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京化纤(600889)
icon
搜索文档
南京化纤: 关于公司诉讼结果的公告(2025-029)
证券之星· 2025-05-15 16:22
诉讼基本情况 - 公司作为原告向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馨聚玖维及上海众钜支付股份价值贬损赔偿款3,114.88万元,后变更为1,601.79万元及利息 [1] - 诉讼涉及股份价值贬损赔偿,被告包括馨聚玖维、上海众钜、温花及周利峰 [1] 一审判决结果 - 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驳回公司的诉讼请求 [1] 二审判决结果 - 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驳回公司的上诉请求 [1] 诉讼对公司财务影响 - 本次判决不会对公司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产生任何影响 [1][3] 其他诉讼事项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目前不存在其他应披露而未披露的诉讼或仲裁事项 [2] 诉讼案件状态 - 案件已进入二审判决阶段 [3] - 公司在诉讼中处于原告地位 [3]
南京化纤(600889) - 关于公司诉讼结果的公告(2025-029)
2025-05-15 16:00
股票代码: 600889 股票简称:南京化纤 编号:2025-029 南京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公司诉讼结果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 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本次判决不会对本公司的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产生影响。 四、尚未披露的其他诉讼、仲裁事项 一、本次诉讼的基本情况 2023 年 5 月,南京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就上海越科新 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价值贬损对上海馨聚玖维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以下简称"馨聚玖维")、上海众钜材料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 称"上海众钜")、温花及周利峰向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请求 包括判令馨聚玖维、上海众钜支付股份价值贬损赔偿款 3,114.88 万元等(详见 公司公告:《南京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提起诉讼公告》,公告编号:2023-020)。 诉讼过程中,公司变更第 1 项诉讼请求为:判令馨聚玖维及上海众钜支付股份价 值贬损赔偿款 1,601.79 万元及利息。 2024 年 4 月,公司收到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23) 苏 ...
南京化纤扣非七年累亏16.7亿 拟16亿重组南京工艺转型谋变
长江商报· 2025-05-14 07:12
主业持续低迷与重组背景 - 公司原有业务粘胶短纤、莱赛尔纤维、PET结构芯材生产和景观水供应持续亏损,2024年净利润亏损4.49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4.61亿元,同比增亏142.63%和131.84% [1][6] - 2018年至2024年连续七年扣非净利润亏损,累计亏损约16.74亿元 [1][6] - 亏损原因包括莱赛尔纤维市场价格下行、原料进口木浆价格上涨、子公司金羚生物基生产成本与售价倒挂、风电业务价格下跌等 [6] 重组方案细节 - 重组包括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募集配套资金三部分,总交易价格16.07亿元 [2][3] - 拟置出全部资产及负债(账面价值5.57亿元,评估值7.29亿元,增值率30.84%),置入南京工艺100%股份(账面价值10.31亿元,评估值16.07亿元,增值率55.89%) [4] - 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5亿元,用于支付现金对价、产业化应用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3] - 交易对方新工集团、新工基金、机电集团均为关联方,南京市国资委保持实控人地位不变 [4] 置入资产南京工艺情况 - 2023年和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93亿元和4.97亿元,净利润7880.68万元和4.1亿元,扣非净利润7762.55万元和7871.22万元 [1][6] - 2024年末资产总额15.27亿元,负债总额4.97亿元,所有者权益10.31亿元 [7] - 主营业务为滚动功能部件研发生产销售,将帮助公司切入装备制造核心零部件行业 [4] 业绩承诺安排 - 若2025年完成交易,2025-2027年业绩承诺资产1租金净收益分别不低于2319.45万元、2433.62万元、2562.33万元,资产2收入分成额分别不低于1235.82万元、970.55万元、769万元 [7] - 若2026年完成交易,2026-2028年业绩承诺资产1租金净收益分别不低于2433.62万元、2562.33万元、2689.90万元,资产2收入分成额分别不低于970.55万元、769万元、624.75万元 [7] 业务转型方向 - 交易完成后主营业务将变更为滚动功能部件研发生产销售,实现从化纤行业向装备制造核心零部件行业的战略转型 [2][4] - 通过注入成熟产品线、客户群和技术人才快速实现业务升级 [4]
南京化纤重大资产重组草案出炉 主业有望“脱胎换骨”
证券日报· 2025-05-14 00:09
