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银行(601665)

搜索文档
齐鲁银行(601665)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5 19:3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1.65亿元,同比增长4.72%[3][9] - 净利润达到13.64亿元,同比增长15.69%[3][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72亿元,同比增长16.47%[3]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3,165,053千元,同比增长4.7%[31] - 净利润为1,364,286千元,同比增长15.7%[3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71,611千元,同比增长16.5%[31] - 营业总收入为3,033,527千元,同比增长5.4%[37] - 净利润为1,377,056千元,同比增长19.8%[3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利息净收入为2,390,629千元,同比增长7.9%[31]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387,375千元,同比增长8.6%[31] - 投资收益为583,024千元,同比增长89.4%[31] - 利息净收入为2,242,048千元,同比增长8.1%[37] - 支付利息、手续费及佣金的现金为3,737,852千元,同比增长12.5%[39] 资产和负债 - 总资产达7,163.9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90%[3][9] - 贷款总额3,576.7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09%,占资产总额比例提升至49.93%[9][12] - 存款总额4,624.7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22%[9][12] - 2025年3月31日发放贷款和垫款余额为345,489,290千元,较2024年末增长6.1%[29]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额为716,396,975千元,较2024年末增长3.9%[29] - 负债合计为668,134,438千元,同比增长4.2%[30]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8,262,537千元,同比下降0.2%[30] - 发放贷款和垫款为334,809,104千元,同比增长6.4%[35] - 吸收存款为456,072,612千元,同比增长4.8%[35] 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2.41亿元,上年同期为-14.98亿元[3][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240,702千元,去年同期为-1,498,385千元[33] - 客户存款和同业存放款项净增加额为19,583,475千元,同比增长249.7%[3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52,017,291千元,同比增长25.8%[3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7,329,694千元,同比增长124.1%,主要来自发行债券[3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3,177,040千元,同比下降2.7%[34] - 2025年第一季度客户存款和同业存放款项净增加额为19,667,759千元,同比增长291.2%[39] - 收取利息、手续费及佣金的现金为5,625,952千元,同比增长9.5%[3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549,956千元,2024年同期为-1,739,858千元[3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771,137千元,同比扩大114.3%[39][4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7,329,694千元,同比增长124.1%[40] - 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为37,329,694千元,同比增长124.1%[40]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31,710,000千元,同比增长164.3%[4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2,138,959千元,同比下降6.9%[40] 贷款质量 - 不良贷款率1.17%,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10][13] - 拨备覆盖率324.06%,较上年末提高1.68个百分点[10][13] - 2025年3月31日不良贷款率为1.17%,较2024年末的1.19%略有改善[25] - 2025年3月31日正常类贷款占比97.80%,关注类贷款占比1.03%[25] 资本充足率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25%,一级资本充足率12.33%,资本充足率14.53%[15] - 2025年3月31日杠杆率为5.89%,较2024年12月31日的6.07%有所下降[19] - 2025年3月31日净稳定资金比例为139.34%,较2024年12月31日的140.68%略有下降[21] - 2025年3月31日流动性覆盖率为224.72%,较2024年12月31日的277.90%显著下降[23] 其他财务数据 - 2025年3月31日负债总额中向中央银行借款为47,057,304千元[29] - 齐鲁转债累计转股254,194,733股,普通股股份总额增至4,835,028,067股[27] - 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为-1,281,812千元,同比下降537.4%[37] - 综合收益总额为95,244千元,同比下降93.4%[38] - 2025年第一季度客户贷款及垫款净增加额为20,579,761千元,同比增长19.9%[39] 股东信息 - 澳洲联邦银行持股15.43%,为最大股东[26]
