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江苏银行(600919)
icon
搜索文档
厦门金龙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7-9月份委托理财情况的公告
委托理财概况 - 本次委托理财总额为498,900万元 [3] - 委托理财期限为一年以内 [4] - 理财资金来源于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的暂时闲置自有资金 [6] - 委托理财目的是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成本,获得投资收益 [5] 理财产品详情 - 理财产品均为一年以内的短期产品,包括结构性存款等多种类型 [3][4] - 公司选择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低风险的保本型理财产品 [7] - 理财产品在财务报表中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列报 [12] 合作金融机构 - 委托理财受托方包括17家国内主要商业银行,如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 [2][9] - 受托方与公司、公司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实际控制人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 [10] - 公司已对受托方进行了必要的尽职调查,确认其符合委托理财要求 [12] 决策程序与风险控制 - 理财业务已经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及2024年度股东大会决议通过 [4][14] - 公司通过选取短周期产品及与合作银行紧密沟通来加强风险控制 [8] - 理财业务针对日常营运资金短期闲置情况,不影响公司主营业务发展 [12]
存款利率“倒挂”频现,存5年不如存3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0 20:41
存款利率下调趋势 - 多家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密集下调存款利率,成为行业常态 [1][2] - 长期存款利率降幅最大,三年期和五年期存款利率降幅集中在15到40个基点 [1] - 上海华瑞银行2024年末至2025年10月,三年期存款利率从2.8%降至2.15%,五年期从2.8%降至2.1% [2] - 河南洛阳农商行部分存款产品最高降幅达35个基点 [2] - 部分区域性银行如吉林龙潭华益村镇银行、山东省高密惠民村镇银行对三年期和五年期存款下调20个基点 [3] - 全国性银行三年期和五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已降至2%甚至1%的水平 [3] 利率倒挂现象 - 存款利率出现倒挂现象,即长期存款利率低于短期存款利率,例如上海华瑞银行三年期利率为2.15%,五年期利率为2.1% [6] - 银行采用“做短压长”策略,通过下调中长期存款利率并给予短期定存激励,以优化负债结构 [6] - 出现利率倒挂的主因在于市场对未来降息有强烈预期,银行避免在降息环境中吸收过多长期存款 [1][6] 银行净息差压力 - 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从2023年底的1.52%降至2024年二季度末的1.42% [5] - 缓解净息差压力是银行下调存款利率的核心原因之一,银行有持续降低负债成本的需求和动力 [3][4] - 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背景下,中小银行可借势缩小与大行在负债成本方面的差距 [3][5] 政策与市场预期 - 2024年LPR经历两次下调,但2025年10月LPR已连续五个月维持不变,1年期LPR为3%,5年期以上LPR为3.5% [5] - 市场机构分析认为,四季度初前后央行有可能实施新一轮降息降准 [5] - 银行负债策略隐含存款利率进一步下调的预期 [6]
城商行板块10月20日跌0.32%,江苏银行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入2317.93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20 16:27
