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发动力(600893)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重型燃气轮机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全景、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自主创新加速突破,2025年百亿市场开启新纪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11 09:15
行业概述 - 重型燃气轮机是一种通过连续燃烧高温燃气驱动涡轮旋转 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大型动力装置 单机功率通常超过50MW 具有高功率密度和快速启停优势 被广泛应用于发电调峰、工业驱动和舰船推进等领域[1] - 按循环方式可分为简单循环(热效率30%-38%)、联合循环(热效率可达60%以上)和回热循环 按用途分为发电用、工业驱动用和舰船推进用 按结构分为轴向分级式和间冷回热式[2] - 典型代表包括GE的H级、三菱J系列等 适用于电网调峰、热电联产等场景[2] 技术发展历程 - 长期被美、德、日三国垄断 中国2002年启动R0110项目开启自主研制[4] - 2008年R0110通过验收 使中国跻身世界五大重型燃机研制国之列[4] - 2020年"太行110"总装下线 2023年通过14000当量小时验证 突破干式排放燃烧室等核心技术[4] - 2023年东方电气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G50)投入商业运行[4] - 2024年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点火成功 标志完全掌握自主研制能力[4] 市场规模与结构 - 2024年中国燃气轮机市场规模达750亿元 同比增长13%[14] - 重型燃气轮机2024年市场规模80亿元 占整体市场10%[16] - 预计2025年重型燃气轮机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元[16] - 市场结构分化:轻型燃气轮机(5-50MW)占88%市场份额 微型燃气轮机(<1MW)占2%份额[14] 产业链分析 - 上游以高温合金、钛合金等关键材料及叶片、燃烧室等核心零部件制造为主 中低端实现规模化生产 高端材料与精密加工技术仍依赖进口[6] - 中游由航发动力、上海电气等央企主导整机制造 覆盖从E级到H级全谱系产品[6] - 下游以发电、船舶动力及工业驱动为核心应用场景 受益于"双碳"目标与能源转型需求增长[6] - 运维服务市场向智能化、全生命周期管理转型[6] 应用领域拓展 - 天然气发电装机容量从2019年0.90亿千瓦增长至2024年1.44亿千瓦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8%[10] - 重型燃气轮机单机容量大(如H级达660MW) 热效率高(超60%) 成为天然气发电核心装备[10] - 数据中心领域 燃气轮机能量转化效率高达43% 显著超越柴油机组30%-40%水平[12] - 预计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装机容量突破170吉瓦 年复合增长率达14%[12] - 2024-2027年AI数据中心用电需求将为燃气轮机市场创造约578亿美元增量空间[12] 竞争格局 - 国际巨头(GE、西门子、三菱)合计占据国内80%以上市场份额[18] - 国内企业东方电气G50实现100%国产化 中国联合重燃300MW级燃机缩小与国际差距[18] - 上海电气通过收购意大利安萨尔多40%股权获得关键技术[18] - 技术差距明显:国际企业掌握H/J级(1600°C+)技术 联合循环效率达64% 实现50%掺氢燃烧 中国企业目前主要突破F级(1400°C) 氢能适配仅40%掺氢试验水平[19] 发展趋势 - 氢能融合技术发展 预计2025年纯氢燃机商用化落地[21] - 数字孪生与AI算法赋能全生命周期管理 预计运维成本降低30%以上 研发周期缩短60%[21] - 应用场景向数据中心备用电源、海洋装备动力等新兴领域延伸[21] - 政策强制要求2030年核心部件100%自主可控[21] - 东方电气G50燃机已实现30%氢气掺烧 计划2025年推出纯氢机型[22] - 通过数字孪生平台实现机组健康实时监测 非计划停机时间缩短40% 运维成本降低25%[23] - 虚拟仿真技术将设计周期从18个月压缩至6个月[23] - 预计2025年新兴应用场景市场规模突破200亿元[24]
激浊扬清,周观军工第131期:重视低位核心资产价值重估
长江证券· 2025-08-10 20:10