齐鲁银行(601665) - 齐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审计报告
2025-04-25 19:28
业绩总结 - 2024年末集团资产总计689,539,360千元,较2023年末增长13.99%[1] - 2024年末本行资产总计674,467,316千元,较2023年末增长13.86%[1] - 2024年度集团营业收入合计12,495,810千元,较2023年度增长4.55%[31] - 2024年度本行营业收入合计11,927,118千元,较2023年度增长4.83%[31] - 2024年度集团营业支出合计7,336,473千元,较2023年度下降2.57%[31] - 2024年度本行营业支出合计6,820,700千元,较2023年度下降5.64%[31] - 2024年本集团净利润4,944,763千元,2023年为4,269,083千元[34]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97元,2023年为0.87元;稀释每股收益0.80元,2023年为0.70元[39] 资产与负债 - 2024年末集团负债总计641,204,233千元,较2023年末增长13.89%[25] - 2024年末本行负债总计626,995,695千元,较2023年末增长13.72%[25] - 2024年末集团发放贷款和垫款为325,538,837千元,较2023年末增长12.32%[1] - 2024年末集团吸收存款为449,034,240千元,较2023年末增长10.03%[25] 现金流量 - 2024年本集团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75,823,943千元,2023年为90,069,710千元[42] - 2024年本集团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57,113,145千元,2023年为61,096,161千元[45] - 2024年本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710,798千元,2023年为28,973,549千元[45] - 2024年本集团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42,127,836千元,2023年为112,718,889千元[48] - 2024年本集团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81,239,073千元,2023年为154,477,404千元[48] - 2024年本集团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9,839,556千元,2023年为22,237,353千元[48] 股东权益 - 2024年1月1日股东权益合计为41823490千元,2024年12月31日为48335127千元[54] - 2024年净利润为4986289千元,2023年为4233751千元[54][57] - 2024年其他综合收益为2922593千元,2023年为479461千元[54][57] 金融资产与负债 - 2024年末本集团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45,464,490,较2023年末增长23.25%[164] - 2024年末本行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48,166,922,较2023年末增长30.57%[164] - 2024年末本集团债权投资合计125,362,367,较2023年末下降0.43%[165] - 2024年末本行债权投资合计119,560,917,较2023年末下降5.03%[165] - 2024年末其他债权投资合计129879419,较2023年末增长50.65%[169] - 2024年末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合计94967,较2023年末增长1012.68%[172] - 2024年末长期股权投资本集团合计1864412,较2023年末增长9.38%[173] - 2024年末长期股权投资本行合计2615534,较2023年末增长6.51%[173] 其他资产 - 2024年末集团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合计179.7446亿元,2023年末为190.0129亿元[180] - 2024年末本行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合计177.0086亿元,2023年末为187.0505亿元[181] - 2024年集团在建工程年末余额为75,354,2023年为31,521[18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使用权资产账面净值为621,368,2023年为629,843[18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为36,848,2023年为26,923[185] 负债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向中央银行借款合计47,201,302,较2023年增加[19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合计15,651,317,较2023年增加[19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及本行拆入资金合计4,345,939,较2023年增加[19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及本行交易性金融负债合计384,938,较2023年大幅增加[19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合计31,953,315,较2023年增加[19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吸收存款总额439,541,456,较2023年增加[199] 审计相关 - 审计认为齐鲁银行2024年财报按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公允反映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3] - 审计将结构化主体的合并、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评估识别为关键审计事项[10][12] - 审计报告日期为2025年4月24日[20]
