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无人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海康威视跌2.03%,成交额24.0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34亿元
新浪证券· 2025-10-20 11:02
海康威视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计算机设备-安防设备。所属概念板块包括:中国电科集团、央企改 革、分拆概念、云视频、无人零售等。 10月20日,海康威视盘中下跌2.03%,截至10:54,报32.39元/股,成交24.08亿元,换手率0.80%,总市 值2968.50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2.34亿元,特大单买入2.86亿元,占比11.89%,卖出4.61亿元,占比 19.15%;大单买入6.20亿元,占比25.75%,卖出6.79亿元,占比28.21%。 海康威视今年以来股价涨9.41%,近5个交易日跌2.91%,近20日涨6.72%,近60日涨17.31%。 资料显示,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物联网街518号,成立日期 2001年11月30日,上市日期2010年5月28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安防视频监控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 售。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主业产品及服务70.00%,机器人业务7.50%,智能家居业务6.58%,汽车电 子业务5.63%,热成像业务4.80%,存储业务2.47%,主业建造工程1.87%,其他创新业务1.15%。 责任编辑:小浪快报 截至9月 ...
海康威视跌2.05%,成交额21.7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04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15 11:40
股价与资金表现 - 10月15日盘中股价下跌2.05%至32.57元/股,成交额21.70亿元,换手率0.72%,总市值2985.00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04亿元,特大单买卖金额分别为1.72亿元(占比7.91%)和2.88亿元(占比13.25%)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10.02%,近5个交易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4.66%、9.37%、18.31% [1] 业务构成与行业分类 - 公司主营业务为安防视频监控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收入构成中主业产品及服务占比70.00%,机器人、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热成像、存储等创新业务合计占比约28.53%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计算机设备-安防设备,概念板块包括中国电科集团、分拆概念、云视频等 [1] 财务与股东数据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8.18亿元,同比增长1.48%,归母净利润56.57亿元,同比增长11.71%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为41.39万户,较上期增加21.65%,人均流通股22019股,较上期减少17.7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85.02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50.48亿元 [3] 机构持仓变动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6594.19万股,较上期增加548.17万股 [3] - 易方达沪深300ETF新进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4691.43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鼎捷数智涨2.01%,成交额1.9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166.7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4 09:55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0月14日盘中报55.40元/股,上涨2.01%,总市值150.35亿元,成交额1.92亿元,换手率1.31%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166.72万元,特大单净卖出203.20万元,大单净卖出963.52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14.40%,近5日、近20日、近60日分别上涨4.47%、10.03%、44.46% [1] - 今年以来公司6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8月8日,龙虎榜净卖出1.40亿元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公司主营业务为向制造业、流通业及小微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 [2]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45亿元,同比增长4.08%,归母净利润4502.67万元,同比增长6.09%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数智技术服务47.89%,自研数智软件产品28.11%,数智一体化软硬件解决方案23.99%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11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6558.80万元 [3] 行业归属与股东结构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软件开发-横向通用软件,概念板块包括AIAgent、无人零售、ERP概念等 [2] - 截至9月10日,股东户数为5.60万,人均流通股4810股,均较上期持平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十大流通股东出现变动,招商优势企业混合A和富国新兴产业股票A/B分别减持450万股和115.69万股,中欧互联网混合A等三家机构为新进股东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和交银阿尔法核心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石基信息跌2.06%,成交额2.4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373.3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14:0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8日盘中下跌2.06%至10.93元/股 成交额2.44亿元 换手率1.38% 总市值298.3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373.32万元 特大单净流出2276.43万元 大单净流出1096.89万元 [1] - 年内累计上涨53.30% 近5日涨2.15% 近20日跌3.36% 近60日涨24.77% [1]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酒店信息管理系统(43.87%) 零售信息管理系统(18.02%) 自有智能商用设备(17.37%) 第三方硬件配套(16.46%) [2] - 其他业务包括社会餐饮信息管理系统(1.71%) 旅游休闲系统(1.09%) 支付系统(1.00%) [2] - 所属计算机-软件开发-垂直应用软件行业 涉及电子商务 区块链 无人零售等概念板块 [2] 财务与股东结构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50亿元 同比减少9.56% 归母净利润3354.18万元 同比增长35.67% [2] - 股东户数4.79万户 较上期减少10.63% 人均流通股33398股 较上期增加11.9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33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5458.39万元 [3] 机构持仓变化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271.60万股 较上期减少307.24万股 位列第十大流通股东 [3] - 南方中证500ETF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佳都科技涨2.03%,成交额1.6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172.0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10:17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8日盘中股价上涨2.03%至7.05元/股,成交额1.63亿元,换手率1.10%,总市值150.3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172.09万元,特大单买入1341.30万元(占比8.21%),卖出593.05万元(占比3.63%)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50.64%,近5日下跌0.84%,近20日上涨13.71%,近60日上涨29.60% [1] - 年内两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8月28日龙虎榜净卖出1.18亿元,买入总额1.45亿元(占比4.95%),卖出总额2.63亿元(占比8.98%) [1] 业务构成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ICT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72.51%,行业智能解决方案25.18%,行业智能化产品及运营服务1.81%,其他0.50% [1] - 所属申万行业分类为计算机-IT服务Ⅱ-IT服务Ⅲ,概念板块涵盖3D建模、AI多模态、无人零售、阿里概念、AIGC概念等 [2] 经营业绩与股东结构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49.19亿元,同比增长65.22%,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170.47% [2]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0.30万户,较上期减少14.28%,人均流通股20,702股,较上期增加16.10%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成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2503.53万股,南方中证1000ETF新进成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1980.18万股 [3] 分红与资本历史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01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948.46万元 [3] - 公司成立于2001年9月30日,于1996年7月16日上市,总部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1]
