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发科技(600391)

搜索文档
国产航母概念涨3.92%,主力资金净流入26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6-25 18:35
国产航母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6月25日收盘,国产航母概念上涨3.92%,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4 [1] - 板块内34股上涨,其中国瑞科技20%涨停,光电股份、航发科技、泰豪科技等涨停,华强科技、亚星锚链、中航西飞等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3.48%、6.08%、5.24% [1] - 跌幅居前的有昊华科技、*ST宝实、金信诺等,分别下跌1.02%、0.62%、0.09% [1] 资金流向 - 今日国产航母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7.45亿元,其中26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5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 [2] - 净流入资金居首的是泰豪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3.07亿元,其次为中国船舶、中航西飞、航发科技等,分别净流入2.26亿元、2.22亿元、2.13亿元 [2] - 资金流入比率方面,泰豪科技、北方导航、航发科技等流入比率居前,主力资金净流入率分别为33.60%、27.00%、22.61% [3] 个股资金数据 - 泰豪科技今日涨跌幅10.00%,换手率11.52%,主力资金净流入3.07亿元,净流入比率33.60% [3] - 中国船舶今日涨跌幅1.78%,换手率1.09%,主力资金净流入2.26亿元,净流入比率14.87% [3] - 中航西飞今日涨跌幅5.24%,换手率2.79%,主力资金净流入2.22亿元,净流入比率11.07% [3] - 航发科技今日涨跌幅10.00%,换手率10.69%,主力资金净流入2.13亿元,净流入比率22.61% [3] - 北方导航今日涨跌幅9.99%,换手率3.36%,主力资金净流入1.76亿元,净流入比率27.00% [3] 其他相关概念板块表现 - 兵装重组概念涨幅8.60%,位居榜首,互联网保险、期货概念分别上涨4.17%、4.12% [2] - 可燃冰、草甘膦、俄乌冲突概念等跌幅居前,分别下跌1.25%、0.78%、0.69% [2]
航发科技20250617
2025-06-18 08:5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全球商用航空发动机行业 - 公司:航发科技、航发哈轴、航发成发、航发集团、GE 航空、罗尔斯·罗伊斯、霍尼韦尔、捷蓝航空、普惠公司、CFM 国际、IAE 国际 [1][2][15]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航发科技 - **核心观点**:在军工赛道地位重要,未来发展前景良好,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 **论据**:隶属于航发集团,是航发成发核心资产,全产业链覆盖,有航发零部件配套能力;技术上在叶片、机匣及钣金件领先;子公司航轴是航发集团旗下唯一航空轴承产品平台,资产稀缺;外贸与国际一流航空公司合作超 20 年,客户粘性强,积累丰富经验 [2][3] 业务表现 - **核心观点**:内外贸业务均呈良好增长态势 - **论据**:2024 年利润增长率达 43%,2025 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外贸业务绝对值增长且利润率维持较高水平,自 2021 年持续爬坡;内贸业务 2024 年实现困境反转 [2][7] 研发投入 - **核心观点**:保持较高研发投入以增强未来核心竞争力 - **论据**:研发投入占比约 3%,应对军用及民用型号市场竞争,为长期成长奠定基础 [2][8] 内需市场影响 - **核心观点**:内需市场是公司长期成长重要来源 - **论据**:中国与美国发动机代际有差距,国产大飞机自主可控推动商用发动机需求增加,公司将受益于装备升级换代、后市场维修维护及民用领域发展 [2][9] 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 - **核心观点**:处于升级换代阶段,未来市场规模大 - **论据**:中国以二代、三代和三代半发动机为主,美国以三代半和四代为主,装备需全面升级;后市场发动机消耗品属性明显;未来五年军用航空发动机零部件配套市场预计达 8000 亿元,公司 2024 年内贸收入仅 20 多亿元 [2][10] 外贸业务 - **核心观点**:对外贸业务重要但进入门槛高 - **论据**:与国际一流航空公司合作超 20 年,客户粘性强;进入外贸转包生产体系需获 NADCAP 认证,客户审核及工艺鉴定后签长期协议需 