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人寿(601628)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人寿(601628) - 中国人寿关于修订《公司章程》的公告
2025-08-27 17:53
证券代码:601628 证券简称:中国人寿 编号:临 2025-029 重要提示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修订《公司章程》的公告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于 2025 年 8 月 27 日召开第八 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根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等法律法 规、监管规定,为健全公司治理体系、满足法律法规和外部监管规范,结 合公司治理实践情况,公司拟对《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公 司章程》")进行修订。本次修订的具体情况请见附件《中国人寿保险股份 有限公司章程修订对照表》。 本次《公司章程》的修订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以特别决议案审议并 提交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 特此公告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5 年 8 月 27 日 1 附件: | 序号 | 原条款 | 序号 | 修订条款 | | --- | --- | --- | --- | | (原) | | (修订 ...
中国人寿(601628) - 中国人寿偿付能力季度报告摘要(2025年第二季度)
2025-08-27 17:5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资本为282.65亿元[5]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财政部,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持股68.37% [10][11] - 人民币普通股占比73.67%,境外上市外资股占比26.33% [12] 股权结构 -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期末持股1932353万股,持股比例68.37% [14] - HKSCC Nominees Limited期末持股733271万股,持股比例25.94%,本期股份增加26万股 [14]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期末持股70824万股,持股比例2.51% [14] 管理层变动 - 利明光自2023年11月起担任公司总裁及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副总裁[18] - 刘晖自2025年1月起担任公司董事会秘书[19] - 侯晋自2025年4月起担任公司总裁助理[30,32] 子公司持股情况 -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期初和期末持股比例60%[35] - 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期初和期末持股比例70.74%[35] - 新华奥有限公司期末持股19.31亿人民币,变动额7.63亿人民币,持股比例100%[35] 财务数据 - 本季度认可资产6919984百万元,上季度6700879百万元,下季度预测数6998077百万元[40] - 本季度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39.54%,上季度146.12%,下季度预测数133.81%[40] - 本季度净利润12230百万元,本年度累计40330百万元[45] 业务数据 - 本季度保险业务收入170679百万元,本年度累计525088百万元[45] - 报告期内康宁终身保险本季度退保金额777百万元,综合退保率0.19%[60] - 2024年公司签单保费825562百万元,总资产6569260百万元,省级分支机构36家[50] 投资情况 - 2025年6月公司对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投资10000百万元[63] - 2025年5月公司对北京平准基础设施不动产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投资2百万元[63] - 2025年5月公司对北京国寿养老产业投资基金投资5804百万元,期末账面价值6119百万元[63] 评级情况 - 2024年4季度和2025年1季度公司风险综合评级结果均为AAA级[53] - 标普2025年5月维持公司长期主体信用评级和财务实力评级A+,展望稳定[77] - 惠誉2025年6月维持公司主体保险公司财务实力评级A+,展望稳定[77]
中国人寿: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09.31亿元,同比增长6.9%
新浪财经· 2025-08-27 17:49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92.35亿元 同比增长2.1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9.31亿元 同比增长6.90% [1] - 基本每股收益1.45元 [1] 股东回报 - 拟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股利每股人民币0.238元(含税) [1] - 现金股利总额共计约人民币67.27亿元 [1]
保险板块8月27日跌2.74%,新华保险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5.62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7 16:46