重大资产重组方案 - 公司拟通过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南京工艺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100%股份 [2] - 拟置出资产作价7.3亿元 拟置入资产作价16.07亿元 差额约8.77亿元 [4] - 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5亿元 其中4.19亿元用于南京工艺滚动功能部件国产化关键高端制造装备产业化应用项目 [3] 交易结构 - 公司拟将其持有的全部资产、负债与控股股东新工集团持有的南京工艺52.98%股份中的等值部分进行资产置换 [2] - 拟向新工集团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南京工艺52.98%股份与置出资产的差额部分 [2] - 南京工艺剩余的47.02%股份拟向新工基金、机电集团等13名对象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 [3] 财务表现 - 2021年至2024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65亿元、-1.77亿元、-1.85亿元、-4.49亿元 [3] - 2025年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323.68万元 [3] - 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均有所提升 有利于增强盈利能力和可持续经营能力 [4] 业务转型 - 重组完成后公司主营业务将变更为滚动功能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4] - 南京工艺主要从事以滚珠丝杠副、滚动导轨副等为代表的滚动功能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4] - 持续亏损的传统业务被剥离 注入盈利能力较强的滚动功能部件业务 [5] 业绩承诺 - 业绩承诺方承诺南京工艺投资性房地产2025-2027年承诺租金净收益分别不低于2319.45万元、2433.62万元和2562.33万元 [5] - 技术类无形资产2025-2027年承诺收入分成额分别不低于1235.82万元、970.55万元、769万元 [5] 行业专家观点 - 重组有助于提升公司整体资产质量 增强持续盈利能力 为未来发展注入新活力 [5] - 南京工艺将获得更广阔的资本运作平台 有助于加速业务拓展和市场份额提升 [5] - 建议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 推动技术创新 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5]
南京化纤拟剥离原有业务跨入高端制造业
国际金融报· 2025-05-13 22:34
主营业务变更 - 公司拟通过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南京工艺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100%股份 [1] - 交易前主营业务为粘胶短纤、莱赛尔纤维、PET结构芯材的生产和销售以及景观水供应业务 [3] - 交易后将主营业务变更为滚动功能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3] - 滚动功能部件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光伏及半导体设备、注塑压铸、智能制造等高端装备制造业 [3] 交易目的 - 助力公司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 [5] - 提高公司资产质量,增强盈利能力和可持续经营能力 [5] - 拓展未来发展空间,提升公司价值 [5] - 维护中小股东利益 [5] 标的公司情况 - 南京工艺主要产品下游行业包括数控机床、光伏及半导体、注塑压铸、智能制造等 [5] - 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5] - 深耕滚动功能部件行业60余年,积累大量经验 [5] - 在滚珠丝杠副、滚动导轨副、滚动花键副等方面建立扎实研发体系 [5] - 中高端滚动功能部件市场长期被进口品牌占据,有望在进口替代中占据份额 [5] 公司现状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7亿元、-1.85亿元和-4.49亿元 [7]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313.16万元,同比下降31.24% [7]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5323.68万元,同比下降63.26% [7] - 2025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5390.76万元,同比下降63.37% [7] 历史收购情况 - 2020年12月以3.89亿元收购上海越科51.91%股权,评估增值率314.55% [7] - 形成商誉2.49亿元,无形资产评估增值0.8亿元 [7] - 2021-2022年上海越科承诺净利润7000万元和8000万元,实际亏损3270.49万元和1183.79万元 [7] - 2021年全额计提商誉减值2.49亿元 [7] 交易细节 - 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5亿元 [8] - 新工集团拟认购不低于1亿元 [8] - 募集资金用于支付现金对价、建设募投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8] - 募投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4.19亿元 [8] - 拟置出资产评估值7.29亿元,交易价格7.29亿元 [9] - 拟置入资产评估值16.07亿元,交易价格16.07亿元 [9]
三年亏损超8亿!南京化纤启动重大资产置换,能否扭转乾坤?
