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佳都科技(600728)
icon
搜索文档
据港交所文件:佳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新浪财经· 2025-09-26 17:15
公司上市申请 - 佳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1]
佳都科技涨2.11%,成交额3.2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740.2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13:35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6日盘中上涨2.11%至7.26元/股 成交额3.20亿元 换手率2.12% 总市值154.8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740.26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935.7万元 大单净卖出804.57万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55.13%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82%/2.25%/34.69% [1] - 年内2次登龙虎榜 最近8月28日净卖出1.18亿元 买入额1.45亿元(占比4.95%) 卖出额2.63亿元(占比8.98%)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9.19亿元 同比增长65.22%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1.35亿元 同比增长170.47%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0.30万户 较上期减少14.28% [2] - 人均流通股20,702股 较上期增加16.10% [2] - 香港中央结算新进第七大股东 持股2,503.53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新进第十大股东 持股1,980.18万股 [3]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构成:ICT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72.51% 行业智能解决方案25.18% 智能化产品及运营服务1.81% [1] - 所属申万行业:计算机-IT服务Ⅱ-IT服务Ⅲ [2] - 概念板块涵盖3D建模、阿里概念、超高清、AI多模态、AIGC等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01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948.46万元 [3]
中国团队重新定义“星际之门”!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已实现常态化商用
量子位· 2025-09-25 19:42
核心观点 - 交通行业算法首次实现在轨卫星全流程运行 标志着太空AI算力进入常态化商业运营阶段 代表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正式投入商业使用[4][6][15] 技术实现 - 道路识别模型完全部署于轨道卫星 实现图像采集、模型推理到结果回传全流程在轨完成[1][10][11] - 图像数据未传回地面 仅回传结构化识别结果 大幅降低数据传输需求[2][10] - 系统支持亿级参数模型稳定运行 具备完整任务调度和通信回传能力[13] 基础设施 - 国星宇航"星算"计划首批卫星于2025年5月发射 提供太空算力支持[5][12] - 计划建设2800颗计算卫星组成的天基算力基础设施 系统总算力超10万P[12] - 通过星间激光通信与协同调度技术实现卫星在轨联网[12] 商业应用 - 佳都科技旗下团队成为全球太空计算星座首个商业用户[9][15] - 系统实现服务调度与链路闭环 打通商业场景应用路径[15] - 太空计算节点从技术可行阶段进入实际可用阶段[16] 行业意义 - 将响应时间压缩至最短路径 实现数据获取与处理同步进行[21] - 太空不再仅是数据来源地 而是成为算法的运行场和智能反馈系统[19][23] - 为AI模型提供新的运行维度和数据来源 重塑数据采集到决策反馈路径[22] - 中国企业在轨道AI网络系统建设方面提供新的全球范式[23]
