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06837)
搜索文档
前10月33家券商分44.59亿承销保荐费 国泰海通夺第一
中国经济网· 2025-11-04 07:19
上市企业总体情况 - 2025年1-10月,上交所、深交所及北交所共有87家企业上市,其中主板和创业板各有29家,科创板有11家,北交所有18家 [1] - 87家上市企业合计募资总额为901.23亿元,华电新能以181.71亿元的募资额成为募资王,西安奕材和中策橡胶分别以46.36亿元和40.66亿元的募资额位列第二、三名 [1] 券商承销保荐费用排名 - 1-10月共有33家券商参与保荐承销,合计赚取承销保荐费用44.59亿元,前五名券商合计赚取22.64亿元,占费用总额的50.77% [1][4] - 国泰海通以58825.64万元的承销保荐费用位列第一,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分别以54504.30万元和53563.37万元位列第二、三名 [1][2] - 华泰联合和国联民生分别以35566.30万元和23894.34万元的费用跻身第四、五名 [2][3] 主要券商保荐项目明细 - 国泰海通保荐了长江能科等9家企业上市,并参与了华电新能、兴福电子、屹唐股份、禾元生物等多个项目的联合主承销 [1] - 中信证券保荐了西安奕材等7家企业上市,并参与了宏工科技、中国瑞林、影石创新、华电新能、必贝特等项目的联合主承销 [2] - 中信建投保荐了道生天合等7家企业上市,并参与了华电新能、禾元生物等项目的联合主承销 [2]
券商三季度末持股市值逾660亿元 重仓布局高端制造与科技赛道
上海证券报· 2025-11-04 02:16
券商重仓股整体情况 - 44家券商现身351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合计持仓市值超过660亿元 [2][3] - 券商共对113只A股持仓市值超过1亿元 [3] - 华泰证券以50只重仓股领跑行业,中信证券与国信证券分别以39只、36只持仓数量位列第二、第三 [6] 重仓股行业分布与热门个股 - 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电子、基础化工、汽车等行业个股数量位居前列,分别为35只、28只、26只、25只和18只 [3] - 山东高速、中矿资源、佛燃能源等3只个股均被3家券商共同重仓持有 [3] - 中信建投对牧原股份持仓市值达19.84亿元排名第一,申万宏源对光启技术持仓市值突破10亿元 [1][3] - 藏格矿业同时获得申万宏源和招商证券重仓,两家券商持仓市值合计超过18亿元 [1][3] 券商调仓路径分析 - 券商合计新进186只个股,其中国泰海通新进邮储银行1.26亿股,规模居首 [4] - 三季度合计有69只重仓股获券商增持,基础化工、交通运输行业获增持个股数量居前,分别有7只和6只 [4] - 东方证券增持内蒙华电2194万股,财达证券增持嘉麟杰近1670万股 [5] - 券商合计对61只个股进行了减持,例如东吴证券减持中南传媒1691万股,东方证券减持皇氏集团1500万股 [5] 自营业务业绩表现 - 今年前三季度,42家上市券商实现自营业务收入1868.57亿元,同比增长43.83%,占整体营收比重达44.5% [6] - 中信证券以316.03亿元自营收入稳居行业首位,同比增长45.88%;国泰海通以203.7亿元紧随其后,同比增幅高达90.11% [6] - 银河证券、申万宏源、中金公司、华泰证券等4家券商自营收入均突破百亿元大关 [6] - 券商通过增加权益类资产比重优化资产配置,例如银河证券三季度末自营权益类资产占净资本比例较上半年提升3.44个百分点 [7]
2025年密集“换马甲”:券商更名潮下的生存突围与行业重构
上海证券报· 2025-11-04 02:16
行业更名概况 - 2025年证券行业迎来更名大年,年内已有6家券商完成名称变更 [2] - 更名现象集中发生在半年多时间内,包括国联民生、国泰海通、天府证券、北京证券、国盛证券和金融街证券 [2] - 此次更名潮是自2023年12月以来首次出现,2024年全年无一例 [3] 更名驱动因素 - 政策层面驱动因素是监管层推动“打造航母级券商”战略,通过并购重组提升行业集中度 [3] - 市场层面驱动因素是券商盈利能力下滑促使行业通过整合寻求规模效应与协同优势 [3] - 股东层面驱动因素是地方国资整合金融资源、优化资产布局的诉求增强 [3] 战略选择方向 - 战略方向之一是聚焦主业,剥离非核心资产,例如国盛证券更名后经营范围“瘦身”,聚焦证券业务等核心牌照业务 [4] - 