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行(601169)

搜索文档
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应诉通知书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5-15 03:08
诉讼基本情况 - 北京银行于2025年5月13日收到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应诉通知书,案号为(2025)苏05民初450号,涉及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 [2] - 该案件最初于2022年在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现移送至苏州中院,属于存量案件,仅管辖法院变更,诉讼请求未发生变化 [2] - 截至公告披露日(2025年5月15日),本次诉讼尚未开庭审理 [2] 诉讼当事人及案由 - 原告为浙江中泰创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案由为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 [3][4] - 被告包括康得新复合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告一)、北京银行西单支行(被告二)、北京银行(被告三)等共11个主体 [4] 主要诉讼请求 - 原告要求被告一赔偿投资差额损失5,147,309,935.83元,佣金1,544,192.98元,印花税5,147,309.94元 [3] - 原告要求被告二至被告十一对被告一的赔偿义务承担连带责任 [5] - 原告要求所有被告共同承担诉讼费、律师费、差旅费等费用 [5] 诉讼对公司的影响 - 北京银行初步评估认为,由于被告主体多达11个且该行并非第一责任主体,本次诉讼对本期及期后利润不会产生实质影响 [5] - 公司将持续关注诉讼进展并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5] 其他诉讼事项 - 截至公告日,北京银行除本次诉讼外不存在其他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诉讼或仲裁事项 [5]
北京银行(601169) - 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应诉通知书的公告
2025-05-14 19:16
诉讼情况 - 2025年5月13日北京银行收到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应诉通知书[2] - 原告要求康得新支付投资差额损失51.4730993583亿元等费用[4] - 被告二至被告十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诉讼费由被告共担[4] 影响与处理 - 案件对银行本期或期后利润无实质影响[5] - 银行将关注进展并履行披露义务[5]
北京银行数字化转型显成效,特色化发展“多点开花”
搜狐财经· 2025-05-14 17:45
数字化转型进展 - 公司数字化转型1.0阶段圆满收官,2025年正式进入全面数字化经营2.0阶段 [2] - 数字化赋能体现在总资产达4.4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87%)、公司存款1.81万亿元(增长6.1%)、公司贷款1.45万亿元(增长8.1%)、零售AUM 1.26万亿元(同比增长13.8%) [2] - 数字化成果包括技术能力、业务模式、组织形态全方位升级,实现数据自由流转、系统壁垒消除及科技研发效率提升 [6] 对公业务表现 - 专精特新企业为核心布局领域,打造"专精特新第一行"品牌 [3] - "领航e贷"累计放款突破1000亿元,服务超2万户专精特新客户,提前完成"千亿行动"目标 [4] - 2025年升级为"领航AI贷",推出股债联动产品"e投贷",累计为5.3万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1.25万亿元信贷支持 [4] - 覆盖北京市82%创业板、74%科创板及北交所上市企业,服务73%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4] 零售业务突破 - 零售AUM年末规模达1.2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787.78亿元,增速17.25%),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增至1.26万亿元 [4][5] - 零售客户突破3070万户(较年初增162.65万户),贵宾客户超110万户(增幅19%),私行客户突破1.7万户 [5] - 2025年零售客户超3100万户,贵宾客户(含私行)达117万户,较年初增5.5万户 [5] - 零售营业收入249.41亿元(同比增长2.26%),利息净收入239.61亿元(增长4.66%) [4] AI战略与技术创新 - 提出"All in AI"理念,构建"大模型+通用机器学习"双擎技术体系、"AI+"场景应用体系及生态伙伴体系 [7][8] - 自研百亿级参数"京智"大模型,AIB平台累计提供19万次知识服务,AI工具覆盖研发(效率提升17%)、客服(坐席效率提高10%)、交易(同业存单询价量占比35%)等场景 [8][9] - 推出AI协呼服务日均释放坐席0.5-1小时,小京搜索系统每月节约人工20人/月,手机银行"i智配"覆盖60万客户并提供700万次服务 [9]