煌上煌涨2.03%,成交额3696.09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79.6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8 11:0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8日盘中股价上涨2.03%至12.58元/股 成交金额3696.09万元 换手率0.58% 总市值70.3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79.64万元 大单买入占比21.01% 卖出占比13.44%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49.41% 近5日下跌3.08% 近20日下跌4.55% 近60日上涨25.55% [2] - 8月12日龙虎榜净卖出3698.35万元 买入总额3300.14万元(占比7.73%) 卖出总额6998.48万元(占比16.39%)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3.61万户 较上期增长9.95% 人均流通股14183股 较上期减少9.05%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成为第八大流通股东 持股144.52万股 [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84亿元 同比下降7.19% [3] - 归母净利润7691.99万元 同比增长26.90% [3]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为酱卤肉制品及佐餐凉菜快捷消费食品开发、生产和销售 [2] - 收入构成:鲜货产品60.71% 米制品业务31.67% 屠宰加工4.12% 包装产品1.97% 其他业务1.49% 检测业务0.0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18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69亿元 [4] - 属于食品饮料-休闲食品-熟食行业 概念板块包括小盘、融资融券、冷链物流等 [2]
新北洋:智能微超产品在“无人零售、派样”场景中,已实现持续规模化销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13:54
公司业务发展现状 - 智能售货类产品已在多个场景落地应用 包括无人零售和派样场景 [2] - 智能微超产品在无人零售和派样场景实现持续规模化销售 [2] - 潮玩场景中正积极拓展相关客户 已有一定数量销售但总体规模不大 [2] 业务模式特点 - 既可向客户销售智能售货类硬件产品 也可提供数智无人零售云平台等软件支持 [2] - 通过控股公司萤启科技从事新零售综合运营业务 [2] 财务影响评估 - 潮玩场景相关收入占比很小 不会对公司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2]
90秒做拉花咖啡,「AI智慧零售机器人」融资数千万丨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8-27 08:18
公司概况 - 安诺机器人是一家专注于桌面级机械臂及AI机器人智慧无人零售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企业[3] - 公司成立于2017年,创始人黄煌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机械电子专业,曾任职于多家机器人及自动化科技公司[4] - 公司近期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同创伟业独家投资[5] 产品与技术 - 主营业务为AI智慧零售机器人,产品线包括机械臂、AI拉花咖啡机器人、奶茶机器人、冰淇淋机器人及调酒机器人[6] - AI拉花咖啡机器人可在90秒内完成从原料识别到出杯的全流程自动化操作,单机可替代3名全职员工[9] - 采用航空级铝合金机身与谐波减速机,重复定位精度达±0.03mm,运动控制误差小于1%[14] - 通过3D视觉系统和机器学习算法实时监测原料状态(咖啡油脂厚度、牛奶泡沫密度等)[14] - 自主研发控制系统及运动控制算法,支持远程故障诊断和云端菜单更新[11][15] 市场表现 - 产品已销往国内100多个城市及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收入比重为6:4[10] - 在深圳世界之窗部署的三台机器人每月共创收十几万元[21] - 公司年营收达数千万元人民币并实现盈利[22] 核心竞争优势 - 动作捕捉技术可将咖啡师手法1:1录入机械臂,完成3D建模与机器学习[13] - 通过自研自产降低成本和售价,使产品能进入更多市场(包括不富裕地区)[20] - 依托物联网平台实现全球设备状态实时监控和远程故障诊断[11] - 开放API接口设计,支持与各类支付系统和财务系统对接[19] 发展历程与战略 - 早期产品面向高校及科研机构教学场景,2023年基于机械臂技术积累转向消费级机器人[23][26] - 存在"数据飞轮"效应:出货量提升带动数据沉淀,反哺算法优化和市场适应性[20] - 未来研发方向包括多模态感知、人机共生、数字人语音交互及大模型生成个性化配方[20] - 重视现金流管理,在保障教学机器人订单同时同步推进新产品研发[22][27] 行业洞察 - 饮品类机器人产品受众广泛,几乎在全球各地都能找到市场[17] - 品牌附加值(如蜜雪冰城案例)可能成为消费级机器人的护城河[18] - 食品安全问题(如清洁不当)是食品制作机器人的重要考量因素[18]
