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600837)

搜索文档
复旦张江: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3-27 22:39
文章核心观点 海通证券作为复旦张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持续督导保荐机构,对其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和使用情况进行核查,认为公司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符合相关规定,不存在违规情形 [1][6][7]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实际募集资金的金额及到账情况 - 2020年5月14日公司获证监会同意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批复,公开发行12000万股,发行价8.95元/股,募集资金总额1074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9967.61万元,净额97432.39万元,于2020年6月12日全部到位 [1] 本报告期募集资金使用金额及期末余额情况 - 本报告期使用募集资金15240353.04元,使用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58452613.36元(含22128718.08元利息收入)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投项目累计使用486356457.30元,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346452613.36元,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607011.32元,募集资金账户余额193103961.12元 [1] 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募集资金专户存储情况 - 公司制定《募集资金使用管理办法》,采用专户存储制度,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存于中国银行上海浦东开发区支行,账户余额193103961.12元 [1] 《募集资金三方监管协议》签署情况 - 2020年6月公司与保荐机构分别和三家银行签《三方监管协议》,与招行协议因项目资金使用完毕于2023年8月终止,与平安银行协议因项目结项于2024年7月终止,与中行协议正常履行 [1][2][3] 本报告期募集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 募投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投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见“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对照表” [3] 募投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 - 本报告期公司不存在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已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的情况 [3] 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 本报告期公司不存在以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情况 [3] 节余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本报告期公司不存在募集资金节余的情况 [3] 用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或归还银行贷款情况 - 2024年3月公司审议通过用剩余超募资金5773.65万元(含利息收入)永久补充流动资金,该议案已获2023年度股东周年大会通过,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使用34645.26万元(含2212.87万元利息收入),超募资金已使用完毕 [3][8] 对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及投资相关产品情况 - 2024年4月公司审议通过用最高不超25000万元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期限自2024年6月20日起12个月内有效,本报告期购买结构性存款获收益,截至2024年12月31日理财产品余额为0元 [4][5][8] 超募资金用于在建项目及新项目(包括收购资产等)的情况 - 本报告期公司不存在超募资金用于在建项目及新项目的情况 [5] 募集资金使用的其他情况 - 本报告期公司不存在募集资金其他使用情况 [5] 变更募投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 - 本报告期公司不存在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情况 [5] 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 本报告期公司按规定及时、真实、准确、完整披露募集资金存放及使用管理情况,不存在募集资金管理违规情形,对进展如实披露,使用及披露无重大问题 [5] 会计师对募集资金年度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的鉴证意见 - 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认为复旦张江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专项报告按规定编制,如实反映2024年度情况 [6] 保荐机构核查意见 - 