板块整体表现 - 10月20日城商行板块整体下跌0.32%,表现弱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上涨0.63%,深证成指上涨0.98% [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7只个股上涨,10只个股下跌,呈现结构性行情 [1][2] 领涨个股表现 - 西安银行涨幅最大,为2.99%,收盘价4.14元,成交额2.42亿元 [1] - 上海银行上涨1.37%,收盘价9.62元,成交额8.91亿元 [1] - 贵阳银行和郑州银行均上涨0.50%,收盘价分别为5.98元和2.03元 [1] 领跌个股表现 - 江苏银行领跌板块,跌幅达1.82%,收盘价10.79元,成交额17.33亿元 [2] - 南京银行下跌1.28%,收盘价11.53元,成交额4.64亿元 [2] - 苏州银行下跌0.94%,收盘价8.47元,成交额3.27亿元 [2] 板块资金流向 - 城商行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入2317.93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7612.47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5294.54万元 [2] - 齐鲁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入最多,达6383.50万元,主力净占比16.33% [3] - 上海银行和宁波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入分别为5497.69万元和5183.44万元,主力净占比分别为6.17%和6.68% [3] 个股成交活跃度 - 北京银行成交量最大,为233.82万手,成交额13.32亿元 [1] - 江苏银行成交量次之,为160.30万手,成交额17.33亿元 [2] - 郑州银行成交量138.75万手,成交额2.81亿元,显示较高活跃度 [1]
当金融遇上体育
36氪· 2025-10-20 11:23
文章核心观点 - 区域性银行通过深度绑定地方体育赛事IP,构建“赞助+服务+生态”的合作模式,实现从传统金融服务商向用户生活场景伙伴的转型,以此应对行业净息差收窄、传统获客方式失灵等挑战 [1][4][6][7][9] 体育赛事营销的标杆案例:江苏银行与苏超 - 江苏银行以800万元冠名费赞助苏超联赛,撬动了价值数十亿流量的品牌曝光,单场比赛观众超22000人,抖音话题播放量突破13亿次 [1] - 合作模式从单一冠名升级为“生态共建”,提供赛事奖金托管、参赛企业融资等综合金融服务,并联合其他赞助商形成品牌矩阵 [4] - 将手机银行APP转变为“赛事服务中枢”,通过门票申领、直播互动等功能,实现线下流量向线上平台的导流与沉淀,形成业务闭环 [4][6] 行业背景与挑战 - 银行业面临严峻挑战,2025年一季度上市银行整体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72%,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1.43%的历史新低 [7] - 监管趋严,高息吸储等传统营销方式被叫停,银行需寻找新的获客突破口 [7][9] “体育+金融”模式的推广与复制 - 多家区域性银行效仿江苏银行模式,深入本地体育场景:农业银行玉溪分行借助中超球队推出联名信用卡,已累计发放2.12万张 [13][15] - 四川银行冠名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结合公益服务和金融知识普及,打造“金融+体育+公益”模式 [15][17] - 赣州银行在赣超联赛现场开展反假币等金融知识公益宣传,将金融安全教育有机嵌入观赛场景 [17][19] 未来银行竞争的关键 - 未来银行竞争的核心从账户争夺转向生活场景的占领,比拼的是场景嵌入能力、风险管控能力和产业理解深度 [6][9][12] - 成功的路径在于以“产业运营思维”纵向深耕体育产业链,从场馆建造到赛事举办再到消费环节,构建贯穿产业链的生态级服务闭环 [9][10][12]
中证A500指数承压,ETF规模跌破200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7 19:53
指数整体表现 - 中证A500指数本周收盘于5392.97点,周度下跌3.31% [1][2][5] - 本周指数总成交额为42605.18亿元,日均成交额为8521.04亿元,单日成交额环比下降22.20% [2][5] - 跟踪该指数的40只ETF基金本周无一上涨,基金总规模跌破2000亿元 [4][5] 成分股表现分化 - 本周涨幅前十的成分股中,金融板块表现突出,浦发银行上涨12.50%,农业银行上涨11.57% [2] - 江苏银行、中国人保等金融股以及陕西煤业、中国国航等周期股亦涨幅居前,涨幅在7.32%至8.96%之间 [2] - 本周跌幅前十的成分股跌幅均超过13.9%,圣泉集团领跌,跌幅达18.04%,闻泰科技、贝达药业等科技医药股跌幅居前 [2] 主要ETF基金表现 - 华泰柏瑞基金管理的A500ETF规模最大,为249.03亿元,本周下跌3.06% [4][5] - 国泰基金和易方达基金管理的A500ETF规模分别为226.56亿元和221.29亿元,本周分别下跌3.23%和3.42% [4][5] - 华安基金和国联安基金的增强型ETF跌幅较大,均超过4% [5] 机构策略观点 - 有研究团队建议短期仓位向低位板块平衡配置,关注具有红利避险属性的银行、保险,以及受益于反内卷的煤炭和受贸易冲突影响较小的农业、消费板块 [6] - 该团队认为科技板块仍是牛市主线,但短期安全边际不足,需等待拥挤度下降 [6] - 另有研究团队指出贸易摩擦不确定性可能促使资金从过度拥挤交易撤出,加速风格轮动,高估值成长板块回调而低估值板块出现补涨迹象 [6] - 建议资产配置采取均衡偏价值策略,利用宏观事件导致的错杀行情进行风险再平衡 [6]
