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市公司定增
icon
搜索文档
为了搞钱,GP们究竟玩得有多花
虎嗅· 2025-07-12 12:30
全员募资 - 腰部和尾部机构普遍采用全员募资模式,近年因募资难度加大而愈演愈烈[1][2] - 某机构设定投资经理年度募资KPI不低于500万元,未达标者面临降级或辞退[3] - 新兴"百亿机构"招募近100名IR,实行按天考核募资任务,三个月不达标即淘汰[4] 机构下场做FA - 投资机构亲自开展FA业务,设定分层级募资目标:VP不低于1000万元、总监不低于2000万元、合伙人不低于5000万元[7] - 部分机构选择与外部FA合作或内部孵化FA团队,甚至有合伙人另设FA公司[9] - 某机构要求投资经理与被投企业签FA协议,KPI需覆盖当年工资成本[10] 强制跟投新玩法 - 某国资机构要求10%强制跟投比例,项目上会前需全公司路演募集跟投额度,未募满需项目组兜底[14] - 某基金以员工跟投意愿作为裁员标准,未承诺跟投基金份额者被裁[14] 专项招商基金 - 专项基金在盲池基金难募和政府监管趋严背景下兴起,成为GP与政府/国资合作模式[17][18] - 某地方政府专项基金不支付管理费和carry,仍吸引大量GP争相管理[20] 招商中介业务 - GP转型招商中介获取地方政府奖励,但项目落地周期长且存在区域性履约风险[22][24] - 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项目落地率较高,部分地方存在奖励兑现问题[24] 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 GP收购上市公司可实现一二级市场套利,但面临二级市场专业门槛和资本博弈[26][27][29] - 某一级市场投资人控股ST公司后丧失治理权,遭金主起诉[30] - 定增业务受市场周期影响大,某机构参与光伏和家电龙头定增亏损超60亿元[32] 另类业务拓展 - 某GP因开展算命八字、知识付费等非主营业务遭监管处罚[34] - 行业对机构开展副业持两极评价,部分认为其自力更生值得理解[35]
【读财报】6月上市公司定增动态:实际募资总额5332亿元 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募资额居前
新华财经· 2025-07-02 07:29
定增市场概况 - 2025年6月A股上市公司实施定增14起,同比上升133% [1] - 实际募资总额5332.31亿元,同比大幅上升 [1] - 定增预案发布数量35起,拟募资规模216.69亿元,同比上升107% [1] 银行募资主导 - 中行、邮储银行、交行、建行各募资超千亿元,合计贡献主要募资额 [2] - 中国银行募资1650亿元(278.25亿股×5.93元/股),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4] - 邮储银行募资1300亿元(209.34亿股×6.21元/股),用途同中行 [4] 行业分布特征 - 金融行业实施5起定增,募资5240亿元,占比超98% [7] - 工业行业实施4起定增,募资29.31亿元 [7] - 募资规模5亿元以下公司包括宁波精达、华塑股份等 [4] 定增预案分析 - 长川科技拟募资31.32亿元,用于半导体设备研发及流动资金 [11] - 宁波华翔拟募资29.21亿元,投向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等项目 [11] - 工业行业发布11起预案(拟募资52.2亿元),信息技术行业7起,可选消费行业5起 [15][16] 数据表格摘要 - 实施定增公司发行价:中国银行5.93元/股、邮储银行6.21元/股、交通银行8.5元/股、建设银行9.0元/股 [6] - 预案公司增发数量:长川科技1.89亿股、宁波华翔2.44亿股、方正科技12.51亿股 [12][13]
今年以来6家公司定增募资超百亿元
深圳商报· 2025-06-24 08:03