保荐机构认为复旦张江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符合规定,无变相改变用途、损害股东利益、违规使用及违反反洗钱法规情形,对存放与使用情况无异议 [6][7] 附件一: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对照表 项目情况 - 募集资金总额(扣除发行费用后)97432.39万元,本年度投入1524.04万元,已累计投入48635.65万元 - 海姆泊芬美国注册项目预计无法按原计划完成Ⅱ期临床,2023年3月审议通过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投资预算不变 [7] 其他情况说明 - 项目可行性未发生重大变化,2020年曾审议通过用22830.50万元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本报告期无闲置资金暂时补流情况 [7][8] 附件二: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情况 - 2024年公司多次购买结构性存款,涉及平安银行上海分行和中国银行张江高科技园区支行,均已全部赎回并获得相应收益 [8]
索辰科技跌5.76% 2023年上市超募13亿海通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3-27 16:53
公司股价情况 - 3月27日索辰科技股价下跌5.76%,收盘报82.92元,目前处于破发状态 [1] 公司上市情况 - 2023年4月18日索辰科技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数量1033.34万股,发行价格245.56元/股 [1]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253746.97万元,净额231574.91万元,比原计划多134684.55万元 [1] - 拟募集资金96890.36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等项目 [1] - 保荐机构为海通证券,保荐代表人为程韬、陈佳一 [1] - 发行费用合计22172.06万元(不含税),保荐承销费用19231.02万元 [1] - 海通创新证券按发行价格认购3%股票,即310002股,跟投金额76124091.12元 [1] 公司权益分派情况 - 2023年6月13日披露2022年年度权益分派,以41333400股为基数,每股派现0.15元,转增0.48股,派发现金红利6200010元,转增19840032股,分配后总股本61173432股,除权(息)日为2023年6月20日 [2] - 2024年6月12日披露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除回购股份为基数,每10股派现3.80元,转增4.60股,股权登记日为2024年6月18日,除权(息)日为2024年6月19日 [2]
帕瓦股份跌3.72% 2022上市即巅峰募17亿海通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3-26 16:19
文章核心观点 帕瓦股份上市后股价下跌处于破发状态,业绩不佳,2024年营收下降且亏损扩大,海通证券为其保荐并参与战略配售 [1][2] 股价表现 - 3月26日收盘,帕瓦股份报12.93元,跌幅3.72%,总市值20.56亿元,处于破发状态 [1] - 2022年9月19日上市,上市首日盘中最高价45.92元,之后股价一路震荡走低,未超上市首日股价高点 [1] 上市情况 - 2022年9月19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开发行股票33,594,557股,发行价格为51.88元/股,保荐机构为海通证券,保荐代表人为李欢、李欣 [1]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17.43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15.95亿元,比原计划多8575.21万元 [1] - 拟募集资金15.09亿元,分别用于年产4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1] - 发行费用共计14,775.56万元,海通证券获得保荐承销费12,234.99万元 [1] 战略配售 - 海通证券安排子公司海通创新证券投资有限公司参与本次发行战略配售,配售数量为115.6515万股,获配金额6000万元,限售期限为24个月 [2] 分红情况 - 2023年7月12日公告分红方案,每10股派息(税前)3.3元,转增2股,除权除息日为2023年7月19日 [2]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37亿元,同比下降11.48% [2]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97亿元,上年同期为-9737万元 [2]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92亿元,上年同期为-9975.29万元 [2]
券业合并大势所趋!专访"国君+海通"境外财务顾问:未来或有更多类似案例
券商中国· 2025-03-24 07:22
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案例 - 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证券完成,合并后公司更名为"国泰海通证券",这是新"国九条"实施后头部券商合并重组的首单案例,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史上规模最大的A+H双边市场吸收合并案例 [1][2] - 合并涉及A+H股市场整合,瑞银担任国泰君安境外独家财务顾问,负责统筹境外工作条线,包括方案设计、监管沟通、股东沟通及文件准备等 [4][5] - 合并方案在股东表决时获得99%以上高票通过,瑞银协助完成H股收购守则和上市规则合规性论证,并协调两地监管机构对创新方案的认可 [5][6] 跨境并购的挑战与关键点 - 保密性是首要难点,需避免交易公告前股价异动影响换股方案和股东批准 [6] - 境内外监管协调复杂,需同时满足中国证监会、上交所、香港证监会和联交所要求,H股股东表决门槛更高(需75%同意且反对不超过10%) [7] - 时间表对齐难度大,项目成功实现AH关键节点同步,并完成金融牌照变更、债权债务梳理等专项工作 [7] 证券行业整合趋势与影响 - 全球证券行业呈现集中化趋势,头部投行通过并购壮大,中国券商数量过剩背景下强强联合符合发展规律 [7][8] - 合并后公司资本实力增强,投行、经纪、财富管理等业务板块优势互补,整合后整体竞争力提升 [8] - 合并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未来行业可能出现更多类似交易 [8]
