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通证券(06837)
icon
搜索文档
六大券商首席集体发声:聚集“十五五”政策与资本市场的新机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5 00:00
经济发展目标与路径 - 为实现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未来十年年均GDP增速需维持在4.5%以上 [2] - “十五五”时期经济发展目标积极进取,旨在为2035年目标奠定关键基础,政策将更加积极进取以寻求较高潜在增速 [8] - 发展目标的排序发生变化,“高质量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位列第一和第二大目标,凸显对经济发展质量与科技含量的重视 [2] 产业政策与结构 - 供给端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并明确要求“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 [2][8] - 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预计将出台更多支持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的政策措施 [2] - 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需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并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4] 需求侧管理与内需 - 需求侧更强调“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紧密结合,预计将有一系列惠民生、促消费的具体政策出台 [2] - 大力提振消费被放到国内大市场建设的第一位,未来五年财政货币政策预计将持续将扩大内需作为主要着力点 [3][8] - 内需方面将“大力提振消费”放到首位,外需方面“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性提升 [6]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 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上升,“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已独立成段,排在整体经济目标之后 [6] - 要利用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技术进步对实体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4] - “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本次新增的目标,供给侧将聚焦“生产力+创新” [7] 资本市场展望 - 中国股市“转型牛”还有新高,伴随中国转型加快、无风险收益下沉和资本市场改革,新兴科技是主线,周期金融是黑马 [3] -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回公报,被视为资本市场估值的重要基石 [3] 政策导向与重点 - 当前经济工作重点包括“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稳住经济基本盘” [7] - 未来五年政策方向清晰:供给侧聚焦“生产力+创新”,需求侧聚焦“消费+普惠”,宏观政策聚焦“连续性+防风险” [6] - 外贸和民生相关表述较“十四五”有所提前,或将强化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 [7]
汇聚全球财智 国泰海通证券举办首届全球资产配置峰会
中国证券报· 2025-10-24 23:07