6 - 8 年;2002 - 2019 年外贸业务复合增速达 21%,获客户认可 [2][11] 航发哈轴 - **核心观点**:在中国航空轴承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 **论据**:是航发集团旗下重要子公司,自 2013 年以来收入和净利润复合增速达 21.4%,与洛轴和红轴占据国内航空轴承 80%以上科研任务 [4][12] 国产大飞机自主可控 - **核心观点**:对中国航空工业极其重要 - **论据**:C919 发动机依赖进口,面临断供风险,自主可控需求紧迫;未来五到十年自主可控方向持续上行;全球商用航空发动机市场规模未来 20 年预计超 13 万亿人民币,中国市场规模约 2.6 万亿,每年平均 1300 亿 [13][14] 全球商用航空发动机 - **核心观点**:市场构成高度集中,供需错配 - **论据**:六家公司占据全球 97%市场份额,GE 航空、普惠和罗尔斯·罗伊斯具备完整研发能力;LEAP 系列发动机订单多但交付量低,如 2023 年底累计订单近 11000 台,2023 年交付量仅 1500 台左右 [15] 商用发动机与军用发动机结构区别 - **核心观点**:商用发动机推进系统含发动机本体和短舱系统,与军用发动机结构设计不同 - **论据**:商用发动机短舱系统包括进气道、风扇罩、反推装置和尾喷等零件,能包裹发动机并实现气流输入输出;军用发动机更注重性能和耐久性 [16] 反推装置作用 - **核心观点**:是商用飞机推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 - **论据**:飞机降落时快速减速确保安全,在声学、热学、防雷保护、气动性能及维修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17] 商用飞机推进系统价值量分布 - **核心观点**:短舱系统是核心增量部分 - **论据**:发动机系统占推进系统价值量 75%,短舱系统占 25%,反推装置占短舱系统一半,即约 12.5% [18] 国内商用航空发动机 - **核心观点**:技术逐步成熟,公司积极布局 - **论据**:航发集团旗下长江 1000A 和长江 2000 对标世界先进型号;2024 年航发成发与湘投集团合作建设航空发动机反推短舱基地项目 [19] 商用航空发动机发展方向 - **核心观点**:会成为未来发展核心方向之一 - **论据**:国内商用航空市场供需错配严重,为国产商用航空发动机提供发展机会;国产商用航空发动机技术逐步成熟,公司积极布局生产制造基地 [20]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航发科技控股股东为航发成发,实际控制人为航发集团,2001 年在上交所上市,主要股东包括航发黎明、北航以及涡轮院,股权结构相对分散 [4][5] - 航发科技业务涵盖内贸和外贸,内贸生产军用发动机及零部件,在航空轴承领域有专业优势;外贸核心客户为世界重要航空发动机主机厂商,核心能力在零部件制造,总装资产未上市 [6] - 航发哈轴持股结构为航发集团 16%、哈尔滨轴承 28%左右、航发资产 13%、航发科技 43% [12]
以色列空袭伊朗,全球买单,下周怎么看?
格隆汇APP· 2025-06-13 19:12
市场整体表现 - 以色列袭击伊朗导致美指期货大跌 黄金石油暴涨 石油一度暴涨14个点 [1] - A股4477只下跌 仅849只上涨 消费板块承压最重 [2] - 市场从前天开始由板块轮动转向偏弱运行 需谨慎 [4] 消费板块 - 新消费引擎在港股 除泡泡和老铺外多数个股走弱 借军费调整属情理之中 [2] - 老消费以白酒为代表持续下跌 茅台自5月15日以来一路下行 反转时机未到 [2] 创新药板块 - 近期最强板块 多公司创21年新高 舒泰神单日大涨7个点 [2] - 板块经历4年下跌后3个月回血 短期不建议追高 [2] - 今日冲高回落 需观察是机会还是调整开始 [4] 军工板块 - 中航成飞涨11个点 成飞集成涨停 中无人机涨12个点 今年是军工大年 [3] - 地缘冲突加剧 大国阅兵 国内军工产品声誉上升 支撑持续炒作逻辑 [3] - 需关注周末以色列伊朗冲突升级可能性 [3] - 细分板块机会及参与策略待明确 [4] 石油与黄金板块 - 石油受中东地缘影响暴涨14个点后脉冲回落 全球经济基本面难支撑持续上涨 [3] - 黄金高位震荡 未来全球政治不确定性或继续推高金价 [3] 其他板块 - 机器人板块调整数月 市场关注度及买入时机待观察 [4] 市场活动 - 格隆汇研究院推出618直播活动探讨"牛市第二波"机会 [5]
航发科技(600391):航发赛道新星初现,自主可控浩渺无际
