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03988)
搜索文档
八载同行 再启新程 中国银行助力进博会越办越好
人民日报· 2025-11-05 06:01
公司参与进博会概况 - 公司作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战略合作伙伴,连续8年“全勤”参与,依托境外64个国家和地区的服务网络,累计为10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数万家展客商提供金融服务 [1] - 在前7届进博会中,公司累计支持近150场海外招展推介、120余场境内招商路演,促成合作意向超5000项,意向金额突破500亿美元 [1] - 今年以来,公司已为第八届进博会十余条海外招展路线提供支持,覆盖德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巴西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贸易投资对接服务 - 通过前7届进博会贸易投资对接会,公司已累计服务企业超3万家,该对接会已成为全球企业共享中国机遇的重要平台 [1] - 在第八届进博会期间,公司将继续联合主办贸易投资对接会,并发挥“中银e企赢”全球跨境撮合平台优势,为企业搭建精准撮合对接平台 [1][3] 第八届进博会创新服务举措 - 公司拟推出“你好,中国”3.0、展盟进中银、进博促消费等十大亮点服务 [3] - 公司将首次设立跨境电商服务专区,邀请头部跨境电商平台、支付机构等参会,共同构建外贸新业态生态圈 [3] - 公司将承办虹桥国际经济论坛“金融助力全球经贸发展”分论坛,邀请国际经贸领域专家学者参与演讲交流 [2][3] 支付便利化与环境建设 - 公司聚焦外卡支付服务,截至今年9月末,在上海地区实现外卡受理商户数达4753户,较年初增加133户;终端数11072台,较年初增加941台 [4] - 公司突破技术壁垒,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日上商户新增美运外卡受理通道,并助力上海公交卡线下充值机及线上APP外卡充值 [4] - 公司提升外币现钞服务水平,实现33种外币现钞结汇服务,受理范围扩展至上海市258家公司网点 [4] 平台搭建与溢出效应 - 公司焕新升级“展盟进中银”品牌,第八届进博会首场活动吸引了欧莱雅、开云集团、雅诗兰黛、阿斯利康等近百家来自医疗、汽车、消费品等六大领域的企业参加 [5][6] - 公司与上海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合作,举办“中意企业走进上海临港”活动,邀请超过50余家中国、意大利企业参会,推动政银企三方对话 [6]
南向资金与上市公司回购给力 港股仍有上行空间
中国证券报· 2025-11-05 04:17
● 本报记者 吴玉华 南向资金持续大幅加仓港股市场,是港股市场今年以来最大的增量资金来源。Wind数据显示,截至11 月4日,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超1.27万亿港元,创年度净流入额历史新高。截至11月3日,今年 以来港股上市公司合计回购金额超1460亿港元。 在南向资金大幅流入和港股上市公司积极回购的带动下,港股市场今年以来表现亮眼,截至11月4日收 盘,恒生指数累计涨逾29%,恒生科技指数累计涨逾30%。 近期,港股市场出现一定震荡。机构人士认为,当前港股市场仍然主要是依靠流动性驱动,短期港股或 延续震荡走势,中长期仍有较大上行空间。 南向资金净流入金额创纪录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大幅流入港股市场。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4日,南向资金今年以来累计净流入 12753.21亿港元,为2024年同期的2倍多,创历史新高。其中,8月15日单日净流入358.76亿港元,创单 日净流入纪录。在今年以来南向资金交易的198个交易日中,出现净流入的交易日有166个,占比超八 成。从月度流入金额来看,南向资金均保持月度净流入,其中1月、2月、3月、4月、7月、8月、9月净 流入金额均超1100亿港元。 从持仓情况来 ...
股市必读:中国银行(601988)11月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9114.93万元,占总成交额3.9%
搜狐财经· 2025-11-05 00:44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 投资建议。 来自【交易信息汇总】:11月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9114.93万元,占总成交额3.9%,呈现明显资金 流出态势。 来自【公司公告汇总】:中国银行截至2025年10月31日普通股A股与H股结存数量均无变动,注册 资本未发生变化。 11月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9114.93万元,占总成交额3.9%;游资资金净流入1018.97万元,占总成交额 0.44%;散户资金净流入8095.96万元,占总成交额3.46%。 公司公告汇总H股公告-截至二零二五年十月三十一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截至2025年10月31日的证券变动月报表显示,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无变动。普通 股H股上月底结存83,622,276,395股,面值人民币1元,本月底结存相同;普通股A股上月底结存 238,590,135,419股,面值人民币1元,本月底结存不变。优先股方面,境内优先股第三期730,000,000 股,面值人民币100元;第四期270,000,000股,面值人民币100元,均无变动。已发行 ...