保险板块整体表现 - 保险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2.74% [1] - 上证指数下跌1.76%至3800.35点,深证成指下跌1.43%至12295.07点 [1] 个股价格变动 - 新华保险领跌板块,跌幅3.57%至63.75元 [1] - 中国平安下跌3.02%至58.69元 [1] - 中国太保下跌2.88%至39.74元 [1] - 中国人保下跌2.52%至8.52元 [1] - 中国人寿下跌2.46%至41.66元 [1] 个股成交情况 - 中国平安成交量最高,达106.46万手,成交额63.25亿元 [1] - 中国人保成交量86.53万手,成交额7.45亿元 [1] - 中国太保成交量34.49万手,成交额13.83亿元 [1] - 新华保险成交量34.36万手,成交额22.25亿元 [1] - 中国人寿成交量25.08万手,成交额10.56亿元 [1] 资金流向分布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5.62亿元 [1] - 游资资金净流入3.48亿元 [1] - 散户资金净流入12.14亿元 [1] 个股资金流向明细 - 中国平安主力净流出7.31亿元(占比-11.56%),游资净流入2.00亿元(占比3.16%),散户净流入5.32亿元(占比8.40%) [2] - 新华保险主力净流出3.80亿元(占比-17.08%),游资净流入3981.23万元(占比1.79%),散户净流入3.40亿元(占比15.29%) [2] - 中国太保主力净流出2.04亿元(占比-14.72%),游资净流入4393.24万元(占比3.18%),散户净流入1.60亿元(占比11.55%) [2] - 中国人寿主力净流出1.34亿元(占比-12.72%),游资净流入927.98万元(占比0.88%),散户净流入1.25亿元(占比11.84%) [2] - 中国人保主力净流出1.13亿元(占比-15.19%),游资净流入5562.01万元(占比7.46%),散户净流入5756.63万元(占比7.73%) [2]
昌吉监管分局同意中国人寿财险呼图壁县支公司变更营业场所
金投网· 2025-08-27 16:42
公司运营动态 - 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呼图壁县支公司获准变更营业场所至新疆昌吉州呼图壁县西市南路富源大厦1栋1-4-10号及1-4-11号(5街道1街坊)[1] - 公司需按规定办理变更及许可证换领事宜[1]
45载潮头立 中国人寿助力特区建设鹏“城”万里
经济网· 2025-08-27 16:06
深圳经济特区发展背景 -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2024年6月印发文件赋予深圳重要改革任务 [1] - 深圳从边陲小镇发展为国际都市 成为改革开放的"奇迹样本" [1] 企业经营与融资支持 - 深圳2024年月均新增经营主体近5万户 创业密度全国首位 [2] - 中国人寿寿险深圳分公司2025年上半年承保中小微企业超1.3万家 覆盖被保险人31万人次 风险保额超2571亿元 [2] - 广发银行深圳分行截至2025年7月末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400亿元 服务客户1.21万户 [3] - 中国人寿财险深圳分公司2025年上半年通过贷款保证保险为小微企业获得融资约600万元 [3]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 深圳人才总量突破700万 居全国最具吸引力城市前三 [4] - "深圳惠民保"2025年参保人数达615.9万人 累计赔付近38万人次 [4] - "惠工保"项目为1.77万人次提供保险保障530亿元 [5] - 通过工资支付保证保险为20家施工企业释放超3400万元工资保证金 [5] - 2025年上半年为6700余位老年人提供意外风险保障约7亿元 [5] - 独生子女家庭意外险惠及约140万人 [5] - 为239家托育机构约1万名婴幼儿提供风险保障约2.1亿元 [5] 科技创新产业支持 - 深圳积聚2.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 每平方公里拥有12家 [6] - 中国人寿财险深圳分公司2025年上半年为科技企业提供风险保障7542亿元 [6] - 国寿股权公司在深圳投资迈瑞医疗和晶泰科技等核心技术企业 [7] 绿色金融与生态保护 - 国寿投资公司2025年上半年战略投资深能环保15亿元 [8] - 广发银行深圳分行为深能源东部电厂提供20亿元碳减排贷款 年发电量达44.38亿千瓦时 [8] - 中国人寿财险深圳分公司2025年上半年为绿色产业等领域提供风险保障超6241亿元 [9] - 承接中广核核电、海上风电、光伏、氢能等清洁能源领域风险保障 [9]
内险股尾盘跌幅扩大 新华保险跌超5% 中国太保现跌近4%
智通财经· 2025-08-27 15:33
内险股股价表现 - 新华保险股价下跌5.29%至46.54港元 [1] - 中国人保股价下跌3.55%至6.52港元 [1] - 中国太保股价下跌3.82%至35.24港元 [1] - 中国人寿股价下跌3.4%至23.84港元 [1] 中国平安财务表现 -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但营运利润同比增长 [1] - 净利润下滑受三大因素影响:一季度会计并表一次性处理、发行可转债、600亿股票浮盈未计入利润表 [1] - 公司建议市场更多关注营运利润指标 [1] 保险行业投资环境 -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至1.78%附近 [1] - 保险板块受公募新规及红利风格影响出现高位波动 [1] - 保险资产管理协会调查显示股票为保险机构下半年首选投资资产 其次为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 [1] - 行业对保险板块配置价值保持谨慎乐观态度 [1]