战略方向之二是背靠地方国资,强化属地属性,例如瑞信证券在北京市国资入主后更名为北京证券,宏信证券更名为天府证券 [4] - 战略方向之三是合并突围,补齐业务短板,例如国联证券收购民生证券后,整合投行业务弥补原有短板 [5] 更名背后的深层挑战 - 行业深层困境是业务同质化、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仅靠更名和重组难以改变竞争格局和盈利困境 [5] - 整合后真正的挑战在于人的安排,特别是激励机制,若两套薪酬体系并存易导致核心团队流失 [6] - 业务整合是浩大工程,涉及IT系统统一、客户资源共享、跨业务线协同等,需要持续资本与精力投入 [6] 实质性转型举措 - 财富管理转型需从传统“卖方代理”模式转向“买方投顾”服务,提升客户黏性与人均贡献值 [6] - 投行业务需向并购重组、REITs、科创板等高附加值领域纵深发展,降低对IPO业务的过度依赖 [6] - 科技赋能需运用数字化手段改造业务流程、提升运营效率 [6] 行业未来展望 - 未来行业马太效应将加剧,中小券商的生存空间面临持续压缩 [6] - 中小券商必须在“主动融入整合”与“差异化突围”之间做出战略抉择 [6]
最新券商重仓股曝光
上海证券报· 2025-11-03 19:21
随着A股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收官,券商重仓股全景图也浮出水面。Choice数据显示,44家券商现身351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仓市值逾660亿 元。从调仓路径来看,高端制造与科技赛道是券商本期重仓的热门方向,相关个股获大规模增持。 在权益市场持续回暖、科技板块表现亮眼的背景下,券商自营业务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业内人士分析表示,三季度券商普遍加大权益资产配置,把 握结构性机会,推动自营业务收入提升。 重仓股聚焦高端制造与科技 Choice数据显示,综合A股上市公司三季报来看,有44家券商(剔除子公司、分公司)出现在351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持仓市值合计超660 亿元(以三季度末收盘价计算,下同)。 从行业分布来看,券商持仓折射出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与科技创新赛道的认同。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分类,在券商本期所持重仓股中,机械设备、医药生 物、电子、基础化工、汽车的个股数量位居前列,分别为35只、28只、26只、25只、18只。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标的获得多家券商的一致青睐。山东高速、中矿资源、佛燃能源三只个股均被三家券商共同重仓持有。其中,山东高速被中泰证券、 中金公司、银河证券3家券商重仓持有,中 ...
"牛市旗手"重仓股曝光!三季度新进206股
证券时报· 2025-11-03 17:51
随着三季报披露完毕,作为重要机构投资者,券商在A股市场的最新持仓全景图也浮出水面。 此外,券商也在三季度对部分股票进行减持。例如,中信建投减持新诺威,申万宏源减持宏达股份,东 吴证券减持中南传媒,财达证券减持华北制药,天风证券减持铜冠矿建等等。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不少 股票上涨较多,一些券商减持后持仓市值反而有所增加。例如,申万宏源减持了光启技术、藏格矿业, 不过由于公司股价上涨,申万宏源的持仓市值不降反升。 自营业务营收贡献率超四成 从持仓市值来看,截至三季度末,券商共对118只A股股票持仓市值超1亿元。从排名来看,中信建投持 有牧原股份的市值高达19.84亿元,排名第一;申万宏源对于光启技术的持仓高达10.79亿元;其后是申万 宏源、招商证券分别持有9.28亿元、9.23亿元的藏格矿业市值。此外,广发证券对于吉林敖东的最新持 仓达8.65亿元,中信证券对上海莱士的最新持仓达8.32亿元(剔除中信证券持有约3.8亿股中信建投、华 泰证券持有约9.2亿股江苏银行、财通证券持有约4.4亿股永安期货)。 三季度新进206股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季度,券商新进206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属、医药生物、 ...