海通证券每日报告精选-2025-03-18
海通证券· 2025-03-18 10: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蓝月亮集团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6][27] - 宁德时代给予“优于大市”投资评级 [6][3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商业贸易全年维度看珠宝板块有投资机会,黄金珠宝行业估值提升逻辑将持续演绎,对全年行业需求不必过分悲观,关注 2Q25 低基数或为业绩拐点以及新店型&新品类带来的潜在增量 [8] - 3 月第 2 周股市资金净流入,市场情绪中高位,融资净买入额和北上资金估算净流入增加,短期情绪指标处于历史中高位,长期情绪指标处于历史低位 [4] - 农业宠物消费持续扩容,推荐宠物食品板块,头部企业有望实现快于行业的增长 [5] - 猪价震荡,建议关注生猪养殖板块,产能去化是行业主旋律,低成本公司有望获得更好发展 [22] - 水产价格明显上涨,行业或将持续修复,重点推荐海大集团 [23] - 蓝月亮集团收入增速修复,短期费用投放影响利润率,长期品牌力建设有望正向发展 [6][27] - 宁德时代 24 年业绩稳健,25Q1 或淡季不淡,新产品占比或提升 [6][3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海通风格指数中大盘 100 日涨跌 0.17%、周涨跌 2.16%、年涨跌 -2.98%,小盘 200 日涨跌 0.24%、周涨跌 1.60%、年涨跌 11.98% [3] - 表现最好前五行业为建材指数、石油然气、家电器具、房地产、造纸指数;表现最差前五行业为通讯服务、有色金属、钢铁指数、信息服务、煤炭指数 [3] 策略 - 3 月第 2 周资金入市合计净流入 175 亿元,融资净买入额 182 亿元,北上资金估算净流入 57 亿元;市场情绪上升,短期情绪指标处于历史中高位,长期情绪指标处于历史低位,周平滑年化换手率为 441%,处在 05 年以来低到高 79%的分位,股市风险溢价为 3.37%,处在 05 年以来从高到低 23%的分位 [4] 行业与主题热点 - 农业宠物消费蓬勃发展,养宠人群对宠物定位升级,推动宠物消费市场持续扩容,头部企业有望快于行业增长,建议关注乖宝宠物、中宠股份、佩蒂股份、路斯股份 [5] - 商业贸易黄金珠宝行业由渠道驱动转向品牌驱动,品牌主导加盟商门店产品结构升级带来行业毛利率提振,1 - 2M25 限额以上金银珠宝零售额同比 +5.4%,2Q25 低基数或为业绩拐点,关注新店型&新品类带来的潜在增量,推荐老铺黄金、潮宏基、周大生等 [8][11] 重点个股及其他点评 - 蓝月亮集团 2024 年预计营业收入 85.00 亿港元,同比增长约 16%,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 7.00 - 7.50 亿港元,2024 年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影响盈利,预计 2024 - 2026 年净利润分别为 -7.46、5.01、5.52 亿港元,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25][27] - 宁德时代 24 年营收 3620 亿,归母净利 507 亿,出货 475GWh,动力全球市占率 37.9%,储能全球市占率 36.5%,预计 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45/779/932 亿元,给予“优于大市”投资评级 [29][31]
“国泰海通证券”来了 新公司董事人选同步揭晓
证券时报网· 2025-03-18 09:28
文章核心观点 新“国九条”实施以来首例头部券商合并案例基本落地,国泰君安换股吸收合并海通证券,在资本运作、管理团队、股份发行等方面取得进展,业务整合仍在推进,此次合并有望推动证券行业供给侧改革 [1][2][8] 合并进展 - 资本运作层面完成换股吸收合并并募集配套资金计划 [2] - 新公司董事会、核心管理层团队基本形成,党委已成立 [3] - 相关股份发行全部完成,换股新增股份3月17日上市流通,募集配套资金发行的A股有60个月限售期 [8] 管理团队 - 新公司领导班子最大程度融合原有班底,除到龄原因外其他领导班子成员预计留任 [1][4] - 第七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提名已通过,后续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董事与职工董事组成新一届董事会 [3] - 朱健、李俊杰预计担任合并后公司董事长、总裁,职务尚待履行治理程序 [3] 客户及业务迁移合并安排 - 海通证券客户及业务迁移并入合并后公司,客户权益等保持不变 [1][5] - 海通证券子公司业务与服务正常开展,公司将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并完成整合 [5] - 2025年4月7日起,海通证券客服热线统一为合并后公司客服热线95521 [1][6] 公司发展历程与合并意义 - 国泰君安发展历程中经历4次并购,此次与海通证券合并顺应上海市国资委号召,打造国际一流投行 [8] - 20多年前国泰证券与君安证券整合是成功案例,合并后公司经营指标处行业领先位置 [9] - 此次合并为其他券商整合提供示范效应,推动证券行业供给侧改革,新公司有望登顶国内证券行业 [9]
海通证券的基金托管服务将由国泰君安继续履行
证券时报网· 2025-03-18 08:59
文章核心观点 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证券,自2025年3月14日起承继其全部资产、负债等,原托管在海通证券的基金后续托管服务将由国泰君安继续履行 [1] 分组1 - 近期各公募基金公司发布旗下基金托管人职责履行安排公告,原托管在海通证券的基金后续托管服务由国泰君安继续履行 [1] - 因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证券,自2025年3月14日起,合并后国泰君安将承继及承接海通证券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资质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 [1]