佳都科技(600728) - 佳都科技关于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9-25 17:15
报告与会议信息 - 公司于2025年8月26日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3] - 公司计划于2025年10月13日15:00 - 16:00举行半年度业绩说明会[3] 投资者参与 - 2025年9月26日至10月10日16:00前可预征集提问[5] - 2025年10月13日15:00 - 16:00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参与[6] 其他信息 - 会议地点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5] - 参加人员含董事长陈娇、财务总监莫绣春等[6] - 联系人是董事会办公室,电话020 - 85550260,邮箱ir@pcitech.com[7]
聚焦高质量发展|算法力量齐聚琶洲 “人工智能+”落地更多新应用场景
新华社· 2025-09-25 14:59
行业政策与活动 - 第四届琶洲算法大赛以算法领航 琶洲奋进为主题 铺设五大赛道 吸引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8131支队伍参赛[2]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提出加快形成人机协同 跨界融合 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2] - 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中国已形成完整人工智能产业技术体系 培育具有影响力工业互联网平台超340家 设备连接数超1亿台/套[2] 区域产业发展 - 琶洲带动海珠区产业快速转型 截至9月共集聚泛人工智能企业超7000家 包括字节跳动 阿里巴巴 腾讯等互联网企业[2] - 海珠区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连续三年保持高速增长[2] - 广州琶洲已形成社交 消费及产业互联网集群和完整AI生态 成为技术与产业结合的土壤[9] 企业技术应用 - 云蝶科技开发行知大模型在教育 医疗 政务等领域落地应用并实现盈利 2025年推出适用于办公学习场景的AI智能鼠标[4][6] - 佳都科技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40余座城市 100多条线路 2200座地铁车站应用 服务里程超3900公里[8] - 南方电网通过算法大赛解决业务堵点 在新能源汽车车桩分配 企业碳排放核算等领域创新[9] 技术赋能场景 - AI辅助诊断系统在医院完成CT影像分层分析 智慧纸笔融入课堂教学[1] - 哈啰杯算法赛题探索基于大模型的用户及区域出行需求预测 解决3公里内找不到车现象[9] - 智慧教育大屏实时生成课堂分析报告 体育课动作捕捉数据可瞬间可视化[4] 赛事与生态建设 - 大赛设立全运会全民AI赛 零门槛参与 以AI视频形式围绕未来全运 科技跃动开设全民赛题[2] - 佳都科技为大赛提供广州市海珠区真实路口交通数据 包括每秒级车辆感知数据等仿真模拟数据[8] - 清智资本认为大模型已进入应用落地阶段 琶洲成为AI变革沃土[9]
佳都科技跌2.06%,成交额3.9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853.24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25 13:30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5日盘中下跌2.06%至7.12元/股 成交3.98亿元 换手率2.60% 总市值151.8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853.24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99.22万元 大单净流出2728.32万元 [1] - 年内股价涨幅52.14% 近5日涨1.71% 近20日跌4.04% 近60日涨32.10% [1] - 年内2次登龙虎榜 最近8月28日净卖出1.18亿元 买入额占比4.95% 卖出额占比8.98%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9.19亿元 同比增长65.22% [2] - 归母净利润1.35亿元 同比增长170.47% [2] - 主营业务构成:ICT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72.51% 行业智能解决方案25.18% 智能化产品及运营服务1.81%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0.30万户 