长江证券· 2025-06-03 09:0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并给予“买入”评级 [10][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中国航发成发的核心资产,下属分厂全产业链覆盖,具备航发零部件全品类配套能力,内贸业务技术领先,外贸业务经验丰富客户黏性强,控股股东提前布局反推短舱业务,有望享受商用航空发动机国产替代市场 [4][10] - 2024 年公司归母利润增长,经营质量改善,内贸及外贸业务双轮驱动抵抗需求波动,高研发投入或牵引长期向好 [7] - 我国军用飞机更新换代及列装需求、存量飞机换发和维修需求为内贸业务增长点,未来 5 年军用航空发动机中配套零部件市场空间约 7920 亿元;外贸业务有技术和时间壁垒,公司客户黏性强,未来有望稳定增长 [8] - 反推短舱是飞机动力系统关键,短舱系统价值量占比约 25%,反推占短舱价值量约 50%,未来 20 年全球商用航发市场规模平均每年超 6500 亿元,中国超 1300 亿元,公司控股股东提前布局,有望享受国产替代市场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背靠航发主机厂深耕零部件配套,经营质量改善持续发力景气赛道 - 公司控股股东航发成发是国家“一五”重点项目,公司 2001 年上市,2017 年实际控制人为中国航发集团,主营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零部件制造,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22] - 公司股权分散,中国航发通过航发成发间接持股 36.02%,重要控股子公司有四川法斯特公司和航发哈轴 [23] - 主营业务包括内贸航空及衍生品、外贸业务,内贸以航空装备制造为主,外贸与国际一流企业合作,重点客户有 GE 航空航天等 [7] - 2024 年公司归母利润增长,整体经营质量改善,内贸及外贸业务双轮驱动抵抗需求波动,高研发投入或牵引长期向好 [7] 内需受益装备换代及后市场牵引,外贸高壁垒强黏性奠定稳定向上 - 军用型号更新换代及列装需求、存量飞机换发和维修需求为内贸业务长期增长点,未来 5 年军用航空发动机中配套零部件市场空间约 7920 亿元 [8][51] - 国际转包业务有技术和时间壁垒,公司与国外客户合作超 20 年,客户黏性强,未来外贸业务有望稳定增长 [8] - 子公司航发哈轴是航发集团旗下唯一航空轴承产品平台,轴承研制技术壁垒高,供给格局稳定,资产稀缺性强 [8] 国产飞机心脏自主可控势在必行,反推短舱系统卡位商发核心环节 - 未来 20 年全球商用航发市场规模平均每年超 6500 亿元,中国超 1300 亿元,全球市场由 GE 航空等主导,供给瓶颈导致供需错配 [9][73] - 反推短舱和发动机构成飞机动力系统,短舱系统在声学、热学等多学科领域重要,反推装置可提高飞机减速性能 [9][81] - 短舱系统价值量占航空推进系统约 25%,反推占短舱价值量约 50%,国产商用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推进,公司控股股东提前布局反推短舱基地,有望享受国产替代市场 [9][89] 公司核心推荐逻辑、盈利预测、投资评级及估值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公司具备航发零部件全品类配套能力,内贸业务技术领先,外贸业务客户黏性强,控股股东提前布局反推短舱领域,有望享受国产替代市场 [10] - 预计公司 2025/2026/20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0.92/1.47/2.29 亿元,同比增速为 34.0%/59.8%/55.3%,对应 PE 为 95/59/38 倍 [10]
航发科技:航发赛道新星初现,自主可控浩渺无际-20250603
长江证券· 2025-06-03 08: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并给予“买入”评级 [9][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中国航发成发的核心资产,下属分厂全产业链覆盖,具备航发零部件全品类配套能力,内贸业务技术领先,子公司航发哈轴资产稀缺,外贸业务与国际一流企业合作超20年,客户黏性强,控股股东提前布局反推短舱业务,有望享受商用航发国产替代市场,2024年归母利润增长,经营质量改善,内贸及外贸业务双轮驱动,高研发投入或牵引长期向好 [2][6] - 我国军用飞机更新换代及列装需求、存量飞机换发和维修需求为内贸业务增长点,未来5年军用航发配套零部件市场空间约7920亿元,承接国际转包业务壁垒高,公司与国外客户合作久,客户黏性强,外贸业务有望稳定增长,航发哈轴是唯一航空轴承产品平台,技术壁垒高,供给格局稳定 [7] - 反推短舱和发动机构成飞机动力系统,短舱系统是商用航空推进系统核心环节,价值量占比约25%,反推占短舱系统价值量约50%,未来20年全球商用航发市场规模平均每年超6500亿元,中国超1300亿元,公司控股股东提前布局反推短舱基地,有望享受国产替代市场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背靠航发主机厂深耕零部件配套,经营质量改善持续发力景气赛道 - 航发集团核心零部件上市平台,深耕行业二十余载筑牢护城河:公司控股股东航发成发是国家“一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公司由其等发起设立,2001年上市,2017年实际控制人为中国航发集团,主营航发和燃气轮机零部件制造,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股权分散,重要控股子公司有四川法斯特公司和航发哈轴,主营业务包括内贸航空及衍生品、外贸业务 [19] - 强化航发零件全品类配套能力,凭借优势专业内外贸双向发力: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制造技术壁垒高,公司核心竞争力是航发零部件全品类配套能力,下属分厂全产业链覆盖,核心技术众多,凭借核心技术拓展内外贸业务,核心业务处于产业链中下游,2024年轴承业务收入占比约24%,内贸客户中航发成发销售收入占比约44%,航发集团其他下属单位占比约16%,外贸客户合计占比约28% [24][30] - 内贸业务短期波动待困境反转,外贸业务稳中向上且经营改善:2024年公司收入内贸需求波动下滑,但归母利润增长,2020 - 2023年营业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提升,2024年实现收入38.5亿元(yoy - 15%),归母净利润0.7亿元(yoy + 43%),2025Q1收入7.6亿元(yoy - 6.8%),归母净利润扭亏,内贸及外贸业务双轮驱动抵抗需求波动,2024年内贸航空及衍生产品收入同比下降25%,收入占比下降至67%,外贸航空收入11.6亿元,同比增速达16%,近5年内贸航空及衍生产品毛利率9% - 14%,外贸产品毛利率5% - 18%,期间费用率稳定,研发费用率维持高位 [33][37][40] 内需受益装备换代及后市场牵引,外贸高壁垒强黏性奠定稳定向上 - 装备列装升级换代及维修后市场,牵引公司内贸业务长期景气:军用型号更新换代及列装需求、存量飞机换发和维修需求为内贸业务长期增长点,我国军用航发与美国有差距,航空发动机是高值消耗品,服役期需多次维修,战斗机寿命远超航发总寿命需多次换发,未来5年军用航发中配套零部件市场空间约7920亿元 [43][48][52] - 外贸长周期严格准入铸就壁垒,超二十年合作强粘性景气无虞:国际转包商对转包生产工艺批复和特种工艺过程确认和控制方法准入要求严格,获取国际商用航发终端客户资格认证及批量交付周期长,公司外贸业务与客户合作超20年,客户黏性强,2002 - 2019年外贸业务CAGR达21%,2024年业务向好,获多项奖项,开发新项目 [57][60][63] - 航发旗下唯一的轴承研制平台,优质稀缺资产发展新征程可期:公司核心子公司航发哈轴是中国航发旗下唯一航空轴承产品平台,资产稀缺,2013 - 2024年总营收和净利润CAGR分别为13.0%和21.4%,轴承是航发传动系统关键部件,航发性能提升对轴承技术指标要求高,主轴承研制技术壁垒高,供给格局稳定 [63][66][68] 国产飞机心脏自主可控势在必行,反推短舱系统卡位商发核心环节 - 未来20年中国商发市场超2.6万亿元,全球供给集中供需错配:未来20年商发全球市场超13万亿元,中国超2.6万亿元,全球商用航发供给格局集中,由GE航空等主导,新一代窄体客机主要配套动力装置LEAP发动机订单积压,供需错配 [70][75][77] - 反推及短舱系统在多个学科领域至关重要,卡位商发核心环节:反推短舱和发动机构成飞机动力系统,短舱系统由进气道、风扇罩、反推力装置、尾喷等组成,在声学、热学等多学科领域重要,反推力装置是短舱系统核心部件,可提高飞机着陆减速性能,分挡板型、叶栅式、折流门式三种类型 [79][81][86] - 短舱系统高价值量牵引大市场,商用发动机自主可控持续推进:短舱系统是商用飞机推进系统核心环节,价值量占比约25%,反推占短舱系统价值量约50%,国产商用航发自主研制推进,公司控股股东提前布局反推短舱基地,有望实现技术和能力领先 [87][91][93] 公司核心推荐逻辑、盈利预测、投资评级及估值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公司是航发成发核心资产,具备航发零部件全品类配套能力,内贸业务技术领先,子公司航发哈轴资产稀缺,外贸业务客户黏性强,控股股东提前布局反推短舱领域,有望享受国产替代市场,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0.92/1.47/2.29亿元,同比增速为34.0%/59.8%/55.3%,对应PE为95/59/38倍,考虑产业地位及未来高成长性给予额外估值溢价 [95]
军工板块再度拉升,航空航天ETF(159227)逆市上涨,航发科技涨超7%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14:04
军工板块市场表现 - 5月30日军工板块逆市走强 航空航天ETF(159227)上涨0.80% 盘中成交额突破5200万元 [1] - 航发科技涨幅超过7% 海兰信、广联航空、航宇科技、航发控制等个股跟涨 [1] - 航空航天ETF(159227)紧密跟踪国证航天指数 国防军工行业权重超99% 航空装备与航天装备两大核心板块占比73% [1] 低空经济政策支持 - 四川多部门联合发布《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支持通用机场建设和运输机场完善通用航空功能 [2] - 对运输机场增设通用航空基础设施项目 按可研批复估算投资的10%给予补助 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2] - 支持企业攻关高原型通用飞机、大中型无人机、载人eVTOL、飞行汽车等整机产品 按项目投入的30%给予财政支持 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 [2] 军工行业发展趋势 - 低空经济、商业航天、深海科技、大飞机、军事智能化等主题高度活跃 预计将持续深化和反复演绎 [2] - 军工基本面有望持续回暖 主题活跃与业绩提振将共同推动军工整体行情 [2]