行业投资评级 - 国防军工行业评级为"看好"并维持 [4] 核心观点 - 十四五收官之年军工行业将迎来景气重估、资产重估和科技能力重估 [102] - 短期关注"补欠账"带来的产业链弹性,中长期关注军贸、国企改革和军事AI带来的成长空间 [102] - 选股思路聚焦"产品力提升、渗透率提升、客单价提升"标的 [102] 重点公司分析 中航光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06.86亿元(+3.04%),归母净利润33.54亿元(+0.45%) [10] - 军民两翼布局:防务领域纵向拓展至系统互联解决方案,配套价值量提升 [17];民用领域横向布局智能网联汽车/通信/民机,2023年亮相民机互连解决方案 [18] - 启动27.2亿元高端互连科技产业社区项目,重点发展光传输/液冷散热组件,预计达产后年收入39.63亿元 [32] - 近5年连接器销量增速从22.29%降至1.29%,显示产品集成化发展趋势 [34] 航发动力 - 军用航发具备消耗品属性:单台发动机寿命约2000小时,需多次维修/换发;战斗机寿命达8000-12000小时 [40] - 测算未来20年军用航发后市场空间达4287亿元,年均214亿元 [51] - 国际对标:GE航空维修收入占比从48%(2014)提升至71%(2023),罗罗军用航发维修收入占比长期超50% [43][47] - 航发控制维修收入占比从8%(2021)提升至16%(2024),反映后市场加速发展 [56] 中航西飞 - 新任80后管理层上任,2024年对外交流频次同比增长900% [72] - 承担C919约50%机体结构(机翼/中机身等),长期国际转包经验保障供应 [85] - 军贸潜力:Y-20级别运输机全球需求明确,参考IL-76/C-17历史订单 [98] - 2025年C919交付受发动机限制影响仅4架,美国解除禁令后交付有望加速 [79] 投资组合建议 - 超配导弹产业链:航天电器、菲利华 [102] - 军事AI配套:中航光电(元器件)、七一二(应用端) [102] - 下一代战机链:中航沈飞、航发动力、中航高科 [102] - 军贸主线:中航西飞 [102]
中国航发申请叶片质量评定数据文件构建专利,实现全流程数字化集成
金融界· 2025-08-09 19:03
公司专利技术 - 公司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叶片质量评定数据文件构建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的专利,公开号CN120449464A,申请日期为2025年04月 [1] - 专利技术通过标准化架构关联理论基准、公差参数、端点约束、实测数据四类异构数据,形成完整的质量评定数据文件,支持从设计到检测的全链条数据贯通 [1] - 技术采用公差带动态补偿适应高温/低温工况,以及局部曲面重构与自动重测机制应对制造过程波动,动态适应性增强 [1] - 闭合公差曲线设计消除了传统开环公差带的边缘判定模糊问题,判定可靠性提升,相比现有方法构造叶片分类更合理,形状判断准确性提高 [1] - 技术克服了现有检测方法中可能产生负值解的问题,提高了叶片检测数据处理的效率和精度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3年,位于西安市,主营业务为装卸搬运和仓储业 [2] - 公司注册资本266559.4238万人民币 [2] - 公司对外投资了16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 [2] - 公司拥有专利信息1979条,行政许可124个 [2]
军工行业有望进入长期增长周期,高端装备ETF(159638)一键布局行业轮动机会
新浪财经· 2025-08-07 14:05
指数表现 - 中证高端装备细分50指数下跌0 80% [1] - 成分股涨跌互现 七一二领涨8 65% 航天智装上涨8 17% 高德红外上涨2 45% 国睿科技领跌 中光学 光电股份跟跌 [1] - 高端装备ETF(159638)下修调整 [1] 流动性及规模 - 高端装备ETF盘中换手4 57% 成交5432 06万元 [3] - 近1周日均成交6317 60万元 [3] - 最新规模达11 98亿元 [3] 收益表现 - 高端装备ETF近1年净值上涨33 28% [3]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19 30% 最长连涨月数3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21 15%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6 36% [3] 行业分析 - 国内军队建设向"智能化+无人化"升级 叠加全球军贸需求扩张 军工行业有望进入长期增长周期 [3] - 十五五规划预期及军贸出口催化或进一步打开行业空间 具备技术优势且估值处于低位的标的潜力较大 [3] - 大国博弈加剧是长期趋势 加大国防投入是必选项 军工长期趋势向好 [3] - 航天技术成熟稳定 成功发射巴基斯坦遥感卫星01星 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完成第29次成功飞行 [3] 指数权重 - 中证高端装备细分50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6 03% [4] - 权重股包括中航沈飞(7 93%) 航发动力(6 30%) 中航光电(6 29%) 中航西飞(4 66%) 中航机载(3 58%) 中国长城(3 51%) 海格通信(3 39%) 航天电子(3 39%) 中航成飞(3 18%) 西部超导(2 89%) [4][6] 个股表现 - 中航沈飞下跌2 36% 航发动力下跌0 48% 中航光电下跌0 57% 中航西飞下跌2 34% 中航机载下跌0 78% [6] - 中国长城上涨0 13% 航天电子上涨2 08% 海格通信下跌1 00% 中航成飞下跌2 96% 西部超导下跌1 79% [6]
突破在即,最强主线是它?