【十大券商一周策略】4000点后如何应对?结构性机会仍存,盘整震荡中布局再平衡
券商中国· 2025-11-02 22:58
市场整体趋势与点位判断 - 当前上证指数4000点的估值水平显著低于2015年同期,指数成色更优,无需过度关注点位本身 [2] - 市场在经历前期上涨后可能进入横盘调整阶段,11月面临情绪回落和回调整固需求 [6] - 中长期市场维持乐观,全面牛市的条件越来越充分,2026年春季可能是阶段性高点但非全年高点 [4][9] 结构性投资机会 - 结构性机会依然存在,择时重要性下降,建议围绕传统制造业提质升级、中企出海、端侧AI三个方向布局 [2] - 明年新能源、化工、消费电子、资源、机械等行业存在利润持续增长的方向,出海逻辑未受实质性挑战 [2] - AI仍是中期产业景气主线,成长板块内部有望轮动,可关注有色、AI应用/软件、电源、储能、工程机械等行业及低空经济等主题 [8][11] 行业景气与盈利复苏 - 三季度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业绩增速继续回升,净利率普遍环比改善,景气线索加速扩散 [3] - 新一轮盈利上行周期已开启,市场在定价业绩回归,关注低基期板块在周期、消费领域释放弹性 [9] - 2026年PPI回升可能由负转正,科技成长是明年好于今年的方向 [4][5] 资金配置与风格切换 - 基金三季报显示电子行业配置比例超25%,双创板块超40%,成长风格超60%,均为2010年以来最高水平,可能引发结构性调整 [6] - TMT行业配置比例接近40%,创历史新高,超配比例达11.3%,后续仍有较大上升空间但短期波动可能加大 [12] - 年底季节效应下大盘价值风格往往占优,市场风格再平衡,高切低尚未形成清晰风格切换,更多是风格再均衡 [6][13] 宏观与政策环境 - 中美经贸磋商取得阶段性成果,缓解外部不确定性担忧,国内宏观政策有望持续加力,为市场营造良好环境 [7] - 反内卷成为宏观调控重要抓手,相关板块中长期投资价值提升,先供给后需求有望实现更强的通胀回归 [7][9] - 预判中美迎来从战略性脱钩转向阶段性合作小周期,对人民币资产风险偏好提升和明年上半年共振经济向上形成积极暗示 [13]
国泰海通 · 晨报1103|宏观、海外策略、非银、策略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11-02 22:43
每周 一 景:湖南衡阳衡山 点击右上角菜单,收听朗读版 【 宏观】决胜于"价"——2026年宏观年度展望 1、中长期来看,我国经济具有较大增长潜力。 2025年宏观经济总量稳定,但结构分化明显,供、需分化,量、价分化。所以内需偏弱仍是需要2026年政策 解决的问题,而物价指标就是关注内需变化的核心指标,稳增长关键在于稳价格。 2、资产重构,决胜于"价"。 通胀预期对于居民财富管理至关重要。 3、全球经济、货币体系重构, 导致黄金、美元、美债等资产的定价框架也发生变化。 风险提示: 大国博弈超预期;全球地缘风险;美国政策的不确定风险;监管政策变化风险;国内政策力度不及预期。 【海外策略】迈向新高度——2026年港股策略展望 港股估值上行潜力充足。 2025年港股估值经历快速修复,尽管如此,当前港股整体估值仍不算高。展望2026年,低估值为港股进一步上行提供空间。指数 层面,港股估值处全球洼地。行业层面,港股科技等板块相较A股、美股估值吸引力更高。今年以来港股走势"两起两落",而进入10月以来,中美关税升级等 海外扰动增多,港股等中国资产整体回调。借鉴历史港股调整时空或显著,估值盈利视角下港股中期估值抬升潜力大。 ...
国泰海通副总裁,拟任新职!
中国基金报· 2025-11-02 12:06
公司高管变动 - 国泰海通副总裁罗东原被提名为上海市管企业经理班子正职人选 [2][3] - 罗东原拥有逾20年证券业从业经验 历任国泰君安证券多个固定收益业务部门负责人 [3] - 罗东原于2025年4月被聘任为国泰海通副总裁 同年10月获得新提名 [3]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营业收入达220.2亿元 同比增长136% [4]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为90.2亿元 同比增长102% 环比第二季度增长126% [4]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458.9亿元 同比增长101.6% [5]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20.7亿元 同比增长131.8% [5]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63.0亿元 同比增长80.5% [5]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 公司总资产超2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91.7% [5] - 公司净资产和净资本保持行业第一 [4][5] 公司战略与行业观点 - 公司副总裁罗东原表示2025年以来中国经济稳中向好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反内卷政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4] - 期货市场通过丰富品种体系和扩大对外开放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4] - 合并重组后国泰海通资本实力显著增强 旗下海通期货将提升产品创新和AI赋能等核心能力 [4]
国泰海通副总裁,拟任新职!
中国基金报· 2025-11-02 11:51
人事任命 - 国泰海通证券副总裁罗东原被提名为上海市管企业经理班子正职人选 [2][3] - 罗东原拥有逾20年证券行业从业经验 历任国泰君安证券固定收益证券总部总经理等职务 [3] - 罗东原于2025年4月被聘任为国泰海通证券副总裁 同年7月由上海市国资委正式宣布任命 [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实现营业收入220.2亿元 同比增长136.0% [4]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90.2亿元 同比增长102% 环比第二季度增长126% [4]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458.9亿元 同比增长101.6% 归母净利润220.7亿元 同比增长131.8% [5]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 公司总资产超2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91.7% [5] - 公司净资产和净资本保持行业第一 母公司净资本为1867.4亿元 归母净资产为3241.4亿元 [4][5] 行业与公司战略 - 2025年以来中国经济稳中向好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反内卷政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4] - 期货市场通过丰富品种体系和扩大对外开放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4] - 合并重组后国泰海通资本实力显著增强 旗下海通期货将提升产品创新和AI赋能等核心能力 [4]
倒计时2天|启航新征程·国泰海通2026年度策略会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11-02 06:07
经过仔细审阅所提供的文档内容,公司发现文档内容主要由格式代码、活动信息和合规声明构成,缺乏实质性的行业或公司研究信息、财务数据、市场分析或具体投资观点 活动信息 - 国泰海通证券计划于2025年11月4日至6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2026年度策略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