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601398)

搜索文档
中报收官!近八成公司上半年盈利,上千家净利增速逾五成
深圳商报· 2025-08-30 14:18
整体业绩概况 - 5424家A股公司公布中报 其中4178家盈利 占比77% [1] - 全部A股上半年营收34.96万亿元 同比增长0.02% [1] - 归母净利润2.99万亿元 同比增长2.45% [1] 头部企业表现 - 营收超1000亿元公司共56家 中国石油1.45万亿元居首 [2] - 净利润超100亿元公司共48家 工商银行1681.03亿元居首 [2] - 四大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包揽净利润规模前四 [2] 盈利增长特征 - 2908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 占比54% [3] - 661家公司净利润翻倍 万辰集团503倍增速最高 [3] - 1116家公司净利润增速超50% 占比21% [3] 行业盈利分布 - 金融行业净利润合计1.4万亿元 占A股总利润近50% [4] - 银行业净利润1.1万亿元 占比37%居各行业之首 [4] - 非银金融净利润3005亿元 位列第二 [4] 行业增速分化 - 综合行业净利润增速868%居首 农林牧渔170%次之 [4] - 钢铁/建材/计算机行业增速分别为157%/44%/40% [4][5] - 地产行业唯一亏损 煤炭/轻工制造净利润降幅居前 [4] 龙头企业业绩 - 贵州茅台净利润454亿元 同比增长8.9% [4] - 宁德时代净利润304.85亿元 同比增长33.33% [4] - 中国移动净利润842.35亿元 同比增长5% [4] 细分行业亮点 - 牧原股份净利润105亿元 同比增11.7倍 [5] - 宝钢股份净利润48.79亿元 同比增长7.36% [5] - 三钢闽光/方大特钢净利润分别增159%/149% [5]
国有六大行,拟中期分红超2000亿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8-30 14:14
核心财务表现 - 六家国有大行2025年上半年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825亿元,营业收入超1.8万亿元 [1] - 工商银行归母净利润1681.03亿元,农业银行1395.10亿元,中国银行1175.91亿元,建设银行1620.76亿元,交通银行460.16亿元,邮储银行492.28亿元 [1] - 农业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6%,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1] 中期分红计划 - 六家国有大行宣布中期分红计划,合计派息超2000亿元 [3] - 工商银行拟每10股派1.414元,派息总额503.96亿元 [3] - 农业银行拟每10股派1.195元,派息总额418.23亿元 [3] - 中国银行拟每10股派1.094元,派息总额352.50亿元,派息比例保持30% [3] - 建设银行中期分红金额约486.05亿元,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1.3万亿元 [3] - 邮储银行拟每10股派1.230元,派息总额147.72亿元 [3] - 交通银行拟每10股派1.563元,派息总额138.11亿元 [4] 净息差挑战与应对策略 - 商业银行普遍面临净息差持续收窄压力,多家银行通过稳定利息收入、拓宽非息收入缓解压力 [2] - 预计下半年净息差下行压力仍是行业共性,但降幅将进一步收窄 [2] - 净息差变化与货币政策影响、社会信贷需求趋势、银行资产结构调整能力三大因素紧密相关 [2] 新质生产力支持举措 - 国有大行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领域 [5] - 建设银行科技贷款余额5.15万亿元,完成9只AIC试点基金设立及备案,承销首批科技创新债券 [5] - 工商银行成立总规模800亿元科创基金,实现全国18个AIC股权投资试点地区全覆盖 [5] - 邮储银行拟出资100亿元申设AIC,目前正在积极向监管部门申请 [5]
证监会重磅信号!9月A股走势研判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8-30 14:11
资本市场政策动向 - 国务院研究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工作[1] - 证监会召开专题座谈会研讨资本市场"十五五"规划 重点包括健全多层次市场体系 深化制度改革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培育长期资本 完善法律监管体系 扩大制度型开放[3] - 上交所修订上市公司公告格式指南 备查文件数量减少50%以上[5] A股半年报业绩表现 - 截至8月29日5299家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报 4085家实现盈利 占比77.09% 643家公司净利润增速超100%[6] - 营业总收入超1000亿元公司49家 超500亿元101家 超100亿元448家[6] - 营收前十企业:中国石油1.45万亿元 中国石化1.41万亿元 中国建筑1.11万亿元 中国移动0.54万亿元 中国中铁0.51万亿元 中国平安0.50万亿元 中国铁建0.49万亿元 工商银行0.43万亿元 建设银行0.39万亿元 农业银行0.37万亿元[6] - 净利润超百亿元企业包括中国移动 贵州茅台454.03亿元 宁德时代 中国电信 工业富联等[7] - 金融板块净利润近1.4万亿元 信息技术板块净利润增速达25%[13] - 四大行半年度净利润均超1000亿元:工商银行1621亿元 建设银行1395亿元 农业银行1176亿元 中国银行842亿元[16] - 