格隆汇· 2025-08-06 21:33
市场表现 - 沪指连续三日上涨,涨幅0.45%收报3633.99点,深证成指涨0.64%,创业板指涨0.66% [1] - 军工板块成为市场反弹主力,国防ETF(512670)年内涨幅达23.02%,位居同类ETF第一 [7] - 中证国防指数年初以来涨幅22.95%,领先其他军工类指数约4% [11][12] 军工行业驱动因素 - 短期催化因素包括9.3阅兵和业绩披露,长期逻辑为十五五规划及军费开支增长趋势 [9] - 地缘政治紧张推动全球军费开支达2.7万亿美元(同比+9.4%),欧洲/中东增速达17.1%/15.3% [14] - 中国军贸市场份额4.3%,歼-10C等装备在国际舞台表现突出,有望打开出口市场 [14] - 十四五收官年订单加速落地,航空/兵装/导弹等领域合同负债同比增长,预示需求爆发 [15][17] 细分赛道表现 - 硬件装备赛道集体走强:PEEK材料涨8.87%、中船系涨4.62%、液冷服务器涨2.99% [5] - AI产业链硬件环节持续强势,液冷服务器因英伟达GPU及云厂商ASIC芯片需求放量 [5][6] - 人形机器人受宇树科技新品Unitree A2(续航20km/速度5m/s)及供应链布局催化 [6][7] - 医药板块调整明显:减肥药跌1.49%、CRO跌1.59%、干细胞跌1.58% [5] 资金与业绩 - 军工板块Q2获机构增配,主题基金规模环比增长360亿至995亿元,被动指数贡献267亿 [18] - 42只军工股中期净利润56亿元,环比增长45%创五年新高 [18] - 国防ETF(512670)6月23日以来净流入3.94亿元,融资买入额10.56亿元,规模增至67.63亿元 [26][27] 投资工具 - 国防ETF(512670)前十大权重股占比55.58%,覆盖航空发动机/导弹/新材料等核心赛道 [25][26] - 该ETF管理费+托管费0.4%为行业最低,年内份额增长89.82% [27]
军工板块掀涨停潮 军工ETF龙头涨3.56%!
中证网· 2025-08-06 19:19
军工板块市场表现 - 军工板块表现亮眼 中船系个股领涨 中国重工和中国船舶涨停 带动中证军工指数放量上行 [1] - 军工ETF龙头单日涨3.56% 涨幅位居全市场ETF前三 在同类军工主题ETF中排名第一 [1] - 单日成交额达2.65亿元 展现出较强的市场吸引力 [1] 军工ETF产品特征 - 管理费率0.50% 托管费率0.10% 综合费率在同类军工ETF产品中处于最低一档 [1] - 连续9个交易日实现净流入 累计吸金超6亿元 最新规模突破66亿元 再创历史新高 [1] - 全市场唯一同时提供场内ETF及场外联接基金的军工指数投资工具 提供A/C/F类份额003017/005693/021948 [1] - 广发中证军工ETF联接C二季度末规模达24.54亿元 是全市场规模最大的场外品种 [1] 投资标的构成 - 跟踪中证军工指数 覆盖航空装备 军工电子 航海装备等核心领域 [2]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中国船舶 中航沈飞 航发动力等军工龙头企业 合计权重占比超过30% [2] 行业前景展望 - 军工板块上行趋势明确 行业有望进入长期增长周期 具有显著配置价值 [2] - 具备技术优势且估值处于低位的标的潜力较大 [2] - 通过ETF一键配置军工龙头个股能分散风险并分享国防现代化进程中的投资红利 [2]
突破在即!最强主线是它?