齐鲁银行(601665) - 齐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的专项说明
2025-04-25 19:28
财务审计 - 毕马威华振对齐鲁银行2024年度财报于2025年4月24日签发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2] 资金往来 - 大股东及其附属企业与公司往来为经营性往来[10] - 子公司等与公司往来为非经营性往来[10] 资金占用 - 现及前大股东及其附属企业无2024年度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15] 报表审批 - 2024年度关联资金往来汇总表于2025年4月24日获董事会批准[11]
齐鲁银行(601665) - 齐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2025-04-25 19:28
审计相关 - 审计齐鲁银行2024年12月31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3] - 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并披露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5] 审计结论 - 齐鲁银行于2024年12月31日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8] 其他信息 - 签字注册会计师为唐莹慧和刘珊[10] - 审计报告日期为2025年4月24日[10]
齐鲁银行(601665) - 齐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24年度述职报告
2025-04-25 19:20
会议审议 - 2024年公司召开董事会5次,审议通过58项议案,听取20项议案[7][22][37][50][65] - 2024年公司召开股东大会2次,审议通过11项议案,听取2项议案[7][22][37][50][65] - 2024年公司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召开会议20次,审议通过63项议案,听取17项议案[7][22][37][50][65] - 2024年召开独立董事专门会议2次,审议通过3项议案[7][22][37][50][65] 独立董事建议 - 关注县域金融风险防控、压实员工行为管理责任、警惕股市变化和经济下行期风险、推进机构布局[10] - 将零售二次转型作为转型重要方向,打造新零售战略体系[40] - 强化息差综合管理能力,调整优化各类结构,做好存贷平衡增长[41] - 研究政策导向,保持资产合理增长,优化资产结构[41] - 强化信贷风险防控精细化和精准化,重视信用风险控制[41] - 关注国际局势及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做好风险管理等工作[67] - 2025年建议公司强基固本提升竞争优势[75] 报告与交易 - 2023年度关联交易情况报告、2024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额度等经审议通过并公开披露[14][29][58][73] - 2023年年度报告及其摘要、2024年各季度报告等议案经审计委员会同意后提交董事会审议通过[14][29][58][73] 调研与培训 - 2024年7月参加村镇银行一体化管理专题调研,10月参加半岛区域分行内控提升专题调研[11][26][56][70] - 2024年先后参加山东上市公司协会新《公司法》培训、上市公司年报专题培训等多项培训[27][42] 履职保障 - 2024年公司为独立董事履职提供保障,建立责任保险制度,给予履职津贴[43][72]
齐鲁银行(601665) - 齐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关于独立董事独立性情况的专项意见
2025-04-25 19:20
独立董事评估 - 齐鲁银行董事会评估独立董事陈进忠等5人独立性[1] - 上述独立董事符合任职独立性要求[1] 专项意见 - 齐鲁银行董事会出具独立董事独立性专项意见时间为2025年4月24日[2]
齐鲁银行:2024年净利润49.45亿元,同比增长15.83%
快讯· 2025-04-25 19:0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24.96亿元,同比增长4.5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86亿元,同比增长17.77% [1] 利润分配 - 董事会决议通过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1.39元(含税) [1]
银行股热度持续攀升 去年四季度业绩改善“强势出圈”
证券时报· 2025-04-25 06:13