格隆汇· 2025-05-13 16:19
重大资产重组方案 - 公司计划通过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南京工艺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 [1] - 拟置出资产作价7.29亿元,拟置入资产作价16.07亿元,差额8.77亿元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支付 [1] - 交易方案包括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及募集配套资金三个部分 [3][4] 交易结构细节 - 重大资产置换涉及公司全部资产及负债与新工集团持有的南京工艺52.98%股份等值部分置换 [4][5] - 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覆盖新工集团持有的南京工艺52.98%股份差额部分及13名对象持有的47.02%股份 [4][5] - 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5亿元,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新工集团拟认购不低于1亿元 [4][5] 财务数据与估值 - 拟置出资产评估值7.29亿元,交易价格7.29亿元 [4] - 拟置入资产评估值16.07亿元,交易价格16.07亿元 [4] - 公司总市值64亿元,股价17.47元/股,当日下跌3.53% [1] 业务转型与影响 - 交易前主营业务为粘胶短纤、莱赛尔纤维、PET结构芯材生产和销售及景观水供应 [5] - 交易后主营业务将变更为滚动功能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5] - 本次交易被定义为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 [13] 股权结构变化 - 交易前控股股东为新工集团,实际控制人为南京市国资委 [5] - 交易后新工集团及下属企业合计持股比例42.91% [5][6] - 新工基金、机电集团等新进股东通过交易获得持股 [6] 经营业绩表现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1.77亿元、1.85亿元和4.49亿元,累计亏损超8亿元 [7] - 2024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2.66亿元 [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7313.16万元,同比下滑31.24%,归母净利润亏损5323.68万元,同比下滑63.26% [8][9] 行业背景与政策环境 - 粘胶短纤2024年市场份额96.17%,产量达429万吨 [10] - 行业受政策推动向绿色化、高端化转型,《粘胶纤维行业规范条件(2024版)》强化环保要求 [12] - 原料进口木浆、液碱价格上升,煤炭价格降幅不足以扭转局面 [9] 业绩承诺与保障 - 新工集团、新工基金、机电集团作为业绩承诺方对南京工艺特定资产进行业绩承诺 [6] - 若业绩承诺资产未达累积承诺业绩数,业绩承诺方需对公司进行补偿 [6]
扣非净利润连亏七年 南京化纤欲跨界进入高端制造业
经济观察网· 2025-05-13 16:18
交易方案 - 公司拟通过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南京工艺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100%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5亿元 [1] - 具体方案包括将全部资产负债与新工集团持有的南京工艺52.98%股份等值部分置换 并向新工集团发行股份购买差额部分 [1][5] - 向新工并购基金等13名对象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其合计持有的南京工艺47.02%股份 [1] 业绩表现 - 公司近七年扣非净利润持续亏损合计16.62亿元 其中2024年亏损4.49亿元 [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7313.16万元同比下降31.24% 归母净利润-5323.68万元同比下降63.26% [2] - 2020年以3.89亿元收购上海越科51.91%股权形成商誉2.49亿元 该标的2021-2022年实际亏损3270.49万元和1183.79万元 导致2021年全额计提商誉减值 [2][3] 重组背景 - 公司原有粘胶短纤、莱赛尔纤维等主营业务受经济下行及行业竞争影响持续疲软 [2] - 2024年11月董事会审议通过重大资产重组预案 旨在通过业务转型摆脱经营困境 [4] - 重组完成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将变更为滚动功能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1] 标的资产 - 南京工艺成立于1952年 具备60余年滚动部件制造经验 主要从事滚动功能部件研发生产与销售 [5] - 标的预计2025-2029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75亿元、4.84亿元、4.93亿元、5.06亿元、5.26亿元 [5] - 同期净利润预计为5322.94万元、5390.44万元、5477.08万元、5524.49万元、5922.68万元 [5] 战略意义 - 滚动功能部件为数控机床、光伏半导体设备、智能制造等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关键基础零部件 [6] - 该行业符合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与产业政策 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核心基础零部件领域 [6] - 通过置入盈利能力较强的优质资产实现主营业务转型 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6]
拟进行重大资产置换!或扭亏为盈
中国基金报· 2025-05-13 11:38