格隆汇· 2025-08-06 19:14
市场表现 - 沪指涨0.45%收报3633.99点,深证成指涨0.64%,创业板指涨0.66%,实现三连阳反弹 [1] - 军工板块为三连涨主要驱动力量,国防ETF(512670)年内涨幅达23.02%,位居同类ETF第一 [7] - 机器人ETF鹏华(159278)标的指数年内涨幅26.34%,超额收益源于国证机器人指数人形含量高 [7] 板块涨跌 - PEEK材料涨8.87%、中船系涨4.62%、液冷服务器涨2.99%,硬件装备与AI强关联赛道领涨 [3][5] - 水电、医药板块调整,水利水电建设跌1.51%、CRO跌1.59%、减肥药跌1.49% [5] - 军工细分领域强势,内蒙一机涨停,容创微纳涨8.03%,高德红外涨7.28% [9] 行业驱动因素 - 地缘政治刺激军工估值,全球军费开支达2.7万亿美元同比增9.4%,欧洲及中东增速达17.1%/15.3% [13] - 中国军贸全球占比4.3%,歼-10C与PL-15导弹展示推动国际市场份额提升 [13] - "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规划预期驱动订单落地,航空、导弹等领域需求爆发 [13][14] 业绩与资金流向 - 42只军工股中期净利润56亿元,环比增长超45%,创5年同期新高 [17] - 机构Q2首度增配军工,主题基金规模995亿元,环比增360亿元,被动指数贡献267亿元 [17] - 国防ETF(512670)获净流入3.94亿元,融资买入额10.56亿元,份额增长率89.82%,规模跃升至67.63亿元 [27] 细分领域亮点 - 液冷服务器受海外大厂Capex上修驱动,英伟达GPU及云厂商自研ASIC芯片需求放量 [6] - 人形机器人获宇树科技新品Unitree A2催化,汽车零部件巨头扩大布局谐波减速器等环节 [6][7] - 军工订单周期确定性高,主机厂、发动机、兵装等环节基本面修复同步发力 [16] 指数与产品表现 - 中证国防指数年初以来涨22.95%,领先同类指数约4% [10][11] - 国防ETF(512670)跟踪中证国防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5.58%,覆盖航空发动机、导弹等核心赛道 [24][26] - 产品管理费+托管费0.4%,为军工行业ETF最低费率 [27]
再创新高!阅兵临近,军工成“易催化”体质,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跟踪指数近3个月涨26%
搜狐财经· 2025-08-06 18:09
市场表现 - 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8月6日开盘拉升,一度涨超2%,净值创上市以来新高 [1] - 截至8月5日,该基金跟踪标的指数近1年涨幅超37%,近3个月涨幅26%,领跑军工类主题指数 [1] - 国证航天航空指数近1年收益37.71%,近3个月收益26.14%,表现优于其他军工指数 [12] 短期催化因素 - 阅兵临近(9月3日)推动军工板块关注度提升,硬核装备亮相可能成为上涨催化剂 [2] - 深圳出台低空基建方案,要求2026年全市120米以下无人机适飞空域占比超75% [2] - "十五五"规划将于10月-11月推出,新一轮装备发展计划有望落地 [2] 中期基本面支撑 - 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年,军工行业迎来订单释放和业绩改善关键拐点 [4] - 产业链订单迎来小高潮,航展或阅兵将展示新一代作战体系,带动相关装备订单放量 [4] - 2027年建军百年目标与"十五五"规划编制推进,奠定行业长期增长确定性 [4] 长期成长逻辑 - 地缘政治与全球安全格局重塑催生军贸需求,中东、非洲等地区对中国高端装备采购需求激增 [5] - 军贸出口呈现"量价齐升"态势,如波兰加倍采购韩国坦克金额达65亿美元,欧洲军费提升至5% [5] - 中东地区军贸订单占全球26%,其中46%资金投入飞机购买,中国出口中东武器中飞机占比23% [7] 航空领域投资机会 - "制空权"是战场主动权核心变量,航空作为制空权核心载体有望迎来结构性投资机会 [9] - 全球军贸中飞机占比达47.5%,中国军贸飞机占比30.65%,有望继续提升 [9] - 中国全球军贸排名第四,地位有望进一步提升 [9] 指数与产品特征 - 国证航天航空指数聚焦军工核心板块,申万一级行业中国防军工占比达97.9% [13] - 指数自基日以来收益率560.36%,大幅高于同期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 [12] - 指数2025年预测营收增速42.73%,高于其他军工指数 [12] 成分股结构 - 指数前十大成分股包括中航沈飞(权重8.45%)、航发动力(8.28%)、光启技术(8.15%)等航空产业链龙头企业 [14] - 成分股权重集中度较高,前三大成分股合计权重超24% [14] 估值水平 - 指数市净率为4.37倍,处于10年以来85%的历史分位点 [15] - 考虑到市场情绪和事件催化较多,板块仍可能反复活跃 [15]