峰会概况 - 国泰海通证券于10月24日在上海陆家嘴举办首届全球资产配置峰会,主题为“新格局下的资产配置” [1] - 峰会汇聚政商学界专家及中外知名机构投资人,旨在探寻全球资产配置新范式 [1] - 公司表示将以合并新势扬帆起航,致力打造中国资产配置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平台 [5] 公司战略与服务发布 - 公司业务总监耿旭令提出着力打造全球资产配置专业能力的三大方向:构建系统化的买方投研体系和服务范式、践行“AI+投顾”的智能资配平台建设、升级“买方资产配置服务体系”和“win产品体系” [1] - 公司发布全新的资产配置服务内容“全球智配,六步致远”,依托投研底蕴与智能工具,采用资产配置六步法的标准化服务流程 [3] - 公司计划构建满足客户个人发展、家业长青、企业成长、社会责任的买方综合金融服务生态 [1] 宏观经济与政策展望 - 专家王一鸣指出“十五五”是我国应对百年变局、塑造发展优势的关键时期,外部环境经历深刻变化,需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着力扩大内需,并通过强化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 [2] 机构投资策略观点 - 贝莱德基金范华建议在低利率时代设定合理收益目标、适当承担风险、拓宽投资范围及拉长投资期限,并提出投资当下的确定性、策略性管理宏观风险、把握颠覆性趋势三大未来投资主题 [3] - 中国太保苏罡建议保险资金以资产负债联动为轴心,主动匹配以穿越低利率周期挑战 [2] - 浦银理财叶力俭指出低利率环境下理财多策略资产配置是未来方向,核心是按投资者需求在不同资产间分配资金 [3] 圆桌论坛核心议题 - 海外圆桌论坛嘉宾一致认为在全球科技迭代与降息周期背景下,中国科技领域成为全球投资焦点,外资增配趋势凸显 [4] - 公募圆桌论坛探讨了低利率时代的大类资产配置与ETF实践 [4] - 私募圆桌论坛探讨如何把握当前行情下的投资机会,做到攻守有道 [5]
汇聚全球财智,国泰海通证券举办首届全球资产配置峰会
中国证券报· 2025-10-24 22:49
公司战略与服务发布 - 公司举办首届全球资产配置峰会 主题为新格局下的资产配置 旨在探寻全球资产配置新范式[1] - 公司着力打造全球资产配置专业能力 秉持全球视野中国智慧 构建系统化买方投研体系和服务范式[1] - 公司积极践行AI+投顾的智能资配平台建设 帮助客户实现更智能前瞻高效的投资决策[1] - 公司升级买方资产配置服务体系和win产品体系 构建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1] - 公司发布全新资产配置服务内容全球智配六步致远 依托投研底蕴与智能工具及六步法标准化流程[3] - 公司将以合并新势扬帆起航 致力打造中国资产配置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平台 构建头部资管机构联盟[5] 宏观经济与政策展望 - 十五五是中国应对百年变局塑造发展优势的关键时期 需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 着力扩大内需并强化科技创新推进新型工业化[2] 机构投资策略观点 - 保险资金配置需以资产负债联动为轴心 主动匹配以穿越低利率周期挑战[2] - 低利率时代资产配置应设定合理收益目标 适当承担风险 拓宽投资范围并拉长投资期限[3] - 未来投资应关注三大主题 投资当下确定性 策略性管理宏观风险 把握数字化创新人工智能地缘政治分裂低碳转型等颠覆性趋势[3] - 低利率环境下理财多策略资产配置是未来方向 核心是按需分配资金承担特定风险获取回报 基本流程为设定目标战略配置战术配置[3] 行业焦点与论坛讨论 - 海外圆桌论坛认为在全球科技迭代与降息周期背景下 中国科技领域成为全球投资焦点 外资增配趋势凸显[4] - 公募圆桌论坛探讨低利率时代的大类资产配置与ETF实践[4] - 私募圆桌会探讨如何把握当前行情下的投资机会 做到攻守有道[5]
国泰海通|宏观:从β到α——2026年中国出口形势展望
核心观点 - 中国出口增长的分析范式正从传统的β因素(全球需求)转向α因素(中国特有因素),后者影响力日益增强 [1][7] - 2026年中国出口增速预计为1-3%,主要基于α因素回落风险较低且β因素保持韧性的判断 [1][4][41] - 新贸易格局(对美“藕断丝连”)和新产业(设备类资本品)是理解α因素的关键变化 [2][9][14] 范式转变:从β到α - 全球PMI与中国出口增速在2013-2022年高度同步,但2023年起出现脱钩,β因素解释力下降 [7] - α因素重要性提升的深层次原因包括中国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内外价格分化以及全球地缘关系重构 [1][7] - 2024年以来中国出口强于全球需求,可能得益于以价换量、抢出口及对欧洲等地份额提升 [7] α因素的关键变化:新格局 - 2025年中国出口呈现对美“藕断丝连”的特征,即直接出口减少但转口增多,且与美国需求出现明显脱钩 [9] - 中国出口商明显拓展了对非美地区且非转口的出口,2025年4月后对这类地区的出口增速维持在10%左右 [10] - 与2018-2019年不同,2025年对美出口占比下降的份额需由欧洲和非洲的增量来弥补 [10] α因素的关键变化:新产业 - 