第四届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在香港举行:中国消费引擎提振发力,投资潜力不断释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4 23:18
峰会概况 - 第四届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于11月3日至5日在香港举行,主题为“驾驭变局,砥砺前行” [1] - 峰会由香港金融管理局主办,吸引了全球金融行业领军人物参与,涵盖银行、证券、资产管理、主权财富基金、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对冲基金等领域 [1] 香港金融市场表现 -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香港未来几年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财富管理中心之一 [1] - 今年以来香港的IPO融资额超260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一,已有80家企业完成主板上市 [1] - 今年头10个月,香港的IPO达到80次,募集资金超过260亿美元,平均每日交易额为去年的两倍 [4] - 香港股票市场部分指数涨超20% [4] 中国经济发展与消费 - 中国银行行长张辉表示,中国成为超大体量消费大国是正在发生的事实 [1][3] - 今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 [1][3] - 中国银行研究院预测,“十五五”期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能会进一步上升至60% [1][3] 全球资本配置与投资趋势 - 全球资本出现显著的重新配置,投资者需应对政治局势、微观波动等因素 [2] - 东方汇理首席执行官表示亚洲资产估值极具吸引力,是必配项,并建议从市值加权配置转向GDP加权配置 [2] - 美国道富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认为人工智能领域将涌现新的行业领军者,其应用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 [2] 银行业务与区域布局 - 中国银行行长张辉表示将更关注业务的区域布局,通过境外业务对冲境内银行利差收窄的影响 [2] - 将以中银香港为依托,向全球尤其是东南亚地区辐射业务,东南亚已成为支撑业务增长的重要力量 [2] 香港市场吸引力与未来展望 - 除内地企业外,中东、欧美等地区投资者对香港市场兴趣浓厚,接下来有中东企业赴港上市 [4] - 金融界在香港中环、西九等地扩充写字楼并增聘人手,尤其是在资产管理、财富管理领域 [4] - 多地市场对香港市场持积极正面态度并积极部署发展 [4]
银行业2025年三季报综述:业绩稳健性凸显,引领银行价值回归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1-04 22:4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银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 [4] 核心观点 - 银行业绩稳健性凸显,盈利稳中有进,估值有望向1倍净资产回归 [4] - 银行板块股息率重回性价比区间,稳盈利与持仓底存在显著背离,可期的业绩增长是引领价值回归的基石 [4] - 投资结构上,继续聚焦“龙头搭台+底部股份行、优质城商行唱戏”双组合 [4] 业绩表现与驱动因素 - 9M25上市银行营收同比增长0.8%(1H25为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1H25为0.8%) [4] - 盈利核心驱动源自利息净收入企稳、中收低位修复、资产质量平稳确保利润可持续 [4][10] - 子板块业绩分化:国有行稳健性好于预期,股份行分化扩大,优质城商行业绩领跑,农商行延续承压 [4][11][13] - 3Q25单季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速转正至0.6% [10] - 9M25上市银行非息收入同比增长5%,其中中收增速提速至4.6%(1H25为3.1%) [10] 资金面与持仓分析 - 三季度以国资和险资为代表的耐心资本继续增持银行股,且不乏配置提速 [4][23][24] - 3Q25主动基金重仓银行占比降至近十年最低的1.74%,环比下降幅度超3个百分点 [4][27][28] - 机构重仓个股仓位回落最为明显,如招商银行、优质城商行等 [4][28] 信贷投放与结构 - 3Q25上市银行贷款增速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至7.7% [4][32] - 国有行贷款增速约8.5%锚定行业基本盘,但票据贴现贡献当季增量的近7成 [4][32] - 城商行贷款增速近13%领跑,中西部(政信强β)、江浙优质区域银行继续领跑 [4][32][42] - 假设全年增量持平2024年,年末信贷增速将放缓至7.3% [4][40] 息差表现与趋势 - 估算9M25上市银行净息差环比1H25持平于1.5%,其中估算3Q25息差季度环比回升3个基点至1.5% [4] - 以期初期末平均口径估算,3Q25生息资产收益率/付息负债成本率分别季度环比下降5/9个基点 [4] - 今明两年是银行存量高息长久期存款到期高峰,明年银行存款成本下行幅度或不弱于今年,息差有望延续平稳 [4] 资产质量 - 3Q25上市银行不良率季度环比持平为1.22% [4] - 加回核销后的年化不良生成率为0.61%(2024年/2Q25为0.60%/0.64%) [4] - 资产质量分化显现,3Q25多数银行关注率指标环比提升,尤其是大行中的邮储银行以及农商行,反映小微业务潜在风险压力 [4] 重点银行表现 - 部分银行三季报业绩超预期,例如重庆银行营收增速10.4%、归母净利润增速10.2% [5] - 优质城商行如南京银行、宁波银行、江苏银行等营收和利润增速维持在较高水平 [5][11] - 国有大行中,农业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0%,表现突出 [5]
上市公司前三季度“成绩单”出炉!
