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业养老金
icon
搜索文档
9月末四川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超万亿元,同比多增923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9 02:10
10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召开2025年四季度新闻发布会,通报2025年三季度四川金融运行情况。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发布会现场了解到,8月末,四川省金融"五篇大文章"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8%。 截至8月末,全省养老产业贷款余额104亿元,同比增长36.9%,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5.7个百分点。 9月末,全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0%,其中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增长21.7%;住户消费贷款(除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15.4%,增速较6月末高0.3个百分点。 9月末,全省实际投向基础设施领域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8%,其增量占全部中长期贷款增量的22.9%;实际投向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12.7%,比上月末高0.4个百分点。 此外,贷款利率持续处于低位。9月,四川省新发放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3.79%、3.77%和3.14%,同比分别下降47 个、49个和19个BP(基点),居民和企业贷款利息负担进一步减轻。存量贷款利率持续创历史新低,9月已降至3.87%,同比下降46个BP。 四川银行业已建成适老标准化网点1.3万个 四川老龄 ...
金融“活水”润京华 2025年首都金融高质量发展纪实
金融时报· 2025-10-28 08:37
行业整体表现 - 截至2025年前三季度,北京金融业增加值达6700亿元,同比增长9%,占GDP比重17.4%,对首都经济拉动1.5个百分点 [2] - 金融业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 [2] 金融风险防控与监管 - 通过“蜜蜂计划”进行防非宣传,制作202期电视专题、1200条短视频,总播放量达15亿次 [2] - 依托“冒烟指数”平台加强风险监测,实现对企业异常苗头的毫秒级识别 [2] 科技金融与资本市场 - 中关村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科技贷款余额达4万亿元,设立14只股权投资基金,科创债规模4500亿元 [3] - 2025年1至9月北京市新增11家上市公司,截至9月末上市公司总数达795家,位居城市榜首 [3] - 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超270家,总市值突破8000亿元,“北证50”指数年内涨幅超50% [3] 绿色金融 - 北京绿色交易所敲响全国CCER市场启动首锣,利用金融手段将污染成本转化为价格信号 [3] 普惠金融 - 举办54场“畅融工程”活动,促成775家企业与597家金融机构对接 [3] - 通过普惠金融支持,例如平谷区草莓采摘园引进无土栽培技术,实现一季增收6万元 [3] 养老金融 - 个人养老金账户数及缴存额稳居全国试点城市前列 [3] - 商业养老金覆盖11.6万户,资产规模达257.4亿元 [3] 数字金融与金融科技 - 北京地铁全网支持五大国际卡组织“拍卡过闸” [3] - 金融监管沙盒作为创新孵化器,有31个监管工具项目排队入场,19家顺利“毕业” [3] - 资本市场领域有28个试点项目,其中13个已实现常态化运营 [3] 区域协同与对外开放 - 京津冀协同发展融资规模突破万亿元 [4] - “平急两用”项目获得贷款56亿元,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达1100亿元 [4][5] - 吸引瑞穗证券、保德信资管、高盛中国证券等一批外资金融机构落户北京 [5] - 29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齐聚金融街论坛 [5]
依托百家网点 民生北分以金融“微实事”助力老有所依