兴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关于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业务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时报网· 2025-03-18 01:20
文章核心观点 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证券,自换股吸收合并交割日起,国泰君安承继海通证券全部资产、负债等权利义务,涉及法律文件、托管及运营外包服务等方面,兴业基金旗下基金相关业务安排按规定执行,投资人可通过相关途径咨询详情 [1][2][3] 吸收合并情况 - 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证券,自换股吸收合并交割日起,国泰君安承继及承接海通证券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资质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 [1] 法律文件承继 - 海通证券在合并交割日前已签署且交割日后仍有效的法律文件,其法律权利义务由国泰君安承继,国泰君安更名前签署的法律文件继续履行 [1] 托管及运营外包服务承接 - 原海通证券托管的各类资产管理产品托管人自合并交割日起变更为国泰君安,国泰君安承继相关权利义务确保托管服务无缝衔接 [1] - 国泰君安自合并交割日起承继海通证券作为基金服务机构的权利义务,继续提供基金服务 [1] 兴业基金业务安排 - 兴业基金旗下基金在海通证券的相关基金业务具体安排以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规定为准 [2] 咨询途径 - 投资人可通过国泰君安(网址:www.gtja.com,客服电话:95521)、海通证券(网址:www.htsec.com,客服电话:95553)、兴业基金(网址:www.cib-fund.com.cn,客服电话:40000 - 95561)了解或咨询详情 [3]
瑞银集团朱正芹:看好合并后国泰海通证券的前景
证券时报网· 2025-03-17 11:11
文章核心观点 - 国泰君安证券与海通证券合并后公司股票3月17日开始交易,瑞银集团作为国泰君安境外独家财务顾问参与,看好合并后公司前景 [1] 行业情况 - 头部券商需兼具规模优势、全面服务能力、特色和差异化产品,以提升品牌效应和客户黏性 [1] 公司交易情况 - 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是亚太地区证券公司有史以来最大并购交易,也是过去15年香港上市中国公司间最大并购交易 [1] - 瑞银是目前唯一参与全部两单“A+H”股上市公司间换股吸收合并的投行 [1] 公司前景 - 两家券商合并创造兼具规模与特色的领先平台,有潜力实现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与市场引领力的一流投资银行的战略构想 [1]
正式官宣!国泰海通证券来了,董事人选同步出炉
证券时报网· 2025-03-17 07:32
文章核心观点 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重组有新进展,包括拟更名、公布董事候选人、明确客户及业务迁移合并安排,同时证券行业并购和定增活跃度提升 [1][4][6][8] 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进展 股份发行与上市 - 合并重组相关股份发行完成,换股新增59.86亿股A股、21.14亿股H股于3月17日分别在上交所和香港联交所上市流通,募集配套资金发行的6.26亿股A股有60个月限售期暂不上市流通 [1] 拟更名情况 - 国泰君安拟更名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拟变更为国泰海通,拟变更公司名称已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预核准,尚待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拟变更证券简称尚需经上交所、港交所审核 [1] 董事候选人情况 - 国泰君安第六届董事会第三十二次临时会议通过第七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提名,朱健、李俊杰、聂小刚为执行董事,另有8名由持有公司3%及以上股权的股东提名,后续股东大会选举的董事与职工董事组成新一届董事会 [4] - 合并后公司党委已成立,朱健任党委书记、李俊杰任党委副书记,预计朱健、李俊杰将担任董事长、总裁,职务尚待履行治理程序,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其他领导班子成员除到龄外预计留任 [4] 客户及业务迁移合并安排 - 海通证券客户及业务将迁移并入合并后公司,客户转为合并后公司客户,权益、委托方式、资金转账等不变,各项主要业务与服务正常开展 [6] - 自吸收合并交割日起,海通证券所持子公司股权归合并后公司,合并后公司将解决子公司同业竞争问题,整合前各子公司业务与服务正常开展 [6] - 2025年4月7日起,海通证券投资者客户服务热线由95553统一为合并后公司客户服务热线95521,原95553热线适时下线 [6] 行业相关情况 券商更名情况 - 近年来券商更名不罕见,如2022 - 2025年多家券商更名,恒泰证券拟更名金融街证券但计划未落地 [3] 券业并购与定增情况 - 近期券商并购重组持续推进,定增迎来边际松绑,天风证券定增获上交所受理,国联民生、国泰君安等定增或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在推进中 [8] - 证券板块业绩低谷已过,预计上半年基本面趋势性向好,行业并购事件有望全年催化市场,目前至少8至9组券商同业推进并购事宜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