传李建营拟任中荷人寿董事长,其薪酬高居北京银行董监高榜首
搜狐财经· 2025-05-14 12:40
人事变动 - 北京银行零售业务总监兼职工监事李建营将出任中荷人寿董事长 [1] - 中荷人寿现任董事长王健同样出身北京银行,曾任该行副行长 [2] - 中荷人寿由北京银行与法国巴黎保险集团各持股50% [2][3] 高管薪酬 - 李建营2024年税前薪酬达217.49万元,居北京银行董监高首位 [5][7] - 其薪酬显著高于董事长霍学文(69.85万元)和代行长戴炜(70.49万元) [7] - 另一职工监事吴文杰薪酬也达171.82万元,显示职工监事职位薪酬较高 [9] 零售业务表现 - 北京银行个人贷款2021-2023年增速分别为15.91%、8.69%、9.80%,2024年放缓至3.23% [10] - 个人银行营业收入从2021年182.80亿元增至2024年249.62亿元,累计增长36.55% [10] - 零售AUM达1.2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7.25%,零售客户数突破3070万户 [10] 行业竞争格局 - 江苏银行在营收和净利润上已超越北京银行,仅总资产规模4.22万亿元仍领先 [11] - 宁波银行2024年营收666.31亿元,接近北京银行的699.17亿元 [11] - 北京银行提出"大零售、大运营、大科技"战略推动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 [12] 公司战略 - 北京银行将零售业务列为转型重点战略,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10][12] - 李建营在业绩会上表示将推动个贷规模增长,并发展信用卡业务 [12] - 零售业务对全行营收增长的贡献显著高于公司整体水平 [10][12]
解锁金融科技“京”未来,北京银行携多项成果亮相科博会
北京青年报· 2025-05-14 03:12
科技金融创新成果展示 - 公司在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展示多项科技金融创新成果,包括智能机器人交互体验、数字员工"京小宝"和"京智"大模型等未来产品 [1] - 展台通过沉浸式人机互动空间展现AI时代下金融服务的智能化变革,体现"All in AI"理念 [1] - 现场展示由合作伙伴研发的ZSL-1仿生机器狗和智能咖啡机器人等创新产品,体现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 [6] 人工智能战略布局 - 公司打造"人工智能驱动的商业银行",构建"大模型+通用机器学习模型"一体双擎技术体系 [3] - 自主研发百亿级参数"京智"大模型,日均处理请求超5000次,与开源大模型形成优势互补 [3] - 通过170余项智能中台服务和540余个算法模型,支持240余个数字化应用场景落地 [3] - AI技术已全面渗透客户服务、风险管理、财富管理等核心业务环节 [3] 专精特新企业服务 - 公司实施《专精特新·千亿行动》方案,发布"京心领航"科技金融服务品牌 [5] - 构建"1+18+N"科技金融专营架构,实现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重点区域服务网络全覆盖 [5] - 推出"领航AI贷""科创e贷"等创新信贷产品,提供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 [5] - 累计服务超5.3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信贷资金超1.25万亿元 [5] - 服务专精特新企业超2.2万家,贷款规模超千亿元 [5] - 服务北京地区82%创业板、74%科创板、74%北交所上市企业及73%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5] 科技金融生态建设 - 公司与工信部火炬中心、北京市经信局等政府部门建立战略合作 [8] - 与南开大学、华为、百度等知名机构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 [8] - 探索"人工智能+金融"创新应用场景,推动"金融+科技+产业"深度融合 [8]
北京银行(601169) - 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材料