指数基金产品研究系列之二百五十:军民双线齐进,布局高景气航天航空:华安国证航天航空行业ETF(159267)投资价值分析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05 18: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华安国证航天航空行业ETF(159267)紧密跟踪国证航天航空行业指数,该指数聚焦航空航天领域,研发投入稳定、净利润较稳且弹性突出;航空航天行业维持高景气,军民双线发展,华安基金管理经验丰富 [1]。 各部分总结 航空航天维持高景气,军民两端双线齐进 - 国防军工维持高景气度,内需军贸共促增长:中美国防预算支出获重点支持,我国2023 - 2025年国防预算同比增速稳定在7.2%;十四五军工建设持续,智能化无人化或成十五五新动能;订单逐渐落地,有望全领域爆发 [7][12][15]。 - 军民航双轮驱动带动航空板块稳健增长:军用航空方面,十五五规划或为飞机主机厂注入新动能,出口有望成增长点,预计未来十年军用航发市场空间达1.2万亿元;民用航空方面,大飞机产业战略意义与经济价值大,C919产能将提升,低空经济预计2026年突破万亿规模 [31][41][43]。 - 航天板块兼具成长弹性及发展确定性:制导装备产业链弹性大,市场有望扩大;卫星产业链中下游市场规模超90%,火箭发射市场集中度将提升,运营端头部集中效应显著 [59][66][73]。 国证航天航空行业指数 - 指数编制方法:聚焦国证航空航天行业个股,从符合条件的A股及红筹存托凭证中筛选,自由流通市值加权,半年调仓一次 [77][78]。 - 指数的权重&市值分布:有50只成分股,权重分散,重仓军工 - 航空装备行业,平均自由流通市值126.65亿元,平均总市值298.59亿元 [80][83][85]。 - 指数行业/主题特征:成分股中48只属国防军工行业,权重占比98.20%,军工行业集中度高于可比指数 [90][94]。 - 基本面特征:研发投入占比上升趋势稳健,截至24年末达4.53%;2024年净利润较2021年末仅降约5%,稳定性强 [96][99]。 - 指数投资价值分析:长期走势与中证军工等相似,在2025/4/7反弹行情中弹性高,反弹期收益领先可比军工指数 [101][103]。 华安国证航天航空行业ETF(159267) 该基金于2025/7/21成立,2025/8/1上市,基金经理为刘璇子,紧密跟踪标的指数,管理费率0.50%、托管费率0.10% [1][107]。 基金管理人&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管理人简介:华安基金成立于1998年,是首批5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募基金规模超6500亿元,非货币公募超4000亿元,旗下有42只公募ETF产品,规模累计1350.71亿元 [1][108]。 - 基金经理简介:刘璇子有11年基金行业从业经验,现任18只被动指数型基金的基金经理,非联接产品规模合计50.09亿元 [110]。
航空装备板块8月5日跌0.22%,华秦科技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6.7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05 16:37
板块整体表现 - 航空装备板块当日下跌0.22%,表现弱于大盘,上证指数上涨0.96%至3617.6点,深证成指上涨0.59%至11106.96点 [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10只个股上涨,10只个股下跌,领跌股为华秦科技(下跌4.71%) [1][2] - 板块资金整体呈净流出态势,主力资金净流出16.78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4.91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1.88亿元 [2] 个股涨跌表现 - 涨幅前列个股包括爱乐达(上涨6.81%至32.17元)、恒宇信通(上涨5.19%至80.04元)、中简科技(上涨4.96%至37.66元) [1] - 跌幅较大个股包括华秦科技(下跌4.71%至73.62元)、佳驰科技(下跌4.46%至78.06元)、江航装备(下跌2.77%至13.01元) [2] - 成交活跃个股包括利君股份(成交额20.79亿元)、爱乐达(成交额23.34亿元)、航发动力(成交额9.43亿元) [1][2] 资金流向分析 - 洪都航空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431.53万元(占比1.89%),游资净流入5603.88万元(占比4.36%) [3] - 中简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1917.56万元(占比2.45%),但游资净流出2854.24万元(占比3.65%) [3] - ST炼石获主力净流入236.11万元(占比8.08%),为板块内主力净流入占比最高个股 [3] - 新兴装备获游资净流入2046.44万元(占比4.45%),但散户资金净流出3117.24万元(占比6.7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