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齐鲁银行(601665)
icon
搜索文档
A股银行股逆势上涨,浦发银行涨超5%,南京银行涨超4%,渝农商行、重庆银行、齐鲁银行涨超3%,成都银行、上海银行涨超2%
格隆汇· 2025-10-13 13:57
银行股市场表现 - A股市场银行股逆势上涨,浦发银行涨幅超过5%,南京银行涨幅超过4%,渝农商行、重庆银行、齐鲁银行涨幅超过3%,成都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沪农商行涨幅超过2% [1] - 浦发银行当日涨幅为5.57%,总市值达3919亿,年初至今涨幅为25.16% [2] - 南京银行当日涨幅为4.63%,总市值达1398亿,年初至今涨幅为7.99% [2] - 农业银行总市值最高,达24254亿,年初至今涨幅为35.61% [2] 股价驱动因素 - 浦发银行股价上涨的驱动因素是东方资产通过二级市场购入普通股及可转债转股的形式增持该银行股份 [1]
银行股,走强
第一财经· 2025-10-13 13:49
银行板块市场表现 - 10月13日午后银行板块震荡走强,多只银行股涨幅显著[1] - 浦发银行股价上涨超过5%,南京银行股价上涨超过4%[1] - 渝农商行、齐鲁银行、上海银行、重庆银行等涨幅靠前[1] 个股具体涨跌幅数据 - 浦发银行现价12.52元,涨幅达5.74%[2] - 南京银行现价11.33元,涨幅为4.81%[2] - 渝农商行现价6.74元,涨幅3.85%[2] - 齐鲁银行现价6.08元,涨幅3.23%[2] - 上海银行现价9.45元,涨幅2.83%[2] - 重庆银行现价9.27元,涨幅2.77%[2] - 成都银行现价17.97元,涨幅2.74%[2] 大盘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跌幅收窄至0.47%,显示银行板块走强对大盘有一定支撑作用[1]
齐鲁银行涨2.04%,成交额4.0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544.09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13 13:21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0月13日公司股价盘中上涨2.04%至6.01元/股,成交金额4.06亿元,换手率1.11%,总市值达369.85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544.09万元,特大单买入6172.87万元(占比15.19%),大单买入1.11亿元(占比27.41%) [1] - 公司股价年初至今上涨12.89%,近5个交易日上涨2.56%,近20日上涨7.13%,但近60日下跌6.39%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公司银行业务56.00%,个人银行业务24.50%,资金营运业务18.25%,其他业务1.25%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7.34亿元,同比增长16.48% [2] - A股上市后公司累计派现48.72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2.05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4.31万户,较上期增加5.01%,人均流通股117988股,较上期增加0.20%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1.29亿股,相比上期增加989.62万股 [3] - 公司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增持回购、融资融券、价值成长、中盘、破净股等 [1]
银行股的保险资金配置:有望持续提升
中泰证券· 2025-10-12 20: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增持(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保险资金规模稳步增长,股票投资占比提升明显,同比增速超过债券[3] - 险资重仓股票市值中,银行股占比始终位居首位,2023年后回暖提升,2025年举牌事件中银行股占比达41.9%[3] - 政策推动长期资金入市,通过修改考核机制、提高权益投资比例上限等措施鼓励险资加大权益投资,海外经验验证此路径可行[3] - 预计2025年、2026年新增保险投资资金分别达4.3万亿元、4.8万亿元,股票投资占比将持续提升[3] - 银行股因高股息特性受险资青睐,未来持仓比例有望进一步增加,投资主线包括区域优势城农商行和高股息大型银行[48] 按目录总结 一、险资投资:规模稳步提升,股票占比增加 - 截至1H25,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同比增长17.4%至36.2万亿元,其中人身险公司占比90.0%[6] - 股票投资增速显著提升,1H25同比增速达47.6%,超过债券增速(26.3%),占比升至8.8%[14] - 长端利率下行(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20年底3.17%降至2025年三季度末1.86%)是险资加大股票投资的重要原因,以缓解利差损风险[26] 二、险资重仓股票市值中,银行股占比提升 - 银行股在险资重仓市值中占比最高,1H25达47.2%,显著高于第二名公用事业(7.2%),且2023年后占比回升[29] - 2025年截至三季度末,险资举牌31次,银行股次数占比41.9%,高于2023年(0%)和2024年(10.0%)[29] 三、政策出台加大险资权益投资力度,海外经验验证此路可行 - 2023年7月后多项政策推动长期资金入市,包括优化险企考核机制、上调权益投资比例上限等[31][32] - 美国经验:1987-2020年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期间,寿险公司股票投资占比从9.2%升至30.3%[33] - 日本经验:2012-2016年国债收益率下行期间,险资股票投资占比从4.5%升至6.1%[37] 四、预计2025、2026年新增保险投资资金分别为4.3万亿元、4.8万亿元 - 基于保费收入增速预测,2025E、2026E新增保险投资资金规模分别为4.3万亿、4.8万亿元[42] - 新增股票投资占比预计为22.8%,2025E、2026E股票整体投资占比将达9.3%、10.9%[42] 五、投资建议 - 银行股两条投资主线:一是区域优势城农商行(如江苏、上海、成渝等地),重点推荐江苏银行、齐鲁银行等;二是高股息大型银行,如六大行及招商、兴业等股份行[48]
城商行板块10月10日涨1.16%,齐鲁银行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4.1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0 16:46
板块整体表现 - 城商行板块在10月10日整体上涨1.16%,表现强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94%,深证成指下跌2.7% [1] - 板块内多数个股收涨,齐鲁银行以2.97%的涨幅领涨,上海银行和苏州银行分别上涨2.57%和2.23% [1] - 板块成交活跃,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和北京银行的成交额均超过10亿元,其中北京银行成交量达495.07万手 [1][2] 领涨个股表现 - 齐鲁银行收盘价为5.89元,涨幅2.97%,成交量为95.09万手,成交额为5.58亿元 [1] - 上海银行收盘价为9.19元,涨幅2.57%,成交量为121.04万手,成交额为11.08亿元 [1] - 苏州银行收盘价为8.25元,涨幅2.23%,成交量为55.56万手,成交额为4.56亿元 [1] 板块资金流向 - 城商行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出状态,净流出金额为4.17亿元 [2] - 游资资金净流入2.41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76亿元,抵消了部分主力资金流出的影响 [2] - 上海银行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01亿元,主力净占比达9.1%,为板块内最高 [3] - 江苏银行和西安银行分别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5936.53万元和1864.53万元,主力净占比分别为3.71%和16.94% [3]
银行股逆势上涨,上海银行等涨超2%
格隆汇· 2025-10-10 09:58
银行股市场表现 - A股市场银行股出现逆势上涨行情 [1] - 齐鲁银行、华夏银行、上海银行涨幅均超过2% [1] - 北京银行、苏州银行、重庆银行、民生银行、杭州银行涨幅均超过1.5% [1] 重点银行个股表现 - 齐鲁银行涨幅为2.27%,总市值360亿元,年初至今涨幅为9.53% [2] - 华夏银行涨幅为2.14%,总市值1062亿元,年初至今跌幅为12.44% [2] - 上海银行涨幅为2.12%,总市值1300亿元,年初至今涨幅为2.11% [2] - 北京银行涨幅为1.65%,总市值1173亿元,年初至今跌幅为5.30% [2] - 民生银行涨幅为1.52%,总市值1756亿元,年初至今涨幅为1.47% [2] - 兴业银行涨幅为1.17%,总市值4211亿元,为列表中市值最大银行,年初至今涨幅为8.70% [2] 其他银行股表现 - 青岛银行年初至今涨幅最高,达到26.85% [2] - 厦门银行年初至今涨幅为15.80% [2] - 渝农商行年初至今涨幅为13.13% [2] - 光大银行总市值2015亿元,年初至今跌幅为7.75% [2] - 青农商行总市值177亿元,为列表中市值最小银行 [2]
齐鲁银行10月9日获融资买入4041.24万元,融资余额16.53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10 09:28