城商行板块10月17日跌0.17%,上海银行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4.0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7 16:35
板块整体表现 - 10月17日城商行板块整体下跌0.17%,表现略强于当日上证指数(下跌1.95%)和深证成指(下跌3.04%)[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在列出的20只个股中,6只上涨,14只下跌[1][2] 领涨个股表现 - 厦门银行领涨板块,收盘价为6.91元,涨幅为2.67%,成交量为33.59万手,成交额为2.30亿元[1] - 青岛银行涨幅为2.20%,收盘价为5.10元,成交量为62.17万手,成交额为3.16亿元[1] - 齐鲁银行和杭州银行分别上涨0.98%和0.68%,成交额分别为4.46亿元和11.87亿元[1] 领跌个股表现 - 上海银行领跌板块,跌幅为1.04%,收盘价为9.49元,成交量为76.89万手,成交额为7.34亿元[2] - 成都银行、苏州银行和贵阳银行跌幅分别为0.75%、0.70%和0.67%[2] - 北京银行成交最为活跃,成交量为244.90万手,成交额达14.11亿元,但股价下跌0.52%[2] 板块资金流向 - 城商行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出,净流出金额为4.03亿元[2] - 游资资金和散户资金则呈现净流入状态,净流入金额分别为9539.4万元和3.08亿元[2] 个股资金流向 - 苏州银行和齐鲁银行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净流入金额分别为2426.90万元和2317.99万元,主力净占比分别为7.24%和5.19%[3] - 西安银行和青岛银行也录得主力资金净流入,分别为617.32万元和288.39万元[3] - 重庆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最多,达2717.45万元,主力净占比为-9.72%[3] - 贵阳银行和郑州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分别为2326.23万元和2303.93万元[3]
票据冲量诉求减弱,M1与M2剪刀差稳步收窄:——2025年9月金融数据点评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16 17: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的投资评级 [3]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9月金融数据显示“震撼冲量诉求减弱”,信贷增长从“规模优先”转向“效益导向” [3] - M1同比增长7.2%,环比提升1.2个百分点,创2021年3月以来新高,M1与M2剪刀差收窄至-1.2个百分点,为2021年以来最低水平,表明企业经营活跃度有所增强 [3] - 信贷增速平稳放缓符合预期,9月人民币贷款增速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至6.4% [3] - 行业分化将加大,扎根经济发达地区或受益于区域旺盛政信需求的银行,其信贷景气将相对更优,驱动营收和业绩表现领跑 [3] 社会融资规模(社融)数据总结 - 2025年第三季度新增社融7.23万亿元,同比少增3352亿元 [3] - 2025年9月新增社融3.53万亿元,同比少增2297亿元 [3] - 2025年9月末存量社融同比增长8.7%,增速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 [3] - 2025年1-9月新增社融结构中,贷款占比48.3%,企业债券占比5.2%,政府债券占比38.1% [9] - 9月政府债券新增约1.2万亿元,同比少增3471亿元,主要因发行节奏错位 [3] - 9月表外融资新增3579亿元,同比多增约1900亿元 [3] - 9月企业债券新增105亿元,同比多增2031亿元 [3] 货币供应量(M1、M2)数据总结 - 2025年9月M2同比增长8.4%,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 [7] - M1增速改善除低基数外,企业及个人存款活期化程度提升也是关键驱动因素 [3] - 9月存款新增2.21万亿元,同比少增1.5万亿元 [3] - 零售存款新增2.96万亿元,同比多增7600亿元;企业存款新增9194亿元,同比多增1494亿元 [3] - 非银存款单月下降1.06万亿元,财政存款单月下降8400亿元,同比分别多降1.97万亿元和6042亿元 [3] - 7-9月非银存款合计新增近2.3万亿元,与非银存款定期化、同业存单增多及存款搬家有关 [3] 信贷投放结构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新增信贷1.83万亿元,同比少增9200亿元 [3] - 2025年9月新增信贷1.29万亿元,同比少增3000亿元 [3] - 9月对公一般性贷款(含企业短贷、中长贷)合计新增1.62万亿元,同比多增2000亿元 [3] - 企业中长贷新增9100亿元,高基数下同比少增仅500亿元 [3] - 企业短贷新增7100亿元,同比多增2500亿元 [3] - 票据贴现单月净减少4026亿元,同比多降超4700亿元,反映“效益优先”下票据冲量诉求减弱 [3] - 9月居民部门信贷新增3921亿元,同比少增1079亿元 [3] - 居民短贷新增1421亿元,同比少增1279亿元;居民中长贷新增2500亿元,同比小幅多增200亿元,反映居民主动加杠杆需求仍较弱 [3] 行业趋势与投资建议 - 信贷增长模式转变,行业从“规模优先”向“效益导向”发展,分化将拉大 [3] - 看好基本面优异、资金面有期待、政策东风下区域β赋予成长契机的优质城商行,如重庆银行、苏州银行、江苏银行等 [3] - 过去2个月PPI均实现环比持平,结束持续下降趋势,期待“反内卷”成效体现驱动企业经营质效改善,催化实体信贷需求修复 [3] - 零售端信贷需求修复需观察居民资产负债表及现金流改善情况,房价企稳及资本市场活跃带来的财富效应积累是重要“风向标” [3]