贝壳财经· 2025-10-27 09:33
行业背景与核心挑战 - 金融科技快速发展推动银行业务智能化数字化 但部分老年人面临技术使用门槛 形成数字鸿沟 [1] - 线上渠道难以全面覆盖老年客群 线下网点面对面服务仍是该群体更可靠便捷的选择 [1] - 社区银行网点是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节点 老年群体是服务重中之重 [1] 公司具体举措:优化适老化服务环境 - 公司持续推动网点适老化升级 厅堂配备老花镜急救箱紧急呼叫按钮爱心座椅等便民设施 [2] - 设立爱心窗口与绿色通道减少老年人等候时间 提供一对一专属服务 [2] - 自助设备推出大字版界面与语音提示功能 手机银行适配语音导航与远程协助以降低数字使用门槛 [2] - 针对高龄重病或行动不便客户提供预先备案上门办理等人性化服务 [2] - 全部网点已达标北京银行业视障消费者金融服务标准 86家网点达到北京银行业便民惠民示范窗口服务十项标准 [2] 公司具体举措:金融安全与产品创新 - 公司联合社区常态化开展金融知识宣教活动 通过反诈微电影现场讲座等形式增强老年人风险防范意识 [3] - 构建宣教加守护双维反诈体系 [3] - 完善养老金融产品体系 针对备老群体和老年客户推出风险匹配的专属存款理财及商业养老金等产品 [3] 公司具体举措:社区融合与品牌活动 - 公司服务超越金融领域 联动街道居委会物业开展反诈反假币宣传财富沙龙便民服务京郊游文体活动等 [4] - 与腾讯视频这young的老年派合作开展中老年主题文化活动 成功举办多届赛事及才艺展示 [4] - 今年6月在国家网球中心举办以爱之名并肩绽放老年才艺大赛第三季 三季活动累计吸引超4000人参与 [4] 未来规划 - 公司表示将继续聚焦老年客群需求 持续完善服务体系和品牌建设 提升养老金融服务品质 [4]
投资者“双节”把钱放在哪儿?老中青理财偏好大画像
证券日报· 2025-10-09 08:03
Z世代投资偏好 - 投资关键词为小额、灵活、好玩,倾向于用日常闲钱在低压力环境中试水投资 [2] - 投资标的围绕低门槛展开,如1元起购、支持T+1到账的短债基金、指数基金、可转债打新和股票小额定投 [2] - 对新鲜事物接受度高,积极尝试创新型理财产品和新兴投资赛道,如积分数据交易板块,将投资与知识探索结合 [2][3] 中年人投资偏好 - 投资偏好从试错转向务实,核心需求是资产稳健增值,兼顾收益与抗风险 [4] - 典型资产配置为30%股票基金、40%固收+产品、20%定期存款、10%重疾险和医疗险,追求长期复利 [4] - 高收入群体会尝试进阶投资,如通过港股通少量投资港股科技股,但仅投入10%资金以控制波动风险 [5] 银发族投资偏好 - 投资聚焦保值和养老,将本金安全置于首位,首选国债、银行定期存款、保本理财和货币基金 [6] - 更看重产品的确定性,如每年养老金领取额和领取期限,对浮动收益产品兴趣不大 [6] - 部分投资者开始进行传承规划,如配置增额终身寿险,兼顾自身养老和子女财富规划 [6]
《中国养老金融》出版 探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系统方案
经济日报· 2025-09-28 16:30
书籍出版与核心内容 - 新著《中国养老金融》于2025年7月正式出版,为学界和业界提供系统研究与实践参考 [1] - 该书核心是回答“为什么发展养老金融、发展什么样的养老金融、怎样发展养老金融”三大问题 [1] - 书籍采用“理论—数据—图表—案例—建议”的写作方式,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 [2] 行业背景与市场需求 - 截至202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3.1亿人 [1] - 传统家庭养老面临“四二一”结构压力,社会对通过金融手段满足养老需求的需求紧迫 [1] 养老金融研究框架 - 研究按生命周期划分为“老年以前”和“老年阶段”两大部分 [1] - “老年以前”部分聚焦金融系统如何夯实社会财富储备,提升居民养老能力 [1] - “老年阶段”部分探讨金融如何支持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 [1] 金融产品与服务细分 - “老年以前”涵盖养老金三大支柱制度,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运营,以及个人养老金和商业养老金发展 [1] - 研究延伸至长期护理保险、重大疾病保险、养老信托等长期产品 [1] - “老年阶段”涉及金融服务适老化、数字化赋能、养老设施建设、适老化改造及医疗、康养、教育等服务 [1] 养老金融的深远意义 - 在经济上可扩大长期资金供给,成为“耐心资本”的来源 [2] - 在政治上能分担财政压力,增强劳动者主体地位 [2] - 在文化上倡导长期主义,契合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稳健审慎 [2] - 在社会上促进公平与代际平衡,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推动绿色投资和可持续发展 [2] 书籍价值与支持 - 内容既有政策解读和制度分析,也有国内外案例比较 [2] - 能为学者、政策制定者、金融与养老产业从业者及社会公众提供参考 [2] - 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金融研究所学科建设项目及国家高端智库重点研究课题的支持 [2]
