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零售

搜索文档
煌上煌涨2.03%,成交额3696.09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79.6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8 11:0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8日盘中股价上涨2.03%至12.58元/股 成交金额3696.09万元 换手率0.58% 总市值70.3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79.64万元 大单买入占比21.01% 卖出占比13.44%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49.41% 近5日下跌3.08% 近20日下跌4.55% 近60日上涨25.55% [2] - 8月12日龙虎榜净卖出3698.35万元 买入总额3300.14万元(占比7.73%) 卖出总额6998.48万元(占比16.39%)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3.61万户 较上期增长9.95% 人均流通股14183股 较上期减少9.05%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成为第八大流通股东 持股144.52万股 [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84亿元 同比下降7.19% [3] - 归母净利润7691.99万元 同比增长26.90% [3]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为酱卤肉制品及佐餐凉菜快捷消费食品开发、生产和销售 [2] - 收入构成:鲜货产品60.71% 米制品业务31.67% 屠宰加工4.12% 包装产品1.97% 其他业务1.49% 检测业务0.0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18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69亿元 [4] - 属于食品饮料-休闲食品-熟食行业 概念板块包括小盘、融资融券、冷链物流等 [2]
新北洋:智能微超产品在“无人零售、派样”场景中,已实现持续规模化销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13:54
公司业务发展现状 - 智能售货类产品已在多个场景落地应用 包括无人零售和派样场景 [2] - 智能微超产品在无人零售和派样场景实现持续规模化销售 [2] - 潮玩场景中正积极拓展相关客户 已有一定数量销售但总体规模不大 [2] 业务模式特点 - 既可向客户销售智能售货类硬件产品 也可提供数智无人零售云平台等软件支持 [2] - 通过控股公司萤启科技从事新零售综合运营业务 [2] 财务影响评估 - 潮玩场景相关收入占比很小 不会对公司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2]
90秒做拉花咖啡,「AI智慧零售机器人」融资数千万丨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8-27 08:18
公司概况 - 安诺机器人是一家专注于桌面级机械臂及AI机器人智慧无人零售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企业[3] - 公司成立于2017年,创始人黄煌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机械电子专业,曾任职于多家机器人及自动化科技公司[4] - 公司近期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同创伟业独家投资[5] 产品与技术 - 主营业务为AI智慧零售机器人,产品线包括机械臂、AI拉花咖啡机器人、奶茶机器人、冰淇淋机器人及调酒机器人[6] - AI拉花咖啡机器人可在90秒内完成从原料识别到出杯的全流程自动化操作,单机可替代3名全职员工[9] - 采用航空级铝合金机身与谐波减速机,重复定位精度达±0.03mm,运动控制误差小于1%[14] - 通过3D视觉系统和机器学习算法实时监测原料状态(咖啡油脂厚度、牛奶泡沫密度等)[14] - 自主研发控制系统及运动控制算法,支持远程故障诊断和云端菜单更新[11][15] 市场表现 - 