2025年9月金融数据点评:融资需求仍待改善,资金活化延续
银河证券· 2025-10-16 17: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银行行业:推荐(维持评级)[1] 核心观点 - 融资需求仍待改善,资金活化延续[1] - 社融同比少增,增速略有下滑,9月新增社融3.53万亿元,同比少增2298亿元,社融存量同比+8.68%,增速环比-0.13个百分点[3] - 政府债对社融增长的拉动作用继续减弱,人民币信贷延续少增,主要由于企业融资需求不足[3] - 居民中长贷有边际改善,M1增速进一步改善,资金活化程度继续提升[3] - 银行基本面积极因素持续积累,中期业绩边际改善,拐点可期,结合多维增量资金加速银行估值重塑,继续看好银行板块红利价值[3] 社会融资规模分析 - 人民币贷款与政府债发行继续拖累社融增长:9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61万亿元,同比少增3662亿元,新增政府债1.19万亿元,同比少增3471亿元[3] - 9月政府债发行规模2.34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少3035亿元,主要受今年政府债靠前发力以及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3] - 企业债增加105亿元,同比多增2031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500亿元,同比多增372亿元[3] - 新增表外融资3579亿元,同比多增1869亿元,其中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加3235亿元,同比多增1923亿元[3] 信贷需求结构分析 - 9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6%,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9月单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1.29万亿元,同比少增3000亿元[3] - 居民贷款增加3890亿元,同比少增111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同比少增1279亿元,居民有效消费需求仍待修复[3] - 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2500亿元,同比多增200亿元,与楼市进入"金九"传统销售旺季有关,9月百强房企销售操盘金额环比+22.1%、同比+0.4%[3] - 企业贷款增加1.22万亿元,同比少增2700亿元,企业融资需求继续呈现疲软状态,9月PMI为49.8%,仍处于收缩区间[3] - 企业短期贷款同比多增2500亿元,主要受去年同期低基数影响,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500亿元,票据融资减少4026亿元,同比少增4712亿元,未见明显季末票据冲量[3] 货币供应与存款结构 - 9月M1和M2分别同比变化+7.2%、+8.4%,环比分别+1.2个百分点、-0.4个百分点,M1-M2剪刀差为-1.2%,环比收窄1.6个百分点,资金活化程度继续改善[3] - 9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同比+8%,增速环比-0.6个百分点,9月单月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加2.21万亿元,同比少增1.53万亿元[3] - 居民存款增加2.96万亿元,同比多增7600亿元,企业存款增加9194亿元,同比多增1494亿元,财政存款减少8400亿元,同比多减6042亿元[3] - 非银存款减少1.06万亿元,同比多减1.97万亿元,主要受季末理财资金回流存款叠加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3] 投资建议与个股推荐 - 关注后续消费经营贷贴息、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政策成效[3] - 维持银行行业推荐评级,个股推荐工商银行(601398)、农业银行(601288)、邮储银行(601658)、江苏银行(600919)、杭州银行(600926)、招商银行(600036)[3]
银行OCI账户储备大盘点:下半年银行还会大幅卖债吗?