养老险公司转型进行时:短期健康险业务整体划转 增长动力如何破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23:01
近年来,在回归养老主业的背景下,专业养老险公司发展定位和业务结构面临重塑。 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教授朱俊生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部分专业养老保险公司正稳步退出短期健康险业务,有助于推动公司更 加专注长期养老保障,但也带来明显的短期阵痛。 考虑到短期健康险业务调整可能导致部分专业养老险公司业务结构单一、增长动力不足,朱俊生建议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快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的推进,以帮 助行业平稳转型并释放新的增长动能。 上半年7家养老险公司总保费同比下降14% 2004年12月,首批专业养老险公司由原中国保监会批准成立,主要面向企业客户提供企业(职业)年金管理、团体养老保障服务和员工健康管理类服务。截 至目前,我国已开业的专业养老险公司有10家,主要业务范围包括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业务,以及第三支柱养老金业务、养老保险等业务,各家公司业务侧 重点有所差异。 除长江养老外,9家养老险公司披露的2025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平安养老、太平养老、泰康养老、大家养老、新华养老、恒安标准养 老、国民养老等7家养老险公司保险业务收入合计287亿元,同比下降14%(国寿养老、人保养老不适用)。 近期 ...
金融监管总局李云泽:“十四五”期间保险业内生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中国经营报· 2025-09-24 12:24
保险业民生保障增强 - 保险业累计赔付9万亿元 较十三五时期增长617% [1] - 农业保险为8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 [1] - 商业养老健康保险积累准备金11万亿元 [1] 保险稳定器功能体现 - 车险累计承保机动车超16亿辆次 较十三五时期增长40% [2] - 新能源车在保车辆超过4000万辆 [2] - 出口信用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44万亿美元 较十三五时期增长52% [2] 保险资金投资与结构优化 - 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超54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85% [2] - 科技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过10万亿元 [2] - 首台套首批次保险支持创新应用项目3600个 [2] 科技创新领域投资试点 - 四项试点累计为科技领域新增投资超过万亿元 [3] - 有效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3] 农业与健康保险发展 - 三大主粮保险亩均保额提升72% [3] - 大病保险服务122亿城乡居民 [3] - 长期护理保险覆盖18亿人 [3] 灾害保险赔付与巨灾保险试点 - 保险业针对洪涝台风地震累计赔付超过1500亿元 [3] - 商业健康险为患病人群累计支付18万亿元经济补偿 [3] - 巨灾保险试点在20多个省市落地 [3] 保险资金资本市场参与度 - 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达3623万亿元 同比增长1739% [5] - 险资股票余额为307万亿元 上半年净增加6406亿元 [5] - 股票配置余额较一季度末增长892% [5] 中长期资金市场表现 - 各类中长期资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32% [5] - 保险公司2025年年内举牌超30次 超过2024年全年20次 [6] 行业成本结构优化 - 寿险公司自2024年以来压降成本3500亿元 [6] - 财险公司综合成本率降至近10年最低水平 [6] - 费用率创20年来新低 [6]