产品已销往国内100多个城市及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收入比重为6:4[10] - 在深圳世界之窗部署的三台机器人每月共创收十几万元[21] - 公司年营收达数千万元人民币并实现盈利[22] 核心竞争优势 - 动作捕捉技术可将咖啡师手法1:1录入机械臂,完成3D建模与机器学习[13] - 通过自研自产降低成本和售价,使产品能进入更多市场(包括不富裕地区)[20] - 依托物联网平台实现全球设备状态实时监控和远程故障诊断[11] - 开放API接口设计,支持与各类支付系统和财务系统对接[19] 发展历程与战略 - 早期产品面向高校及科研机构教学场景,2023年基于机械臂技术积累转向消费级机器人[23][26] - 存在"数据飞轮"效应:出货量提升带动数据沉淀,反哺算法优化和市场适应性[20] - 未来研发方向包括多模态感知、人机共生、数字人语音交互及大模型生成个性化配方[20] - 重视现金流管理,在保障教学机器人订单同时同步推进新产品研发[22][27] 行业洞察 - 饮品类机器人产品受众广泛,几乎在全球各地都能找到市场[17] - 品牌附加值(如蜜雪冰城案例)可能成为消费级机器人的护城河[18] - 食品安全问题(如清洁不当)是食品制作机器人的重要考量因素[18]
市场简报:无人零售行业进入洗牌期合规化标准化加速-20250814
头豹研究院· 2025-08-14 20:26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中国无人零售行业正从早期的"技术试验"和"资本驱动"阶段,迈向以"商业模式成熟"、"精细化运营"和"技术应用场景多元化"为核心的新阶段 [4] - 无人零售企业通过技术驱动和场景化运营,构建了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包括商品销售利润、设备销售/租赁、数据服务以及广告营销收入 [9] - 无人零售在成本结构、运营效率、场景覆盖等方面显著优于传统零售,人力成本可降至传统模式的四分之一,租金成本视地区差异可降低5至20倍 [14][15] - 中国无人零售市场总销售额已达到434.3亿元,预计到2027年有望突破750亿元,自动售货机市场份额将从2024年的1%提升至2027年的8% [20][21][25] 行业发展历程 - 1993-2016年:中国首次引入自动售货机并实现自研突破,行业进入早期摸索阶段,市场增长较慢 [3] - 2016-2020年:亚马逊、阿里巴巴等巨头入局,无人零售成为资本热点,衍生出多种产品形式,但随后因高成本、低效率等问题陷入低谷 [3][4] - 2020年至今:疫情催化"无接触经济"兴起,行业进入"深耕技术+服务B端"的理性发展期,技术融合优化运营效率,应用场景延伸至B端垂直空间 [3][4] 投融资情况 - 2024-2025年行业融资事件包括:共讯科技(1500万天使轮)、莱森购(1800万A轮)、丰e足食(B+轮金额不明)、恋人时黛(5000万天使轮) [5] - 2018-2024年投融资金额波动较大,2024年投资金额达5.1亿元,显示资本关注度回升 [4] 盈利模式 - 主要收入来源为无人零售和商品批发业务,占比分别为76.1%和10.7%,广告及系统支援服务占比4.3% [9] - 无人零售业务毛利率为45.8%,商品批发毛利率仅为3.8%,广告相关业务毛利率高达98.1% [9] - 盈利模式包括商品销售利润、设备销售/租赁、数据服务、广告营销收入,其中数据服务可记录用户行为数据用于精准营销 [10] 与传统零售对比 - 人力成本:无人零售仅为传统便利店的四分之一 [14] - 营业时间:无人零售支持24小时运营,突破传统零售时间限制 [14] - 空间效率:无人零售设备小型化,可部署于高频流动场景,租金成本显著降低 [14] - 客户体验:无人零售结账时间缩短至10秒以内,效率提升3至5倍 [14] - 数据采集:无人零售可实时收集消费者行为数据,提升商品曝光率与销售转化率 [14] - 库存管理:无人零售库存准确率高达99.9%,自动触发补货请求 [14] 市场规模与趋势 - 2024年自动售货机占线下快消品市场份额接近1%,预计2027年提升至8% [20] - 2024年无人零售市场总销售额434.3亿元,自动售货机占比97.2%,预计2027年突破750亿元 [21][25] - 行业应用场景从传统基础设施场所扩展至4S店、酒店、娱乐场所等多元商业空间 [21] 技术与成本分析 - 静态图像识别技术货柜成本约6000元,动态视觉识别设备单台价格在10000-15000元之间 [27] - RFID标签成本约0.3-0.8元,阅读器单价约4000-10000元,重力感应货柜整机成本约3-10万元 [27] - 需求预测模型开发成本约30-80万元,可显著降低缺货率和周转天数 [27] - 视觉识别智能柜单台价格1.2万至2.5万元,成本受软件系统开发影响较大 [28]
夏天新晋“价格刺客”,坑哭多少打工人?