浙商证券· 2025-10-16 16: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看好(维持)[3] 报告核心观点 - 预计未来大行买入配置扩表,小行卖出改善业绩,银行债券买卖行为将出现分化 [2][3][69] - 中美摩擦加剧,市场风险偏好下降,银行股Q4深蹲起跳,反弹节点提前 [69] 银行债券买卖行为驱动因素 - 银行二级市场债券买卖行为主要与三个因素相关:被动配置行为、主动配置行为、风险指标约束 [3][9][10][11] - 被动配置行为:由剩余流动性驱动,存贷差走阔时银行资金充裕,可能增加债券配置 [3][9] - 主动配置行为:基于利率走势预判和业绩诉求,银行主动调节仓位以提升营收或规避风险 [3][10] - 风险指标约束:根据季末等时点的流动性或利率风险指标,主动调节债券期限结构 [3][11] 3-6月银行大幅卖债原因分析 - 卖债行为主要由于中小银行业绩压力大,通过兑现OCI/AC账户浮盈来改善业绩 [3][12] - 被动配置角度:3-6月剩余流动性未显著减少,与大幅净卖出行为出现背离 [3][13] - 主动配置角度:中小银行业绩压力显著,处置老券对营收改善作用大 [3][16] - 25H1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核心营收同比分别为-0.9%、-1.0%、+7.9%、-2.0% [3] - 25H1 OCI户浮盈转出对上述银行营收的贡献分别为1.2个百分点、3.2个百分点、5.3个百分点、6.4个百分点 [3] - 25H1 AC户卖出老券对上述银行营收的贡献分别为2.4个百分点、2.8个百分点、3.6个百分点、7.3个百分点 [3] - 风险指标角度:利率风险指标吃紧,"ΔEVE/一级资本净额"指标可能吃紧,24年末国有行该指标平均水平为10.4%,较23年末上升3.1个百分点 [3][33] 不同类型银行行为动机差异 - 国有行:受剩余流动性约束和风险指标驱动,业绩压力较小 [2][3][41] - 25Q1国有行增量存贷差约1.0万亿元,低于去年同期的3.2万亿元,剩余流动性收敛 [41] - 25Q2国有行AC和OCI账户规模分别较25Q1增长2.2%和6.5% [2] - 股份行:受业绩压力影响显著,AC账户缩表 [2][3][42] - 25Q2股份行AC账户规模环比下降2.2%,OCI账户规模环比增长1.7%,增速较25Q1下降7.7个百分点 [2] - 城农商行:受业绩压力影响,部分银行AC和OCI账户缩表 [2][3][43][44] - 25Q2农商行AC账户规模环比下降1.1%,OCI账户规模环比下降0.8% [2] 未来几个月银行卖债行为展望 - 被动配置行为:预计剩余流动性走阔,大行可能加大配置力度 [2][62] - 预计年内政府债券未来每月平均净融资规模在5000-6000亿元,显著低于1-8月每月平均水平(约1.3万亿元) [62] - 预计年末上市银行单季付息负债成本率可能降至1.47% [62] - 主动配置行为:中小银行可能持续卖出AC和OCI老券以改善业绩 [2][63] - 若将剩余OCI浮盈全部卖出,预计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全年营收增速可提升约3.0个百分点、6.5个百分点和10.9个百分点 [63] - 风险指标约束:年内超长债发行接近尾声,一级市场供给压力减小,预计指标压力趋缓,国有行长债卖出规模减少 [2][65] 投资建议 - 重点推荐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小行和稳健高股息大行 [4][69] - 推荐组合:浦发银行、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农业银行,关注齐鲁银行、H股大行 [4][69]
城商行板块10月16日涨0.81%,重庆银行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4059.77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6 16:27
城商行板块整体市场表现 - 2023年10月16日,城商行板块整体上涨0.81%,表现优于上证指数(上涨0.1%)和深证成指(下跌0.25%)[1] - 重庆银行以2.78%的涨幅领涨板块,收盘价为10.35元[1] - 板块内多数个股收涨,涨幅居前的包括XD上海银(2.02%)、苏州银行(1.89%)、青岛银行(1.84%)和成都银行(1.69%)[1] 个股交易活跃度 - 江苏银行成交最为活跃,成交量为182.15万手,成交额达19.94亿元[1] - 北京银行成交量达269.98万手,为板块最高,成交额为15.47亿元[1] - 宁波银行成交额较高,为10.54亿元,收盘价为27.40元[1] 板块资金流向 - 城商行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和游资净流出,主力资金净流出4059.77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1.88亿元[1] - 散户资金整体呈现净流入状态,净流入金额为2.28亿元[1] - 江苏银行是唯一获得主力资金大幅净流入的个股,净流入1.40亿元,主力净占比达7.01%[2] - 宁波银行和长沙银行也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分别为5863.22万元(占比5.56%)和2117.92万元(占比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