金融时报· 2025-11-04 19:35
上市公司整体业绩 - 截至10月31日,境内股票市场共5446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三季报 [1] - 前三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3.46万亿元,净利润4.7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6%和5.50% [2] - 全市场4183家公司实现盈利,盈利面近八成,3182家公司营收正增长,2467家公司净利润正增长,1957家公司营收净利双增长 [2] - 第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82%和11.45%,环比分别增长2.40%和14.12%,增速较上半年显著提升 [2] 主要宽基指数表现 - 前三季度上证50、沪深300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80%和6.46%,较上半年分别提升3.35和3.97个百分点 [2] - 中证500和中证1000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3.13%和3.33%,较上半年分别提升5.83和7.56个百分点 [2] 行业表现 - 营收增速最快行业为半导体和硬件设备,同比分别增长20.9%和16.8%,非银行金融、有色金属、汽车与零部件、机械等行业增速均在7%以上 [3] - 归母净利润增速最快行业为钢铁、软件服务和半导体,同比分别增长402.0%、121.6%和46.6%,传媒、建材、非银金融、有色金属、硬件设备等行业增速均在20%以上 [3] - 影视院线、游戏、交通运输行业营收分别增长9.31%、24.40%和0.25% [6] - 贵金属行业营收增长22.36%,净利润增长55.96% [6] - 券商和保险业净利润增幅超30% [6] 龙头企业营收 - 中国石油以2.17万亿元营收位居首位,中国石化以2.11万亿元紧随其后,中国建筑以1.56万亿元排名第三 [3] - 中国平安和中国移动营收分别为8329.4亿元和7946.7亿元 [3] - 剔除石油石化及金融企业后,中国建筑营收居首,中国移动、中国中铁、中国铁建营收均突破7000亿元 [3] - 工业富联和比亚迪营收分别达到6039.3亿元和5662.7亿元 [3] 龙头企业盈利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净利润均超千亿元,分别为2699亿元、2574亿元、2209亿元和1777亿元 [3] - 剔除金融石油石化类公司后,中国移动以1154亿元净利润位居第一,贵州茅台盈利达到646亿元 [3] 科创板块业绩 - 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公司分别实现营收32486.28亿元、10142.07亿元和1450.68亿元 [4] - 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净利润分别为2446.61亿元、441.25亿元和92.03亿元,创业板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均超10% [4] 行业市值与研发 - 全市场总市值达107.32万亿元,电子行业市值位列第一,规模超过银行业,占比12.42%,较年初提升近3个百分点 [4] - 通信和计算机行业市值较年初增加超过9000亿元 [4] - 前三季度上市公司合计研发投入1.16万亿元,同比增长3.88%,全市场研发强度为2.16% [6] - 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研发强度分别为4.54%、11.22%和4.42%,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研发强度为5.21% [6] 新兴产业发展 - 存储芯片产业上市公司营收增长16.08%,净利润增长26.44% [5] - 全固态电池技术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营收增速超10%,净利润增速超20% [5] - 超硬材料和稀土核心产业营收分别增长10.48%和7.11% [5] - 全国快递业务量再创新高,5家上市公司营收增长9.11% [6] 分红与回购 - 全市场共有1033家上市公司公布现金分红预案,较上年同期增加141家,现金分红总额7349亿元,89家公司年内分红金额超10亿元 [7] - 全市场1195家公司共发布1525单回购预案,已完成899单,累计回购金额923亿元,其中自有资金回购占比36%,注销式回购占比26% [7]
未势能源获中国银行常熟分行2亿元研发授信
新浪财经· 2025-11-04 19:30
据未势能源消息,10月31日,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银行常熟分行研发授信合作签约仪式举行。 本次合作中,中国银行常熟分行为未势能源提供总额2亿元的研发专项授信,贷款期限长达3年。 ...
