息数据 动态监控资金用途 [9][10] - 政策到期后将评估效果 可能延长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 [10] 金融机构响应 - 中行/农行/建行等国有大行明确9月1日启动个人贷贴息 部分银行对服务业贷款追溯至2025年3月 [11][12] - 蚂蚁消金/招联消金等机构同步推进 重点优化场景渗透与风险管控 银行系消金公司具备双资质优势 [12][13] - 监管要求贷款机构差异化授信 严防资金挪用 将贴息执行纳入日常监管 [6][13] 市场数据支撑 - 截至6月末全国住户消费贷款余额21.2万亿元(不含房贷) 服务消费领域企业贷款余额2.8万亿元 [6] - 央行前期已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与贴息政策形成协同效应 [6][4]
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集体官宣!
中国新闻网· 2025-08-13 22:37
政策发布背景 - 财政部等九部门发布《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旨在提振消费和扩大国内需求 [1] 商业银行响应情况 - 工商银行公告推进财政贴息工作,不收取任何服务费用,未委托第三方机构办理 [2] - 农业银行自2025年9月1日起对符合要求的个人消费贷款实施贴息 [2] - 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均于2025年9月1日开始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财政贴息 [2] - 交通银行优化办理流程,简化手续,对符合要求的贷款实施贴息 [3] - 邮储银行推动个人消费贷款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财政贴息政策落地 [4] - 浦发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商业银行表示将优化流程推动政策实施 [4] 政策特点 - 中央层面首次实施针对居民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的"双贴息"政策 [6] - 补贴方式精准: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支持实际消费部分,服务业贷款贴息用于改善经营状况 [6] - 支持力度大:1%的贴息比例可带动100倍的贷款资金流向消费领域 [7] - 覆盖范围广:个人消费贷款涵盖衣食住行及大额支出,服务业贷款涵盖8大消费领域 [8] - 流程高效:贴息工作由经办机构负责,借款人无需额外操作 [9]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细则 - 每人单笔消费最高贴息500元,多笔可叠加享受 [13] - 单笔5万元以下按实际金额贴息,同一机构最高1000元;单笔5万元以上以5万元为上限,同一机构最高3000元 [13] - 仅支持真实消费行为,非消费用途不享受贴息 [13]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细则 - 覆盖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领域 [14] - 2023年3月16日至12月31日期间签订贷款合同的可享受最长1年贴息 [14] - 单户贴息贷款规模最高100万元,贴息最高1万元 [15] - 贷款资金需用于正常经营活动,不得用于投资理财 [15] 政策后续安排 - 政策到期后将开展效果评估,研究延长期限、扩大支持范围等可能性 [12]
中证锐联香港基本面50指数上涨1.58%,前十大权重包含工商银行等
金融界· 2025-08-13 22:13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高开高走 中证锐联香港基本面50指数上涨1 58%报2241 5点 成交额924 65亿元 [1] - 中证锐联香港基本面50指数近一个月上涨3 05% 近三个月上涨9 54% 年至今上涨20 51% [1] 指数编制方法 - 中证锐联香港基本面50指数从香港市场挑选基本面价值最大的50家上市公司 采用基本面价值加权计算 打破样本市值与权重关联 避免过多配置高估证券 [1] - 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 基点1000 0点 [1] 指数权重构成 - 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建设银行(11 11%) 中国移动(7 75%) 腾讯控股(5 36%) 工商银行(5 2%) 阿里巴巴-W(4 65%) 汇丰控股(4 24%) 中国海洋石油(4 04%) 中国银行(3 53%) 中国平安(3 49%) 农业银行(2 65%) [1] - 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100 00% [1] 行业分布 - 金融占比39 49% 通信服务19 16% 能源11 72% 可选消费9 53% 房地产9 49% 工业3 34% 信息技术3 21% 医药卫生1 35% 原材料1 20% 主要消费0 81% 公用事业0 70% [2] 指数调整规则 - 样本每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2]
中国银行大宗交易成交334.8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13 20:21
大宗交易数据 - 8月13日中国银行发生一笔大宗交易,成交量60 00万股,成交金额334 80万元,成交价5 58元,与当日收盘价持平[2] - 买方营业部为华泰证券总部,卖方营业部为中信证券深圳分公司[2] - 近3个月累计发生15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金额1 42亿元[2] 二级市场表现 - 8月13日收盘价5 58元,单日下跌1 41%,日换手率0 16%,成交额19 49亿元[2]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 04亿元,近5日累计下跌1 41%,资金净流出2 93亿元[2] 融资数据 - 最新融资余额12 51亿元,近5日减少2530 49万元,降幅1 98%[2]
港股13日涨2.58% 收报25613.67点
新华网· 2025-08-13 19:27
市场整体表现 - 香港恒生指数上涨643.99点至25613.67点 涨幅2.58% [1] - 主板成交额达2840.41亿港元 [1] - 国企指数上涨233.2点至9150.05点 涨幅2.62% [1] -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91.62点至5630.78点 涨幅3.52% [1] 蓝筹股表现 - 腾讯控股上涨4.74%至586港元 [1] - 香港交易所上涨2.28%至439.8港元 [1] - 中国移动上涨0.57%至88.8港元 [1] - 汇丰控股上涨1.3%至101.5港元 [1] 香港本地地产股 - 长实集团上涨1.44%至37.94港元 [1] - 新鸿基地产上涨1.54%至95.35港元 [1] - 恒基地产上涨1.99%至28.7港元 [1] 中资金融股 - 中国银行上涨1.1%至4.6港元 [1] - 建设银行上涨0.88%至8.02港元 [1] - 工商银行上涨0.98%至6.16港元 [1] - 中国平安上涨1.61%至56.8港元 [1] - 中国人寿上涨0.71%至22.8港元 [1] 石油石化板块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上涨0.68%至4.47港元 [1] - 中国石油股份上涨0.39%至7.7港元 [1] - 中国海洋石油上涨1.17%至19.01港元 [1]
中国银行:将有序推进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工作
财经网· 2025-08-13 19:07
政策背景与目标 - 中国银行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降低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的决策部署 [1] - 政策目标为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和助力服务业经营主体获得金融支持 [1] - 执行依据为《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通知(财金〔2025〕81号) [1] 覆盖行业范围 - 贴息政策涵盖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 [1] - 支持对象为符合政策要求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 [1] 执行措施 - 遵循市场化与法制化原则推进贴息工作 [1] - 优化办理流程并简化手续以提升服务质效 [1] - 确保政策红利直接传导至服务业经营主体 [1] 风险防控 - 中国银行不委托任何第三方办理贴息业务 [1] - 不收取任何服务费用以防止金融诈骗 [1] - 强调个人信息及财产安全保护机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