2025-05-13 18:45
业绩数据 - 2024年集团总资产4.22万亿元,同比增长12.61%[15] - 2024年发放贷款及垫款本金总额2.21万亿元,同比增长9.65%[15] - 2024年存款本金2.45万亿元,同比增长18.34%[15] - 2024年集团营收699.17亿元,同比增长4.81%[15] - 2024年归母净利润258.31亿元,同比增长0.81%[15] - 2024年集团不良贷款率1.31%,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15] - 2024年拨备覆盖率208.75%[15] 用户数据 - 提前完成“专精特新·千亿行动”目标,服务专精特新客户超2万户,专精特新贷款余额超千亿元[19] - 2024年公司有效客户数超30万户,增幅26.09%[70] 未来展望 - 2025年资本充足率目标值≥10.75%[90] - 2025年营业收入增速目标不低于市场平均水平[90] - 2025年总行党委换届工作需圆满完成[94] - 2025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管理目标分别为8%、9%、11%以上[104] - 2025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净额2616亿元,同比增加0.4%[105] - 2025年末一级资本净额3697亿元,同比增加6.1%[105] - 2025年末资本净额4015亿元,同比增加5.5%[105] - 2025年风险加权资产达3.25万亿,同比增幅11.5%[106] - 2025年信用风险加权资产预计同比增长约11.6%,达到3.07万亿元[106] - 2025年市场风险加权资产预计同比增长约57.3%,达到439亿元[106] - 2025年操作风险加权资产预计同比增长约0.9%,达到1352亿元[106] - 预计2025年末各级资本不存在缺口[106]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拟授予国资公司及下属企业集团限额300亿元,额度有效期2年,申报存款业务余额不超过200亿元[117][118][125] - 拟同意授予京能集团及下属企业集团限额300亿元,额度有效期2年,同时申报存款业务余额不超60亿元[142] 其他新策略 - 2024年开展“风险管理提升年”及“合规文化建设年”活动[24] - 2024年制订《流动性风险管理年度指引(2024年)》,明确流动性风险偏好等内容[171]
中小银行开启数字化转型“加速跑” 科技人才加速引进 AI大模型应用全面开花
金融时报· 2025-05-13 11:11
行业趋势 - AI大模型如ChatGPT和DeepSeek正在影响商业银行的数字化发展策略,中小银行通过接入开源大模型低成本提升科技能力,缩小与大型银行的技术差距 [1] - 中小银行加速推动"AI+金融"场景落地和生态建设,智能化应用逐步替代人工重复劳动并打破服务半径,重构效率与价值 [1] 金融科技投入 - 2024年中小银行金融科技投入规模稳步增长,北京银行信息科技投入占营收比为4.6%,上海银行投入25.19亿元(同比增长3.15%),占营收5%,贵阳银行投入3.34亿元占营收2.5%,沪农商行投入13.35亿元(同比增长17.64%) [2] - 中小银行加快科技人才招聘,北京银行科技员工达1101人,宁波银行科技人员1905人(占总员工7.92%),上海银行科技人员1459人(占总员工11.45%),沪农商行科技人员904人(占总员工9.75%,同比增长10.51%) [3] AI大模型应用 - 北京银行完成DeepSeek全系列模型本地化部署,每日平均请求2000余次,并打造AIB人工智能创新平台 [4] - 宁波银行成立总行大模型项目部,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在银行业务中的应用 [5] - 江苏银行自主研发大语言模型平台"智慧小苏",应用于数据分析及风控场景 [5] - 南京银行以DeepSeek为基座微调大模型,计划2025年落地100个AI场景覆盖营销、运营、风控等领域 [5] 场景落地与效率提升 - 北京银行上线智能中台服务170余项,部署算法模型540余个,支持240余个数字化应用场景 [6] - 杭州银行推出"杭小E"助手,应用于财富管理、业务辅助等场景 [6] - 长沙银行自主研发15项AI大模型场景,提升金融业务智能化水平 [6] - 上海银行运用大小模型提升智能客服知识检索效率60%,准确率80%,零售客户AUM净增超600亿元 [7] - 北京银行通过"RPA机器人工厂"完成840余个流程自动化改造,替代人工操作2600余人月,效率提升30%以上 [7]
城商行2024净利榜:北京银行换帅3年间从第1降至第3
中国经济网· 2025-05-08 07:23