市场简报:无人零售行业进入洗牌期合规化标准化加速-20250814
头豹研究院· 2025-08-14 20:26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中国无人零售行业正从早期的"技术试验"和"资本驱动"阶段,迈向以"商业模式成熟"、"精细化运营"和"技术应用场景多元化"为核心的新阶段 [4] - 无人零售企业通过技术驱动和场景化运营,构建了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包括商品销售利润、设备销售/租赁、数据服务以及广告营销收入 [9] - 无人零售在成本结构、运营效率、场景覆盖等方面显著优于传统零售,人力成本可降至传统模式的四分之一,租金成本视地区差异可降低5至20倍 [14][15] - 中国无人零售市场总销售额已达到434.3亿元,预计到2027年有望突破750亿元,自动售货机市场份额将从2024年的1%提升至2027年的8% [20][21][25] 行业发展历程 - 1993-2016年:中国首次引入自动售货机并实现自研突破,行业进入早期摸索阶段,市场增长较慢 [3] - 2016-2020年:亚马逊、阿里巴巴等巨头入局,无人零售成为资本热点,衍生出多种产品形式,但随后因高成本、低效率等问题陷入低谷 [3][4] - 2020年至今:疫情催化"无接触经济"兴起,行业进入"深耕技术+服务B端"的理性发展期,技术融合优化运营效率,应用场景延伸至B端垂直空间 [3][4] 投融资情况 - 2024-2025年行业融资事件包括:共讯科技(1500万天使轮)、莱森购(1800万A轮)、丰e足食(B+轮金额不明)、恋人时黛(5000万天使轮) [5] - 2018-2024年投融资金额波动较大,2024年投资金额达5.1亿元,显示资本关注度回升 [4] 盈利模式 - 主要收入来源为无人零售和商品批发业务,占比分别为76.1%和10.7%,广告及系统支援服务占比4.3% [9] - 无人零售业务毛利率为45.8%,商品批发毛利率仅为3.8%,广告相关业务毛利率高达98.1% [9] - 盈利模式包括商品销售利润、设备销售/租赁、数据服务、广告营销收入,其中数据服务可记录用户行为数据用于精准营销 [10] 与传统零售对比 - 人力成本:无人零售仅为传统便利店的四分之一 [14] - 营业时间:无人零售支持24小时运营,突破传统零售时间限制 [14] - 空间效率:无人零售设备小型化,可部署于高频流动场景,租金成本显著降低 [14] - 客户体验:无人零售结账时间缩短至10秒以内,效率提升3至5倍 [14] - 数据采集:无人零售可实时收集消费者行为数据,提升商品曝光率与销售转化率 [14] - 库存管理:无人零售库存准确率高达99.9%,自动触发补货请求 [14] 市场规模与趋势 - 2024年自动售货机占线下快消品市场份额接近1%,预计2027年提升至8% [20] - 2024年无人零售市场总销售额434.3亿元,自动售货机占比97.2%,预计2027年突破750亿元 [21][25] - 行业应用场景从传统基础设施场所扩展至4S店、酒店、娱乐场所等多元商业空间 [21] 技术与成本分析 - 静态图像识别技术货柜成本约6000元,动态视觉识别设备单台价格在10000-15000元之间 [27] - RFID标签成本约0.3-0.8元,阅读器单价约4000-10000元,重力感应货柜整机成本约3-10万元 [27] - 需求预测模型开发成本约30-80万元,可显著降低缺货率和周转天数 [27] - 视觉识别智能柜单台价格1.2万至2.5万元,成本受软件系统开发影响较大 [28]
夏天新晋“价格刺客”,坑哭多少打工人?
虎嗅· 2025-08-06 08:43
自动售货机行业现状 - 全国自动售货机存量从2016年24.6万台增长至2024年约189万台 预计2025年突破200万台[88][100] - 行业头部企业友宝近三年净利率分别为-7% -11% -12% 三年累计亏损8亿元[91][92] - 智能售货机成为饮料厂商移动广告牌 元气森林 农夫山泉等企业大量布局[73] 产品定价策略 - 自动售货机饮料价格显著高于传统渠道 500ml宝矿力售价10元 旺仔牛奶售价12元[14][15] - 普通超市3.5元阿萨姆奶茶在售货机售价8元 脉动饮料售价10元[10] - 价格标签被刻意隐藏 消费者需点击图标或在手机端查看价格[20][21] 消费行为分析 - 智能售货机采用"先取货后结算"模式 消费者刷脸开门即默认购买 关门后自动扣款[23][24] - 设备布点集中于写字楼 地铁口 电梯旁等高频流量区域 利用消费者急需心态促成交易[17][39] - 支付流程设计使消费者无法取消订单或申请退款[25][32] 技术演进与成本结构 - 新一代售货机应用AI视觉识别技术 运营成本较早期无人零售模式降低[71] - 场地租金与设备维护构成主要成本 人工智能系统实际运营成本高昂[93][94] - 亚马逊无人超市每1000笔订单需700次人工核查 部分国内企业采用摄像头监控结算 单笔成本0.09元[95][97] 行业发展历程 - 无人零售概念于2016-2017年爆发 全国累计落地2.5万个无人货架及200家无人便利店[58] - 行业因高货损率(普遍超10% 最高超60%)及运营成本问题在2018年陷入低谷[67][70] - 智能售货机作为折中方案重新崛起 兼顾成本控制与用户体验[72] 应用场景拓展 - 售货机商品品类从饮料零食扩展至黄金 潮玩 药品等细分领域[80][83][84] - 设备覆盖场景包括博物馆文创销售 医院医疗用品供应及公交车移动冰柜等[78][81][83] - 行业头部企业营收保持增长 2024年收益29.19亿元同比增长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