2025年中国设备类资本品出口表现明显优于其他产品,机械与电力设备最强且持续走强 [14] - 全球地缘摩擦加剧催化了产业备份和产能转移,反而推动了中国设备类资本品的出口需求 [17] - 地缘政治动荡指数对中国机械和电力设备出口增速呈现明显的领先关系,预示中期需求存在 [19] 2026年α因素展望:订单透支 - 2025年7-8月已显现订单前置后的透支效应,但其影响大多已体现,后续风险进一步暴露的概率和幅度有限 [3][22][23] - 2024年11月至2025年4月抢运期间,出口增速中枢提升2.4%,其中仅一半由美国+转口地贡献 [23] - 若对关税负面影响乐观,订单透支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已被消化 [23] 2026年α因素展望:转口监管 - 东盟五国声明监管转口贸易,重点聚焦“贴牌转口”,即本地产值低或未发生实质性再加工的产品 [25] - 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量中约55%属于贴牌转口贸易,约占中国总出口的3.3% [28][29] - 若对贴牌转口加征40%关税,假设出口关税弹性为-1,将拖累中国总出口约1.3% [29]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方案落地,可能推动东盟本地进口需求超预期成长 [29] 2026年α因素展望:关税影响 - 中美互相有效反制,美方单边大规模针对性关税的概率有限,关税影响日益下降 [3][32] - 全球对等关税谈判多数敲定,再次大幅修改概率较小,中国面临增量关税风险不高 [33] - 232关税可能扩容,但中国所受影响较小,因主要消费电子生产商和药厂在美有建厂 [34] - 中国出口已明显去美国化,美国需求波动对中国影响下降 [35] 2026年α因素展望:本币升值 - 人民币升值预期可能形成结汇-升值的正循环,但对美元计价出口增速的抑制不明显 [37] - 参考日本广场协议经验,本币升值可能导致外币计价的出口价增量减,出口额稳中有升 [3][37] - 预计2026年美元计价中国出口的特征可能是价增量减 [37] 2026年β因素展望 - IMF预测2026年全球现价GDP增速较2025年回升,全球贸易额增速预计至少维持2025年水平 [41] - 美国预防式降息下全球经济显著走弱的可能性较低,β因素对中国出口不构成拖累 [41]
国泰海通举办首届全球资产配置峰会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24 20:37
公司战略与愿景 - 公司举办首届全球资产配置峰会,主题为“新格局下的资产配置”,旨在探寻全球资产配置新范式 [1] - 公司提出三大发展理念:秉持“全球视野、中国智慧”构建买方投研体系、秉持“创新驱动、崇尚专业”建设“AI+投顾”智能平台、秉持“开放共享、合作共赢”升级买方服务与产品体系 [1] - 公司计划在2025年以合并新势扬帆起航,致力于打造中国资产配置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平台,并积极构建头部资产管理机构联盟 [2] 产品与服务创新 - 公司发布全新资产配置服务“全球智配,六步致远”,依托投研底蕴与智能工具,采用六步法标准化服务流程 [2] - 公司积极践行“AI+投顾”的智能资配平台建设,目标是使客户投资决策更智能、更前瞻、更高效 [1] - 公司升级“买方资产配置服务体系”和“win产品体系”建设,旨在与客户及合作机构构建“同心共赢”的伙伴关系 [1]
券商晨会精华 | 动力煤供需利好叠加 产地煤价预计延续上涨
智通财经网· 2025-10-24 08:22
市场整体表现 - 市场探底回升,三大指数全线收红,沪指涨0.22%,深成指涨0.22%,创业板指涨0.09%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1.64万亿,较上一交易日缩量239亿 [1] - 深圳国企改革、煤炭、能源金属等板块涨幅居前,培育钻石、工程机械、油气等板块跌幅居前 [1] 煤炭行业 - 动力煤供需利好叠加,产地煤价预计延续上涨 [2] - 主产区受降雨天气及大秦线检修影响,煤炭生产和运输受限,供应稍有收紧 [2] - 北方地区进入供暖季,化工、冶金等非电行业旺季来临,下游采购需求释放,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升,看涨情绪浓厚 [2] 机器人行业 - 宇树科技发布H2仿生人形机器人,高180cm,重70kg [3] - 宇树科技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优势显著,技术与产品持续迭代 [3] - 建议重点关注宇树机器人产业链或生态链投资机会 [3] AI算力行业 - 海外加密矿场公司因具备低廉电价和大量已获批电力额度,正成为AI数据中心新入局者 [4] - 大部分加密矿场在为向AI数据中心转型做准备,但转型策略与进度各不相同 [4] - 建议关注转型AI数据中心较为进取、有明确AI算力拓展规划及电力保证、且持币市值、持股市值、在手合同现值之和较当前股价折价的公司 [4]