股价与成交表现 - 10月9日公司股价下跌0.35% 成交额为3.12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额为4041.24万元 融资偿还额为3730.70万元 融资净买入额为310.54万元 [1] 融资融券情况 - 截至10月9日公司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6.56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为16.53亿元 占流通市值的4.70% [1] - 当前融资余额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 处于高位 [1] - 10月9日公司融券偿还1.74万股 融券卖出9600股 卖出金额5.49万元 [1] - 融券余量为39.62万股 融券余额为226.63万元 低于近一年30%分位水平 处于低位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6年6月5日 于2021年6月18日上市 总部位于山东省济南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公司银行业务 个人银行业务及资金业务等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公司银行业务56.00% 个人银行业务24.50% 资金营运业务18.25% 其他业务1.25%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4.31万户 较上期增加5.01% [2] - 人均流通股为117,988股 较上期增加0.20%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1.29亿股 相比上期增加989.62万股 [3]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7.34亿元 同比增长16.48% [2] - A股上市后公司累计派现48.72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2.05亿元 [3]
区域银行冲向科技金融
券商中国· 2025-10-09 19:16
文章核心观点 - 科技金融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顺应时代趋势主动拥抱的业务板块,被置于“五篇大文章”之首 [1] - 尽管面临资金、人才等限制,区域银行(城农商行)正积极探索发展科技金融,并非仅是口号 [2][5] - 区域银行通过机制建设、专营机构铺设和跨区域协作等方式发展科技金融,并已取得初步成效,贷款规模快速增长 [3][6][7][9][10] 区域银行科技金融探索实践 - 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在嘉兴启动科技金融试点,至今年8月末,嘉兴地区农商银行科技企业贷款占对公贷款比重超过30%,服务覆盖科创企业7200户,覆盖面达70% [2] - 嘉兴辖内县域农商行探索出具体机制:禾城农商银行增设科技专营机构及专项专班;海盐农商银行设立科技金融事业部并推出“三定”服务模式;平湖农商银行构建“1+1+10”三级科技金融服务架构 [3] - 嘉善农商银行牵头联合上海、苏州农商银行,组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科技金融联合服务团队,实现“名单互认、服务联动”的跨区域协同 [3] - 某上市农商行早在2017年即考虑开展科创金融业务,并于2021年完成团队组建,将之形容为“驶向黑海”,表明探索的未知性与挑战性 [4][5] 上市区域银行科技贷款投放情况 - 长三角头部城商行科技贷款余额达千亿元规模,其中江苏银行科技贷款规模站上两千亿元 [6] - 截至2025年6月末,江苏银行科技贷款余额2740亿元,较上年末增幅17.80%;上海银行科技贷款余额1835.3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05%;南京银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1667.90亿元,较上年末增幅12.42%;杭州银行科技贷款余额1151.80亿元,较上年末增幅21.77% [7] - 沪农商行借助上海区域优势,截至6月末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突破1200亿元,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969.1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62% [7] - 其他区域城商行科技贷款亦快速增长:齐鲁银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408.12亿元,较上年末增幅17.60%;青岛银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312.25亿元,较上年末增幅20.85%;厦门银行科技贷款余额214.87亿元,较上年末增幅达18.59% [7] - 部分银行披露科技企业客户数量:江苏银行合作科创企业客户数超1.3万家;上海银行科技贷款获贷企业数10646户;青岛银行二季度末科技金融客群2258户,较上年末增幅15.97% [8] - 常熟银行专注于服务初早期科创企业及科技人才,截至6月末服务科技型企业超2300户,贷款余额近150亿元 [8] 科技金融组织架构建设 - 发展科技金融业务需在组织架构上进行适应性建设,如总行设立相关部室,分支层面设立特色专营机构 [9] - 宁波银行上半年设立一级部门科技金融部,并联动其他部门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在重点区域设立科技金融专营团队 [10] - 青岛银行建立以总行直属一级部室为核心,以专营机构和特色支行为两翼的科技金融专营机制 [10] - 苏州银行在江苏省内构建“10+9+N”的科创金融组织架构,形成数百人的科创金融队伍 [10] - 齐鲁银行上半年新增科技支行1家、科技金融特色支行1家;郑州银行上半年增设了4家科技特色支行 [10] - 厦门银行对科技特色支行或团队进行差异化考核和资源倾斜 [10] - 杭州银行已建成“一个总部、七个区域中心、N家特色机构”的“1+7+N”科创金融专营体系 [11] 中小银行发展科技金融的挑战与建议 - 西安银行董事长指出中小银行发展科技金融面临定制化产品服务创新力度不足、风险评估和精准定价能力有限、数据信息支撑不够、地区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建设不完善等挑战 [11] - 中小银行资金、技术和人才有限,科技金融产品服务竞争力不够,且数据来源广泛,仅靠自身能力独立发展不具有可持续性 [11] - 建议中小银行立足当地科技产业发展实际需求,融入地方生态并打造科技金融服务品牌,同时配套专业资源以提升自身专业发展能力 [11]