虎嗅· 2025-08-06 08:43
据说,今年是有史以来最热的一个夏天。 和温度一同上升的,是冷饮消费。 凯斯懵了。22元的山姆冰块,凯斯没买;30元的gelato,凯斯拒绝;但到最后,凯斯还是没能躲过今年夏天最隐蔽的消费刺客——售货机刺客。 售货机刺客,背刺多少打工人? 朋友们,我们先一起玩一个猜价格小游戏。 请听题: 一瓶常温3.5元的阿萨姆,在售货机里卖多少钱? 8块。 想要"轻松一下、脉动回来",要多少钱? 10块。 连办公室的准中年人凯斯都放下了自己的保温杯,开始转身拥抱冷饮。 前几天,凯斯发现办公室楼下新添了一台自动售货机。 骑着小电驴经受了40分钟炙烤的凯斯,毫不犹豫地刷脸开门,取出了一瓶最爱的旺仔牛奶。 3分钟后,当凯斯已经坐在工位上吨吨吨的时候,扣款短信才飘然而至:10元。 饮料厂商还在想着怎么扣扣搜搜、毫无声息地涨价,市面上的3元饮料还在想着卖不出去的时候。 售货机,早就在最隐秘的地方大杀特杀了: 500ml 的宝矿力,10块一瓶,比超市900ml 的大瓶还贵。 旺仔牛奶12一瓶,再看就把你的钱都扣掉。 这些价格不是在景区,也不是在演唱会,不是你"买一次贵就贵点吧"的妥协产物。 它埋伏在你每天上下班都要路过的写字楼、地铁口、 ...
电子身份证概念下跌1.63%,5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16:59
电子身份证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7月10日收盘,电子身份证概念下跌1.63%,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 [1] - 板块内11只个股上涨,涨幅居前的有天融信(+3.07%)、中科江南(+2.85%)、思特奇(+1.25%) [1] - 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京北方(-7.11%)、东信和平(-6.95%)、楚天龙(-6.78%) [1] 概念板块涨跌幅对比 - 硅能源(+3.39%)、房屋检测(+2.89%)、有机硅概念(+2.51%)位列涨幅前三 [1] - 兵装重组概念(-3.20%)、电子身份证(-1.63%)、无人零售(-1.34%)位列跌幅前三 [1] 资金流动情况 - 电子身份证概念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6.42亿元,33只个股呈现净流出 [1] - 京北方主力资金净流出3.44亿元居首,新国都(-2.62亿元)、楚天龙(-1.69亿元)紧随其后 [1] - 中科江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3893.98万元,思特奇(+962.73万元)、南天信息(+882.97万元)亦获净流入 [1] 个股资金流向明细 - 京北方换手率19.07%,主力资金净流出3.44亿元 [1] - 新国都换手率17.28%,主力资金净流出2.62亿元 [1] - 中科江南换手率3.93%,主力资金净流入3893.98万元 [1][2]
无人零售概念下跌1.34%,主力资金净流出24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16:58
无人零售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7月10日收盘,无人零售概念下跌1.34%,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 [1] - 板块内股价上涨的有7只,涨幅居前的有供销大集(2.59%)、新北洋(1.92%)、红旗连锁(1.28%) [1] - 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汇金股份(-17.70%)、熵基科技(-3.72%)、神思电子(-2.54%) [1][2] 概念板块涨跌幅对比 - 硅能源(+3.39%)、房屋检测(+2.89%)、有机硅概念(+2.51%)位列涨幅前三 [2] - 兵装重组概念(-3.20%)、电子身份证(-1.63%)、无人零售(-1.34%)位列跌幅前三 [2] 资金流动情况 - 无人零售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出3.19亿元 [2] - 24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出,11股净流出超千万元 [2] - 汇金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出1.68亿元居首,科蓝软件(-4503.08万元)、新大陆(-3578.46万元)紧随其后 [2] - 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的个股为供销大集(1.26亿元)、新开普(1643.33万元) [2][3] 个股换手率数据 - 汇金股份换手率23.06%居首,科蓝软件(14.08%)、新开普(13.38%)次之 [2][3] - 熵基科技换手率12.94%,新北洋换手率10.84% [2]
超2900只个股上涨