上市券商豪派近80亿元“年中红包”
上海证券报· 2025-10-24 02:36
上市券商年中分红概况 - 截至10月22日,已有17家上市券商发布年中分红公告,累计分红金额达79.49亿元 [1] - 多数券商分红方案已实施完毕或正在进行中 [2] - 上市券商“一年多次分红”已成为行业新趋势,2024年全年派发现金红利超550亿元,部分券商进行了3次分红 [4] 分红金额与格局分析 - 行业“马太效应”显著,头部券商优势明显,国泰海通以26.27亿元现金分红位居榜首,占17家券商总分红额比例超过32% [2] - 招商证券、东方证券分红金额均超过10亿元,广发证券、东吴证券、方正证券的分红金额均超5亿元 [2] - 从每股派息看,国泰海通以0.15元/股排在首位,东吴证券、东方证券、招商证券、广发证券紧随其后 [2] 分红质量与盈利支撑 - 现金分红比例反映将净利润转化为股东回报的能力,部分中小券商如红塔证券、山西证券、东兴证券等现金分红比例均超过30% [2] - 2025年上半年,42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519亿元,同比增长30.8%,实现归母净利润1041亿元,同比增长65.1% [3] - 市场行情和交易活跃度改善推动业绩,预计前三季度上市券商归母净利润同比有望增长58.63%,第三季度预计达611.3亿元,同比增长48.74% [3] 行业前景与业绩驱动 - 机构普遍看好证券板块未来发展前景,认为板块具备战略性修复空间及配置机会 [1] - 东吴证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7.48亿元至30.23亿元,同比增长50%至65%,财富管理、投资交易等业务收入增长是重要引擎 [3] - 资本市场交投活跃度持续抬升驱动券商经营业绩提升,业务结构不断优化 [3]
“最ETF券商”,最新排名曝光!
中国基金报· 2025-10-23 18:07
ETF市场总体规模 - 截至2025年9月底,沪市ETF共760只,总市值达40003.11亿元,较上期增长7.65% [3] - 深市ETF共555只,总市值为16255.16亿元,总份额为9648.33亿份 [3] 券商ETF持有规模排名(沪市) - 中国银河证券以22.75%的市场占比稳居沪市ETF持有规模榜首 [3] - 申万宏源证券以16.74%的占比位列第二,两者合计市场份额达39.49%,形成双寡头格局 [3] - 国泰海通证券持有规模占比大幅提升至8.04%,位列第三并显著超越中信证券 [4] - 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平安证券、广发证券、华泰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国信证券分列第四至第十名 [4] 券商ETF成交额排名(沪市) - 2025年9月,中信证券以11.24%的当月成交额占比跃居沪市榜首,华泰证券以11.09%降至第二 [5][6] - 从年内累计成交额看,华泰证券仍以11.01%的占比暂居第一 [6] - 国泰海通证券和华宝证券9月成交额占比分别为9.45%和6.46%,分列第三和第四 [6] - 华宝证券通过平台化工具赋能、投资者活动拓展等举措推动成交额稳步提升 [6] 券商营业部ETF成交表现 - 沪市方面,华宝证券上海东大名路证券营业部以4.72%的成交额占比夺冠,且年内始终保持单月榜首地位 [8][9] - 中信证券深圳深南中路中信大厦证券营业部、东方证券常熟李闸路证券营业部分别以2.97%和2.17%的占比位列第二、第三 [8][9] - 深市方面,东方财富证券在个人客户ETF交易金额前30名营业部中占据9席 [9] - 华泰证券和中信证券在机构客户ETF交易金额前30名营业部中分别有6家和5家营业部入围,凸显头部券商机构服务能力 [9] 客户活跃度与市场参与者 - 9月沪市ETF交易账户数量排名中,华泰证券以10.29%的占比领跑,东方财富证券以9.94%紧随其后 [10] - 深市方面,港裕信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作为非传统券商机构,已连续5个月现身深市成交榜单,显示港股ETF投资热度不减 [7] 做市商服务情况 - 截至9月末,上交所基金市场共有主做市商21家、一般做市商12家,共为812只基金产品提供流动性服务,较上期增加27只 [11] - 有做市商的ETF为747只,占全部ETF的98% [11]
龙虎榜Top10营业部出炉,青睐这些个股!