较上期减少14.28% [2] - 人均流通股20,702股 较上期增加16.10% [2] - 香港中央结算新进第七大股东 持股2503.53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新进第十大股东 持股1980.18万股 [3] 公司基础信息 - 所属申万行业:计算机-IT服务Ⅱ-IT服务Ⅲ [2] - 概念板块涵盖3D建模 阿里概念 超高清 AIGC概念 AI多模态等 [2] - 主营业务覆盖智能安防 智能交通 通信增值 IT综合服务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01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948.46万元 [3]
“小而专、精而强” 从通用到垂类 应用型AI大模型百花齐放
南方都市报· 2025-09-24 07:11
核心观点 - 第四届琶洲算法大赛成为AI算法创新和落地应用的重要展示平台 吸引了全球30余个国家8131支团队参赛 推动算法技术在教育、营销、安全、交通等多个行业的实际应用[5][16][18] - 琶洲地区已形成AI大模型产业生态 落地行业大模型项目超170个 引育大模型备案项目27个 数量位列全省第一 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连续三年保持20%以上高速增长[16][18] 教育行业应用 - 科大讯飞"星火课堂分析大模型"实现教学全流程闭环分析 已在广东省内超4000所学校落地应用[7][8] - 云蝶科技行知大模型通过智慧硬件收集课堂数据 实时分析教学质量并给出提升建议 已通过名校升学率数据提升验证效果[8] 营销与商业应用 - 筷子科技视频理解大模型覆盖商业视频生产全链条 服务海内外品牌超8500家 包括华为、小米等知名企业 业务触达海外超400个城市[10] 安全风险管理 - 慧安大模型能识别20多类风险 准确率达98.6%[12] - 极安大模型将应用于白云机场第三航站楼安检 并计划推广至地铁、快递等场景[12] 健康与营养管理 - 浩海生命科学善食大模型基于用户健康数据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12] - 朴食科技AI营养师大模型整合全国超6000家中小学数据 实现营养分析和风险识别[14] 交通行业创新 - 佳都科技知行大模型融合20余年交通行业数据 具备多模态理解能力 应用于智能客服和运营管控等场景[15] 数据驱动型应用 - 零零汽科技拥有2800多万个原厂件和500多万个品牌件数据 大模型实现汽车维修即时报价 业务已扩展至韩国、欧美及"一带一路"国家[13] - 启合科技纸条大模型基于16万数据库实现AI作文批改和智能创作[14] 赛事推动创新 - 第四届琶洲算法大赛设立13个企业品牌杯赛 包括南方电网、哈啰等企业命题 解决实际业务痛点[17] - 光影焕像团队3D场景生成技术将数周建模工作缩短至几分钟 已与多家游戏企业对接[17] - 大赛设立"吴文俊奖"加速营 蚂蚁集团AI健康管家等项目获得直通终审资格[18]
All in AI!佳都科技渐入佳境
上海证券报· 2025-09-23 08:23
发展战略 - 未来三年是公司以技术为引擎发展的关键期 将持续投入智能交通领域并夯实技术底座 [2] - 公司采取All in AI战略 用AI赋能行业并实现AI大模型等技术商业化变现 [3] - 公司实施深耕国内与突破海外的双轮驱动战略 通过重点区域突破扩大国际影响力 [7] - 公司启动H股上市筹备工作以提升综合竞争力和加快国际化战略实施 [7] 技术布局 - 公司实现从装备到系统再到操作系统的全链条自主可控 是国内最早布局轨道交通国产化的企业之一 [3] - 发布交通行业首个国产操作系统"交通佳鸿" 形成数字底座与大模型智慧应用的双核驱动技术体系 [4] - 完成DeepSeek-V3及R1等先进模型适配验证 在10余个城市的智能交通项目中实现部署 [4] - 操作系统具备五大技术特点 覆盖城市交通与轨道交通两大场景的多项创新应用 [4] - 大模型在全国46座城市100多条线路2200余座地铁站的实战中进化 拥有丰富的交通场景知识库 [4]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2.43亿元 累计申请专利89项 获得专利授权41项 取得软件著作权58项 [5] - 持续大比例研发投入使智能技术在行业内维持领先地位 尤其在轨道交通和运维节能方面取得实效 [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9.19亿元 同比增长65.22% [8] - 净利润1.35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8] - 扣除净利润0.15亿元 同比增长323.98% [8] 海外拓展 - 海外业务成为公司发展新增量 以中国香港为基地构建技术输出+生态共建的出海新模式 [7] - 依托香港资本平台设立研发中心 在新加坡设立东南亚区域总部 构建覆盖中东东南亚的智慧城市服务网络 [8] - 在欧洲市场通过与西门子等技术协同 输出中国智能运维方案与AI算法优势 [8]