第一财经· 2025-07-10 15:44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上证指数涨0 48%至3509 68点 深证成指涨0 47%至10631 13点 创业板指涨0 22%至2189 58点 [1][2] - 沪深两市成交额1 49万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缩量110亿元 全市场超2900只个股上涨 [2] 板块涨跌 - 涨幅居前板块包括硅能源 房地产 信托 煤炭开采加工 稀土永磁 [4] - 大金融股持续走强 四大行股价续创历史新高 南华期货涨停 [5] - 地产股午后爆发 华夏幸福 深深房A等7股涨停 特发服务 金融街等涨幅显著 [5]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光伏设备 银行 煤炭板块 净流出酿酒 家电板块 [6] - 个股层面 北方稀土获净流入11 8亿元 中油资本7 01亿元 N同宇6亿元 [7] - 比亚迪遭主力抛售9 92亿元 胜宏科技8 34亿元 新易盛7 53亿元 [8] 机构观点 - 申万宏源认为市场维持震荡上行格局 [9] - 国金证券指出银行主线明确 后续关注非银金融扩散可能 [10] - 中信建投预判指数突破后延续震荡上攻形态 [11]
黄光裕不肯下桌
凤凰网财经· 2025-06-22 20:36
核心观点 - 黄光裕出狱后试图通过多元化战略复兴国美,但四年累计净亏损高达388亿,线上转型"真快乐"APP失败后转向线下新能源汽车销售等新业务 [5][23][28][38] - 公司战略从"18个月复兴计划"调整为"1+1+1"战略,反映出对执行困难的重新评估 [26][27] - 线下零售业务急剧萎缩,营收从2017年787.5亿降至2023年9.22亿,关店86% [31][32][34] 业务转型尝试 线上业务 - 2021年将国美APP更名为"真快乐"APP,转型全品类电商平台并重点布局家装行业 [16] - 投入VR家装公司"打扮家"80%股权,计划开设10000家元宇宙超级店 [19] - 直播业务升级为Channel F频道,但双十一直播间仅1500人观看,日活仅300万 [21][22][23] - 2023年将APP名称改回国美,宣告线上转型失败 [28] 线下业务 - 2023年推出"即时零售"业务,提出"6311N"配送模式(6公里覆盖/3小时送达) [35] - 计划3年内开设超10000家"国美超市"门店 [35] - 2024年4月开设4.5万平方米新能源汽车体验馆,目标打造"新能源Costco",已入驻小米、问界等品牌 [38] 财务状况 - 2017-2023年线下零售营收从787.5亿暴跌至9.22亿 [31][32] - 转型期间四年累计净亏损388亿,超过黄光裕入狱期间的亏损规模 [5][24] - 2022年出现员工集体讨薪事件,黄光裕曾套现20多亿股票 [54][57] 管理挑战 - 战略执行存在团队断层,老员工难以理解新战略,新员工不适应传统管理模式 [49][50][51] - 黄光裕保持激进投资风格,但面临美团、京东等巨头的碾压性竞争 [36] - 新能源汽车业务成为最新转型方向,但行业竞争激烈且需重资产投入 [38][39]
安徽悦己臻选完成2000万元天使融资,无人零售赛道再添创新力量!
搜狐财经· 2025-05-26 17:42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2000万元天使轮融资 由新零售领域投资机构领投 产业链相关资本跟投 [1] - 融资资金将用于技术迭代 无人终端网络扩张 区域化市场运营 [1] 商业模式与技术优势 - 公司成立于2019年 以"智能终端+数据运营"为核心 瞄准"悦己型消费"趋势 [3] - 创新点包括AIoT智能系统(动态视觉识别 无感支付 温控管理) 实现"即拿即走"购物体验 [3] - 动态选品引擎基于区域消费数据自动调整SKU 降低滞销率 [3] - 设备支持模块化组装 单店落地周期缩短至3天 适配便利店 美妆柜 成人用品等多元场景 [3] 运营数据 - 已在全国落地百余家试点门店 [3] - 社区型门店日均客流300-500人次 年轻用户占比超70% 客单价45-120元 复购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 市场策略 - 主攻下沉市场 聚焦产业园区 大学城 居民核心生活圈等刚性需求场景 [6] - 采用轻资产合作模式 与物业 品牌方联合运营 共享流量与数据 [6] - 供应链本地化 与区域经销商深度合作 确保商品高效配送 [6] 发展规划 - 2025年启动"百城千店"计划 重点布局长三角 华中及西南地区 目标年内铺设500家智能终端 [8] - 计划开放技术平台 与快消品牌 物流企业共建"无人零售生态联盟" 探索广告联营 定制商品等增量盈利模式 [8] - 未来试水"AI互动营销" 如美妆柜接入虚拟试妆功能 健康柜提供营养建议 [9] 行业趋势 - 无人零售行业经历早期泡沫后回归理性发展 [9] - 2024年下沉市场无人零售设备数量同比增长58% 但普遍面临货品单一 运维低效等问题 [6] - 公司以"轻量化 智能化 场景化"切入 或为行业提供新范式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