定增市场概况 - 上半年共有70家公司完成定增,定增家数同比减少逾一成,但合计募资5800.95亿元,同比大增529.39% [1] - 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国联民生、中航成飞、中国核电等6家公司募资额超过百亿元 [1] 行业分布 - 银行、非银金融、公用事业、国防军工、基础化工位居年内增发募资前五名 [1] - 3家银行股通过定增合计募资4150亿元,高居榜首 [1] 银行定增案例 - 中国银行定增募集资金总额为1650亿元,由大股东财政部以现金方式全额认购 [1] - 交通银行通过向财政部、中国烟草总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双维投资定增,募集资金1200亿元 [1] 定增目的 - 定增目的包括项目融资、补充流动资金以及收购资产 [1] - 中航成飞、国联民生、国泰海通、赛力斯、麦捷科技等公司定增用于收购资产 [1] 定增认购方 - 今年以来共有9家公司定增股全部由大股东认购,包括运达股份、隆平高科等 [2] 政策支持 - 去年9月证监会发布并购六条,为定增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2] - 上海、天津、广东、四川等地出台支持企业并购重组的政策举措 [2] 市场展望 - 伴随A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进入活跃期,并购重组成为市场重要的投资主题 [2] - 定增市场投资者可通过配套融资参与优质并购交易,共享估值提升和投资价值提升的红利 [2]
51岁牛散郭伟松出手,举牌上市药企华特达因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21:02
公司股权变动 - 郭伟松以自有资金增持华特达因股份2 44万股,累计持股达1171 66万股,持股比例达到5% [1] - 郭伟松持有股权价值约3 38亿元,基于华特达因总市值67 51亿元计算 [1] - 此次增持前6个月内,郭伟松合计买入97 93万股,投入金额达3014万元 [2] - 郭伟松于2024年第一季度首次进入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3 96%,后增至4 95%,第四季度减持89万股至4 57% [2] 增持动机与计划 - 增持基于对华特达因价值分析及前景预测,旨在建立长期投资关系并获取收益,不谋求控制权 [2] - 不排除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加权益股份的可能 [2]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华特达因主营儿童药品、保健营养食品及用品,形成以"儿童保健和治疗"为核心的产业格局 [3] - 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于子公司达因药业,其儿童药品包括伊可新、伊D新、达因铁等 [3] - 伊可新AD产品市占率超60%,用于预防和治疗维生素A及D缺乏症 [3] 股价表现 - 2024年1月至今股价振幅达57 97%,最大回撤超33%,累计涨幅17 78% [3] 投资者背景 - 郭伟松为B类专业投资者,需满足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年均收入50万元以上且具备2年以上投资经验 [3] - 曾参与南山智尚、博俊科技、嵘泰股份等多家公司定增,其中南山智尚获配710万股投入9940万元 [3][4]
【读财报】4月上市公司定增动态:实际募资总额153亿元 东方电气、外高桥募资额居前
新华财经· 2025-05-07 07:24
定增实施情况 - 2025年4月A股实施定增9起,同比下降59%,实际募资总额153.06亿元,同比下降13%,环比下降63% [1][2] - 工业行业实施3起定增,募资55.6亿元,数量及金额均居首 [6] - 东方电气以41.23亿元实际募资额排名第一,发行价15.11元/股,资金用于收购及建设项目 [4] - 外高桥募资24.75亿元排名第二,发行价11.02元/股,资金用于地产项目 [4] - 佰维存储募资19亿元排名第三,发行价63.28元/股,资金用于封测及制造基地扩产 [4] 定增预案披露 - 2025年4月披露定增预案40起,拟募资232.17亿元,同比上升8%,环比下降96% [7][10] - 信息技术行业发布12起预案,数量最多,拟募资38.04亿元 [14][15] - 工业行业发布9起预案,可选消费行业7起,分列二、三位 [14][15] - 北汽蓝谷拟募资60亿元居首,资金用于新能源车型及AI平台开发 [10] - 移远通信拟募资23亿元次之,资金用于车载模组及AI算力项目 [10] 行业分布 - 实施定增行业前三:工业(3起)、房地产(1起)、信息技术(1起) [6][7] - 预案行业前三:信息技术(12起)、工业(9起)、可选消费(7起)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