中国银行行长张辉:消费拉动给中国银行发展带来非常好的支撑
新浪财经· 2025-11-04 13:42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3.5%,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 [1] - 研究机构预测未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能进一步上升至60% [1] - 消费增长有基础支撑,服务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1] 消费增长的驱动因素 - 居民收入增长将逐步放大消费潜力 [1]
从“首发”到“全勤”——中国银行八年护航进博会,以金融笔墨绘就开放新画卷
第一财经· 2025-11-04 12:27
黄浦江畔,秋意渐浓,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期而至,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再次汇聚全球目 光。 展会前夕,场馆中已万事俱备。南非的红酒静候品鉴,德国的精密仪器熠熠生辉,巴西的咖啡豆飘来醇 香……在这万商云集的盛会背后,有一抹坚定而温暖的"中行红",早已点亮各个环节,静候八方来客。 从最初的"银行类综合服务支持企业"到"唯一战略合作伙伴",中国银行依托其覆盖全球64个国家和地区 的网络,持续为进博会注入专业化、国际化的金融活水。 作为进博服务的前沿阵地,中行上海市分行勇担使命,始终奋斗于第一线。 八年来,中行上海市分行深度参与进博会全球招展、境内招商、论坛筹办、供需对接等活动,累计支持 近150场海外招展推介及120余场境内招商路演。 从浦东机场T2航站楼的"外籍人员一站式服务中心",到全市首个酒店类离境退税集中退付点,再到平型 关路大润发商超的"即买即退"服务点……早在第八届进博会开幕前数月,中行上海市分行就已启动全面 服务筹备工作,力求在每个细节上精益求精。 在全球数字化浪潮奔涌向前的今天,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 度重塑经济格局与产业生态。进博会作为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国 ...
从“首发”到“全勤”——中国银行八年护航进博会,以金融笔墨绘就开放新画卷
华尔街见闻· 2025-11-04 12:02
中国银行参与进博会的核心角色 - 公司作为进博会从最初的“银行类综合服务支持企业”升级为“唯一战略合作伙伴”,依托其覆盖全球64个国家和地区的网络,持续为进博会注入金融活水 [1] 全方位服务支持与筹备 - 中行上海市分行深度参与进博会全球招展、境内招商、论坛筹办、供需对接等活动,八年来累计支持近150场海外招展推介及120余场境内招商路演 [2] - 在第八届进博会开幕前数月,公司已启动全面服务筹备,设立包括浦东机场T2航站楼“外籍人员一站式服务中心”等多个服务点 [2] 全球撮合与贸易促进 - 今年以来,公司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举办近30场境外招展推介活动 [4] - 公司创新打造“跨境电商专区”并联合主办展前供需对接会,推动“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 [4] - 公司打造的“惠如愿·中银e企赢”全球跨境撮合系统已能为参展企业提供智能匹配、在线洽谈、信用评估等全流程服务 [5] 金融科技创新与数字化服务 - 公司在人民银行指导下推出“进博主题数字人民币硬钱包”,支持“碰一碰”即时支付 [7] - 本届进博会期间,公司支持36种个人可兑换币种,其中33种外币现钞结汇服务覆盖全网点 [8] - 公司推出手机银行APP“进博专区”,整合18项服务功能与20余项营销活动,打造线上主入口 [9] - 公司在展馆升级打造“人工智能体验区”,集中展示智能客服、AI跨境撮合等创新应用 [9] 服务成效与长期影响 - 自2018年首届进博会以来,公司连续八年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累计招募海内外企业超3.1万家,促成合作意向约5300项、意向金额超500亿美元 [11] - 公司的服务创新延伸至全年365天的常态化运营,未来将继续通过创新举措放大进博效应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