中国人寿跌2.01%,成交额6.2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7777.3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14:2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7日盘中股价下跌2.01%至41.85元/股,成交额6.27亿元,换手率0.07%,总市值11828.7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7777.33万元,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4.46%和11.96%,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1.86%和26.77% [1] - 年内股价微涨0.92%,近5日跌0.83%,近20日跌0.92%,但近60日上涨8.62% [1] 业务结构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构成:寿险78.78%、健康险14.22%、其他业务4.27%、意外险2.73% [1] - 公司隶属申万行业分类为非银金融-保险Ⅱ-保险Ⅲ,概念板块涵盖H股、蚂蚁金服、中字头、MSCI中国及雄安新区等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达11.78万户,较上期增长8.52%,人均流通股219982股,减少9.89%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持股7384.63万股(减少862.73万股),四大ETF持仓均出现减持:华夏上证50ETF持3049.06万股(减81.21万股)、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2724.62万股(减149.92万股)、易方达沪深300ETF持1903.77万股(减79.90万股)、华夏沪深300ETF持1292.55万股(减26.12万股) [3]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88.02亿元,同比增长39.5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196.17亿元,近三年累计分红443.76亿元 [3]
中国人寿:解码数字金融时代的保险新基建
人民网· 2025-08-27 14:00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构建"云-网-端"数字化基础设施实现保险服务从物理网点向云端延伸 重新定义金融服务时空边界 [1] - 公司以科技为第一生产力 聚焦数据价值创造 构建全链条全场景数字化生态 [1] - 数字化变革核心是让保险更懂人 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实践范本 [10] 数字化基础设施布局 - 2012年起与清华大学合作研究信息化三原特征(处理、传递、交付)作为数字化建设基础 [2] - 建成安全绿色弹性混合云 私有云由两地三中心构成 同时对接华为云、阿里云等公有云实现降本增效 [2] - 采用扁平化直连网络模式 连接上万个网点、数十万台电子设备和数十万销售队伍 覆盖数亿客户 [3] - 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社交化线上化应用 支持移动办公和线上协同 [3] 科技组织与运作机制 - 采用产品负责制组建科技"特种部队" 孵化智能理赔、空中客服等爆款服务 [4] - 以众智、敏捷、迭代为行动准则 通过3个月为单元的迭代模式完成核心数据库国产化迁移 [4] - 坚持开放技术路线 建立完善数据管理机制保证数据实时性、一致性和准确性 [5] - 通过企业总控中心横向协调科技产品 形成按需调整的灵活组织架构 [6] 数字化平台与服务创新 - 平台化模式构建信息体系 将复杂系统解构为标准业务组件 实现随时组装应用功能 [7] - 数据中台实现医保商保直连 门诊理赔达"秒级结算" 反洗钱监测和智能核保形成行业样本 [7] - 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EAC模式 通过寿险APP(月活超1100万)和企业微信拓展服务边界 [8][9] - 打造"线上+线下"服务闭环 联合政府打造"保险+健康"平台 与医院合作推出"保险+诊疗"服务 [8] 数字化服务成效 - 构建全渠道数字化服务体系 整体赔付时效缩短至0.34天 [9] - "空中客服"覆盖28项保全服务 解决柜面50%问题 连接2600多个网点 2024年累计服务180万人 [9] - 智能理赔最快3分钟完成赔付 学生险理赔当天到账解决偏远地区服务痛点 [9][10] - 实现从"事后赔付"到"事前预防、事中服务、事后保障"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升级 [8]
多地长护险试点创新服务模式
金融时报· 2025-08-27 10:41
行业政策动态 - 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长期护理保险 合理规划配置定点长护服务机构 支持基层医疗机构提供长期护理服务 鼓励商保机构开发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产品 推进长期照护师培训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引导服务下沉提升居家和社区照护可及性[1] - 长护险经历近十年试点探索 保险公司以专业力量创新服务模式 提升服务便捷性与精准度[1] 市场需求规模 - 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显示中国约有3500万名失能老年人 占全体老年人比例达11.6%[3] 服务实施案例 - 阳光人寿在重庆巴南区通过主动走访发现潜在需求 为失能家庭代办手续并安排专业护理员 每月提供不少于6次上门服务 费用由长护险支付[2] - 山东临沂临沭县建立长护险智能监管平台 通过手机App记录护理服务全过程 包括服务事项清单和亲属评价录音 承办机构可实时调取信息核查服务合规性[4] - 临沭县曹庄镇卫生院组建专门医护团队服务近80位失能人员 按要求每次上门服务不低于30分钟 每月4次[5] - 中国人寿在临沭县每个村设置常驻人员核查服务真实性 通过面访/视频回访/电话回访等形式发现7人不符合要求并取消待遇 另有389人因身体状况恢复或死亡等原因退出保障[5] 社会效益体现 - 长护险有效纾解家庭照护压力 案例显示失能家庭获得专业护理后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患者家属评价"比一人照顾强太多"[5] - 政策被受益家庭称为"救命稻草" 切实托举起需要帮助的家庭[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