标的指数国防军工行业占比超99%,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换手率超8%,航发科技冲击二连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10:52
军工板块市场表现 - 5月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早盘走低 军工板块局部拉升 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微跌0.2% 换手率超8% 成交额突破1500万元 [1] - 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昨日上市首日收涨2.21% 当日成交额达1.82亿元 在同标的产品中排名第一 [1] - 成分股中航发科技涨超8%冲击二连板 航发控制、航发动力、国科军工等多股跟涨 [1] 国证航天航空行业指数 - 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跟踪国证航天航空行业指数(CN5082) 该指数由沪深北交易所航空航天行业证券组成 覆盖军工、国产飞机、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概念股 [1] - 国证航天指数申万一级行业中军工行业占比达99.1% 细分方向中航空装备、军工电子、地面兵装及航天装备分别占比66.4%、16.0%、7.8%及6.9% 前三大行业集中度达90% [1] 军工行业投资主线 - 传统军工方向建议关注有订单修复预期、有业绩支撑的航发产业、船舶产业及航空航天产业 [3] - 新域新质方向建议关注低成本精确制导弹药、无人系统、新一代智能化作战底座 以及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大飞机等应用市场空间广阔的行业 [3] - 改革出海方向建议关注有资产整合预期、军贸市场具有竞争力的相关公司 [3] 军工行业长期前景 - 国防军工板块具备长期成长确定性 "十四五"规划进入最后一年 下游需求呈恢复性增长 2027年建设目标迫在眉睫 [3] - 伴随需求恢复和产能结构优化 国防军工板块有望大幅改善 安全边际高 [3] 中国航天发射动态 - 5月29日长征三号乙Y110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问二号探测器 [4] - 5月21日力箭一号遥七运载火箭成功发射6颗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4] - 5月20日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星3B卫星 主要用于话音、数据、广播电视传输业务 [4]
航发科技(600391) - 中国航发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2025-05-28 17:45
业绩总结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756,047,551.54元,同比降6.79%[4]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股东净利润3,568,497.52元,同比升265.40%[4] 未来展望 - 开展新产品研发、争取外贸订单及提升生产效率提升盈利[4]
航发科技(600391) - 中国航发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5-19 19:00
财报与会议安排 - 公司于2025年4月30日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3] - 公司计划于2025年5月27日15:00 - 16:00举行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3] 会议信息 - 会议地点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方式为网络文字互动[4] - 投资者可于2025年5月20 - 26日16:00前预征集提问[4] 参与人员与查看方式 - 参加人员含董事长等,特殊情况可能调整[6] - 投资者可在会议当天在线参与,会后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查看[7][9] 联系人信息 - 联系人张丹,电话028 - 89358616,邮箱1291956306@qq.com[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