江苏金融监管局以 “组合拳” 绘就金融民生画卷
江南时报· 2025-09-24 12:02
政策支持与融资促进 - 联合财政部门推动个人消费贷款及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落地,与“以旧换新”补贴形成合力以降低融资成本并激发消费潜力[2] - 宿迁市通过“宿鑫行动”推动银行上门服务,走访市场主体2万户次,授信总额达293亿元,并通过“双专员”机制帮助企业融资32亿元[2] - 盐城市推出“红盐贷”专项服务,覆盖128个红色镇村,为315户企业及2.7万户个体工商户和农户提供授信97.5亿元[2] - 连云港市推广贷款申请“半分钟小程序”精简流程,并向灌南县食用菌企业以“确权+产业链”模式发放400万元农业设施抵押贷款[6] 保险保障体系发展 - 2025年上半年全省人身保险公司健康险业务保费收入达326.59亿元,赔付支出为87.24亿元[2] - “惠民保”、“长护险”、“大病保险”分别覆盖1084.37万人、6049.57万人和6843.13万人,多层次保障体系不断完善[2] - 在养老金融领域,截至2025年6月末,全省个人养老金保险保费收入13.66亿元,承保11.01万人;商业养老金账户开立8.07万户,规模达58.54亿元[4] - 建成养老社区7个,运营床位4090个[4]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与市场秩序维护 - 牵头构建“大消保”工作格局,建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协调机制以强化部门协同与信息共享[3] - 聚焦非法中介及“黑灰产”等乱象,通过数据建模提升打击精度,移交线索数百条,推动公安机关立案数十起,并督促机构加强内控[3] - 徐州市建立市级非法中介治理协作机制,江苏省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代理退保”黑灰产典型案例汇编以形成行业协同共治合力[3] 金融服务优化与便利性提升 - 推动金融机构完善网点无障碍设施,促进个人养老金与商业养老金协同发展[4] - 针对外籍来华人员,指导银行优化服务,包括推动外资银行接入国内主流电子支付工具、提供数字人民币钱包服务、开发双语购汇及线上预约功能,并升级网点机具以支持新旧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开户[4] - 持续推进金融纠纷调解服务下沉,2025年推动全省新增100个县域调解服务点,宿迁市建立“小微调解工作室”实现市县全覆盖[6] - 针对南京市新能源网约出租车投保难题,在3天内完成1123辆车续保,并推动上线专属承保业务实现“愿保尽保”[6] 金融知识普及与宣传教育 - 构建“网点+场景+线上”宣传网络,强化网点教育主阵地作用,并开展校园金融教育网格行动[5] - 溧水区联动银行保险机构与社区网格员普及知识,镇江市借助“苏超”赛事平台传播金融文化[5] - 创新宣教形式包括编制“苏韵金融安全舆图”并通过电信IPTV扩大覆盖,开展“百家社区 金融守护”行动[5] - 常州市发布八大领域风险提示海报,无锡市打造吴语金融宣传形象“福小宝”、“禧小宝”,并推出绘画读本及歌谣等作品[5]
江苏金融监管局打出民生服务组合拳 “苏式服务”润泽千企万户
中证网· 2025-09-23 20:27
促消费与信贷支持 - 江苏省金融监管局联合财政厅推动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落地 以降低融资成本并激发消费潜力 [2] - 宿迁金融监管分局开展“宿鑫行动”走访市场主体2万户次 完成授信293亿元 并为59家商会协会配备超百名金融服务专员 帮助对接企业500余户获得融资32亿元和保险保障超50亿元 [2] - 盐城金融监管分局指导推出“红盐贷”专项服务128个红色镇村 为315户企业及2.7万户个体工商户和农户提供授信支持97.5亿元 [2] 保险保障体系完善 - 2025年上半年江苏人身保险公司健康险业务保费收入达326.59亿元 赔付支出为87.24亿元 [1][2] - “惠民保”业务承保1084.37万人 长期护理险覆盖6049.57万人 大病保险协议承保6843.13万人 显示多层次保障体系持续完善 [2] - 截至2025年6月末 江苏个人养老金保险保费收入13.66亿元 承保11.01万人 商业养老金业务累计开立账户8.07万户 存量规模58.54亿元 [4] 养老金融服务与设施 - 全省已建成养老社区7个 运营床位总数达到4090张 [1][4] - 推动金融机构加强营业网点无障碍设施建设 