重组方案核心 - 公司拟通过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南京工艺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100%股份 交易总作价16 07亿元 同时置出原业务资产及负债作价7 29亿元 差额8 77亿元通过股份及现金支付完成 [2][4] - 交易方案包含三部分:1)重大资产置换 以公司全部资产负债置换新工集团持有的南京工艺52 98%股份等值部分 2)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剩余47 02%股份 涉及13名交易对象 3)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5亿元 新工集团承诺认购不低于1亿元 [4][5] - 交易完成后公司主营业务将从粘胶短纤等传统化工业务变更为滚动功能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2][5] 财务影响 - 交易后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从2024年亏损4 49亿元转为盈利4 10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 基本每股收益从-1 22元/股提升至0 73元/股 增幅160% [10][12] - 资产负债率从71 9%降至32 62% 降幅54 63%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长61 21亿元 增幅144 44% [12] - 营业收入从6 63亿元降至4 97亿元 减少24 99% 反映业务结构调整 [12] 战略转型背景 - 公司传统化纤业务连续三年亏损 2022-2024年累计亏损超8亿元 其中2024年亏损4 49亿元 业务可持续性存疑 [8] - 南京工艺所属滚动功能部件行业处于进口替代黄金期 符合高端装备国产化战略 标的资产评估值16 07亿元 交易方对部分资产提供业绩承诺 [6][8] - 控股股东新工集团及实际控制人南京市国资委在交易后持股比例42 91% 控制权不变 [6] 交易进展与市场反应 - 交易需经股东大会及监管机构批准 交易对方所获股份限售期为3年 [12][13] - 业内人士评价此次重组为地方国资"盘活存量 培育增量"典型案例 旨在化解退市风险并培育新产业龙头 [13]
过去3年连续亏损 南京化纤拟剥离原有业务,跨界进入滚动功能部件行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3 07:49
交易方案 - 公司拟通过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南京工艺100%股份 [1] - 交易包括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及募集配套资金三部分 [1] - 拟置出资产评估值7.29亿元,置入资产评估值16.07亿元 [2] - 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5亿元,其中控股股东新工集团认购不低于1亿元 [1][3] 业务转型背景 - 公司原有主营业务为粘胶短纤等,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连续亏损,分别亏损1.77亿元、1.85亿元和4.49亿元 [2] - 南京工艺主营滚动功能部件,产品应用于数控机床、光伏及半导体设备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 [3]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置出原业务资产,切入装备制造核心零部件行业 [3] 募投项目规划 - 拟使用募集资金4.19亿元(占总额83.71%)建设滚动功能部件国产化项目 [3] - 项目总投资6亿元,建设期3年,将扩大滚珠丝杠副和滚动导轨副等产品产能 [4] - 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交易价格的100%,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总股本30% [3] 业绩承诺与预测 - 交易对方承诺2025-2027年投资性房地产租金净收益分别不低于2319.45万元、2433.62万元和2562.33万元 [4] - 技术类无形资产2025-2027年承诺收入分成额分别不低于1235.82万元、970.55万元和769.00万元 [4] - 收益法评估预测南京工艺2025-2029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75亿元、4.84亿元、4.93亿元、5.06亿元和5.26亿元 [5] - 同期净利润预计为5322.94万元、5390.44万元、5477.08万元、5524.49万元和5922.68万元 [5]
南京化纤: 南京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备考财务报表及审阅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12 22:47
公司基本情况 - 南京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南京化学纤维厂,成立于1992年9月28日,1996年3月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0889 [2] - 公司注册资本为36,634.6010万元,总股本36,634.601万股,最终控制方为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8][11] - 公司注册地址为南京市六合区雄州街道郁庄路2号,总部办公地址为南京市建邺区亚鹏路66号 [8]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纤维素纤维原料及纤维制造、生物基材料制造、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制造等 [9] 重大资产重组交易 - 公司拟通过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方式收购南京工艺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股权 [11] - 交易方案包括三部分: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50,000万元 [12] - 拟置出资产评估值为72,927.12万元,拟置入资产评估值为160,667.57万元 [13] - 本次交易构成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采用权益性交易原则处理,不确认商誉 [14] 备考财务报表编制 - 备考财务报表假设本次重组已于2024年1月1日完成,按重组后股权架构编制 [13] - 编制基础依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及第26号信息披露准则 [13] - 备考合并财务报表未考虑募集配套资金事项及发行股份产生的费用和税务影响 [14] - 采用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拟购买资产按原账面价值计入 [15]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 公司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并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59] - 金融资产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 [28]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发出时按加权平均法计价 [42] - 长期股权投资对子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