万科A亏损119亿元 *ST金科亏损75亿元 长草幸福亏损68亿元[16] 市场结构与资金动向 - 全部A股净利润增速分布:增长超100%占比12% 下降个股占比46%[11][12] - 沪深300业绩走稳 科创50盈利波动较大[7] - 融资余额突破2.1万亿元创历史新高[17] - 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17] - 外资投行看好中国股市:高盛汇丰调高目标位 摩根大通预计沪深300指数2026年底上涨24% MSCI中国指数上涨35%[18] - 宏利基金指出A股总市值与居民储蓄存款比值处于历史低位 外资回补和存款迁移构成增量资金[19] 行业景气度分析 - 净利润增速靠前行业:农林牧渔 钢铁 计算机 电子 有色金属[6] - 高景气行业:汽车 生物医药 基础化工 AI算力相关高科技企业[6] - 房地产行业中报出现大额亏损[15]
六大行中报答卷:营收超1.8万亿 归母净利润“三增三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13:57
核心财务表现 - 六大行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合计1.81万亿元 同比增长2.05% [1] - 归母净利润合计6825.24亿元 同比下降0.13% [1] - 归母净利润呈现分化态势 工商银行下降1.4% 建设银行下降1.37% 中国银行下降0.85% [1][7] - 农业银行归母净利润1395.10亿元 以2.66%增速领跑 [7] - 邮储银行归母净利润492.28亿元 同比增长0.85% 交通银行归母净利润460.16亿元 同比增长1.61% [7] 资产规模与结构 - 工商银行总资产52.32万亿元保持行业首位 [2] - 建设银行总资产扩张最快 较年初增长9.52% [2] - 农业银行总资产增速8.40% 邮储银行资产总额突破18万亿达18.19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6.47% [2] - 建设银行贷款总额27.44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6.2% 金融投资11.77万亿元增长10.17% [3] - 六大行上半年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约7.7万亿元 [4] - 中国银行贷款增速7.72%最高 交通银行5.18%最低 [4] 营收结构与增长 - 中国银行营收3290.03亿元 以3.76%增速领跑 [6] - 中国银行非利息收入1141.87亿元 同比增长26.43% 营收占比提升至34.71% [6] - 工商银行营业收入4091亿元增长1.8% 近三年同期最好表现 [6] - 建设银行营收3859.05亿元增长2.95% 邮储银行营收1794.46亿元增长1.50% [7] - 交通银行营收1334.98亿元增长0.72% 农业银行营收3697.93亿元增长0.70% [7] 净息差变化 - 商业银行二季度净息差1.42% 较一季度收窄1个基点 [8] - 邮储银行净息差1.70%最高 但同比收窄21个基点 [8][9] - 中国银行净息差1.26%同比收窄18个基点 建设银行1.40%收窄14个基点 [9] - 工商银行净息差1.30%收窄13个基点 农业银行1.32%收窄12个基点 [9][10] - 交通银行净息差1.21%最低 同比收窄8个基点幅度最小 [9] 资产质量 - 邮储银行不良率0.92%仍为六大行最低 但同比上升0.02个百分点 [4][5] - 工商银行与建设银行不良率均为1.33% 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 [4] - 交通银行与农业银行不良率均为1.28% 同比分别下降0.03和0.02个百分点 [4] - 中国银行不良率1.24%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 [4]
狂赚6900亿元撒2000亿元分红,国有六大行中期业绩亮眼,投资者笑称“躺着赚钱”
华夏时报· 2025-08-30 13:42
核心观点 - 国有六大行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总额超过6900亿元 盈利能力保持强劲 [2] - 六大行推出中期分红计划 预计分红总金额超2000亿元 分红率普遍维持在30%左右 [2][15] - 银行股被稳健型投资者视为安全投资标的 具有"现金奶牛"属性 [2][15] 资产规模 - 工商银行资产总额突破52万亿元大关 达到52.32万亿元 稳居行业首位 [3] - 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资产规模均超过44万亿元 [3] - 中国银行 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资产规模分别为36.79万亿元 18.19万亿元和15.44万亿元 [3] 经营业绩 - 六大行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呈现涨跌互现局面 [4] - 工商银行以4270.92亿元营业收入位居六大行之首 净利润1688.03亿元同比下降1.46% [5][6] - 建设银行营业收入3942.73亿元 净利润1626.38亿元同比下降1.45% [5][6] - 农业银行营业收入3699亿元 净利润1399.43亿元同比增长2.53% [5][7] - 中国银行 邮储银行 交通银行净利润分别为1261.38亿元 494.15亿元和464.55亿元 [7] 资产质量 - 六大行不良贷款率均实现同比下降 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8] - 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0.92%为六大行最低 拨备覆盖率260.35% [9] - 