并促进个人养老金、商业养老金及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协同发展 [4] 金融服务优化与创新 - 推动外资银行接入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联云闪付等国内电子支付工具 并为境外来华人员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服务 [4] - 鼓励银行开发双语购汇、小程序查询、线上预约等功能 升级柜面机具以支持使用新旧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开户 [4] - 连云港金融监管分局推广手机版银行贷款申请“半分钟小程序” 并针对灌南县食用菌企业创新“确权+产业链”模式 发放400万元农业设施抵押贷款 [7]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 江苏金融监管局牵头建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协调机制 并与公安厅开展打击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集群行动 [3] - 通过线索摸排和数据建模向公安机关移交线索数百条 全省公安机关立案数十起 并推动机构加强内控以斩断“黑灰产”利益链 [3] - 徐州市构建非法中介乱象治理协作机制 江苏省保险行业协会发布打击非法“代理退保”黑灰产典型案例汇编以推动行业共治 [3] 金融知识普及与教育 - 构建“网点+场景+线上”立体宣传网络 溧水支局组织机构与社区干部协作 镇江分局借助“苏超”等赛事平台融入金融知识 [5] - 编制“苏韵金融安全舆图”通过电信IPTV等数字媒体扩大覆盖面 并开展“百家社区 金融守护——风险提示送上门”行动 [5] - 无锡金融监管分局打造全国首个吴语金融宣传形象“福小宝”“禧小宝” 推出绘画读本、歌谣及微剧场等线上作品 [5] 金融纠纷调解与服务下沉 - 推动2025年全省新增100个金融矛盾纠纷调解服务点以畅通县域解纷“最后一公里” [1][7] - 针对南京市1123辆新能源网约出租车投保难问题 在3天内完成续保 并推动上线新能源营运客车承保业务实现“愿保尽保” [7] - 宿迁金融监管分局建立“小微调解工作室”实现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市县全覆盖 [7]
养老金融供给加速扩容,西北地区首个城商行商业养老金业务上线
第一财经· 2025-09-23 17:40
公司业务拓展 - 西安银行正式上线商业养老金代销业务 成为西北地区首家推出该业务的城商行 [1] - 公司与国寿养老和太平养老合作 代理销售期限保本型商业养老金产品 [2] - 公司给予养老产业贷款利率优惠 产品品类涵盖商业养老金 商业养老年金保险 养老目标基金等多类类型 [3] 养老金融产品特性 - 商业养老金采用锁定账户+持续账户双账户管理模式 锁定账户管理长期养老储备 持续账户满足资金支出需求 [2] - 产品每笔交费资金持有每满三年进行一次保本核算 确保投资本金安全 [2] - 客户年满60周岁后可对锁定账户内资金设定定额分期 定期分期等领取方式 [2] 战略布局与实施 - 公司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落实《陕西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具体要求 [1] - 公司围绕养老产业金融 养老金金融和养老服务金融三大领域持续发力 [3] - 公司在陕西省内设有177家营业网点 覆盖全省各地市 [1] 市场认可与品牌建设 - 公司2024年荣获新华网金融中心颁发的"2024年金融机构养老金融杰出品牌"奖 [3] - 公司在第二届西安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上获评"优秀参展商" [3] - 公司2025年第三届西安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展示"西银禧安健"养老金融品牌体系及多元化产品矩阵 [6] 客户服务与场景拓展 - 公司针对老年客群推出社保卡惠民活动 开展金融+公证便民服务进社区活动 [4] - 公司打造银发服务驿站 建设适老服务网点 [6] - 公司组织反诈防骗知识讲座 智能手机摄影教学 健康饮食小课堂及中式香囊手作等互动课程 [6] 行业发展背景 - 商业养老金属于国家重点推动的养老第三支柱中的创新型商业养老保险产品 [2] - 商业养老金试点自2023年1月启动 历经两年多发展成绩斐然 [2] - 产品快速发展反映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背景下人民群众对养老金储备的迫切需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