证券日报网· 2025-10-23 14:18
市场整体交易概况 - 近一个月(9月23日至10月23日)共有1847家券商营业部登上龙虎榜7159次,合计成交金额达2204.04亿元 [1] - 成交额前100名的百强营业部合计成交金额为1576.6亿元,占龙虎榜总成交额的71.53%,头部效应显著 [1] 领先营业部排名及成交额 - 瑞银证券上海花园石桥路证券营业部以102.33亿元的成交金额位列榜首,偏好电力、电源设备等题材 [1] - 国泰海通总部和开源证券西安西大街证券营业部分别以101.5亿元和100.79亿元的成交金额紧随其后,位列第二和第三名 [1][2] - 高盛(中国)上海浦东新区世纪大道证券营业部以86.58亿元的成交金额位居第四名 [3] 营业部席位分布格局 - 中信证券旗下有13家营业部跻身百强榜,数量居首 [3] - 国泰海通旗下有12家营业部上榜,华鑫证券有7家上榜,华泰证券和东方财富证券均有6家营业部上榜 [3] - 东方财富证券旗下有三家位于拉萨的营业部进入前十名,分别为东环路第二、团结路第一和金融城南环路营业部 [2][3] 资金关注板块与个股 - 龙虎榜前十名营业部关注的板块主要集中在专用设备、电力、汽车、通信设备、半导体、房地产开发等领域 [3] - 个股方面,吉鑫科技在龙虎榜出现5次,福龙马出现4次,华建集团、中电鑫龙、蓝丰生化、杭电股份均出现2次 [4]
券商新一轮中期红包来了,国泰海通豪掷26亿,29家券商拟派现超180亿
36氪· 2025-10-22 20:50
券商中期分红概况 - 2024年共有29家券商拟实施中期分红,总金额超过180亿元 [1] - 截至10月21日,已有17家券商披露中期分红实施公告,其中9家已完成派息,合计派现金额约27亿元 [1] - 10月22日至28日期间,有8家券商将实施中期分红,合计拟派发52亿元 [1] 主要券商分红详情 - 中信证券拟分红金额最高,达到42.98亿元 [1] - 国泰海通拟派现26.27亿元,是其合并以来首次实施中期分红,总股本接近翻倍导致现金总额大幅上升 [1][3] - 东方证券本次中期分红拟每股派现0.12元,合计派现10.12亿元,较去年同期每股0.075元提升60% [3] - 招商证券最早于9月18日实施派息,合计派现10.35亿元 [4] 分红背景与驱动因素 - 市场行情向好、成交量大,多数券商盈利不错,具备分红条件 [2] - 监管部门倡导上市公司通过现金分红回馈投资者,上交所引导上市公司加大现金分红力度 [2][7] - 2024年度50家券商分红金额较2023年大幅提升,同时有33家券商首次实施中期分红 [1] 券商业绩表现与展望 - 东吴证券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7.48亿元至30.23亿元,同比增加50%至65% [5] - 国泰海通非银团队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上市券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58.63%,单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达611.3亿元,同比增48.74% [6] - 经纪业务和投资业务是业绩主要增量,预计对营收增量的贡献度分别为48.32%和38.1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