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银行(601229)

搜索文档
利好来了!央行重磅发布,额度5000亿!
券商中国· 2025-05-09 19:09
对于本次创设的新政策工具,市场普遍预计,未来服务领域的消费潜力有望进一步激发释放。权威专家指出, 新政策工具将激发服务消费和养老市场活力。一方面,可进一步激发国内服务消费潜力,促进扩大服务消费供 给、提振服务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可支持养老产业发展,也有利于完善养老保障,在更长期限中释放居民消 费潜力。 央行再度出手! 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5月9日印发《关于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设立服务消费 与养老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 老产业的金融支持。市场专家认为,新政策工具从消费供给端发力,能够更好满足群众消费升级的需求,未来 与财政及其他行业政策配合,还可体现更多协同效应。 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年利率1.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最长使用期限不超过3年。发放对象包括国家开发 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和北京银行、 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等5家属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城市商业银行(下称"26家金融机 构")。政策执行至2027年末。 26家金融机 ...
行业ETF风向标丨国有大行红利价值凸显,多只银行ETF半日涨幅超1%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9 13:25
每经记者|刘明涛 每经编辑|叶峰 今日A股普跌,银行板块表现相对较优,银行相关ETF半日涨幅均超过1%,其中,银行ETF(512800)交投活跃,半日成交金额达2.28亿元。 | | | 银行业相关ETF- | | | --- | --- | --- | --- | | 代码 | 名称 | 涨幅% | 现价 | | 515020 | 银行ETF基金 | 1.58 | 1.672 | | 159887 | 银行ETF | 1.5 | 1.286 | | 516310 | 银行ETF易方达 | 1.49 | 1.296 | | 512700 | 银行ETF南方 | 1.46 | 1.595 | | 512820 | 银行ETF龙头 | 1.46 | 1.388 | | 512730 | 中证银行ETF | 1.38 | 1.615 | | 512800 | 银行ETF | 1.35 | 1.579 | | 515290 | 银行ETF天弘 | 1.29 | 1.411 | 投资逻辑来看,地产、股市、外贸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机制优化,缓解市场对于银行资产质量进一步下行的担忧。公募基金考核完善将有望带动银行资产配 置价 ...
重磅利好!QFII、社保基金、券商、养老基金、保险最新重仓股出炉
天天基金网· 2025-05-08 19:18
以下文章来源于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作者Choice数据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 Choice数据是东方财富旗下智能金融数据品牌,是国内领先的金融数据服务商。我们致力于为金融投资机构、学术研究机构、政务监管、媒体 和专业投资者提供金融投资领域多场景解决方案,以及更高效、更精准的投资决策依据。 5月7日上午9点, 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 委员会主席吴清出席。 随着上市公司20 25年一季报披露结束, 机构投资者的最新重仓股也浮出水面。 2025年一季度,QFII、保险、社保基金、券商、养老基金五大机构重仓股流通股总市值2.06万亿元。其中,保险公司持有流 通股市值最高,达13775.61亿元;养老基金持有流通股市值最低,仅为321.63亿元。 数据来源:Choice,统计截至2025/3/31,不作投资推荐 QFI I持仓情况 2025年一季度共有 760家上市公司被QFI I重仓持有。 从持股市值来看,2025年一季度,QFI I在 宁波银行 、 南京银行 、 上海银行 、 生益科技 等个股上的持股市值较大。 机构维度来看,新 ...
重磅利好!QFII、社保基金、券商、养老基金、保险最新重仓股出炉
天天基金网· 2025-05-08 13:10
货币政策措施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1] - 政策利率下调0.1个百分点 [1] -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降低0.25个百分点 [1] - 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额度5000亿元与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3000亿元合并使用 [1] 五大机构总持仓情况 - 2025年一季度五大机构(QFII、保险、社保基金、券商、养老基金)重仓股流通股总市值2.06万亿元 [2] - 保险公司持有流通股市值最高,达13775.61亿元 [2] - 养老基金持有流通股市值最低,为321.63亿元 [2] QFII持仓情况 - 2025年一季度QFII重仓持有760家上市公司 [6] - 新加坡华侨银行有限公司持有宁波银行13.22亿股,市值321.7亿元 [7] - 法国巴黎银行重仓持有南京银行19.96亿股,市值192.64亿元 [7] - QFII前三大重仓股为宁波银行、南京银行、生益科技,持股市值分别为321.7亿元、192.64亿元、88.91亿元 [8] 保险公司持仓情况 -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持有中国人寿193.24亿股,市值7265.65亿元 [9] - 保险公司合计持有平安银行112.45亿股,市值1266.2亿元 [9] - 保险重仓股前五名为中国人寿、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持股市值分别为7265.65亿元、1266.2亿元、642.04亿元、606.31亿元、489.61亿元 [10] 社保基金持仓情况 - 2025年一季度社保基金出现在607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名单中 [11] -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有农业银行235.21亿股,市值1218.39亿元 [11] - 社保基金新进重仓股包括包钢股份、金地集团、中国国航、远兴能源、广汇能源,增持均超4000万股 [12] - 社保基金前三大重仓股为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人保,持股市值分别为1218.39亿元、849.65亿元、384.04亿元 [13] 券商持仓情况 - 2025年一季度券商现身285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 [15] - 中信证券持有中信建投3.83亿股,市值92.5亿元 [15] - 券商新进重仓股包括中国外运、明泰铝业、嘉应制药、美盈森、遥望科技等 [15] - 券商前两大重仓股为中信建投、江苏银行,持股市值分别为92.5亿元、87.73亿元 [16] 养老基金持仓情况 - 2025年一季度养老基金持仓市值最高的个股是正泰电器,持股市值17.01亿元 [18]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八零二组合、八零八组合合计持股7222.98万股 [18]
上海银行副行长汪明:当前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是重中之重
快讯· 2025-05-08 10:47
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 上海银行副行长汪明强调当前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是重中之重 [1] - 公司将从业务条线、大类资产、重点产品、重点机构四个维度加强信用风险监测、动态预警和精准处置 [1] - 过去两年公司实现了从注重资产质量总量指标转向关注结构性细项指标 以及从事后风险处置转向事前事中不良生成主动工作的两个转变 [1] 风险管理数字化转型 - 公司将继续推进强化风险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工作 [1] - 提升全面风险管理专业能力是公司未来重点工作方向之一 [1] - 公司计划推进授信全流程优化工作 [1]
上海银行党委书记顾建忠:人才资源是商业银行第一资源
快讯· 2025-05-08 10:30
公司战略 - 上海银行党委书记顾建忠强调人才资源是商业银行第一资源和最大资产 [1] - 公司将着力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1] - 下一步将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深化推动 [1] - 目标是通过激发员工潜能提升经营活力 [1] 人力资源方向 - 未来人力资源工作主旋律是"成就人、实现人、激活人、激励人" [1] - 将通过自驱潜能迸发的方式提升员工积极性 [1]
降准降息落地,多举措稳经济
华泰证券· 2025-05-08 10: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银行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7日央行等三部门推出涵盖数量型、价格型、结构型政策的组合拳,聚焦以政策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延续4月政治局会议基调 [1] - 政策预期向好,推荐质优个股如渝农AH、重庆AH、成都、上海、招行AH,以及港股大行如工行H、农行H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降准相关 - 5月15日起降准0.5pct,存款准备金率平均水平由6.6%降至6.2%,向市场注入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有助于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对上市银行2025年净息差、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正向贡献分别为0.60bp、0.74pct [2] - 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阶段性将汽车金融、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由5%降至0,直接支持汽车消费、设备更新投资等领域 [2] 降息相关 - 5月8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1.50%调至1.40%,预计带动LPR下行约0.1pct,若1年期/5年期LPR分别下调10bp,对上市银行25/26年净息差影响为 -1.7bp/-2.7bp,对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影响为 -2.1pct/-3.6pct(考虑后续存款利率下调后实际影响更小) [3] - 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pct,预计节约银行资金成本150亿元 - 200亿元;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pct,节省居民利息支出 [3] 结构性货币政策相关 - 推出多项结构型货币政策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普惠金融等领域,包括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等 [4] - 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互换便利3000亿元 + 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5000亿元,合并额度后共计8000亿元)助力资本市场发展 [4] AIC试点与险资入市相关 -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加力扩围,截至目前签约意向性基金规模已突破3800亿元,支持其他符合条件的全国性商业银行设立AIC,近日将陆续批复 [5] - 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拟再批复600亿元,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并推动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银行股是险资较优选择 [5] 重点推荐公司相关 |股票名称|投资评级|目标价(当地币种)|最新观点| | ---- | ---- | ---- | ---- | |渝农商行(601077 CH)|增持|8.14|一季度归母净利润等增速提升,信贷投放提速等,县域布局优势稳固,维持增持评级 [11][18]|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3618 HK)|买入|7.55|中收边际回稳,预测25 - 27年归母净利润等情况,县域布局有优势,维持买入评级 [11][18]| |重庆银行(601963 CH)|增持|12.31|25Q1营收利润增速提升,得益于信贷量价,区域经济回暖基本面改善,维持增持评级 [11][18]| |重庆银行(1963 HK)|买入|8.89|预测25 - 27年归母净利润等情况,区域经济回暖基本面改善,维持买入评级 [11][18]| |成都银行(601838 CH)|买入|20.02|25Q1营收增速放缓因息差下行,24年业绩稳定,秉承战略经营有改善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11][18]| |上海银行(601229 CH)|买入|11.93|24年及25Q1业绩稳健增长,隐性风险改善,估值有望修复,维持买入评级 [11][18]| |招商银行(600036 CH)|买入|54.44|25Q1业绩波动因投资类收益下滑等,零售战略有护城河效应,维持买入评级 [11][19]| |招商银行(3968 HK)|增持|53.93|预测25 - 27年EPS等情况,零售战略有护城河效应,维持增持评级 [11][19]| |工商银行(1398 HK)|买入|6.71|25Q1归母净利润等同比下降,信贷投放稳健,资产质量平稳,维持买入评级 [11][19]| |农业银行(1288 HK)|买入|6.02|25Q1归母净利润等有增长,县域金融特色突出,维持买入评级 [11][19]|
上海银行业绩说明会:立足地方、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打造 “不一样的上海银行”
全景网· 2025-05-08 09:00
公司高层动态 - 上海银行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于2025年5月7日举行,高层包括新任党委书记顾建忠、行长施红敏等出席 [1] - 顾建忠2025年4月新任党委书记,拥有十余年上海银行及沪农商行管理经验,熟悉本地金融环境 [1] - 顾建忠提出2025年是战略关键年,公司将聚焦价值创造、创新转型,打造"有情怀、有价值、基业常青"的银行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529.86亿元(同比+4.79%),归母净利润235.60亿元(同比+4.50%),总资产32266.56亿元(同比+4.57%) [2] - 2024年不良贷款率1.18%(同比下降0.03个百分点),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35.97亿元(同比+3.85%),归母净利润62.92亿元(同比+2.30%) [2] 战略发展方向 - 融入国家区域战略,强化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加速长三角一体化项目投放 [3] - 重点发展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提升"五篇大文章"专业能力 [4] - 布局消费金融领域,推出家庭服务信托、商业养老金等特色业务,扩大养老产业支持 [4] - 推进数字化转型,建设客户导向的数字化经营体系及核心系统基座 [4] 风险管理与文化建设 - 深化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实施数据驱动的全面风险管理,维持资产质量向好趋势 [4] - 强调差异化竞争策略,立足本地特色,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五要五不要" [4]
城商行2024净利榜:北京银行换帅3年间从第1降至第3
中国经济网· 2025-05-08 07:23
城商行2024年归母净利润排名 - 江苏银行以318.43亿元归母净利润位列城商行第一 [1] - 宁波银行和北京银行分别以271.27亿元和258.31亿元排名第二和第三 [1] - 上海银行和南京银行分别以235.60亿元和201.77亿元位列第四和第五 [1] - 杭州银行以169.83亿元排名第六 [1] - 徽商银行和成都银行分别以154.14亿元和128.58亿元位列第七和第八 [1] 城商行2024年归母净利润增速表现 - 杭州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达18.07%,表现突出 [1] - 青岛银行增速最高,达到20.16% [2] - 齐鲁银行增速17.77%,表现优异 [2] - 泸州银行增速最快,达28.31% [3] - 哈尔滨银行增速24.28%,表现亮眼 [3] - 江苏银行和成都银行增速均超过10%,分别为10.76%和10.17% [1] - 苏州银行增速10.16% [2] - 宁波银行和徽商银行增速分别为6.23%和6.80% [1] - 北京银行增速最低,仅0.81% [1] 净利润下滑的城商行 - 贵阳银行归母净利润下滑7.16% [2] - 厦门银行下滑2.60% [2] - 晋商银行下滑12.37% [3] - 盛京银行下滑15.21% [3] - 甘肃银行下滑9.65% [4]
金改前沿|2024年股价涨幅居首 上海银行资产质量风险出清?
新华财经· 2025-05-07 22:1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股价年度涨幅68.98%,位居42家A股上市银行榜首 [2] - 2024年公司经营业绩企稳,呈现"增收增利+不良双降"态势 [2] - 2025年一季度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4.65%,占营收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 [3] 战略发展方向 - 公司强调要形成差异化竞争特色,打造独特品牌定位 [2] - 坚持长期主义和专业主义,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2] - 2025年经营业绩将保持增长可持续性,未来几年增长态势有保证 [2] 息差管理 - 2024年净息差同比下降0.17个百分点至1.17%,一季度降幅有所收窄 [3] - 着力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升生息资产和一般贷款占比 [3] - 2025年息差收窄幅度将显著缩小,力争企稳 [3]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从2022年1.25%降至2024年1.18%,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4] - 2025年一季度不良生成率0.1%,较2021年高点1.0%显著改善 [4] - 连续三年存量化解规模保持200亿元左右,2024年达246亿元新高 [4] - 拨备覆盖率连续三年保持在270%左右,高于上市银行平均水平 [4] 房地产业务 - 房地产不良率从2021年高点约3%持续下降 [6] - 2025年一季度商办类业务占对公房地产贷款余额34.9%,较年初下降0.2个百分点 [6] - 城市更新项目贷款规模达519亿元,较年初增加60亿元 [6] - 城中村改造项目贷款规模32亿元,较年初增加2亿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