知行交通大模型:打破传统交通“数据孤岛”
南方都市报· 2025-09-23 07:12
公司AI战略与技术布局 - 公司推出自主研发的知行交通大模型 推动交通系统从智能迈向智慧 深度应用于广州第十五届全运会等重大场景[3] - 公司提出大模型+操作系统双引擎发展路径 知行交通大模型从V1.0演进至V2.0 交通佳鸿操作系统基于开源鸿蒙打造[6] - 大模型深度融合20余年交通行业数据与知识 具备多模态理解能力 可处理文本图像视频等多类数据[4] 技术突破与效率提升 - 基于预训练视觉大模型底座 算法训练样本需求从1万个降至400个 算法迭代周期从1个月缩短到3天 准确率达95%[6] - 通过对国产算力的优化和算法效率提升 提供灵活的边缘部署与云边协同方案 实现端侧高效推理与实时响应[6] - 大模型打破传统交通数据孤岛困境 实现地铁公交道路交通数据舆情数据联动分析[5] 实际应用成效 - 广州市近50个试点路口实现信控智能体24小时自适应控制 珠江新城重点区域高峰期拥堵指数平均下降约6.5%[7] - 智慧交通提升具体体现在:闸机常开门模式提升高峰期通行效率 智能客服处理大部分票务咨询 车驾管服务实现一查便知一站办理[5] - 公司承建广州数字交通指挥系统 接入28类交通数据资源 融合AI大模型大数据三维实景AR等技术[7] 产品与解决方案 - IDPS城市交通大脑和数字路口解决方案为机场周边陆侧交通提供解决方案 形成智慧空轨互补共通联动体系[7] - 信控智能体以交通信号控制平台为基础载体 构建路口-路段-区域三级智慧交通管控体系[7] - 交通佳鸿操作系统将大模型能力下沉至设备与平台底层 打造更高效开放的3.0版本交通大模型基础设施[6]
“芯”稳致远
上海证券报· 2025-09-23 02:48
文章核心观点 - 佳都科技、文远知行、蓝箭电子三家公司通过聚焦核心技术研发、战略创新和国际化布局,在各自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体现"芯稳致远"的发展理念 [9][10][16][22] 佳都科技战略与技术布局 - 公司实施"All in AI"战略,聚焦智能交通领域,构建以"交通佳鸿"操作系统和"佳都知行交通大模型"为核心的双核驱动技术体系 [9][10][11] - 2024年研发投入2.43亿元,累计申请专利89项,获得授权41项,软件著作权58项 [12] - 大模型技术已在10余个城市智能交通项目部署,覆盖46座城市、100多条线路、2200余座地铁站 [11] - 海外业务成为新增长点,以香港为基地构建"技术输出+生态共建"出海模式,计划发行H股并设立东南亚区域总部 [13][14] 佳都科技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9.19亿元,同比增长65.22%,净利润1.35亿元(同比扭亏),扣非净利润0.15亿元,同比增长323.98% [15] 蓝箭电子发展历程 - 从佛山市无线电四厂转型为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厂房面积从10亩扩大到超8万平方米,年生产能力从50万只提升至200亿只 [16] - 1998年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完成创业板上市 [19] 蓝箭电子创新战略 - 投入5000多万元新建3000平方米研发中心,配备半导体封装研究实验室及可靠性分析实验室 [20] - 从消费电子向汽车电子及工业应用领域转型,以珠三角为核心拓展华东及海外市场 [21] - 坚持不参与低价竞争,聚焦核心技术突破,应对行业"上挤下压"的盈利压力 [20][21] 文远知行技术实力 - 拥有全球11个国家30个城市自动驾驶运营经验,安全运营超2200天,获得7个国家自动驾驶牌照 [22] - 2021-2024年研发投入累计33.51亿元(4.43亿/7.59亿/10.58亿/10.91亿) [22] - 推出"WeRide One"通用技术平台,实现L2-L4级自动驾驶产品全覆盖,包括Robotaxi、Robobus等5条产品线 [23][24] 文远知行商业化进展 - 2025年5月25日至6月8日为法国网球公开赛提供L4级自动驾驶接驳服务 [8] - 2025年9月在比利时鲁汶、新加坡、沙特利雅得等地落地Robotaxi及Robobus项目 [23] - 与英伟达、博世、雷诺、广汽等产业链企业建立OEM合作,强化生态协同 [25] 国际化战略布局 - 佳都科技以香港为跳板拓展东南亚及欧洲市场,与西门子等技术协同 [14] - 文远知行针对欧洲老龄化需求推Robobus,在中东与Uber合作拓展Robotaxi,在东南亚聚焦环卫及公共交通 [24] - 蓝箭电子稳步推进海外市场拓展,探索与国际客户合作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