工商银行不良贷款率1.33% 拨备覆盖率217.71% [8] - 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28% 拨备覆盖率295% [8] - 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1.33% 拨备覆盖率239.40% [8] - 交通银行不良贷款率1.28% 拨备覆盖率209.56% [8] - 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1.24% 拨备覆盖率197.39% [8] 净息差表现 - 六大行净息差呈现集体下行态势 降幅区间在0.08%至0.21%之间 [10] - 邮储银行净息差1.7%为六大行最高 [10][13] - 建设银行净息差1.4%位居第二 [10] - 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净息差分别为1.32%和1.3% [10][11] - 中国银行及交通银行净息差分别为1.26%和1.21% [10][12] - 净息差降幅出现收窄趋势 工商银行较同期少降6个基点 [11] 分红情况 - 工商银行每10股派发1.414元 派息总额约503.96亿元 [15] - 建设银行每10股派发1.858元 合计约486.05亿元 [15] - 农业银行拟派息418.23亿元 每10股派1.195元 [15][16] - 中国银行拟每10股派1.094元 股息总额352.5亿元 [15] - 邮储银行拟每10股派1.230元 派息总额约147.72亿元 [15][18] - 交通银行每10股派1.563元 共分配现金股息138.11亿元 [15] - 六大行中期股息率普遍在3.8%-4.9%之间 [15] 管理层观点 - 工商银行营收增长迎来企稳并转向信号 近4个季度有3个季度单季同比录得营收正增长 [6] - 中国银行累计分红已超9400亿元 长期稳定的高比例分红提升了市场吸引力和品牌形象 [17] - 交通银行承诺未来三年现金分红不少于年度净利润的30% [17] - 邮储银行自2018年以来分红比例保持30%稳定水平 [18]
“匀速或许是最快的,平衡或许是最好的”,工行行长刘珺:成为工行股东应该是一件比较幸福的事
新浪财经· 2025-08-30 13:42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4270.92亿元同比增长1.6% 净利润1688.03亿元同比下降1.5% [1] - 利息净收入3135.76亿元同比微降0.1% 利息收入6736.03亿元下降6.6% 利息支出3600.27亿元下降11.6% [1][2] - 资本充足率19.54%较去年末上升0.15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217.71%上升2.80个百分点 [1] 净息差表现 - 年化净利息差1.16%同比下降8个基点 净利息收益率1.30%同比下降13个基点 [2] - 净息差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排名第六位 显著优于同业平均水平 [3][4] - 上半年净息差同比降幅收窄至29个基点 较2024年同期明显改善 [4] - 预计下半年净息差降幅将进一步收窄 主要受益于资产负债久期管理及负债成本控制 [5] 个人贷款业务 - 个人贷款总额91673.6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 [6] - 个人消费贷款增长10.2% 经营性贷款增长10.8% 信用卡透支增长2.8% [6] - 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2.51%高于去年末的2.39% 拖累整体个人贷款不良率1.35% [6] - 预计个人消费贷款劣变势头将随政策红利释放逐渐放缓 [7] 股东回报政策 - 2024年度现金分红1098亿元 继续保持A股现金分红总额最高上市公司地位 [8][9] - 中期分红计划504亿元 分红率稳定在30%以上 [9] - 按8月28日股价计算A股股息率4.2% H股股息率5.8% [10] - 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超过1.5万亿元 2024年首次实施中期分红 [10][11] 战略投资布局 - AIC股权投资试点基金签约规模超1500亿元 设立28只基金认缴规模超330亿元 [12] - 重点支持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质生产力领域 [12] - 通过投贷联动机制提供结算、信贷、托管等综合金融服务 [13] - 完善股权投决机制与风险评价标准 强化行司风险预警共享 [13]
工行、建行、农行和中行位列A股2025年上半年净利前四均超千亿
第一财经· 2025-08-30 13:01
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分布 - 2025年上半年A股共有2908家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正增长 占比54% [1] - 净利润增长100%以上公司661家 占比12% [1] - 净利润增长50%-100%公司455家 占比8% [1] - 净利润增长30%-50%公司446家 占比8% [1] - 净利润增长0%-30%公司1346家 占比25% [1] - 2516家公司净利润呈现负增长 [1] 头部企业盈利表现 - 工商银行以1681亿元净利润位居榜首 [1] - 建设银行以1621亿元净利润位列第二 [1] - 农业银行以1395亿元净利润排名第三 [1] - 中国银行以1176亿元净利润排名第四 [1] - 剔除金融石油石化类公司后 中国移动以842亿元净利润位居第一 [1] - 贵州茅台以454亿元净利润位列非金融类公司第二 [1] 行业盈利格局 - 金融行业包揽净利润前十名中多数席位 [1] -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净利润均超千亿元 [1]