城商行2024年归母净利润排名 - 江苏银行以318.43亿元归母净利润位列城商行第一 [1] - 宁波银行和北京银行分别以271.27亿元和258.31亿元排名第二和第三 [1] - 上海银行和南京银行分别以235.60亿元和201.77亿元位列第四和第五 [1] - 杭州银行以169.83亿元排名第六 [1] - 徽商银行和成都银行分别以154.14亿元和128.58亿元位列第七和第八 [1] 城商行2024年归母净利润增速表现 - 杭州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达18.07%,表现突出 [1] - 青岛银行增速最高,达到20.16% [2] - 齐鲁银行增速17.77%,表现优异 [2] - 泸州银行增速最快,达28.31% [3] - 哈尔滨银行增速24.28%,表现亮眼 [3] - 江苏银行和成都银行增速均超过10%,分别为10.76%和10.17% [1] - 苏州银行增速10.16% [2] - 宁波银行和徽商银行增速分别为6.23%和6.80% [1] - 北京银行增速最低,仅0.81% [1] 净利润下滑的城商行 - 贵阳银行归母净利润下滑7.16% [2] - 厦门银行下滑2.60% [2] - 晋商银行下滑12.37% [3] - 盛京银行下滑15.21% [3] - 甘肃银行下滑9.65% [4]
63岁“薪酬之王”刚交最差成绩单 70岁副董在职超16年仍在任
南方都市报· 2025-05-07 07:14
高管退休潮背景 - 上海银行董事长金煜因年龄原因辞职,顾建忠接任党委书记[2] - 招商银行行长王良(1965年底出生)2024年业绩:营收3374.88亿元(同比-0.48%),净利润1483.91亿元(同比+1.22%)[3] - 民生银行董事长高迎欣(1962年出生)2024年薪酬334.63万元领跑同业,但该行营收1362.90亿元(同比-3.21%),净利润322.96亿元(同比-9.8%)[4][5] 战略与业绩表现 - 招商银行2023年提出"价值银行"战略,强调多元价值创造[3] - 浙商银行董事长陆建强提出"善本金融"理念,构建六大支柱体系[6] - 北京银行启动"All in AI"战略,打造多水晶球数字化管理体系[10] - 江苏银行2024年营收808.15亿元(同比+8.78%),净利润318.43亿元(同比+10.76%),不良率0.89%[11] 高管更迭特点 - 近三年上任的银行一把手普遍任期较短:王良(招行)、陆建强(浙商)、霍学文(北京银行)均约3年[14] - 江苏银行董事长葛仁余从CIO晋升为董事长,凸显数字化转型重要性[11] - 中信银行新行长芦苇(54岁)与董事长方合英(59岁)形成"少将派+老将"组合[8][9] 行业影响 - 高管退休潮可能引发战略调整,如浙商银行"善本金融"和北京银行AI战略的延续性受考验[15] - 企业文化重塑风险:中信建投董事长更替导致管理风格从进取型转向稳健型[17] - 客户关系稳定性受挑战,如廊坊银行前任董事长退休影响客户信心[18] 特殊案例 - 恒丰银行董事长辛树人需完成改革重组"三步走"方案,面临历史风险出清压力[16] - 民生银行股东问题(泛海集团、东方集团)成为高迎欣退休前待解难题[19] - 弹性退休制度或延长关键高管任期以维持稳定[19]
北京银行(601169):规模扩张提速 中收高增
新浪财经· 2025-05-04 08:30
业绩表现 - 25Q1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18%,增速较24A下降7.99pct [1] - 25Q1归母利润同比下降2.44%,增速较24A下降3.25pct [1] - 25Q1 PPOP同比下降2.24%,增速较24A下降6.73pct [1] 业绩驱动因素 - 正贡献因素:规模扩张、中收高增、成本收入比下降、拨备计提放缓 [1] - 负贡献因素:净息差收窄、其他非息负增、有效税率上升 [1] 规模扩张 - 25Q1末总生息资产同比增长15.29%,增速较24年末提升3.87pct [2] - 25Q1贷款同比增长10.38%,增速环比提升0.73pct [2] - 25Q1金融投资规模同比增长19.97%,环比24A提升7.21pct [2] - 25Q1存款规模同比增长19.11%,增速较24A上升0.91pct [2] - Q1单季度存款增量1505亿元,同比多增401亿元 [2] 中收表现 - 25Q1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24.42%,增速较24A提升32.25pct [2] - 25Q1末零售客户数3100万户,同比增长5.36% [2] - 25Q1末零售AUM 1.26万亿,同比增长13.84% [2] 资产质量 - 25Q1末不良率1.30%,环比24Q4改善1BP [3] - 25Q1不良贷款新生成率0.94%,较24A下降3BP [3] - 25Q1末拨备覆盖率198.08%,较24Q4末下降10.67pct [3] - 25Q1末拨贷比2.57%,较24Q4末下降16BP [3] 关注点 - 25Q1其他非息收入同比下降17.67%,增速较24A下降33.06pct [3] - 测算25Q1单季度净息差1.29%,环比24Q4下降14BP [3] - 测算负债端成本率环比下降20BP至1.70% [3] - 测算资产端收益率环比下降34BP至2.9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