城商行板块9月30日跌1%,苏州银行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4.62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30 16:51
板块整体表现 - 城商行板块在报告交易日整体下跌1.0%,表现弱于大盘,同期上证指数上涨0.52%,深证成指上涨0.35% [1] - 板块内个股普跌,领跌个股为苏州银行,跌幅达1.92% [1][2] - 板块整体资金呈净流出态势,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62亿元 [2] 个股价格与成交表现 - 苏州银行跌幅最大为1.92%,收盘价8.16元,成交额4.29亿元 [2] - 厦门银行、南京银行、西安银行跌幅紧随其后,分别为-1.57%、-1.53%、-1.52% [2] - 宁波银行成交额最高,达7.88亿元,尽管其股价下跌1.05%至26.43元 [2] - 北京银行成交量最大,为231.16万手,成交额12.72亿元,股价下跌0.72% [1] - 青岛银行当日股价持平,涨跌幅为0.00%,收盘价4.76元 [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资金流向出现分化,主力资金净流出4.62亿元,而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入3.31亿元和1.31亿元 [2] - 苏州银行和长沙银行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金额分别为5593.96万元和3387.93万元,主力净占比分别为13.03%和13.89% [3] - 杭州银行获得游资大幅净流入4424.74万元,游资净占比5.01%,但其主力资金净流入仅为768.81万元 [3] - 厦门银行、重庆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幅度较大,分别为-832.30万元和-819.17万元,主力净占比分别为-12.19%和-9.19% [3] - 重庆银行散户资金净流入1191.70万元,散户净占比高达13.37% [3]
济南科创债发行规模突破200亿元 发行家数及金额均居全省首位
搜狐财经· 2025-09-29 17:19
债券市场"科技板"政策推进 - 济南市委金融办自5月7日债券市场"科技板"推出后密集施策 通过专题培训 企业摸排 联动机制建立 政策试点争取和发行辅导等一揽子措施推进科创债融资工作[2] - 组织多场专题培训及宣讲会 包括5月14日 6月18日及8月26日面向部门干部 企业融资负责人及国有企业等不同群体 有效提升市场认知[2] - 联合发改 科技 工信等多部门全面摸排科技企业 共筛选出45家企业纳入科创债后备资源储备库[2] 机制建设与政策突破 - 成功争取上交所"债券市场城市行动计划"在济南试点 建立债券融资服务联动机制[2] - 积极承接国家"央地协同"风险分担机制 制定配套补助政策激励担保和增信机构为科创债发行提供支持[2] - 邀请上交所及专业服务机构专家实地走访10家意向企业 "面对面"指导制定发行方案[2] 企业科创债发行案例 - 济南财金集团所属济南财投成功发行济南市属国有企业首单科技创新公司债券 规模10亿元[4] - 齐鲁银行于9月8日成功发行省内首单城商行科创金融债券 金额20亿元 期限5年 票面利率1.84% 获得97家投资者踊跃参与 全场认购资金超过4倍[4] - 债券募集资金将注入"6+N"政府引导基金集群 通过"母基金+子基金"方式放大社会资本 重点投资人工智能 高端装备等前沿领域科创企业[4] 科创债发行总体成果 - 截至目前济南市共有13家企业发行22笔科创债 金额201亿元 发行主体涵盖省 市 区三级企业[6] - 发行家数 笔数和金额均居全省首位 占比分别达37.1% 32.8% 34.9%[6] - 浪潮信息发行全国首批 山东首单科创债 中泰证券发行全省首单金融机构科创债[6] 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定位与发展 - 济南市是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 用好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发展是支持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8] - 仅用4个月时间全市企业发行科创债募资达到201亿元 占比超山东省整体规模三成[8] - 下一步将完善风险分散分担机制 争取中债信用增进公司等国家队对民营科创企业支持 用好人民银行科创债风险分担工具和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等新型政策[8]