刘珺详解工行中报答卷:以匀速平衡理念做经济大盘“稳定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12:01
核心观点 - 公司定位为国民经济主力军银行 强调匀速平衡发展理念以实现高质量转型 [1] - 公司通过财务优化 市场竞争力提升和战略布局创新 在不确定性中确立自身确定性 [1]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4090.82亿元 同比增长1.8% 增速扭负转正且为近三年同期最好表现 [2] - 利息净收入微降0.1% 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 在大行中表现优异 [2] - 非利息收入955亿元 其中佣金收入670亿元(下降0.6%) 其他非息收入285亿元(同比增长38%) [2] - 不良率1.33% 较年初下降1个BP 拨备覆盖率217.71% 全口径拨备余额首次突破1万亿元 [3] 市场表现与股东回报 - 2024年A股/H股股价涨幅44.8%/36.4% 2025年上半年涨幅9.7%/19.4% 均高于银行板块整体涨幅 [4] - 2024年度现金分红1098亿元 保持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第一 2025年计划中期分红504亿元 分红率持续稳定在30%以上 [4] - A股/H股股息率分别为4.2%/5.8% 高于长期限资金负债成本 [4] 战略发展与业务结构 - 国际化与综合化业务合计占集团营收和税前利润比重分别达9.8%和13% 较去年全年显著提升 [5] - 全面推进AIC股权投资试点 实现18个试点区域基金签约全覆盖 在基金设立规模与项目投资体量上保持市场领先 [5] - 新增1家人民币清算行 总数增至12家 获多家全球客户委任人民币资产托管资格 [5] 经营理念与展望 - 坚持与国民经济同频共振 不做超常增长 强调服务实体经济与风险防范的扎实进步 [6] - 通过平衡量价原则与存款利率调整熨平净息差波动 支持市场在合理价格中枢之上开展业务 [2]
工商银行副行长兼董事会秘书段红涛辞任
经济观察网· 2025-08-30 11:44
人事变动 - 段红涛因职务变动辞去工商银行副行长、董事会秘书及公司秘书职务 [1] - 辞任自8月29日生效 相关工作已完成交接 [1] - 董事会确认无意见分歧且无需要提请股东或债权人关注的事宜 [1]
超6300亿元!A股中期分红再创历史新高
证券时报· 2025-08-30 11:08
A股中期分红创新高 - A股市场超800家上市公司推出分红方案,拟定分红金额超6300亿元,中国移动和工商银行以超500亿元分红规模位居前列,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石油分红规模超400亿元[1] - 对比上年同期704家公司总规模超5800亿元的分红方案,今年中期分红的覆盖面和分红金额指标均进一步提升,再创历史新高[1] - 48家上市公司中期分红计划已进入实施阶段,涉及资金规模超870亿元,东方雨虹完成派息,超19万名股东分享经营成果[1] 上市公司分红策略变化 - 中际旭创首次启动中期分红,上半年净利润大幅增长近七成,公司表示将逐步加大分红比例以回报股东[2] - 中国中车、恒力石化、长安汽车等多家上市公司在今年首次启动中期分红计划[2] - 除银行细分行业股息率普遍较上年回落外,其他行业股息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航运港口和油气开采股息率抬升幅度最明显[2] 政策与市场环境推动分红 - 自202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红利纳入资本市场改革方向"以来,监管层围绕现金分红持续发力,政策密度和执行强度显著增强[2] - 分红政策体系从倡导层面进入刚性落实阶段,提升了高股息资产的确定性和高分红策略的因子有效性[2] - 在无风险利率持续走低环境下,权益资产吸引力明显,头部公司传递核心资产具备持续稳定现金回报能力的积极信号[3] 机构资金偏好高股息资产 - 今年以来险资举牌动作达30次创近年新高,仅次于2015年的62次,举牌标的集中在银行和公用事业板块,普遍具有高股息率特征[3] - 长城证券坚持"高股息+"策略,将"低波动类"高股息资产作为盈利基石[3] - 银河基金认为下半年高股息资产吸引力将继续增强,海外贸易战风险影响不会加重,国内政策和货币环境友好,且无宽信用风险[3] 相关ETF产品表现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涨跌2.51%,市盈率21.23倍,最新份额69.3亿份增加975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入2262.3万元,估值分位23.12%[6]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涨跌3.36%,市盈率44.76倍,最新份额53.8亿份增加96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3164万元,估值分位65.83%[6]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涨跌0.73%,最新份额3.9亿份增加16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5241.5万元[6]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涨跌6.58%,市盈率128.37倍,最新份额4.0亿份减少2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499.5万元,估值分位9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