银行股市场表现 - 4月以来9只银行股股价盘中创历史新高,包括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其中中国银行收盘上涨2.1%,农业银行上涨2.01%,工商银行上涨1.83% [1][2] - 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江苏银行等9只银行股本月盘中股价均创历史新高 [2] - 上海银行年内股价涨幅达15.52%,工、农、中、建四大行年内涨幅均超6% [2] - 银行指数4月24日收盘涨1.16%,行业热度持续攀升 [1][2] 资金流向与机构观点 - 农业银行、宁波银行、中信银行近5日获主力资金净流入均超1亿元,工商银行、无锡银行、邮储银行获净流入均超6000万元 [3] - 多家机构认为一季度银行财务指标和资产质量总体稳健,行业基本面具备相对稳健特征 [3] - 广发证券指出银行股作为指数重要组成部分对指数稳定起重要作用 [4] 业绩表现 - 截至4月24日,36只银行股发布2024年度报告或业绩快报,33只盈利同比增长,整体报喜比例超九成 [5] - 浦发银行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23.31%,信贷净增量创历史新高,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19bps [5] - 2024年第四季度36只银行股合计归母净利润超4800亿元,同比增长5.66%,青岛银行、渝农商行等9只银行股第四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超10% [5] - 兴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2024年度业绩向好 [5] - 5只银行股发布2025年一季报或快报,常熟银行、南京银行等4只净利润同比增长,平安银行小幅下降 [6] - 民生银行、交通银行等表示一季度资产负债结构优化,经营效益提升 [6] 分红情况 - 29只银行股发布2024年报分红计划,合计现金分红3578.44亿元,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分红金额均超500亿元 [7] - 银行板块2024年现金分红总额达6161.26亿元,超过2023年的6133.5亿元,创历史新高 [8] - 工商银行全年现金分红1097.73亿元,连续9年增长,每10股派1.646元 [8] - 宁波银行2024年分红金额同比增50%至59.43亿元,杭州银行、浦发银行分红增幅均超25% [8] - 12只银行股2024年度分红金额超百亿元 [1][8]
“大象股”也疯狂!这个板块密集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4-24 19:03
银行股市场表现 - 本月共有9只银行股盘中突破历史新高,包括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及交通银行等5只国有大行,以及北京银行、上海银行等4只城商行 [1][2] - 创新高个股年内涨幅显著,上海银行涨15.52%,工农中建四大行涨幅均超6% [2] - 银行板块4月24日逆市上涨1.16%,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单日涨幅分别达2.1%、2%、1.83% [2] - 农业银行、宁波银行、中信银行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工商银行等获净流入超6000万元 [2] 业绩改善趋势 - 已披露年报的36只银行股中,33股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报喜比例超90% [4] - 浦发银行净利润同比增23.31%,为2020年以来首次转正,主要受益于信贷增量创新高、存款付息率下降19bps等因素 [4] - 第四季度行业归母净利润合计4817.83亿元,同比增长5.66%,青岛银行等9股单季增速超10% [4] - 兴业银行、交通银行等4股全年净利润增速由负转正 [5] - 已披露一季报的5家银行中,常熟银行等4股净利润同比增长,平安银行小幅下降 [5] 高股息特征 - 29只银行股2024年合计现金分红3578.44亿元,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单家分红超500亿元 [6] - 全行业2024年累计分红达6161.26亿元,超越2023年的6133.5亿元创历史新高,12股分红超百亿元 [6] - 工商银行全年分红1097.73亿元连续九年增长,每10股派1.646元 [6] - 宁波银行2024年分红同比增50%至59.43亿元,杭州银行、浦发银行增幅超25% [7] 机构观点 - 广发证券认为银行股对指数稳定作用显著,建议关注消费及内需相关型银行 [3] 相关ETF - 恒生红利ETF(159726)跟踪恒生中国内地企业高股息率指数,近五日上涨2.10% [9]
上市城商行2024业绩盘点!郑州银行营收同比降超5%,北京银行净利排名被宁波银行超越
新浪财经· 2025-04-24 08:40
营收表现 - 14家A股上市城商行中13家营收实现正向增长,仅郑州银行同比下降5.78%[1][2][4] - 江苏银行以808.15亿元营收位居榜首,北京银行(699.17亿元)和宁波银行(666.31亿元)分列二三位[3][4] - 南京银行营收增速最快达11.32%,利息净收入266.27亿元同比增长4.62%,非利息净收入236.46亿元同比增长19.98%[4] - 厦门银行营收规模最小为57.61亿元,但实现2.82%的正增长[3][4] 净利润表现 - 江苏银行(318.43亿元)、宁波银行(271.27亿元)和北京银行(258.31亿元)位列净利润前三[5] - 北京银行净利润增速0.81%创近四年新低,被宁波银行超越退至第三位[1][6] - 青岛银行(20.16%)、杭州银行(18.07%)和齐鲁银行(17.77%)净利润增速领先[6] - 仅厦门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2.61%[3] 资产质量 - 10家城商行不良贷款率下降,郑州银行1.79%为最高,成都银行0.66%为最低[7][8][10] - 杭州银行拨备覆盖率541.45%居首,北京银行(208.75%)和郑州银行(182.99%)垫底但仍达标[9][11] - 郑州银行公司贷款不良率2.05%,中长期贷款不良率2.4%,信用卡不良率升至2.55%[10] 资产规模 - 14家城商行总资产均实现正增长,北京银行以42215.42亿元居首[12][13][15] - 江苏银行(16.12%)、苏州银行(15.28%)和宁波银行(15.25%)资产增速领先[13][15] - 江苏银行与北京银行的资产规模差距从3400余亿元缩小至2600余亿元[16] 发展战略 - 多家城商行强调区域优势发展,宁波银行实施"区域市场,协同发展"策略[16] - 南京银行定位"打造国内一流的区域综合金融服务商"[17] - 杭州银行制定区域差异化营销策略优化客户结构[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